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56870|回复:16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不懂就问,袁院士的贡献究竟多大?

头像
2操作21 #
头像
21 #
2
21-05-22 14: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搬个王志安的推:袁隆平去世,媒体评论说让中国人吃饱的那个人走了。这个评论过誉了。真正让中国人吃饱的因素第一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第二是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前两者相比,袁隆平的水稻改良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很小。袁隆平是水平很高的科学家,但也不要造神。


他有很大贡献,不能否认,但国内现在说没有他,中国人就要饿死,甚至世界人民都要吃不饱饭,有点儿过了。





cocolili 发表于 2021-05-22 13:56

王局说的有道理!

头像
11操作22 #
头像
22 #
11
21-05-22 14: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搜索一下 0293大面积绝收,“隆平高科”,000998.SZ 称天气因素,拒绝赔付农民?

头像
2操作23 #
头像
23 #
2
21-05-22 14: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听说有个叫陈日胜的搞的海水稻,被袁给摘桃子了。感觉袁也算是土工造的一个神。


lambofgod168 发表于 2021-05-22 13:41

赢家通吃

头像
0操作24 #
头像
24 #
0
21-05-22 14: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杂交水稻本身很有意义,但被袁抢了功。颜龙安,谢华安等人的贡献更大。

这也是中科院不给袁院士的原因。




电动车 发表于 2021-05-22 13:45

对的,陈日胜、谢华安这些都给袁抢了功劳。

头像
1操作25 #
头像
25 #
1
21-05-22 14: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5楼snowpenguin的帖子

请正面回答问题别绕弯子。中国人到底吃没吃过他的杂交水稻?


goodme 发表于 2021-05-22 13:47

七八十年代,粮食供应是限制的,每个人每月供应几斤大米,几斤白面,几斤粗粮是有规定的。那时粮店卖的大米就是南方的那种一年2-3季的次大米(我们那里的叫法),那种大米不是透亮的,很碎,没有粘性,非常难吃。

头像
1操作26 #
头像
26 #
1
21-05-22 14: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杂交稻也就几十年前的事, 海水稻是十年内的事, 媒体上就成了“袁隆平的海水稻“了, 真让人无语

头像
8操作27 #
头像
27 #
8
21-05-22 14: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中国人今天能讨论哪种米好不好吃,而不是米够不够吃,这就是他的功劳。

这样说能懂吗?还不懂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snowpenguin 发表于 2021-05-22 13:40

印度人泰国人要不要谢他

头像
15操作28 #
头像
28 #
15
21-05-22 14: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黄章晋写过一篇袁隆平神话,很详细地讲了袁隆平这个符合的成型过程。红色革命绿色革命,写得很学术的,总结就是组织需要神,袁隆平就成神了……

头像
5操作29 #
头像
29 #
5
21-05-22 14: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楼主真的没有心 超级杂交水稻更多的是战略意义 在极端情况下例如战争 改种杂交水稻 在战备粮吃完后能不饿肚子

头像
4操作30 #
头像
30 #
4
21-05-22 14: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印度人泰国人要不要谢他


niuky 发表于 2021-05-22 14:11

仔细说来,连猪啊鸡啊屎壳郎啊都要感谢他。每一位大饥荒幸存者的子孙后代都要感谢他。

我完全没有任何一点要否定袁隆平个人人品和能力的意思。只是看不上摁着头鼓吹感谢这个那个的人。

趁着这个机会大家都讨论袁隆平的生平事,也是一个客观看待历史的机会吧。

头像
0操作31 #
头像
31 #
0
21-05-22 14: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搬个王志安的推:袁隆平去世,媒体评论说让中国人吃饱的那个人走了。这个评论过誉了。真正让中国人吃饱的因素第一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第二是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前两者相比,袁隆平的水稻改良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很小。袁隆平是水平很高的科学家,但也不要造神。


他有很大贡献,不能否认,但国内现在说没有他,中国人就要饿死,甚至世界人民都要吃不饱饭,有点儿过了。





cocolili 发表于 2021-05-22 13:56

RE

头像
29操作32 #
头像
32 #
29
21-05-22 14: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就算现在人已经不需要吃了,杂交水稻也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因为自己没吃过,所以杂交水稻就没有意义。


那中国从来没有发射过一枚原子弹,所以造出原子弹的科学家就对全中国的任何人都没有意义?


