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对猫的品种进行科学的鉴定和命名工作。因此国内猫品种的资料很少,也比较乱。我国绝大部分的猫属短毛品种。在城市里,也有人饲养波斯猫等长毛品种,但多为不同程度的混血种,且数量较少。这里只举几例,供参考。
云猫
因身上的毛色似天上的云彩得名,因喜食椰子树和棕榈树汁而又称椰子猫和棕榈猫。云猫的毛色呈棕黄色或黑灰色,头部为黑色,眼睛的下方及侧面有白斑,身体两侧为黑色花斑,背部有数条黑色纵纹,四肢及尾为黑褐色,外观很漂亮,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猫。此猫仅分布在我国南方。
山东狮子猫
因颈部毛长,形如狮子得名。毛色为白色或黄色,也有黑白相间者,尾部粗大,身体健壮,抗病力强,特别耐寒,善捕鼠,主要分布于山东。
狸花猫
颈、腹下毛色为灰白色,身体其他名部为黑、灰相间的条纹,形如虎毛,毛短而光亮滑润,捕鼠能力强,怕寒冷,抗病力弱,与主人关系不太密切,不守家,各地均可看到,以陕西、河南等地为多。
四川简州猫
体形高大强壮,动作十分敏捷,是个狩猎能手,在广大农村饲养量较大,主要用于捕鼠。
国外猫的品种比较繁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主要的18种
索马里猫
索马里猫别名长毛阿比西尼亚猫,是由阿比西尼亚猫突变种经有计划繁殖培育出来的长毛猫。它保持了阿比西尼亚猫的许多特征和体型,体态稍圆,属于东方型苗条体型。五宫和双颊稍圆呈楔形,一对大耳宽广呈V字形,杏仁形双眸更是楚楚动人,十分美丽。与亲本不同的是索马里猫拥有长而柔软的双层浓密绒毛,毛色多样、艳丽,耳内长有长长的饰毛,以及一条同狐狸一样的大尾巴。
[起源] 阿比西尼亚猫本是短毛品种,但它们中有的常带有隐性长毛基因,当带长毛隐性基因的父母亲本近亲交配时,其隐性基因就变为显性,产生长毛的阿比西尼亚猫——索马里猫。据历史资料记载,1930年英国已有索马里猫。1960年被美国认可,并频频出现于猫展。1978年一举夺冠而声名大振。
[性格] 聪明伶俐,温柔,好动,感情丰富,易于同人和其他动物作伴,叫声优美,宛如铃声一样。
[外貌]
头部:头稍浑圆呈V字形,两颊丰满,稍圆呈楔形。鼻梁微隆起。口吻坚实有力,但不尖突, 齿为剪式咬合。
耳朵:耳大宽广,呈倒V字形,耳端尖,向前倾,耳基部宽。耳内长有长饰毛,耳毛有黑色、 黑褐色、红色、毛尖则为巧克力棕色。
眼睛:眼睛大,杏仁状,眼梢稍吊,眼线呈黑色,眼缘为鲜明褐色毛,眼色金黄或绿色。
躯体:体态稍圆,为东方型苗条体形,身材中等,肌腱发达而不感粗糙,体线优美流畅。
四肢:骨胳纤细而匀称,与身体配合良好。
趾:小卵形,坚实紧凑,能用爪尖立起来。
尾:尾大,基部粗,尾端稍细,长着浓密而长的尾毛,宛如狐狸尾巴。
被毛:被毛长而浓密,为双层绒毛,毛质柔软,触之如丝绸那样柔软光滑。颈背部和尾部的毛最长。
毛色:以红揭和红色为主。红褐色者,整体色调红褐色(砖红色),毛尖黑色或黑褐色,中间红褐色,毛根部红带黄褐色。口吻淡黄色,鼻镜砖红色,足趾间黑色或茶色,爪尖黑色。红色者,被毛呈柔和鲜明的红色,毛尖巧克力色,鼻镜玫瑰红色,足趾问粉红色,爪尖淡巧克力色。
[缺点] 毛色灰色,四肢有条纹,尾有环形条纹,颈有黑色项链样条纹(颈部围绕黑线),鼠色者为缺点。白斑或黑斑,在口吻、上喉部以外有白毛,红毛中夹有黑毛者为劣品.
