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p://image2.sina.com.cn/dy/w/2003-10-02/1_1-1-21_20031002202327.jpg[/IMG]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北京时间10月2日晚,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J. M. Coetzee)荣获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
瑞典皇家学院表示,库切的数部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他的作品《声名狼藉》(Disgrace)、《恭候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和《国家
中心》(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是这一风格的典范。这几部作品“构思纤美精巧、文白蕴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是难得一见的闪光之作。此外,库切在批判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伪道德方面也“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但科特齐的小说也存在“是非不清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泾渭分明的问题上。”
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并于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库切既懂英文又懂德文。他的最新力作《伊莉莎白-考斯特罗:八个教训》(Elizabeth Costello: Eight Lessons)是集杂文和小说于一体的著作,已于今年出版。
库切预计将于今年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主持的颁奖仪式。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北京时间10月2日晚,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J. M. Coetzee)荣获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
瑞典皇家学院表示,库切的数部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他的作品《声名狼藉》(Disgrace)、《恭候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和《国家
中心》(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是这一风格的典范。这几部作品“构思纤美精巧、文白蕴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是难得一见的闪光之作。此外,库切在批判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伪道德方面也“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但科特齐的小说也存在“是非不清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泾渭分明的问题上。”
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并于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库切既懂英文又懂德文。他的最新力作《伊莉莎白-考斯特罗:八个教训》(Elizabeth Costello: Eight Lessons)是集杂文和小说于一体的著作,已于今年出版。
库切预计将于今年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主持的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