发帖回复
查看:935|回复:1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分享]人类永恒的悲哀——优秀反战作品赏析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4-06-05 02: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分享]人类永恒的悲哀——优秀反战作品赏析
邱吉尔曾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本性吧。用舌头无法解决的利益冲突,似乎就只能通过牙齿来搞定呢。从最初两个猿人用尖牙利爪的肉搏到现代战争中太空武器及核武器杀人于千里之外,战争这个怪物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自己沉重的脚步,跟随着人类的历史走过了千百万年。
  “那天,方面军的某装甲师和德寇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外围遭遇了。双方的坦克大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好象两股钢铁洪流冲在了一起。那场战斗歼灭了敌军150辆坦克。”华西列夫斯基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很轻松的描写,没有遍地的尸体,没有熊熊燃烧的坦克残骸,也没有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在将领们眼中,战争也许就是这样一出表现战争艺术的活剧吧。而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大多数人来说,“战争”更是一个遥远的名词,也许只能通过电视及小说来了解它吧。很幸运地,jedi前些年曾经去过一趟当年自称“军事实力世界第四”却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某东南亚国家。熙熙攘攘的关口已经淡去了战争的痕迹,忙着做生意的人们也不会在意远方高山下的花环,那条成为国境线的河流里,孩子们在肆意地嬉戏玩耍。和平的景象实在无法让人想起20多年前这里还是枪林弹雨的战场。踏上曾经被炮火夷为平地的异国城镇,望着草丛中坍塌的碉堡废墟,此时才感觉战争这两个字离自己曾经那么的接近。


  可惜大多数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包括一些动画,里面所描绘的战争多少地有些浪漫化了。在那些以突出正义英雄形象或描写缠绵悱恻的战地爱情故事为目的的动画中,总会有这样的镜头:穿着军服的坏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后抢走因为害怕而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女主角(有时是女配角),并把主角的亲人抓去当了奴隶。生还的主角站在山头向远去的敌人怒吼一定要向敌人讨还血债。再下来主角会当上将军或英雄什么的,然后便是开着巨大机器人或使用别的什么武器象割草一样横扫邪恶的军队……当主角消灭幕后黑手,夺回女主角或亲人之后,一定会有一个广角画面:太阳冲破乌云照耀着万物复苏的大地。此时话外音响起:战争结束了,某某王国/大陆/星球/宇宙恢复了和平,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然,这只是一个模板,如果就照这样拍一部动画片,只能和“垃圾”这个词搭上关系。聪明的做法是在里面加上一个虽然身在敌方但最后弃暗投明的长发美型酷哥,或是一个穿着无比清凉却一身好功夫的美丽性感女战士,再炒一把流行的多角关系、颓废主义甚至更刺激的BL(那就需要再加一个冷酷美型的帅哥,而且最好有点暴力倾向),那么这部作品就可以在少男少女的尖叫声中等着上排行榜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战争原来是这样的……


一,含泪的微笑——《机动战士高达0080》


  什么是战争?对于还在上小学的阿如来说,发生在在自护及联邦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无比逼真且异常刺激的战争电影罢了,那里面有威武的机动战士,酷酷的战斗英雄,还有好玩的子弹壳和漂亮的军服,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的令他向往,而太空里的战斗就象电子游戏那样过瘾。自护军的MS侵入殖民地时,因为学校紧急疏散而离开课堂的孩子们欢呼着越过被破坏的街道和惊慌失措的大人们,只为了能亲眼看看打仗是什么样子。当工厂被炸冒起的火焰冲上天空时,孩子们高兴地喊着比烟花还好看……战争在天真的儿童眼里,也许就是这样的吧。想想过去和他们那么大的时候,不也是整天拿着枪玩打仗游戏,并以拥有真正的子弹壳而得意洋洋吗?阿如就是这样一个对战争充满英雄幻想的小学生。