波曼猫
波曼猫又称巴曼猫、缅甸神猫、缅甸圣猫。相传波曼猫的祖先原是在古代东南亚一带专门守护寺院的,该传说给这种美.丽的长毛猫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宗教色彩。波曼猫具有类似波斯猫和喜玛拉雅猫的体型,以及暹罗猫的斑点。波曼猫骨胳强壮,头宽而圆,鼻直面丰;面颊和耳朵均呈V字形;全身被覆银白色长毛,而面部、耳朵、腿、尾部毛的颜色渐深,四爪则为白色,如同戴了白手套一样,故有“四蹄踏雪”之称。在美国尚有一种变种,短毛、四蹄踏雪,亦称“雪鞋猫”或“银边猫”,不过尚未得到公认。
[起源] 如其别名缅甸圣猫一样,波曼猫祖先源于缅甸。据称1898年英国一位陆军少校将它们带入欧洲,1925年在法国培育而成现在的波曼猫。不过它真正被人们认识的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的几次猫展上。1966年英国猫协承认了它,不久在美国也获得承认。
[性格] 活泼聪明,感情丰富,不怕生人;温顺友好,渴求主人的宠爱,喜欢与主人玩耍;叫声甜蜜,举止得当;爱干净,在舒适的家中生活很愉快,天气晴朗时也喜欢到庭院或花园里散步。
[外貌]
头部:头盖坚实、宽而圆,头前部向后方倾斜,稍呈凸状。鼻直面丰,鼻尖稍缓慢下降,略呈鹰钩鼻状。面颊肌肉发达,呈圆形。脸面毛短,但颊外侧毛长,胡须密。
耳朵:耳朵大而向前竖立,耳端稍浑圆,两耳尖间距宽,两耳根部间距适中,面颊和耳朵都呈现颇具特征的“V”字形,与头部轮廊十分协调。
眼睛:眼睛大而圆,两眼间距稍宽,眼色为深绿色或宝石蓝色。
躯体:体型中至大型,骨胳强壮,胸深宽,腰宽,背平直,腹短圆,腿短体长。
四肢:四肢粗短,骨胳发达,肌肉结实、有力;前肢直立。
趾:趾大而圆,握力大,爪短有力。
尾:尾长中等,与身体协调,尾毛浓密。
被毛:毛长而厚密,毛质如丝,细密而富有光泽;颈部饰毛长,但肩胛部被毛短;胸部至下腹部被毛略呈波纹状;腹部被毛允许少量卷曲。
毛色:体毛应是无条纹的单色,但在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中允许少量深色。体毛与斑点反差越明显越好。脸、耳、四肢、尾的斑点以同一色为最佳,斑点毛尖不能混入白色。四爪应为白色。波曼猫体毛多为金黄色或银白色,斑点为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巧克力色斑点、紫丁香色斑点等。
[缺点] 四爪少白色,腹部和胸部有白毛,体毛是混合色的为缺点。四爪无白毛,四肢以外的斑点有白斑,尾巴有扭曲或弯曲,眼睛斜视者为劣品。
泰国猫
暹罗猫又称泰国猫,最早饲养在泰国皇室和大寺院中,曾一度是外界鲜为人知的宫庭“秘宝”。暹罗猫为流线形修长身材,四肢、躯干、颈部、尾巴均细长而且比例均衡。头部细长呈楔形,眼睛蓝色呈杏仁形,耳大直立,鼻梁高直。被毛短细,紧贴皮肤,富有光泽。暹罗猫生性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动作敏捷,气质高雅,相貌不凡。目前暹罗猫已是最为流行的纯种短毛猫的代表。
[起源] 暹罗猫源于泰国,有着200多年的悠久历史。1884年驻曼谷的英国领事,将礼物之一的海豹色斑的暹罗猫带回英国。翌年,这种猫使出现在伦敦郊外的水晶宫猫展中,引起不同凡响的轰动而闻名于世。1920年流入美国,尔后传入世界各地,很快被引起广泛的注意。
[性格] 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好奇心强,感情丰富。情绪变化较大,有时宁静,有时急躁,有时谦和,有时傲慢。喜欢自由,忠于主人,气质高雅。
[外貌] 头部:头细长呈楔形。头盖平坦,从侧面看,头顶部至鼻尖成直线。脸形尖而呈V字形,口吻尖突呈锐角,从吻端至耳尖形成V字形。鼻梁高而直,从鼻端到耳尖恰为等边三角形。两颊瘦削,齿为剪式咬合。
耳朵:耳朵大,基部宽,耳端尖、直立。
眼睛:眼睛大小适中,杏仁形,眼色为深蓝或强绿色。从内眼角至眼梢的延长线,与耳尖构成V字形。跟微凸。
