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的原音确实有小小不足,和陈晓一样,有一点乡音,而且他发声和咬字都还有进步空间,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改进的
moonlight20 发表于 2022-08-26 02:13
南方人表示,成毅确实有一点点南风口音,就偶尔能听出一点点。但是比我和我身边的南方人好太多太多。我在北京生活了7年,现在一开口还是会被认出是南方人😓
成毅的原音确实有小小不足,和陈晓一样,有一点乡音,而且他发声和咬字都还有进步空间,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改进的
moonlight20 发表于 2022-08-26 02:13
南方人表示,成毅确实有一点点南风口音,就偶尔能听出一点点。但是比我和我身边的南方人好太多太多。我在北京生活了7年,现在一开口还是会被认出是南方人😓
睡前又看了几遍46集最后几分钟。唐周在说我愿意前是有个长镜头体现考虑过程,神情慢慢变得凛然有些许凝重,然后说我愿意,走上前时有些赴死的样子,颜淡捅剑,唐周有痛感表现,颜淡说了一命还一命两不相欠的话,唐周自己握剑捅得更深,有决然成全之意,但又再次表白想触碰颜淡舍不得放手,死不瞑目。这个表达实在是值得一帧一帧的反复看。满足,休息了。
piupiu2017 发表于 2022-08-26 01:51
是的呢。这部分我刷了好几遍,感觉这里成毅演的很好,一开始有点疑惑到后来似乎猜到了什么,然后的坦然心甘情愿,情绪过度的很自然。微表情太赞了!
我也说了是偶尔了,就是偶尔会n, l, 发音没有那么标准,然后卷舌,翘舌什么的,这样台词听起来就不像紫妹那么清晰。但是我还是喜欢他的配音,因为贴脸啊,情绪也比配音感情充沛多了。
但是我必须要说,作为一个湖南人,台词口音上先天就是有点吃亏。成毅已经非常努力克服口音了。他台词不差,但是还有进步空间。
bearsister 发表于 2022-08-25 23:10
其实严格说起来中国的古装剧,无论正统历史剧还是仙侠剧,讲南方口音才更接近史实吧?
中国历史上明确在北京建都是从明朝朱棣起,在此之前演什么秦皇汉武又或是唐宋时期的历史剧,演员讲普通话甚至讲北京腔儿的普通话,这明显不符合史实啊。
秦朝的官话,很像现在广东的粤语。
汉至魏晋南北朝发音基本上是现在的客家话。
五胡乱华之后鲜卑语传入,鲜卑语属于古蒙古语。
唐朝的说话发音也基本和客家话相似,从唐诗的韵节上可以侧面验证。
宋朝广泛流传是吴语,开封话,洛阳话。
元朝自然是蒙古语的发音。
明期前期说话发音跟现在南京地区口音差不多。永乐年之后迁都北京,北京音就是以南京音为基础发展的。
清朝虽然官方是满语,但是清早期的日常发音仍旧以南京音为主。清中后期北京官话取代了南京官话。
所以古装剧里,无论正剧还是偶像剧,讲话北方口音是从明清才算合理,明清之前的古装剧大部分都不应该说普通话或者确切的说北方口音。举例张若昀的庆余年,虽为架空历史,里面张有一段很激昂地背李白的将进酒,剧中演的当时代的人都是没听过唐诗的,那说明剧情明显在唐朝以前,张演得很好,可是他说话明显有北京口音,这要真的纠结起来也是不对的。不过大家都对北方口音一致比较不挑罢了。
我们国家对于北方口音尤其北京口音的演员,明显比对南方口音的演员要求过于宽松了。其实就象很多南方人难改自己的一些发音,比如分不清in和ing,北京人也很难改他们的儿化音。
其实严格说起来中国的古装剧,无论正统历史剧还是仙侠剧,讲南方口音才更接近史实吧?
