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你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儿子见过很多therapist, 也知道该深呼吸, 该转移注意力。只是到了某种状况,自己就控制不了自己。想问一下,当他说:leave me alone 时, 是真的不想我们去跟他说话,还是其实还是想人去关心呢?有时怕一个人他想不开,干傻事, 那将是父母最大的噩梦。
替妹子高兴,有男朋友照顾。相信同龄人的交流关心比父母更有用。不要自责内疚。你们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爱你们的人永远不会在意你们发脾气。只要你们能康复,能开心,爱你们的人也就开心满足了。
Mango79 发表于 2022-09-17 12:06
我觉得这时候紧紧抱一下,然后说那我去隔壁(或者楼下等地方)你自己呆一会;如果你需要就喊我。总之就是让他知道你的爱,也尊重他的私人空间。让他知道即使你们不在一起,你的爱永远都在,这种安全感,要给得足足地。
其实这些心重的孩子们,大多非常敏感聪明,也很重感情。按照我身边例子来说,往往也非常聪明。我跟儿子说,这是bundled package. 有intense feelings也有intense talent. 我妈妈就是这样的,所以我非常理解他。也很重视怎么处理他的情绪的问题,非贬义,虽然我们大家都学习得很辛苦。但是人生的意义不就是成长吗?能陪着他成长,在他小的时候就学会怎么接受自己,同时也让我更加了解接受我自己;虽然是痛苦的过程,但是还是过来了。
我看的我老板(老美老头)给我推荐的Fearless Heart,是达赖喇嘛的英文翻译,写的书;他幼年依从习俗出家,后来因为一直渴望家庭温暖,三十多岁还俗;牛津读了博士,有两个女儿。小女儿特别倔强,他说,I did not know I can be this angry. parenting真的是可以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连多年修炼的僧侣都要抓狂。他特地说,谢谢小女儿,让他成长。
还有前面你说的,孩子手机到点拿走的事;我觉得方向是对的,但是具体执行的语气和态度特别特别特别重要。是带着爱和理解,还是带着居高临下condesending的态度,区别巨大。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如果你觉得度不好把握,只要看到孩子痛苦,就调整一下,也请他理解,你们有尽力,希望也能理解你们,因为你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在尽力学习,改正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如果你们太累,我觉得偶尔也要给自己一个break,才能继续下去。It's a long journey. 十年前我第一次带娃去看语言师,那个老美老太太特别好,她跟抱怨娃不说话的年轻金发女老师说:Children will talk when they feel connected. 这句话我会记一辈子,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让娃感受到爱。不是按照你以为的方式(比如说好吃好喝),而是他可以感受到的方式。
"劝说无果我只好把手机扔给他,说给你,随便你看。他又哭"
比如说这里“扔”是不对的,这么敏感痛苦的孩子,是非常非常聪明的。感情激烈intense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是基因,是遗传。有时我觉得把这种基因遗传给他,也很内疚。不可以扔给他,“嗟!来食”。细节一定一定要注意,我再发个私信给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