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16116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莲花楼演唱会🪷最美最强售后,盛大告别2023年夏那一朵悄然绽放的莲花,愿你潮水退去心有莲花

头像
0操作15161 #
头像
15161 #
0
23-10-05 15: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没看过马伯庸的作品

打戏多吗?


吃瓜群众而已 发表于 2023-10-05 14:39

长安十二时辰打戏还是很不错的,运镜很讲究。演员都演得很好,尤其是雷佳音和周一围,四字弟弟我觉得也不错(除了不够帅),但有人不喜欢他的台词。


我没看完主要是节奏问题,开头几集特别好,中间慢下来我没有那么多兴趣追了,因为我看过原著知道剧情,后来就没追完。

头像
0操作15162 #
头像
15162 #
0
23-10-05 16: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就看过风起洛阳,都不太记得讲啥了。打戏好像还行,但是剧情到中间就垮了,后面更是烂尾了。书没看过,不知道是不是编剧的锅。


Summer003 发表于 2023-10-05 15:58

风起洛阳我看完了,因为这部我没看过原著。质感不错,演员也符合角色。也是开篇很好,后来猜到结尾后就觉得没那么好看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5163 #
头像
15163 #
0
23-10-05 16:0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小作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生几度秋凉。

正如豆瓣莲花楼小组所言,每个莲络人,人均一篇小作文。没想到,对于一个年过不惑之年的妇道人家,一项自诩独行特立而擅为观察者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窠臼”。

我是在8月中旬电视剧已经热播完毕,爱奇艺会员已经能够收看全部剧集时,在一个好不容易得以休息的周末,偶然点进去看的,而且看第一遍时,囿于工作之余休年假带娃奔于祖国西南佛都,一个孩爸好友群聚和好有温度的地方,而断断续续的看完第一遍的,第一遍或被破案情节牵引,或被主角那十年找寻师兄而身份逐渐示于众人的离奇剧情所触动,但还不是那么悲而沉陷的,因为,我太忙了!后来,9月中旬,看过莲花楼主题演唱会后,我觉得其实现场角色互换都演不出各自原本角色那种感觉的,加之现场各位90后年轻演员们轻松友好默契的氛围实在太好,于是我又突然萌生出再好好看一遍的念头,这一看,才是真正入坑了。

你现在这样,很好!

好是好,但终究是一个人。

我方多病交友随心,没想过成为你的困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少师剑,专斩宵小,惩恶锄奸。

这个江湖熙来攘往,总会有新的传奇。

江山多年,变化万千,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

……

以及剧中《一别如雨》,剧尾《人世太匆忙》等,那些哀悠的旋律,使我彻底沦陷于此。

尤其剧终“人世太匆忙”响起,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弹幕里一片“意难平,剧升华,观众升天”的评论飘过,我心底也实则悲戚戚,然而,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也应作为最后的结局,莲华不再入局,也终于无须解局了,就让余味久久的盘旋在我等众生心中吧,也许只有意难平,才会激活我们蒙尘的心,而我们需要自己解局,和光同尘。

有些人为美强惨而痛,有些人为半生飘零而痛,人与人的痛,总是有所不同。

中年人是哭不出来,只悲在心里。此后,对于为什么陷入里面久久不能出来,我遍地找寻,平时因为劳碌我是远离互联网新媒体的,而今,豆瓣、b站、微博、小红书、抖音,也重新为这部剧而启用,我翻看着莲络人们的手记,以求与我所感哪怕只言片语的契合。

期间,我蓦然而少有的发现,我身上原来也有莲络人解读的社会属性——文人避世情节下,而又被家庭和时代赋予的沉重使命感。这大概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的特征和属性,生而为华夏人,也许这个古老民族历经几千年血与火的涅槃后,在当今时代下,赋予我们后人仅存的共有烙印。

莲花久病者成医仍不可自医,却还踽踽而行,探案与探寻师兄平行交错推进,透露出来生而为人的奔忙与不得已,世事裹挟;莲花一再阐明我不入局,何须解局,却又被宿命般地卷入江湖纷争,避世而不得,沉疴而再起,为苍生平息纷争,隔着屏幕就深深地感受到那沉重的使命感,不由得嗟叹!

而我们,何尝不是时常在奔波劳碌之余,卧榻难眠,也常常苦笑暗道一声“真狼狈”呢?

而剧外,日复一日如此庸碌,却难得片刻的喘息,却又意义为何?繁华终究会逝去,天才都会陨落凡尘种萝卜,而作为沧海一粟的我们,承认自己的辛苦或许无意义是一种带有痛感的经历,而莲花楼此刻唤起我们对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的永久追问。剧终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一种遥远深层的寂寥和伤感被唤起,英雄暮年,着实令我们扼腕痛惜,迟迟难以走出这种美好事物也终会消失的寂灭与伤逝之美。

“过去的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莲花最后告诉我们。

作为一部电视剧,莲花楼难得的是将一片已成追忆的那情那景、一段已不足一年的存活光景,这一放在现实中实属残酷而惨淡的故事以轻松诙谐体面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勾起我们的共情,我们心底悲鸣,彼此凝望,却也无法解局。因为我们都身在局中,虽然身处不同的元宇宙和维度。尤其对于身边或有朋友英年早逝,或有亲人仍在病榻之中的苍生而言,那种无奈而彻骨的痛,那种一时之间恨不得逃遁避世的冲动,那种一瞬之间望着窗外高楼大厦却恍惚出了人世间的痴,被慢慢激活。

环顾苍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贪嗔痴恋,人生实苦。

实在是感谢演员成毅先生,他实在是太美,让我们剧里沉浸于痛,却仍然美着他呈现出来的莲花的美好,设想如若换做他人诠释,如若这一形象稍微一暗淡无光,那么我们品咂到的将是何等直白刚硬的痛。感谢成毅先生用自身的美,给原本这一刚强和惨痛的暮年英雄披上美丽的外衣,也同时给我们注入一丝吗啡,我们虽还隐隐作痛,却痴迷于此。虽然,莲花楼不过是此人出演的若干电视剧之一罢了,但让我们深陷其中,已足够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年少的李相夷实在太惊才绝艳了,使得我也不禁平生也是头一次怀念起少年时代。近期正逢十一长假,回了趟故乡。遥想小时候记事年龄,最初接触武侠剧,是和妈妈一起观看《天涯明月刀》,很长一段时间,恍然只记得剧中傅红雪怀揣绝顶武功却被害身残的遭遇,江湖险恶和黑暗,是留给幼小孩童最初的记忆。后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诸位大侠武功至上,打败奸恶,孩童们痛快着、淋漓着,沉浸于剧中的情节,兴致热烈地享受着赢了胜了的爽,彼时人生的羊皮卷却尚未展开,终是无法体味这赢和胜的背后是什么,赢和胜是否会持续,其未来又会是什么。及至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为小李飞刀永远持酒亦醉亦醒的痛苦而不解,为傅红雪身残而孤独的一路飘零而焚心似火,彼时已长成少年的我,心中被剧中辗转的情节种下几多遗憾,却不知道,人生无常,纠结无益。

那时的我们,宛如李相夷——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可后来的我们,宛如李莲花——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及至今时,有莲络人告诉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相夷也可以过江东,去过李莲花的日子,项羽终究可以穿越数百年数个朝代,变作陶渊明,与他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融合共存。

而台下年轻一代莲络人们久久无法平复的意难平,大声呐喊着李莲花长命百岁,让我觉得古老的东方如今焕发出来的新鲜朝气,不仅可以容纳跌落神坛的李相夷,也会有孕育基督山伯爵的锋利和勇气。

