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48550|回复:152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学咏春拳

头像
0操作101 #
头像
101 #
0
16-03-28 19: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昔时因


故事先从一段掌故开始。


民间传说,福建有一座南少林(有莆田、泉州或福清几种主流说法),在清初聚集了不少反清复明的能人义士,康熙年间遭出兵围剿,南少林付之一炬,从此寺内不少武术家散落闽粤各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号称“少林五老”的至善、苗显、五枚、白眉、冯道德。


五老闹出纠纷,决裂而别,白眉、冯道德投入武当一派,五枚师太中立(最后倾向武当),唯有至善、苗显始终坚持少林本脉。后来两家势力日益壮大,渐渐在广东形 成了具有官方背景的武当黑道及反清复明的少林黑道之争。及至苗显外孙、“少林十虎”之一的方世玉打死武当李巴山女婿雷老虎,两派争斗愈演愈烈,终于在乾隆 的帮助下以南少林全军覆没告终(事见清代侠义小说《乾隆下江南》,多以民间传说加工而成)。


当然这是后话,与我们的主角无关。提到这段掌 故,首先是为分出我国武术的派系。以练法本身而论,分为内外家,内家又以形意、八卦、太极为尊,名气甚至远盖外家;以地域则分南北,以门户分为少林(多指 嵩山)、武当、峨眉,但不管哪一种分法,都无法盖过所有武功,于是有人一股脑分为七大拳系: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形意、八卦、太极。其实这种分法不太 高明且十分草率,但好歹哪一种武功都能找到归宿。而南拳,正是起源于南少林。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拳系并不单指拳法,而包括一整个系统的武功,含拳、掌、 脚、兵刃等等。


这段故事,还导致了一个结果,即间接孕育了下一个武术之乡:佛山。


(待续)
头像
0操作102 #
头像
102 #
0
16-03-28 21:0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两广武术发达,直追沧州,其中又以佛山为最,不得不说是两大黑道火并的成果。


紧接着,我们继续关注这段故事的一个重要人物:五枚师太。师太有一个女徒弟,叫严咏春,传说她偶然看到蛇鹤相争,创出一套拳法,经过五枚的加工整理,形成系统的拳法,从此以徒弟的名字命名。关于咏春拳的来源还有许多种说法,我们先采纳这一段,之后严咏春将这套功夫传给丈夫梁博俦,再传梁兰桂,由兰桂传给佛山红船(粤剧戏班)子弟黄华宝和梁二娣,其中后者还蒙至善禅师传授过六点半棍法。


佛山有一个医生叫梁赞,人称“赞先生”,素喜练武,蒙人介绍,结识红船上的黄梁二人,学会了咏春门的技艺(包括棍法),之后正式开馆收徒,成为了佛山咏春流传的真正源头,外号“咏春拳王”。得到他真传的有很多,我们暂且记住梁赞的儿子梁璧以及——陈华顺。


梁璧早早就去了香港做生意,陈华顺年轻时在佛山打工,当过钱庄的账房先生,替人兑换钱币。那个年代通常在名字前面加上职业名当成外号,如“眼镜程”,所以陈先生有一个外号:“找钱华”。


(待续)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03 #
头像
103 #
0
16-03-29 09:1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目前可以看出咏春拳流传的脉络,严咏春夫妇——红船——梁赞,因为起初没有开馆收徒,所以传承起来还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不像形意太极,一传就分出六七脉分 支、且个个都号称自己最正统最生猛。但单一也有单一的缺陷,既然没有开枝散叶,流传就不广,知名度也就会因此大大下降。

虽然同属南拳,其时最知名的应该算洪、刘、蔡、李、莫几家(后广东陈享集蔡、李两家及另一佛家拳三家之长,创蔡李佛拳),如果那时有人预言百年后,咏春拳会成为全世界最受洋人欢迎的国术之一,估计赞先生也会觉得他没睡醒。


找钱华学拳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等到他学成设馆授徒的时候,也已经五十二岁,他总共教了七年,第六年的时候,佛山来了一个大户人家,说要把庄园里的一个大祠堂租给他教拳,还带来了一个七岁的小孩子。(《一代宗师》电影中的说法是陈华顺70岁收关门弟子。)