中国历史上明确在北京建都是从明朝朱棣起,在此之前演什么秦皇汉武又或是唐宋时期的历史剧,演员讲普通话甚至讲北京腔儿的普通话,这明显不符合史实啊。
秦朝的官话,很像现在广东的粤语。
汉至魏晋南北朝发音基本上是现在的客家话。
五胡乱华之后鲜卑语传入,鲜卑语属于古蒙古语。
唐朝的说话发音也基本和客家话相似,从唐诗的韵节上可以侧面验证。
宋朝广泛流传是吴语,开封话,洛阳话。
元朝自然是蒙古语的发音。
明期前期说话发音跟现在南京地区口音差不多。永乐年之后迁都北京,北京音就是以南京音为基础发展的。
清朝虽然官方是满语,但是清早期的日常发音仍旧以南京音为主。清中后期北京官话取代了南京官话。
所以古装剧里,无论正剧还是偶像剧,讲话北方口音是从明清才算合理,明清之前的古装剧大部分都不应该说普通话或者确切的说北方口音。举例张若昀的庆余年,虽为架空历史,里面张有一段很激昂地背李白的将进酒,剧中演的当时代的人都是没听过唐诗的,那说明剧情明显在唐朝以前,张演得很好,可是他说话明显有北京口音,这要真的纠结起来也是不对的。不过大家都对北方口音一致比较不挑罢了。
我们国家对于北方口音尤其北京口音的演员,明显比对南方口音的演员要求过于宽松了。其实就象很多南方人难改自己的一些发音,比如分不清in和ing,北京人也很难改他们的儿化音。
Raynes 发表于 2022-08-26 07:08
MM学识太渊博了,好奇问下,你是历史专业的还是文学专业的?
捅刀那段我还是觉得疑似漏料两人的表演更有冲击力,属于不知道前因后果都能看哭的节奏,我好怨念啊,为什么要剪掉一些镜头啊,男女主多少场景的镜头被剪了,这剪辑师跟他俩有仇吗?
40万评分人数很快就到,我可以展望一下结束50万吗?
这方面我承认我确实有点玻璃心,一个是之前被b站各种黑子气到,一个也得怪欢瑞这个破公司,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放沉香原声,我也不会有那么多期待,也不会到播出的时候这么失望,
因为我是属于听力比较敏感的人,而且因为剪视频比较多所以对之前的原声特别熟悉,沉香正片一开始看应渊都整个感觉是分裂的
我对成毅原声的态度就是,不管好不好,起码放出来给大家听一下啊,天天都是张杰配音我真的快烦死了
然后我甚至觉得那个夜忘川的乙藏,声音都要比张杰适合成毅的脸
都麦你叫 发表于 2022-08-26 01:11
觉得就应该使用演员配音,否则也没有进步空间
实话实说,应渊配音还是张杰的更配;唐周确实应该用成毅自己的声音,更年轻更贴切人物,张杰的老成了些;玄夜的是惊喜,超欲
Just4vennting 发表于 2022-08-26 01:16
那么这样一来,糖粥 /玄夜又不好区分了
理想没看,山歌月明没觉得他台词短板,和陈宝国张丰毅对手戏完全接的住,只是戏份少,台词量不很多,以成毅的努力程度,几句台词在对戏前一定是准备充分的。
piupiu2017 发表于 2022-08-26 01:47
是山河月明吧?这部剧好看吗? cy演什么角色?
可是剑灵怎么会让颜淡刺唐周呢?唐周为什么又往里刺?颜淡把芷昔捆住了,唐周不想明白颜淡在干嘛吗?
而且唐周死了,神秘人不死吗?
lilac1 发表于 2022-08-26 00:19
我理解的是唐周归位应渊所以也不算死了。
让演员说类似粤语/客家话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古音、今音很大区别,与现在的也有很多不同,而且观众也听不懂
我觉得普通话就好,儿化音不需要太多,又稍许口音也可容忍
赞那些坚持自己配音的演员
其实严格说起来中国的古装剧,无论正统历史剧还是仙侠剧,讲南方口音才更接近史实吧?