莲花楼看似轻松诙谐的笔触,实则难掩人生原本悲凉的底色。人生终极是走向虚无的,如若给你的人生按下倒计时的发条和血包,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何来排列组合,更完满和顺遂的渡过?尽量不那么痛和孤独。

或许不少同仁也间或想过,但是很快被生计裹挟,陷入滚滚红尘,劳碌而不自知了。我们无暇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此刻更加感谢莲花楼,在人生已过不惑之年的珍贵节点,让我得以短暂跳脱出来,郑重的思考一下“人生”这个沉重的命题。

尤其,十一期间,由故乡返京的高铁上,窗外片片农田瞬闪而过,想到故乡的父老乡亲,一辈子就围绕在这阡陌交错方圆地格之间,柴米油盐的渡过此生,这片画地,局限着多少苍生的一辈子。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返乡期间,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爱人戏谑我,小镇做题家回来了。恍然那么一瞬间,似真似幻,虽然已年届四十有余,但是,童年和少年之于我,已确实恍然如几世前的事了。而少年那时候,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也确实惊才绝艳过,此后青中年奔波于异乡为异客,我暗笑自己泯然众人,此身安处即是吾乡罢了。

这世界运转得太快了,老是追着它的光走,我们怎能不累?

如今这个世界,孩儿们幼芽生枝,新木长成,他们正懵懵懂懂,还需要我们去扶助他们未来含苞欲放的人生,我们只能以莲花为灯,秉持初心前行。

这世界没了谁都可以,没有莲花,不行。

慢慢地,我好像找到沉浸于此剧还不愿出来的原因了。剧里剧外,只因久久不愿这样一个如此有趣而充盈的灵魂离开,我们才久久陷入其中,不愿出来,有时候,其实我们会感到孤独,所以,想一再挽留。

人生在世,孤独是永久的命题,人世太匆忙,谁不是孤身走一趟?对于害怕和还未学会如何面对孤独的我,其实数次也为剧中莲花孤独的身影而哀恸。人生漫长而艰难,能够得到短暂的欢愉和心灵的抚慰不易,遍尝世态炎凉冷暖,辗转奔波于尘世间而不得歇,已是众生百态。

俗世是劳碌了些。俗字添一字是俗气,平时唯恐避之不及,而俗字添一字也可以是雅俗,雅俗共赏,凭一部电视剧唤醒俗生,焉不是俗世的美好?现实中,这群已是90后的演员们在去年彼时炎热的夏天,真诚而又专业地为我们演绎着这么一部余音迟迟消散不去而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那时拍摄过程中,想必他们也为剧中人物而辗转反侧。时隔一年,此剧得以热播,这本是俗世上众生齐聚而共同塑造的美好。此后,年轻一代只需要继续好好的演,而我们只需要用心的看,在各自的人生中,演绎着属于各自的结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绪一经放飞,一坐就是一天。秋日里白天呢喃梦呓,写下此小文,还是舍不得说告别,然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莲花楼,终得暂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夏秋之交,感谢邂逅莲花楼,就让这么美丽的童话暂且封印在记忆里。

剧里,李莲花弃刎颈、断少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剧外,我们万万千千,得为其垒起一座座江海。我们感慨着,明月已获沉西海,悲风何处催八荒。同时,九州三十六郡,四河十二江,七岭二十一山,遍地找寻。

写下此文,也权当找寻路上的一抹鲜红印记。

罢了,今日断断续续地,就写这些吧,其实仍意犹未尽,提笔间隙,还不停照顾两个玩闹的娃,很容易累,也真的有些累了。况且,人与剧之间的相处,也如同喝酒,杯杯盏盏,你演我品,多多少少,只有随意才能更尽兴,又何必一篇干尽见底。不如多留一些余味,为以后作引,再泡出下一壶美酒来。

这不,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近来有一日晚上,因成毅特地去搜了《英雄志》卢云一生简介,竟然夜不能寐,近乎失眠。从书里望到书外,看现实中,我们曾经拥有过卢云这样的人物么?由近现代恍惚放飞思绪,想到左宗棠抬棺西去,想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又突然生出去瞻仰教员遗容的念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了前仆后继的他们,我们无比慨叹:

当年月色不如今日,当年月色就如今日。

……

我们终究得走出来,不管用扬州慢、还是北京快、抑或出差繁,莲花一生的悲喜,剂量太大,用短短一部剧,倏地注入你我凡体,犹如碧茶之毒,会深入肺腑,会入脑,会双目失明,会疯癫痴傻。短暂一个夏天我们消解不掉,我们需要继续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继续去经历江山多年,变化万千,等到终于放下时,我们可能慨叹:

那时距离观看莲花楼,已过去了N年。

头像
0操作15164 #
头像
15164 #
0
23-10-05 16:1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没看过,不清楚,感觉好像是悬疑剧情放在古代背景,坐等科普


树洞一下 发表于 2023-10-05 14:41

感觉很对头 马号称要做中国的丹布朗

头像
0操作15165 #
头像
15165 #
0
23-10-05 16:1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小作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生几度秋凉。

正如豆瓣莲花楼小组所言,每个莲络人,人均一篇小作文。没想到,对于一个年过不惑之年的妇道人家,一项自诩独行特立而擅为观察者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窠臼”。

我是在8月中旬电视剧已经热播完毕,爱奇艺会员已经能够收看全部剧集时,在一个好不容易得以休息的周末,偶然点进去看的,而且看第一遍时,囿于工作之余休年假带娃奔于祖国西南佛都,一个孩爸好友群聚和好有温度的地方,而断断续续的看完第一遍的,第一遍或被破案情节牵引,或被主角那十年找寻师兄而身份逐渐示于众人的离奇剧情所触动,但还不是那么悲而沉陷的,因为,我太忙了!后来,9月中旬,看过莲花楼主题演唱会后,我觉得其实现场角色互换都演不出各自原本角色那种感觉的,加之现场各位90后年轻演员们轻松友好默契的氛围实在太好,于是我又突然萌生出再好好看一遍的念头,这一看,才是真正入坑了。

你现在这样,很好!

好是好,但终究是一个人。

我方多病交友随心,没想过成为你的困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少师剑,专斩宵小,惩恶锄奸。

这个江湖熙来攘往,总会有新的传奇。

江山多年,变化万千,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

……

以及剧中《一别如雨》,剧尾《人世太匆忙》等,那些哀悠的旋律,使我彻底沦陷于此。

尤其剧终“人世太匆忙”响起,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弹幕里一片“意难平,剧升华,观众升天”的评论飘过,我心底也实则悲戚戚,然而,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也应作为最后的结局,莲华不再入局,也终于无须解局了,就让余味久久的盘旋在我等众生心中吧,也许只有意难平,才会激活我们蒙尘的心,而我们需要自己解局,和光同尘。

有些人为美强惨而痛,有些人为半生飘零而痛,人与人的痛,总是有所不同。

中年人是哭不出来,只悲在心里。此后,对于为什么陷入里面久久不能出来,我遍地找寻,平时因为劳碌我是远离互联网新媒体的,而今,豆瓣、b站、微博、小红书、抖音,也重新为这部剧而启用,我翻看着莲络人们的手记,以求与我所感哪怕只言片语的契合。

期间,我蓦然而少有的发现,我身上原来也有莲络人解读的社会属性——文人避世情节下,而又被家庭和时代赋予的沉重使命感。这大概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的特征和属性,生而为华夏人,也许这个古老民族历经几千年血与火的涅槃后,在当今时代下,赋予我们后人仅存的共有烙印。

莲花久病者成医仍不可自医,却还踽踽而行,探案与探寻师兄平行交错推进,透露出来生而为人的奔忙与不得已,世事裹挟;莲花一再阐明我不入局,何须解局,却又被宿命般地卷入江湖纷争,避世而不得,沉疴而再起,为苍生平息纷争,隔着屏幕就深深地感受到那沉重的使命感,不由得嗟叹!

