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851|回复:2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瓷胎景泰蓝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3-08-12 08:2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瓷胎景泰蓝

我们知道脍炙人口的中国景泰蓝其工艺名称叫铜胎掐丝珐琅,所以它是铜胎或金属胎。但你见到过瓷胎的景泰蓝吗?图中的瓷胎掐丝珐琅印泥缸便是一例。

该印泥盒直径12.7厘米,高6厘米,其外观造型极像清代康熙年间产品。但细观之下盒盖与盒底的吻合处,大小一致,没有康熙印泥盒(缸盖红)盒盖略大一圈的特点。同时盒底部与盖吻合的铸口处较薄,随之内壁再向外侧凸出,形成一个弧度如“5”,内是凹形圈底。

该盒的瓷胎洁白细腻,结构紧密,分量较重。叩之声音尖细,犹如金声(金属声音)。说明该瓷胎配方,烧制精密,温度高,几乎看不到车制瓷胎时的旋痕,当然瓷化的程度亦高。其白釉为青白釉色,质亦细洁温润,比之清代康、雍时期来得薄、细而硬朗。

印盒底盖的内壁有釉下青花绘制的樱花,发色鲜亮,有康熙风味。然用笔较小,笔力不逮。瓷胎的外部有以松耳绿珐琅釉为底色,周边掐丝(铜丝)几何形的碎小细花,盒盖中心部位作圆形开框亦是掐丝细小碎花,盒后部掐丝一圈如意头纹,构图疏朗,无底部的掐丝陪衬。丝纹亦细,盘曲绸缪,风格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

珐琅釉的釉色较丰富,有黑、粉红、白、宝蓝、草绿等八种之多,质细纯正,较厚,其上有点小沙眼,不规则地分布在珐琅表面,应是提炼不纯的缘故,当然也是我们鉴定该物年代的标准之一。仔细观察珐琅釉的表皮有浅浅的冰裂,比之景德镇仿哥窑的纹片色淡痕浅,稍有疏心易忽略。松耳绿珐琅釉的表层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片状脱落现象,可能是烧制时温差变化所致。然后片状珐琅釉脱落后露出珐琅釉内质,更显出纯净艳丽的玻璃状的珐琅质。该印泥盒无圈足为圆曲弧形的凹底,青白釉上用盖血红彩纵向书写“铃木造”的楷体款,一气呵成,较有力度。

铜胎掐丝珐琅在我国称之为景泰蓝,始于元,盛于明、清。

日本掐丝珐琅品种亦多,称之“七宝砂”,其工艺精美雅致,丝毫不逊于中国的景泰蓝,只是起步的时间较晚而已。而瓷胎的掐丝珐琅以前见所未见,不知厚厚的珐琅质和釉上的铜丝如何粘附于瓷胎之上。

从该瓷胎掐丝珐琅花卉印盒的器型、图案、胎、釉、珐琅、包浆、款识等方面考证,当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日本工艺品。鉴于本人见识浅薄,至于该类瓷胎掐丝珐琅器在我国晚清及民国期间是否亦有生产制作,目前尚未知晓和考证,只能待有关专家学者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8/12/2003 8:21:09 AM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3-08-12 12: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太复杂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03-08-13 00:2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很漂亮啊,可是真的太复杂拉
发帖回复
查看:851|回复:2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