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之前,先要怀着崇敬的心情给母亲磕几个响头,以跪谢她老人家对我的养育之恩。
咚咚,咚咚,咚咚咚... ...
OK,叩头完毕,下面开始揭露,Sorry,是叙述老妈的丰功伟绩。
(1)年龄
老妈最烦别人说她老,至少不能说她显老,可惜就算她不显老,实际已经非常...了(默哀一分钟... ...)
Frankly Speaking,老妈看起来很有朝气,笑的时候也满和善,因此至少不应该比她的实际年龄显老,可不知为何她总被别人过高估计at least 5-10岁,这一点对于一个觉得自己永远年轻的人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小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去校医院打针吃药,老妈陪着看病顺便哄我挨针时不要哭,一来二去就跟护士聊熟了。
一天老妈正哄我:“别哭,你看阿姨的技术多高呀,一下子就打进去了,一点也不疼。”
“就是这样,”护士边笑边手举80万单位的Penicillin飘到我身边,手举针落,针头一下消失在我的臀部肌肉群中。
“你可真会哄孩子,这是您小儿子吧。”边推这位阿姨的嘴还不闲着。
“嗯?”老妈做puzzle状。
“看您的样子怎么着也有40多,您孩子不是中班么,So我猜这是您小儿子。”伴着针头不断的推进,护士笑的愈发甜蜜,似乎为她自己的超强推理能力得意。
“嗯,我,今年,35。”老娘显然是极其愤怒,“难道真的看起来有40岁么。”
“差不多。”显然80年代早期的护士还不明白女士的年龄不可以随便猜,更不可以随便往老了猜这个简单的道理。
... ...
5分钟以后,老娘跟我拿着转北医三院的注射单一起跨出医院大门,我们第一次有了共同观点——校医院的打针护士水平真差。
... ...
时光飞逝,俺高中的时候,老妈真的有40多岁,一次出去采购,回来颇为愤愤,偶惊讶,问其故,对曰:“卖菜的小贩居然叫我大妈,所以没买。”我咕咚一声晕倒在地,强忍住饥饿肚子咕噜咕噜的抗议,小心翼翼的试探到:“那个小贩多大呢?”“也就比你大点,20岁吧。”老娘接过我递的水润了润嗓子,开始痛说革命家事。“那您觉得他应该叫... ...”
“当然应该叫... ...”显然老娘也想不起来,于是半瓶子水下肚,来了灵感:“阿姨。”
我继续晕倒:“这也太幼儿园化了吧,听着怎么着也不像是练摊小贩的词儿。”
“那老师?”
“That makes sense,but他怎么知道你一定是老师呢。”
“嗯。”老娘瞅了瞅镜子里的尊容,一幅紫色的唐装,怎么看都不像是Faculty,倒是跟老年紫杉龙王神似。
“那叫师傅?”
“Come on,Mum,这个词很混的,他要叫您师傅您照样不满对不对?”
“Maybe.”显然这一点上老娘跟我达成了共识。
“那您说还能叫您什么呢?Mam?不可能呀,这儿不是美国。咱中国就只有称呼——大妈,日文叫欧巴桑。”我笑着劝老娘接受这个严酷的事实。
“不成,那还是阿姨吧,叫大妈我肯定不买。”完蛋,老娘还是一个非常认真而有原则的人。
“那,您把钱给我吧,咱不能不吃饭呀,我买菜,OK,俺是不会介意小贩热情的管我叫大叔的。”
“你。”
我一把抢过钱包,赶在老娘的降龙十八掌拍在后背之前踏着凌波微步逃走了。
... ...
时光又飞逝,到了俺大学的美好时光,这时候老娘已经很坦然的接受了大妈这个称呼,乐得继续跟已经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们侃价拌嘴。不过,凡事有个底线,老娘对我每天大呼小叫喊她老娘很是不愤。一日回家省亲,饭毕,娘端做客厅中央,招我训话:“川儿,过来。”
“扎~~~~”我赶紧一遛小碎步,单腿打地。
“以后你不许叫我老妈。”
“那只能叫老娘?”
“老娘也不许!”老妈脸上隐隐一层紫气,显然如果我继续误会她老人家的英明指示她一定要要让我尝尝最近修炼的乾坤大挪移的滋味。
“扎~~~~,那以后叫。”
“妈就可以,不要那么多零碎... ...”