而我们,何尝不是时常在奔波劳碌之余,卧榻难眠,也常常苦笑暗道一声“真狼狈”呢?

而剧外,日复一日如此庸碌,却难得片刻的喘息,却又意义为何?繁华终究会逝去,天才都会陨落凡尘种萝卜,而作为沧海一粟的我们,承认自己的辛苦或许无意义是一种带有痛感的经历,而莲花楼此刻唤起我们对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的永久追问。剧终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一种遥远深层的寂寥和伤感被唤起,英雄暮年,着实令我们扼腕痛惜,迟迟难以走出这种美好事物也终会消失的寂灭与伤逝之美。

“过去的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莲花最后告诉我们。

作为一部电视剧,莲花楼难得的是将一片已成追忆的那情那景、一段已不足一年的存活光景,这一放在现实中实属残酷而惨淡的故事以轻松诙谐体面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勾起我们的共情,我们心底悲鸣,彼此凝望,却也无法解局。因为我们都身在局中,虽然身处不同的元宇宙和维度。尤其对于身边或有朋友英年早逝,或有亲人仍在病榻之中的苍生而言,那种无奈而彻骨的痛,那种一时之间恨不得逃遁避世的冲动,那种一瞬之间望着窗外高楼大厦却恍惚出了人世间的痴,被慢慢激活。

环顾苍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贪嗔痴恋,人生实苦。

实在是感谢演员成毅先生,他实在是太美,让我们剧里沉浸于痛,却仍然美着他呈现出来的莲花的美好,设想如若换做他人诠释,如若这一形象稍微一暗淡无光,那么我们品咂到的将是何等直白刚硬的痛。感谢成毅先生用自身的美,给原本这一刚强和惨痛的暮年英雄披上美丽的外衣,也同时给我们注入一丝吗啡,我们虽还隐隐作痛,却痴迷于此。虽然,莲花楼不过是此人出演的若干电视剧之一罢了,但让我们深陷其中,已足够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年少的李相夷实在太惊才绝艳了,使得我也不禁平生也是头一次怀念起少年时代。近期正逢十一长假,回了趟故乡。遥想小时候记事年龄,最初接触武侠剧,是和妈妈一起观看《天涯明月刀》,很长一段时间,恍然只记得剧中傅红雪怀揣绝顶武功却被害身残的遭遇,江湖险恶和黑暗,是留给幼小孩童最初的记忆。后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诸位大侠武功至上,打败奸恶,孩童们痛快着、淋漓着,沉浸于剧中的情节,兴致热烈地享受着赢了胜了的爽,彼时人生的羊皮卷却尚未展开,终是无法体味这赢和胜的背后是什么,赢和胜是否会持续,其未来又会是什么。及至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为小李飞刀永远持酒亦醉亦醒的痛苦而不解,为傅红雪身残而孤独的一路飘零而焚心似火,彼时已长成少年的我,心中被剧中辗转的情节种下几多遗憾,却不知道,人生无常,纠结无益。

那时的我们,宛如李相夷——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可后来的我们,宛如李莲花——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及至今时,有莲络人告诉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相夷也可以过江东,去过李莲花的日子,项羽终究可以穿越数百年数个朝代,变作陶渊明,与他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融合共存。

而台下年轻一代莲络人们久久无法平复的意难平,大声呐喊着李莲花长命百岁,让我觉得古老的东方如今焕发出来的新鲜朝气,不仅可以容纳跌落神坛的李相夷,也会有孕育基督山伯爵的锋利和勇气。

莲花楼看似轻松诙谐的笔触,实则难掩人生原本悲凉的底色。人生终极是走向虚无的,如若给你的人生按下倒计时的发条和血包,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何来排列组合,更完满和顺遂的渡过?尽量不那么痛和孤独。

或许不少同仁也间或想过,但是很快被生计裹挟,陷入滚滚红尘,劳碌而不自知了。我们无暇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此刻更加感谢莲花楼,在人生已过不惑之年的珍贵节点,让我得以短暂跳脱出来,郑重的思考一下“人生”这个沉重的命题。

尤其,十一期间,由故乡返京的高铁上,窗外片片农田瞬闪而过,想到故乡的父老乡亲,一辈子就围绕在这阡陌交错方圆地格之间,柴米油盐的渡过此生,这片画地,局限着多少苍生的一辈子。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返乡期间,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爱人戏谑我,小镇做题家回来了。恍然那么一瞬间,似真似幻,虽然已年届四十有余,但是,童年和少年之于我,已确实恍然如几世前的事了。而少年那时候,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也确实惊才绝艳过,此后青中年奔波于异乡为异客,我暗笑自己泯然众人,此身安处即是吾乡罢了。

这世界运转得太快了,老是追着它的光走,我们怎能不累?

如今这个世界,孩儿们幼芽生枝,新木长成,他们正懵懵懂懂,还需要我们去扶助他们未来含苞欲放的人生,我们只能以莲花为灯,秉持初心前行。

这世界没了谁都可以,没有莲花,不行。

慢慢地,我好像找到沉浸于此剧还不愿出来的原因了。剧里剧外,只因久久不愿这样一个如此有趣而充盈的灵魂离开,我们才久久陷入其中,不愿出来,有时候,其实我们会感到孤独,所以,想一再挽留。

人生在世,孤独是永久的命题,人世太匆忙,谁不是孤身走一趟?对于害怕和还未学会如何面对孤独的我,其实数次也为剧中莲花孤独的身影而哀恸。人生漫长而艰难,能够得到短暂的欢愉和心灵的抚慰不易,遍尝世态炎凉冷暖,辗转奔波于尘世间而不得歇,已是众生百态。

俗世是劳碌了些。俗字添一字是俗气,平时唯恐避之不及,而俗字添一字也可以是雅俗,雅俗共赏,凭一部电视剧唤醒俗生,焉不是俗世的美好?现实中,这群已是90后的演员们在去年彼时炎热的夏天,真诚而又专业地为我们演绎着这么一部余音迟迟消散不去而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那时拍摄过程中,想必他们也为剧中人物而辗转反侧。时隔一年,此剧得以热播,这本是俗世上众生齐聚而共同塑造的美好。此后,年轻一代只需要继续好好的演,而我们只需要用心的看,在各自的人生中,演绎着属于各自的结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绪一经放飞,一坐就是一天。秋日里白天呢喃梦呓,写下此小文,还是舍不得说告别,然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莲花楼,终得暂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夏秋之交,感谢邂逅莲花楼,就让这么美丽的童话暂且封印在记忆里。

剧里,李莲花弃刎颈、断少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剧外,我们万万千千,得为其垒起一座座江海。我们感慨着,明月已获沉西海,悲风何处催八荒。同时,九州三十六郡,四河十二江,七岭二十一山,遍地找寻。

写下此文,也权当找寻路上的一抹鲜红印记。

罢了,今日断断续续地,就写这些吧,其实仍意犹未尽,提笔间隙,还不停照顾两个玩闹的娃,很容易累,也真的有些累了。况且,人与剧之间的相处,也如同喝酒,杯杯盏盏,你演我品,多多少少,只有随意才能更尽兴,又何必一篇干尽见底。不如多留一些余味,为以后作引,再泡出下一壶美酒来。

