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千禧年到现在,我终于听到关于文学最好的消息了——文学比较贵!
那天我路过一个旧书摊,看到许多打折的书,诸如武侠、言情类大约是三折,还有些过期杂志居然是五元钱一斤……对我等书虫来讲,不啻是大喜事。这儿的文学书籍还真不少,我精挑细选了一大摞。古典文学中发现沈复的《浮生六记》,现代文学中竟有周作人精选四卷等等重量级图书……或过秤或打折,俨然一顿丰俭由己的自助餐。
末了,书店老板掂出几本当代文学书说只能打七折,究其原因,老板深思片刻,金口玉言:
“文学比较贵!”
当时的场景觉得真是搞笑!不过我还是爽快地付了帐,毕竟在这个文学惨淡经营的年代,听到一句对文学的赞美,真是难得啊!“文学无热点”是近几年来所有文化类书刊年终总结时必做的专栏,或许还有善良的编者在头版头条振臂高呼着《xxx传达经典来临的消息》,到最后也不过昙花一现,良好愿望几乎传达着反讽的效果!
回望文学过影,依稀掠过美女作家绚丽的纱裙,玩文学大旗的丝缕,文人之间的谩骂已是风过耳,新写实晚生代和旧镜头老生代共享天伦,行走文学匆匆闪过,音乐散文匆匆歌罢,底层纪实匆匆收场,身体写作匆匆下台……所有关于文学的话题都似春梦了无痕,作家阿城纳闷着:
文坛还有这个坛吗?
李璧华曾说流行文章题目首先要抢眼、抓人,要达到“先勾引了再说”的功效。一家读书俱乐部开明宗义“让经典成为流行,让流行选择经典”不过想熬一锅经典玉米面+流行奶酪的粥,至于味道如何——先卖了再说。诸如什么中国第一部xxx,网络第一部xxx等假大空的头衔已经使读者烦不胜烦……当我听到这个类似于“最近比较烦”句式的“文学比较贵”简直感到有些欣慰了!
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署名仲言的文章《文学还有用吗?》文中道:“文学要改变现状,只有自救;要自救,必须端正自己的位置。文学从来不是贵不可攀,但也绝非可有可无的饭后甜点”。想必“仲言”是一长者,真乃老生长谈了。
与其低声下气,不如高不可攀。
忠言往往逆耳,但看文学界每年评选的十大好书,十大作者,甚至不如看时尚杂志的十大流行语来得有意义。十年前探讨《文学距我们有多远》的刊物已然消极的叹息着《今天的文学怎么了?》……
纵观历史长河中,经典文学如百舸争流,千帆竞技,“真正可以流传后世、经久不衰的作品,思想性和哲理性应是第一位的,少了这一点,即使再多的荣誉再多的辉煌,也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的苍白”(马龙潜语),文学是心灵的诉求,允许华丽,允许朴实,但所有关乎心灵的存在一定应该是高贵的。1903年获诺贝乐文学奖的挪威作家比昂松即席演说:“我们文学中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没有它,我们会觉得迷惘惆怅。”他向往的“健康而又高贵的文学”在如今几近痴人说梦,也因此显得尤其纯洁高贵。
在流行“最近比较烦”的日子中,如果能潜心读一部美丽的文字该是何等的福气啊!真心的文字自有一种纯洁的精神和高贵的气质,在莽莽苍苍的商品社会中如亭亭玉立的荷花,玉树临风的翠竹,遗世独立。
2002年第393期《中华读书报》头版头条讯:一项调查发现:真正的爱书人不会买盗版。我认为真正的爱书者在读着打折或秤量得来的好书时,心中必定有一种痛惜:
文学比较贵啊!
那天我路过一个旧书摊,看到许多打折的书,诸如武侠、言情类大约是三折,还有些过期杂志居然是五元钱一斤……对我等书虫来讲,不啻是大喜事。这儿的文学书籍还真不少,我精挑细选了一大摞。古典文学中发现沈复的《浮生六记》,现代文学中竟有周作人精选四卷等等重量级图书……或过秤或打折,俨然一顿丰俭由己的自助餐。
末了,书店老板掂出几本当代文学书说只能打七折,究其原因,老板深思片刻,金口玉言:
“文学比较贵!”
当时的场景觉得真是搞笑!不过我还是爽快地付了帐,毕竟在这个文学惨淡经营的年代,听到一句对文学的赞美,真是难得啊!“文学无热点”是近几年来所有文化类书刊年终总结时必做的专栏,或许还有善良的编者在头版头条振臂高呼着《xxx传达经典来临的消息》,到最后也不过昙花一现,良好愿望几乎传达着反讽的效果!
回望文学过影,依稀掠过美女作家绚丽的纱裙,玩文学大旗的丝缕,文人之间的谩骂已是风过耳,新写实晚生代和旧镜头老生代共享天伦,行走文学匆匆闪过,音乐散文匆匆歌罢,底层纪实匆匆收场,身体写作匆匆下台……所有关于文学的话题都似春梦了无痕,作家阿城纳闷着:
文坛还有这个坛吗?
李璧华曾说流行文章题目首先要抢眼、抓人,要达到“先勾引了再说”的功效。一家读书俱乐部开明宗义“让经典成为流行,让流行选择经典”不过想熬一锅经典玉米面+流行奶酪的粥,至于味道如何——先卖了再说。诸如什么中国第一部xxx,网络第一部xxx等假大空的头衔已经使读者烦不胜烦……当我听到这个类似于“最近比较烦”句式的“文学比较贵”简直感到有些欣慰了!
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署名仲言的文章《文学还有用吗?》文中道:“文学要改变现状,只有自救;要自救,必须端正自己的位置。文学从来不是贵不可攀,但也绝非可有可无的饭后甜点”。想必“仲言”是一长者,真乃老生长谈了。
与其低声下气,不如高不可攀。
忠言往往逆耳,但看文学界每年评选的十大好书,十大作者,甚至不如看时尚杂志的十大流行语来得有意义。十年前探讨《文学距我们有多远》的刊物已然消极的叹息着《今天的文学怎么了?》……
纵观历史长河中,经典文学如百舸争流,千帆竞技,“真正可以流传后世、经久不衰的作品,思想性和哲理性应是第一位的,少了这一点,即使再多的荣誉再多的辉煌,也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的苍白”(马龙潜语),文学是心灵的诉求,允许华丽,允许朴实,但所有关乎心灵的存在一定应该是高贵的。1903年获诺贝乐文学奖的挪威作家比昂松即席演说:“我们文学中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没有它,我们会觉得迷惘惆怅。”他向往的“健康而又高贵的文学”在如今几近痴人说梦,也因此显得尤其纯洁高贵。
在流行“最近比较烦”的日子中,如果能潜心读一部美丽的文字该是何等的福气啊!真心的文字自有一种纯洁的精神和高贵的气质,在莽莽苍苍的商品社会中如亭亭玉立的荷花,玉树临风的翠竹,遗世独立。
2002年第393期《中华读书报》头版头条讯:一项调查发现:真正的爱书人不会买盗版。我认为真正的爱书者在读着打折或秤量得来的好书时,心中必定有一种痛惜:
文学比较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