  遇上巴尼所在的独眼巨人部队之后,阿如拼命地想加入他们。为避免闹出事端,队长施泰那答应了他。被偷偷放上窃听器的阿如喜出望外:终于我也是一名士兵啦!巴尼是王牌飞行员,我以后也要和他一样,成为英雄!——孩子们的梦想总是天真而浪漫,他们不会明白在这场战争并不是所想的那样是“好人”和“坏人”的战斗,也不会明白年迈的博士会把那么厉害的机动战士称为“人类的祸害”……可惜战争是真实而残酷的,所有对战争美好的憧憬,都在京宝梵与阿历克斯的战斗中被撕得粉碎。爆炸,尸体,鲜血,被坠落的吉姆砸死的母子,化成废墟的家园,烧毁的街道,还有在断壁残垣中挖出来的小孩尸体……阿如崩溃了,他稚嫩的心灵被无情的战争现实狠狠地割了一刀。他本来应该是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高兴地去拣子弹壳的,如今他的眼中却永远地失去了童真的光芒。小伙伴们还以为他因为没看到战斗而伤心,好意去安慰他说下次还会有更大的战斗,可在阿如世故地强作欢笑不让泪水滑落时,又有谁能知道,如此年幼的孩子,却仿佛一下子沧桑了许多……战争所带来的只有破坏而已,所有的口号只不过是战争贩子口中豪情万丈的谎言,背后的真实却是苦难的民众及为了所谓的正义而撕杀的士兵们。难忘米舍座位上遍布的弹孔和未干的血迹,难忘流弹打入闹事区时受害者的惨叫……所有光辉的外衣褪去之后,战争的本质不过是由废墟及尸体铺成的通往城堡的道路而已。


  巴尼和克丽斯是jedi最喜欢的一对主角,比起某些少女漫画中的某些所谓惊世恋情,《机动战士高达0080》里对他们两人感情世界的描写更显平凡中的温馨感人。不需要动不动就整页整页的缠绵旖旎;不需要一扯就几百章的拖泥带水;更不需要放屁般一个接一个往外冒且一个比一个响的山盟海誓(特别是那些连篇累牍的“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及什么“不在乎你的一切,包括性别,我只爱你就够了!”)。巴尼和克丽丝只是默默地注意着对方,关心着对方,那种若有若无的感情实在无法让人把他们说成是情侣,可他们确实是互相喜欢的。可惜他们因战争而认识,也因战争而成为永恒的遗憾。从自护军搭有核弹的战舰被击毁开始,属于联邦和自护的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巴尼想要拯救殖民地的信念也随之不复存在。鏖战中的两人并不知道对方是谁,也无法听到驾驶舱外阿如痛苦的呐喊……


  “已经不需要战斗了呀!巴尼!”


  能怪谁呢?巴尼没有错,他是为了保护殖民地,为了和巴尼的约定,为了不让克丽丝受伤害。克丽丝也没有错,面对忽然袭来的扎古,她也是为了保护基地,为了守护需要守护的人们而战。错的只有这场联邦和自护的战争而已!两个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进行着连所谓的正义和邪恶之分都没有的无谓战斗,jedi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无奈战斗所带来的悲哀。直到结束,巴尼也不知道高达的驾驶员就是克丽丝,在战斗前留给阿如的录影带里他仍然不忘问候她。而克丽丝也不知道巴尼已经死在自己手下,在离开殖民地前也拜托阿如向他问好……这也是缘分吗?其中无限的酸楚、遗憾和沉思,只能留给观众自己慢慢体会了。


  一直无法平静下来评价《机动战士高达0080》,因为这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部几乎让jedi落下眼泪的动漫作品。jedi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同时,回忆起剧中的片段,心中仍有隐隐痛楚。没有宏伟的战斗场面,没有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也没有泛滥的个人英雄主义,整部作品都在反思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悲剧,除了废墟和枕藉的尸体,最重要的是那对人心的毁灭。在片中除了巴尼和克丽丝的悲剧,还有阿如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是怎样被战争的现实夺去了原本天真活泼的性格。也许,猎猎军旗及响亮军号背后的这些现实才是战争的本质吧。


