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回国已经三年半了每次回美国还是忍不住感慨万千
昨天去海边看路人钓鱼
钓鱼的人说:You cannot really get anything if you are always afraid of losing something, that's life.
感觉好有哲理的样子
---------我是更新/展开的分割线----------
前天晚上和以前的老板/同事一起吃饭,她们说:“我们那时都以为你不会回中国。”我说:“是的呀。”她们说:“But everything turned out to be just fine.”我说:“是的呀。”
(泪~~~)
回国之前,我刚刚promote到vp(公司平均promote时间5-7年,我是3年半),老板很器重,所谓“事业处于上升期”,然后就“急流勇退”了。不能不说有些伤感,就好像游戏玩一半被家长把电源掐了那种感觉。当然了,如果不是当时拿到了国内老板给的offer,我可能至今还赖在美国苟延残喘~
回国之后一切都很新鲜,然后一起工作的团队有几个小伙伴也是我第一份工作时的同事(被老板一起带出来创业的),所以过了一段开心懵懂的日子。虽然后来turn out大家都是自己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我觉得当时的开心是真的开心就够了。由于是创业公司,在资管、咨询、软件很多的商业模式上都有尝试,我又不排斥各种各样的职位,所以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从运营一直涉猎到市场、募资、项目管理等等,感觉学到了很多。在知识储备不够的情况下(因为我学的不是金融),我去考了CFA,对职业、人生又有了不同的领悟。
后来老板的创业失败了,我就重新换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也很有意思,从另一个层面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
以上是工作方面。。。
以下是生活方面。。。
衣:除了来美国买衣服外,我在上海发掘了一个小店,卖的衣服质量很好,款式也很好,想起来时就去他家逛逛买一些。鞋子要么是来美国时买,要么是在国内Ferragamo打五折时买。
食:早餐基本上都靠公司阿姨用小米粥喂,其他的还有面包、包子、饺子、烧卖、茶叶蛋什么的我不太吃,有时候我会在地铁转角买个蛋饼(6块),或者在公司楼下买个现切的水果杯;午饭我在公司附近吃,价格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我老公吃食堂,据他说一顿五块钱;晚饭回家吃,阿姨做的饭
住:就只能住apartment了,3br,我女儿比较向往楼上楼下的别墅,但是内环的别墅是真买不起。跟美国住房比起来,国内的优点是1)不需要自己打理,有什么问题叫下物业师傅就来了;2)有住房公积金,我们双职工一个月住房公积金就有一万多了;3)没有property tax。还有个是我们上海家里都装了全屋净水系统,感觉差别还是很大的,出门(包括来美国)都觉得水很糙……
行:上下班我都是坐地铁,D2D 30分钟,我喜欢每天走点路;我老公都是打车。周末出去就是打车,没买车,因为不想开车,也不想找停车位。
教育:国内的教育水平没得说,我女儿超级喜欢。我们上的是私立学校,一年学费只要10万就够了。其他地方花钱比较多,小提琴课、网球课、乐团、gymnastics都比较烧钱,我女儿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合唱团费用很低,但暑假出去参加个比赛花费就是三万左右。
其他:就是阿姨解放了我。我不用洗衣服、叠衣服、擦地板、收拾家里,早上送娃上校车也是阿姨负责(因为我起不来)。有空的时候我就读读书,微信读书都已经读了七十多本了,还买了很多实体书读,感觉人生很充实。在美国时我只看过周杰伦、梁静茹和范玮琪的演唱会,回国这几年补了陈奕迅、Lady Gaga、薛之谦、彩虹合唱乐团、One Ok Rock等很多演唱会,还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音乐节,见到了很多喜欢的歌手。另外还看了一些很好的话剧啥的。总而言之感觉人生丰富了很多。
哦对,还有医疗。国内的医疗真是太方便,太cheap了。刚刚回国那年我流年不利,把手腕摔骨折了。去医院急诊拍片,70元。然后我还做了个全麻手术,住了很多天医院,出院时除了医保卡扣款之外自己只需要付2000不到。现在工作cover全家的医疗保险,跟美国基本上接轨,0 copay,in network的都是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的VIP部,全预约制。想说nothing to complain的时候,想到唯一一个不好的点是这个医保cover全球except for US,感觉有点茫然。公司的解释是美国的医疗太贵了。:/
没了~
昨天去海边看路人钓鱼
钓鱼的人说:You cannot really get anything if you are always afraid of losing something, that's life.