躯体:身材中等,细长,呈典型的东方型苗条体型。骨胳纤细,肌肉结实。颈长,体长,尾细长。从肩至臀部呈圆筒状。腹部紧凑但不上收。臀部肌肉结实,与肩同宽。
四肢:四肢细长,与体型协调。前肢比后肢短。
趾:以小而呈椭圆形为上品。
尾:尾长而细,尾端尖略卷曲。长度与后肢相等。
被毛:被毛极短、细、紧贴体表。毛质光滑而有光泽。
毛色:体毛为均匀的单色,但允许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上有少量阴影色。体毛色应与斑点色对比(反差)明显。所有特征部位(鼻端、四肢、耳朵、尾巴)斑点均为同一色,斑点中应无交叉混杂毛色和白色。特征部位的斑点颜色应为下述四种:海豹色斑点:身体为米色。脸部、耳朵、腿半段、脚、尾均为海豹色。蓝色斑点:身体为米色。脸、耳、腿、脚、尾为蓝灰色。巧克力色斑点∶身体为象牙色。脸、耳、腿、脚、尾为巧克力色。紫丁香色斑点(淡紫色斑点):身体为白色和粉灰色。脸、耳、腿、脚、尾为淡紫色。
[缺点] 东方型以外的体型,紫丁香色斑点、巧克力色斑点上有阴影色。体质松弛柔软,眼睛凹陷或斜视,鼻镜和足掌的颜色不适当,斑点颜色不一致为缺点。斑点部分有白斑,蓝色和浅绿色以外的眼色,尾巴异常扭曲,无斑点者为劣品。
缅因猫
是北美最古老的自然品种猫,因产于美国的缅因州而得名。多数人认为缅因猫是由安哥拉猫和短毛猫杂交而来的。缅因猫身体高大,最重的可达18千克,一般的公猫有7于克,母猫可达5干克重,头宽厚,颈部中等长,耳大,四肢较高而粗壮,尾长。毛长而厚,以尾和腹部最长,肩部最短,颈部毛长而蓬松,毛色有红色、棕褐色和巧克力色,以棕褐色最为常见,有时可见条状或块状的斑点。眼睛有绿色、蓝色、金黄色。缅因猫身体强壮,抗病力强,特别耐寒,善捕鼠,许多人用它作看门猫,易和人相处,重感情。每窝产2~3仔,刚出生的小猫并不大,而且发育较慢,大约4岁后,才完全发育成熟。
喜玛拉雅猫
喜玛拉雅猫在英国又叫彩色斑点长毛猫,因其毛色与生长在喜玛拉雅地区的喜玛拉雅兔的毛色相似而得名。
喜玛拉雅猫是人工培育的一种长毛型猫,它继承和结合了波斯猫和暹罗猫的优点,既有暹罗猫的蓝眼睛、毛色、斑点和聪明伶俐的性格,又具备波斯猫的长毛、体型,以及温顺、天真、反应灵敏等特性。喜玛拉雅猫身体结实,强悍,圆滑,性情温和,感情丰富、稳重,有独特的表情动作,爱撒娇,毛色对比十分明显,是目前颇受人们欢迎的长毛猫之一。
[起源]喜玛拉雅猫的培育可追溯至1924年。当时一位瑞典遗传学家用暹罗猫、缅甸猫和波斯猫杂交,但没有得到明显结果。1930年以后,英国繁育家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继续进行研究,终于培育出长毛,有暹罗猫斑点,体型适中的品种。经过不断改良,1955年其标准品种在英国获得正式的认可,1957年在美国也获得公认。
[性格] 聪明伶俐、活泼天真、温顺、感情丰富,动作轻盈,敏捷,叫声优美,爱撒娇。
[外貌]
头部:头盖宽大而圆;前额圆,下颚圆,整个头部与短而粗的颈部配合协调。鼻短扁而下塌, 两颊及鄂丰腴,浑圆。
耳朵:耳小,耳端浑圆,耳基部不宽,两耳间距宽,低于头盖;
眼睛:眼睛大而圆,稍突出,两眼间距略宽,眼睛蓝色。
躯体:典型的短胖形体型,胸深宽,肩同腰宽,肋扩张为浑圆,腹不上收,背短而背线平。
四肢:四肢粗短而直,骨胳强壮、有力。
趾:大而圆,有力。
尾:尾粗短,但与身体比例协调。行走时能降至背线下,但不拖地。
被毛:被毛长而密生,但不紧贴于体表而立起。毛质柔软如丝、富有光泽。被毛由上、下毛构成,下毛绒细、较长,覆盖全身。颈背饰毛丰富,形成褶边。耳、趾间饰毛长、尾毛丰富。
毛色:体毛毛色有海豹毛色、蓝色、巧克力色、紫丁香色、白色、红色等。斑点为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巧克力色斑点、紫丁香色斑点,奶油色斑点、混合色斑点、山猫色斑点等。体毛毛色与斑点部希望有明显的对比反差。脸面、耳、四肢、趾、尾都有深色斑点,并以同一色者为佳。小猫刚生出时全身被有短的白毛,爪垫、鼻、耳皆为粉红色,几天后,色点开始出现,首先是在耳朵处,然后是在鼻子、四肢和尾巴处。
