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好博学。佩服。
留别妻的解析的常见说法是这样的:
“男女相爱结为夫妻,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可是在残酷的兵役制逼迫下,它只能像一朵刚绽放即被摧残的花,转瞬即逝,无法追回。”.
古往今来,男人不缺乏要追求心中的大义抛妻舍子。而这位诗中的男子应是被征兵,心中十分不舍得。相柳则是既不相信他为之牺牲的事业,又是主动放弃和夭的未来可能,都套不上。其实我是觉得桐华让相柳战死,一条命都不留,是对男性征战沙场有种倾慕崇拜感,觉得是男性力量的体现吧。相柳挺好,但是总觉得这样的男性主角文学中很多见。
我觉得涂山璟这样的男性人物倒是比较少见的。一方面善良温柔专一视财富权势为身外之物,另一方面又有才华横溢机智无双的俊逸(虽然后者都在别人嘴里, 没有很多具体情节刻画). 有脆弱感,也有他的坚持。我很少见官配是这样的。
也就是留一个梦幻泡影让小妖幸福吧。世间有多少男子是十七,牺牲型的相柳也不多。苍炫或者想当苍炫比较多见。
我觉得桐华本人应该是更喜欢相柳一类的男性人物的。她作为作家,能写出十七让大家喜欢,即使让璟陷入无聊的感情障碍,即使人物有些小割裂,我也很感谢了。
bytegudu 发表于 2023-08-25 11:34
嗯,你的这个解读前面有个mm也说到,就是体会出相柳是男性力量的象征,桐华安排他战死疆场是对这种男性力量的倾慕和偏爱。我的个人体会呢稍有不同,就是我没体会出相柳是男性力量象征,我体会出他是一种至情至性至真至纯的“初心”的象征。换句话说,我以为如果相柳的义父所求并非忠山埋骨而是个人情爱,相柳怕也会一心追随并倾尽所有去成全“小情小爱”而非“大国大义”,倘若如此,那还是男性力量的象征吗?古往今来,成功立业征战疆场的男性形象层出不穷,然而至情至性至真至纯的男性角色却寥寥无几。所以我觉得桐华喜欢相柳,喜欢的不是他的男性力量,而是他至情至性到“无有”的向往。她安排他战死疆场不是对男性力量的崇拜,而是对他纯粹到极致的心性的成全和圆满。所以我一直觉得与其说相柳的结局是BE,不如说相柳的结局才是桐华对他最大的偏爱,去成全他的极致。
我个人喜欢相柳这个人物,也是因为我觉得这种至情至性到原始的人物很少,而桐华这本书试图写出两个 - 相柳和小夭。我也同意隔壁楼主mm的结论,长相思其实是至情至性者难容于世的挽歌,这个难容于世既是小夭也是相柳,既是人间不值得,也是人间留不住。所以她最后安排了相柳死,小夭活,但是活在一个“委心任去留”的世界,这不就是最后到达了王阳明的心学境界么。
相柳这个人物,初始是挟飞仙以遨游,结局是抱明月而长终(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小夭的结局)。过程有人,国,家,情,爱。但其实他的始就是他的终,他的终本就是他的始。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本书最圆满的是相柳。
纯属个人愚见。其实能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是作者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