感觉好有哲理的样子
---------我是更新/展开的分割线----------
前天晚上和以前的老板/同事一起吃饭,她们说:“我们那时都以为你不会回中国。”我说:“是的呀。”她们说:“But everything turned out to be just fine.”我说:“是的呀。”
(泪~~~)
回国之前,我刚刚promote到vp(公司平均promote时间5-7年,我是3年半),老板很器重,所谓“事业处于上升期”,然后就“急流勇退”了。不能不说有些伤感,就好像游戏玩一半被家长把电源掐了那种感觉。当然了,如果不是当时拿到了国内老板给的offer,我可能至今还赖在美国苟延残喘~
回国之后一切都很新鲜,然后一起工作的团队有几个小伙伴也是我第一份工作时的同事(被老板一起带出来创业的),所以过了一段开心懵懂的日子。虽然后来turn out大家都是自己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我觉得当时的开心是真的开心就够了。由于是创业公司,在资管、咨询、软件很多的商业模式上都有尝试,我又不排斥各种各样的职位,所以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从运营一直涉猎到市场、募资、项目管理等等,感觉学到了很多。在知识储备不够的情况下(因为我学的不是金融),我去考了CFA,对职业、人生又有了不同的领悟。
后来老板的创业失败了,我就重新换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也很有意思,从另一个层面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
以上是工作方面。。。
以下是生活方面。。。
衣:除了来美国买衣服外,我在上海发掘了一个小店,卖的衣服质量很好,款式也很好,想起来时就去他家逛逛买一些。鞋子要么是来美国时买,要么是在国内Ferragamo打五折时买。
食:早餐基本上都靠公司阿姨用小米粥喂,其他的还有面包、包子、饺子、烧卖、茶叶蛋什么的我不太吃,有时候我会在地铁转角买个蛋饼(6块),或者在公司楼下买个现切的水果杯;午饭我在公司附近吃,价格从几十到一百多不等,我老公吃食堂,据他说一顿五块钱;晚饭回家吃,阿姨做的饭
住:就只能住apartment了,3br,我女儿比较向往楼上楼下的别墅,但是内环的别墅是真买不起。跟美国住房比起来,国内的优点是1)不需要自己打理,有什么问题叫下物业师傅就来了;2)有住房公积金,我们双职工一个月住房公积金就有一万多了;3)没有property tax。还有个是我们上海家里都装了全屋净水系统,感觉差别还是很大的,出门(包括来美国)都觉得水很糙……
行:上下班我都是坐地铁,D2D 30分钟,我喜欢每天走点路;我老公都是打车。周末出去就是打车,没买车,因为不想开车,也不想找停车位。
教育:国内的教育水平没得说,我女儿超级喜欢。我们上的是私立学校,一年学费只要10万就够了。其他地方花钱比较多,小提琴课、网球课、乐团、gymnastics都比较烧钱,我女儿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合唱团费用很低,但暑假出去参加个比赛花费就是三万左右。
其他:就是阿姨解放了我。我不用洗衣服、叠衣服、擦地板、收拾家里,早上送娃上校车也是阿姨负责(因为我起不来)。有空的时候我就读读书,微信读书都已经读了七十多本了,还买了很多实体书读,感觉人生很充实。在美国时我只看过周杰伦、梁静茹和范玮琪的演唱会,回国这几年补了陈奕迅、Lady Gaga、薛之谦、彩虹合唱乐团、One Ok Rock等很多演唱会,还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音乐节,见到了很多喜欢的歌手。另外还看了一些很好的话剧啥的。总而言之感觉人生丰富了很多。
哦对,还有医疗。国内的医疗真是太方便,太cheap了。刚刚回国那年我流年不利,把手腕摔骨折了。去医院急诊拍片,70元。然后我还做了个全麻手术,住了很多天医院,出院时除了医保卡扣款之外自己只需要付2000不到。现在工作cover全家的医疗保险,跟美国基本上接轨,0 copay,in network的都是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的VIP部,全预约制。想说nothing to complain的时候,想到唯一一个不好的点是这个医保cover全球except for US,感觉有点茫然。公司的解释是美国的医疗太贵了。:/
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