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17688|回复:12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现代汽车美国前销售副总裁透露:4年前差点引进奇瑞到美国市场,中国车比韩国车质量好得多,但现在中国车担心地缘政治

头像
3操作21 #
头像
21 #
3
23-09-22 09: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0楼的帖子


就是想做电动车,一时拿不出东西。

那混动能用的直接做电动车。


怎么理解?就是给凯美瑞hybrid,加了个大电池,然后卸掉发动机。为了不让人跑远门,再把车变小,让人觉得就是买菜车


技术还不如中国老头乐,人家还是正儿八经的电动车

头像
2操作22 #
头像
22 #
2
23-09-22 09: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上来就扣帽子大概是你们红卫兵小将传统吧,哈哈哈


BMW是交流电机,用了slip ring结构也是跟传统的直流机电刷有本质的区别的。视频博主说BMW这种算有刷机就算了,居然真的拿了一个玩具的有刷直流机来类比宝马的电机,这不就是典型的一知半解,乱扯淡么?或者是故意的误导观众,也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你说的船用电动舷外机我还真不了解,轮船有些技术没跟上有可能,但是电车的电动机基本代表了电机领域最先进的design了,是不可能还用有刷直流机的。


随手搜个专利


https://patentimages.storage.googleapis.com/d9/67/24/c6e8285c09fd64/US8575807.pdf


greverbal 发表于 2023-09-22 09:09


继续打脸!


你 再google 搜 “ bmw edrive i3 brush motor ” 看看怎么回事


下面是第一个结果: eDrive Electric Motors


 

BMW''s Fifth-Generation eDrive Electric Motors Explained (这还是篇公关文通稿,来作解释,来做开脱的,但也不敢否认自己是 “有刷电机”


The i4, iX, and iX3, along with the upcoming i7, all rely on what BMW refers to as fifth-generation eDrive units to move down the road. These eDrive units, more commonly known as electric motors, boast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not requiring any rare-earth metals or magnets in their construction, and instead rely on a brushed design, the origins of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over a century. The benefits of eschewing the use of rare-earth metals (which must be mined for their extraction) are obvious, as China controls over 90%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in regard to the materials, like neodymium. However, with nearly every other electric vehicle on the market using brushless motors, and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power tools offering previously unrealized capability thanks to brushless technology, one has to wonder what BMW is up to.


Brushed electric motors are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having a shorter lifespan thanks to the internal brushes generating dust and other debris, and causing wear during operation. In the old days, replacing the brushes in a tool or alternator was a part of the scheduled maintenance, but in the world of EVs and the modern automobile, such expensive servicing and downtime is considered unacceptable. To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 BMW is making use of cutting-edge sealant technology to extend the lifespan of its brushed motors by encapsulating them in an enclosure which eliminates dust contamination inside the stator and wiring from the brushes making contact with the commutator.


https://bimmerlife.com/2022/04/23/bmws-fifth-generation-edrive-electric-motors-explained/

Advertisement
头像
2操作23 #
头像
23 #
2
23-09-22 10: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20楼的帖子


就是想做电动车,一时拿不出东西。

那混动能用的直接做电动车。


怎么理解?就是给凯美瑞hybrid,加了个大电池,然后卸掉发动机。为了不让人跑远门,再把车变小,让人觉得就是买菜车


技术还不如中国老头乐,人家还是正儿八经的电动车


minqidev 发表于 2023-09-22 09:46

所以,说,日系德系的传统油车和老式混动,在改成新式的插电混动模式时,都是凑合凑合的。

没有重新设计整体结构,以及B柱的加强,且电池形状也不是完全平板状,而是,不得不古古怪怪的,对于散热很不好,会降低那些较厚位置电池芯的寿命,也难以保障受撞击时的安全性。





头像
0操作24 #
头像
24 #
0
23-09-22 10: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0楼的帖子


就是想做电动车,一时拿不出东西。

那混动能用的直接做电动车。


怎么理解?就是给凯美瑞hybrid,加了个大电池,然后卸掉发动机。为了不让人跑远门,再把车变小,让人觉得就是买菜车


技术还不如中国老头乐,人家还是正儿八经的电动车


minqidev 发表于 2023-09-22 09:46

混动用电机和纯电车电机设计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100kW以上这个level 永磁同步机基本上已经在电车里统一天下。不为别的,就是体积小效率高。

最近其他方案多起来无非是防止使用稀土永磁材料而已。


说技术不如老头乐,这就纯搞笑了。中国要是这种心态永远无法领先世界。

头像
1操作25 #
头像
25 #
1
23-09-22 10:4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继续打脸!