[缺点] 鼻镜、爪垫(足趾间)色素缺乏,有凸脸容貌者为缺点。夹入白色斑、纽扣状斑,尾巴异常扭曲,斑点内有如穿白袜子样,非蓝眼睛者为劣品。
巴厘岛猫
本世纪40年代在美国旧金山和纽约育成,直到70年代才得到公认。它是由泰国猫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很多特性和泰国猫相近,只是身覆长毛。巴厘岛猫身段细长,动作优美,被称为猫“舞蹈家”。毛色有白色、蓝色、巧克力色和淡紫色,面、耳、尾、四肢呈黑色,但和波曼猫不同的是四肢末端也呈黑色,毛长而直,贴附于皮上,显得非常光滑、长毛下没有绒毛。头长而尖,眼睛呈深蓝色,尾长高举,像个桅杆(见封三)。巴厘岛猫很聪明,能完成一些技巧性很强的动作,喜欢跑跳,好爬高,如爬竹窗帘等。感情丰富,易与主人建立感情,尤其在得到主人宠爱后,对主人感情深厚,喜向主人撒娇,对主人的声音分辨力特强,在较远距离下即可分辨出主人的声音。繁殖期要比其他长毛品种猫早,一窝产3~4仔。此猫的叫声粗扩,尤其是发情期的鸣叫声使人厌烦。
阿比西尼亚猫
阿比西尼亚猫又称埃塞俄比亚猫、芭蕾舞猫。因为阿比西尼亚猫的毛色同野兔相像,英国人亦称它为“兔猫”。阿比西尼亚猫仪表堂堂、尊贵、庄严、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加上它红黄相间、深浅不二、变化莫测、华丽动人的被毛,使不少爱猫者为之倾倒。阿比西尼亚猫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短毛类名猫,在北美尤受欢迎。
[起源] 阿比西尼亚猫历史悠久,原产于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在保存下来的古埃及神猫的木乃伊中,有一种血红色的猫与它十分相像,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古埃及神猫的直系后代。由于它的整体外形、毛色、直立耳均同非洲山猫接近,亦有人认为它源于非洲山猫。
[性格] 阿比西尼亚猫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警觉敏捷,善于爬树,爱晒太阳和玩水,叫声轻柔悦耳,对主人极富感情,是人们非常理想的伴侣动物。
[外貌]
头部:头形精巧,为稍带圆的V字形。鼻梁至头前部稍许隆起,额、颊曲线清秀。口吻短而坚实,齿为剪式咬合。
耳:耳大而直立,基部宽阔,耳廓边缘很薄,耳端稍尖并前倾。耳毛短而密,红褐色种毛尖黑色或黑褐色;红色种毛尖呈巧克力色。耳内长有饰毛。
眼睛:眼大呈杏仁形,略吊眼梢,眼缘黑色,周围为褐色毛覆盖。眼色为绿、黄、淡褐等色。
躯体:体型中等,体态轻盈,肌肉发达,各部比例匀称协调。
四肢:四肢细长,脚爪纤巧,与圆形而修长的身材协调一致。
趾:趾为小而坚实的卵形。立起时,能看到用爪尖站起来。
尾:尾长而尖,呈锥形,尾根部粗大。
被毛:被毛细密柔软,富有弹性.多数阿比西尼亚猫被毛红黄相间,深浅不一,加上折光作用而形成斑纹;活动时被毛颜色变化微妙,如丝绸般艳丽闪亮,极富魅力。
毛色:阿比西尼亚猫目前公认的毛色为两种,即红褐色种和红色种。红褐色种全身色调为红褐色。毛尖呈黑色或黑褐色,近毛根部为红黄褐色。完全深色毛尖时,背部允许深色。下毛红黄褐色(红色、黄褐色交叉)。尾尖的毛尖黑色。前胸部、腹部和前肢内侧被毛颜色与整体颜色协调一致,以黄褐色最为理想。下颌部淡黄色。鼻镜呈砖红色。足趾问黑色或茶色,足趾至爪尖都为黑色。眼睛从金黄色至绿色,越深越好。红色种全身色调为柔和而鲜明的红色,毛尖呈巧克力色,但以深红色为最理想。耳和尾端的毛尖为巧克力棕色。鼻镜为粉红色;足趾间粉红色,从足趾到爪尖呈巧克力棕色。
埃及猫
包点斑猫的数量并不少,但真正被承认属于一个自然品种的只有埃及猫,它的祖先曾出现在古埃及的壁画上,可见其后史是相当久远了。50年代传入美国,当时在英国也有一种叫埃及猫(现已改称东方包点斑猫)的品种,但和目前所称的埃及猫并不是一个品种,真正的埃及猫,70年代才由埃及出口到英国。埃及猫的体型与阿比西尼亚猫相类似,头圆略尖,毛中等长度,眼睛呈浅绿色。被毛上的色斑很有特点:在额面部呈深色条纹,似英文字母“M”形,颈部呈细线状,肩部条纹变宽,肩以后呈斑点状。毛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银白色的背景、铁有黑色斑点;一种是银白色的背景带有巧克力色斑点;一种黑灰色的背景带有黑色的斑点。埃及猫生性脆弱、胆小,怕陌生人,叫声轻细、优美。