  最后说句题外话:强烈建议那些对日本动漫有偏见的人去看看这部作品。


二,战场上回响着古老的情歌——《MACROSS 可曾记得爱》


  相对于反映残酷现实的《机动战士高达0080》,《可曾记得爱》可以说是充满着浪漫主义的乐章。也许,这部经典电影的真正主题是爱情吧。其TV版的故事也随着国内播放的一部《太空堡垒》而为众多动漫迷所熟识。比起巴尼,一条辉这小子可以算是太幸福了,不但虏获了明美的芳心,还追到了看似冷酷的大姐型人物早濑未沙(一直认为她比明美有女人味,换作jedi是一条也会选早濑的……)。也许他应该感谢这场战争?


  可惜浪漫的战地三角恋曲并不能抹去背后炮火纷飞的残酷战斗。三方的的大混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MACROSS的装甲已经快到了极限,唯一能停止疯狂屠戮的只有那首百万年前的情歌……也许明美还未曾明白战争的真正含义,她一直都沉浸在对爱情的追求中(小资产阶级情调?),窗外就是生命的消逝,可在她的眼中却只有他。


  “为什么其他人不全死光呢?这世界只要我和你两个人就好了!”


  一条辉响亮的耳光终结了少女心中对爱情自私的渴望,比起洛依和柿崎这些消逝在战火中的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明美也终于知道了自己肩上的重任,拿起情敌翻译的歌词,走上了舞台。歌唱,大声地歌唱,永远结束这无谓的战争,为了死去的人,也为了幸存的人的未来,忘记曾经的撕杀,回忆起那曾经失去的爱。


  天籁般的声音回响在通讯回路中,几百万年前的歌曲透过语言文化的障碍,直接地送到了每个士兵的心里。与地球人同一祖先却只懂得战斗的天顶星人身上的遗传因子中,几乎已经完全遗忘的“文化”慢慢地觉醒了。是啊,在战争的浩劫下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如今,为此付出承重代价的人们只能重新一点一滴地拾回……


  “爱,你还记得吗?”


  音乐的魔力结束了战争,曾经敌对的人们团结在一起,踏上了被毁灭的地面。将来重现繁荣的建设之路是漫长的,和平的曙光之下化为城市中心的太空堡垒,正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写到这里jedi不禁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本世纪30年代有一首很著名的德国歌曲《莉莉?玛莲》,歌词大意是描写一个叫莉莉?玛莲的女孩在军营外等待上战场的男友归来。战争总是那么的漫长,没有结束的时候,女孩就这样一直在路灯下静静地等候,痴情的她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心中焦虑担心的心情。这首歌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一位德国女歌星翻唱,并在贝尔格莱德电台向所有战场上的德军士兵广播。《莉莉?玛莲》非常受士兵们的欢迎,也许,在那些被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所蛊惑的德国小伙子家里,都有一位莉莉?玛莲在等待他们从战场上平安归来吧。很快,这首德语歌曲越过敌对的国家,越过你死我活的战线,越过敌对双方士兵心中的鸿沟,传遍了整个战场。从突尼斯的沙漠到阿登的森林,每到晚上的某个时刻,战壕中的双方士兵,都会把收音机调到贝尔格莱德电台,去倾听那首哀伤缠绵的《莉莉?玛莲》。此时的战场
上,不论是德军士兵还是盟军士兵,不论他们的母语是德语还是英语,都会暂时忘记不久之前及顷刻之后的撕杀,放下手中的武器静静地体会那位女孩焦虑的等候,去感受战争带走的一切美好回忆。可惜好景不长,盖世太保以扰乱军心及间谍嫌疑为由取缔了电台,女歌手及相关人员也被赶进了集中营。但是《莉莉?玛莲》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越唱越响,纳粹德国也走向了命中注定的灭亡。半个世纪以后,这个故事被德国拍成了电影,从而让这首歌曲唱遍了全世界,成为和平的象征(国内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电影《莉莉?玛莲》的中文配音版,绝对经典!)。


