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离开中国是中国工人废柴而工资高福利高?这颠倒黑白的本事太大,连官媒都不敢这么说。
湫湫 发表于 2023-03-26 14:02
是的外资太贪婪,老百姓太懒,都是这些人的错
外企离开中国是中国工人废柴而工资高福利高?这颠倒黑白的本事太大,连官媒都不敢这么说。
湫湫 发表于 2023-03-26 14:02
是的外资太贪婪,老百姓太懒,都是这些人的错
不要只从批评年轻人的角度看问题,拧螺丝需要大学毕业生去做吗?并不是。大学扩招让那么多人进入大学受教育,出来的期待不是找不到工作做简单体力劳动,应该能为社会贡献更大价值。现实是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政府只知道批评他们不脚踏实地,有什么具体举措去解决问题吗?现在的情况也是当初大学盲目扩招的后遗症。韭菜那会儿割了一茬,现在又割另一茬。本来就是执政能力问题,还不让别人说,只知道把责任推卸给小民。
再说连本来拧螺丝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换外卖快递了,为啥要求大学毕业生去拧螺丝?
hive 发表于 2023-03-26 10:20
就是😭如果大学生都去拧螺丝了,那原本在拧螺丝的祥子们怎么办👀要失业了吗
你的个例不是社会普遍现象,从你面试过的几个人就得出结论也是呵呵了。招人时谁没见过几个奇葩,但能说应聘的都是奇葩吗?反过来想,也许你们条件不好,吸引不到优秀人才。如果公司声誉好文化好,薪资待遇优厚,给员工成长的机会,不信会招不到想要的人。
hive 发表于 2023-03-26 10:30
一看他就是在编,你还跟他掰扯嘛
这个学校学习知识和工作脱节,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比如美国,除非coop , 那都是脱节的。
中国以前的大学教育不脱节吗?
说到底还是工作少了。工作等人的时候都不是个事儿,聪明的人干一阵子都能上手。
page394 发表于 2023-03-26 13:58
分色这个问题是技师。我一个表姐就学的这个,她中专,然后去丝绸印染长进修了半年,然后在服装厂师傅带了半年,之后就会了。现在月薪八千。
问题是大学的专业设计不是一个专业的设计,不是一个工种的设计。它考虑的是这个专业涉及到的各种工种需要的基础知识,然后大学生根据自己性格选择在这个专业里具体想做的工种。要大学生具有技师的能力,得大四最后一学期到工厂里去实践才行。这一点大学很难做到。
我真不觉得中国大学生怕苦怕累。本科生我不知道,一个朋友搞林业的,他带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在植树造林,各种条件不好的地方造树。感觉大部分研究生,博士生非常吃苦耐劳。
说句老实话,大家过来f1读书,找工作,熬身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也是象牙塔培养出来的。
鲁迅写孔乙己不是在批判孔乙己一个人,而是在批判社会。 同样的,国内年轻人的反抗不是在反抗吃苦耐劳放下身段进工厂,而是在反抗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方媒体和政府。人没饭吃了,自然进工厂,送外卖,读研究生的都有去送外卖的,你还担心中国年轻人放不下身段吗?反倒是政府,自己不看看自己干了什么好事,经济搞得一团糟,一天毙掉一个行业,政府不好好自我反省、努力搞好经济、增加工作岗位,反过来批评年轻人不够吃苦耐劳。一群衣食无忧的官老板,指着底层人说,你们还不够苦,还不够苦,不扯吗? 这才是孔乙己事件。
ljoiooq 发表于 2023-03-26 11:07
其实我看到国内很多年轻人已经很能吃苦了
其实我看到国内很多年轻人已经很能吃苦了
青蓝冰水 发表于 2023-03-26 14:16
是的,我也看到的也是国内很多年轻人很能吃苦。
他们考研考编也很苦啊。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送快递。送快递兼职可以,但是他们不想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年轻人有梦不是过错吧。
流水线上熟练工确实工资现在也有3000-4000了,但是他们不希望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磨自己,多尝试一下其它可能,这个不能算错吧。厂妹,送快递,20-45算黄金时期,之后呢?
年轻人希望乘着年轻多学一些东西,找一份技能和稳定性可以随着工作时间增长而增长的工作,这个想法有什么错?
有人南下在流水线做过,后来到了一定年龄回到故乡,然后想做技师,就得评熟人关系找工作了。没有熟人关系,流水线上不要45岁以上的工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管理者的。
年轻人想乘着年轻多学点东西,不想去拧螺丝,可以理解。拧螺丝拧到45岁,只会拧螺丝怎么办?中国经历了下岗,经历了4050再就业,作为经历这一切的父母,希望/支持小孩考编,又有什么错?
