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133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无名》网络开播 - 优酷腾讯爱奇艺芒果B站 三刷出来,太震撼了! 我肯定《无名》将会成为经典!

头像
0操作1101 #
头像
1101 #
0
23-03-05 18: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可是街舞楼主啊!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那个黑帖叫嚷着让他回去跳舞,不能再演电影了。

你看,管的有多宽,手伸的这样长!

必须再说一遍:叶先生yyds!


爱笑的猫 发表于 2023-03-05 17:55

哈哈哈,小红书上还有新影迷说 王一博以后要务正业发挥天赋好好演戏,不要再去跳舞了。

当然遭到了很多王一博粉的反对

头像
0操作1102 #
头像
1102 #
0
23-03-05 18: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哈哈哈哈,看到这个笑了。根据身边即世界,平均来说男士队无名评价更高,因为一般来说对历史的感兴趣程度的确不同,对历史了解越多的越喜欢。


陈小烁 发表于 2023-03-05 18:08

这个真的是。


小红书和微博上就有好些年轻的啵丝mm说 终于下决心带父母去看了,没想到他们都看懂了,还特别喜欢,特别是老爸如数家珍地说这个人物应该是谁谁,这个应该是哪个事件。看到好几个老爸激动开麦录了视频。


还有带老公去的,结果老公不停地给她讲解是怎么回事,呵呵。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03 #
头像
1103 #
0
23-03-05 18: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哈哈哈,小红书上还有新影迷说 王一博以后要务正业发挥天赋好好演戏,不要再去跳舞了。

当然遭到了很多王一博粉的反对


zzxxddss 发表于 2023-03-05 18:09

年底出一个或者两个舞台就OK了,给我拍戏拍戏

一部无名我可以看很久

头像
0操作1104 #
头像
1104 #
0
23-03-05 18: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无名》故事时间线梳理+10大解读:迷宫的尽头终有光

Original 乌鸦火堂 电影文酷 2023-01-23 07:22 Posted on 北京

收录于合集


《无名》看了两遍,而且是一天之内。

线性叙事被打乱重组,如同一座花园中分叉的小径,有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感觉。面对散乱的碎片,观众前一阵肯定会莫名其妙。我也是这样,开始也没看懂,但就是觉得很有味道。因为导演很会“抓人”,通过镜头质感、情节悬念以及角色魅力,“勾搭”你主动去探索迷宫一样的叙事。

就是那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而大量伏笔和前后呼应,后半段故事线索逐渐聚拢,碎片情节越来越清晰,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所以回到家中就打算梳理一下故事并写下来,但越琢磨这些“花园小径”越深,包括事件细节,时间节点,还是有疑问,索又去看了一遍,这一次是带着任务来的,专注了某些情节。

并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具体感受不说了,之前短评都有写,这里就专注解读,完全剧透,都是干货!


PS,我认为,《无名》是有观影门槛,但这个门槛,不是导演特殊叙述结构设计,故事顺下来其实不难。真正的“门槛”是近代史,而且是汪伪视角下的近代史。这些课本上大部分都没学过。

为了不影响故事梳理的连贯性,我把这些背景,以及注解的形式,放在了文章最后。还有几处细节的解读,也在文末,仅代表个人观点。


【背景机构】

了解故事之前,首先要明确电影涉及到的两大机构,二者虽然名字没有出现在电影里,但参与到了电影的方方面面。

★中央特科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央特科才由此在上海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由周总理直接领导,下属四个科,主要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保证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收集掌握情报,镇压叛徒,营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联络网。

特科成立不到两年,就已利用各种复杂人际关系渗透到了敌人各种要害部门,以及各国驻华使馆,甚至还在敌人特务机关中建立内应,能事先发现敌人行动计划而做到先发制人。

★汪伪76号特工总部

汪伪政府的特务组织,成立于1939年9月,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位于上海的极司非而路76号(现在的万航渡路435号),俗称“76号”。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1年,生灵涂炭,上海的英法租界依靠外国人势力可以超然于战乱。因此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中统和军统)在上海大量潜伏特工,刺杀汉奸和日本人,但日本军方在租界却有力使不上。为了应对,日本与汪伪政府联合,创建和中统、军统一样的特务组织——汪伪76号。

该机关设有酷刑38套,制造的暗杀、绑架事件达3000余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租界,为了更好掠夺中国资源+安抚大资本家,在这里“胡作非为、制造恐慌”的76号也失去利用价值。1943年,76号负责人李士群被日本毒杀,76号群龙无首,与汪伪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总局合并,权势大不如前。


【故事梳理+内容解读】

电影中全部角色没有名字,而王传君、森博之饰演的角色好像连姓氏都没有(张婧仪角色也没有,但在GQ的访谈里显示该角色叫“方小姐”),就以角色身份代替吧。

1、故事铺垫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森大佐(森博之)大概这个时间跟随石原莞尔来到中国,因为他说“怀念1931年”,应该是怀念关东军能轻松占领东三省的过往。【科普1】

1937年前,叶某(王一博)与方小姐(张婧仪)订婚(片中说了,两人婚约是在37年之前)。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广州沦陷,何先生在防空洞里目睹日军轰炸,城市和军民一片惨状,小狗也被炸死了。

一架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在返程途中坠海,飞机上一名飞行员,是找水小分队成员之一的哥哥,他养了一条柴犬叫“罗斯福”,全没了。

(还好意思说“美景天天看也厌倦”,这下你们丫就永远呆这吧,坟地风水不错)。

随后,何先生投奔上海的表弟唐部长(大鹏)。

★1939年,76号特工总部在上海成立。唐部长是首领,何先生进入76号工作,担任审讯员。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央特科的一名特工。

何先生的工作流程:

他去点心店买点心为由,向外传递情报,情报纸条藏在点心盒子里,放在某储物柜中,在经由他手传递到交通员陈小姐(周迅)手里。

陈小姐阅读情报之后会即刻烧掉,再向机要员张先生(黄磊)概述内容,后者负责安排执行等相关决策,其中某码头是特科的地下要塞之一。

陈小姐与张先生是伪装的夫妻,一同生活。她的真实丈夫是何先生。

PS,陈与张住至少是39年就开始在一起工作了,由后半段在45年张先生说“我们在一起5年了”可以推断,也暗示何先生也是在39年就进入76号工作。

★1941年,何先生升职为76号主任,身边有了两位小弟——叶某与眼镜(王传君)。

但随后情节,叶某杀掉一个人(满脸血),镜头一转,唐部长向森大佐吐槽,说“你的人”干掉的是我的人。

可见这个时候,叶某实际领导是森大佐,而何先生的上级是唐部长。可以理解,叶某跟着何先生,是森大佐派他暗中监视对方的。

何先生审讯某国民党要员,这个人应该就是唐部长口中“他的人”抓到的国民党站长。此时叶某与眼镜在牢房外比赛吐烟圈。

★同年某个时候,何先生、森大佐、唐部长在日料馆子伴随着歌伎的和风音乐吃饭。

森大佐表达自己是“石原派”【科普2】,并说出了“日支是伙伴”的观点,不理解七七事变与中国开战,并阴阳怪气暗讽了近卫内阁【科普3】。

何先生说吃不惯日料,森让他要适应,暗示了不管他是哪一派,都有蚕食华夏大地的野心。

森大佐还透露,纳粹德国佯攻英国,实际上要进攻苏联,到时候关东军可以与对方东西夹击苏联,唐部长说你喝多了(暗示他说得太多)。

何先生通过点心盒传递情报,大概率是就把森大佐说漏嘴的传递了出去。

★同年某个时候,何先生审讯江小姐(江疏影),后者是国民党特工,暗杀唐部长失败被抓,要被执行死刑,江小姐自言自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审讯期间,叶某在门外吐槽:国民党就知道用女特工。【解读4】