“老妈叫着顺嘴,叫妈....”还没说完,头顶一阵寒风吹过,那是我熟悉的降龙十八掌的起手式。
“妈妈圣明~~~~”
“嗯。”一阵暖风伴着笑意飘过来。
于是老妈老娘老人家等一切一老开头的称呼统统被禁止,直到即将大学毕业,在我不懈努力瞅空就叫老妈老娘强化她的认同感之下,亲爱的妈妈同志终于默认了这个据她说很让她想起姥姥脸上皱纹的称呼,副作用及后遗症就是我的凌波微步有长足进步,老妈的乾坤大挪移也练到了第七层。
OK,现在,我眼里的老妈,小贩眼里的大妈,老爹眼里的川儿他妈已经对一切称呼免疫,虽然偶尔有不爽的表示练习一下武功舒活舒活筋骨,但总体上已经不影响俺们家伙食以及川儿的生命安全了。为了我们不懈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庆祝~~~~~
(2)职业
老娘在学校做Faculty,教哲学。
一般人知道俺娘教哲学以后都特崇拜,大部分人看我的眼光也开始从下向上——虽然俺跳起来脑袋都撞不到宿舍楼门上门框。在他们眼里,一个从浓厚哲学氛围家庭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满口的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班里一个愤青有一阵子每次见了我都念叨尼采,费尔巴哈。这毛病直到我把他拉出去用湘琴的燕京啤酒灌了一顿,他喝的再也不知道卢梭跟契约论是什么关系,只知道17楼的小MM不喜欢他为止。
说实话挺惭愧的,虽然没规定学哲学的老娘一定要教出个小黑格尔出来,但老娘那么多书我素来只看封面,到现在只知道当年老娘研究过伯格森,实在是有负桌上那么多经典名著。
记得大二时学哲学,我从来不听讲,每次上课都是仍硬币选择是在宿舍睡还是去教室睡,到期末要考试,拿着崭新的哲学书请教老娘,老娘拿过来粗粗翻了一遍然后考了我两个问题,我答的海阔天空,老娘用降龙十八掌止住了我的思路,一脸严峻的说:“看出来了,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一学期没学吧。”
面对大专家,只知道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人的我当然不敢造次,坦白从宽了。
“那你悬了,只剩一个礼拜,肯定过不去了。”
“啊。”我一阵恐慌。
“But,有你老娘我在,只要现在开始认真学,一定顺利过关。”嘿嘿,感情刚才老娘是欲扬先抑来着。
“一定一定。”我赶紧表示服从组织领导。
结果就苦了,这一个礼拜过的生不如死,有空就被老娘强化训练什么是矛盾,什么是主体客体。我宁愿用Maxwell方程解题也不愿意被这些德国nerd想出来的奇怪名词和思想绕进去。sigh,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期末考试,还真丢脸,有一门没过,垂头丧气的向老妈汇报,老妈大吃一惊:“什么,你有一门没过?”
老爹站在一边笑吟吟的作嘲笑状。
“嗯。”
“哲学?不会把,你没好好学,我早就知道,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就一个礼拜... ...”老娘开始找理由。
“不是哲学。”我嗫嚅到。
“啊,那还能是什么?”
“电路分析。”
“哈哈。”老妈居然笑了,然后脸转向学电出身的老爹。
... ...
现如今,我是专业分析电路的,哲学书连封皮都不看了。
(To be Continued...)
咚咚,咚咚,咚咚咚... ...
OK,叩头完毕,下面开始揭露,Sorry,是叙述老妈的丰功伟绩。
(1)年龄
老妈最烦别人说她老,至少不能说她显老,可惜就算她不显老,实际已经非常...了(默哀一分钟... ...)
Frankly Speaking,老妈看起来很有朝气,笑的时候也满和善,因此至少不应该比她的实际年龄显老,可不知为何她总被别人过高估计at least 5-10岁,这一点对于一个觉得自己永远年轻的人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小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去校医院打针吃药,老妈陪着看病顺便哄我挨针时不要哭,一来二去就跟护士聊熟了。
一天老妈正哄我:“别哭,你看阿姨的技术多高呀,一下子就打进去了,一点也不疼。”
“就是这样,”护士边笑边手举80万单位的Penicillin飘到我身边,手举针落,针头一下消失在我的臀部肌肉群中。
“你可真会哄孩子,这是您小儿子吧。”边推这位阿姨的嘴还不闲着。
“嗯?”老妈做puzzle状。
“看您的样子怎么着也有40多,您孩子不是中班么,So我猜这是您小儿子。”伴着针头不断的推进,护士笑的愈发甜蜜,似乎为她自己的超强推理能力得意。
“嗯,我,今年,35。”老娘显然是极其愤怒,“难道真的看起来有40岁么。”
“差不多。”显然80年代早期的护士还不明白女士的年龄不可以随便猜,更不可以随便往老了猜这个简单的道理。
... ...
5分钟以后,老娘跟我拿着转北医三院的注射单一起跨出医院大门,我们第一次有了共同观点——校医院的打针护士水平真差。
... ...
时光飞逝,俺高中的时候,老妈真的有40多岁,一次出去采购,回来颇为愤愤,偶惊讶,问其故,对曰:“卖菜的小贩居然叫我大妈,所以没买。”我咕咚一声晕倒在地,强忍住饥饿肚子咕噜咕噜的抗议,小心翼翼的试探到:“那个小贩多大呢?”“也就比你大点,20岁吧。”老娘接过我递的水润了润嗓子,开始痛说革命家事。“那您觉得他应该叫... ...”
“当然应该叫... ...”显然老娘也想不起来,于是半瓶子水下肚,来了灵感:“阿姨。”
我继续晕倒:“这也太幼儿园化了吧,听着怎么着也不像是练摊小贩的词儿。”
“那老师?”
