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6723|回复:288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內地春节档电影开启预售了,简单做一个预判。

头像
2操作241 #
头像
241 #
2
25-02-06 20:4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左顾右盼 发表于 2025-02-06 20:09

我都看笑了,吵吵嚷嚷的,不会不明白决定电影票房的最关键因素是发行公司的能力吧? 拼抢的是大卖场里面的黄金摊位的数量,各种影视资本拼杀的就是是这个。次要因素才是影片题材和影片质量(剧本,导演和演员)。 现在国内电影数据都看灯塔专业版,去下个app 就能看到所有如今和过往上了院线影片的每天的几十种数据对比,这些客观数据只要不是文盲一看就能看明白的,再看看各部电影的片方和发行方,黄金场比例、票房占比、上座率综合起来看啥都是一目了然的。 比如哪吒的片方是光线,发行公司是实力断层的猫眼(光线控股),唐探的片方是万达,万达是国内断层领先的第一大影投(直接控制万达影院排片)。。。


这种无法作假的平台数据为基础的讨论不比打嘴炮、纯粹臆想、以及比较豆瓣微博等等自来水数据强。等我有闲了开个一目了然的客观数据帖,记录我在灯塔app 里对春节档的观察。



发行方的实力只能对第一天或前三天排片有关,后面排片与票房正相关了




另外你的资料有误,哪吒2出品方有五家,发行只有一家,就是光线。传闻说哪吒一开始排片没法大幅领先,原因就是万达也想联合发行,光线不肯,得罪了万达,所以排片上不去




哪吒2肯定挣钱的,压根不缺投资,五家公司有4家与光线有关,排第一的可可画,股东就三个,饺子56%, 刘文章14%, 他是饺子的长期合伙人,光线30%. 哪吒一共才五家出品公司,只能说光线强势,不肯让别人进场稀释分红。微博据说其他五家春节档的影片都投了,就哪吒没有,被人笑没眼光,明明是光线不肯带它挣钱




对比一下战狼二,也是必挣钱的项目,一开始4家投资,拍完了最终是12家还是20家出品公司, 加的都是得罪不起的。据说吴京到处求别人,心领了,投资真不要了,求求你让我挣点钱吧。就这样,影片放完后,因为拒绝投资的事,还被人告了


头像
0操作242 #
头像
242 #
0
25-02-06 22: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41楼 吐槽一下 的帖子


你对数据感兴趣?这样的讨论才真正有意义吗,这才是娱乐😂


我提到的**出品**都是指主控方**,每部影片都有联合出品方,但大多数占比很小(商业秘密,财报有时候才能看出一点儿),新浪微博那种就是拉上凑热闹的。至于发行方,我关注的是最主要的发行方。猫眼在春节档一开始的黄金场占比就压过了《唐探》(差别不大),这足以证明其实力。我看下来,得猫眼者得天下 ,至少也要得到万达😂。考虑到题材,那就是得孩子者得天下,国内外几年都是动画大片票房占据前列。


春节档的时间仅有一周,而前三天的黄金场占比几乎决定了一切。只有足够的黄金场排片,才能给所谓的**口碑发酵**创造空间,在这之后,影片的题材和质量才开始发挥次要作用。如果影片质量上佳且题材占优,比如《哪吒》,它就可以挤压其他影片的排片,而被挤压的对象往往是发行能力较弱的影片。


如果影片质量一般,但发行方强势,依然可以确保基本的黄金场排片比例(比如万达的《唐探》)。而对于发行能力不足的影片,质量的好坏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大多数路人观众只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哪里热闹就去哪里。如果黄金场次少,意味着路人根本看不到这个“摊位”,无论口碑好坏,都没有机会发酵。


此外,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存在误导性。我用iphone App 默认显示前四列数据,黄金场占比需要手动调整前四列或滑动查看,而这个数据才是核心指标。至于上座率本身意义不大,只有按与黄金场占比成反比的权重计算加权上座率才有参考价值。


一句话总结: 发行决定一切,影片的题材和质量只有在发行强势、黄金场占比高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哪吒》就是一个典型的正向滚雪球效应。如果单纯将票房归因于影片质量,而忽略了发行的决定性作用,那就是扯淡。我其实只看了《哪吒》的枪版,其他影片没看过,对影片质量不做任何评价。这楼太高了,很多言论太主观,我打算开个纯数据分析帖,自娱自乐,杜绝粉黑之争。