这不,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近来有一日晚上,因成毅特地去搜了《英雄志》卢云一生简介,竟然夜不能寐,近乎失眠。从书里望到书外,看现实中,我们曾经拥有过卢云这样的人物么?由近现代恍惚放飞思绪,想到左宗棠抬棺西去,想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又突然生出去瞻仰教员遗容的念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了前仆后继的他们,我们无比慨叹:

当年月色不如今日,当年月色就如今日。

……

我们终究得走出来,不管用扬州慢、还是北京快、抑或出差繁,莲花一生的悲喜,剂量太大,用短短一部剧,倏地注入你我凡体,犹如碧茶之毒,会深入肺腑,会入脑,会双目失明,会疯癫痴傻。短暂一个夏天我们消解不掉,我们需要继续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继续去经历江山多年,变化万千,等到终于放下时,我们可能慨叹:

那时距离观看莲花楼,已过去了N年。


芊芊芊妤 发表于 2023-10-05 16:05

这篇看得我好有共鸣啊

每一段都写得很好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5166 #
头像
15166 #
0
23-10-05 16:1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小作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生几度秋凉。

正如豆瓣莲花楼小组所言,每个莲络人,人均一篇小作文。没想到,对于一个年过不惑之年的妇道人家,一项自诩独行特立而擅为观察者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窠臼”。

我是在8月中旬电视剧已经热播完毕,爱奇艺会员已经能够收看全部剧集时,在一个好不容易得以休息的周末,偶然点进去看的,而且看第一遍时,囿于工作之余休年假带娃奔于祖国西南佛都,一个孩爸好友群聚和好有温度的地方,而断断续续的看完第一遍的,第一遍或被破案情节牵引,或被主角那十年找寻师兄而身份逐渐示于众人的离奇剧情所触动,但还不是那么悲而沉陷的,因为,我太忙了!后来,9月中旬,看过莲花楼主题演唱会后,我觉得其实现场角色互换都演不出各自原本角色那种感觉的,加之现场各位90后年轻演员们轻松友好默契的氛围实在太好,于是我又突然萌生出再好好看一遍的念头,这一看,才是真正入坑了。

你现在这样,很好!

好是好,但终究是一个人。

我方多病交友随心,没想过成为你的困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少师剑,专斩宵小,惩恶锄奸。

这个江湖熙来攘往,总会有新的传奇。

江山多年,变化万千,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

……

以及剧中《一别如雨》,剧尾《人世太匆忙》等,那些哀悠的旋律,使我彻底沦陷于此。

尤其剧终“人世太匆忙”响起,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弹幕里一片“意难平,剧升华,观众升天”的评论飘过,我心底也实则悲戚戚,然而,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也应作为最后的结局,莲华不再入局,也终于无须解局了,就让余味久久的盘旋在我等众生心中吧,也许只有意难平,才会激活我们蒙尘的心,而我们需要自己解局,和光同尘。

有些人为美强惨而痛,有些人为半生飘零而痛,人与人的痛,总是有所不同。

中年人是哭不出来,只悲在心里。此后,对于为什么陷入里面久久不能出来,我遍地找寻,平时因为劳碌我是远离互联网新媒体的,而今,豆瓣、b站、微博、小红书、抖音,也重新为这部剧而启用,我翻看着莲络人们的手记,以求与我所感哪怕只言片语的契合。

期间,我蓦然而少有的发现,我身上原来也有莲络人解读的社会属性——文人避世情节下,而又被家庭和时代赋予的沉重使命感。这大概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的特征和属性,生而为华夏人,也许这个古老民族历经几千年血与火的涅槃后,在当今时代下,赋予我们后人仅存的共有烙印。

莲花久病者成医仍不可自医,却还踽踽而行,探案与探寻师兄平行交错推进,透露出来生而为人的奔忙与不得已,世事裹挟;莲花一再阐明我不入局,何须解局,却又被宿命般地卷入江湖纷争,避世而不得,沉疴而再起,为苍生平息纷争,隔着屏幕就深深地感受到那沉重的使命感,不由得嗟叹!

而我们,何尝不是时常在奔波劳碌之余,卧榻难眠,也常常苦笑暗道一声“真狼狈”呢?

而剧外,日复一日如此庸碌,却难得片刻的喘息,却又意义为何?繁华终究会逝去,天才都会陨落凡尘种萝卜,而作为沧海一粟的我们,承认自己的辛苦或许无意义是一种带有痛感的经历,而莲花楼此刻唤起我们对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的永久追问。剧终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一种遥远深层的寂寥和伤感被唤起,英雄暮年,着实令我们扼腕痛惜,迟迟难以走出这种美好事物也终会消失的寂灭与伤逝之美。

“过去的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莲花最后告诉我们。

作为一部电视剧,莲花楼难得的是将一片已成追忆的那情那景、一段已不足一年的存活光景,这一放在现实中实属残酷而惨淡的故事以轻松诙谐体面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勾起我们的共情,我们心底悲鸣,彼此凝望,却也无法解局。因为我们都身在局中,虽然身处不同的元宇宙和维度。尤其对于身边或有朋友英年早逝,或有亲人仍在病榻之中的苍生而言,那种无奈而彻骨的痛,那种一时之间恨不得逃遁避世的冲动,那种一瞬之间望着窗外高楼大厦却恍惚出了人世间的痴,被慢慢激活。

环顾苍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贪嗔痴恋,人生实苦。

实在是感谢演员成毅先生,他实在是太美,让我们剧里沉浸于痛,却仍然美着他呈现出来的莲花的美好,设想如若换做他人诠释,如若这一形象稍微一暗淡无光,那么我们品咂到的将是何等直白刚硬的痛。感谢成毅先生用自身的美,给原本这一刚强和惨痛的暮年英雄披上美丽的外衣,也同时给我们注入一丝吗啡,我们虽还隐隐作痛,却痴迷于此。虽然,莲花楼不过是此人出演的若干电视剧之一罢了,但让我们深陷其中,已足够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年少的李相夷实在太惊才绝艳了,使得我也不禁平生也是头一次怀念起少年时代。近期正逢十一长假,回了趟故乡。遥想小时候记事年龄,最初接触武侠剧,是和妈妈一起观看《天涯明月刀》,很长一段时间,恍然只记得剧中傅红雪怀揣绝顶武功却被害身残的遭遇,江湖险恶和黑暗,是留给幼小孩童最初的记忆。后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诸位大侠武功至上,打败奸恶,孩童们痛快着、淋漓着,沉浸于剧中的情节,兴致热烈地享受着赢了胜了的爽,彼时人生的羊皮卷却尚未展开,终是无法体味这赢和胜的背后是什么,赢和胜是否会持续,其未来又会是什么。及至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为小李飞刀永远持酒亦醉亦醒的痛苦而不解,为傅红雪身残而孤独的一路飘零而焚心似火,彼时已长成少年的我,心中被剧中辗转的情节种下几多遗憾,却不知道,人生无常,纠结无益。

那时的我们,宛如李相夷——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可后来的我们,宛如李莲花——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及至今时,有莲络人告诉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相夷也可以过江东,去过李莲花的日子,项羽终究可以穿越数百年数个朝代,变作陶渊明,与他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融合共存。

