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强生的腺病毒是不是安全点?但是女性有好一点的血栓风险?
ripples23 发表于 2021-06-12 02:14
一般而言你会希望打得是mRNA而不是强生的腺病毒疫苗
本来决定说服儿子去打,现在又被吓退了。哎,有不有医药公司研究治疗药物啊。得了也能治,就不用打疫苗了。
回复 128楼tidewater的帖子问题是很多人反映的副作用并不在官方给出的副作用之中。比如耳鸣耳聋月经失调心肌炎,官方列出的副作用并没有比流感疫苗多多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普罗旺斯的淡紫 发表于 2021-06-12 07:58
很多人是多少人? 发生的比例?短时间内几亿人打了,看到报什么副作用都不稀奇,但更希望看到发生的比例。
这个疫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是未知。所以可能三针四针的扎下去。
今天忘了哪里看的视频说这个疫苗到一定时间会分解掉,不会长期积聚人体器官。我作为生物外行,这不就有是反证不能长期有效了。长期有效性和长期安全性有成了矛盾。二害选其一。
dpdpdp 发表于 2021-06-12 02:47
确实是生物外行:)疫苗很快降解了也可能会长期有效
疫苗长期副作用也要和新冠长期副作用比较,而不是和正常时候比较
louaci 发表于 2021-06-12 07:59
但是得新冠几率多大?疫苗打了就是百分之百打了。
cold和flu机理差挺远的,虽然症状有点像
chenxiangjiumu 发表于 2021-06-12 02:53
是不同的病毒导致的不同的疾病:)
这个老美和mRNA疫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mRNA疫苗的patent inventor里是谁, assignee是谁patent里是一清二楚的,极力推的那个ivermectin是治疗worm的药,学过化学的知道找一个off label的要要是能特意性清除一种病毒的几率比中mega ball还难。这么多年真正针对病毒有效的小分子药一个是吉利的HCV, 加上tamiflu。
我的天, 并不是所有的MD都是PHD的。有了PHD说明这些人希望在偏基础研究上写文章。类比的话就是,PHD会有更多老鼠,斑马鱼,果蝇的实验, MS会更多偏向clinic的数据。
如果一个人是MD & PHD,我们都玩笑,他的最大长处是,他可以跟PHD说MD相关的事情,跟MD说PHD的事情。 还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果有一篇PNAS基本可以在美国藤校申请天牛的。我家LD上个老板就是凭一篇PNAS去了斯坦福,还带天牛。
还有,你不懂不确信,其实可以查查他的citation,他应该不是那张每年刷文章的,但也不低。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6-12 04:21
真敢说,谁告诉你的有一篇PNAS就可以在藤校tenure 了?
ivermectin的safety data我没自己看。但是确实是安全的药。明天我们可以一起查查这个药的长期安全性。但是它至少用了50年了。安全性的data应该有不少。
而疫苗的副作用不是没有而是未知。可能很小也可能是disaster。
freys 发表于 2021-06-12 03:18
这个药感觉安全是因为以前只用于病人,如果真的大规模用于预防的话说不定比mRNA疫苗的副作用还多呢?纯粹讨论一下
不谈副作用的概率,只是泛泛而谈,简直就是愚弄大众。
这个比例很难说,很多人也未必会把身体出现的情况和疫苗联系在一起。毕竟官方给的副作用就那么几种。而且不是说副作用最晚在六周内都会出现,之后有什么事官方都认定是和疫苗无关的。
是的,而且强生疫苗因为血栓好歹是暂停调查了。辉瑞moderna的出了紫癜然后又是心肌炎连暂停都没有。估计是打的人太多怕大家接受不了,还有就是会对疫苗的信心产生毁灭性打击。新冠疫苗副作用真的很大,以前没听说谁打了流感疫苗有什么反应,打了新冠疫苗认识的人绝大多数不是发烧难受就是大片长疹子,例假混乱。
我也不会就此对所有疫苗失去信心,但太新的技术确实会有诸多问题。
hehemie2 发表于 2021-06-12 01:43
还不是死马当活马医。谁知道到回头看看是不是人类自作聪明,发明的疫苗比起新冠病毒害更恐怖…
希望不会发生。
疫苗长期副作用也要和新冠长期副作用比较,而不是和正常时候比较
louaci 发表于 2021-06-12 07:59
也不能这样比吧。也有概率带好口罩洗手不会得新冠的。要择中看。
讨论疫苗副作用是为了改进疫苗,给药厂施压出效率和安全更平衡的更优解,而不是单纯追求95%
疫苗肯定还要打booster,甚至每年都要打成为常态,改进疫苗就尤其重要
这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科学问题,不要什么都政治化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