苏格兰塌耳猫
是北美最古老的自然品种猫,因产于美国的缅因州而得名。多数人认为缅因猫是由安哥拉猫和短毛猫杂交而来的。缅因猫身体高大,最重的可达18千克,一般的公猫有7于克,母猫可达5干克重,头宽厚,颈部中等长,耳大,四肢较高而粗壮,尾长。毛长而厚,以尾和腹部最长,肩部最短,颈部毛长而蓬松,毛色有红色、棕褐色和巧克力色,以棕褐色最为常见,有时可见条状或块状的斑点。眼睛有绿色、蓝色、金黄色。缅因猫身体强壮,抗病力强,特别耐寒,善捕鼠,许多人用它作看门猫,易和人相处,重感情。每窝产2~3仔,刚出生的小猫并不大,而且发育较慢,大约4岁后,才完全发育成熟。
云猫
因身上的毛色似天上的云彩得名,因喜食椰子树和棕榈树汁而又称椰子猫和棕榈猫。云猫的毛色呈棕黄色或黑灰色,头部为黑色,眼睛的下方及侧面有白斑,身体两侧为黑色花斑,背部有数条黑色纵纹,四肢及尾为黑褐色,外观很漂亮,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猫。此猫仅分布在我国南方。
山东狮子猫
因颈部毛长,形如狮子得名。毛色为白色或黄色,也有黑白相间者,尾部粗大,身体健壮,抗病力强,特别耐寒,善捕鼠,主要分布于山东。
狸花猫
颈、腹下毛色为灰白色,身体其他名部为黑、灰相间的条纹,形如虎毛,毛短而光亮滑润,捕鼠能力强,怕寒冷,抗病力弱,与主人关系不太密切,不守家,各地均可看到,以陕西、河南等地为多。
四川简州猫
体形高大强壮,动作十分敏捷,是个狩猎能手,在广大农村饲养量较大,主要用于捕鼠。
国外猫的品种比较繁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主要的18种
索马里猫
索马里猫别名长毛阿比西尼亚猫,是由阿比西尼亚猫突变种经有计划繁殖培育出来的长毛猫。它保持了阿比西尼亚猫的许多特征和体型,体态稍圆,属于东方型苗条体型。五宫和双颊稍圆呈楔形,一对大耳宽广呈V字形,杏仁形双眸更是楚楚动人,十分美丽。与亲本不同的是索马里猫拥有长而柔软的双层浓密绒毛,毛色多样、艳丽,耳内长有长长的饰毛,以及一条同狐狸一样的大尾巴。
[起源] 阿比西尼亚猫本是短毛品种,但它们中有的常带有隐性长毛基因,当带长毛隐性基因的父母亲本近亲交配时,其隐性基因就变为显性,产生长毛的阿比西尼亚猫——索马里猫。据历史资料记载,1930年英国已有索马里猫。1960年被美国认可,并频频出现于猫展。1978年一举夺冠而声名大振。
[性格] 聪明伶俐,温柔,好动,感情丰富,易于同人和其他动物作伴,叫声优美,宛如铃声一样。
[外貌]
头部:头稍浑圆呈V字形,两颊丰满,稍圆呈楔形。鼻梁微隆起。口吻坚实有力,但不尖突, 齿为剪式咬合。
耳朵:耳大宽广,呈倒V字形,耳端尖,向前倾,耳基部宽。耳内长有长饰毛,耳毛有黑色、 黑褐色、红色、毛尖则为巧克力棕色。
眼睛:眼睛大,杏仁状,眼梢稍吊,眼线呈黑色,眼缘为鲜明褐色毛,眼色金黄或绿色。
躯体:体态稍圆,为东方型苗条体形,身材中等,肌腱发达而不感粗糙,体线优美流畅。
四肢:骨胳纤细而匀称,与身体配合良好。
趾:小卵形,坚实紧凑,能用爪尖立起来。
尾:尾大,基部粗,尾端稍细,长着浓密而长的尾毛,宛如狐狸尾巴。
被毛:被毛长而浓密,为双层绒毛,毛质柔软,触之如丝绸那样柔软光滑。颈背部和尾部的毛最长。
毛色:以红揭和红色为主。红褐色者,整体色调红褐色(砖红色),毛尖黑色或黑褐色,中间红褐色,毛根部红带黄褐色。口吻淡黄色,鼻镜砖红色,足趾间黑色或茶色,爪尖黑色。红色者,被毛呈柔和鲜明的红色,毛尖巧克力色,鼻镜玫瑰红色,足趾问粉红色,爪尖淡巧克力色。
[缺点] 毛色灰色,四肢有条纹,尾有环形条纹,颈有黑色项链样条纹(颈部围绕黑线),鼠色者为缺点。白斑或黑斑,在口吻、上喉部以外有白毛,红毛中夹有黑毛者为劣品.
