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 原文由 Aben 所发表 】
心灵独白(二)
牛蝇。
林肯身边有个智囊,专与他唱反调,每有决议,必提出严厉
的批评。林肯身边的高级官员受不了这名教授出身的老家伙,联
名要求林肯将他赶出白宫。林肯笑着讲了一个故事:我在乡下工
作时,看见农夫用一匹弱马耕田,他吆喝一声,马才肯走一大
步。我发现马背上叮了一只大牛蝇,想帮农夫赶走。可农夫赶紧
阻止我说:“幸亏有了这只牛蝇,不然马连半步也走不了。”
从本质上讲,知识分子就是牛蝇。杜威说过:“思想家只消
开始思维时,都多多少少把稳定的世界推入危险之中。”因此,
除了林肯这样明智的领袖外,一般以“稳定”为己任的政治家都
会伸出巴掌去,狠狠拍向牛蝇。结果可想而知。
. 也有少数的例外。曾经说过“知识分子是一切社会的不安定
因素”的捷克剧作家哈维尔却当上了总统。不过,哈维尔的总统
当得并不快乐,电视新闻里我曾看到他疲惫不堪的神态,反倒不
如他的一张在监狱里的照片:目光炯炯,注视着栅栏外的天空。
牛蝇只能是牛蝇,牛蝇做不了蝴蝶。
普希金死后。
沙皇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忧心忡忡”,他说:“人民为普
希金的死亡而流露出来的悲伤,已多少表现出自由主义者胜利的
丑恶景象。”因此,他命令说:“以秘密手段取消各种致敬的表示
是政府的责任."
编辑克拉耶夫斯基在《俄罗斯残废者报》发表文章纪念诗人
的逝世:”我们诗歌的太阳沉落了。普希金在壮盛的年岁,在伟
大的中途去世了。”第二天他就被传到书刊审查委员会,主席严
厉地斥责他说:“为什么在这个品级既低,又未担任重要公职的
人物死亡的消息周围加上黑边呢?这算什么‘伟大道路’?难道
普希金是个将军。元帅、部长、政治家吗?写写歪诗是谈不上走
伟大道路的。”
谁在走“伟大道路”?150年以后的今天,强大的沙皇政府
已经灰飞烟灭,末代沙皇一家被枪杀在简陋的地下室里,喽罗们
就更不足道了。而普希金的诗歌还回响在一代代人的心灵深处。
北大“文明修身工程”搞得如火如荼。又是宣言,又是讲
座,又是新闻报道,大舞台上入人登场。
“文明修身”并不是什么新发明。1933年末,美丽的蒋夫人
鉴于社会道德沦丧,号召开展“新生活运动”。蒋介石强调:“如
果我们想获得一种遵循礼义廉耻的新生活,那就必须从不随地吐
痰做起。”“法古今完人”的蒋先生相信,一旦所有的中国人都不
随地吐痰,进厕所小便。用冷水洗脸,将会引起“人的心灵”发
生变化,随之国家和社会同样会获得新生。蒋氏又说:“我现在
倡议的新生活运动是什么呢?简单他说,就是要使全国公民的生
活完全军事化,这样他们可以培养勇敢和敏捷,吃苦耐劳,特别
是统一行动的能力和习惯,最后他们就可以随时为国家牺牲。"
然而, 1934年初,新生活运动便冷冷清清地收场了,留在民间
的只有一些并无恶意的笑话一一湘西的农民一直以为”新生活”
是个钦差大臣一样的官员,要到穷乡僻壤来盘剥一通,所以紧张
了好一阵。六十多年以后,北大成了湘西。在学生公寓厕所的大
门上,共青团支部贴上“举手之劳,何乐不为?”的标语,宣传
便后要冲厕所的真理。没有两天,这条标语便出现了两个修改版
本:“举手之劳何乐?不为!”。“举手淫之劳,何乐不为?”蒋先
生若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作怎样的反应呢?“蓝衣社出动,将
‘凶手’毙了!"。
“文明修身工程”这是当代中国最奇妙的汉语新词。“文明”
与“修身”联系起来就已经令人匪夷所思了,再添了“工程”作
尾巴,更是莫名惊诧。何谓“工程”?《现代汉语辞典》中的解释
是“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
的工作”。何谓“修身”,按照中国圣贤的说法,修身的根本在于
“修心”.修身是纯粹个人化的活动。现在,修身却变成了搅拌机
和举重机,北大“国学大师”多如牛毛,为什么没有哪位大师出
来指出这点小小的误差呢?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古代圣贤说的话。今天那些游走在
高级酒店的妓女们,似乎没有哪个是因为“衣食不足”才去卖淫
的。她们一身的金银珠宝足以睥睨大学教授们。
衣食不足固然不知荣辱,衣食足照样也不知荣辱,这就是人
类真实的生存状况。
文章与老婆。“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这是愚
人之论。我的观点是“文章是别人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鲁迅说专制令人冷嘲。我却说允许人们冷嘲的专制我愿意为它
鼓掌。实际上,专制只允许热颂,冷嘲者的命运便是稽康的命运。
严复译的《天演论》中有一句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生存下来的都是优秀分子吗?