而台下年轻一代莲络人们久久无法平复的意难平,大声呐喊着李莲花长命百岁,让我觉得古老的东方如今焕发出来的新鲜朝气,不仅可以容纳跌落神坛的李相夷,也会有孕育基督山伯爵的锋利和勇气。

莲花楼看似轻松诙谐的笔触,实则难掩人生原本悲凉的底色。人生终极是走向虚无的,如若给你的人生按下倒计时的发条和血包,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何来排列组合,更完满和顺遂的渡过?尽量不那么痛和孤独。

或许不少同仁也间或想过,但是很快被生计裹挟,陷入滚滚红尘,劳碌而不自知了。我们无暇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此刻更加感谢莲花楼,在人生已过不惑之年的珍贵节点,让我得以短暂跳脱出来,郑重的思考一下“人生”这个沉重的命题。

尤其,十一期间,由故乡返京的高铁上,窗外片片农田瞬闪而过,想到故乡的父老乡亲,一辈子就围绕在这阡陌交错方圆地格之间,柴米油盐的渡过此生,这片画地,局限着多少苍生的一辈子。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返乡期间,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爱人戏谑我,小镇做题家回来了。恍然那么一瞬间,似真似幻,虽然已年届四十有余,但是,童年和少年之于我,已确实恍然如几世前的事了。而少年那时候,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也确实惊才绝艳过,此后青中年奔波于异乡为异客,我暗笑自己泯然众人,此身安处即是吾乡罢了。

这世界运转得太快了,老是追着它的光走,我们怎能不累?

如今这个世界,孩儿们幼芽生枝,新木长成,他们正懵懵懂懂,还需要我们去扶助他们未来含苞欲放的人生,我们只能以莲花为灯,秉持初心前行。

这世界没了谁都可以,没有莲花,不行。

慢慢地,我好像找到沉浸于此剧还不愿出来的原因了。剧里剧外,只因久久不愿这样一个如此有趣而充盈的灵魂离开,我们才久久陷入其中,不愿出来,有时候,其实我们会感到孤独,所以,想一再挽留。

人生在世,孤独是永久的命题,人世太匆忙,谁不是孤身走一趟?对于害怕和还未学会如何面对孤独的我,其实数次也为剧中莲花孤独的身影而哀恸。人生漫长而艰难,能够得到短暂的欢愉和心灵的抚慰不易,遍尝世态炎凉冷暖,辗转奔波于尘世间而不得歇,已是众生百态。

俗世是劳碌了些。俗字添一字是俗气,平时唯恐避之不及,而俗字添一字也可以是雅俗,雅俗共赏,凭一部电视剧唤醒俗生,焉不是俗世的美好?现实中,这群已是90后的演员们在去年彼时炎热的夏天,真诚而又专业地为我们演绎着这么一部余音迟迟消散不去而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那时拍摄过程中,想必他们也为剧中人物而辗转反侧。时隔一年,此剧得以热播,这本是俗世上众生齐聚而共同塑造的美好。此后,年轻一代只需要继续好好的演,而我们只需要用心的看,在各自的人生中,演绎着属于各自的结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绪一经放飞,一坐就是一天。秋日里白天呢喃梦呓,写下此小文,还是舍不得说告别,然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莲花楼,终得暂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夏秋之交,感谢邂逅莲花楼,就让这么美丽的童话暂且封印在记忆里。

剧里,李莲花弃刎颈、断少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剧外,我们万万千千,得为其垒起一座座江海。我们感慨着,明月已获沉西海,悲风何处催八荒。同时,九州三十六郡,四河十二江,七岭二十一山,遍地找寻。

写下此文,也权当找寻路上的一抹鲜红印记。

罢了,今日断断续续地,就写这些吧,其实仍意犹未尽,提笔间隙,还不停照顾两个玩闹的娃,很容易累,也真的有些累了。况且,人与剧之间的相处,也如同喝酒,杯杯盏盏,你演我品,多多少少,只有随意才能更尽兴,又何必一篇干尽见底。不如多留一些余味,为以后作引,再泡出下一壶美酒来。

这不,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近来有一日晚上,因成毅特地去搜了《英雄志》卢云一生简介,竟然夜不能寐,近乎失眠。从书里望到书外,看现实中,我们曾经拥有过卢云这样的人物么?由近现代恍惚放飞思绪,想到左宗棠抬棺西去,想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又突然生出去瞻仰教员遗容的念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了前仆后继的他们,我们无比慨叹:

当年月色不如今日,当年月色就如今日。

……

我们终究得走出来,不管用扬州慢、还是北京快、抑或出差繁,莲花一生的悲喜,剂量太大,用短短一部剧,倏地注入你我凡体,犹如碧茶之毒,会深入肺腑,会入脑,会双目失明,会疯癫痴傻。短暂一个夏天我们消解不掉,我们需要继续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继续去经历江山多年,变化万千,等到终于放下时,我们可能慨叹:

那时距离观看莲花楼,已过去了N年。


芊芊芊妤 发表于 2023-10-05 16:05

这篇写得真好啊

头像
0操作15167 #
头像
15167 #
0
23-10-05 16: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感觉很对头 马号称要做中国的丹布朗


sioc 发表于 2023-10-05 16:13

哈哈,小思觉得马的书/剧怎么样?历史背景真实吗?

头像
0操作15168 #
头像
15168 #
0
23-10-05 16: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5164楼芊芊芊妤的帖子

莲花楼这样的好剧就是好在雅俗共赏,可以深品,也可以浅尝,越是有阅历越是能品出味道来。

头像
0操作15169 #
头像
15169 #
0
23-10-05 16:5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5164楼芊芊芊妤的帖子

莲花楼这样的好剧就是好在雅俗共赏,可以深品,也可以浅尝,越是有阅历越是能品出味道来。


葭月 发表于 2023-10-05 16:43

看你们说马的剧知道结局就不想看了,估计没莲花楼这么好品

头像
0操作15170 #
头像
15170 #
0
23-10-05 17: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祝福成毅接个好饼。


此心安处 发表于 2023-10-05 15:29

看传说是古装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5171 #
头像
15171 #
0
23-10-05 18:0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小作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生几度秋凉。

正如豆瓣莲花楼小组所言,每个莲络人,人均一篇小作文。没想到,对于一个年过不惑之年的妇道人家,一项自诩独行特立而擅为观察者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窠臼”。

我是在8月中旬电视剧已经热播完毕,爱奇艺会员已经能够收看全部剧集时,在一个好不容易得以休息的周末,偶然点进去看的,而且看第一遍时,囿于工作之余休年假带娃奔于祖国西南佛都,一个孩爸好友群聚和好有温度的地方,而断断续续的看完第一遍的,第一遍或被破案情节牵引,或被主角那十年找寻师兄而身份逐渐示于众人的离奇剧情所触动,但还不是那么悲而沉陷的,因为,我太忙了!后来,9月中旬,看过莲花楼主题演唱会后,我觉得其实现场角色互换都演不出各自原本角色那种感觉的,加之现场各位90后年轻演员们轻松友好默契的氛围实在太好,于是我又突然萌生出再好好看一遍的念头,这一看,才是真正入坑了。

你现在这样,很好!

