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37701|回复:124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原创]抛砖引玉:宝宝两岁以前的语言发展~~~”双语教育大讨论“全文完~~~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2-08-02 19: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原创]抛砖引玉:宝宝两岁以前的语言发展~~~”双语教育大讨论“全文完~~~
国内的表嫂小孩子快两岁了,觉得小孩子学说话有点慢,我跟自己小宝一路走来,觉得每个小孩子都不一样的,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遵循一定的顺序来引导,还有就是注意重点总是孩子开心幸福,能表达情感是最好的。先随便搭个楼,打算展开来说一下,以下是自己觉得值得交流的心得,其他妈妈回复的tips我会整理放到首页,呵呵。

(1)最初的沟通:听

(2)baby language

(3)宝宝的第一句话

(4)情感交流

(5)双语!双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3 20:38:2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2-08-02 19: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1)最初的沟通:听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会“听”的?谁都说不准。但是做妈妈的自己心里能感觉到宝宝开始有回应了。我们学英语的时候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宝宝大致也是这样来学习母语的。听到的是什么,以后她的语言就是什么样的。宝宝从小生活的语言环境是不是符合你的想法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妈妈跟宝宝沟通都是怎样的?轻言细语?还是不大说话?爸爸呢?其他的care giver呢?

你在意方言吗?

家里电视/电影/youtube经常开着吗?里面的中文/英文质量如何?

宝宝平时出行都是去哪里?能遇到很多人友善的夸赞宝宝漂亮吗?

想到这些,在宝宝很小,还没有开口说话的时候,妈妈其实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起来了。一个纯净高质量的语言环境对宝宝是很重要的。

再一个就是妈妈要不停得跟宝宝说话,这个很多妈妈都讲到头里了。宝宝是最好的伙伴,哪怕她还不会说话,可是她会耐心得听你讲,然后流出来一滴小口水。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很温馨的,呵呵妈妈跟宝宝,两个人坐在deck上面,妈妈跟宝宝说很多话:

晚上想吃什么呀,

待会儿想出去玩吗,

妈妈很喜欢你今天的头花,好像跟你的裙子很搭呢,你喜欢吗

妈妈跟宝宝说的话是怎么样的,宝宝以后开始说话以后说的就是一样的话。让宝宝“听”到你想让她说的那种话吧。

最后,到底要”听“多久宝宝开始说第一句话,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但是最初”听'到的是什么样的语言,个人认为非常重要。妈妈可以帮宝宝过滤第一道防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 19:29:22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2-08-02 19: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2)Baby Language



baby language可以视为宝宝开口说话以前自己已经具有的一些表达方式,大致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类的,非语言类的既是身体语言,诀窍似乎在于发现宝宝独有的表达方式,也在于认识到我们平时喜欢的身体语言,其实宝宝也是需要“适应”才知道背后的意思的。

身体语言可以作为很好的沟通工具。很多其他妈妈都提到宝宝在说话以前会用手势交流:“more”,就是两个手掬起来对着碰碰,张开手要抱抱,这是宝宝在要求,也是宝宝在沟通,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跟宝宝做回应。是马上抱起来,还是摇摇手,说“妈妈正忙呢”,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马上做回应。宝宝第一次觉得妈妈在跟自己交流,这是很重要的培养self esteem的渠道:对身体语言的及时回应,能让宝宝觉得自己很重要。

除了这些通用的手势语言,我觉得观察宝宝自己的身体语言,“读懂”宝宝,也是很重要的。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这里掉下书袋哈,大家忍耐一下)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和声音都是能指,能指代表的意义就是所指。身体语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们有自己的身体语言,宝宝有自己的身体语言,关键在于让宝宝早日解读我们的身体语言,我们早日“读懂”宝宝的身体语言。有时候做“大人”做久了,容易觉得我们的很多身体语言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宝宝来说,未必如此。有两条途径可以让宝宝“读懂”你,一个是简单化,一个是尽量重复。“读懂”宝宝的身体语言能让宝宝有安全感,因为她要什么,你知道。

用读书作为例子。很多妈妈给宝宝读很多书,我也给宝宝读书。读书的时候也有很多机会鼓励宝宝做选择,跟你合作。问宝宝“宝宝今天要读那几本书呀”(其实总是不多的几本让宝宝选);宝宝选了以后再问一遍,“是这本×××的吗”,这样宝宝有机会用她的方式说是或者不是。读完一页,说“翻”,宝宝坐在你怀里把书页翻过去。相信很多妈妈都是这么做的。读完一本书,你们俩互相练习了一遍怎么沟通,怎么选择,怎么合作,宝宝没准还记住了你重复的句型,她喜欢的书的名字,真棒。