犹太作家皮利磨·拉维说过:“敢于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这
个事实便是一一最坏的、能适应的活下来了;最好的都死去了
……我们这些还能逃生的,作不了真正的见证。我们不但是少数
的少数,例外的例外:我们实在只是由于扯谎。幸运或者没有办
法沉下去而已。”奥斯威辛是这样,文革也是这样。傅雷死了,
老舍死了,遇罗克死了,张志新死了……在他们的毁灭面前,谁
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当然,我无权苛责活下来的人,活着并不都
是苟活。但是,活下来的人已然丧失了承接历史的权利。那么,
再相信那些白纸黑字的历史未免是一种虚妄。绝大多数写历史的
人,目的不过是为了换取他们短暂的生存。
哈姆莱特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当我们拥有
选择的自由的时候,这还能成其为一个问题吗?
萨达姆。
伊拉克电视台晚问新闻播出前,必定先奏乐,歌唱他们的伟
大领袖萨达姆,最精采的歌词是:“萨达姆,萨达姆啊,您有无
数伟大的胜利,您像最高的山峰,没有人比得上您" 报刊上引
用萨达姆的语录时,全都采用粗体大号字印刷。开会时,发言人
不时要引用萨达姆的语录,全场不厌其烦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在
巴格达市中心的胜利广场上,安放着一对巨大的铁手腕,两手交
叉,高举阿拉伯长刀。这对手腕仿照萨达姆的双手而制,甚至铸
上他的指纹。萨达姆在讲话中提及自己时,从不说“我”,而是
自呼其名“萨达姆”。因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
征。这远比他本人的肉身要伟大。
我想起了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天皇,一切独裁者都有着
惊人的相似性。
《岳阳楼记》之所以名垂千古,全是园为范仲淹的名言:“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等精神境界,为历代士人
高山仰止。
然而,没有人仔细想想: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老祖宗
早就讲得明明白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
臣。”天下是天子的天下,而不是苍生百姓的天下。广厦千万间,
庇的从来都是达官贵人,何曾庇过寒士?更不用说黎民了。
所以,体现中国知识分子最高人格的范文正公所能做的,无
非是“先天子之忧而忧,后天子之乐而乐也。”
戒烟日那天的一则电视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北京一家医院
组织保安人员,一旦发现吸烟者,便让他拿着一块“我是吸烟
者”的牌子,站在医院的院子里义务执勤,直到有下一位吸烟者
来代替他。该医院的院长笑容可掬地告诉记者:“这种方法推行
以后,效果好极了!"
我记得以前在《聊斋志异》中读到的一则故事。投水自尽者
的鬼魂为了来世投胎,必须隐藏在水边,诱惑下一名想自尽的
人。这位聪明的院长一定读过这个故事。我又记起美国作家霍桑
的名作《红字》,那是一个“猩红A字母”的时代,凡是犯通奸
罪者都必须佩戴这样一种耻辱的标记。今天,这个时代又回归
了。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反对吸烟的人。但是,我也坚信:法律
的目的不是羞辱,人的尊严与人格神圣不可侵犯。
沉默是一种消极的自由。
当这种自由都不存在时,思想者就大难临头了。
欧洲不少国家的教堂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尝试走
出低谷,神职人员不惜利用教堂开餐馆。办舞会。演戏剧、设摊
点。德国科隆的一位主教说:“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从商。钱比
祷告更可以给我安慰。”
庞然大物的苏共在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建议”下黯然解
散。那天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把党中央大厦围得水泄不通,正要撤
离的苏共大员们心里暗自窃喜:“看来我们还有这么多的支持
者!然而,当他“侧走出大门时,蜂拥而上的群众争先恐后地
挤上前来,一口接一口的唾液吐向他们的脸上和身上。
我是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但我终于发现历史之中毕竟还是
有值得信赖的东西,譬如说这些唾液。我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帕