这个大户人家出手阔绰,找钱华十分好奇,答应前去,之后,他发现,这户人家不仅是大户,还是巨富,按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的说法,人称“培德里叶”,意思是整个“培德里”都是他们叶家的。 那时的培德里有多大,我们难以考证,反正这就是个钟鸣鼎食的名门望族,家财万贯,朱门绣户,底下的屋子产业鳞次栉比,号称“桑园”。


而这个七岁的稚童,本名叶继问,后来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 叶问。


(待续)

头像
0操作104 #
头像
104 #
0
16-03-29 22: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少年游

叶问很幸运,毕竟好歹是个矮富帅,虽然身体瘦弱,但还能学武玩。相比之下,霍元甲同学就比较惨了,不仅钱不多,而且明明家学渊源还一度被禁武,实在有够倒霉。

叶家是很传统的大户,在清末时期,叶问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教育,搭乘着十九世纪的末班车驶入膏粱之家,温室中的他耳濡目染皆为锦衣玉食,对于清廷积弱的概念应该还是比较淡泊的,毕竟谋于生计、为民出力不是他所担心的事。

六岁的叶问成了陈华顺的第十六个徒弟,也是关门弟子,因为陈华顺年纪已经不小,所以叶问一直以“华公”相称。教授咏春拳的事,主要还是交由华公的二弟子吴仲素指导。陈华顺教了七年武,并非不想授艺,而是将叶问纳入门中的下一年,他就中风回乡下了。

找钱华只好先退出故事的舞台,严格说来,他虽然是叶问的启蒙导师,但年幼的叶问也很难被启蒙到什么——当然,如果像电影处理的那样,老态龙钟的华公以“一条腰带一口气”的箴言就让叶问获益一辈子,那启蒙还算蛮大的。总之,叶师傅一身咏春拳,首先是来自二师兄吴仲素。

(待续)
头像
0操作105 #
头像
105 #
0
16-03-30 10: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因为天生的身体素质及所受的教育影响,叶问是个文弱的人,这么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去学武,本来是很难想象的事,但叶问却很喜欢这路拳法。

首先,咏春拳由女子所创,它不像霸道的洪拳,大开大阖,凌厉无俦,它是很端庄秀气的武艺;不像形意拳有五行十二形,它只有三套拳路:小念头、寻桥、标指,再 加一个木人桩的功法,不太复杂;也不像八卦掌绕得人晕头转向,标志就是出名的“二字钳羊马”(叶问电影中常见站成内八的步法)。这种拳法讲究贴身近击,以 连消带打对付敌人的招式,是攻守合一的武功。

总结起来,咏春拳可谓南拳中的君子,斯文冷静,后发先至,而一旦对方得寸进尺,书生也会以疾如风的速度、爆发出雷霆之力。

这样的拳理要旨,自然与叶问的性格相仿,他相貌清癯,眉目秀气,温文尔雅,不算是争强斗狠的热血青年,浸淫在咏春拳中,可以让他忘却一切,人与拳几乎都能合为一体。

(待续)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06 #
头像
106 #
0
16-03-30 21: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但叶家的孩子,自然不能一直学武,他还要学文,而且时值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政局不稳,叶爸爸很有觉悟,将他送去了香港圣士提反书院。这是所基督教直 资中学,以英语教学,所以可以想见,叶问先生不仅精于国术、受教于儒学,英文水平也过得去。之所以送去香港,不仅因为近,还因为他有个表姐在那。

在香港的际遇极为不凡,倒不是因为他打抱不平、打倒过多少洋人,而是因为他碰上了一个人。那个人年轻的时候就赴港经商,名叫梁璧。

香港那么大,当然也有可能是梁璧自己去找他的,如若不是,也只能感慨命运安排、老天开眼。叶问年长的时候无法亲聆华公教益,却在他乡遭逢了赞先生的儿子,他还要尊称他为“梁师叔”。这位梁师叔很不一般,他不仅跟梁赞学过(比陈华顺早了二十年),据说还得到过红船上黄华宝的指点,应该来讲,他所精通的咏春,比起只学几年的吴仲素,是更为系统完整的,包括三套拳、木人桩、八斩刀、六点半棍。
学了三年,后来叶问去日本神户兄长那休养了一阵,再回佛山时便成了亲,新娘叫张永成,是清末外交官张荫桓的后嗣亲属,世家子女,知书达理。在叶伟信的电影中,张永成是一个有些泼辣的贤内助,但在叶家后人的回忆里,她是个温柔娴淑的人,识大体,能迁就,鲜有过问丈夫练武之事。做为叶问的正室,她为叶家生了两男两女,长子叶准(后于邱礼涛执导的《叶问前传》里友情出演梁璧),次子叶正。