讲一个小例子说明宝宝的身体语言是每个孩子各不相同的:我们宝宝喜欢看米菲的故事,最喜欢的一集是“米菲哭了”。最先的时候,外婆把这本书拿出来,说“米菲哭了”,宝宝就揉眼睛。我们以为是巧合,结果重复几次以后,发现宝宝是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我知道什么是“哭了”!妈妈认真观察能有很重要的发现。如果能重复宝宝自己的符号,宝宝会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且能尝到沟通的滋味,是多么的美妙。

宝宝在开口说话以前会有自己的“过渡语言”,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词,也许只是“嗯哼”一下,但是如果她总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才那么“嗯哼”一下,就可以把这个“嗯哼”界定为宝宝自己的语言:她发现大人之间“说话”。她还未完全明白,但是她也想自己“说话”,所以她决定“嗯哼”一下。这个“嗯哼”后面的意思只有妈妈自己懂了。但是如果妈妈也能“正确”得用宝宝的语言,也能让宝宝开心无限,觉得妈妈跟自己在交流了。

举个我们宝宝的简单例子。在未说话以前,宝宝爱说“果伊果伊”。我们发现她经常看见小的,圆形的,她好奇的东西的时候,她就说“果伊果伊”。后来有一天看到奶奶袜子上圆圆的洞,她也说“果伊果伊”。后来我们用她的语言,散步的时候看到小坚果,就说,“宝宝,漂亮的果伊果伊”,反复几次以后,宝宝发现她自己的语言接纳进了大人的语言系统,她的“果伊果伊”更多了,而且好像很开心的样子。推荐大家试一试。

总结一个,在宝宝开口说“我们的话”之前,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baby language。妈妈在觉得自己在“教”宝宝说话的时候,不妨也换位思考,把宝宝看作已经有自己语言的人,妈妈学宝宝的语言,宝宝学妈妈的语言,简单化,重复化和及时回应是关键词,这样宝宝能在适应的过程里面开开心心,顺顺利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3 18:19:5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2-08-02 19: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3)宝宝的第一句话

宝宝的第一个词通常都是妈妈,或者爸爸。因为我们是她生命里面重要的人呀。在宝宝叫我们之前,想象如果我们已经构筑了一个干净高质量的语言环境,已经有很多有趣的方法跟宝宝互相沟通,就像一个美丽的玻璃瓶子里面已经装满漂亮的石头一样,以后宝宝的话会越说越好的,放心吧。

怎样从第一个词到第一句话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妈妈们这时候可以试试两个方法,从已经会的词到句,例如“妈妈高兴”,”宝宝哭“(单谓语),或者跟随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来直接加入句子,两种方法我都试过,仿佛是很有效的。

从已经会的词加句子很简单,大家肯定都在试,效果有快有慢,没啥可说的。第二种根据需求加句子,我自我感觉好像宝宝很喜欢,因为是她最想说的话。宝宝最需要满足的是什么?宝宝最需要让我们知道什么?这一点,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妈妈知道那句话宝宝最需要。

我们宝宝决定她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她是“要”还是“不要”。这一点应该很多孩子都一样吧。“要”只是一个词,但是它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宝宝挑食,能说”不要“对她很重要(汗)。

在教短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立刻做出回应,还是跟前面说过的,如果宝宝发现没有反应,她也许就试别的办法了。妈妈立刻回应,宝宝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意识,沟通能解决问题。

有短句以后可以开始讲比较复杂的故事了。也可以开始鼓励宝宝复述故事了。我个人觉得,复述的能力很重要,而且越早越有帮助,只要妈妈觉得宝宝ready了,可以在讲故事的中间中断,先不翻下一页,问宝宝,”米菲的泰迪熊不见了,米菲就怎么呢?”当宝宝第一次回答,“她就哭呐”的时候,应该是激动人心的一刻!当然要选宝宝喜欢读熟的故事咯。如果宝宝不ready,就翻下一页然后重复,“看,米菲的泰迪熊不见了,她就哭呐”。也许下一次宝宝就能接着把故事讲下去咯?

除了复述的能力,妈妈还可以鼓励宝宝锻炼描述的能力。

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去商店,妈妈(在不影响开车的情况下)可以尽量问宝宝,什么都可以作为话题。例如:

“妈妈看到一个红色的树,宝宝看到了吗?