推特下面评论说了b站已经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删视频封号了 🙄️
welkin25 发表于 2023-03-26 09:39
“相关法律法规”是不是寻衅滋事?
失业率问题在国内的集中矛盾是,一线工人真不好招,但写字楼人满为患。我举个例子,我们招调色师,薪水给到月薪2万,才从绍兴挖了一个,而这个工作,艺术学院毕业的,学几个月跟着机器半年就没问题了。但是她们宁可失业,也不去学。所以现在都是山西运城的农民,在土班里学学,然后跟着师傅,干几个月就供不应求。
现在缝纫工也是极度难找,薪水高的基本接近一万,也是没有年轻人愿意,丢人。
这是现在中国年轻人的问题,我不认为土工说的不对。
KVmitbbs 发表于 2023-03-26 11:55
我也觉得土工说的不是完全不对,问题是是谁把这帮孩子放到大学生这张供桌上的?大学本就是精英教育,非得让那些废青也随便就进了这个门,还他妈没有淘汰机制。
机械设计招不到人是因为机械设计在国内就业比不上计算机。
有本事的都转码学计算机了。
中国机械设计的硕士生一般都会跟导师做项目吧,一般工作半年就上手了。本科生本来就是散养,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实用的远见。我倒觉得中国大学生很多很聪明,很勤奋,很多跟工科擦边的都自学了很多计算机的内容。但大学里面学的没有实用价值,这个是传统工科专业大学生面领的问题。有教材脱节,有缺乏指导的问题。美国机械设计的本科生出来很多都能设计图纸画图吗?计算机专业好在,计算机毕业的本科生是能写code的。但传统机械设计的本科生出来本来就大部分不具备单独设计曲柄传动的能力,或者说即使有这个基础知识,但是整合能力还远远需要在实践中学习。
如果读研的话,大部人的想法是转码,要么考上,要么到国外花一年两年读一下。
传统工科专业在中国年轻人的思想中如同美国年轻人的想法一样,在计算机的兴起下,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3-03-26 13:55
IT国内真不缺人,网站前端人更多竞争也更激烈,但机械设计师太难招了,我们现有的都当宝贝一样,一茬一茬很多,但好的太少了,或许牛人都转行了,但机械设计这些属于工业最基础学科,是不应该这么断层的。
我大学本科就是机械设计专业毕业,中国工科类院校前十吧,不算成绩好的,我毕业后没有干过一天的机械,不夸张说,我今天的基本功都比大多数来应聘的好,不如他们的就是他们对软件的应用,但是好的机械设计需要有踏实的基本功,这个很是问题。
纽约跟北京不一样。在北京你即使找到工作,如果你没有户口,你孩子就是借读,高考还得去老家考。跪是跪给户口,干一些钱少但是能解决户口的工作。在美国你在哪个州住满1年,就算本州居民了
nicole 发表于 2023-03-26 13:57
美国的本州居民没有实际意义,和国内不是一个概念。
回复 47楼KVmitbbs的帖子
你在国内搞实业的?你觉得对搞实业的来说国内现在环境怎样?