波曼猫
波曼猫又称巴曼猫、缅甸神猫、缅甸圣猫。相传波曼猫的祖先原是在古代东南亚一带专门守护寺院的,该传说给这种美.丽的长毛猫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宗教色彩。波曼猫具有类似波斯猫和喜玛拉雅猫的体型,以及暹罗猫的斑点。波曼猫骨胳强壮,头宽而圆,鼻直面丰;面颊和耳朵均呈V字形;全身被覆银白色长毛,而面部、耳朵、腿、尾部毛的颜色渐深,四爪则为白色,如同戴了白手套一样,故有“四蹄踏雪”之称。在美国尚有一种变种,短毛、四蹄踏雪,亦称“雪鞋猫”或“银边猫”,不过尚未得到公认。
[起源] 如其别名缅甸圣猫一样,波曼猫祖先源于缅甸。据称1898年英国一位陆军少校将它们带入欧洲,1925年在法国培育而成现在的波曼猫。不过它真正被人们认识的是在二次大战期间的几次猫展上。1966年英国猫协承认了它,不久在美国也获得承认。
[性格] 活泼聪明,感情丰富,不怕生人;温顺友好,渴求主人的宠爱,喜欢与主人玩耍;叫声甜蜜,举止得当;爱干净,在舒适的家中生活很愉快,天气晴朗时也喜欢到庭院或花园里散步。
[外貌]
头部:头盖坚实、宽而圆,头前部向后方倾斜,稍呈凸状。鼻直面丰,鼻尖稍缓慢下降,略呈鹰钩鼻状。面颊肌肉发达,呈圆形。脸面毛短,但颊外侧毛长,胡须密。
耳朵:耳朵大而向前竖立,耳端稍浑圆,两耳尖间距宽,两耳根部间距适中,面颊和耳朵都呈现颇具特征的“V”字形,与头部轮廊十分协调。
眼睛:眼睛大而圆,两眼间距稍宽,眼色为深绿色或宝石蓝色。
躯体:体型中至大型,骨胳强壮,胸深宽,腰宽,背平直,腹短圆,腿短体长。
四肢:四肢粗短,骨胳发达,肌肉结实、有力;前肢直立。
趾:趾大而圆,握力大,爪短有力。
尾:尾长中等,与身体协调,尾毛浓密。
被毛:毛长而厚密,毛质如丝,细密而富有光泽;颈部饰毛长,但肩胛部被毛短;胸部至下腹部被毛略呈波纹状;腹部被毛允许少量卷曲。
毛色:体毛应是无条纹的单色,但在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中允许少量深色。体毛与斑点反差越明显越好。脸、耳、四肢、尾的斑点以同一色为最佳,斑点毛尖不能混入白色。四爪应为白色。波曼猫体毛多为金黄色或银白色,斑点为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巧克力色斑点、紫丁香色斑点等。
[缺点] 四爪少白色,腹部和胸部有白毛,体毛是混合色的为缺点。四爪无白毛,四肢以外的斑点有白斑,尾巴有扭曲或弯曲,眼睛斜视者为劣品。
泰国猫
暹罗猫又称泰国猫,最早饲养在泰国皇室和大寺院中,曾一度是外界鲜为人知的宫庭“秘宝”。暹罗猫为流线形修长身材,四肢、躯干、颈部、尾巴均细长而且比例均衡。头部细长呈楔形,眼睛蓝色呈杏仁形,耳大直立,鼻梁高直。被毛短细,紧贴皮肤,富有光泽。暹罗猫生性活泼好动,聪明伶俐,动作敏捷,气质高雅,相貌不凡。目前暹罗猫已是最为流行的纯种短毛猫的代表。
[起源] 暹罗猫源于泰国,有着200多年的悠久历史。1884年驻曼谷的英国领事,将礼物之一的海豹色斑的暹罗猫带回英国。翌年,这种猫使出现在伦敦郊外的水晶宫猫展中,引起不同凡响的轰动而闻名于世。1920年流入美国,尔后传入世界各地,很快被引起广泛的注意。
[性格] 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好奇心强,感情丰富。情绪变化较大,有时宁静,有时急躁,有时谦和,有时傲慢。喜欢自由,忠于主人,气质高雅。
[外貌] 头部:头细长呈楔形。头盖平坦,从侧面看,头顶部至鼻尖成直线。脸形尖而呈V字形,口吻尖突呈锐角,从吻端至耳尖形成V字形。鼻梁高而直,从鼻端到耳尖恰为等边三角形。两颊瘦削,齿为剪式咬合。
耳朵:耳朵大,基部宽,耳端尖、直立。
眼睛:眼睛大小适中,杏仁形,眼色为深蓝或强绿色。从内眼角至眼梢的延长线,与耳尖构成V字形。跟微凸。
躯体:身材中等,细长,呈典型的东方型苗条体型。骨胳纤细,肌肉结实。颈长,体长,尾细长。从肩至臀部呈圆筒状。腹部紧凑但不上收。臀部肌肉结实,与肩同宽。
四肢:四肢细长,与体型协调。前肢比后肢短。
趾:以小而呈椭圆形为上品。
尾:尾长而细,尾端尖略卷曲。长度与后肢相等。
被毛:被毛极短、细、紧贴体表。毛质光滑而有光泽。