”老爷爷牵着狗呢“

”宝宝前面是红灯还是绿灯呀?“

”宝宝阿姨在跑步呢,是这样吗?

我刚开始问这些的时候,宝宝只能说“是”,“不是”“要”“不要”,但是我想她能理解我说的,她会简短的做评论:“是,老爷爷”或者“不是,狗”,这都是很好的尝试,妈妈再帮宝宝展开句子:“对,老爷爷牵着狗呢”,或者“对不是狗是一个猫”。还可以用小游戏:“宝宝如果看到跑步的阿姨就告诉妈妈好吗”,宝宝说:“好”,然后过一会儿两个阿姨跑过来,宝宝很激动得说:”妈妈,阿姨!“然后妈妈再展开:”对,两个阿姨跑过来了。是这样吗?” 宝宝说:“是”。

描述的能力就在这样一点点的重复,展开和回应里面获得发展和锻炼。

小总结一个,宝宝的第一句话是从词到句的飞跃。妈妈还是重复再重复,帮助宝宝展开,鼓励宝宝回应。当宝宝发现她能复述自己是怎么在花园里面摔跤的,她会觉得很幸福,很有成就感:妈妈没看到我摔跤,但是我告诉她是怎么回事,她一样的疼我。这不是很棒的感觉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3 18:49:37编辑过]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2-08-02 19: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4)情感交流
语言与情感交流相辅相成。这楼放一点我看过觉得有用的书吧,基本上我说的都算是读后感,呵呵。

Sears, Sears and Pantley (2002) the successful child, http://www.amazon.com/Successful-Child-What-Parents-Help/dp/0316777498/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44315096&sr=1-1&keywords=The+successful+child
这本是我找到的一本针对低幼儿童的,从小baby开始,大家可以发现我对attachment parenting 比较崇尚,有同样想法的美妈请考虑这本书。

Farber (1999)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http://www.amazon.com/dp/0380811960/ref=rdr_ext_tmb
这本书里面提到怎样处理punishment,role relief 和praise,我觉得对我启发很大。比如,比time out更好的办法是什么?

Harris (2004)I am OK http://www.amazon.com/Im-OK--Youre-OK-Thomas-Harris/dp/0060724277/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44398538&sr=1-1&keywords=i+am+ok+you%27re+ok
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自我心理测试,有兴趣的美妈可以google一下transactional analysis,说的就是沟通方式跟self esteem之间的关系。其中一点比较有趣的是,Harris本人,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最后结论是幼年跟父母的沟通与自己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注重鼓励孩子发现小孩子自有的优势,小孩子容易成长为i am OK,you are OK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易于获得安全感和安定感,peer pressure相对较弱,不倾向于同别人比较来获得幸福感。大部分人往往形成I am not OK, you are OK的心理定势,Harris本人认为这是因为幼年的时候觉得成人比自己强大,成人才能设定规则,小孩子没有优势。

还有最后一本书我自己找不到书名了,但是比较实用,也是有关self resilience的,我比较喜欢的是这本书比较hands on,有很多游戏宝宝刚刚能坐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跟妈妈一起做,比如认出smile face啦,play date的时候也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做。另一个就是这本书倡导妈妈们形成一个家长联盟,彼此有共同价值观,parenting style的家长们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团体,孩子可以一起长大,有比较强的peer connection,相对减弱大众传媒和因特网的负面影响。

看完这些书以后,在跟宝宝一起探索的过程中我觉得一下几点值得推荐:

教会宝宝说不和没有
大家看图说话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问宝宝,图上有气球吗?图上有马吗?宝宝总是说有,或者指给你看。推荐美妈们鼓励宝宝说没有。图上如果没有马,先问宝宝,图上有马吗?宝宝找不到马,这时候会有点frustrated,不知道怎么办,或者干脆就说有,因为她知道如果说有总是能获得奖励。然后妈妈可以告诉宝宝说,如果图上没有,就说没有。我跟宝宝试过,觉得还挺有用的。之后宝宝就会实事求是,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一起上街的时候,我说,宝宝妈妈看到红色的树,宝宝会说,妈妈那不是红色的树,那是purple。

这一点也许跟common sense有所相悖,一般我们认为T2的一个特征就是喜欢说不。大家按照自己宝宝的性格见仁见智哈。我自己觉得鼓励宝宝说没有和不还是有益处的。宝宝获得一个讯息,就是跟妈妈一起看图说话不是获得妈妈的奖励和肯定;更重要的是告诉妈妈自己看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之后在认字的时候会提到,从图到字的时候宝宝会跟妈妈有不一样的认识。一幅上面画着云彩的图,你说究竟是表示云,还是白色,还是天空?宝宝在学习,更重要的是宝宝知道她自己看到的世界也是solid understanding;宝宝的看法可以跟妈妈不一样。呵呵这里有点唐。