唐部长吓得跑回南京,森大佐表达希望留下江小姐的意愿,根据对话,森大佐应该是看上她了。

但何先生表示反对,因为她要刺杀部长,必须要执行死刑,而且是“汪主席”亲自签署的命令,森大佐感叹,写诗的笔,却用来签署杀人的文件。

芦苇地,何先生私放江小姐,后者为了报恩,给了对方一份“日本人在华名录”(大概是这个名字)。何先生收好了这份名单,日后会派上大用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英法租界。

★方小姐(张婧仪)当了一名舞女,叶某由于身份的原因,时常在不远处暗中观察对方,但此时一旁的眼镜也在默默注视这一切。

叶某发现方小姐,时常会引诱日本军官,来到黑暗之处后由同伴将其杀掉,从而知晓了自己未婚妻的真实身份,但叶某对此保持沉默。

而之前眼镜注视方小姐的镜头,暗示了眼镜可能也知道了她的身份和所为,他知道舞女与好朋友叶某有婚约,所以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在等待时机,为随后做铺垫。


2、核心事件

★1944年11月,汪精卫嗝屁,汪伪政府土崩瓦解在即,76号特工部也面临散伙。

何先生注视窗外,院落一片狼藉,只有一条狗(应该是之前监狱狗舍的狗),如丧家之犬【隐喻5】。

★由于历史上76号在汪精卫死前一年就被撤了,所以唐部长此时也没了实权。

他暗中反水,希望“将功补过”,代表国民党跟日本人谈判——暂时停战,搁置伪满洲国,日本可以从中国抽身+抽调兵力去南太平洋对付美国,而蒋介石则可以专心对付共产党。

PS,谈判的时间大概1945年3-5月之间,因为当时日本深陷硫磺岛战役(2-3月)和冲绳战役(3-7月),损失惨重,电影《血战钢锯岭》有过表达。

唐部长对何先生说谈判很顺利,和谈有望达成,何先生陷入沉思,并再次向外传递该情报。

★江小姐那份“日本人在华名单”派上了用途,中央特科知晓了在华日本人中,有近卫内阁的儿子“公爵”,随即行动。张先生在码头筹集军火,准备伏击公爵。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搅黄国民党与日军的谈判!因为和谈意味着日本侵略者能从中国全身而退,东三省也会彻底沦陷,我们好不容易建立的根据地,也会再度生灵涂炭。

★1945年5月,公爵所在找水小分队途经一座水泥厂,发现一口水井,井中有四具日本侵略者的尸体。

PS,这四个人怎么死、谁干的也不知道,但结合抗战史料,无论是军统特务还是游击队,搞这种简直家常便饭。

队长无差别杀人,逼问中国劳工是何人所为,其中一名劳工表示,我们不会把脏东西(日本兵)扔进水井里,队长大怒,坑杀了中国劳工。

厂区外一只小羊,象征了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

夜晚小分队杀掉小羊大快朵颐,公爵拿出威士忌,暗示自己是华族(日本贵族)+近卫的儿子,隐姓埋名来这里为了锻炼,马上要回家继承家业,并与大家告别。这时载满军火的卡车出现,包括公爵在内的小分队全员被灭。

★次日清晨,收到消息的叶某与眼镜,前往事发地点。路上他们还吃了早点,眼镜点了蒸排骨,结果全让叶某吃了。到达现场检查尸体,发现了其中有个死鬼是公爵。

晚间,森大佐接到电话,确认死鬼是近卫的儿子。

葬礼期间,森大佐表示自己要切腹,一旁唐部长嗤之以鼻:真正要切腹的人不会自己说出来。

★特工部展开报复行动。

眼镜的父亲过生日,但氛围如追悼会,以前父亲过寿都摆10桌如今只摆了一桌,老爸不吭气,小妹也嫌弃他给日本人干活。

报复行动中,日军突袭了一家店铺,杀死了不少人,叶某也在场。

行动之后,森大佐问眼镜为什么没来,叶某说他请假给老爸过生日,森大佐表示不信:杀人时不在场的人,都有可能是卧底。

此时他已经开始怀疑眼镜和何先生,但对叶某表示信任。

台词暗示,汪伪政府大势已去,这时候大家都在找后路,只有你还在我左右,你地,良心大大的。

PS,叶某只有在与森大佐独处的时候才说日语。【解读6】


★雨夜,很多人的命运,在这一晚发生了改变。

叶某偶遇方小姐,叶某对她说现在风声紧,你不要再搞暗杀了,方小姐痛斥叶某为“汉奸”,直言婚约作废,让叶某即刻扑街。

叶某无能狂怒,他冲出门外,迁怒于上前盘问的小日子,瞬间击倒数人,让别人扑了街。

眼镜坐在家中望着桌上的醉虾如丧考妣,汪伪倒台,他也要考虑后路,而他做出的决定,大概率是(追随唐部长)投靠国民党。

所以他将矛头对准了好朋友叶某和他的未婚妻。

他知晓方小姐是共产党,必须干掉;而叶某不但是森大佐的心腹,还包庇方小姐,更要干掉。杀掉他们,是眼镜投靠国民党的投名状。(此处存疑,是我猜的)

夜晚,眼镜杀掉了方小姐。

★次日,他故意挑衅叶某:昨晚发神经(打日本人)是“感情问题”?两人对峙。

随后眼镜将刊登方小姐死讯的报纸故意扔在地上让叶某看到,故意激怒对方好趁机下手。

★森大佐让叶某前往某码头查看,叶某现身码头,我地下党成员察觉——码头已经暴露。


由于之前某店被日军血洗,加之码头暴露。自认“软弱人”的张先生精神崩溃,他回到公寓,向一起生活五年多的“假妻子”陈小姐吐露心声:我要投降+带你一起远走高飞。

陈小姐说老娘有丈夫,张先生夺枪之后逃走。

他给认识的“南京高层”(就是唐部长)打电话表示要投降,投名状是“刺杀公爵”的资料,并暗示你最好亲自来接我,你们内部有我们的人。

★何先生、唐部长、森大佐三人密会,森大佐让何先生亲自去接张先生,实际上是最后一次试探何先生。

何先生来到虹口旅馆面见张先生,“钓鱼执法”套出他的话和资料,确保情报没有外露第三人+陈小姐没死,随即干掉了张。

PS,张先生,光绪26年(1900)出生于漓江江畔,家里有地,右手受过伤。

★事后,何先生来到街头某地,冲着暗处的同志说“我今天做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表示自己已经暴露,只能让对方独自继续潜伏。