在香港的三年,他得到了梁璧的悉心指点,此等非凡际遇,使得他回到佛山之时,俨然成了咏春集大成者。他不改对咏春的热忱,依然与师兄弟们交流切磋,身为叶家贵公子,他还与各路世家子弟出入各色场合,据说竟因此,染上了一个恶习。

(待续)
头像
0操作107 #
头像
107 #
0
16-03-30 21: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们在LA发展个分会吧, 身边好几个男孩子说想学
头像
0操作108 #
头像
108 #
0
16-03-30 23: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你们在LA发展个分会吧, 身边好几个男孩子说想学
uuu86400 发表于 3/30/2016 9:48:0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48327&postid=71250301#71250301][/url]
LA的可以去找林文学师傅学。www . garylamwingchun . com
头像
0操作109 #
头像
109 #
0
16-03-31 00:2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到加州来吧.我想学
头像
0操作110 #
头像
110 #
0
16-03-31 00: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湾区的情况我不熟,不能妄议。真抱歉!sushimao在53楼有个帖子,说有个李小龙的师弟在湾区教。你可以问问sushimao感觉怎么样。个人认为,最好的师傅不一定是名师,但需要是明师,愿意把东西掰开揉碎给你讲,不卖关子。当然,有些师傅是以教拳为生计的,要养活一家老小,不愿意“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玩点神秘,卖点关子,学生也要将心比心,能谅解。人家的功夫是真金白银,身水身汗换来的,传给子女可以,凭什么白送你。但是,凡事有个度。师傅也要尊重学生求艺的诚意和时间的宝贵,不应该故意拖课,空耗学生的时间和金钱。


找几家,试听一下课,看看自己喜不喜欢师傅的教学风格,这样比较稳妥。

















实而不华 发表于 3/19/2016 9:08:0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48327&postid=71136993#71136993][/url]
我这里有陈成,梁挺,卢文锦和梅逸系咏春。请问各家有不同吗?我主要想锻炼一下身体,让小孩也玩玩。 谢谢师傅。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1 #
头像
111 #
0
16-03-31 09:3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这里有陈成,梁挺,卢文锦和梅逸系咏春。请问各家有不同吗?我主要想锻炼一下身体,让小孩也玩玩。
谢谢师傅。

1nsb 发表于 3/31/2016 12:40:45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48327&postid=71252089#71252089][/url]

梁挺系是按分级制度,一级一级上去的,各种技术讲得比较细致,比较标准化,类似于空手道、跆拳道的段位制。这也是梁挺能把国际咏春总会做得那么大的原因。

卢文锦是叶问的外甥。跟随叶问学拳10年。当年曾是台湾情治人员,在台湾和东南亚教过不少军警、安全局单位和皇室。卢文锦咏春中加入了军用的擒拿、柔道以及必杀动作。(以后还会详细介绍。)

梅逸是叶问早期弟子之一,跟随叶问15年,直到叶问逝世。特点:秉承叶问模式,大量自由黐手,培养灵敏度;中线严密,技术简练,没有复杂动作;重视基本功,强调“冲气”(前冲力)和灵活马步。擅长压制控制对手,使对方处于背势。

陈成情况不详,不好评论。

话说回来,每一支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且,每一支又都有好的师傅和糟糕的师傅。叶问的徒弟里面,既有正儿八经学上好几年的,也有上了几堂课就挂了名的。如果只是锻炼身体为主,当成兴趣班学,不必太拘泥,只要运动量到就行,除非这个师傅花很多时间show off,而不是搞实际训练。如果想正式学拳,还是建议多方考察一下,比较稳妥。
头像
0操作112 #
头像
112 #
0
16-03-31 10: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1948327&postid=71253692#71253692]111楼实而不华的帖子[/url] 感谢师傅详细解答,很有趣。
头像
0操作113 #
头像
113 #
0
16-03-31 13: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风波恶