你 再google 搜 “ bmw edrive i3 brush motor ” 看看怎么回事


下面是第一个结果: eDrive Electric Motors


 

BMW''s Fifth-Generation eDrive Electric Motors Explained (这还是篇公关文通稿,来作解释,来做开脱的,但也不敢否认自己是 “有刷电机”


The i4, iX, and iX3, along with the upcoming i7, all rely on what BMW refers to as fifth-generation eDrive units to move down the road. These eDrive units, more commonly known as electric motors, boast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not requiring any rare-earth metals or magnets in their construction, and instead rely on a brushed design, the origins of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over a century. The benefits of eschewing the use of rare-earth metals (which must be mined for their extraction) are obvious, as China controls over 90%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in regard to the materials, like neodymium. However, with nearly every other electric vehicle on the market using brushless motors, and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power tools offering previously unrealized capability thanks to brushless technology, one has to wonder what BMW is up to.


Brushed electric motors are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having a shorter lifespan thanks to the internal brushes generating dust and other debris, and causing wear during operation. In the old days, replacing the brushes in a tool or alternator was a part of the scheduled maintenance, but in the world of EVs and the modern automobile, such expensive servicing and downtime is considered unacceptable. To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 BMW is making use of cutting-edge sealant technology to extend the lifespan of its brushed motors by encapsulating them in an enclosure which eliminates dust contamination inside the stator and wiring from the brushes making contact with the commutator.


https://bimmerlife.com/2022/04/23/bmws-fifth-generation-edrive-electric-motors-explained/


B777 发表于 2023-09-22 09:48

嗯,你也就配看看这种公关文吧。


我指出的很清楚,宝马这是交流电机,跟传统有刷直流机有本质区别。


此“刷”非彼“刷”明白么?单单指出宝马这种slip ring设计有可靠性问题,这没啥。类比玩具直流机的电刷这就属于纯傻x了。给你贴了专利你也看不懂。


还是那句话,在高科技领域,汉字的翻译局限性会导致本质上的误解,这也是为什么汉字锁死了中国高科技上限的原因。两千年以来,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材才智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数学,物理,化学,本质上还是汉字限制了想象力。汉字在创立抽象概念方面有天然困难,更不用说辨识汉字以及联系发言带来的额外认知负担了。


可惜这认知负担玩意验证做实验只能用小鼠,中国倒是可以养猴子。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6 #
头像
26 #
0
23-09-22 11: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打压是必然的,等你花了很多钱进来了,再打压你,进退两难,撤吧很多sunk cost就浪费了,不撤吧各种受气。只要别的地也能赚到钱,犯不着着急来美国市场,尽管我个人是很希望他们能来的,我也想买一辆国产车开开。




wyzds 发表于 2023-09-21 21:42

华为进入美国各家电信公司合约机之前几天被禁售,前期钱都白花了。

头像
1操作27 #
头像
27 #
1
23-09-22 11: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嗯,你也就配看看这种公关文吧。


我指出的很清楚,宝马这是交流电机,跟传统有刷直流机有本质区别。


此“刷”非彼“刷”明白么?单单指出宝马这种slip ring设计有可靠性问题,这没啥。类比玩具直流机的电刷这就属于纯傻x了。给你贴了专利你也看不懂。


还是那句话,在高科技领域,汉字的翻译局限性会导致本质上的误解,这也是为什么汉字锁死了中国高科技上限的原因。两千年以来,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材才智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数学,物理,化学,本质上还是汉字限制了想象力。汉字在创立抽象概念方面有天然困难,更不用说辨识汉字以及联系发言带来的额外认知负担了。


可惜这认知负担玩意验证做实验只能用小鼠,中国倒是可以养猴子。


greverbal 发表于 2023-09-22 10:48

看来,你是装作没看到 第 20 层的 “电机拆开后的实拍图,实拍有碳粉,也有碳刷”“在路上抛锚,提示传动系统故障”“有车主更换下来的驱动电机的滑环碳刷,可以看出黑色的碳刷粉末还是不少的”“正反两面各有三个碳刷”,以及那几张转载的实拍小图片!


扯什么高级,扯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一样的 往下掉碳刷粉末,一样的路上抛锚故障。

头像
1操作28 #
头像
28 #
1
23-09-22 11: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国产车真的进步很多,现在就是地缘政治问题困扰。如果byd等进入美国,那各位大概率能买到更便宜的特斯拉了,多的不说,5000的便宜能占到了。


isUNsHine 发表于 2023-09-21 21:44

近几年,日系燃油车的品质也在大退步,例如,减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腔壁,不思上进在各种看不到的地方减配,反正消费者关心的长期使用,也得几年后才会暴雷才会骂,当前能压榨利润就好。


头像
0操作29 #
头像
29 #
0
23-09-22 11: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8楼的帖子


主要现在真没技术可吹了,虽然顶尖水平,和欧美有差距,但很多确实已经突破了。


大家回到2008年,想想那些工业皇冠的钻石,

如果你告诉一个中国人,这些都能实现,别人会说你傻子吗?