暗处之人走出,原来是叶某,两人互道保重后离开。

★森大佐开告别酒会,全员到场。

森感慨大势已去,但坚信自己哪怕失败也会被优待,将来还会与各位再会,以“日支友好大使”的身份归来。何先生回怼,你丫还是别来了,明明是个战争罪犯。

这是何先生故意的,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暴露,索性引火上身。那一边叶某与眼镜也眼神交流,意思就是“小子,一会放学别走”。

唐部长放走了表哥,回去对森大佐坦言,我早就知道他是卧底,但我就是不说,“但时机到了我会让他知道我知道”。

唐继续显摆:我知道你的心腹(叶某)不会放过他,所以我才放走表哥,言下之意,我这招借刀杀人怎么样?

森大佐鄙视之:你这种骑墙派没好下场。

叶某与眼镜在屋外约架,眼镜想在背后偷袭叶,却不想后者早有防备,眼镜被反杀……

PS,唐部长知道表哥的身份,并与张先生有联系,可以断定,他也跟我党也有过接触(估计没要他才投靠了国民党),可见这位名副其实的墙头草。

至此为止,森大佐身边的四个人,两个卧底,两个“二五仔”。

★何先生来到陈小姐住处,夫妻俩准备撤离,却发现走不了,叶某带着人堵门。

何先生把陈小姐反锁在屋里,出去跟叶某拼命,过程惨烈,荡气回肠,但最后还是惜败少壮派。【解读7】

★何先生被抓,(挂彩的)叶某升职为主任,取代何先生的位置。

森大佐对叶某大加赞赏,表示要带小弟去伪满洲国,并给他看了关东军要塞地图。


3、结尾

唐部长被宰了(秘密处决),谁干的不重要,按理说当时四方面都有消灭他的动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何先生获释,出狱时看到了运送战俘的车上,森大佐和叶某已成战争罪犯,叶挑衅,何上前PK未果。

狱中冈村宁次的代表寻访森大佐,希望他出山,帮助国军训练军队,被婉拒【科普8】

森大佐与叶某交谈,还不忘炫耀“会被优待”之说,但由于丢了“帝国奇迹”伪满洲国,他对任务没啥兴趣了,所以决定隐退,回老家种地,脱下军装当个老农民。

看着对方的样子,此时的叶某:


4、结尾的结尾

1946年,香港。

叶某在街上闲逛,茶馆偶遇陈小姐,他给昔日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点了一杯咖啡之后消失。


叶某在街上闲逛,看到了一家宁波饭店,正是眼镜父亲的饭店,原来他们也来到了香港。

叶某吃醉虾,被问起时他谎称自己民国26年(1937年)就已经来到九龙塘了,眼镜父亲说在上海还有个儿子,比你大几岁。【推断9】

叶某在街上闲逛,在庙宇里,被何先生从身后抓了个“正着”。

何先生在街上闲逛,看到了一家上海蛋糕店,跟以前的店铺一模一样,连拿破仑都是同款,他与店里的师傅点头致意……

这就迎来一个终极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香港?详见本文最后。【解读10】


【科普1:石原莞尔】

“九一八事变”罪魁祸首之一,关东军作战参谋。

石原莞尔观点独特,主张不扩大事态,先经营好东北三省伪满洲国,再逐渐蚕食中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石原莞尔不希望日军在侵略中国的时候“一口吃个大胖子”。所以他也反对七七事变。

因此七七事变爆发后,石原莞尔因政见不同被挤出了日军的核心决策层。


【科普2:石原派、东条派】

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有着严重矛盾,也是关于战场的展。

东条英机的主战场是太平洋战场。而石原莞尔认为敌弱我强,日本是弹丸小国,加上大批精锐兵力被派往中国,想要打赢太平洋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一直希望以伪满洲国为核心,暂时与中国修复关系,养精蓄锐。等到关东军羽翼渐丰之时,再由北向南席卷整个华夏。

而且他认为伪满洲国存在的意义,是阻隔“赤色”势力南下,也会获得英美的支持,所以他也反对跟英美撕破脸。

电影里森大佐说自己是“石原派”,并多次表达类似的观点。


【科普3:近卫文麿】

日本第34任、第38任、第39任首相,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罪魁祸首,发动并组织了全面侵华战争,准备了太平洋战争,提出了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等臭名昭著的概念。

由于在对英美开战方面显得相对犹豫,近卫被主战派的东条英机赶下台。太平洋战争后期,在战场节节败退东条失势,近卫一度打算圈土重来,并打算跟苏联谈判,希望对方保持中立,但失败。

日本战败之后,近卫畏罪自杀。

电影中他儿子公爵被杀的阶段(45年5月),近卫已经大势已去,正值负隅顽抗时期。

由于森大佐是“石原派”,他对近卫的主张也颇有意见。感觉这人在片子里见谁都得哔哔两句,就是碎嘴子+大愤青……


【解读4:女特工】

由于叶某的真实身份也是中央特科的一员,而特科成立之后,所立下的“不暗杀、不收买、不色诱”的三不原则至今依然为人称道。

所以叶某说国民党就知道用女特工(色诱),是站在自己真实立场上对反动派“同行”行为的不齿:我们都是用真本事对付小日子。


【隐喻5:三种狗】

电影中出现了三种狗,每一种狗都有隐喻,也有结局。

第一种是日本飞机上的柴犬,也是全片唯一有名字的角色,罗斯福——用当时美国总统的名字命名自己的狗。这只狗出场时趾高气昂的镜头感,后来我们在电影的剧情中得知它在返航中与飞机一起坠海了。暗示了侵略者的下场。

第二种是广州的流浪狗,骨瘦如柴还瘸一条腿,为了一口吃食跑出了防空洞,却在吃完之后就被炸死了。这条狗映射着正在磨难中的劳苦大众,不但要面对侵略者的威胁,还被自己当官的漠视和驱赶,暗示民国时期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

第三种是76号狗舍中的恶犬们,凶悍无比,后来汪伪政府即将倒台的时候,有一只狗在院子里来回走的时候都是夹着尾巴的样子。这是明显的以狗代指汪伪——风光时甘当走狗,大势已去之际则成为名副其实的丧家之犬。


【解读6:跨服交流】

普通话V霓虹话,当然不是跨服交流,双方都能听懂对方的语言。

森大佐至少在中国呆了15年了,他能不懂中国话?何先生和唐部长都是给日本人干活的,能不会日语?就是不说而已。

这是电影手法,各自说母语,暗示森大佐不屑于说中国话,也暗示何先生和唐部长也不是真心给丫卖命,唯独叶某,是他的“心腹”啊,当然说日语,表面二者身份,隐藏的够深。


【解读7:真人快打】

何先生和叶某最后那场决斗,明明同行者都死亡,他们都是同一阵营,为什么还要死拼?