Advertisement
头像
3操作243 #
头像
243 #
3
25-02-06 23: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一看到楼上的这些“内幕”,就有种自己是韭菜的感觉。影片的票房多少和观众有什么关系?还有去影院二刷三刷“帮着”冲记录的?!真是好忽悠啊,怪不得现在骗子横行

头像
0操作244 #
头像
244 #
0
25-02-07 00: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42楼 左顾右盼 的帖子

猫眼是购票平台,国内两大平台,另一个是淘票票。猫眼不能决定影院排片啊,只是有影响,比如宣传,票补啥的。但最终怎么排归院线和影院决定


第一天排片很重要,但一般来说只要能撕到15%以上的排片,口碑好的话是可以逆袭的。哪吒第一天排片虽然第一,但只有26%,与第二名几乎一样,不算强势。它前作50亿,口碑又好,正常的应该比唐探和封神高不少才合理。

头像
1操作245 #
头像
245 #
1
25-02-07 00: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发行决定一切的例子是唐探3, 首日排片5成左右,票房过10亿,前三天票房过25亿,最终票房只有43亿,因为口碑不行。同期的李焕英,首日排片不到两成,最终票房54亿,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46 #
头像
246 #
0
25-02-07 00: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哪吒高票房离不开光线的支持,但决定作用的还是导演饺子,光线每年发行的影片多了,赔钱的不少。就是动画片,光线投了无数,应该是赚少赔多吧
头像
0操作247 #
头像
247 #
0
25-02-07 01:2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吐槽一下 发表于 2025-02-07 00:29
回复 242楼 左顾右盼 的帖子

猫眼是购票平台,国内两大平台,另一个是淘票票。猫眼不能决定影院排片啊,只是有影响,比如宣传,票补啥的。但最终怎么排归院线和影院决定


第一天排片很重要,但一般来说只要能撕到15%以上的排片,口碑好的话是可以逆袭的。哪吒第一天排片虽然第一,但只有26%,与第二名几乎一样,不算强势。它前作50亿,口碑又好,正常的应该比唐探和封神高不少才合理。


发行本质上就是做市场,而市场运作需要人脉、资源、谈判、博弈等手段,真正做过市场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不止是做宣传和票补了。就像那句老话,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目前猫眼的发行能力已经是“Top-0”级别,在行业内形成断层式领先,远超淘票票等竞品。不同于万达,猫眼本身不直接控制院线排片,但依然能凭借强势的发行实力影响市场格局。相比之下,万达不仅是第一大影投(自家电影可控排片),同时还是第一大院线(对加盟影院有间接影响),这使得万达系影片在排片上天然占优。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哪吒的黄金场占比能比唐探高一点,已经充分体现了猫眼的发行能力。有了这个好基础,加上题材天然合家欢优势和制作确实不错,后面直接碾压了。唐探如果不是碰上哪吒,按照万达的发行能力,黄金场占比还能一直提高,少挣了不少钱。之前唐探3据说一般,但是票房很好,也是因为万达和没有强势对手。


从数据层面来看,黄金场占比和票房占比在上映前3天基本是正相关的,这也符合市场规律——黄金场多,就意味着更多曝光,更高票房。但随着后续市场走势,某些影片的黄金场占比与票房占比开始倒挂,这往往意味着片方在“下老本”,投入额外资源稳住排片。总结一句话:发行是市场博弈的核心,黄金场占比决定电影的起跑线,而后续走势则取决于票房表现与片方的运作策略。

头像
0操作248 #
头像
248 #
0
25-02-07 01: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宇猫 发表于 2025-02-06 23:29

一看到楼上的这些“内幕”,就有种自己是韭菜的感觉。影片的票房多少和观众有什么关系?还有去影院二刷三刷“帮着”冲记录的?!真是好忽悠啊,怪不得现在骗子横行


大胆把“感觉”去掉,观众本来就是韭菜,普通观众只需要被割就好了,有的韭菜想弄明白是如何被割的而已😂

往大了说,人人都是韭菜了,现在都被被老川割,老川也被背后大利益集团割😂

头像
0操作249 #
头像
249 #
0
25-02-07 01: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发行决定一切的例子是唐探3, 首日排片5成左右,票房过10亿,前三天票房过25亿,最终票房只有43亿,因为口碑不行。同期的李焕英,首日排片不到两成,最终票房54亿,
吐槽一下 发表于 2025-02-07 00:36