很多人说,08年是海外华人最自豪的时候,难道不是。不怕兄弟苦,只怕兄弟开路虎的心情?



头像
2操作30 #
头像
30 #
2
23-09-22 12: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上来就扣帽子大概是你们红卫兵小将传统吧,哈哈哈


BMW是交流电机,用了slip ring结构也是跟传统的直流机电刷有本质的区别的。视频博主说BMW这种算有刷机就算了,居然真的拿了一个玩具的有刷直流机来类比宝马的电机,这不就是典型的一知半解,乱扯淡么?或者是故意的误导观众,也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你说的船用电动舷外机我还真不了解,轮船有些技术没跟上有可能,但是电车的电动机基本代表了电机领域最先进的design了,是不可能还用有刷直流机的。


随手搜个专利


https://patentimages.storage.googleapis.com/d9/67/24/c6e8285c09fd64/US8575807.pdf


greverbal 发表于 2023-09-22 09:09

谁跟你交流直流,我就问你有没有碳刷连接定子跟动子


有这个刷子,那就叫有刷电机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1 #
头像
31 #
0
23-09-22 17: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国产车真的崛起了 但是太高调了 前几天慕尼黑车展基本就是个中国车展 这种高调在别人看来是一种刺激 担心本国的车企的饭碗 尤其还是个制度不一样的国家

头像
1操作32 #
头像
32 #
1
23-09-22 19: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谁跟你交流直流,我就问你有没有碳刷连接定子跟动子


有这个刷子,那就叫有刷电机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3-09-22 12:55

你看,你叫这个真就是没理解有刷机和无刷电机的概念。


电刷这种东西是当年发明最早的直流机为了换相没办法增加的结构。电刷结构可靠性不行,现在也就是视频上显示的玩具直流机还在用,或者什么低成本需要出直流的场合。


这个视频博主因为无知也好故意也好,把宝马这个结构类比玩具直流机的电刷属于纯傻x行为。概念上会误导人们。


本来宝马这是交流机转子里面只加稀土磁铁就可以转了,但是为了不买中国的磁铁,或者减少稀土磁铁使用,发明的这种新结构,问题肯定是有一些了,leaf的motor也这个style。无稀土电机还有很多其他解决方案,


没了永磁需要给转子供电,bmw的解决方案是加一个分布式接触从定子供电,这新东西也可以叫做电刷。宝马这个approach其实很有趣,只要密封好其实不大会坏。


这实际上是发明了一种有刷同步交流机。


跟视频上恶意举的直流有刷机完全两码事。绝不是视频上说只要无刷机就多牛x了。bmw这有刷就是纯垃圾。


中国限制稀土材料,没想到还能客观推动科技进步,现在各国争相研究无稀土电机。呵呵😄。技不如人就好好学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半瓶醋乱逛荡说的就是这些博主。


我搜了搜这篇motor trend科普写不错。


https://www.motortrend.com/news/bmw-ix-m60-brushed-electric-motor-tech-deep-dive/amp/


你要说有刷就有刷吧,你对你对你都对🤣🤣


头像
1操作33 #
头像
33 #
1
23-09-22 20:1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国产车真的崛起了 但是太高调了 前几天慕尼黑车展基本就是个中国车展 这种高调在别人看来是一种刺激 担心本国的车企的饭碗 尤其还是个制度不一样的国家


辣手摧花 发表于 2023-09-22 17:56

乘用车是消费品,汽车logo和型号都是 “外显的标记”,和服装服饰有些类似,都具有一定的情感属性,有一定的情绪价值。

消费品 基本全是 to C的,没法真正做到低调,特别是乘用车这种高价值耐用品。


如果只是做工程车货车,甚至大巴中巴,都可以对公众低调一些,只用在行业用户内传播流转 品牌口碑。


服装业的 无印良品,其营销也是有自己的另类高调手段和撒钱方式。

奢侈品牌的营销,更是充满各种心思的技巧,来 占领和扭曲 大众心智。


什么时候高调出击,什么时候韬光养晦,本来就是审时度势的各自判断罢了,从来没有一直高调,也没有在任何方面任何项目上都一直低调的。


汽车产业,这种高价值耐用品,品牌口碑的积累,至少需要20年以上;而某品牌口碑的衰败,也至少需要10年。

增长曲线或衰退曲线的拟合,呈现十分明显的 “长尾” 特征。一旦某品牌暴增,将维持较长时期的高增长率;同理,一旦某品牌的衰退,也必然会维持较长时间的负增长率。


例如,某个或某些全球知名品牌,原本用料扎实厚道 耐用长寿,但近5年,为了压榨利润,开始对 中端和低端款型,减薄发动机缸壁和变速箱缸壁,那么也是再过3年5年,才会开始出现故障频发和大量抱怨,然后才会影响 二次复购 和 周边意向用户。


