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民间常有一句俗语云:“七十为官”。意思是说,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就如同当了官一样,可以享有一定的“特权”和待遇,并理所当然地应受到人们的敬重。以往常将此话当成一句戏言。然一帧清代的“捷报”,却证实了这并非一句戏言俚语,而是确有其事。
由清代“户部”颁赐的“捷报”(见图)中得知,这位生活在安徽省绩溪县名为“许启福”的老人,因“年登古稀”,经同里四人推许,蒙“署理绩溪县正堂陈详情”上报,然后“户部注册颁赐顶戴光荣。”据辞海解释,“顶戴”为清代官员等级的帽饰,通常以皇帝的名义可赏给无官的人某品顶戴。“顶戴光荣”即荣誉七品官衔。
清代的“户部”,相似于现今的财政农林部,掌管全国的土地、财税、户籍等,属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中央一级权力机构,主管官员为户部尚书,相当一品官。“顶戴光荣”是给民间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的一种荣誉,尽管这可能仅是一个荣誉虚名,但从由“户部”注册并直接颁赐“捷报”如此之郑重行事,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老人的尊重和爱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