唐探系列就是这样,因为背靠万达它有基本的黄金场高排片比保证,如果同期没有口碑更好的,那就是冠军,如果碰上李焕英和哪吒这样的,那也就是亚军。这也就验证了我的观点:“电影质量固然重要,但在高竞争、短档期的市场环境下,决定票房的核心仍是发行策略。”


我刚刚看了一下李焕英的数据,黄金场次占比前三天是22.3%/22.9%/29.6%, 第四天开始猛涨到39.9% 然后就是45%+, 这就跟哪吒似的,哪吒开场还更好些。

唐探3 太异常了,前三天黄金场次占比 45.1%/52%/47.8%, 然后就是39.5%,然后就逐渐稳定到26%上下了,异常部分被李焕英吃了😂


逆袭有个前提,起点要很高,李焕英的发行是儒意和猫眼,都很给力。 几年后,万达现在已经是被儒意收购了。


头像
0操作250 #
头像
250 #
0
25-02-07 01: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吐槽一下 发表于 2025-02-07 00:44
哪吒高票房离不开光线的支持,但决定作用的还是导演饺子,光线每年发行的影片多了,赔钱的不少。就是动画片,光线投了无数,应该是赚少赔多吧

所以我说了啊,哪吒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发行+题材+质量都没有短板,这不好几年才出一部这样的吗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51 #
头像
251 #
0
25-02-07 01: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hhc_xuan 发表于 2025-02-06 13:58

李安属于哪个级别的导演?能定男女主吗?


李安:两届奥斯卡金像奖、两届金球奖、两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以及两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所有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拿遍了,你觉得呢?

头像
0操作252 #
头像
252 #
0
25-02-07 01: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李安的成就怎么吹都不为过,人家现在年纪大了,爱惜羽毛不出来捞快钱拍烂戏,怎么就没艺术追求了?


这里点名批评一下老谋子,顶着国师的名头,一年几部烂戏,才真的是晚节不保


吐槽一下 发表于 2025-02-06 19:27

完全同意。而且李安的影片题材类型跨度相当大,人家巅峰时期不断做着各种尝试和突破,就连理智与情感这种纯英国作品都能驾驭,且越刷越有味道。这个单子里的绝大多是是经典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AE%89#%E9%9B%BB%E5%BD%B1。

头像
0操作253 #
头像
253 #
0
25-02-07 02: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左顾右盼 发表于 2025-02-07 01:20

发行本质上就是做市场,而市场运作需要人脉、资源、谈判、博弈等手段,真正做过市场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不止是做宣传和票补了。就像那句老话,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目前猫眼的发行能力已经是“Top-0”级别,在行业内形成断层式领先,远超淘票票等竞品。不同于万达,猫眼本身不直接控制院线排片,但依然能凭借强势的发行实力影响市场格局。相比之下,万达不仅是第一大影投(自家电影可控排片),同时还是第一大院线(对加盟影院有间接影响),这使得万达系影片在排片上天然占优。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哪吒的黄金场占比能比唐探高一点,已经充分体现了猫眼的发行能力。有了这个好基础,加上题材天然合家欢优势和制作确实不错,后面直接碾压了。唐探如果不是碰上哪吒,按照万达的发行能力,黄金场占比还能一直提高,少挣了不少钱。之前唐探3据说一般,但是票房很好,也是因为万达和没有强势对手。


从数据层面来看,黄金场占比和票房占比在上映前3天基本是正相关的,这也符合市场规律——黄金场多,就意味着更多曝光,更高票房。但随着后续市场走势,某些影片的黄金场占比与票房占比开始倒挂,这往往意味着片方在“下老本”,投入额外资源稳住排片。总结一句话:发行是市场博弈的核心,黄金场占比决定电影的起跑线,而后续走势则取决于票房表现与片方的运作策略。



