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很漂亮
风格很小资
-
超哥应该喜欢,Santana Row啊。
非常的inspiring!
-
谢JJ~~
13我非常喜欢,魅力瞬间抓得特别到位,是那种稍纵即逝却被无意捕捉住的时刻。感觉有很多内容,却无法具体说明,也许这一瞬间只属于model,或者属于旁观的摄影师,却也属于每一个观赏者,简单的画面却有个人不同的解读……
这就是la大哥厉害的地方,摄影技巧等都可以模仿,而这种摄影中捕捉或者表达的内涵,确实怎么也模仿不来的
以上啰嗦的内容,可以用la大哥现在的说明档来解释,呵呵,所以说决定摄影水平的最终因素,还是摄影师的素质
3、6、15楼都很有电影手法的感觉
17楼也很特别
好喜欢LA的照片,很多都像在看电影或者读故事,完全忘记了摄影师或者MODEL的存在。。。
一直想和老拉讨论的一个问题:
究竟该如何把握摄影师的风格和人物的自我之间平衡呢?
当摄影师本身的风格过于鲜明和独特的时候,会不会带来无形的约束,而成为深入发掘对方的自我、特性的阻碍呢?
是应该如同一张白纸的开始,带着摄影师人生的体会以及积淀,来作画;
还是仿佛对待一块璞玉,在剔去那些浮华之后,发现其自我的感动和精彩?
嗯,这个topic很有意思,期待大家的讨论
其实我的个人感受是,摄影师的素质最终决定摄影的风格和作品的水平
而这种素质不是喧宾夺主的,而是一种很敏锐很独到的视角或者说表现手法
对于说“会不会带来无形的约束,而成为深入发掘对方的自我、特性的阻碍”,我觉得这很难说
为什么呢?
摄影师在作品中表达的肯定是摄影师的角度或者情绪,这种角度或者情绪在每一场摄影中,可能由每个不同的models所影响或者说决定。但是毕竟摄影师和model是不同的个体,这二者肯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或者这种差异究竟是不是阻碍或者约束,就看摄影师和model之前的契合程度了。往往好的model不会影响摄影师的发挥,摄影师也会从model那里也受益良多
所以我觉得小调你提出的两种方式,应该是可以综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0 8:19:03编辑过]
-
Thanks.
我记得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用“温暖”这个词形容照片了。内心有阳光,才能感受到温暖。
贴出来的这些照片其实母亲的一面不是很充分,因为毛豆对那些片子有顾虑。我很能理解,流行的网路文化对成熟女性缺乏观察和了解,关注青春外表远超过人格魅力。这也难怪嘛。一般20岁的人不会去想自己30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我看了第一感觉是,女人做了母亲,更成熟美丽了.
当然可能跟我自己是妈妈有关...
-
Thanks~~
心目中经典的摄者形象手持的是磨掉了铜,砸出了坑,外挂MD-4的Nikon F3 + Nikkor 50/1.4。
这些东西我都没有,所以不露了~~
-
呵呵我已经搬出省城和LG团聚了,一切都好!
LG要我跟你说如果有机会来这边,一定stop by一下吃个饭啥的哈。
-
谢啦~~~
“孕”味一事,别瞎猜,俺们还要好好享受一下得来不易的二人世界呢。。。
-
所以才危险呀~~
一直想和老拉讨论的一个问题:
究竟该如何把握摄影师的风格和人物的自我之间平衡呢?
-
请见106楼~~
我同意小R说的,摄影师的素质最终决定摄影的风格和作品的水平。这不是贬低毛豆的作用,而是因为在摄影的过程中毛豆的可塑性远远超过摄影师。
当摄影师本身的风格过于鲜明和独特的时候,会不会带来无形的约束,而成为深入发掘对方的自我、特性的阻碍呢?
-
会。
所以摄影师不是万金油,我拍那些最适合我风格的毛豆和照片。其余的毛豆,或者同一位毛豆其它类型的片子,就让别的摄影人去拍好了。每个人最自己最擅长的事,就是这样。
比较有趣的情况,是摄影师和毛豆都“过于鲜明和独特”,其过程和后果显然都难以预料。唯一确定的是必有某种极端状况出现。我去年有幸与这样一位毛豆狭路相逢,从准备,拍摄到讨论照片,整个过程是种极大的乐趣。
是应该如同一张白纸的开始,带着摄影师人生的体会以及积淀,来作画;
还是仿佛对待一块璞玉,在剔去那些浮华之后,发现其自我的感动和精彩?
-
我觉得是前者。后者太难了,在有限的时间和机会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毛豆站到镜头前,也同样带着自己人生的体会以及积淀。不同之处在于摄影师对人的观察力特别重要。毛豆不需要知道摄影师是什么样的人,但摄影师必须尽可能地了解模特是什么样的人。摄影师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他/她是不可能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