  看完《莉莉?玛莲》的故事,还会觉得《超时空要塞》系列过于理想化吗?虽然动画中用歌声平息战争有些夸张,但这也是人们渴望和平、远离战争的一个美好愿望吧。音乐乃至文化,正是化解仇恨和争斗、把心与心连接起来的纽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象征。也许有些不切实际,但是真的很希望所有的战争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5 3:07:59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4-06-05 02:5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一将功成万骨枯——《银河英雄传说》

  《银河英雄传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银河战争画卷,作为一部架空历史小说,田中为《银英》的世界构筑了十分完整的社会框架。政治、经济、文化……一切都那么的真实,就仿佛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当然,也包括战争……
  由于战争的影响,同盟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军队征召使得社会上专门人才大量减少,事故频频发生,经济也因为浩大的财政开支而陷于崩溃的边缘,而无数个家庭也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攻下伊谢尔伦后,战争的威胁刚刚消失,杨威利等人都在为能与帝国达成和平协议而高兴的时候,同盟的政客们却在策划向帝国发动主动攻击。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战斗?所谓的正义吗?
  “莫大的流血、国家的破产、国民的穷乏。如果要实现正义就不能缺少这些牺牲的话,那么正义就好象是个贪欲之神,丝毫不知情地在要求一样样的奉祭品。”
  理智的财政委员长的进言并没有唤醒政客们的良知,如果发动战争就可以提高选民支持率,从而能在下届竞选中占优势,这样大的一个赌博摆在面前,就押上3000万将士的生命作为赌注吧。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口号、演说及宣传都显得那么的虚伪。如果说其他的反战作品是通过战场上的残酷来衬托主题的话,《银英》就是从发起阶段及决策层处来反映战争的愚蠢。
  3000万将士中的大部分人,都化成了亚姆力扎宙域的尘埃。在这场战役中又一次发挥非凡战争才能的魔术师杨威利,心情并不轻松。
  “你和杀人凶手是同伙!”一封阵亡士兵的母亲写来的信中这样说着。一直想要离开战场却无法自由选择命运的杨威利也只能在品茶中静静地反思。利用将士们的鲜血铺就仕途的政客们固然固然可恶,可自己和将军们不也是踩着累累的白骨走上旗舰指挥席的吗?年轻的提督接过少年递来的红茶,再次陷入了沉思。
  也许,历史的推进需要用无数的鲜血来做动力吧,几乎所有的谋略家们包括奥贝斯坦都坚信这一点,可惜在史书中流传千古的永远只是有限的数人。

四,钢盔下迷茫的双眼——《大炮之街》   《大炮之街》(《CANNON FODDER》)是动画鬼才大友克洋的《MEMORIES》中的一个篇章。说起这部《MEMORIES》,和他的几部作品如《AKIRA》和《SPRRIGAN》等一样主要还是以展示各种眩目的技法为主,为了照顾一下编辑部里那个丢了坐骑的红色家伙低落的心情,暂且引用一下他的话让他得意一回吧……“大友克样是做动画的而不是哲学家!”……尽管这样,jedi觉得《大炮之街》在连续的镜头推移之外,情节上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比如对军国主义的嘲讽。

  《CANNON FODDER》描述了一个怪异的“大炮之街”普通家庭一天的生活:早上儿子醒来,然后上学去学习炮兵理论,父亲上班去开炮,母亲到工厂制造炮弹。晚上回家以后听的是敌情通报,而儿子睡梦中则梦想着成为将军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整个故事就这么简单,没有多少对话,也没有什么情节发展上的悬念,和《她的记忆》、《最臭兵器》相比,可以说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

