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课程四----学会和猫一起生活
照顾猫儿
幼龄猫的管理
  抱养小猫最好是从断奶后开始,因这时的小猫容易调教。年龄稍大的猫,对周围环境已经适应,有了较固定的生活方式,因而较难调教。如果是初次养猫,最好是在秋天这段时间里抱养。秋天干爽、温暖,便于饲养;冬天小猫易得感冒或肺部疾病退季炎热,雨水多而潮湿,不适饲养。秋天抱养则潮湿的夏季已过,待到寒冷的冬天来临时,猫已长大,抵抗力增强,不易患病。
  抱养小猫之前,要检查一下养猫的生活必需品是否备齐,以免小猫到来后措手不及。小猫带到家后,在取出之前,先将门窗关好,以防逃走。一般说来,小猫需3~5 天时间适应新环境,过了这段时间就能安下心来,不再逃走了。一取出小猫时,要避免大声喧闹,以免小猫受到惊吓;要轻柔地抚摸它的被毛,也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同它交谈,使其安静下来。然后,再把小猫放到猫窝里。猫窝里要垫些小猫曾用过的布片、垫纸等(这些东西可在取猫时向原主人要),小猫可以从布片、垫纸上嗅到母亲和同胞兄妹的气味,从而得到安慰。第一天小猫由于紧张而不停地鸣叫,并拒绝采食,这时可先给饮水,然后喂点从原主人家拿来的食物。如果还不吃,也不要强迫它吃。一般一天以后,小猫对周围环境有了初步了解,就可以进食了。喂的食物要质高、量少,每天多喂几次。猫窝应安置在防风、保暖的地方,必要时可放火热水袋或多加些棉絮、布片之类的东西,因为小猫此时体内许多生理机能还不健全,在分窝之前,主要靠母体和群体保暖,而现在一切都得靠自己,如果新环境有风或温度低,小猫会感到寒冷,容易生病,猫窝的温度保持在25~30C为宜。把小猫安顿好以后,其他人不要去挑逗、干扰它,让小猫安静地休息。几天以后,小猫就能适应新环境。一般适应后的第一个象征就是小猫不再鸣叫,并开始梳理被毛。这时,主人要多与小猫接触,以迅速建立起感情。

  仔猫的饲喂方法
  仔猫断乳后,生长发育很快,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极为迫切,如蛋白质的需要量是成年猫的两倍,而且由主食母乳转变为喂给饲料,正像婴幼儿离奶期一样,要有个适应过程,所以仔猫的饲料一定要营养丰富,便于消化。尤其是要有足够的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如多喂些瘦肉和动物脂肪,适当添加点维生素和无机盐。仔猫饲料配方:瘦肉60克、米饭或馒头90克、青菜或草70克、脂肪2克、酵母0.5克、食盐1.5克、骨粉5克。刚断奶的仔猫消化能力弱,宜少量勤喂,开始每口喂4~5次。逐渐减到每口喂3次。仔猫的饲料不宜多变,要尽可能地保持稳定性。仔猫对水的需要量也较大,要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便于仔猫口渴时自由饮用。

  老龄猫的管理
  猫的寿命一般都很长,大多数猫都能活到14~17年、猫在8~9岁时,开始进入老年期,大约相当于人的花甲之年。但猫衰老过程缓慢,衰老特征不明显,因此,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觉察不到猫衰老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出现下面的一些现象就表明猫已衰老了。一是不再像以往那样活泼好动,充满活力,而变得懒惰、少动。二是每天的睡眠时间变长,而且特别喜欢在阳光下睡觉。三是听力和视力都不如以前那么敏锐了,对事物的好奇心降低。。四是被毛变得粗硬而且变灰色,胡须变白,皮肤的弹性较差。五是好生病,而且症状较重也恢复得慢。老龄猫的各种生理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尽管猫天生具有独立的个性,但这时却需要主人给予更多的关心,要经常给予抚摸,或用其他爱抚方式,让猫觉得你仍然很需要它,使猫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一只猫可能和你一起度过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岁月。因此,当猫进入老龄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让它生活得舒适。首先,要注意提供良好的饲料。良好的营养对老龄猫非常重要,精心的饲养管理会延长猫的寿命。饲料质量要高,其中包括高质量的蛋白质,足够的脂肪,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因为掉牙,咀嚼会增加困难,所以饲料要软、易消化。老龄猫的味觉和嗅觉有所减弱,对食物不那么感兴趣了,这就需要选些猫最喜欢的东西来引诱它,每次喂量要少,多喂几次。给予足够的饮水。因为老龄猫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其次,老龄猫易得病,平时要注意观察猫的各种行为,发现异常,要及时找兽医治疗。老龄猫易患的疾病有:口腔和牙齿病、便秘、皮肤病、贫血病等。老龄猫的肌肉和关节的配合及神经的控制协调功能都远不如青年猫,骨骼也变得脆弱,因此,不能让它们做一些高难动作,以免因剧烈运动而导致肌肉拉伤或骨折等。