第二是告诉宝宝,being a baby is great。
很多渠道可以做到这一点。游戏的时候让宝宝设定规则:role play什么的。很多妈妈已经讲在头里了。我这里推荐很多生活中的real situation,也可以征求宝宝的意见,哪怕宝宝是一个只会说是,不是;行,不行的宝宝。

逛街啦,买菜啦,出门前我会问宝宝,宝宝我们先去商店,然后再去公园好吗?妈妈准备了酸奶可以在公园喝,这样行吗?宝宝会说:行。宝宝真的听懂了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宝宝能获得一个讯息,就是妈妈觉得宝宝的意见很重要。将来宝宝有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宝宝会愿意让妈妈知道。

最后也就是我从Harris的书里学到的,让宝宝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大人不是总是对的;宝宝有宝宝能做,而大人不能做的事情。具体是什么样的事情,每个宝宝不一样;妈妈只需要记得强调这是宝宝自己的优势就可以了。

一个刚会讲是,不是的宝宝,谈self esteem或者self resilience是不是太早了呢,我觉得至少可以为宝宝做好准备和铺垫,而这些都是通过最初的语言,肯定或是否定来传达给宝宝的,一定要让宝宝知道,自己很重要,自己独有的见解也很重要,要对自己诚实,也希望宝宝信任妈妈会永远爱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8 15:56:3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2-08-02 19: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双语:态度篇

 

 

有一年回美国,同飞机一个八岁的中国小女孩,拿个本子比比画画认真得写日记。我问她学写中国字吃力吗,为什么喜欢写中文,她就说自己喜欢。写了一小篇回国的游记什么的,本子上的字好清秀!然后过一会儿她弟弟从后排跟小朋友打打闹闹过来了,她又一口很流畅的英文跟两个小男孩说话,很乖巧的孩子。

 

 

因为教的是大学,经常遇到第二代移民。有一次课上做青年媒体项目,一个第二代移民的学生,也就是十几岁的男生吧,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谈到最喜欢这个项目的地方,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用英文表达自己,因为在家里只能讲中文,渐渐的不想跟家里人交流思想了。

 

 

另一个例子也是学生,也是第二代移民。她曾经跟我坦言小时候因为太排斥,所以故意不愿意花时间学中文。父母在她大概八九岁的时候终于放弃。她从此不读也不写,现在只能模糊得写下自己的名字。她在白板上写名字给我看,我更正了一两处,她脸上的落寞我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现在她很后悔,希望当初父母多坚持一点,我说现在再学也可以的呀,她只是笑着轻轻得摇摇头。

 

 

有时候去别人家做客,经常遇到大概上小学初中的孩子,人家孩子认生肯定是有的,不过就是不肯跟你讲中文。中文肯定是听得懂的,不过好像只愿意用英文回答你。

 

 

说了几个随机的例子,我其实想说的是:我想自己的孩子长成那个八岁小女孩的样子,中文也喜欢,英文也喜欢,而不是后面几个例子中的小孩子,只愿意讲其中的一种语言。从听说读写四步来看,最难的大约是读和写吧。我家小孩子两岁,后面两步还早着呢。先发帖在此,邀请大家分享经验:如何形成一种好的家庭语言氛围:是完全不说英语,还是混杂,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小家之外是一个大社会,孩子上小学以后接触媒体有增无减,有没有美妈讲讲成功的例子是怎么过渡形成这样一个包容的语言环境,孩子对哪一种语言都不会有反弹,都会产生兴趣?是怎么把握的呢?

