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种田人”吴琴木[转帖]


吴琴木作于1948年

我略知吴琴木,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间,告我者两人:叶露园和张大壮。前者盛赞之余说“琴木印章全是我刻的”。后者和吴氏弱冠期间均在浙江吴兴南浔镇庞元济(虚斋)家,作管理、鉴定、修复古画的专业员。虚斋藏画甲天下。琴木对宋元明清真迹几乎临遍,“无不仔细着笔,穷其奥妙”。

有批外国留学归来的画人,艺思虚无,对祖国民族绘画实在不懂,却侈言“现代化”,斥“四王”保守,不屑一顾。黄宾虹力排众议,认为学习古人作品首须“用力于古人矩之中”尔后再“外貌脱离于古人之迹”。也即是吴琴木憧憬的“先师古人,后参造化”之旨,这中间,允许有个稍长的过程。且唐宋有不少名迹,原作早已不知去向,幸赖有临摹之作,今日尚能窥遗规风神。近世这种唐突前贤,责难摹临,如对吴琴木、汪仲山、张石园等习“四王”山水之前辈,应感有所歉仄也。且琴木先生死得早,他每次表白“顾我画为古人之面目,犹以未创自己面目为憾”,表明过他的坦诚和清醒。他仅仅在世五十四年,1953年脑溢血去世,他的宿愿“先师古人,后参造化”未能盼到,可吴琴木不是一位泥古不化的人。他在1952年作“和退醒庐(近代著名报人孙家声,号海上漱石生)诗游黄山诗意册”十八开,笔墨秀润雅逸,经营疏宕空灵,幅幅有创意,可说是琴木“后参造化”的起首作,惜翌年就弃世矣。

1894年琴木出生于江苏吴江震泽镇慎德堂,名桐,号冷枫居士,别号苍梧生。1914年进庞氏虚斋,辛勤习中国画传统,尽得精微,他醉心承上启下的“四王”,尤倾倒于耕烟散人王(石谷),练得一手中国画传统的硬功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间,他的山水画功力已堪与吴湖帆、贺天健、张大千、冯超然等相颉颃,天若增他三十个春秋,则在今日中国山水画坛上未审谁主沉浮?

“吃饭不忘种田人”,对在风风雨雨中担石铺路,默默耕耘若吴琴木先生辈,未可淡忘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