猫眼不是作发行的啊,你这个前提就搞错了




哪吒发行商是光线,再说一遍。




这两个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独立核算的,虽然董事长都是王长田。哪吒大卖,光线作为出品和发行商,是会分高额费用的。猫眼卖票也能收钱,但他卖唐探,封神一样收费。所以节后开盘,光线大涨,其他影片的出品公司大跌,猫眼股票没影响


光线的发行能力在国内中规中矩吧,top 0 肯定不是,没那么牛,也不算强势。要这么牛,今年春节档就不会有6部片子了,去年只有4部,因为好几部拿不到排片,临时逃档了。


另外唐探系列从没拿过冠军,总是老二。当然它排片一贯不吃亏,就是了。


头像
0操作254 #
头像
254 #
0
25-02-07 08:2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左顾右盼 发表于 2025-02-06 22:58

回复 241楼 吐槽一下 的帖子


你对数据感兴趣?这样的讨论才真正有意义吗,这才是娱乐😂


我提到的**出品**都是指主控方**,每部影片都有联合出品方,但大多数占比很小(商业秘密,财报有时候才能看出一点儿),新浪微博那种就是拉上凑热闹的。至于发行方,我关注的是最主要的发行方。猫眼在春节档一开始的黄金场占比就压过了《唐探》(差别不大),这足以证明其实力。我看下来,得猫眼者得天下 ,至少也要得到万达😂。考虑到题材,那就是得孩子者得天下,国内外几年都是动画大片票房占据前列。


春节档的时间仅有一周,而前三天的黄金场占比几乎决定了一切。只有足够的黄金场排片,才能给所谓的**口碑发酵**创造空间,在这之后,影片的题材和质量才开始发挥次要作用。如果影片质量上佳且题材占优,比如《哪吒》,它就可以挤压其他影片的排片,而被挤压的对象往往是发行能力较弱的影片。


如果影片质量一般,但发行方强势,依然可以确保基本的黄金场排片比例(比如万达的《唐探》)。而对于发行能力不足的影片,质量的好坏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大多数路人观众只是看到什么就买什么,哪里热闹就去哪里。如果黄金场次少,意味着路人根本看不到这个“摊位”,无论口碑好坏,都没有机会发酵。


此外,灯塔专业版的数据显示存在误导性。我用iphone App 默认显示前四列数据,黄金场占比需要手动调整前四列或滑动查看,而这个数据才是核心指标。至于上座率本身意义不大,只有按与黄金场占比成反比的权重计算加权上座率才有参考价值。


一句话总结: 发行决定一切,影片的题材和质量只有在发行强势、黄金场占比高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哪吒》就是一个典型的正向滚雪球效应。如果单纯将票房归因于影片质量,而忽略了发行的决定性作用,那就是扯淡。我其实只看了《哪吒》的枪版,其他影片没看过,对影片质量不做任何评价。这楼太高了,很多言论太主观,我打算开个纯数据分析帖,自娱自乐,杜绝粉黑之争。


赞层主的技术分析贴。


层主也可以点评一下另外三部真人电影的发行方


封神2主发行是阿里吗?我模糊印象封神2第一天黄金场尤其是IMAX还稍高于哪吒和唐探,是不是发行方也很厉害,封神的排片大幅度跌下去是在春节档中后期


射雕的发行方中影+联瑞,和另外几个比是不是发行能力较弱?所谓的中影院线,大部分是自营,不听中影使唤


蛟龙的发行方博纳,发行能力如何?博纳倒是拥有可听使唤的自家院线,可以保证蛟龙在春节档恶战中排片下限一直有5%,不至于被吃干大盘的哪吒挤压到0,但是这样蛟龙的成本又上去了

头像
0操作255 #
头像
255 #
0
25-02-07 08: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左顾右盼 发表于 2025-02-07 01:29

所以我说了啊,哪吒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发行+题材+质量都没有短板,这不好几年才出一部这样的吗


哪吒就是票房保送生,然后这位保送生也争气,考场发挥优异,直接拿了个全球第一


投资一个项目做市场分析,首当其冲就是看类似产品在市场上曾经卖的怎么样,哪吒1票房50亿,唐探3有40亿,封神1有25亿,我要是猫眼也选哪吒


几部续作电影里特例就是蛟龙行动了,虽然打着红海2的嘘头,但红海2上映的时候正是战狼风光的年代,现在这个题材不再吃香,业内不看好也不是没来由


题外话,想到了易烊千玺张译的新电影,抓社会热点题材,出品方直接最强发行猫眼+最大院线万达,难怪业内都说是下一个票房保送生,票房至少是一个孤注一掷,且看预言准不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56 #
头像
256 #
0
25-02-07 08: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宇猫 发表于 2025-02-06 23:29