他们必须要真打,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无比阴险狡猾的敌人。加上森大佐生性多疑,假打的话,极有可能穿帮,这是作为卧底的必备条件。


而且他们打斗过程中,是有偷窥视角的,暗示这场打斗是有人在暗处观察的,可能是没死的同伴?可能是另一个密探?但不重要了,叶某当时的身份,决定二位必须以命相搏。


【科普8:岗村宁次】

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将三光政策推向至顶峰。

但日本战败后,他却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庇护。因为作为日军华北地区司令,他听从了国民政府的指令,没有向我军投降,而是等着国军接收,这对国府来说是大功一件。

战后,国府并没有对他逮捕关押,还被聘为蒋介石的军事顾问+秘密教官,49年回到日本,66年才死亡。他嗝之前,老婆孩子们都“先走一步”了。


【推断9:宁波饭店】

叶某是否知道这家就是眼镜他们家的店?

这段存疑,从二老的神态来看,他们肯定不认识叶某(只有眼镜的妹妹一直盯着他看,可能以前见过?),但叶某是否认识他们不知道,或许只是因为这是一家宁波饭店,让他有了乡愁才进去,结果误打误撞?

而且二老说自己民国31年(具体忘年份了)来的香港,大概也没说实话,因为45年他们还在上海。

我个人的理解,叶某知道他们,由于眼镜当了卧底的替死鬼,叶某不想他的家人受到牵连(肯定会被日本人报复),暗中安排人把他的家人转移了,虽然不同戴天,但毕竟同事一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至于叶某吃醉虾那场戏,这是对比之前,眼镜不吃醉虾的情节,隐喻都不吃不到一块,肯定不是一路人喽,跟之前何先生不吃日料的戏份异曲同工。



【解读10:易地再战】

为什么他们都在香港,为什么叶某撒谎说自己37年就来了,为什么香港还有一家与上海一模一样的蛋糕店?(店里小哥是不是上海那位我记不清了)

因为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香港成为我党和民主党派在南方最重要的活动基地。

包括将这里打造成“反内战、反独裁”的文化宣传阵地,民主党派及其领袖的避难场所和东山再起之地,以及解放战争的重要后勤保障基地。也从侧面说明,这里是重要的情报集散地。

所以,中央特科老几位在香港聚首,不是来度假的,而是短暂“胜利会师”之后,继续工作!

★电影文酷★

头像
0操作1105 #
头像
1105 #
0
23-03-05 18: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点的确以前不清楚:


【科普3:近卫文麿】

日本第34任、第38任、第39任首相,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罪魁祸首,发动并组织了全面侵华战争,准备了太平洋战争,提出了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等臭名昭著的概念。

由于在对英美开战方面显得相对犹豫,近卫被主战派的东条英机赶下台。太平洋战争后期,在战场节节败退东条失势,近卫一度打算圈土重来,并打算跟苏联谈判,希望对方保持中立,但失败。

日本战败之后,近卫畏罪自杀。

电影中他儿子公爵被杀的阶段(45年5月),近卫已经大势已去,正值负隅顽抗时期。

由于森大佐是“石原派”,他对近卫的主张也颇有意见。感觉这人在片子里见谁都得哔哔两句,就是碎嘴子+大愤青…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06 #
头像
1106 #
0
23-03-05 18: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渡部还真的是,很爱说话很爱show off, 应该代表了一批日本军,尤其战前并没有多少training和经历的那种。

头像
0操作1107 #
头像
1107 #
0
23-03-05 19: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无名》故事时间线梳理+10大解读:迷宫的尽头终有光

Original 乌鸦火堂 电影文酷 2023-01-23 07:22 Posted on 北京

收录于合集


《无名》看了两遍,而且是一天之内。

线性叙事被打乱重组,如同一座花园中分叉的小径,有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感觉。面对散乱的碎片,观众前一阵肯定会莫名其妙。我也是这样,开始也没看懂,但就是觉得很有味道。因为导演很会“抓人”,通过镜头质感、情节悬念以及角色魅力,“勾搭”你主动去探索迷宫一样的叙事。

就是那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而大量伏笔和前后呼应,后半段故事线索逐渐聚拢,碎片情节越来越清晰,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所以回到家中就打算梳理一下故事并写下来,但越琢磨这些“花园小径”越深,包括事件细节,时间节点,还是有疑问,索又去看了一遍,这一次是带着任务来的,专注了某些情节。

并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具体感受不说了,之前短评都有写,这里就专注解读,完全剧透,都是干货!


PS,我认为,《无名》是有观影门槛,但这个门槛,不是导演特殊叙述结构设计,故事顺下来其实不难。真正的“门槛”是近代史,而且是汪伪视角下的近代史。这些课本上大部分都没学过。

为了不影响故事梳理的连贯性,我把这些背景,以及注解的形式,放在了文章最后。还有几处细节的解读,也在文末,仅代表个人观点。


【背景机构】

了解故事之前,首先要明确电影涉及到的两大机构,二者虽然名字没有出现在电影里,但参与到了电影的方方面面。

★中央特科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央特科才由此在上海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由周总理直接领导,下属四个科,主要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保证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收集掌握情报,镇压叛徒,营救被捕同志和建立秘密联络网。

特科成立不到两年,就已利用各种复杂人际关系渗透到了敌人各种要害部门,以及各国驻华使馆,甚至还在敌人特务机关中建立内应,能事先发现敌人行动计划而做到先发制人。

★汪伪76号特工总部

汪伪政府的特务组织,成立于1939年9月,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位于上海的极司非而路76号(现在的万航渡路435号),俗称“76号”。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1年,生灵涂炭,上海的英法租界依靠外国人势力可以超然于战乱。因此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中统和军统)在上海大量潜伏特工,刺杀汉奸和日本人,但日本军方在租界却有力使不上。为了应对,日本与汪伪政府联合,创建和中统、军统一样的特务组织——汪伪76号。

该机关设有酷刑38套,制造的暗杀、绑架事件达3000余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租界,为了更好掠夺中国资源+安抚大资本家,在这里“胡作非为、制造恐慌”的76号也失去利用价值。1943年,76号负责人李士群被日本毒杀,76号群龙无首,与汪伪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总局合并,权势大不如前。


【故事梳理+内容解读】

电影中全部角色没有名字,而王传君、森博之饰演的角色好像连姓氏都没有(张婧仪角色也没有,但在GQ的访谈里显示该角色叫“方小姐”),就以角色身份代替吧。

1、故事铺垫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森大佐(森博之)大概这个时间跟随石原莞尔来到中国,因为他说“怀念1931年”,应该是怀念关东军能轻松占领东三省的过往。【科普1】