头像
6操作33 #
头像
33 #
6
21-05-22 14: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他是有功劳的,但要说是他让中国人吃饱就过誉了. 让农作物增产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农药和杀虫剂,全世界都一样

头像
6操作34 #
头像
34 #
6
21-05-22 14: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中国人今天能讨论哪种米好不好吃,而不是米够不够吃,这就是他的功劳。

这样说能懂吗?还不懂我就真的没办法了。



snowpenguin 发表于 2021-05-22 13:40

实际最重要的是 杂交水稻种植容易,易于大规模生产,这样才把几亿原来只能土里刨食背朝天的农民解放出来参与工业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就像当年工业革命和美国内战解放奴隶一样,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要素


工业生产的价值比农业高的多,没有这些,中国还只能是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

头像
20操作35 #
头像
35 #
20
21-05-22 14: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33楼anzmusic的帖子

其实神话他也是土共不愿意承认西方的工业化的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的突出贡献,要推一个人来提高名族自信,但是搞得有点过了就像朝鲜提到金三胖就人人痛哭流涕,不允许说半个不字就让人觉得过了。


我本人尊重每一个做科研的人,更尊重袁隆平这样一辈子没有加入共产党,纯粹的科研人。

头像
11操作36 #
头像
36 #
11
21-05-22 14: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他是有功劳的,但要说是他让中国人吃饱就过誉了. 让农作物增产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农药和杀虫剂,全世界都一样


anzmusic 发表于 2021-05-22 14:27

你可不可以说说为什么美国转基因玉米占绝对多数,为什么不单纯靠化肥和杀虫剂维持产量,干嘛每年farmer都要买转基因的玉米种子?


没有好的种子,化肥和杀虫剂只能恶化土地肥力,增加环境压力,一年两年可以,多几年就完蛋了,美国有足够多的土地可以轮作,中国哪有这么多土地? 好的种子对中国就像手机芯片一样重要。

头像
16操作37 #
头像
37 #
16
21-05-22 14: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实际最重要的是 杂交水稻种植容易,易于大规模生产,这样才把几亿原来只能土里刨食背朝天的农民解放出来参与工业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就像当年工业革命和美国内战解放奴隶一样,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要素


工业生产的价值比农业高的多,没有这些,中国还只能是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提高


Rusteze 发表于 2021-05-22 14:28


真是可笑,农民哪里是因为杂交水稻容易种了,被解放了劳动力,明明是因为机械化现代化了


农民出来打工,是因为种地不赚钱又辛苦,宁可把地荒了出去打工,不是什么被解放了劳动力去参与工业活动 😂😂







头像
110操作38 #
头像
38 #
110
21-05-22 14: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简单说说摘桃高手袁隆平:(全凭记忆写的)

杂交水稻有两系和三系杂交之分。

三系杂交有野败型和红莲型之分。(后来的命名)

野败型是天然不育系,红莲型是不找天然不育系,利用现有的改。

前者靠机会,后者难度很大。

找到天然不育系比较方便,杂交水稻的理论等等和袁以及后面我要提的人都无关。理论归理论,但真正有方便繁育的三系品种,那又是另一回事。

我国的贡献也在于此。

三系找不育系,培育保持系和回复系,都很重要。

华国锋当湖南省一把手的时候,因为看到优良品种的增产效益,对杂交稻科研很支持,湖南省出的经费最多(记得湖南是拿了200多万元吧,当时是巨款了)。

于是湖南的袁隆平当上了全国杂交稻研究协调组的组长(大概是这么个位置)。

发现野败型天然稻的是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后,袁隆平赶紧坐火车从几千里外赶来了。