谦谦君子吸食鸦片,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尽管许多年前林则徐已然虎门销烟,大家也充分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荼毒,但上流社会的子弟们,仍然难改此恶习。叶问与师兄弟朋友们经常出入姚氏开立的烟馆,被一群纨绔子弟带了坏,染上了烟瘾。当然除了过过瘾,他还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提升拳技。乌烟瘴气的烟馆里,他 认识了一些人,例如姚才、阮奇山(阮师承冯少青,是红船上学的武),动过不少次武,在佛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时人称其为“咏春三雄”。

诚然,宗师的漫漫征途总是坎坷不已,就好像令狐兄弟要是一辈子跟着岳不群混,不与风太师叔碰一下面,自然也是出不了头的。在磨练拳技的道路上,既有叶问天分、努力使然,他的非凡际遇也功不可没,如同孙禄堂遍学于李洛能的传人,叶问也兼收并蓄了各家之长。佛山这个宝地,当年出了个黄飞鸿,慢慢的,随着叶问比试的次数越来越多,名人榜上的“叶”字也已经写了一半。顺带一说,电影中金山找上门挑衅的故事纯属虚构,但凭着叶师傅的名气,多半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

虽然祖上基业颇丰,但叶师傅还是有工作的,他加入国民政府,在花捐局工作,向妓女收取花捐税。反正,是个闲差。悠哉的日子如白驹过隙,叶少爷慢慢变成了叶老爷,逛堂子抽大烟练拳脚陪妻儿的好日子终究还是到了头,历史的指针拨到了1938年。这是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年,广州失守,佛山沦陷。

咏春拳师叶问并不能改变什么,四十岁以前的他衣食无忧,但从这一刻起,面对着倭寇的铁蹄,他的生活轨迹正式发生改变。

连绵几条街的桑园被日军夺走,而叶师傅……只能拖家带口,自己去找间小破屋凑合凑合。

(待续)
头像
0操作114 #
头像
114 #
0
16-03-31 23: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锦衣玉食成了麻屣鹑衣,繁华转瞬成空,对叶问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家庭拮据,甚至听说还饿死了两个女儿。

伤春悲秋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娇贵的叶公子只好去教拳。

要是对武术家的教拳行为,全部上纲上线为强国强民、尚武精神大爆发,未免太过牵强,毕竟从当时的情境上看,叶先生教拳的目的无非是生存。1943年至1945年期间,在佛山富商周雨耕及周清泉父子的帮助下,叶问始在其名下花纱厂内授拳。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在佛山的最后一次。

在电影中,曾有这么一段情节:叶问为了换大米而被无辜打死的同胞,一怒之下以一当十,之后行云流水般将十名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威风凛凛扬长而去,接着极为拉风地留下了一句: “我只不过是个中国人。” 帅得令人发指。

紧接着,沦为阶下囚的叶师傅接受了三蒲将军的挑战,并以绝对优势力克敌首,身中暗枪,潇洒倒地,帅得无法无天。

可惜这段情节只是虚构的。 但是总有一些故事那么相近。

(待续)
头像
0操作115 #
头像
115 #
0
16-04-01 14: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在抗战期间,确实有那么一群日本宪兵久闻叶师傅大名,前来恭迎大驾去教拳。而叶问的反应,就如同梅兰芳一样。有鬼子高手表示不服,并扬言若打败叶问,他就得甘受驱使,一起传授宪兵武艺。

叶问不像孙禄堂、李存义等诸多前辈武术家,经历过庚子之乱,他自小长在桑园温室,衣食无忧,不曾经历浩劫。他是谦谦君子,得饶人处且饶人,他虽然与人切磋较技,却厌倦于频繁比武,比试高低。而今,他终于见识兵燹硝烟,家业被悉数侵占,倒也忍气吞声,退避三舍。他有儒之仁德,道之不争。

然而,就在这一刻,信奉仁德的叶师傅,却践守了儒家思想的另一面: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钱财身外之物,去之了无牵挂,但在大义面前,素来低调斯文的叶师傅的言行仿佛与古之于谦、王守仁相叠,他向世间展示出,什么是书生以身许国的力量。

沉静了这么久,咏春拳该出招了。

(待续)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6 #
头像
116 #
0
16-04-02 23:4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辞家行

与宪兵比武的过程还是省略吧。原因之一,笔者并不在现场,无法详细描写;其二,后人说这场比试不到一分钟。这种不到一分钟的秒杀,也确实没什么好写的。

虽然打宪兵跟打将军影响力差很多,但本质还是一样的。打了个日本兵,叶问风头出了,但他也不会白白站在那等鬼子枪毙,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走为上计。

