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一LAS。新冠期间要格外小心。订票时知道Delta和JetBlue中间座是留空的,而AA和UA中间座是不留空的,所以选了JetBlue。上飞机时口罩护目镜长袖长裤保护起来,先把扶手桌板屏幕等全擦一遍,然后全程基本不动。机上除中间座位外基本上坐满了,但中间座没人还是感觉好很多。飞机进入CO后开始好看,飞过落基山,Canyonlands,Capitol Reef,Bryce Canyon和Zion等国家公园,很好看。去年去过的地方,用望远镜从天上再看一遍,还认出了几个主要地点,感觉很不错。
到了LAS取车,室外已经112度了……对于东北人来说,这是个令人害怕的温度。幸好从下飞机到取车一直有阴凉地儿,否则第一天就晒干了。其实后来几度超过这个温度,慢慢也就习惯了。因为很干,不会有汗粘在身上的感觉,除了太阳晒得皮肤烫得发疼以外,并不比波士顿95度的天气更难受。如果在阴凉通风处,是可以忍受一段时间的。
Great Basin NP
去盐湖城的路上,经过Great Basin。其实真的大basin地区远远超出NV和UT的范围,远至ID,OR,和CA。这个公园选了有代表性的一块地方,包括NV第二高峰和Lehman Cave。公园主要活动是hiking,Cave,和Wheeler Peak Scenic Drive。Cave因为新冠的原因关了,于是我们就上了Scenic Drive。看了几个view points后决定不hike了,因为以后会有更好的trail。不要小看这棵死树,它可是已知最高龄的树,4900条年轮。不知道谁查的,得花几个小时吧。




Golden Spike NHP
本来没有计划来Golden Spike,但当我随口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姐姐说她知道,而且学校上课时提到过,还给我讲了几件事儿。由此决定绕道来看看。
Golden Spike NHP所在的Promontory Summit, 是横贯美国大陆东西铁路的最终连结点。而从这儿向西到加洲的西段建设,则是早期华裔对美国的最大贡献。
一万多名华工用5年多的时间,以10%的死亡率,在其他人因为严酷环境纷纷离开的情况下,仅靠手推车铁凿炸药等基本工具,打穿了冬天严寒的内华达山脉,又穿过夏天酷热的内华达和犹他沙漠,建成了西段铁路,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的发展,也造就了Leland Stanford铁路大王的地位。这个名字很熟悉吧,因为他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可以说没有华工,就没有他的巨额财富,也就没有斯坦福大学。这位政治上极度反华的前州长和参议员,也不得不承认没有华工这个铁路不可能建成,他的公司也极度依赖华工。虽然他是个政治反华先锋,经济上却是实际得很。他的公司继续雇用大量华工,斯坦福大学也有很多华裔在工作。据说作为斯坦福大学最主要的入校道路的Palm Drive,路两边的棕榈树,全部是由一个华工种下的。
华工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但在铁路完工典礼上,却故意把所有华人排除在外,以致于现场照片等记录里完全没有华人的影子。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华工的贡献也几乎被全部边缘化和抹杀。后来的排华法案就不说了,1969年百年典礼时,本来有5分钟由华人讲述华工的贡献,却被现场撤掉。尼克松讲话提到当年12小时内建成十英里铁路至今没人打破的的纪录,说只有美国人才能做到。其实他可能不知道,创造这一纪录的正是西线华工,而当时那些华工却不算是美国人。直到近十年,关于当年华工的研究才有了较大进展,对华工贡献的关注也有增加。去年150年典礼上,交通部长赵小兰主题讲话,重点提到华工的贡献,算是代表政府对他们的感谢吧。
有意思的或者说是不幸的是,铁路建成后,大批华工返回加州,因为吃苦耐劳工资低,文化上又与其他人不相融,直接导致了排华浪潮,这就是另一段历史了。看到这一百多年前发生的事情,是不是和现在有点象呢?
现在的公园,每天演示两车相遇的场景。和ranger聊天得知,铁路打通前,加州不能造火车头,是由轮船从南美绕一圈运来,耗时6个月。加州又不产煤,所以火车烧的是木头!这一切,是在铁路打通后才改变。我说火车颜色很漂亮,原来以为是黑的。Ranger说因为只有黑白照片,他们也以为是黑的,但前几年在研究时发现当时的一篇报道提到火车是红色的。他们根据那个文字报道给火车上了颜色,但不知道现在的颜色是不是准确。至于为什么雇华工,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既然能建长城,所以⋯⋯其实他们不知道,长城是北方人建的,而加州华工则是广东人。当然,广东人在这里也创造了奇迹。






City of rocks National Reserve
从Golden Spike出来,已经九十多度了,太阳晒在身上有了烫的感觉。下一个是City of rocks。沿着GPS指的路,很快就上了unpaved road。租的车是Sedan,本来没计划上土路的,但GPS这样指,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希望是一小段,结果一直到Almo一个多小时基本上都是土路。一路上想着sedan底盘低轮胎薄不敢开太快。幸好路上车不多,不用一路吃土。就这样提心吊胆地开到了Almo。进City of rocks又是土路。这一次一群牛横在路上挡住了去路,一个牛仔和儿子在慢悠悠地牧牛,根本不在乎有车在等。我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pass,就回头先去了Visitor Center。拿了地图和Junior Ranger book/badge,查看了车的状况。过了二十分钟回来,牛还在路上!姐姐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牛仔牧牛,很高兴。我们和牛是一个方向。如果是反方向,只要停车等牛过去,几分钟即可。我们不行,必须开车慢慢穿过牛群。我试了几次,要躲牛又要躲来的车,实在不好弄。又过了十几二十分钟,我放弃了,就这样和City of rocks擦肩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