李必湖是湖南的,是袁的手下。冯是海南的,发现之功到了袁隆平手里。

李必湖后来和袁分道扬镳了。

只有了天然不育系(需要运气,花时间,技术含量并不高)。

下一步是能同时起作用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搞出来的人叫龙颜安。当时十多家同时干,只有龙颜安搞出来了,因为他注意到遮光的作用。

如果说有技术含量,也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江西的龙颜安。

最后一步,真正能大面积推广并且品种不轻易退化,需要恢复系。

直到1973年,广西农学院教师张先程在东南亚的品种里找到第一个结实率在90%以上的强恢复系,

到了1980年代,福建三明农科所技术员谢华安育成了新一代强恢复系“明恢63”,因此他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明恢63”与颜龙安的不育系“珍汕97”配套,生产出来的种子就是“汕优63”。


———

1981年6月6日,当时的国家科委、农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要将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杂交水稻研发团体。前来领奖的颜龙安却得知,奖状上只写着“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没有其他人的名字,奖状与奖章也只有一份。


颁奖大会召开的前一天,颜龙安找到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农业部党组副书记朱荣,向他们反映情况。“这么多人对杂交水稻做出过重要贡献,怎么都不提名字,变成了一个‘等’字?难道杂交水稻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吗?”随即,科委与农业部就在参会人员的驻地京西宾馆紧急召开了一个协商会,除了袁隆平和颜龙安以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9家媒体也旁听了会议。会上,袁隆平没有发言。

 

颜龙安说,虽然方毅对他的意见表示理解,但大局已定。一位领导劝他:“今天晚上,国际广播电台就要向全世界播出‘袁隆平等人获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这条消息了,明天所有的报纸也都会刊载这则新闻,这么大的事情,关乎到国家威望,不好再有什么更改。”

————-

为什么只有袁隆平一人的名字,没有其他人贡献,因为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的申报单位是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科院。

正因为如此,中科院一直不给袁隆平院士。袁后来进了工程院。而学历低不懂外文,也没有高水平期刊文章的谢华安却是中科院院士。


有人提到袁隆平的种子导致绝收的事。袁隆平捞名捞钱作秀都有一手的,科研水平不行。他那个隆平高科是给他儿子搞的,捞了不少钱,种子不行。

后来袁隆平连两系法杂交稻的荣誉也要捞到自己手里。

两系法全靠了石明松,没有多少经费支持,80年代搞出来后,因为买的伪劣电热毯事故身亡,又给袁隆平在2000年后提供了攫取荣誉的机会。


我们国家呀,真正做事的人没有名声,会捞才会赢。



头像
3操作39 #
头像
39 #
3
21-05-22 14: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33楼anzmusic的帖子

其实神话他也是土共不愿意承认西方的工业化的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的突出贡献,要推一个人来提高名族自信,但是搞得有点过了就像朝鲜提到金三胖就人人痛哭流涕,不允许说半个不字就让人觉得过了。


我本人尊重每一个做科研的人,更尊重袁隆平这样一辈子没有加入共产党,纯粹的科研人。


Jessicali0707 发表于 2021-05-22 14:34

你们这些人不是农民,不是中国的农民,不知道种子对收成的重要性,你们只是清醒党,喷子罢了

头像
3操作40 #
头像
40 #
3
21-05-22 14: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真是可笑,农民哪里因为杂交水稻容易种了,被解放了劳动力,明明是因为机械化现代化了


农民出来打工,是因为种地不赚钱又辛苦,宁可把地荒了出去打工








hkmty 发表于 2021-05-22 14:36

如果粮食短缺超级贵,你会把地荒了?脑残也不会这样做吧?


喷也要用用脑子好吧

发帖回复
查看:56870|回复:160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