  整个“大炮之街”,或者可以说是由大炮组成的城市,有着一种一战时期普鲁士德国的味道,人物的穿着、机械,无不透露出那个时期的特色。事实上,那时的德国也是处于一种狂热的军国主义风潮下,国家实行穷兵黩武政策,而德、意,以及奥匈帝国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的利益斗争也已接近白热化,最终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德国的人民在当局的鼓动下,为了不知名的荣耀和所谓的国家利益,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大炮之街》就是把这种军国主义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进行了艺术的夸张,使其走向了极端:街市里每一栋建筑物顶端都是炮台,最高大建筑就是一尊超级大炮(令人想起德国一战时期的“巴黎大炮”)。男人们上班就是去开炮,女人们则制造炮弹,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大炮的相关知识,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炮兵将军。这些为军国主义卖力的人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敌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而战,每天的电视广播反复向他们宣传要为国家的战争做贡献,反复地向他们报告着最新的战果,连电视连续剧都和大炮有关。当天真的孩子问父亲:我们的敌人是谁?父亲也只能无奈地回答: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就是狂热军国主义下人们的生活么?该短片的英文名深刻地揭示了主题:“CANNON FODDER”,即炮灰,这些人只不过是穷兵黩武统治下的炮灰而已…

五,战火中挣扎的人性——《机动战士高达08MS小队》

  这是jedi看过的最优秀的战争写实动画。在里面没有横扫千军的英勇主角,没有为恋人堵枪眼的悲剧女驾驶员,也没有泛滥成灾的超能力。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真实自然。背景是一年战争时期的东南亚,整个故事流程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是年轻的联邦军小队队长与自护军试飞员不可避免的相爱(这已经是高达系列的老套路了,所以说斯罗和爱娜注定有此一劫),最后一同消灭了疯狂的大舅子。和《机动战士高达0080》一样。《机动战士高达08MS小队》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了普通士兵的经历上,通过他们所看、所听及所想来表现战争丑恶的一面。

  “绝对不要死。如果死了的话,什么都没意义了。”

  这就是主角斯罗队长在第一次出击前的训话。对于过分追求如樱花凋谢般美丽死亡的日本动画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宣言。从《0079》开始,高达的故事就是由尸体铺成的血泪之路。特别是《Z高达》,居住着数千万人的殖民地一个接一个的毁灭,而到了最后敌我双方有名有姓的人都快死光了。在高达故事中不仅是配角,连主角都不能幸免,巴尼死了,卡谬疯了,哈曼自杀,阿姆罗和夏亚也下落不明。“舍生取义”似乎成了一些动画中的关键词。可惜,生命对与每个人只有一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可是战争毁灭了所有的一切。艾力多亚的歌曲被选进排行榜,可惜还没等到退伍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就被自护俘虏了。得知第二天就会被枪毙,未来的音乐家捶着墙壁泣不成声……能怪他软弱吗?换作你呢?在与劳列斯的决斗中,斯罗的高达动力全失,唯一能做的只有等死。握着自爆装置,斯罗的手却一直在颤抖……

  “我、我怕死!!”

  斯罗流着泪喊出了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看惯了其他动漫作品中“视死如归”场面的jedi,此时有一点感动。随随便便就能说出“任务了解”然后自爆,那是疯子。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场景,真实的话语,点点滴滴的一切组成了一幕异常真实的战场即景。也让人感受到了战场上真实的残酷。

  和敌人爱娜擦出爱情火花的斯罗对这场战争已经彻底地失去了信念。是自护又怎样,是联邦又怎样?无论多么惨烈的战斗,都不能抹去人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与梦中情人爱娜在冰雪中度过那难忘的夜晚后,斯罗和她静静地站在如镜的冰面上向着银河许愿:如果我们是这世界上最后的男人和女人就好了——既然无法阻止战争的继续,这对分属敌对双方的恋人只好选择了逃避。可惜上帝连这最后的一片伊甸园都不愿施舍给他们。追赶而来的双方战斗机在他们头顶发生了激烈的空战。看着战友们还在为了查布罗和扎比家族的少数人而战斗,斯罗的呼喊并没有阻止撕杀。绝望的他睁着双眼问道:“告诉我!爱娜!如果这就是战争,那么我们便无能为力吗?!”……