 

 

大家一定畅所欲言哈!我会把总结整理在这个楼。欢迎各种大小例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 19:31:0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2-08-02 19: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双语: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无形中背负较多的压力,妈妈们担心学一种话都花时间的话,两种话一起学不是更要命吗。从小孩子的角度来看,也许在她们的世界中并没有“中文”,“英文”的区别。就像张爱玲三详红楼梦,没有脂本,没有甲本,只有“X本”。小孩子心目中,也许只有“大人的话”一种话而已。如果同意这一点的话,对早期启蒙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妈妈们自己心里的压力也减轻了。

 

 

国内说的“双语教育”我觉得应该算是“第二语言”教育。小孩子先学习中文,三四岁以后再上英语幼儿园啥的。我们这边的“双语教育”应该算是“双语同时启蒙”(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这跟“第二语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想,以前说过的学英语要从小孩子抓起,指的应该是“双语同时启蒙”。

 

 

我粗粗看了一点点文献,研究这方面的美妈莫笑我哈,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最大的优势似乎在于孩子能更容易同时习惯很多两语语言语法上的规则,例如单复数动词同型之类,能从中文自如切换到英语,再从英语自如切换回来。而这个关键的时刻,一般发生在22个月到26个月之间,也就是一般说的word combination。从“牛”,到“奶牛”,就是word combination,跟前面提到的“从词到句”相接近。所以我的建议之一,就是当孩子能够讲“奶牛“的时候,就可以引入另外一种语言了。

 

 

但是如何引入呢?是字母?还是词?还是句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 19:45:1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2-08-02 19: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双语:ambiguity 和separation

 

 

我的建议是句子。宝宝如果这时候上幼儿园,可以让宝宝试试纯英语的幼儿园。一般美妈会觉得不可思议吧!这样做肯定比较艰难,因为孩子会很不适应,但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也许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一同上幼儿园的美国宝宝也是这时候开始“word combination”的。宝宝能获得难得的,同步的peer learning experience。

 

 

拿着一个苹果的画,跟宝宝说“apple”有没有用?肯定有!但是在word combination的关键期,我想推荐从句子开始,因为这是形成主谓语法一致规则的关键期。错过这个时期,宝宝也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习惯,英语的主谓一致是这样的,中文的主谓一致是那样的。

 

 

如果24到26个月的时候不上幼儿园,可以考虑给宝宝看一些低幼的英文动画片。米菲和天线宝宝都不错。所以我的建议之二,是直接从句子开始介绍。

 

 

最后一个建议,是ambiguity和separation,还是一样的,美妈们根据自己宝宝的学习曲线来把握。前面说过了,宝宝也许不知道有中英文的区别。宝宝只知道“大人的话”。这个ambiguity最好保持得越长越好。宝宝从幼儿园回来,突然开始说“it’s OK”,妈妈也用英文回复吧。宝宝切换回中文的时候,妈妈赶紧用中文跟上。前面提到的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在学界经历过三种模式。一种叫single space,家长在家里只说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intentionally ignore。这种模式不想给宝宝带来太多的混杂的困扰,所以只给宝宝一种语言。不过很多研究表明双语宝宝和单语宝宝的学习曲线是一样的,所以也是见仁见智吧。第二种模式叫stage model,这种模式跟近几年流行的第三种模式都不禁止宝宝说混杂的词组(mixed utterance)而是家长给予有效的引导,期望渐渐的这种mixed utterance能减少。这里面花招可多了,还有父母两个人在家里一个人说英语一个人说中文的,个人觉得有点滑稽。但是建议之三,就是除了single space,也许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separation则留给宝宝充足的时间,让宝宝自己来完成这一步。我一直都是中英文大混杂的,有一段时间宝宝特别喜欢看英国的动画片,shaun the sheep,里面没有一句对话,她看了以后很喜欢羊,我就写“羊”字给她看,说,你看,羊有两个羊角。我甚至不告诉她这是一个“字”。在宝宝心目中,也许这是一种图画吧。第二天我把“羊”写在小黑板上,顺道再写上“牛”,然后说,你看,牛的角。后来邻居小姑娘来玩,宝宝告诉她这两个字,自己翻成英文:指着羊说,sheep,指着牛说,cow。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自己打通任督二脉的!目前已经过去大半年,她还是“羊”,“牛”,我也没写新的字,打算加上形容词,“大”和“小”,目前为止,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宝宝不接受加上“大”和“小”,一写上,她就用红笔把这两个字涂掉,还是“羊”,"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 19:46:32编辑过]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2-08-02 20: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好好学习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2-08-02 21: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lz 继续啊。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2-08-02 21:3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等着看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2-08-02 21: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it first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2-08-02 22: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2-08-02 22: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Waiting!!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2-08-03 01: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自己本人不爱讲话,所以我家讲话的确比较迟,要是在国内觉得有一个语言环境肯定会好很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2-08-03 01: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2-08-03 01: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2-08-03 02: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搬小板凳来学习!
lz继续!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2-08-03 06: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LZ分享!坐下来慢慢看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12-08-03 10: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Mark.......
发帖回复
查看:37701|回复:124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