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5005|回复:4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侃股道金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3-11-08 10: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侃股道金
侃股道金: (一) 回首来时路

送交者: 古北 于 November 05, 2003 10:04:51:

这两天红墙吵股热火朝天,股香扑鼻,算算好阵没有煮股经了,不觉食指大动,写
上几段本人股海游泳之苦酸辣甜。毫无疑问,苦字得当头。

曾几何时,做股票不叫“做”,不叫“炒”,更不能说“玩”,谁寻开心拿自己养
家糊口的辛苦钱来玩?那叫“投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或者先少吃两口,
指望明天多吃点,吃好点。或者老了干不动活的时候有好饭吃。

那时美国市场大小股民多数是通过共同基金来间接投资股票的。这个过程非常无聊。
绝大多数时候,每天股票的波动就那么一点儿,今天涨,明天跌,进三步,退两步,
全没激情可言(基金是一篮子股票加权,波动更小)。甚至与国内玩认股证时都没法
比,更不必说九十年代初在上海滩做外汇期货实盘交易了。那个时候的外汇期货是
按放大几十,上百倍的margin交易,几个小时内,几万,几十万(折算人民币) 输赢
都很平常见。也就是那时烙下了把钱看小,投机心理作祟的病根。当然那个是客户
的钱,玩起来心态好多了。

都是互联网惹的祸!

到了九十年代晚期,所谓的科技新经济出笼,股市飞涨,张三李四们突然觉得玩股
又刺激又来钱,而且是那么容易。上班时打开IE/NETSACPE轻松下单,然后就看着涨
吧。

华尔街骗子们上窜下跳,种种神话出笼。且慢,那可不是神话,那边分析师心慌的
“这股票到年底得翻番”话音刚落,那边股价拉出长红,很快爬雪山,过草地,红
旗插上高峰。让分析师们眼镜片碎了一街。到年底?扯蛋!年底得上月球!

那边厢,经济学者,经济学家忙着证明“为什么道琼现在就值三万点!”,“为什
么这是万世难遇的财富大飞跃时代!”。“纳斯达克点数超道琼指日可待!” 语不
吓死人誓不休。好在狂热中的阿狗阿猫们不怕死,只怕误了发财火箭。

2000年初,纳指冲过5000点。但是,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春季的某天,股市
突然出现大抛盘,惊心动魄的一天。虽然到收盘,股指大部收复,但从此,股市的
锅底已经朝天了。

接下来的两年,不堪回首。到今日,纳指还在2000点左右。

此一役,留美华人,特别是年纪较轻的,进场晚点,涨的时候没捞到多少,跌的时
候在高位,损失惨重。因为多数华人从事技术工作,对科技股关注多,而科技股,
网络股,恰恰是受创最重的。

如果你在此役中,毫发无损,或者还有斩获,那么恭喜你了。

下节:(二) 辛苦炒股为那般?




侃股道金 (二): 辛苦炒股为那般?


送交者: 古北 于 November 05, 2003 11:08:54:

问这个问题,显得有点多此一举。那还用说吗?当然是发财了,越多越好!如果你这
么说的话,凭我自己的经验,我说你根本不知道你要做什么。

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潇洒地说“玩”,其实哪是玩?玩是轻松享受,吵股轻
松享受的不多吧?

那么发财,你要怎么发,发多少,目标时间周期是多少,亏不亏得起?心里得有个
底。弄清了这个目标,你才有对头的方针策略。

这么说吧,物价是年年在涨的,你的工资当然也在涨,但不见得能赶上(何况你可能
失业)。三十年代汽车一千美元,现在得两万起头吧。COKE以前在馆子里5分一杯,
现在总得1元2元吧。你的钱要压箱底,不烂掉,也得发臭。还有一点是肯定的,你
的钱借给银行的话,赶不上通胀的。

所以怎么着,你总得让钱生钱。咱们中国人有储蓄的传统,孩子大了要上好学校,
要换大房子,好车,当然那天退休了还得过日子不是?