  病猫的管理
  猫尽管能忍受较大的生病痛苦,但在生活行动上,总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主人在平时留心观察,及时发现区。如在梳理被毛时,能发现体外寄生虫病和皮肤病;和猫玩耍时,可发现运动系统的疾病等。只要掌握了健康猫与病猫一般鉴别标准,就可从猫的行为变化中,观察异常之处。发现猫生病后,应及时请兽医诊治。猫主人也应自行观察猫的一些异常表现,以及时发现病猫,及时送往兽医站诊疗,但切不可随便给猫投药以防引起误诊而耽误病情。
  病猫身体虚弱,要尽可能减少活动,应将病猫安置在舒。温暖(或凉爽)、安静的地方,让猫充分休息,减少消耗,保持体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病猫的饮食护理很重要,猫患病时,多数情况都要影响消化机能,表现为食欲大大减退,甚至不吃不喝,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若不及时地补充营养物质,特别是饮水,可导致机体一系列功能的紊乱、酸中毒、心力衰竭等现象,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因此,应加强对病猫饮食护理。首先要供给充足的饮水,水里面放点食盐,用量每IQ0毫升水加食盐0.9克,以维持体内水盐代谢的平衡。如果猫不喝,可用小胶皮球或塑料瓶灌水,但不可操之过急,以防猫呛水。如果脱水严重,应请兽医予以输液,才能彻底解决脱水问题。病猫食欲不好,并不是食物不合口味,而是由于疾病的影响引起食欲中枢抑制的结果,即使猫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这时也会变得平淡无味。所以只有疾病得到治疗,食欲才会逐渐恢复。病猫几顿甚至几天不吃东西,也不必惊慌,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可给猫少量的鱼或肉,以刺激食欲。对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猫,应给予容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豆浆、牛奶等。如果猫患有不能进食的疾病,就要请兽医静脉输入葡萄糖,以补充能量。要搞好病猫的卫生。由于病猫体力大量的消耗,变得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懒散喜卧,不能整理自己的被毛,显得被毛脏乱,眼屎增多等。病情严重者,便溺不能火盆,造成环境和被毛的污染。此时主人要加强护理,认真梳理被毛,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对被粪便沾污的被毛,要及时清洗干净。对猫窝和猫的用具要勤消毒。

与猫相处
猫进入您的家庭以后,将是您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将给您带来宽慰和欢乐,甚至对您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事情可能使您终生难忘。但正如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样,在与猫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您带来麻烦和烦恼。因此,了解与猫相处的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
  猫和狗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伴侣动物,但却有很大的不同。狗对主人的命令一般都是绝对服从的,甚至主人打它、训斥它,也从不记“仇”或“报复”。而猫则不然,猫的自尊心很强,重感情,不但不能忍受粗暴地对待,有时就是稍有疏忽也会表示不愿意。即使和主人的感情很深厚,只要主人开始疏远或粗暴地对待它,猫也会断然地躲避,甚至远离出走。因此,与猫相处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与猫交朋友,建立感情。要想得到一只猫的信任和友谊,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采取强制手段建立感情是办不到的。而要像对待小孩一样,要和蔼,动作要轻柔,应经常与猫一起玩一些它所喜欢的游戏,以博得猫的欢心。如果是新主人,则要有耐心,让猫逐渐地了解你。猫在吃食时都很温顺,这是接近猫的最好时机,可以和它轻轻地说话,但不要急着摸它。过一会儿,当猫表示放松时再接近它,动作不能太突然,说话声音不能太大,要让猫知道你对它友好、喜欢它。猫进一步熟悉你之后,要给一些爱抚,但开始时不要太过分,动作要慢, 用手轻轻地从头至尾慢慢地抚摸猫。一这时它对你已基本上消除了戒备心。经过几次之后,它就会慢慢地对您产生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只要主人不破坏,就可长久地巩固下去。
  第二,在掌握了猫的一般习性之后,还要了解猫的个性,这样有利于建立人猫亲和。每只猫的性格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猫喜欢运动,有的猫比较懒惰,有的猫喜欢和主人亲近、撒娇,有的猫则不喜欢主人过多的抚摸和搂抱它,有的描喜欢球状的玩具,有的猫则对小鸟之类的玩具感兴趣。知道了猫的个性,就可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增进猫对主人的感情。
  第三,不要经常地惩罚和粗暴地对待猫。一般情况下,到了一定年龄的猫与主人生活一段时间以后,都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允许的。除了某些恶癖需要认真地纠正之外,偶尔有不符合人意的地方,不要随意打骂。否则,猫会认为主人不喜欢它,感到家里没有温暖,甚至会离家出走。
  第四,抓猫的方法要正确。给猫洗澡、梳理被毛和训练时, 都免不了抓猫。抓猫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如不注意,容易被猫抓伤,或使猫受到伤害。抓猫时,要先和猫亲近~下,轻轻拍拍猫的脑门,抚摸猫的背部,然后,一只手抓起猫颈部或背部的皮肤,另一只手臂迅速地去抱住猫或托住猫的臀部,再用手轻轻地抚摸猫的头部,尽快地使其安静下来。如果是小猫,用一只手抓住颈或背部的皮肤,轻轻提起即可。如果是怀孕的母猫,要倍加注意,动作要轻柔,轻拿轻放。千万不能抓猫的耳朵、掀猫的尾巴或抓四肢。抓耳朵,有可能使猫的耳骨折断,造成伤残。猫不喜欢别人动它的尾巴,揪尾巴很容易招致猫的攻击。这。点有小孩的家庭要特别注意,因为小孩最愿意揪猫尾巴。抓猫的四肢,更容易被猫咬伤或抓伤。也不能用手卡住猫脖子将猫抓起,这样猫很不舒服,会乱抓乱。

