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视频里看到这个心理学博导老师的视频,很不错,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
微信小视频里看到这个心理学博导老师的视频,很不错,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
今天孩子对我说再见妈妈,我爱你。小激动,还以为听错了。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和我说了。感觉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开朗了很多。回想这一路,改变最大的就是自己没那么焦虑了,会和他开玩笑了,也控制住不去骚扰他的决定,抓大放小,尽量让他自己做主决定自己的事务。另外经常彩虹屁,没事就赞美他,明明他最后关头赶作业,我还昧着良心夸赞他做作业的时候很认真!慢慢就真的认真起来了。彩虹屁真的是非常管用的,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孩子青春期家长牢记的相处之道远之一:不主动提建议,除非孩子开口。
孩子:“妈妈,我今天把同学借的书弄丢了”。
错误沟通:“你看看你,早就说过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碰,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丢了我可不会给你买,自己去想办法”。
正确沟通:“好可惜哦,那你同学是不是很伤心?你是不是觉得很难受尴尬?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有需要我帮忙做的地方吗”。
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对不请自来的建议和关注感到特别愤怒”。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不要主动去提建议、更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行为。
试着站在了解孩子、征求孩子意见的角度去和孩子沟通,你会发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正在慢慢得到有效升温。
说起来我的孩子也一直有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问题。他学习一直一般,直到高中最后一年才有起色,可惜也来不及了,没有进入梦校。他对自己不满意。我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寻找他的闪光点赞美他。最近一次我还和他详谈,用家族几个哥哥姐姐和叔叔的例子证明普娃只要扬长避短,也有春天,最后过得不比学霸差。而且经历过低谷,自己努力慢慢走上坡路,自己和自己比在进步,其实幸福感是很强的。因为我举的例子都是他很熟悉的人,他们的状况他也都知道,所以很有说服力。他听到我的结论人生还是充满希望的甚至还点了点头。我觉得彩虹屁加上这些例子和谈话以后他明显开朗了很多。他喜欢做饭,我每次都很兴奋地试吃他的新菜式,大声地赞美他比我厉害,所以他做饭越来越有心得。他还喜欢拍照。我们也有意识地经常特别请他给我们拍,用来做屏保,他在这方面也越来越有信心。还去本地博物馆申请做义工帮忙拍照。总之孩子有闪光点一定要及时地大声地满面笑容地夸赞。有几件有兴趣的强项傍身的孩子会开心很多,自信很多的。
有一天看心理学老师的视频,说到一个孩子要成长得好,一路上需要三个天使,一是家庭中有一个天使家人,永远支持他,倾听他,和他关系好,什么糗事都可以说,不需要担心,不论是父母,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可以,二是学校里有一个天使老师,哪怕就一个,喜欢他,哪怕所有其他老师都不喜欢他,有那么一个老师愿意看着他笑就够了,三是有一位天使朋友,哪怕只有一个真心喜欢他的朋友,也就够了。有了这三位天使,孩子过得不会差的。我仔细回想自己孩子的生活,天使老师,天使朋友,都有,反而是天使父母差了一些,有不少焦虑的时候,没有做到无条件地包容他,对他有不少控制和要求。不由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他幸福,但是过于焦虑他的未来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我在努力学习和反思,愈疗自己,学习自得其乐,学习放松心情,需要继续努力。
今天看了贺领峰老师的视频,讨论如何治愈抑郁症,说最能治愈抑郁症的是曾经的美好的回忆。家长能做的是尽量给孩子们创造无数美好的瞬间,而不是相反。而我以为要创造美好的时光,要自己心里有。要积极学习愈疗自己,多学心理学治愈自己,善待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得其乐,也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焦虑和对孩子的控制。热爱生活,也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我不想花太多时间读这个帖子的线程。
但我个人觉得,楼里的大部分建议,可能不是那么可行。
因为我看着字里行间,总觉得文字的背后,总是有一些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的影子。
当然,也可能是我的错觉。我希望是我的错觉。
我从我最近简化和修改的 the dysfunctional famliy 的模型,说说 the complainer 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先说 dysfunctioanal family 的模型:
the complainer (aka. the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 narcissist)
the enabler (aka. the adaptive perfectionist / narcissist)
the lost child
the golden child
先说一件事,前阵子,家里的一辆旧车,被 total loss 了。
于是,我(the enabler),在某天下午,干完公司的活之后,去 dealer 那边买车。(之前做过一定选择和锁定)。
然后买车回来,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我(the enabler),把买车后续的事都告一段落,累了于是去先睡一觉去了。
然后我(the enabler),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 the lost child 和 the golden child,在跟 the complainer 说,就让 the enabler 睡觉好了。因为没什么事,而且可能真的是累了,外加这段时间也确实买车不是那么方便。
这个例子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问了大家一个哲学问题,
“如果没有 the lost child 和 the golden child 的劝说,那么,the enabler 是不是面对更大的压力?“
(这里不是说 the enabler 能不能解决压力的问题)
当然,上面那贴如果发到华人鲜花版,the complainer 一定会获得很多点赞曰:
“人家又不知道上班工作做了啥,dealer 那边又发生了啥,这个反应不是很正常?“
这个又引入一个哲学思考:
如果一定要知道所有的来龙去脉之后,才能做出 social normalcy 的决定,这确信不是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而这,又引出一个例子,也许是段子:
曾经有一个 sociopath,在执行死刑之前,被问道还有啥想说的。
那个 sociopath,想了想,只留下这么一句话:
”我一生为善“
。。。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提到目前心理学,对 dysfunctional family 里的 the enabler(还有 the golden child)的最最重要的一句劝告是:
Don't be the hero. Be yourself.
回复 571楼tidewater的帖子PATPAT,真不容易.
为什么不能周末有时间了再去买? 上班了这么晚还去买车?
如果the complainer要求急,那就自己去买。
likepeace 发表于 2023-04-13 00:44
因为在这个买车时期,相对之后睡一觉而言,当天买更有效。
而且当时汽车不好买,有些配置的现货只有一辆车。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买那一辆车,只是有理由早点买,规避机会风险。
继续 574楼的帖子
但现在的问题是,纵观这个线程里的不少帖子的字里行间,不是说 “我要成为 the hero“,而是说 “我都已经是 the hero 了,为啥这还六月飞雪?“
而我,远远地躲在玻璃幕墙外街角电线杆下,战战兢兢的就只问一句:
“在那些帖子的后面,是不是都是 the complainer(the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 narcissist)?”
小小说完
回复 576楼tidewater的帖子有时候,可以分担这些事情,如果对方有时间,要求急,那就对方自己去做
如果你去做,就应该感谢+关心
每个人都值得被善待,如果对方做不到,就善待自己。
likepeace 发表于 2023-04-13 00:52
这世界上人各有长,买车这事,当然是应该更懂车,有跟 dealer 打交道经验的那个去做。
这世上,不能因为小小的抱怨的存在,而去赶鸭子上架,让不适合的人干不适合的事。
另外世界远非完美,人无完人。这点小事,the enabler 应该可以 handle。
我把这个写成小小说,不是抱怨这件事。而是管中窥豹,说的是一个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