投资的方法很多,你去Vegas一趟,你当然是去消闲的,玩一把,准备把筹码输光了
回来的。其实,从钱的角度说,那也是一种投资,搏个运气。你可以做做房地产,
虽然流动性差了点,本金也要多点。你也可以搞个实业,自己干干副业,虽然那也
不是省油的灯,辛苦得很哪。

股市,股市!好在普罗大众有这根稻草。

股市的好处是,流动性很强,你并不需要很多的本金也能上路,而且,从长线看(上
百年的股史)看,曲线有上升,下降,但总体是向上的。而且的而且,30年代大萧条
时的1元钱,放在道琼里,现在是250元了!!

[IMG]http://chart.yahoo.com/c/my/_/_dji.gif[/IMG]

(看图:道琼八十年 --- 注意交易量其实在85年左右后才放大的)。

下节 (三): 你挣(亏)多少是个够?




侃股道金 (三): 你挣(亏)多少是个够?



送交者: 古北 于 November 05, 2003 22:45:32:


“古北,你这又是一个蠢问题。怎么挣钱还有够不够的?不够,我胃口大着呢。”

“可不,道琼70年,250倍对不?咱有信心!”

我得当头泼你冷水,也泼自己冷水。--- 那个道琼指数的涨法,与你与我没有太大
关系,除非你做股票指数。而且,如楼下阿蒙同学说的,还有通涨的因素不是?我
查了几个通涨换算公式,从1932年到2002年70年,通张在12倍左右。(个人感觉上
这个统计是低估了点)。

做指数的话,也要一直呆那儿,而不是进进出出。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过去多少
多少年,主要涨的天数有限,如果你那么几十天正好在边道上的话,那么你到头来
的好处要大大打折扣了。当然咱信你,运气不会那么遭,都给碰上。但凡夫俗子如
我,也不指望每次好处都给碰上不是?再说,你进进出出的交易费用,赚的钱可能
还得扣点税,那么一来二去的,还剩多少?

还有,别搞错,以为道琼是市场(纳指对科技股) 的平均表现。股民的平均收益与道
琼相当。大谬也!事实上,极大多数股民,包括基金经理,金融专业人士都做不过
指数。这是因为指数的成份股都是当时经济产业的精华。而当某些公司不行,老旧
了时,已经被掉包,换上有生命力,增长潜力的公司了。指数还在那儿活着。比如,
道琼里的钢铁,轮胎公司如今安在?要是咱,做的是指数里的散股,大跌时还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话,咱的股票可能已变
成废纸了(咱今日手握废纸若干)。据个例子,世界通讯(WorldCom, WCOM),当年被
分析师捧为如只买一个通讯股的话就得买它,市值2000多亿美元,也是纳指的成份
股,如今在哪里?2000亿呢?

所以,做股票投资的话,主要是与指数比,不是与不做的比。你赚得比指数多,你
牛。少,那你其实是“亏”的,因为那样你还不如不费气力做指数就好。当然做指
数也有个大市入场时机的问题。比如最近几十年几次大跌中有73年1月到74年9月的
43%惨跌,和从这次12000点到不到8000点的大跌。你要在高点进大市的话,就吃力
了。

难道这些话还没吓着,打消你我要自砌炉灶起伙的念头吗?那么请继续。。。

你到底期望要挣多少呢?根据一项研究,如果按35年作为长期的时间目标窗口的话
(对多数人来说,35年是个合理估计),1961年到2002年之间,按35年时间窗口平移,
平均美股整体的回报年率在扣除通胀后达到7.3%。其中最坏的35年,也达到3.6%。

(Note: See Matt More: "Social Security and Stock Market Risk", http://www.ncpa.org/pub/ba/ba429/)

[IMG]http://www.ncpa.org/pub/ba/ba429/images/ba429fig1.gif[/IMG]

“7.3%?3.6%?那有啥稀罕的?”,我说老哥老弟,大姐小妹,胃口不要太大,这
通胀后的年率7.3%,35年下来,可不老少的。还有象90年代,每年平均15%-20%的增
长,捞上一段,你就钵满盆满了。

归纳起来说,你要是每年比大市多做5%(长期累积来说,几年不算),你不是一条小
牛了。10%?那你可以去华尔街吃大餐开讲座。多20%+?妈呀,乖乖,扑通跪倒一大
片,你是股神,不是人。

当然这是指长期较一贯的表现,某一年某一月你5000块钱下去,赚了1万,2万回来,
那当然可能。

而且,其实按我说,象大部份中国大陆海外学人,特别是来得晚现在工作的,双职
工家庭多,工作还算稳定,收入尚可的话,你其实也并不一定非得发大财。发大财
在股市有困难,不比做实业容易。本来,这生活的幸福与否,在金钱到了一定份上
后,与金钱也没有多少关系。

但是,长远看,你不能不投资!