1937年前,叶某(王一博)与方小姐(张婧仪)订婚(片中说了,两人婚约是在37年之前)。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8年,广州沦陷,何先生在防空洞里目睹日军轰炸,城市和军民一片惨状,小狗也被炸死了。

一架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在返程途中坠海,飞机上一名飞行员,是找水小分队成员之一的哥哥,他养了一条柴犬叫“罗斯福”,全没了。

(还好意思说“美景天天看也厌倦”,这下你们丫就永远呆这吧,坟地风水不错)。

随后,何先生投奔上海的表弟唐部长(大鹏)。

★1939年,76号特工总部在上海成立。唐部长是首领,何先生进入76号工作,担任审讯员。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央特科的一名特工。

何先生的工作流程:

他去点心店买点心为由,向外传递情报,情报纸条藏在点心盒子里,放在某储物柜中,在经由他手传递到交通员陈小姐(周迅)手里。

陈小姐阅读情报之后会即刻烧掉,再向机要员张先生(黄磊)概述内容,后者负责安排执行等相关决策,其中某码头是特科的地下要塞之一。

陈小姐与张先生是伪装的夫妻,一同生活。她的真实丈夫是何先生。

PS,陈与张住至少是39年就开始在一起工作了,由后半段在45年张先生说“我们在一起5年了”可以推断,也暗示何先生也是在39年就进入76号工作。

★1941年,何先生升职为76号主任,身边有了两位小弟——叶某与眼镜(王传君)。

但随后情节,叶某杀掉一个人(满脸血),镜头一转,唐部长向森大佐吐槽,说“你的人”干掉的是我的人。

可见这个时候,叶某实际领导是森大佐,而何先生的上级是唐部长。可以理解,叶某跟着何先生,是森大佐派他暗中监视对方的。

何先生审讯某国民党要员,这个人应该就是唐部长口中“他的人”抓到的国民党站长。此时叶某与眼镜在牢房外比赛吐烟圈。

★同年某个时候,何先生、森大佐、唐部长在日料馆子伴随着歌伎的和风音乐吃饭。

森大佐表达自己是“石原派”【科普2】,并说出了“日支是伙伴”的观点,不理解七七事变与中国开战,并阴阳怪气暗讽了近卫内阁【科普3】。

何先生说吃不惯日料,森让他要适应,暗示了不管他是哪一派,都有蚕食华夏大地的野心。

森大佐还透露,纳粹德国佯攻英国,实际上要进攻苏联,到时候关东军可以与对方东西夹击苏联,唐部长说你喝多了(暗示他说得太多)。

何先生通过点心盒传递情报,大概率是就把森大佐说漏嘴的传递了出去。

★同年某个时候,何先生审讯江小姐(江疏影),后者是国民党特工,暗杀唐部长失败被抓,要被执行死刑,江小姐自言自语,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审讯期间,叶某在门外吐槽:国民党就知道用女特工。【解读4】

唐部长吓得跑回南京,森大佐表达希望留下江小姐的意愿,根据对话,森大佐应该是看上她了。

但何先生表示反对,因为她要刺杀部长,必须要执行死刑,而且是“汪主席”亲自签署的命令,森大佐感叹,写诗的笔,却用来签署杀人的文件。

芦苇地,何先生私放江小姐,后者为了报恩,给了对方一份“日本人在华名录”(大概是这个名字)。何先生收好了这份名单,日后会派上大用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英法租界。

★方小姐(张婧仪)当了一名舞女,叶某由于身份的原因,时常在不远处暗中观察对方,但此时一旁的眼镜也在默默注视这一切。

叶某发现方小姐,时常会引诱日本军官,来到黑暗之处后由同伴将其杀掉,从而知晓了自己未婚妻的真实身份,但叶某对此保持沉默。

而之前眼镜注视方小姐的镜头,暗示了眼镜可能也知道了她的身份和所为,他知道舞女与好朋友叶某有婚约,所以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在等待时机,为随后做铺垫。


2、核心事件

★1944年11月,汪精卫嗝屁,汪伪政府土崩瓦解在即,76号特工部也面临散伙。

何先生注视窗外,院落一片狼藉,只有一条狗(应该是之前监狱狗舍的狗),如丧家之犬【隐喻5】。

★由于历史上76号在汪精卫死前一年就被撤了,所以唐部长此时也没了实权。

他暗中反水,希望“将功补过”,代表国民党跟日本人谈判——暂时停战,搁置伪满洲国,日本可以从中国抽身+抽调兵力去南太平洋对付美国,而蒋介石则可以专心对付共产党。

PS,谈判的时间大概1945年3-5月之间,因为当时日本深陷硫磺岛战役(2-3月)和冲绳战役(3-7月),损失惨重,电影《血战钢锯岭》有过表达。

唐部长对何先生说谈判很顺利,和谈有望达成,何先生陷入沉思,并再次向外传递该情报。

★江小姐那份“日本人在华名单”派上了用途,中央特科知晓了在华日本人中,有近卫内阁的儿子“公爵”,随即行动。张先生在码头筹集军火,准备伏击公爵。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搅黄国民党与日军的谈判!因为和谈意味着日本侵略者能从中国全身而退,东三省也会彻底沦陷,我们好不容易建立的根据地,也会再度生灵涂炭。

★1945年5月,公爵所在找水小分队途经一座水泥厂,发现一口水井,井中有四具日本侵略者的尸体。

PS,这四个人怎么死、谁干的也不知道,但结合抗战史料,无论是军统特务还是游击队,搞这种简直家常便饭。

队长无差别杀人,逼问中国劳工是何人所为,其中一名劳工表示,我们不会把脏东西(日本兵)扔进水井里,队长大怒,坑杀了中国劳工。

厂区外一只小羊,象征了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

夜晚小分队杀掉小羊大快朵颐,公爵拿出威士忌,暗示自己是华族(日本贵族)+近卫的儿子,隐姓埋名来这里为了锻炼,马上要回家继承家业,并与大家告别。这时载满军火的卡车出现,包括公爵在内的小分队全员被灭。