中国历史上明确在北京建都是从明朝朱棣起,在此之前演什么秦皇汉武又或是唐宋时期的历史剧,演员讲普通话甚至讲北京腔儿的普通话,这明显不符合史实啊。
秦朝的官话,很像现在广东的粤语。
汉至魏晋南北朝发音基本上是现在的客家话。
五胡乱华之后鲜卑语传入,鲜卑语属于古蒙古语。
唐朝的说话发音也基本和客家话相似,从唐诗的韵节上可以侧面验证。
宋朝广泛流传是吴语,开封话,洛阳话。
元朝自然是蒙古语的发音。
明期前期说话发音跟现在南京地区口音差不多。永乐年之后迁都北京,北京音就是以南京音为基础发展的。
清朝虽然官方是满语,但是清早期的日常发音仍旧以南京音为主。清中后期北京官话取代了南京官话。
所以古装剧里,无论正剧还是偶像剧,讲话北方口音是从明清才算合理,明清之前的古装剧大部分都不应该说普通话或者确切的说北方口音。举例张若昀的庆余年,虽为架空历史,里面张有一段很激昂地背李白的将进酒,剧中演的当时代的人都是没听过唐诗的,那说明剧情明显在唐朝以前,张演得很好,可是他说话明显有北京口音,这要真的纠结起来也是不对的。不过大家都对北方口音一致比较不挑罢了。
我们国家对于北方口音尤其北京口音的演员,明显比对南方口音的演员要求过于宽松了。其实就象很多南方人难改自己的一些发音,比如分不清in和ing,北京人也很难改他们的儿化音。
Raynes 发表于 2022-08-26 07:08
好赞!学习了。
是山河月明吧?这部剧好看吗? cy演什么角色?
树洞一下 发表于 2022-08-26 08:50
山河月明成毅演的少年朱棣,导演和阵容都很强,好多老戏骨,就是因为涉及历史,删的太多,情节不连贯,总体还可以,成毅只演了前9集,4年前的作品,今年好不容易播出,但是是个特别鲜活神采飞扬的还带着痞气的少年,虽然戏份不多,但是有别于他以往别的角色,特别让人惊喜。他跟陈宝国跟张丰毅的对戏很有看点。跟少年徐妙云也很有感觉,大婚那段简直是我看过的影视剧中婚礼中最好看的,服化,光影,男女主拉扯感完美。
少年朱棣换人之后,不少人弃剧了。
有空建议看看。
山河月明成毅演的少年朱棣,导演和阵容都很强,好多老戏骨,就是因为涉及历史,删的太多,情节不连贯,总体还可以,成毅只演了前9集,4年前的作品,今年好不容易播出,但是是个特别鲜活神采飞扬的还带着痞气的少年,虽然戏份不多,但是有别于他以往别的角色,特别让人惊喜。他跟陈宝国跟张丰毅的对戏很有看点。跟少年徐妙云也很有感觉,大婚那段简直是我看过的影视剧中婚礼中最好看的,服化,光影,男女主拉扯感完美。
少年朱棣换人之后,不少人弃剧了。
有空建议看看。
缘来一晚舟 发表于 2022-08-26 08:59
少年朱棣还分了两个人演啊?
我理解的是唐周归位应渊所以也不算死了。
Daisysendermoon 发表于 2022-08-26 08:51
剑灵被唐周封住了,唐周把剑递给颜淡的时候,有光一闪。
我觉得唐周没死,只是面临死亡,然后被地止修复,被颜淡救了,菡萏心破碎,所以他所有的记忆都回来了,变成应渊了。
MM学识太渊博了,好奇问下,你是历史专业的还是文学专业的?
缘来一晚舟 发表于 2022-08-26 08:08
同问!
少年朱棣还分了两个人演啊?
树洞一下 发表于 2022-08-26 09:02
不是,他演的少年朱棣,成年换人了。这剧主要就是朱棣的一生。
忽然想起唐周被捅,菡萏心破碎那里,是跟应渊忘川抹去颜淡记忆那里呼应了吧,那个吻让颜淡的记忆一部分去了沉花簪,一部分流进了菡萏之心,所以唐周记起了颜淡。当然也可能跟仙灵的记忆有关。
MM学识太渊博了,好奇问下,你是历史专业的还是文学专业的?
缘来一晚舟 发表于 2022-08-26 08:08
没有啦,我以前写过汉语言文化方面的文章,参考材料就在手头,拿来概括一下就行。
我先生南方人,我休息在家投屏看沉香,他就指出紫妹明显的北京口音,开玩笑说天上神仙还说北京话呢。我因为是北方人之前还真的没意识到,看到大家讨论口音,就想到这个了。其实不是说要求演员演那个朝代就讲什么朝代的话。而是应该对南北方演员一视同仁。不要对北方口音尤其北京口音那么宽松。南方演员有个别发音障碍,北方演员(比如东北口音、北京儿化音)也一样的。台词有发展空间,对南方演员有,对北方演员也一样。只要演员们尊重观众,愿意自己配音就可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