毛色:体毛为均匀的单色,但允许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上有少量阴影色。体毛色应与斑点色对比(反差)明显。所有特征部位(鼻端、四肢、耳朵、尾巴)斑点均为同一色,斑点中应无交叉混杂毛色和白色。特征部位的斑点颜色应为下述四种:海豹色斑点:身体为米色。脸部、耳朵、腿半段、脚、尾均为海豹色。蓝色斑点:身体为米色。脸、耳、腿、脚、尾为蓝灰色。巧克力色斑点∶身体为象牙色。脸、耳、腿、脚、尾为巧克力色。紫丁香色斑点(淡紫色斑点):身体为白色和粉灰色。脸、耳、腿、脚、尾为淡紫色。
[缺点] 东方型以外的体型,紫丁香色斑点、巧克力色斑点上有阴影色。体质松弛柔软,眼睛凹陷或斜视,鼻镜和足掌的颜色不适当,斑点颜色不一致为缺点。斑点部分有白斑,蓝色和浅绿色以外的眼色,尾巴异常扭曲,无斑点者为劣品。
缅因猫
是北美最古老的自然品种猫,因产于美国的缅因州而得名。多数人认为缅因猫是由安哥拉猫和短毛猫杂交而来的。缅因猫身体高大,最重的可达18千克,一般的公猫有7于克,母猫可达5干克重,头宽厚,颈部中等长,耳大,四肢较高而粗壮,尾长。毛长而厚,以尾和腹部最长,肩部最短,颈部毛长而蓬松,毛色有红色、棕褐色和巧克力色,以棕褐色最为常见,有时可见条状或块状的斑点。眼睛有绿色、蓝色、金黄色。缅因猫身体强壮,抗病力强,特别耐寒,善捕鼠,许多人用它作看门猫,易和人相处,重感情。每窝产2~3仔,刚出生的小猫并不大,而且发育较慢,大约4岁后,才完全发育成熟。
喜玛拉雅猫
喜玛拉雅猫在英国又叫彩色斑点长毛猫,因其毛色与生长在喜玛拉雅地区的喜玛拉雅兔的毛色相似而得名。
喜玛拉雅猫是人工培育的一种长毛型猫,它继承和结合了波斯猫和暹罗猫的优点,既有暹罗猫的蓝眼睛、毛色、斑点和聪明伶俐的性格,又具备波斯猫的长毛、体型,以及温顺、天真、反应灵敏等特性。喜玛拉雅猫身体结实,强悍,圆滑,性情温和,感情丰富、稳重,有独特的表情动作,爱撒娇,毛色对比十分明显,是目前颇受人们欢迎的长毛猫之一。
[起源]喜玛拉雅猫的培育可追溯至1924年。当时一位瑞典遗传学家用暹罗猫、缅甸猫和波斯猫杂交,但没有得到明显结果。1930年以后,英国繁育家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继续进行研究,终于培育出长毛,有暹罗猫斑点,体型适中的品种。经过不断改良,1955年其标准品种在英国获得正式的认可,1957年在美国也获得公认。
[性格] 聪明伶俐、活泼天真、温顺、感情丰富,动作轻盈,敏捷,叫声优美,爱撒娇。
[外貌]
头部:头盖宽大而圆;前额圆,下颚圆,整个头部与短而粗的颈部配合协调。鼻短扁而下塌, 两颊及鄂丰腴,浑圆。
耳朵:耳小,耳端浑圆,耳基部不宽,两耳间距宽,低于头盖;
眼睛:眼睛大而圆,稍突出,两眼间距略宽,眼睛蓝色。
躯体:典型的短胖形体型,胸深宽,肩同腰宽,肋扩张为浑圆,腹不上收,背短而背线平。
四肢:四肢粗短而直,骨胳强壮、有力。
趾:大而圆,有力。
尾:尾粗短,但与身体比例协调。行走时能降至背线下,但不拖地。
被毛:被毛长而密生,但不紧贴于体表而立起。毛质柔软如丝、富有光泽。被毛由上、下毛构成,下毛绒细、较长,覆盖全身。颈背饰毛丰富,形成褶边。耳、趾间饰毛长、尾毛丰富。
毛色:体毛毛色有海豹毛色、蓝色、巧克力色、紫丁香色、白色、红色等。斑点为海豹色斑点、蓝色斑点、巧克力色斑点、紫丁香色斑点,奶油色斑点、混合色斑点、山猫色斑点等。体毛毛色与斑点部希望有明显的对比反差。脸面、耳、四肢、趾、尾都有深色斑点,并以同一色者为佳。小猫刚生出时全身被有短的白毛,爪垫、鼻、耳皆为粉红色,几天后,色点开始出现,首先是在耳朵处,然后是在鼻子、四肢和尾巴处。
[缺点] 鼻镜、爪垫(足趾间)色素缺乏,有凸脸容貌者为缺点。夹入白色斑、纽扣状斑,尾巴异常扭曲,斑点内有如穿白袜子样,非蓝眼睛者为劣品。
巴厘岛猫
本世纪40年代在美国旧金山和纽约育成,直到70年代才得到公认。它是由泰国猫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很多特性和泰国猫相近,只是身覆长毛。巴厘岛猫身段细长,动作优美,被称为猫“舞蹈家”。毛色有白色、蓝色、巧克力色和淡紫色,面、耳、尾、四肢呈黑色,但和波曼猫不同的是四肢末端也呈黑色,毛长而直,贴附于皮上,显得非常光滑、长毛下没有绒毛。头长而尖,眼睛呈深蓝色,尾长高举,像个桅杆(见封三)。巴厘岛猫很聪明,能完成一些技巧性很强的动作,喜欢跑跳,好爬高,如爬竹窗帘等。感情丰富,易与主人建立感情,尤其在得到主人宠爱后,对主人感情深厚,喜向主人撒娇,对主人的声音分辨力特强,在较远距离下即可分辨出主人的声音。繁殖期要比其他长毛品种猫早,一窝产3~4仔。此猫的叫声粗扩,尤其是发情期的鸣叫声使人厌烦。