★次日清晨,收到消息的叶某与眼镜,前往事发地点。路上他们还吃了早点,眼镜点了蒸排骨,结果全让叶某吃了。到达现场检查尸体,发现了其中有个死鬼是公爵。

晚间,森大佐接到电话,确认死鬼是近卫的儿子。

葬礼期间,森大佐表示自己要切腹,一旁唐部长嗤之以鼻:真正要切腹的人不会自己说出来。

★特工部展开报复行动。

眼镜的父亲过生日,但氛围如追悼会,以前父亲过寿都摆10桌如今只摆了一桌,老爸不吭气,小妹也嫌弃他给日本人干活。

报复行动中,日军突袭了一家店铺,杀死了不少人,叶某也在场。

行动之后,森大佐问眼镜为什么没来,叶某说他请假给老爸过生日,森大佐表示不信:杀人时不在场的人,都有可能是卧底。

此时他已经开始怀疑眼镜和何先生,但对叶某表示信任。

台词暗示,汪伪政府大势已去,这时候大家都在找后路,只有你还在我左右,你地,良心大大的。

PS,叶某只有在与森大佐独处的时候才说日语。【解读6】


★雨夜,很多人的命运,在这一晚发生了改变。

叶某偶遇方小姐,叶某对她说现在风声紧,你不要再搞暗杀了,方小姐痛斥叶某为“汉奸”,直言婚约作废,让叶某即刻扑街。

叶某无能狂怒,他冲出门外,迁怒于上前盘问的小日子,瞬间击倒数人,让别人扑了街。

眼镜坐在家中望着桌上的醉虾如丧考妣,汪伪倒台,他也要考虑后路,而他做出的决定,大概率是(追随唐部长)投靠国民党。

所以他将矛头对准了好朋友叶某和他的未婚妻。

他知晓方小姐是共产党,必须干掉;而叶某不但是森大佐的心腹,还包庇方小姐,更要干掉。杀掉他们,是眼镜投靠国民党的投名状。(此处存疑,是我猜的)

夜晚,眼镜杀掉了方小姐。

★次日,他故意挑衅叶某:昨晚发神经(打日本人)是“感情问题”?两人对峙。

随后眼镜将刊登方小姐死讯的报纸故意扔在地上让叶某看到,故意激怒对方好趁机下手。

★森大佐让叶某前往某码头查看,叶某现身码头,我地下党成员察觉——码头已经暴露。


由于之前某店被日军血洗,加之码头暴露。自认“软弱人”的张先生精神崩溃,他回到公寓,向一起生活五年多的“假妻子”陈小姐吐露心声:我要投降+带你一起远走高飞。

陈小姐说老娘有丈夫,张先生夺枪之后逃走。

他给认识的“南京高层”(就是唐部长)打电话表示要投降,投名状是“刺杀公爵”的资料,并暗示你最好亲自来接我,你们内部有我们的人。

★何先生、唐部长、森大佐三人密会,森大佐让何先生亲自去接张先生,实际上是最后一次试探何先生。

何先生来到虹口旅馆面见张先生,“钓鱼执法”套出他的话和资料,确保情报没有外露第三人+陈小姐没死,随即干掉了张。

PS,张先生,光绪26年(1900)出生于漓江江畔,家里有地,右手受过伤。

★事后,何先生来到街头某地,冲着暗处的同志说“我今天做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表示自己已经暴露,只能让对方独自继续潜伏。

暗处之人走出,原来是叶某,两人互道保重后离开。

★森大佐开告别酒会,全员到场。

森感慨大势已去,但坚信自己哪怕失败也会被优待,将来还会与各位再会,以“日支友好大使”的身份归来。何先生回怼,你丫还是别来了,明明是个战争罪犯。

这是何先生故意的,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暴露,索性引火上身。那一边叶某与眼镜也眼神交流,意思就是“小子,一会放学别走”。

唐部长放走了表哥,回去对森大佐坦言,我早就知道他是卧底,但我就是不说,“但时机到了我会让他知道我知道”。

唐继续显摆:我知道你的心腹(叶某)不会放过他,所以我才放走表哥,言下之意,我这招借刀杀人怎么样?

森大佐鄙视之:你这种骑墙派没好下场。

叶某与眼镜在屋外约架,眼镜想在背后偷袭叶,却不想后者早有防备,眼镜被反杀……

PS,唐部长知道表哥的身份,并与张先生有联系,可以断定,他也跟我党也有过接触(估计没要他才投靠了国民党),可见这位名副其实的墙头草。

至此为止,森大佐身边的四个人,两个卧底,两个“二五仔”。

★何先生来到陈小姐住处,夫妻俩准备撤离,却发现走不了,叶某带着人堵门。

何先生把陈小姐反锁在屋里,出去跟叶某拼命,过程惨烈,荡气回肠,但最后还是惜败少壮派。【解读7】

★何先生被抓,(挂彩的)叶某升职为主任,取代何先生的位置。

森大佐对叶某大加赞赏,表示要带小弟去伪满洲国,并给他看了关东军要塞地图。


3、结尾

唐部长被宰了(秘密处决),谁干的不重要,按理说当时四方面都有消灭他的动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何先生获释,出狱时看到了运送战俘的车上,森大佐和叶某已成战争罪犯,叶挑衅,何上前PK未果。

狱中冈村宁次的代表寻访森大佐,希望他出山,帮助国军训练军队,被婉拒【科普8】

森大佐与叶某交谈,还不忘炫耀“会被优待”之说,但由于丢了“帝国奇迹”伪满洲国,他对任务没啥兴趣了,所以决定隐退,回老家种地,脱下军装当个老农民。

看着对方的样子,此时的叶某:


4、结尾的结尾

1946年,香港。

叶某在街上闲逛,茶馆偶遇陈小姐,他给昔日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点了一杯咖啡之后消失。


叶某在街上闲逛,看到了一家宁波饭店,正是眼镜父亲的饭店,原来他们也来到了香港。

叶某吃醉虾,被问起时他谎称自己民国26年(1937年)就已经来到九龙塘了,眼镜父亲说在上海还有个儿子,比你大几岁。【推断9】

叶某在街上闲逛,在庙宇里,被何先生从身后抓了个“正着”。

何先生在街上闲逛,看到了一家上海蛋糕店,跟以前的店铺一模一样,连拿破仑都是同款,他与店里的师傅点头致意……

这就迎来一个终极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香港?详见本文最后。【解读10】


【科普1:石原莞尔】

“九一八事变”罪魁祸首之一,关东军作战参谋。

石原莞尔观点独特,主张不扩大事态,先经营好东北三省伪满洲国,再逐渐蚕食中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石原莞尔不希望日军在侵略中国的时候“一口吃个大胖子”。所以他也反对七七事变。

因此七七事变爆发后,石原莞尔因政见不同被挤出了日军的核心决策层。


【科普2:石原派、东条派】

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有着严重矛盾,也是关于战场的展。

东条英机的主战场是太平洋战场。而石原莞尔认为敌弱我强,日本是弹丸小国,加上大批精锐兵力被派往中国,想要打赢太平洋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一直希望以伪满洲国为核心,暂时与中国修复关系,养精蓄锐。等到关东军羽翼渐丰之时,再由北向南席卷整个华夏。

而且他认为伪满洲国存在的意义,是阻隔“赤色”势力南下,也会获得英美的支持,所以他也反对跟英美撕破脸。

电影里森大佐说自己是“石原派”,并多次表达类似的观点。


【科普3:近卫文麿】

日本第34任、第38任、第39任首相,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罪魁祸首,发动并组织了全面侵华战争,准备了太平洋战争,提出了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等臭名昭著的概念。

由于在对英美开战方面显得相对犹豫,近卫被主战派的东条英机赶下台。太平洋战争后期,在战场节节败退东条失势,近卫一度打算圈土重来,并打算跟苏联谈判,希望对方保持中立,但失败。