头像
2操作34 #
头像
34 #
2
23-09-22 20: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你看,你叫这个真就是没理解有刷机和无刷电机的概念。


电刷这种东西是当年发明最早的直流机为了换相没办法增加的结构。电刷结构可靠性不行,现在也就是视频上显示的玩具直流机还在用,或者什么低成本需要出直流的场合。


这个视频博主因为无知也好故意也好,把宝马这个结构类比玩具直流机的电刷属于纯傻x行为。概念上会误导人们。


本来宝马这是交流机转子里面只加稀土磁铁就可以转了,但是为了不买中国的磁铁,或者减少稀土磁铁使用,发明的这种新结构,问题肯定是有一些了,leaf的motor也这个style。无稀土电机还有很多其他解决方案,


没了永磁需要给转子供电,bmw的解决方案是加一个分布式接触从定子供电,这新东西也可以叫做电刷。宝马这个approach其实很有趣,只要密封好其实不大会坏。


这实际上是发明了一种有刷同步交流机。


跟视频上恶意举的直流有刷机完全两码事。绝不是视频上说只要无刷机就多牛x了。bmw这有刷就是纯垃圾。


中国限制稀土材料,没想到还能客观推动科技进步,现在各国争相研究无稀土电机。呵呵😄。技不如人就好好学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半瓶醋乱逛荡说的就是这些博主。


我搜了搜这篇motor trend科普写不错。


https://www.motortrend.com/news/bmw-ix-m60-brushed-electric-motor-tech-deep-dive/amp/


你要说有刷就有刷吧,你对你对你都对🤣🤣



greverbal 发表于 2023-09-22 19:02

你先是不承认 “有刷”,被事实打脸后,


接着不承认 “有明显的碳刷刮下来的黑色碳粉,在路上抛锚,提示传动系统故障” ,还假装没看到 “BMW的保质期承诺的里程短,造成消费者很快过保后,自己掏钱近10万人民币买个新电机”。






头像
0操作35 #
头像
35 #
0
23-09-22 20: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好可惜没引进来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36 #
头像
36 #
1
23-09-22 21: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先是不承认 “有刷”,被事实打脸后,


接着不承认 “有明显的碳刷刮下来的黑色碳粉,在路上抛锚,提示传动系统故障” ,还假装没看到 “BMW的保质期承诺的里程短,造成消费者很快过保后,自己掏钱近10万人民币买个新电机”。







B777 发表于 2023-09-22 20:35

我一开始指出的就是视频的问题,视频把宝马的新牛x技术类比传统的玩具有刷直流机。我说宝马的技术不属于“有刷” 因为这里的有刷特指视频中举的例子有刷直流机。


宝马这种新牛x电机实际上重新发明了同步机。因为理论上转子也可以直接供电,就是体积大而已。


你连什么是“刷”都不知道。

此“刷”非彼“刷” 明白么?


而且现在i3这电机已经第五代了,之前几代有些问题,但是还在不断改进,这才是真正做东西原创东西。


反观中国公司?这些车厂有啥核心技术?把外国人发明的永磁同步机的技术拿过来用罢了,反正中国供应自己稀土永磁,也不用创新。永磁无刷机上车已经是丰田验证过几十年的技术了,拿过来抄抄就好了。


中国就是抄作业心态,把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都抄来,对人类文明进步实际上没啥意义。本来抄抄就算了,现在还要用抄来的技术打败别人,把别人都打败了,那谁来创新呢?交给中国人么?呵呵

头像
0操作37 #
头像
37 #
0
23-09-22 21:0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好可惜没引进来


ipanther 发表于 2023-09-22 20:39

时间窗口已经错过了,


现在 美国国内的新能源车、UAW罢工,党派政治,选举骗票,更是让中国车进入美国,6年内,是几乎不可能的。


拜登对传统油车工会UAW罢工的故意纵容,客观上会促进美国新能源车的机会,但不会给中国品牌新进入的机会。


==============================


微博大V 兔主席 的新帖:电动车还是油车?中美商业、政治、历史的大分野  https://mp.weixin.qq.com/s/PMGQBGu3iYAMkuPgN4tD1w