“That makes sense,but他怎么知道你一定是老师呢。”
“嗯。”老娘瞅了瞅镜子里的尊容,一幅紫色的唐装,怎么看都不像是Faculty,倒是跟老年紫杉龙王神似。
“那叫师傅?”
“Come on,Mum,这个词很混的,他要叫您师傅您照样不满对不对?”
“Maybe.”显然这一点上老娘跟我达成了共识。
“那您说还能叫您什么呢?Mam?不可能呀,这儿不是美国。咱中国就只有称呼——大妈,日文叫欧巴桑。”我笑着劝老娘接受这个严酷的事实。
“不成,那还是阿姨吧,叫大妈我肯定不买。”完蛋,老娘还是一个非常认真而有原则的人。
“那,您把钱给我吧,咱不能不吃饭呀,我买菜,OK,俺是不会介意小贩热情的管我叫大叔的。”
“你。”
我一把抢过钱包,赶在老娘的降龙十八掌拍在后背之前踏着凌波微步逃走了。
... ...
时光又飞逝,到了俺大学的美好时光,这时候老娘已经很坦然的接受了大妈这个称呼,乐得继续跟已经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小伙子们侃价拌嘴。不过,凡事有个底线,老娘对我每天大呼小叫喊她老娘很是不愤。一日回家省亲,饭毕,娘端做客厅中央,招我训话:“川儿,过来。”
“扎~~~~”我赶紧一遛小碎步,单腿打地。
“以后你不许叫我老妈。”
“那只能叫老娘?”
“老娘也不许!”老妈脸上隐隐一层紫气,显然如果我继续误会她老人家的英明指示她一定要要让我尝尝最近修炼的乾坤大挪移的滋味。
“扎~~~~,那以后叫。”
“妈就可以,不要那么多零碎... ...”
“老妈叫着顺嘴,叫妈....”还没说完,头顶一阵寒风吹过,那是我熟悉的降龙十八掌的起手式。
“妈妈圣明~~~~”
“嗯。”一阵暖风伴着笑意飘过来。
于是老妈老娘老人家等一切一老开头的称呼统统被禁止,直到即将大学毕业,在我不懈努力瞅空就叫老妈老娘强化她的认同感之下,亲爱的妈妈同志终于默认了这个据她说很让她想起姥姥脸上皱纹的称呼,副作用及后遗症就是我的凌波微步有长足进步,老妈的乾坤大挪移也练到了第七层。
OK,现在,我眼里的老妈,小贩眼里的大妈,老爹眼里的川儿他妈已经对一切称呼免疫,虽然偶尔有不爽的表示练习一下武功舒活舒活筋骨,但总体上已经不影响俺们家伙食以及川儿的生命安全了。为了我们不懈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庆祝~~~~~
(2)职业
老娘在学校做Faculty,教哲学。
一般人知道俺娘教哲学以后都特崇拜,大部分人看我的眼光也开始从下向上——虽然俺跳起来脑袋都撞不到宿舍楼门上门框。在他们眼里,一个从浓厚哲学氛围家庭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满口的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班里一个愤青有一阵子每次见了我都念叨尼采,费尔巴哈。这毛病直到我把他拉出去用湘琴的燕京啤酒灌了一顿,他喝的再也不知道卢梭跟契约论是什么关系,只知道17楼的小MM不喜欢他为止。
说实话挺惭愧的,虽然没规定学哲学的老娘一定要教出个小黑格尔出来,但老娘那么多书我素来只看封面,到现在只知道当年老娘研究过伯格森,实在是有负桌上那么多经典名著。
记得大二时学哲学,我从来不听讲,每次上课都是仍硬币选择是在宿舍睡还是去教室睡,到期末要考试,拿着崭新的哲学书请教老娘,老娘拿过来粗粗翻了一遍然后考了我两个问题,我答的海阔天空,老娘用降龙十八掌止住了我的思路,一脸严峻的说:“看出来了,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一学期没学吧。”
面对大专家,只知道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人的我当然不敢造次,坦白从宽了。
“那你悬了,只剩一个礼拜,肯定过不去了。”
“啊。”我一阵恐慌。
“But,有你老娘我在,只要现在开始认真学,一定顺利过关。”嘿嘿,感情刚才老娘是欲扬先抑来着。
“一定一定。”我赶紧表示服从组织领导。
结果就苦了,这一个礼拜过的生不如死,有空就被老娘强化训练什么是矛盾,什么是主体客体。我宁愿用Maxwell方程解题也不愿意被这些德国nerd想出来的奇怪名词和思想绕进去。sigh,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期末考试,还真丢脸,有一门没过,垂头丧气的向老妈汇报,老妈大吃一惊:“什么,你有一门没过?”
老爹站在一边笑吟吟的作嘲笑状。
“嗯。”
“哲学?不会把,你没好好学,我早就知道,你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就一个礼拜... ...”老娘开始找理由。
“不是哲学。”我嗫嚅到。
“啊,那还能是什么?”
“电路分析。”
“哈哈。”老妈居然笑了,然后脸转向学电出身的老爹。
... ...
现如今,我是专业分析电路的,哲学书连封皮都不看了。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