日本战败之后,近卫畏罪自杀。

电影中他儿子公爵被杀的阶段(45年5月),近卫已经大势已去,正值负隅顽抗时期。

由于森大佐是“石原派”,他对近卫的主张也颇有意见。感觉这人在片子里见谁都得哔哔两句,就是碎嘴子+大愤青……


【解读4:女特工】

由于叶某的真实身份也是中央特科的一员,而特科成立之后,所立下的“不暗杀、不收买、不色诱”的三不原则至今依然为人称道。

所以叶某说国民党就知道用女特工(色诱),是站在自己真实立场上对反动派“同行”行为的不齿:我们都是用真本事对付小日子。


【隐喻5:三种狗】

电影中出现了三种狗,每一种狗都有隐喻,也有结局。

第一种是日本飞机上的柴犬,也是全片唯一有名字的角色,罗斯福——用当时美国总统的名字命名自己的狗。这只狗出场时趾高气昂的镜头感,后来我们在电影的剧情中得知它在返航中与飞机一起坠海了。暗示了侵略者的下场。

第二种是广州的流浪狗,骨瘦如柴还瘸一条腿,为了一口吃食跑出了防空洞,却在吃完之后就被炸死了。这条狗映射着正在磨难中的劳苦大众,不但要面对侵略者的威胁,还被自己当官的漠视和驱赶,暗示民国时期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

第三种是76号狗舍中的恶犬们,凶悍无比,后来汪伪政府即将倒台的时候,有一只狗在院子里来回走的时候都是夹着尾巴的样子。这是明显的以狗代指汪伪——风光时甘当走狗,大势已去之际则成为名副其实的丧家之犬。


【解读6:跨服交流】

普通话V霓虹话,当然不是跨服交流,双方都能听懂对方的语言。

森大佐至少在中国呆了15年了,他能不懂中国话?何先生和唐部长都是给日本人干活的,能不会日语?就是不说而已。

这是电影手法,各自说母语,暗示森大佐不屑于说中国话,也暗示何先生和唐部长也不是真心给丫卖命,唯独叶某,是他的“心腹”啊,当然说日语,表面二者身份,隐藏的够深。


【解读7:真人快打】

何先生和叶某最后那场决斗,明明同行者都死亡,他们都是同一阵营,为什么还要死拼?

他们必须要真打,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无比阴险狡猾的敌人。加上森大佐生性多疑,假打的话,极有可能穿帮,这是作为卧底的必备条件。


而且他们打斗过程中,是有偷窥视角的,暗示这场打斗是有人在暗处观察的,可能是没死的同伴?可能是另一个密探?但不重要了,叶某当时的身份,决定二位必须以命相搏。


【科普8:岗村宁次】

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将三光政策推向至顶峰。

但日本战败后,他却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庇护。因为作为日军华北地区司令,他听从了国民政府的指令,没有向我军投降,而是等着国军接收,这对国府来说是大功一件。

战后,国府并没有对他逮捕关押,还被聘为蒋介石的军事顾问+秘密教官,49年回到日本,66年才死亡。他嗝之前,老婆孩子们都“先走一步”了。


【推断9:宁波饭店】

叶某是否知道这家就是眼镜他们家的店?

这段存疑,从二老的神态来看,他们肯定不认识叶某(只有眼镜的妹妹一直盯着他看,可能以前见过?),但叶某是否认识他们不知道,或许只是因为这是一家宁波饭店,让他有了乡愁才进去,结果误打误撞?

而且二老说自己民国31年(具体忘年份了)来的香港,大概也没说实话,因为45年他们还在上海。

我个人的理解,叶某知道他们,由于眼镜当了卧底的替死鬼,叶某不想他的家人受到牵连(肯定会被日本人报复),暗中安排人把他的家人转移了,虽然不同戴天,但毕竟同事一场,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至于叶某吃醉虾那场戏,这是对比之前,眼镜不吃醉虾的情节,隐喻都不吃不到一块,肯定不是一路人喽,跟之前何先生不吃日料的戏份异曲同工。



【解读10:易地再战】

为什么他们都在香港,为什么叶某撒谎说自己37年就来了,为什么香港还有一家与上海一模一样的蛋糕店?(店里小哥是不是上海那位我记不清了)

因为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香港成为我党和民主党派在南方最重要的活动基地。

包括将这里打造成“反内战、反独裁”的文化宣传阵地,民主党派及其领袖的避难场所和东山再起之地,以及解放战争的重要后勤保障基地。也从侧面说明,这里是重要的情报集散地。

所以,中央特科老几位在香港聚首,不是来度假的,而是短暂“胜利会师”之后,继续工作!

★电影文酷★


浮云散 发表于 2023-03-05 18:39

这篇写的真细致,好文收藏。放到主楼里去。

头像
0操作1108 #
头像
1108 #
0
23-03-05 19:0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这点的确以前不清楚:


【科普3:近卫文麿】

日本第34任、第38任、第39任首相,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罪魁祸首,发动并组织了全面侵华战争,准备了太平洋战争,提出了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等臭名昭著的概念。

由于在对英美开战方面显得相对犹豫,近卫被主战派的东条英机赶下台。太平洋战争后期,在战场节节败退东条失势,近卫一度打算圈土重来,并打算跟苏联谈判,希望对方保持中立,但失败。

日本战败之后,近卫畏罪自杀。

电影中他儿子公爵被杀的阶段(45年5月),近卫已经大势已去,正值负隅顽抗时期。

由于森大佐是“石原派”,他对近卫的主张也颇有意见。感觉这人在片子里见谁都得哔哔两句,就是碎嘴子+大愤青…


陈小烁 发表于 2023-03-05 18:45

森博之演的很不错的。

一个贫乏,好战而血腥的日本人。

并无谋略,狂妄自大。

头像
0操作1109 #
头像
1109 #
0
23-03-05 19: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程耳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之美和影片的精巧呈现真的很有见地。


自大而傲慢,又没有文化的人确实理解不到。

哎。



还是要感慨一下无名的黑楼里都是些什么水准的人啊。。。

头像
0操作1110 #
头像
1110 #
0
23-03-05 19:2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哈哈哈,小红书上还有新影迷说 王一博以后要务正业发挥天赋好好演戏,不要再去跳舞了。

当然遭到了很多王一博粉的反对


zzxxddss 发表于 2023-03-05 18:09

反对反对👎

趁年轻再多贡献点跳舞舞台

演戏有的是时间,阅历越多演技越好

跳舞上了年纪还真难,体力下降比脑力快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11 #
头像
1111 #
0
23-03-05 19: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张先生说家里有块地,想回家种地。有地的就不是无产阶级,不革命也能养活自己。

渡部说老家有块地,他想脱下军装回家种地。他是石原派,满洲溃败后,意志消沉,无心恋战。

罗曼里浅野忠信在菲律宾的战壕里说在日本老家有块地,可以养活一家人。

程耳很喜欢用回家种地这个元素,回家种地是过一种平静的安定的生活,和战争革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当日本节节溃败,战败投降,不管是无名里的渡部(石原派)还是罗曼里的渡部(浅野忠信,他应该是东条派),他们虽然效忠天皇,效忠军国主义,都流露出了想回去过一种平静生活的意愿。