你浪费不起不与股市同步的机会。你浪费不起至少征服通胀的机会!

那么如果股市跌十年二十年咋办?没关系,现在50%以上的美国人通过各种途径搁钱
在股市,要跌大家一起陪绑。而且,股市要那么长低迷的话,经济一定不景气,通
货可能还紧缩(当然也不是好事) 对不?你只是不要把资产全放在股市就好!归根到
底,生活水准是与同时代,同地域的人比,因为物价水平也是由那定的,对不?

如果你把炒股当成职业(为自己),那么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给你读的。人家的钱,
上百万的我当成职业炒过(外汇)。自己的钱,而且要从这当中打出每天饭钱,房费,
咱心理素质还差点。

其实做股票副业就够了。不用每天盯着看。俗话说,盯着看的母鸡不下蛋不是?

如果觉得心理素质还好,也有点时间,而且也有兴趣(这个很重要) 那么不妨拿出点
钱自己来做做个股,与指数们一较上下,也与华尔街的聪敏头脑们比比看。比指数
表现差上一点也没关系,(差价)权当玩游戏的费用了。付点学费有时也是必须的。

楼下普通人说了,辛苦是辛苦点,好玩也好玩不是?


下节: (四) 长线还是短线?



侃股道金 (四): 长线还是短线?


送交者: 古北 于 November 07, 2003 03:32:23:
上次聊到对投资的收益,从长远看有个合理的期望是好的,但是具体的操作,到底多
久为长,多久为短?35年太久,咱要只争朝夕!35年肯定是长长期,但比我们大家
能比较接受的“长期”可是长得多了去了。

这几篇的思考,限於美股。国际经济潮起潮落,此消彼长,美国也不是仅有的,最
好的投资地。特别象我们这辈的中国人,身在海外,对家乡、祖国有隔舍不了的感
情。对不少人来说,回国或工作创业或居家过日子可能只是个迟早的问题。所以投
资也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而且的而且,大家看清楚,人民币比美金1:5也只是个
时间问题。那一天可能比你想像的还来得快。中远期1:3也不是没有可能。你想,
如果美国3亿人的经济的总量(年GDP)是10万亿的话,那么中国13亿人一年的辛苦只
值1万亿出头?每次读到大陆各种各样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大堆,但有谁能否认今
后的三,五十年,中国的国运是个大牛市?当然经济是动态的,而价值,财富的创
造也不是线性的,波浪上下是难免的。

说到股市,如果做短期能很赚钱的话,我想没有谁会愿意做长期的。很简单,现成
的钱不捞到手,夜长梦多。现实是,每个人投资的风格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
不同,何长何短的理解没必要一样的。

讲来讲去,短线长线的搏斗,关键是基於一种认识:(Market can not be timed)
你想低进高出,但你把握不住市场的瞬息万变。没有人能一直看清市场或个股的方
向,但是“纸上谈兵”的局部规律也是有的。麻烦的是,具体的操作有许多人性的
因素在里头,使结果大打折扣,甚至功亏一篑。

长长短短这里边,经常搞混的几个概念是:做投资还是投机?做股票还是做公司(或
者是产业)?

要我说,10年,20年,30年,你想不闻不问的长线投资,你基本上只能做指数了。
即使是指数,要我的个性,我也不会让它在那一躺10年,20年,我也会进进出出,
只是不大会频繁。

如果你作当日平仓的交易(daytrading),或者就几天来回炒的话,我想你其实没必
要对公司很了解,而且过多的了解对你的实盘炒作会有害。会让你缩手缩脚,或者
自信过头。这个时候,你炒的其实只是一种票证,感兴趣的只是数字的上下,票证
代表的是什么,没必要去了解太多。最最关键是go with momentum。一定要顺势操
作,买高卖高。逆势斩仓,手不能软 (说易做难)。

在我看来,除了这种交易之外,投机,投资,做股票或作公司都是一回事。做股票,
就是投资那个公司的生意。那么你下单前一定要搞清楚,我把自己的钱交给那些阿
狗阿猫去玩生意放心吗?这个生意有前景吗?我现在买这个生意这个价位值得吗?
现在是进这个生意的最好时机吗?这个生意我准备做多久?赚多少差不多了?亏到
多少我不干了?