叶问担心激怒日本军阀,于是在众人掩护下,暂时离开佛山,躲了起来。

(待续)
头像
0操作117 #
头像
117 #
0
16-04-03 17: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而后,抗战结束,国共内战爆发,叶问运气不太好,他早年有过国民政府的工作经历,内战期间还是站在了国民党的这头。1949年解放,叶问的背景太黑,只好先跑路。他害怕清查连累家眷,于是暂时安顿好妻儿,自己利用通行证,先到澳门,再到香港,换取身份证后,改名叶溢,并将1899年的出生年份改为1893年。

他想方设法,想将妻儿接过来,可惜,1951年,香港封锁边境,当年一别,竟成永诀。

此后,叶问一直与张永成维持书信联系,寄送生活费,却再也没有见面。


(待续)
头像
0操作118 #
头像
118 #
0
16-04-04 20: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避到香港的时候,叶问五十余岁,年过半百,实在已经不像电影中甄子丹、梁朝伟那般精壮年轻。而首要之事,仍是生存,除了咏春拳,他仍是身无长技。要说叶师傅从此立下了将咏春拳发扬光大的决心,那当然是骗人的,这一观念是要慢慢层递的,所有一切,无非生活所迫而已。

得好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秘书李天培介绍,叶问得以在深水埗大南街之港九饭店职工总会授拳,最初的弟子就是该会主席梁相。之后梁相竞选主席失败,授拳地点屡屡搬迁,虽如浮萍不定,却也使得咏春之名渐渐扩散开来。那个时期,梁相、骆耀、徐尚田、黄淳梁较早跟随叶问,后来成了叶问在港时的“四大弟子”,其中大师兄梁相于1954年开始授徒,并教出了“咏春四虎”,其中有一个叫“长脚虎”郭强,有一个叫“玉面虎”郑福。

当时香港开馆授徒的自然不少,如叶问这种固定馆子都没一个、却能逐渐发展壮大的门派却不多,他又不像精武会有那么多搞宣传搞公关搞资金的中坚力量,归根究底,只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武功好,其二他教得好。

(待续)
头像
0操作119 #
头像
119 #
0
16-04-07 08: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大家当传奇小说看吧。
=========

武功好毋庸置疑,就算他在佛山的名头没有一起迁移过来,打退几个寻衅滋事的同道中人总不在话下,久而久之,闻风而至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教得好,也有一定的依据,咏春是一套具有科学依据的系统武学,三种拳套,木人桩法,配合黐手练习。以“寸劲”的发力方法来攻守,注重中线、朝面追形、埋踭、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实在是埋身肉搏、居家旅行必备的绝技。挑一个中线理论的例子来讲。中线指人体头顶至尾闾这条线,若将敌我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进攻时我们我们沿中线向敌中线攻击,是敌我最短距离,且对方受力重,难卸力。所以咏春有“发拳肘在中”的拳诀,如一招“日字冲拳”的动作就是这样。

叶问教徒弟,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演绎,用到力学、几何学,不像大陆某些拳师,徒弟不懂时就来个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忽悠糊弄,不把门徒搞傻誓不罢休,毕竟武夫也没几个会像孙禄堂一样去研究哲学。所以叶师傅这种学贯中西、受过高等教育的,总是不一样的。再次,很多拳师教徒会藏私,虽然开馆,还是想把绝技带进棺材,以免底下青出于蓝,或者教武功也教个空壳,然后私底下挑资质好的传授衣钵。这一类庸师以我们《神雕侠侣》中,全真教的赵志敬道长为代表。叶问这种儒家思想熏陶过来的,自然也是很有耐性的,凡事求稳,循序渐进,打好基础,不藏私,所以他才会有那么多杰出的门徒。

说到杰出门徒,有一个少年该登上我们故事的舞台了,他刚刚在街战中吃了苦头,见朋友技击技术不同以往,好奇之下,得朋友引荐,入了咏春门下,拜叶问为师。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在美国出生,长于香港,自幼嗜武,小小年纪,就已经拍过几部电影,他叫李振藩,后来有一个轰动全世界的名字:

李小龙。

(待续)
头像
0操作120 #
头像
120 #
0
16-04-08 04: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楼主你的师父是Gary Lam?
发帖回复
查看:48550|回复:152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