好是好,但终究是一个人。

我方多病交友随心,没想过成为你的困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少师剑,专斩宵小,惩恶锄奸。

这个江湖熙来攘往,总会有新的传奇。

江山多年,变化万千,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

……

以及剧中《一别如雨》,剧尾《人世太匆忙》等,那些哀悠的旋律,使我彻底沦陷于此。

尤其剧终“人世太匆忙”响起,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弹幕里一片“意难平,剧升华,观众升天”的评论飘过,我心底也实则悲戚戚,然而,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也应作为最后的结局,莲华不再入局,也终于无须解局了,就让余味久久的盘旋在我等众生心中吧,也许只有意难平,才会激活我们蒙尘的心,而我们需要自己解局,和光同尘。

有些人为美强惨而痛,有些人为半生飘零而痛,人与人的痛,总是有所不同。

中年人是哭不出来,只悲在心里。此后,对于为什么陷入里面久久不能出来,我遍地找寻,平时因为劳碌我是远离互联网新媒体的,而今,豆瓣、b站、微博、小红书、抖音,也重新为这部剧而启用,我翻看着莲络人们的手记,以求与我所感哪怕只言片语的契合。

期间,我蓦然而少有的发现,我身上原来也有莲络人解读的社会属性——文人避世情节下,而又被家庭和时代赋予的沉重使命感。这大概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的特征和属性,生而为华夏人,也许这个古老民族历经几千年血与火的涅槃后,在当今时代下,赋予我们后人仅存的共有烙印。

莲花久病者成医仍不可自医,却还踽踽而行,探案与探寻师兄平行交错推进,透露出来生而为人的奔忙与不得已,世事裹挟;莲花一再阐明我不入局,何须解局,却又被宿命般地卷入江湖纷争,避世而不得,沉疴而再起,为苍生平息纷争,隔着屏幕就深深地感受到那沉重的使命感,不由得嗟叹!

而我们,何尝不是时常在奔波劳碌之余,卧榻难眠,也常常苦笑暗道一声“真狼狈”呢?

而剧外,日复一日如此庸碌,却难得片刻的喘息,却又意义为何?繁华终究会逝去,天才都会陨落凡尘种萝卜,而作为沧海一粟的我们,承认自己的辛苦或许无意义是一种带有痛感的经历,而莲花楼此刻唤起我们对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的永久追问。剧终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一种遥远深层的寂寥和伤感被唤起,英雄暮年,着实令我们扼腕痛惜,迟迟难以走出这种美好事物也终会消失的寂灭与伤逝之美。

“过去的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莲花最后告诉我们。

作为一部电视剧,莲花楼难得的是将一片已成追忆的那情那景、一段已不足一年的存活光景,这一放在现实中实属残酷而惨淡的故事以轻松诙谐体面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勾起我们的共情,我们心底悲鸣,彼此凝望,却也无法解局。因为我们都身在局中,虽然身处不同的元宇宙和维度。尤其对于身边或有朋友英年早逝,或有亲人仍在病榻之中的苍生而言,那种无奈而彻骨的痛,那种一时之间恨不得逃遁避世的冲动,那种一瞬之间望着窗外高楼大厦却恍惚出了人世间的痴,被慢慢激活。

环顾苍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贪嗔痴恋,人生实苦。

实在是感谢演员成毅先生,他实在是太美,让我们剧里沉浸于痛,却仍然美着他呈现出来的莲花的美好,设想如若换做他人诠释,如若这一形象稍微一暗淡无光,那么我们品咂到的将是何等直白刚硬的痛。感谢成毅先生用自身的美,给原本这一刚强和惨痛的暮年英雄披上美丽的外衣,也同时给我们注入一丝吗啡,我们虽还隐隐作痛,却痴迷于此。虽然,莲花楼不过是此人出演的若干电视剧之一罢了,但让我们深陷其中,已足够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年少的李相夷实在太惊才绝艳了,使得我也不禁平生也是头一次怀念起少年时代。近期正逢十一长假,回了趟故乡。遥想小时候记事年龄,最初接触武侠剧,是和妈妈一起观看《天涯明月刀》,很长一段时间,恍然只记得剧中傅红雪怀揣绝顶武功却被害身残的遭遇,江湖险恶和黑暗,是留给幼小孩童最初的记忆。后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诸位大侠武功至上,打败奸恶,孩童们痛快着、淋漓着,沉浸于剧中的情节,兴致热烈地享受着赢了胜了的爽,彼时人生的羊皮卷却尚未展开,终是无法体味这赢和胜的背后是什么,赢和胜是否会持续,其未来又会是什么。及至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为小李飞刀永远持酒亦醉亦醒的痛苦而不解,为傅红雪身残而孤独的一路飘零而焚心似火,彼时已长成少年的我,心中被剧中辗转的情节种下几多遗憾,却不知道,人生无常,纠结无益。

那时的我们,宛如李相夷——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可后来的我们,宛如李莲花——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及至今时,有莲络人告诉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相夷也可以过江东,去过李莲花的日子,项羽终究可以穿越数百年数个朝代,变作陶渊明,与他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融合共存。

而台下年轻一代莲络人们久久无法平复的意难平,大声呐喊着李莲花长命百岁,让我觉得古老的东方如今焕发出来的新鲜朝气,不仅可以容纳跌落神坛的李相夷,也会有孕育基督山伯爵的锋利和勇气。

莲花楼看似轻松诙谐的笔触,实则难掩人生原本悲凉的底色。人生终极是走向虚无的,如若给你的人生按下倒计时的发条和血包,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何来排列组合,更完满和顺遂的渡过?尽量不那么痛和孤独。

或许不少同仁也间或想过,但是很快被生计裹挟,陷入滚滚红尘,劳碌而不自知了。我们无暇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此刻更加感谢莲花楼,在人生已过不惑之年的珍贵节点,让我得以短暂跳脱出来,郑重的思考一下“人生”这个沉重的命题。

尤其,十一期间,由故乡返京的高铁上,窗外片片农田瞬闪而过,想到故乡的父老乡亲,一辈子就围绕在这阡陌交错方圆地格之间,柴米油盐的渡过此生,这片画地,局限着多少苍生的一辈子。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返乡期间,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爱人戏谑我,小镇做题家回来了。恍然那么一瞬间,似真似幻,虽然已年届四十有余,但是,童年和少年之于我,已确实恍然如几世前的事了。而少年那时候,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也确实惊才绝艳过,此后青中年奔波于异乡为异客,我暗笑自己泯然众人,此身安处即是吾乡罢了。

这世界运转得太快了,老是追着它的光走,我们怎能不累?

如今这个世界,孩儿们幼芽生枝,新木长成,他们正懵懵懂懂,还需要我们去扶助他们未来含苞欲放的人生,我们只能以莲花为灯,秉持初心前行。

这世界没了谁都可以,没有莲花,不行。

慢慢地,我好像找到沉浸于此剧还不愿出来的原因了。剧里剧外,只因久久不愿这样一个如此有趣而充盈的灵魂离开,我们才久久陷入其中,不愿出来,有时候,其实我们会感到孤独,所以,想一再挽留。

人生在世,孤独是永久的命题,人世太匆忙,谁不是孤身走一趟?对于害怕和还未学会如何面对孤独的我,其实数次也为剧中莲花孤独的身影而哀恸。人生漫长而艰难,能够得到短暂的欢愉和心灵的抚慰不易,遍尝世态炎凉冷暖,辗转奔波于尘世间而不得歇,已是众生百态。

俗世是劳碌了些。俗字添一字是俗气,平时唯恐避之不及,而俗字添一字也可以是雅俗,雅俗共赏,凭一部电视剧唤醒俗生,焉不是俗世的美好?现实中,这群已是90后的演员们在去年彼时炎热的夏天,真诚而又专业地为我们演绎着这么一部余音迟迟消散不去而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那时拍摄过程中,想必他们也为剧中人物而辗转反侧。时隔一年,此剧得以热播,这本是俗世上众生齐聚而共同塑造的美好。此后,年轻一代只需要继续好好的演,而我们只需要用心的看,在各自的人生中,演绎着属于各自的结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绪一经放飞,一坐就是一天。秋日里白天呢喃梦呓,写下此小文,还是舍不得说告别,然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莲花楼,终得暂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夏秋之交,感谢邂逅莲花楼,就让这么美丽的童话暂且封印在记忆里。