一看到楼上的这些“内幕”,就有种自己是韭菜的感觉。影片的票房多少和观众有什么关系?还有去影院二刷三刷“帮着”冲记录的?!真是好忽悠啊,怪不得现在骗子横行


观众,可以对票房祛魅,看自己喜欢的作品就得了,电影金融市场与咱何干



头像
0操作257 #
头像
257 #
0
25-02-07 08: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5-02-07 01:46

李安:两届奥斯卡金像奖、两届金球奖、两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以及两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所有含金量最高的奖项拿遍了,你觉得呢?


我知道啊,我主要是想问问232层层主,像李安这样的顶级导演,在资本面前的话语权 😂


不过确实有个问题请教:前面被科普了,国内电影票房要投资的2.5-3倍,才能回本。那这个2.5-3倍也适合美国电影吗?

头像
0操作258 #
头像
258 #
0
25-02-07 09: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吐槽一下 发表于 2025-02-07 02:03

猫眼不是作发行的啊,你这个前提就搞错了




哪吒发行商是光线,再说一遍。




这两个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独立核算的,虽然董事长都是王长田。哪吒大卖,光线作为出品和发行商,是会分高额费用的。猫眼卖票也能收钱,但他卖唐探,封神一样收费。所以节后开盘,光线大涨,其他影片的出品公司大跌,猫眼股票没影响


光线的发行能力在国内中规中矩吧,top 0 肯定不是,没那么牛,也不算强势。要这么牛,今年春节档就不会有6部片子了,去年只有4部,因为好几部拿不到排片,临时逃档了。


另外唐探系列从没拿过冠军,总是老二。当然它排片一贯不吃亏,就是了。



猫眼和淘票票早就从单纯的购票平台变成发行商了,我没说光线是top-0发行,猫眼才是。光线早在2016年前就控股猫眼了,光线也就是从买了猫眼之后发行能力上了一个台阶,我看了几篇当年光线为什么收购猫眼的财经新闻评论,就是为了打通产供销,所以我觉得是宣发资源共享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很难去界定,就按发行主力是光线自己吧。光线也好,猫眼也罢,哪吒的发行能够一开始强过唐探就说明实力很强了。 我强调的是哪吒是天时地利人和成为爆款,发行+题材+质量没有短板,光线的其他电影应该是有短板的吧,我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始关注这么好玩的数据。


关于唐探我没有关注过它的票房排名,也就是你提起了唐3, 我去看了一下数据,正好这两次都是亚军,谢谢纠正。







头像
0操作259 #
头像
259 #
0
25-02-07 09: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254楼 crystalsea 的帖子

其他的几部片子尤其是射雕、蛟龙的根据数据看发行能力烂的很,注定是被挤压排片的对象,片子质量好坏对于这些发行弱的没有多大的意义,没有足够的发酵空间,路人大众没有足够的黄金场次买,没有啥讨论的意义和价值了。


哪吒和唐探这种一开始排片数量和质量好的才有讨论意义了。 哪吒题材和质量都好,在其实排片就很好的基础上就很容易迸发,很容易理解。封神看数据发行能力是很不错的,即使排片比下降,但是黄金场占比一直维持的很高,就是排的场都是好场。

头像
0操作260 #
头像
260 #
0
25-02-07 09: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hhc_xuan 发表于 2025-02-07 08:54

我知道啊,我主要是想问问232层层主,像李安这样的顶级导演,在资本面前的话语权 😂


不过确实有个问题请教:前面被科普了,国内电影票房要投资的2.5-3倍,才能回本。那这个2.5-3倍也适合美国电影吗?


美国电影院多,厅也多,没听说过排片协议保排片,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


感觉美国电影宣发主要用在打广告上,比如super bowl半场时间买个一分钟电影广告,广而告之有部电影要上了,不像中国电影圈买黑水军下通稿重点搞舆论战

发帖回复
查看:16723|回复:288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