阿比西尼亚猫
阿比西尼亚猫又称埃塞俄比亚猫、芭蕾舞猫。因为阿比西尼亚猫的毛色同野兔相像,英国人亦称它为“兔猫”。阿比西尼亚猫仪表堂堂、尊贵、庄严、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加上它红黄相间、深浅不二、变化莫测、华丽动人的被毛,使不少爱猫者为之倾倒。阿比西尼亚猫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短毛类名猫,在北美尤受欢迎。
[起源] 阿比西尼亚猫历史悠久,原产于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在保存下来的古埃及神猫的木乃伊中,有一种血红色的猫与它十分相像,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古埃及神猫的直系后代。由于它的整体外形、毛色、直立耳均同非洲山猫接近,亦有人认为它源于非洲山猫。
[性格] 阿比西尼亚猫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警觉敏捷,善于爬树,爱晒太阳和玩水,叫声轻柔悦耳,对主人极富感情,是人们非常理想的伴侣动物。
[外貌]
头部:头形精巧,为稍带圆的V字形。鼻梁至头前部稍许隆起,额、颊曲线清秀。口吻短而坚实,齿为剪式咬合。
耳:耳大而直立,基部宽阔,耳廓边缘很薄,耳端稍尖并前倾。耳毛短而密,红褐色种毛尖黑色或黑褐色;红色种毛尖呈巧克力色。耳内长有饰毛。
眼睛:眼大呈杏仁形,略吊眼梢,眼缘黑色,周围为褐色毛覆盖。眼色为绿、黄、淡褐等色。
躯体:体型中等,体态轻盈,肌肉发达,各部比例匀称协调。
四肢:四肢细长,脚爪纤巧,与圆形而修长的身材协调一致。
趾:趾为小而坚实的卵形。立起时,能看到用爪尖站起来。
尾:尾长而尖,呈锥形,尾根部粗大。
被毛:被毛细密柔软,富有弹性.多数阿比西尼亚猫被毛红黄相间,深浅不一,加上折光作用而形成斑纹;活动时被毛颜色变化微妙,如丝绸般艳丽闪亮,极富魅力。
毛色:阿比西尼亚猫目前公认的毛色为两种,即红褐色种和红色种。红褐色种全身色调为红褐色。毛尖呈黑色或黑褐色,近毛根部为红黄褐色。完全深色毛尖时,背部允许深色。下毛红黄褐色(红色、黄褐色交叉)。尾尖的毛尖黑色。前胸部、腹部和前肢内侧被毛颜色与整体颜色协调一致,以黄褐色最为理想。下颌部淡黄色。鼻镜呈砖红色。足趾问黑色或茶色,足趾至爪尖都为黑色。眼睛从金黄色至绿色,越深越好。红色种全身色调为柔和而鲜明的红色,毛尖呈巧克力色,但以深红色为最理想。耳和尾端的毛尖为巧克力棕色。鼻镜为粉红色;足趾间粉红色,从足趾到爪尖呈巧克力棕色。
埃及猫
包点斑猫的数量并不少,但真正被承认属于一个自然品种的只有埃及猫,它的祖先曾出现在古埃及的壁画上,可见其后史是相当久远了。50年代传入美国,当时在英国也有一种叫埃及猫(现已改称东方包点斑猫)的品种,但和目前所称的埃及猫并不是一个品种,真正的埃及猫,70年代才由埃及出口到英国。埃及猫的体型与阿比西尼亚猫相类似,头圆略尖,毛中等长度,眼睛呈浅绿色。被毛上的色斑很有特点:在额面部呈深色条纹,似英文字母“M”形,颈部呈细线状,肩部条纹变宽,肩以后呈斑点状。毛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银白色的背景、铁有黑色斑点;一种是银白色的背景带有巧克力色斑点;一种黑灰色的背景带有黑色的斑点。埃及猫生性脆弱、胆小,怕陌生人,叫声轻细、优美。
苏格兰塌耳猫
是北美最古老的自然品种猫,因产于美国的缅因州而得名。多数人认为缅因猫是由安哥拉猫和短毛猫杂交而来的。缅因猫身体高大,最重的可达18千克,一般的公猫有7于克,母猫可达5干克重,头宽厚,颈部中等长,耳大,四肢较高而粗壮,尾长。毛长而厚,以尾和腹部最长,肩部最短,颈部毛长而蓬松,毛色有红色、棕褐色和巧克力色,以棕褐色最为常见,有时可见条状或块状的斑点。眼睛有绿色、蓝色、金黄色。缅因猫身体强壮,抗病力强,特别耐寒,善捕鼠,许多人用它作看门猫,易和人相处,重感情。每窝产2~3仔,刚出生的小猫并不大,而且发育较慢,大约4岁后,才完全发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