训猫要点
训猫要点
  (一)诱导是指用美味可口的食物和训练者的动作等来诱发猫做出某一动作的一种手段。例如在发出“来”口令的同时,训练者拿一块猫喜爱的食物在它的面前晃动,但不给猫吃,一边后退,一边不断发出“来”的口令,这样,猫就会由于食物的引诱而眼过来,很快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诱导的方法对小猫最为合适。
  (二)奖励是为了强化猫的正确动作或巩固已初步形成的条件反射而采取的手段。奖励的方法包括食物、抚爱和夸奖等。奖励和强迫必须结合才有效,每次强迫猫做出正确动作以后,要立即给予奖励。奖励的条件也要逐渐升级,开始对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就可给奖励,但随着训练的深入,要完成一些复杂的动作后,再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奖励的效能。
  (三)惩罚是为了阻止猫的不正确动作或异常行为而使用的手段,包括训斥、打骂等。在训练中要尽量减少惩罚手段的使用,以免使猫对训练产生恐惧或厌倦的感觉。

  训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训练的年龄训练应在 2~ 3月龄时开始,这时猫较容易接受训练,并为今后的提高打下基础。而成年猫训练起来就比较困难。
  (二)掌握好训练的时机训练猫的最佳时间是在喂食前,因为饥饿的猫愿意与人亲近,比较听话,食物对猫有诱惑力,训练起来比较容易.
  (三)各种刺激的有机结合要将各种刺激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态度强硬,又不能任其自由,要刚柔兼施,宽严结合。但训练某一个动作时,不可采用过多的方式,以免猫无所适从。
  (四)态度要和蔼、耐心猫的性格倔强,自尊心很强,不愿听人摆布。所以,态度要和气,像是与猫一起玩耍一样。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过多地训斥或惩罚,不然猫对训练有了厌恶性反射,将影响所有的训练过程。
  (五)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一次只能教一个动作,切不可同时进行几项训练。猫很难一下子学会许多动作,如果总是做不好,也会使猫丧失信心,引起猫的厌烦情绪,给以后的训练带来困难。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超过10分钟,但每天可多进行几次训练。
  (六)训练的环境要安静不能几个人同时训练,以免分散猫的注意力。训练的动作不能太突然,不能发出巨大的响声,因猫对巨响或突如其来的动作非常敏感,以免把猫吓跑,躲藏起来,而不愿接受训练。

预防猫病
常见猫病有哪些预防措施?
  家庭养猫对常见的猫病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预防:
  (1)消除病原微生物对猫传染的可能。猫的传染病均是由一定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侵入其体内而引起的,而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传染病的猫、带菌猫和处理不当的病猫尸体以及病猫的排泄物(如粪便、尿液等)。因此,发现病猫应及时隔离饲养,病死的猫必须深埋或焚烧;猫窝、猫的食具、便盆应定期消毒;猫窝的垫料应经常更换;喂给猫的食物要为熟食;猫的饮水应用漂白粉消毒。此外,保持猫舍及周围环境的空气流通,是减少猫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2)定期注射疫苗。由于猫的某些疾病(如猫呼吸道病毒病)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冶疗。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相应的疫苗注射,以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
  (3)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科学饲养。猫的许多内科和外科疾病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引起的,在家庭饲养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因此,只有加强饲养管理,对猫进行科学地饲喂,才能使猫健康地成长。