这跟你买一家餐馆其实没有太大区别的。

下节: (五) 哪个生意值得做?






侃股道金 (五): 再说短线交易

送交者: 古北 于 November 07, 2003 21:22:40:


上次聊到长线短线,当日平仓(daytrading) 和几日内进出(swing)的超短线投机,以
及把买股看成买生意的投资。在短线交易上再补充几点。

如前所言,当日或几日内进出的超短线交易,你并不需要对公司情况特别了解就能
做。关键是跟对该股票的势头,顺势操作成功几率高。买哪个,不是最最重要的。
相反,一些短线高手都喜欢交易量大,股本总值小,每天换手多的股票。这种股票
波动大,有做头。买鲜花,牛粪都不是最主要的。只要市场上下一步有人愿意出2000美
元买一团牛粪,那我现在不妨1500元买进。做这个不吃大亏的教训是在市场众人将
要看清牛粪就是臭牛粪, 不可能是鲜花的时候,要溜得快。必要时壮士断臂啥的,
才能保命。保得老命,才有下次咸鱼翻身的机会。

技术分析在操作这类股票上有些作用。因为股票的人气,买卖双方的竞争力道,基
本上在技术图上都能有所反映(股价高低走势就是买卖双方力量的搏击)。问题是所
有的技术分析都有个大毛病,就是对解释已发生的事情头头是道,预测未来走势就
走样。所以你不能光凭那个下单。否则发财就太容易了。

还有一点,做这种操作,要避免在该公司有重大消息发布前入市。否则你就真真在
赌博了。等消息出来,股价剧烈波动时抓住机会炒一把还是可以的。福布斯2003中
国富豪排行榜首富丁磊的网易(NTES)在10月29日发布财报,没达预期,而手机短训
业务据说因邮电管制黄色图像的下载而下降23%,当日股价开盘跳水,到收盘剧跌
$15多到$50。接下来几天继续下跌,昨日收报$42。如果你观察这个小股票,每天的
交易量4,5百万股,达到流通股总数13%以上。你就知道这个股票每八股中就有一股
平均每天要换手一次。这种股票现在你只能做短炒。一个别人都投机的股票,你做
长线投资,要么你慧眼独具,要么你吃饱撑了。

[IMG]http://chart.yahoo.com/c/3m/n/ntes.gif[/IMG]

要说虽然不知公司干啥也能做,但多少知道一点也是有用的。起码得知道这个公司
所在的那个产业还有那几家主要的公司对手, 它的上下链条是什么。因为有时对手
发布一个消息会严重影响自己股票的走势,而它的大客户公司和大供应商的业绩中,
华尔街常常要嗅出它本身的味道来。

二年多前进NTES,当时坏消息极多,股价不到$2,交易量也很小,传说是中国的互
联网公司都要倒闭了。我分析公司股本总值低于公司手上的现金,应该有潜力。就
算买乐透吧,买了就不去管。年初的一天看到NTES到了$7多,给领导聊起,她说那
你还不卖?我说还得等。过一阵又长了一倍,被她催了两次后清仓。真是听了妇人
之见。没想前阵这老牛到了$70!现在想当初应该分几次阶梯出货就好。事后诸葛。


据不可靠消息说,那纳斯达克中国互联网公司股票火箭般上升的背后,有大陆江浙
民间财团资金的操作。看每天1/8股票的换手,一周多剧跌$20多,你就知道在这种
价位短线风险真是很大的。

相对来说风险小一些的短线操作是做那些你比较知道的产业,公司业务前景较稳定
(基本面分析) 的股票,比如制药股。如果你是个做反了舍不得斩仓的投资人,那么
这些股票被套的话,大不了做成长线。但是,这些股票每天波动小,短炒要赚上一
段不容易。还有一个可以炒的就是指数本身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一定伴随高风险。赚一点不易,亏起来却快。拆屋容
易造屋难,一样的道理。

长线也好,短线也好,个股也好,指数也好,如楼下龙汉所言,关键要根据自己的
风格,有个自己感到自在的计划(have a comfortable plan),而且坚持(stick to
it)。

下节: (六) 哪桩生意值得做?