剧里,李莲花弃刎颈、断少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剧外,我们万万千千,得为其垒起一座座江海。我们感慨着,明月已获沉西海,悲风何处催八荒。同时,九州三十六郡,四河十二江,七岭二十一山,遍地找寻。

写下此文,也权当找寻路上的一抹鲜红印记。

罢了,今日断断续续地,就写这些吧,其实仍意犹未尽,提笔间隙,还不停照顾两个玩闹的娃,很容易累,也真的有些累了。况且,人与剧之间的相处,也如同喝酒,杯杯盏盏,你演我品,多多少少,只有随意才能更尽兴,又何必一篇干尽见底。不如多留一些余味,为以后作引,再泡出下一壶美酒来。

这不,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近来有一日晚上,因成毅特地去搜了《英雄志》卢云一生简介,竟然夜不能寐,近乎失眠。从书里望到书外,看现实中,我们曾经拥有过卢云这样的人物么?由近现代恍惚放飞思绪,想到左宗棠抬棺西去,想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又突然生出去瞻仰教员遗容的念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了前仆后继的他们,我们无比慨叹:

当年月色不如今日,当年月色就如今日。

……

我们终究得走出来,不管用扬州慢、还是北京快、抑或出差繁,莲花一生的悲喜,剂量太大,用短短一部剧,倏地注入你我凡体,犹如碧茶之毒,会深入肺腑,会入脑,会双目失明,会疯癫痴傻。短暂一个夏天我们消解不掉,我们需要继续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继续去经历江山多年,变化万千,等到终于放下时,我们可能慨叹:

那时距离观看莲花楼,已过去了N年。


芊芊芊妤 发表于 2023-10-05 16:05

这写的也太好了。

头像
0操作15172 #
头像
15172 #
0
23-10-05 19: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如果马伯庸的这个饼是真的,正好给我机会看看他的剧,哈哈 😄

头像
0操作15173 #
头像
15173 #
0
23-10-05 19: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小作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生几度秋凉。

正如豆瓣莲花楼小组所言,每个莲络人,人均一篇小作文。没想到,对于一个年过不惑之年的妇道人家,一项自诩独行特立而擅为观察者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落入“窠臼”。

我是在8月中旬电视剧已经热播完毕,爱奇艺会员已经能够收看全部剧集时,在一个好不容易得以休息的周末,偶然点进去看的,而且看第一遍时,囿于工作之余休年假带娃奔于祖国西南佛都,一个孩爸好友群聚和好有温度的地方,而断断续续的看完第一遍的,第一遍或被破案情节牵引,或被主角那十年找寻师兄而身份逐渐示于众人的离奇剧情所触动,但还不是那么悲而沉陷的,因为,我太忙了!后来,9月中旬,看过莲花楼主题演唱会后,我觉得其实现场角色互换都演不出各自原本角色那种感觉的,加之现场各位90后年轻演员们轻松友好默契的氛围实在太好,于是我又突然萌生出再好好看一遍的念头,这一看,才是真正入坑了。

你现在这样,很好!

好是好,但终究是一个人。

我方多病交友随心,没想过成为你的困扰。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少师剑,专斩宵小,惩恶锄奸。

这个江湖熙来攘往,总会有新的传奇。

江山多年,变化万千,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

……

以及剧中《一别如雨》,剧尾《人世太匆忙》等,那些哀悠的旋律,使我彻底沦陷于此。

尤其剧终“人世太匆忙”响起,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弹幕里一片“意难平,剧升华,观众升天”的评论飘过,我心底也实则悲戚戚,然而,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也应作为最后的结局,莲华不再入局,也终于无须解局了,就让余味久久的盘旋在我等众生心中吧,也许只有意难平,才会激活我们蒙尘的心,而我们需要自己解局,和光同尘。

有些人为美强惨而痛,有些人为半生飘零而痛,人与人的痛,总是有所不同。

中年人是哭不出来,只悲在心里。此后,对于为什么陷入里面久久不能出来,我遍地找寻,平时因为劳碌我是远离互联网新媒体的,而今,豆瓣、b站、微博、小红书、抖音,也重新为这部剧而启用,我翻看着莲络人们的手记,以求与我所感哪怕只言片语的契合。

期间,我蓦然而少有的发现,我身上原来也有莲络人解读的社会属性——文人避世情节下,而又被家庭和时代赋予的沉重使命感。这大概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的特征和属性,生而为华夏人,也许这个古老民族历经几千年血与火的涅槃后,在当今时代下,赋予我们后人仅存的共有烙印。

莲花久病者成医仍不可自医,却还踽踽而行,探案与探寻师兄平行交错推进,透露出来生而为人的奔忙与不得已,世事裹挟;莲花一再阐明我不入局,何须解局,却又被宿命般地卷入江湖纷争,避世而不得,沉疴而再起,为苍生平息纷争,隔着屏幕就深深地感受到那沉重的使命感,不由得嗟叹!

而我们,何尝不是时常在奔波劳碌之余,卧榻难眠,也常常苦笑暗道一声“真狼狈”呢?

而剧外,日复一日如此庸碌,却难得片刻的喘息,却又意义为何?繁华终究会逝去,天才都会陨落凡尘种萝卜,而作为沧海一粟的我们,承认自己的辛苦或许无意义是一种带有痛感的经历,而莲花楼此刻唤起我们对于“生而为人,意义何在”的永久追问。剧终番外海边,莲花身影似真似幻,一种遥远深层的寂寥和伤感被唤起,英雄暮年,着实令我们扼腕痛惜,迟迟难以走出这种美好事物也终会消失的寂灭与伤逝之美。

“过去的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的日子”,莲花最后告诉我们。

作为一部电视剧,莲花楼难得的是将一片已成追忆的那情那景、一段已不足一年的存活光景,这一放在现实中实属残酷而惨淡的故事以轻松诙谐体面的方式呈现给我们,勾起我们的共情,我们心底悲鸣,彼此凝望,却也无法解局。因为我们都身在局中,虽然身处不同的元宇宙和维度。尤其对于身边或有朋友英年早逝,或有亲人仍在病榻之中的苍生而言,那种无奈而彻骨的痛,那种一时之间恨不得逃遁避世的冲动,那种一瞬之间望着窗外高楼大厦却恍惚出了人世间的痴,被慢慢激活。

环顾苍生,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贪嗔痴恋,人生实苦。

实在是感谢演员成毅先生,他实在是太美,让我们剧里沉浸于痛,却仍然美着他呈现出来的莲花的美好,设想如若换做他人诠释,如若这一形象稍微一暗淡无光,那么我们品咂到的将是何等直白刚硬的痛。感谢成毅先生用自身的美,给原本这一刚强和惨痛的暮年英雄披上美丽的外衣,也同时给我们注入一丝吗啡,我们虽还隐隐作痛,却痴迷于此。虽然,莲花楼不过是此人出演的若干电视剧之一罢了,但让我们深陷其中,已足够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常富贵,安乐是神仙。年少的李相夷实在太惊才绝艳了,使得我也不禁平生也是头一次怀念起少年时代。近期正逢十一长假,回了趟故乡。遥想小时候记事年龄,最初接触武侠剧,是和妈妈一起观看《天涯明月刀》,很长一段时间,恍然只记得剧中傅红雪怀揣绝顶武功却被害身残的遭遇,江湖险恶和黑暗,是留给幼小孩童最初的记忆。后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诸位大侠武功至上,打败奸恶,孩童们痛快着、淋漓着,沉浸于剧中的情节,兴致热烈地享受着赢了胜了的爽,彼时人生的羊皮卷却尚未展开,终是无法体味这赢和胜的背后是什么,赢和胜是否会持续,其未来又会是什么。及至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为小李飞刀永远持酒亦醉亦醒的痛苦而不解,为傅红雪身残而孤独的一路飘零而焚心似火,彼时已长成少年的我,心中被剧中辗转的情节种下几多遗憾,却不知道,人生无常,纠结无益。