  猫食欲减退怎么办?
  猫食欲减退是猫患病后的一种常见症状之一。引起猫食欲减退的原因很多,有寄生虫性的、有细菌性的、有中毒性的等等。一般来说,凡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致病因素均会或多或少地引起猫食欲减退。
  猫发生食欲减退后,首先应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就应及时地进行驱虫。如是吃了腐败的食物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引起的,则应从改善饲养管理着手,可酌份给予痢特灵、乳酶生、胃蛋白酶、酵母片、维生素和抗生素。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新鲜、易消化的饲料。

  猫为什么会呕吐?
  呕吐是猫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或现象,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呕吐多因胃粘膜受到强烈刺激,引起胃发生逆蠕动收缩,并伴有贲门口开放、食道逆蠕动收缩所致。呕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功能,旨在排除胃内有刺激性的物体。猫发生呕吐不都是病理现象,有的呕吐是生理性的。
  猫有舔毛习性,被毛常被舔食入胃中,在胃中渐渐形成毛球,毛球达到一定大小时,对胃粘膜产生足够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猫呕吐,吐出毛球。这是通常所说的猫的生理性呕吐的一种。此外,猫采食过快、过多以及吃入较多青草、蔬菜等青绿饲料后也会发生呕吐,这也属于生理性呕吐。发生生理性呕吐时,猫除了呕吐外,无其他异常,呕吐后又会进食。
  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猫的呕吐则属于病理性呕吐。引起猫呕吐的致病因素很多,如病毒性(如猫瘟热)、细菌性(如沙门菌病等)、寄生虫性(如弓形体病等)、化学性(如各种有刺激性食物、药物、农药、有毒物质等)及物理性(如食物过烫或冰冻食物等)等均可致使猫发生呕吐。当猫发生呕吐时,首先应分清是生理性呕吐还是病理性呕吐。如果除出现1次一2次呕吐,无其它任何异常,呕吐后又进食的多为生理性呕吐,可不予理会;如频频发生呕吐,持续时间较长,不吃食,人工灌药后即发生呕吐,并同时伴有其它异常表现,如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腹泻等时,则应速请兽医进行诊治。

  猫为什么会拉肚子?
  猫拉肚子即腹泻,是一种以消化和吸收不良为主的综合症。临床表现为病猫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水分含量多、粪不成形,甚至水样喷出。
  猫拉肚子的病因颇为复杂、多样,有病毒引起的如猫瘟热(又称传染性肠炎);有细菌引起的腹泻如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有遗传缺陷引起的如波斯猫等的拉肚子.不过猫临床上腹泻大多数是胃肠炎引起的。
  胃肠炎引起的猫腹泻,多数是猫吃食过量,吃进腐败变质食物及难以消化的骨胳,误食毛发、塑料玩具、纸张、毛线等异物,误食阿斯匹林等有刺激的药物和有腐蚀性的药物,如砷、汞、铅、石炭酸等,以及受寒着凉,营养不全,突然变换饲料等原因所致。不论什么病因引起的胃肠炎,其共同症状都是腹泻(拉稀),继而导致猫脱水和体重下降。这时猫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呕吐和腹痛、拉稀、粪便有腥臭味。肠粘膜出血的还有粪便呈黑色或黑绿色,或带有血丝、血块等症状。

  被猫咬伤或抓伤后怎么办?
  猫牙齿和爪尖异常锋利,加之猫又喜欢同主人玩耍逗乐,因此,偶尔被猫咬伤或抓伤总是难免的。一般情况下,人被猫咬伤后的伤口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免感染发炎。应该注意的是若猫患有某些人畜共患病,则有可能通过伤口将疾病传染给人,如狂犬病、猫抓热、巴氏杆菌病、破伤风等全身性疾病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局部性感染。被猫咬伤或抓伤后出现出血时,只要不是大出血,可不急于止血,让血适当流掉一些。通过流血可将进入伤口的致病菌带出。若伤口不大而较表浅时,可用75%酒精或2%碘配涂擦,消毒2~3次,待其自然止血后即可。若伤口较深、面积较大,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彻底冲洗伤口。为了防止狂犬病,至少对伤口冲洗半小时,再涂以76%酒精或2%碘配。伤口一般不宜包扎和缝合。若怀疑猫感染上了狂犬病时,一方面应将猫立即处死深埋,另一方面要迅速到卫生防疫站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用高免血清在伤口底部及四周进行分点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