侃股道金 (六): 哪桩生意值得做?

前次说到除了当日平仓或几日交割的投机交易之外,不妨把买卖股票看成买卖生意。

不同的生意有不同的赚头和风险,赚头高风险小的自然是首选。可惜天下没有便宜
事,赚头好的生意一般风险也高。四平八稳的生意多半花头也不大。投资大师们经
常说的是做你熟悉的行业。巴菲特基本上不碰技术股,原因之一也许是他对高技术
既不熟悉,也没有兴趣去熟悉。而赚钱的诀窍之一是“你不要啥都懂,但你懂的那
个,你要懂得比别人多。” 或者你的胆子要比别人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生活中不是经常有胆大的青蛙吃上肥嫩的天鹅肉?

而真正带来成功的胆大不是愚勇,也不是碰运气,而是建立在足够的知识,能力,
与魄力的基础上。投资的信心也是通过建立相对小的,短期的目标,一个个达到或
超过它们,而累积起来的。积小胜而大胜也。其实你要细究的话,多数的青蛙除了
胆大以外,必定还有些特技。要么能力不凡,要么嘴巴流蜜。天鹅是人间的稀罕物,
不会那么容易屈美。即便有个把聪明面孔笨肚肠,那旁边伸长脖子观望的鸭子们也
决不会让嫩肉让真正的青蛙得手的。

经常听人说,做股票靠运气。这话不能说没两分道理。运气这个东东,看不见,摸
不着,敲了你的门你才会知道。有些人老天看顾,运气就是比人强,你不服还真不
行。妒忌也不顶屁用。举个例子,认识的一个朋友,喜欢去Vegas玩上一把。也真奇
了,每次去,都有斩获,多的时候上万,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运气。更奇的是他玩的
很简单,就是老虎机,不用折磨脑细胞的那种。了解一下,才知道人家的玩法与多
数人还是不一样。比如你喂机器100个,200个,300个,机器还没大动静,怎么办?
你认栽吧。人家不。有一次,人能面不改色地喂机器500多个$5,还不停手,敢情与
机器飙上。忽然,音乐响起来,彩灯转起来,说是万圆大奖。嘿嘿,服吧?

然而运气基本上还是种偶发事件。我这位老兄运气实在不错,人也不止有两把刷子,
否则也不会挣到一大把身家了。但是,要是他天天泡老虎机,不用太久,30天,甚
至7天,你能保证他天天幸运,老虎机嘴里能拔出牙来?除非他有特异功能,你不会
信,我不会信,连他自己也不会信。

股市也是一样,摸上几张好牌不稀奇。你要长年在股市打滚,光指望老天是不成的。
想做好生意哪能不懂生意?

拿开餐馆来说。比如说你到了一个陌生地方,手上有笔不大不小的钱,为了生计,
你要盘家中餐馆来养家。整餐馆虽然你没有经验,但你刚来美国时总算在餐馆打过
工,学了几招,虽然还差得远,嗨,你想,中国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如果目标是一个稳定的生意,风险不大,每个月有若干银两,你也指望生意做久点
(不是为了很快转手牟利),那么你可能买一家比较稳定的社区的馆子,稳定的客源,
每月有进账,就可以了。你也不指望餐馆本身的价值能升高很多,你关心的是每月
稳定的收入。这种是收入型的思路。对应到股票,比较接近于着眼股息的投资。老
早以前,许多人投资股市的主要动因是派息。问题是生意是动态的。如果由于环境
和自身的改变,生意前景变了,收入是不能一直保证的。同样,股息也是个变数。
“柯达瞬间”一度辉煌,也是派息大户,如今它的胶卷为基础的生意在数码技术的
冲击下日薄西山,公司酝酿的是砍息以投资于数码技术,做奋力一搏。可是这个不
同于感光业只有几家主要对手了。数码产业群雄争锋,鹿死谁手,殊难预料。类似
的是大药厂Schering-Plough (SGP),专利失效,生意陆沉,只好砍息。可惜派息不
利时,往往也是生意不景气的时候。那么你这个生意的价值会下降很多(如果有买主,
你当即转手的话)。对于眼睛盯着收入的投资人来说,这可说是连挨两拳,祸不单行。