那时的我们,宛如李相夷——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可后来的我们,宛如李莲花——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及至今时,有莲络人告诉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相夷也可以过江东,去过李莲花的日子,项羽终究可以穿越数百年数个朝代,变作陶渊明,与他来一场旷日持久的融合共存。

而台下年轻一代莲络人们久久无法平复的意难平,大声呐喊着李莲花长命百岁,让我觉得古老的东方如今焕发出来的新鲜朝气,不仅可以容纳跌落神坛的李相夷,也会有孕育基督山伯爵的锋利和勇气。

莲花楼看似轻松诙谐的笔触,实则难掩人生原本悲凉的底色。人生终极是走向虚无的,如若给你的人生按下倒计时的发条和血包,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何来排列组合,更完满和顺遂的渡过?尽量不那么痛和孤独。

或许不少同仁也间或想过,但是很快被生计裹挟,陷入滚滚红尘,劳碌而不自知了。我们无暇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此刻更加感谢莲花楼,在人生已过不惑之年的珍贵节点,让我得以短暂跳脱出来,郑重的思考一下“人生”这个沉重的命题。

尤其,十一期间,由故乡返京的高铁上,窗外片片农田瞬闪而过,想到故乡的父老乡亲,一辈子就围绕在这阡陌交错方圆地格之间,柴米油盐的渡过此生,这片画地,局限着多少苍生的一辈子。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返乡期间,走在小镇的街道上,爱人戏谑我,小镇做题家回来了。恍然那么一瞬间,似真似幻,虽然已年届四十有余,但是,童年和少年之于我,已确实恍然如几世前的事了。而少年那时候,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也确实惊才绝艳过,此后青中年奔波于异乡为异客,我暗笑自己泯然众人,此身安处即是吾乡罢了。

这世界运转得太快了,老是追着它的光走,我们怎能不累?

如今这个世界,孩儿们幼芽生枝,新木长成,他们正懵懵懂懂,还需要我们去扶助他们未来含苞欲放的人生,我们只能以莲花为灯,秉持初心前行。

这世界没了谁都可以,没有莲花,不行。

慢慢地,我好像找到沉浸于此剧还不愿出来的原因了。剧里剧外,只因久久不愿这样一个如此有趣而充盈的灵魂离开,我们才久久陷入其中,不愿出来,有时候,其实我们会感到孤独,所以,想一再挽留。

人生在世,孤独是永久的命题,人世太匆忙,谁不是孤身走一趟?对于害怕和还未学会如何面对孤独的我,其实数次也为剧中莲花孤独的身影而哀恸。人生漫长而艰难,能够得到短暂的欢愉和心灵的抚慰不易,遍尝世态炎凉冷暖,辗转奔波于尘世间而不得歇,已是众生百态。

俗世是劳碌了些。俗字添一字是俗气,平时唯恐避之不及,而俗字添一字也可以是雅俗,雅俗共赏,凭一部电视剧唤醒俗生,焉不是俗世的美好?现实中,这群已是90后的演员们在去年彼时炎热的夏天,真诚而又专业地为我们演绎着这么一部余音迟迟消散不去而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那时拍摄过程中,想必他们也为剧中人物而辗转反侧。时隔一年,此剧得以热播,这本是俗世上众生齐聚而共同塑造的美好。此后,年轻一代只需要继续好好的演,而我们只需要用心的看,在各自的人生中,演绎着属于各自的结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绪一经放飞,一坐就是一天。秋日里白天呢喃梦呓,写下此小文,还是舍不得说告别,然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莲花楼,终得暂别,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个夏秋之交,感谢邂逅莲花楼,就让这么美丽的童话暂且封印在记忆里。

剧里,李莲花弃刎颈、断少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剧外,我们万万千千,得为其垒起一座座江海。我们感慨着,明月已获沉西海,悲风何处催八荒。同时,九州三十六郡,四河十二江,七岭二十一山,遍地找寻。

写下此文,也权当找寻路上的一抹鲜红印记。

罢了,今日断断续续地,就写这些吧,其实仍意犹未尽,提笔间隙,还不停照顾两个玩闹的娃,很容易累,也真的有些累了。况且,人与剧之间的相处,也如同喝酒,杯杯盏盏,你演我品,多多少少,只有随意才能更尽兴,又何必一篇干尽见底。不如多留一些余味,为以后作引,再泡出下一壶美酒来。

这不,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近来有一日晚上,因成毅特地去搜了《英雄志》卢云一生简介,竟然夜不能寐,近乎失眠。从书里望到书外,看现实中,我们曾经拥有过卢云这样的人物么?由近现代恍惚放飞思绪,想到左宗棠抬棺西去,想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又突然生出去瞻仰教员遗容的念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了前仆后继的他们,我们无比慨叹:

当年月色不如今日,当年月色就如今日。

……

我们终究得走出来,不管用扬州慢、还是北京快、抑或出差繁,莲花一生的悲喜,剂量太大,用短短一部剧,倏地注入你我凡体,犹如碧茶之毒,会深入肺腑,会入脑,会双目失明,会疯癫痴傻。短暂一个夏天我们消解不掉,我们需要继续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继续去经历江山多年,变化万千,等到终于放下时,我们可能慨叹:

那时距离观看莲花楼,已过去了N年。


芊芊芊妤 发表于 2023-10-05 16:05

这么长的小作文,写得真好!

复制到word里数了一下有4000多字

作为书粉我惭愧啊,都没写过长的书评剧评

头像
0操作15174 #
头像
15174 #
0
23-10-05 19: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成毅要演马伯庸的剧了?太好了。很喜欢看马的小说。
头像
0操作15175 #
头像
15175 #
0
23-10-05 19: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5176 #
头像
15176 #
0
23-10-05 20: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成毅要演马伯庸的剧了?太好了。很喜欢看马的小说。
panda07 发表于 2023-10-05 19:49

吃瓜不信瓜。。聊聊乐呵一下。

头像
0操作15177 #
头像
15177 #
0
23-10-05 20: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藿香正气水 发表于 2023-10-05 19:58

亲妈喜欢这幅画。。

头像
0操作15178 #
头像
15178 #
0
23-10-05 20: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藿香正气水 发表于 2023-10-05 19:58

太有爱了,亲妈也是很淡定的气质啊,适合和小花一起种萝卜

头像
0操作15179 #
头像
15179 #
0
23-10-05 22: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15176楼藿香正气水的帖子

送萝卜太可爱了,藤大也喜欢种植的人,看她微博上常常发自己种的植物

头像
0操作15180 #
头像
15180 #
0
23-10-05 23:3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看这是什么,门主的舞成了业界标杆了。

黄景瑜夸他跳的好。

发帖回复
查看:584243|回复:16116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