兔主席 20230922     


1.围绕电动车的政治叙事:支持电动车=支持中国


     2023年8月23日,竞争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初选的共和党候选人们进行了第一次辩论。然而,在共和党内遥遥领先的Trump拒绝参加这次辩论。     


他接受了刚刚离开FOX,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主持人(暨民粹右翼/MAGA意见领袖)Tucker Carlson在地下室的一个访谈。     


在这次访谈里,他专有一段抨击电动车的言论,大意:     


“如果只是开短途的话,并且走到哪儿都有充电桩的话,电动车是不错的。”

“坐电动车时,最开心的是前十分钟。换言之,就是你充满电的时候,就那十分钟。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就是你最不开心的时候:因为你会非常担心找不到充电器”。

“电动车可以是一个选择,但你不能强迫所有人都买电动车”。   


Trump并声称,电动车的电池,以及美国的风力发电机,全部都是中国生产的。     


至此,MAGA共和党人围绕电动车的政治叙事已经基本建立并且闭环。     


帮助实现这一闭环的是Trump:他有直抵美国基层的特别政治直觉,也有强大的PUA能力。

     

这个叙事的基本要素如下:


第一,反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共和党人不相信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反对清洁能源、绿色经济,认为美国应该全面开发、释放自己的化石燃料能力,将其重新作为美国经济的动力。这与美国传统产业的利益是对齐的;


第二、反对自由派/左翼文化:共和党MAGA将绿色能源、清洁能源、全球变暖主张等与自由派/左翼思想等同,认为这些都是病态的政治正确,是对美国传统价值的威胁;


第三、反精英/民粹:MAGA叙事的一个核心是渲染基层老百姓与不接地气上层精英的冲突。在MAGA的想象里,典型的美国普通老百姓是开油车的,而精英正在号召广大美国中产家庭购买更加昂贵,但却低效、不可靠的电动车。精英在强迫普通老百姓改变生活方式,而精英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并已被全球变暖的叙事洗脑。精英根本不会顾及绿色经济对传统产业及利益攸关者(例如产业工人)的影响;

     

第四:反华:在MAGA的叙事里,中国是对美国的最大威胁:无论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还是经济、社会、文化。


几个要素是如何串联的:     


1)电动车及相关新能源产业 = 中国经济: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的天下,从光伏、风力发电机、电池到新能源整车。


2)支持电动车及相关新能源产业 = 支持中国经济,同时削弱美国传统经济,对美国传统产业降维打击,造成美国劳动力外包、美国工人薪酬下降、失业、美国资本外流、利润被中国企业及政府汲取、美国制造业中空、传统产业由此一蹶不振,最终影响到美国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地位、国家安全及未来发展。如此,民主党/左翼推动新能源车 = 损害及出卖美国利益


3)最终,推动新能源车 = 打击美国人的骄傲、摧毁“美国梦”


Trump演绎的叙事更加具体:    

——民主党疯狂执行新能源计划,打击美国传统产业,导致产业凋零、工人失业;

——民主党不计成本的支持乌克兰,不关心美国本土事务与本土利益(例如纵容非法移民)

——民主党在地缘政治上将俄罗斯推向中国;

——国际能源市场被搅乱,油气价格大涨,美国老百姓苦苦忍受上涨;

——俄罗斯却转向中国出售石油与天然气,成为中国的“能源后院”,帮助支持中国经济;

——同时,民主党还在继续疯狂新能源计划,包括推动电动车产业。


这不仅会打击美国传统产业,还将支持中国经济,因为“新能源产业是由中国人主导的”;  

反气候变化、反新能源、反左翼文化、反精英/民粹、反华、孤立主义(不希望美国介入俄乌问题)、全部串到了一起。


如果画PPT的话,最中间,是一个以飘扬的星条旗或自由女神为背景的大字:American Dream。


大家发现没有:这就和新近发生的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对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罢工完美结合了。          


2.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罢工的背景


9月27日,共和党将举行第二次总统大选候选人辩论。

Trump又将缺席。这次,他将前往密歇根——汽车重镇底特律的所在州,以及UAW罢工的发生地。


这里也是美国白领重镇。2016年大选,Trump拿下了密歇根;2020年,他丢掉了密歇根。目前,Trump和Biden在密歇根的支持率基本相当。


显而易见,拿下密歇根,将决定2024年大选的结果。


美国汽车工会是左翼经济/政治的一部分,传统上是支持民主党的。UAW的领袖都是长期搞工运的,是美国最左翼/社会主义/进步主义的一群人。Biden自称是美国历史上和工会/工运关系最好的总统。UAW早已表示将在未来的大选里支持Biden。