这么说来,即使是收入型的投资,着眼点首先还是生意前景,而不是眼前的定期股
息或收入。生意与股息是皮毛关系。皮出毛病,毛肯定长不好。

如今入股市的年轻人盯着股息的恐怕不多了。大家指望的是生意能做大(增长)。或
者是以远低于价值的价格盘下生意(价值),指望来日生意扭转时脱手赚一票。能找
到两者兼具--- 既相对便宜又前景好的生意,更是锦上添花了。

只是路人皆知的好事,也很难等你我摘桃。要发掘出有潜力的投资标的,得花眼力,
花力气才行。如前所言,生意是很动态的,你初期看好的生意后来的发展变化不见
得如你所预料,何去何从,就是一个决断的问题。投资股市与自己投资主持生意的
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你能使上劲,前者你或者看好,或者不看好,留还是去?是用
脚投票的问题 (除非你的股权足够多,能影响董事会决策)

增长型和价值型这两种投资共通的是要找到前景好的生意,然而在表现,具体操作
策略上可以是很不同的。把这两种搞混,挣钱就很困难。比如大凡价值型的投资,
着眼的是“坠落凡间的蒙尘天使”。既然降落凡尘了,那么扭转一般是要一段时间
的。半年或更长是很常见的。这种股票,耐心很重要。当然你可以在她明显出现上
升势头时入市(事实上很多短线高手做技术盘就是这么做的 ---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只是那时天使肥肉大半块肯定已没了。大家都有信心时, 留下的空间就很有限
了。你散户做的量小的话,挣不了多少。量大,押宝太猛的话,风险也上升了---
股市风云莫测,眼看煮熟的鸭子都会飞走,招来狼狗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股民来说,价值型投资靠的是对公司扭转局势的信心。对这类股票,不能怕坏消
息。没有坏消息,谁给你便宜捡?主要是要看坏消息是偶发事件,还是根本性的变
化。是可以修复的,还是不可逆转的?电影[雨人]里阿汤哥念念叨叨要去买东东的
地方,你还记得的话,不是如今如日中天的WAL-MART。那是如今破产重组的K-MART。
从我来美国起,住过的城市中,看到的就是K-MART一家接一家的关门。

而从另一个角度说,落难才子也好,佳人也好,天使也罢,永远堕落成凡人也是一
种实实在在的可能。你觉得捡便宜买了个低价,没想到过两天它跌得更低,不折不
扣去接一把坠落的刀。所以捡便宜是有很大风险的。短线炒家宁愿追高,也不接低,
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的底限在于,你实在需要知道这个生意的前景,并给它合理
估价。

对于增长型来说,从小做大的过程,变数很多。成功的就是踩着失败的堆成山一样
的白骨上去的。成者为王,败者粉身。能早期就押对王者的人少之又少。

华尔街最钟情的是通过自身发展的增长。这种企业,要么处在饼子不断做大的产业,
大家多少有更多饭吃。要么在一个饼子较固定的产业,不断以质量,服务,价格,
成本,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挤走对手,瓜分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对许多产业来说,靠自身增长的发展一般比较缓慢,但基础会比较坚实。另外一种
增长是靠合并和吞并(M&A)迅速把身量个头做大,以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先手,
增加发言权。可惜多数的合并和吞并效果并不好,很大的原因是不容易融合两家公
司的文化。

说到增长,不能不说说科技股。

顺便说,不玩股票时Vegus的赌场还可以玩两把。在股市上一转,你还会觉得那儿好
玩吗?除了真正的赌家,对大众来说,那太过家家了。

下节: (七) 科技股 -- 神话和现实




再唠叨两句生物类股

送交者: 就这么活着 于 December 06, 2003 04:14:54:

我想炒股票的人,无非是看几个东西。一个就是曲线分析,这有各种model。书很多,
我想时时盯着股市的人,都比较在意这个。很多专业的人就是看曲线,他们根本不管
其它,比如消息啊等等。这种人一般买卖都比较频繁,甚至这家公司干吗的都懒得知
道,因为进出很快,没必要知道那么多具体的。

