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56869|回复:16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不懂就问,袁院士的贡献究竟多大?

头像
6操作1 #
头像
1 #
6
21-05-22 13: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不懂就问,袁院士的贡献究竟多大?

我听说杂交水稻并没有人吃,都是给动物做饲料或者酿酒用的,是这样吗?

头像
4操作2 #
头像
2 #
4
21-05-22 13: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楼主说的也是贡献啊,很大的贡献啊

头像
2操作3 #
头像
3 #
2
21-05-22 13: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想问, 有谁吃过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21-05-22 13: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2楼anotherid的帖子

我是来confirm这个信息的。

头像
222操作5 #
头像
5 #
222
21-05-22 13: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中国人今天能讨论哪种米好不好吃,而不是米够不够吃,这就是他的功劳。

这样说能懂吗?还不懂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头像
24操作6 #
头像
6 #
24
21-05-22 13: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听说有个叫陈日胜的搞的海水稻,被袁给摘桃子了。感觉袁也算是土工造的一个神。

头像
28操作7 #
头像
7 #
28
21-05-22 13: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杂交水稻口味差了一点,但是起码可以不让人饿死吧,中国就那么点可怜兮兮的耕地,比印度差远了,当然需要研究耐恶劣气候又高产的粮食作物。这些事情在丰年时无所谓,到了荒年可以救命啊。

头像
5操作8 #
头像
8 #
5
21-05-22 13: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吃过,不知道其实自己吃的就是优选的杂交品种。
头像
7操作9 #
头像
9 #
7
21-05-22 13: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王剑今天早晨直播节目讲了袁隆平,

讲得比较客观


https://youtu.be/92LYoKsgfpg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92LYoKsgfpg

头像
1操作10 #
头像
10 #
1
21-05-22 13: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还很好奇,有多少人确定自己就是没吃过?在家过好日子没吃过,都从来没住过校,吃过食堂么?
头像
6操作11 #
头像
11 #
6
21-05-22 13: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杂交水稻本身很有意义,但被袁抢了功。颜龙安,谢华安等人的贡献更大。

这也是中科院不给袁院士的原因。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21-05-22 13:4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10楼miaoerl的帖子

食堂吃的是吗?我就是不确定想confirm一下

头像
8操作13 #
头像
13 #
8
21-05-22 13: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中国人今天能讨论哪种米好不好吃,而不是米够不够吃,这就是他的功劳。

这样说能懂吗?还不懂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snowpenguin 发表于 2021-05-22 13:40

是他的功劳,也有他老婆和他一起早期科研的功劳,也有他团队的功劳,也有邓小平的功劳,也有千千万万辛苦种地的农民的功劳。感叹一下,活到今天真的有感不尽的恩。

头像
2操作14 #
头像
14 #
2
21-05-22 13: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5楼snowpenguin的帖子

请正面回答问题别绕弯子。中国人到底吃没吃过他的杂交水稻?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21-05-22 13: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他是历史书上第一个活着的人吧 我三十年前学书就有 那时我居然以为他是六七十年代去的人

头像
5操作16 #
头像
16 #
5
21-05-22 13: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11楼电动车的帖子

什么玩意儿,人家是工程院院士。搞的是工程当然工程院院士。

头像
12操作17 #
头像
17 #
12
21-05-22 13: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5楼snowpenguin的帖子

请正面回答问题别绕弯子。中国人到底吃没吃过他的杂交水稻?


goodme 发表于 2021-05-22 13:47

中国人不得不吃这种难吃得要死的水稻,不是政绩,而是悲哀~~

头像
3操作18 #
头像
18 #
3
21-05-22 13: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6楼goodme的帖子

你不知袁院士一直评不上科学阮士才给的工程院院士吗?袁老自嘲是自己水平不够的原故


头像
128操作19 #
头像
19 #
128
21-05-22 13: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搬个王志安的推:袁隆平去世,媒体评论说让中国人吃饱的那个人走了。这个评论过誉了。真正让中国人吃饱的因素第一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第二是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前两者相比,袁隆平的水稻改良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很小。袁隆平是水平很高的科学家,但也不要造神。


他有很大贡献,不能否认,但国内现在说没有他,中国人就要饿死,甚至世界人民都要吃不饱饭,有点儿过了。




头像
12操作20 #
头像
20 #
12
21-05-22 14: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1楼电动车的帖子

什么玩意儿,人家是工程院院士。搞的是工程当然工程院院士。


goodme 发表于 2021-05-22 13:48

真是不懂也敢乱喷。简单一句话,科学院院士比工程院院士门槛高多了。

发帖回复
查看:56869|回复:160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