如果没有特别的叙事,Trump是很难啃下这块硬骨头的。


但前面已经提到:Trump找到了叙事了,就是反对新能源/电动车、反华、维护工人权益的叙事。


     UAW是美国最大、最老牌的工会之一,旗下有14.6万工人,占美国汽车制造业全部工人数量的56%。这次,工会决定同时对“汽车三巨头”——三大车企通用、福特、Stellantis同时罢工。初期,参与罢工人数有限,大约只有1万多人(占UAW总工会成员的比例不到一成),挑选的是三巨头最有盈利能力的工厂。伴随谈判进展,UAW将逐步扩大参与罢工的人群。   


罢工的始因是,UAW认为,工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里与企业共克时艰,帮助三大车企在过去几年缓了过来。现在,几家企业都有不错的利润,给自己的CEO/高管也都涨了薪,但工人却没有享到甜头。由于UAW每隔四年就会与三大车企重签合同,此前的劳资合同是2019年谈定的,9月14日已经到期,到了谈合同的时候。针对新合同,UAW要求,三大车企要在今后四年为工会员工加薪超40%,终止不同级别的工资,恢复传统养老金制度,实行每周32小时工作制(按8小时工作制安排,相当于每周只工作4天)。          


而这次一个没有摆在桌面,但业内尽人皆知的“房间里的大象”——发展电动车。UAW的主席Shawn Fain只是说:“工人们不能接受马斯克(特斯拉)那样的低工资,让马斯克可以造更多的飞船。”     


大到新能源,具体到电动车,都是Biden政府极力推动的产业。Biden希望,美国的2030年汽车销售中有半数来自电动车。     


美国的传统车企也充分意识到电动车带来的技术与产业冲击:如果不在未来几年转型,则可能永久丢失这个市场。     


所以,三大车企积极投入上千亿美元的转型电动车,并预计在转型过程中蒙受大额亏损。这就相当于: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好不容易储了点余粮,还没分给工人,就又要用来打下一仗。     


而电动车有许多新的特点,例如:


——组件比油车要少,不需要那么多工人,对应的就是减员。UAW非常清楚这一点。


——依赖外国核心组件——例如锂电池,完全由中国主导,这是一个复杂的垂直产业链,涉及到石墨、稀土、钴、锂等关键资源的掌控与开采,美国很难复制赶超。在目前的地缘政治环境里,如果美国进入电车产业,则将增加风险,因为中国有可能对美国进行降维打击。这不一定是UAW工人关心的事情,但却是政客和决策者关心的事情。


——从产业上看,美国本土的Tesla、Rivian、Lucid等电动车企业的工会化程度都很低。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注意避免工会化,科技基因也比较发达,资方用AI降维打击取代劳动力是随时的事。     


因此,UAW工人的命运和三大车企是绑定在一起的。    


同时,美国传统产业(化石能源)工人的命运也和三大车企绑定在一起了。     


三大车企的高管们在各种场合表示,如果在这次罢工中“服软”,等于放弃先前的新能源车路径,转型必将失败。事实上,如果按照UAW提出的要求,像福特这样的公司早就破产了。    


我们看到:美国的汽车工业面临了一个路径依赖问题:到底应该坚定地走老路,还是坚决迈向新能源产业/电动车?     


其实,美国和中国面临的情况有点像。只不过美国还有选择,而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坚定走突破封锁、攻坚“卡脖子”工程、走自主道路(例如芯片垂直产业链的自主研发与生产)。     


我们再看看美国民众的态度:    

有超过半数(54%)的美国人支持UAW的行动。反对者只有18%。     


这说明美国人基本都站在UAW/劳方一边,站在了车企/资方的对立面。

笔者以为,美国民众之所以同情UAW,主要是感性情结:    


——共同富裕:反对精英、同情劳动者:工人都挺不容易的,不能让资方/管理层精英把利润都赚走;


——传统的美国制造、美国生活方式、美国价值:保护美国汽车工业,保护美国的产业工人,就是保护美国的产业尊严、自立。(视频配图切换到许多美国脍炙人口的品牌与车型)。美国老百姓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同情,基于的是朴素的爱国主义。     


这就给美国的政客们留下了巨大的活动空间。    


3.电动车在美国的政治化,各自取态、策略与大选后的前景


     1)民主党(Biden)和共和党(Trump)的取态与策略:


民主党(Biden):Biden现在的局面很尴尬,属于“既要又要”,既要显得坚定支持汽车工人,又得和车企一起推行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如果Biden丢掉了密歇根汽车工人,则必将丢掉2024年大选。


共和党(Trump):Trump的策略很清晰:把气候变化/新能源/电动车、反大企业精英、反华等主题联系在一起,试图用这一叙事拉拢汽车工人,削弱Biden的基本盘。只要拿下这个群体,拿下密歇根,Trump就能反转。


Trump的叙事比Biden简单得多。Biden要让工人相信电动车的重要性,以及各传统产业工人的薪资待遇如何在电动车时代被保护;Trump只要死保油车就可以了。     


2)前景——分成民主党(Biden)当选和共和党(Trump)当选两种前景


以下是笔者的预判/推演:    


如果,民主党(Biden)在2024年当选:

——未来四年中美不会就新能源产业发生大的冲突,因为新能源是民主党的主要政治目标与议程;

——中国车企有在美国布局发展电动车的可能性,但有前提,例如可能需要更多依赖美国或美国盟友国(例如墨西哥)制造,并且受制于美国的各种安全审查

——中国相关的新能源产业链(例如电池)在美国有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商机;

——中国新能源车/电动车在美国的发展只是暂时的,最多只管四年。另外,保不齐中间美国立法机构(国会)发生政治变化,出台反华立法;

——美国车企将更加顺利的转型新能源/电动车,在核心领域可能与中国技术/产业链/供应链绑定更深。具体而言,我们将看到特斯拉及各种中美合资车企在中国销售更多的新能源车,与国产品牌竞争。(市场经济角度,竞争不是坏事,“卷死你”)

——中长期看,中国电动车如在美国(和美国盟友国家)大发展,可能会加速美国的反制

——民主党希望找寻的均衡点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主导新能源/电动车及垂直产业链,将中国企业限制在中国市场          


如果,共和党(Trump)在2024年当选:    

——Trump将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支持美国复兴并发展传统的化石能源产业;

——Trump将采取各种措施,扶持美国传统的油车产业;

——Trump将以立法或行政令的方式,限制中国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对美的输出

——考虑到新能源/绿色经济在美国民众里还是有市场的,Trump可以以国家安全/政治理由限制及制裁中国车企。(目前中国有些机关会限制特斯拉;想象一下,类“麦卡锡主义”的美国将以十倍的强度和浓度限制、制裁中国车企及技术——而且是对制裁华为的升级;

——Trump可能把对中国车企及技术的限制与制裁推广到盟友国家,例如“五眼”国家、日本、韩国等;

——Trump将努力说服美国大众——让他们相信,油车才是更经济、更有效率、更安全的选择。Trump(及美国政府及车企)还将在全球(特别是盟友国家)推动这一叙事;

——然而,Trump的叙事将止于美国及其最亲密的盟友,但无法影响中国、中国的盟友国家及中立国家

——Trump将延缓电动车在全球人类社会的普及,加剧二氧化碳排放(暨气候变化)     


长期看:按照当前中美地缘政治的发展逻辑,长期看,恐怕区别不大:


——中国面向未来,将是全球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核心,并向盟友/中立国家输出相关技术及应用

——美国基于过去,将是全球传统能源/油车产业的核心,向盟友国家输出相关技术应用

——车企/品牌/产业按地缘政治“对齐”。中、美将自拥品牌(包括国产品牌及盟国品牌)。中美会各自限制对方的品牌,但在短中期内可能存在不对称,即美国对中国品牌的限制会大于中国对美国品牌的限制。翻译一下:特斯拉和上汽通用在中国内地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存在,但中国车企却很难进入美国。但长期看,两边对对方的约束一定会对等、对齐

——未来中美的相互限制将围绕数据安全:今天,汽车是有大量数据输入输出的工作生活场景。按目前的地缘政治发展,未来,中美围绕汽车产业的相互限制,将主要围绕数据安全展开,而不是能源形式。美国今天可以在政府体系内限制华为设备及应用,未来就可以在全社会限制中国汽车;而中国当然可以采取对等措施

——中美两国车企如考虑在对方国家发展,必须考虑巨大的地缘政治风险。我在政治上是比较谨慎的,如问我个人意见,我觉得中国车企及产业链上下游不用刻意在美国市场发展,因为背后是隐含地缘风险。这是一个商业决策

——是否限制对美国企业输出资源及技术?这属于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非市场参与者所能把握和判断,需要国家自上而下决策:建立的整体战略,统一思想,付诸实践。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崇尚自由市场的美国政府反比中国政府要更加的果断、绝决和有行动力。中国人更加怀柔,更多的是反制、反击。这里,我推荐大家都看看《奥本海默》,看看美国在极端政治地缘情景下的政治生态。这时,代入美国/昂撒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也许就对了。       