hkmty 发表于 2023-03-26 11:55
在国内搞实业的现在还如此信心满满的,真的很想知道是在哪一行
我觉得政府和年轻人都应该各打五十大板,政府不应该高高在上何不食肉糜,更不应该宣传极少数高收入个例来加剧贫富差距引起的光大人民群众焦虑攀比好高骛远的心态。
年轻人要认清现实,光躺平骂是没出路的,除非能骂出名堂来要不然只能骂一辈子变成神经病老loser,还是要脚踏实地,能干什么学什么尽快行动,机会总是给提前努力的人,再说风水轮流转,现在公务员吃香,隔一阵子又会蓝领吃香了,美国水管工装修工不就拽得很吗,世界趋于大同,一切都会变得一样。
分色这个问题是技师。我一个表姐就学的这个,她中专,然后去丝绸印染长进修了半年,然后在服装厂师傅带了半年,之后就会了。现在月薪八千。
问题是大学的专业设计不是一个专业的设计,不是一个工种的设计。它考虑的是这个专业涉及到的各种工种需要的基础知识,然后大学生根据自己性格选择在这个专业里具体想做的工种。要大学生具有技师的能力,得大四最后一学期到工厂里去实践才行。这一点大学很难做到。
我真不觉得中国大学生怕苦怕累。本科生我不知道,一个朋友搞林业的,他带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在植树造林,各种条件不好的地方造树。感觉大部分研究生,博士生非常吃苦耐劳。
说句老实话,大家过来f1读书,找工作,熬身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也是象牙塔培养出来的。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3-03-26 14:16
科班出身的对色彩敏感性更强,她们欠缺的就是跟机器调色,分色本身不难学,但是你学了分色就等于只能在工厂干活,那些设计专业的,宁可找不到工作家里蹲,也不肯屈就去学一下分色。你表姐中专毕业学几个月可以八千,绍兴家纺产业的分色师好的都要一万五到两万,人供不应求,我们工厂纺织打印机买了停了很久,就是招不到合适的分色师。年轻人嫌弃进工厂丢人,觉得要做大学专业学的工作,但现在设计专业工作极少,她们就宁可没工作也不肯进工厂。
土共看社会问题很准,反讽土共硬拔高孔乙己阳光灿烂是胡扯。
是的,我也看到的也是国内很多年轻人很能吃苦。
他们考研考编也很苦啊。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送快递。送快递兼职可以,但是他们不想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年轻人有梦不是过错吧。
流水线上熟练工确实工资现在也有3000-4000了,但是他们不希望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消磨自己,多尝试一下其它可能,这个不能算错吧。厂妹,送快递,20-45算黄金时期,之后呢?
年轻人希望乘着年轻多学一些东西,找一份技能和稳定性可以随着工作时间增长而增长的工作,这个想法有什么错?
有人南下在流水线做过,后来到了一定年龄回到故乡,然后想做技师,就得评熟人关系找工作了。没有熟人关系,流水线上不要45岁以上的工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管理者的。
年轻人想乘着年轻多学点东西,不想去拧螺丝,可以理解。拧螺丝拧到45岁,只会拧螺丝怎么办?中国经历了下岗,经历了4050再就业,作为经历这一切的父母,希望/支持小孩考编,又有什么错?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3-03-26 14:26
就告诉你一句,流水线上熟练工没有6000-8000根本留不住人,小时工赚得也比你说的高,3000-4000中国工人的时代早不存在了。
好些年前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大学生写的到车间工作的经历,看完后觉得如果能去办公室不想去车间很正常,印象中的问题有工作环境嘈杂,没有好的保护措施,尘埃漫天,没有保护措施,事故常有发生,周围同事的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前景不好等等。就像下矿挖煤,给你相同的钱有几个人选择挖煤而不是办公室?
我也觉得土工说的不是完全不对,问题是是谁把这帮孩子放到大学生这张供桌上的?大学本就是精英教育,非得让那些废青也随便就进了这个门,还他妈没有淘汰机制。
szchq 发表于 2023-03-26 14:33
国内和美国教育的理念不一样。隔壁说美国四十万美金才能读一个本科,国内自己暑假打打工,也就四万人民币就读出来了,当然接触不到滑雪兄弟会这么高端的东西,但基本的课程和教育还是有的,这么便宜高质量的教育,国内做得还是很厉害的。
我觉得所谓官媒不应该去评论别人怎么样,市场自有消化的方式,哪怕最后做不了高端工作,也用不着别人多嘴。这种事上谁多嘴谁找骂,官媒管得太宽
出不来。连几十年爱土工的美国亿万富豪都要在foxnews上哭诉钱出不来,更何况我们这些小虾米,规矩太多了。
不过也无所谓,继续开新厂,人这辈子就是折腾,过程才有意思,我也无所谓,我TM就是喜欢工作,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那样,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那就继续开工厂。
KVmitbbs 发表于 2023-03-26 13:47
知道几个在国内开厂做外销的土豪,都在想办法卖厂转钱,但是厂子好像都不好卖
中国人最能忍,看看清末历史就知道了,宁死不抗争。
我也觉得土工说的不是完全不对,问题是是谁把这帮孩子放到大学生这张供桌上的?大学本就是精英教育,非得让那些废青也随便就进了这个门,还他妈没有淘汰机制。
szchq 发表于 2023-03-26 14:33
大学扩招后,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上大学了。还不如当年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其他的大专中专分层。
你都不敢相信,我现在要求国内应聘人员,提供中学时候的成绩和班级名次,比如同样都是普通的大学,你根本无法区分这个人水平怎样,因为阿猫阿狗都可以进大学,中学阶段的成绩反而能知道此人班级名次和水平。这个不夸张,脑子一团浆糊的年轻人非常多,你给的数据会被搞的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