  因为和爱娜的相遇令斯罗被送上了军事法庭。“就算是敌人,也有值得信赖的人,我认为这是这场战争中唯一的希望!”听到这句话,身边警戒的宪兵再也控制不住僵硬的面部肌肉,在庄严的法庭上放声大笑起来。仿佛连锁反应般,法庭上充斥着放肆的嘲笑,一本正经的法官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人性和战争,理想和军务的冲突在这场戏中表露无遗。不能怪那些法官和宪兵,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酷。无论是哪一方的人,成为优秀的士兵意味着他将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杀人机器。说句实在点的话,斯罗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他不适应这场战争。耳边传来的是恶意的嘲笑,也许斯罗心中感到的不止是屈辱吧。

  在游击队的小村庄里,悲剧再一次重演。很喜欢那个自护军扎古小队队长,虽是女流,却有着超常的冷静及雷厉风行的作风,也很善良。如果按一般的看法,这应该是个好人吧。可惜战场上只有两种人:自己人和敌人。完全可以避免的冲突变成了血流成河的战斗。“现在的你,还能向敌人开枪吗?”耳边回响着这样的话,斯罗痛苦地扣下了扳机。他的理想再一次被无情的战争撕得粉碎。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疯狂世界,要么选择杀人,要么被杀。正义,到底什么才是正义?

  无论是自护还是联邦,卑鄙永远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嘴里喊着同意暂时停战,暗地里一个在忙着锁定MS,一个在忙着部署狙击手。战争的现实给了对“良心”这个词存有最后一丝幻想的爱娜一个血腥的讽刺。被击毁的祁格仑战舰在天空中化成了一团火焰,整船自护伤兵的尸体残块如樱花瓣般飘舞在空中。爱娜睁大了双眼,似乎还不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疯狂的时候,清醒反而是一种悲哀呢?正义,理想,人的心,战场上所有的一切到底哪个是正确,哪个是错误?斯罗和爱娜无法做出判断……逃过生死劫难的他们走出浊世,去寻找他们自己的乌托邦了。不知这个结局对这双恋人来说,是悲哀,还是幸福?   后记:这段时间在编辑部没日没夜的干活,可以说是“两耳不闻国际事,一心只做梦幻书”。那天忽然看到了北京某报纸,说是巴以又开战了。当然,这是和我们无关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jedi隐约想起了一部很老的苏联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有一个画面是一名苏军战士被炸断了手臂,躺在战壕里一边包扎一边哭喊:“我过去是一个好木匠,这下子全完了!”……那是很小的时候看的了,故事情节都已忘得精光,这段场景却不知为什么记得异常清楚,一直过了好多年都无法忘怀,也由此想到了《机动战士高达08MS小队》里的一幕:卡莲给重伤的艾力多亚做紧急手术取子弹时,高烧的艾力多亚一直在说着胡话哀求卡莲:“不要切掉我的手……我还要作曲,我的歌刚刚被选进排行榜,我还要组建自己的乐队……”

  《机动战士高达08MS小队》就这样结束了(后面的剧场版完全是画蛇添足,不予讨论),与其他的正统高达系列不同,这是唯一一部相爱的男女主角最后能走到一起的作品,也是主要角色死亡率最低的作品。可惜这并不能减弱它的悲剧色彩。向现实抗争的主人公最后却归于失败,背负着遗憾归隐山林。有人这样说过:“给我一个英雄,我就可以指给你看一出悲剧。”望着星空许愿的斯罗和爱娜终于如愿了,可联邦和自护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无数的英雄们继续上演着战争导演的一出出悲剧……

  鲜艳的动画和泛黄的电影重合成为模糊的影象,穿越了历史和时空,浮现于眼前,浸染着洁白的稿纸。战争的现实永远都是血和火,不是英雄的战歌,而是亡者的哀乐。是人类永恒的悲哀。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935|回复:1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