最终,中国和美国有可能走向不同的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路径。即便美国最终“被合流”到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构建了独立的垂直产业链/供应链,中美仍然可能处在不同的产业生态体系里——即美国人用美国人的产品品牌,中国人用中国人的产品品牌,经过十多年数十年的迭代,可能演变成截然不同的路径与系统。至于中美以外的其他国,则只能尝试在两国之间做“二选一”,或者避免“二选一”。     

    

我建议人们代入大历史、大地缘政治视角,关注UAW的本次劳资谈判,因为它可能影响到美国政治,并对汽车产业、科技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巨大、持久的影响。

    

(全文结束)



头像
1操作38 #
头像
38 #
1
23-09-22 21: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一开始指出的就是视频的问题,视频把宝马的新牛x技术类比传统的玩具有刷直流机。我说宝马的技术不属于“有刷” 因为这里的有刷特指视频中举的例子有刷直流机。


宝马这种新牛x电机实际上重新发明了同步机。因为理论上转子也可以直接供电,就是体积大而已。


你连什么是“刷”都不知道。

此“刷”非彼“刷” 明白么?


而且现在i3这电机已经第五代了,之前几代有些问题,但是还在不断改进,这才是真正做东西原创东西。


反观中国公司?这些车厂有啥核心技术?把外国人发明的永磁同步机的技术拿过来用罢了,反正中国供应自己稀土永磁,也不用创新。永磁无刷机上车已经是丰田验证过几十年的技术了,拿过来抄抄就好了。


中国就是抄作业心态,把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都抄来,对人类文明进步实际上没啥意义。本来抄抄就算了,现在还要用抄来的技术打败别人,把别人都打败了,那谁来创新呢?交给中国人么?呵呵


greverbal 发表于 2023-09-22 21:00



继续 装作没看到 第 20 层的 “电机拆开后的实拍图,实拍有碳粉,也有碳刷”“在路上抛锚,提示传动系统故障”“有车主更换下来的驱动电机的滑环碳刷,可以看出黑色的碳刷粉末还是不少的”“正反两面各有三个碳刷”,以及那几张转载的实拍小图片!


扯什么高级,扯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一样的 往下掉碳刷粉末,一样的路上抛锚故障。


我们只应该,采取结果导向,只看效果,只看综合品质,只看事实呈现,不接受 虚假编造的营销话术!



头像
0操作39 #
头像
39 #
0
23-09-22 21: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继续 装作没看到 第 20 层的 “电机拆开后的实拍图,实拍有碳粉,也有碳刷”“在路上抛锚,提示传动系统故障”“有车主更换下来的驱动电机的滑环碳刷,可以看出黑色的碳刷粉末还是不少的”“正反两面各有三个碳刷”,以及那几张转载的实拍小图片!


扯什么高级,扯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一样的 往下掉碳刷粉末,一样的路上抛锚故障。


我们只应该,采取结果导向,只看效果,只看综合品质,只看事实呈现,不接受 虚假编造的营销话术!




B777 发表于 2023-09-22 21:06

没办法,你认知也就如此了。

实拍有碳粉怎么了?路上抛锚又如何?谁家车路上没抛过锚?呵呵,你领导是不是就让你强调这个?


永磁电机有自己的问题,永磁体可能会丢磁,一旦丢磁车还不是一样趴窝,呵呵。


视频博主一知半解,你还不如博主,完全不懂,中国人就这个水平还以为自己是高科技,还看不起宝马,🤣




头像
1操作40 #
头像
40 #
1
23-09-22 21:2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没办法,你认知也就如此了。

实拍有碳粉怎么了?路上抛锚又如何?谁家车路上没抛过锚?呵呵,你领导是不是就让你强调这个?


永磁电机有自己的问题,永磁体可能会丢磁,一旦丢磁车还不是一样趴窝,呵呵。


视频博主一知半解,你还不如博主,完全不懂,中国人就这个水平还以为自己是高科技,还看不起宝马,🤣





greverbal 发表于 2023-09-22 21:16

虽然你深受 中国品牌汽车PTSD的煎熬,看来,还是不得不承认,有明显碳粉,还有仅仅行驶不长距离的出现抛锚。


但你还是没仔细看 第20层 的真相,里面还有多个车主反映同样 悲惨遭遇,同样因为碳粉抛锚,可不只是一个两个。

这款车,在国内相对其他车型而言,本来就不是很大销量,那么这样的故障抛锚概率,还能接受么?




发帖回复
查看:17688|回复:120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