有地与无地也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因为一无所有,“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也许能杀出一条血路。”

头像
0操作1112 #
头像
1112 #
0
23-03-05 19: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张先生说家里有块地,想回家种地。有地的就不是无产阶级,不革命也能养活自己。

渡部说老家有块地,他想脱下军装回家种地。他是石原派,满洲溃败后,意志消沉,无心恋战。

罗曼里浅野忠信在菲律宾的战壕里说在日本老家有块地,可以养活一家人。

程耳很喜欢用回家种地这个元素,回家种地是过一种平静的安定的生活,和战争革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当日本节节溃败,战败投降,不管是无名里的渡部(石原派)还是罗曼里的渡部(浅野忠信,他应该是东条派),他们虽然效忠天皇,效忠军国主义,都流露出了想回去过一种平静生活的意愿。

有地与无地也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因为一无所有,“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也许能杀出一条血路。”


Selvialove 发表于 2023-03-05 19:27

这个解读太到位了!


叶先生什么都没有,一片飘萍。

何先生应该也是。家乡(广州)被炸成那般残破。


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一无所依所以背水一战。

他们的决心和力量,隐忍和坚持,都远远超过了“有一块地”的人。

头像
0操作1113 #
头像
1113 #
0
23-03-05 19: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张先生说家里有块地,想回家种地。有地的就不是无产阶级,不革命也能养活自己。

渡部说老家有块地,他想脱下军装回家种地。他是石原派,满洲溃败后,意志消沉,无心恋战。

罗曼里浅野忠信在菲律宾的战壕里说在日本老家有块地,可以养活一家人。

程耳很喜欢用回家种地这个元素,回家种地是过一种平静的安定的生活,和战争革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当日本节节溃败,战败投降,不管是无名里的渡部(石原派)还是罗曼里的渡部(浅野忠信,他应该是东条派),他们虽然效忠天皇,效忠军国主义,都流露出了想回去过一种平静生活的意愿。

有地与无地也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因为一无所有,“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也许能杀出一条血路。”


Selvialove 发表于 2023-03-05 19:27

你是说我们风度翩翩,衣冠楚楚的叶先生是个没地的?因为无产才抗日?叉出去!😂


头像
0操作1114 #
头像
1114 #
0
23-03-05 19: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是说我们风度翩翩,衣冠楚楚的叶先生是个没地的?因为无产才抗日?叉出去!😂



stevia 发表于 2023-03-05 19:32

别人写的那么好,你突然来一句叶先生什么都没有😄

头像
0操作1115 #
头像
1115 #
0
23-03-05 19: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张先生说家里有块地,想回家种地。有地的就不是无产阶级,不革命也能养活自己。

渡部说老家有块地,他想脱下军装回家种地。他是石原派,满洲溃败后,意志消沉,无心恋战。

罗曼里浅野忠信在菲律宾的战壕里说在日本老家有块地,可以养活一家人。

程耳很喜欢用回家种地这个元素,回家种地是过一种平静的安定的生活,和战争革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当日本节节溃败,战败投降,不管是无名里的渡部(石原派)还是罗曼里的渡部(浅野忠信,他应该是东条派),他们虽然效忠天皇,效忠军国主义,都流露出了想回去过一种平静生活的意愿。

有地与无地也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因为一无所有,“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也许能杀出一条血路。”


Selvialove 发表于 2023-03-05 19:27

我一直觉得,叶先生说 “我没有被团结的价值,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说的是真心话。


所以格外真诚,也格外动人。


度部也许就是从那里,心底被撬开,从此被长驱直入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16 #
头像
1116 #
0
23-03-05 19:3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昨天看xhs,又看到个对比。

何先生杀了张,白衣服上滴了🩸,擦不干净,所以没法继续隐藏了。

叶先生打了日本人,深色衣服上染了血,看不出来,所以还可以继续隐藏。


大家都好能开脑洞,😄



维和杨震 发表于 2023-03-05 15:30

不一定是开脑洞,说不定真的是刻意的设计。


无名的隐喻真的处处可见,做得十分精巧。

头像
0操作1117 #
头像
1117 #
0
23-03-05 19: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解读太到位了!


叶先生什么都没有,一片飘萍。

何先生应该也是。家乡(广州)被炸成那般残破。


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一无所依所以背水一战。

他们的决心和力量,隐忍和坚持,都远远超过了“有一块地”的人。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3-05 19:32

楼主你,你,你,哎,不能叉你出去

叶先生明明有未婚妻,为了大业隐忍被误解唾弃

何先生明明有老婆,为了大业,老婆跟张先生假扮夫妻,还被叛徒夺枪,差点丢命

张先生除了块破地,连个爱人都没有

头像
0操作1118 #
头像
1118 #
0
23-03-05 19: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你可是街舞楼主啊!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那个黑帖叫嚷着让他回去跳舞,不能再演电影了。

你看,管的有多宽,手伸的这样长!

必须再说一遍:叶先生yyds!


爱笑的猫 发表于 2023-03-05 17:55

我就是觉得,艺术果然是共通的。


街舞可能只是他展现自己艺术潜力的一个渠道。


因为很明显王一博这次不仅仅武戏好,文戏才是他真正打动我的地方。


你可以说,跳舞好的人打戏漂亮;但没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和相当的艺术修养,是没办法把叶先生表现得如此克制,内敛,锋利,柔软,而迷人的。



看到很多人黑他学历,更是无稽之谈了。叶先生这个角色,没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是连欣赏和解读都有困难的,更别说如此完美准确的表现出来了。


看了黑子的楼,我觉得我们楼需要夸夸王一博演得如何好。无名之所以呈现的这么完美,和每个演员,特别是主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头像
0操作1119 #
头像
1119 #
0
23-03-05 19: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黑楼锁了,估计马上就沉了

咱们好好讨论电影,别被黑子带偏了

不想让黑楼高挂着,就来这里添砖加瓦😂


头像
0操作1120 #
头像
1120 #
0
23-03-05 19: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楼主你,你,你,哎,不能叉你出去

叶先生明明有未婚妻,为了大业隐忍被误解唾弃

何先生明明有老婆,为了大业,老婆跟张先生假扮夫妻,还被叛徒夺枪,差点丢命

张先生除了块破地,连个爱人都没有


stevia 发表于 2023-03-05 19:36

嗯,同意,何先生呢,有老婆,但也很惨,老婆除了传情报,没见过,五年都没见过。

甚至还不如张先生,“我知道你每天都等着我回来”。人家是有盼头的。


叶先生,37年前的未婚妻,45年被杀,中间8年,压抑着。最后关怀一把直接导致了未婚妻被杀。


正是因为他们若有似无的家,都隐在这战争里。他们其实从来没有退路。

发帖回复
查看:122620|回复:1330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