我想,我们这里的人大部分属于喜欢持股时间偏常一点,比如几个月等等。这样的话
就要稍微研究一下其风险性了。于是乎,除了曲线之外,公司的产品,经营,消息等
等都开始有帮助了。

曲线和交易量等,咱要听各位教授的了。这方面我实在不精通,主要听龙汉,古北,
普通人等人讲解了。关于生物类的产品分析。我可以说点儿。我想对药厂而言,产品
就是看Pipeline了。看看你R&D里面有什么货。主要看的就是在做clinical trial的
产品。其实,只有产品上了Phase III trial才真正具有市场意义。前面一二期临床,
离市场还很遥远。不具备实际意义。所以当有些生物公司拼命吹他们的产品开始进入
二期临床了的时候,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最多涨个一两元,过几天又回来了。毕竟二
期和三期之间还是有很大距离的。Phase III trial就是我们通常说的Pivotal efficacy
trial。有时还不止一个,要做多个Phase III trials。这种trial是公司的重大decision。
因为这种trial都比较大,一旦结果达到预期的设计,就意味着药品可以上市了。这
个时候公司会跟FDA就trial的设计进行沟通。FDA也是希望你的要能过,所以也会提
些意见。这中间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有重大风险。产品随时会被枪毙。即使做完了
phase III,自认为结果还可以。但如果你的结果FDA不认可的话,照样枪毙。所以股
价也都跟着不同的trial阶段,在推进着。

目前的生物公司通常通过从选择一些市场较小但是比较特殊的疾病的产品作为他们的
敲门砖。比如MLNM的Velcade。目的是希望,就算市场范围窄,疾病疑难等特殊原因,
尽快地拿到FDA批到的一个小indication,其他的indication,上市以后,慢慢来啊。
就是说虽然Velcade拿到了许可,但是真正大的indication还没有拿到,所以他们的
股票并没有暴涨。一旦Velcade拿到了像结肠癌那样的indication才可以说是真的成
功。这些小的biotech公司因为资源有限,也只好选择一些高难病的trial了。。。这
中间他们会在不同的时期找大公司合作,为日后的销售和资金作准备。大公司通常希
望多合作一些pre-clinical 的东西。但是一旦上了clinical, 大公司通常愿意自己
看着,不愿意别人插手。什么药有多大的潜在市场,这个只能上根据专业来看了。
这里无法解释清楚了。

所以作为一个外行,看生物公司的药品,我想无非是看几个地方,有没有已经上市的
产品,什么indication。有几个phase III的trial,什么indication。有了这些之后,
剩下的就是赌FDA批准了。其实呢这中间也有几层概念。一个公司file一个NDA(New
Drug Application)大概的申请费是80万美元。这期间FDA不会随便让你花80万的。
你的NDA申请送进去以后,FDA要进行粗审,就是大致看看是否有什么重大问题。如果
有重大问题,FDA根本就不接受你的申请,你也不必花80万了。比如Imclone,吵了半
天,FDA上次根本没有接受他们的NDA(生物产品大概不叫NDA,但意思一样)申请,把
他们file的NDA给踢回来了,还提了一堆意见。所以离药批准还有一大步呢。所以说
他们的CEO欺骗股民。NDA接受以后,而后才是批准过程。各位以后看新闻的时候要小
心,注意看措辞,别上当。

前一段有些公司猛炒Genomic概念。这是一个好的概念。但是目前这个概念能否到达
把药品推向市场,还是个漫长的过程。就算genomic可以应用在药品审批上了,那也
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再有人炒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必理睬了。除非看到这类
产品到人身上了。在开始注意它也来得及。

成啦,就侃这些,股市不利,胜利果实基本被瓜分完毕了。。。刘欢说,看成败,
人生豪嗷迈!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1/24/2004 11:47:02 PM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3-11-08 14: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2000年初,纳指冲过5000点。wow...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03-11-12 14: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三坏是股票专家吗?
以后要多请教了。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04-01-25 01: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恩,这帖子好。
你们在玩的,别忘了在这介绍经验啊~!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05-01-07 16: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献上鲜花一把,谢谢大侠们。[em01]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5005|回复:4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