斯捷尔纳克所写的一首短诗:“我用围巾围住脖子/我用手掌遮住
脸庞/站在庭院里大声疾呼/我们在哪儿庆祝什么太平盛世。”诗
人的哀号与群众的唾液,将20世纪真实的俄罗斯凸现在我的面
前。
什么是考试?福柯认为,考试是一种规范化的监视,一种能
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它确立了一种关于个人的能见
度,由此人们可以区分和判断每个人。考试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
规范化裁决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规训机制中,
考试被高度仪式化。在这里,权力的仪式、考试的形式。力量的
部署。真理的确立都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变成一个不断考试的
机构,有血有肉的个人变成成绩单上冷冰冰的数字,并置身于文
件的网络中不能自拔。
今年高考,又传来几名落榜学生自杀的消息。大城市的儿
童,更早地成为考试的俘虏:在北京,因一两分之差,不少家庭
被迫为孩子缴纳数万元的学费,以求进入重点中学。在电视上,
我看到了一名被采访的。痛哭流涕的。考试成绩不佳的孩子的家
长。考试是人创造的制度,考试却控制了人自身。膨胀的考试与
渺小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宽容。仁人志士们都在提倡宽容,仿佛现在真的是一个不宽
容的时代。可是,中国能出陈希同,王宝森,难道还能说我们不
宽容吗?还是殷海光说得好:“自古至今,容忍的总是老百姓,
被容忍的总是统治者。”宽容和权力紧密相连;有权力的人享有
被宽容的权利,没权力的人享有宽容的权利。
吻。一个女人肯接受你的吻,并不意味着她喜欢你。女人有
冒险的天性,她让你吻她,多半是想试试:自己敢不敢让人吻和
你敢不敢吻她,仅此而已。自作多情的男子往往由此误入歧途。
正如年轻时候的我。
同样,竞选中的政治家在街头抱起一个婴儿吻一吻,并不意
味着他喜欢小孩,政治家一边吻小孩,一边盯着小孩父母手中的
选票,尽管此时淘气的小孩可能撒了一泡尿在他的手上,他恨得
牙齿痒痒的。电视机前的观众被政治家的温情深深打动了,他们
毫不犹豫地在选票上填上政治家的名字。这一瞬间,他们忘了政
治家曾有贪污。欺骗。性骚扰等斑斑的劣迹。多么神奇的一吻!!
吻,一种传递错误信息的通讯工具。
讲台上教官滔滔不绝他讲,下面是一片钢笔写字的沙沙声
是在记笔记吗?非也。每个人都在一叠厚厚的信笺纸上写信。时
间如此漫长,信写了一封又一封,绞尽脑汁,给每一个能够联写
上的朋友都写信去。
卡夫卡曾否定过写信的意义:“真不知道这种想法是怎么产
生的:人们可以通过信件互相交流!人们可以想念一个远方的
人,人们可以触及一个近处的人,其他一切都超越了人类的力
量。写信意味着在贪婪地期待着的幽灵们面前把自己剥光。”然
而,当我们被重重包裹起来的时候,剥光自己便成了唯一的冲
动。那些日子里,中队的信箱常常爆满,一位朋友说,他一天创
下过写18封信的记录。那时,我们的信都成了“军邮”,不用贴
邮票。
沉默使我开始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之后,我却陷落在
更深的沉默中。
女人的眼泪。每当她们理亏的时候,她们便开始流泪,一直
流到男人恍然大悟理亏的原来是自己为止。男人流泪,只能表明
软弱;女人流泪,却能增添可爱。
相信真理,不要相信那些宣称掌握真理的人;怀疑一切,不
要怀疑自己所拥有的怀疑能力。
胡适留美归来,相信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文化入手,因此有
“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自我约束。他们一班谈政治的朋友调侃他
说:“适之是处女,我们是妓女。”然而,不久胡适就大谈政治,
参与实际运作,处女之身也就破了。
想当处女又不甘心,想当妓女又觉得可耻,这是20世纪中
国知识分子的尴尬。
齐克果说:“在哥本哈根我是唯一不被重视的人,是唯一一
无所用的人,是一事无成的半痴半癫的怪人。”他不愿做观众,
他忍受不了舞台上庸俗的喜剧;他更不愿做小丑,尽管小丑的角
色在观众眼里是伟人。他中途退场了,于是观众和演员都向他吐
唾沫。
陆军学院请来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作报告,一讲就是3
个小时,而且一点儿没有结束的意思。一位同学实在支持不住
了,举手向旁边的教导员报告:“教导员,我请假上厕所!”该教
导员勃然大怒:“你的膀恍就这么小?”
马克思说:存在决定意识。那么,膀胱的大小显然与觉悟的
高低无关。然而,那时候我们谁也不敢说什么。
个性。个性是一捧荆棘,所有的刺都对着自己的肌肤。
小学的时候,老师在给我的通知书上的评语中往往有这么一
句话:“该同学个性太强……”而我浑然不觉。老师得出这样一
个结论,无非是当同学们都蹲在教室外的花坛边看地上的一群蚂
蚁时,我却一个人趴在窗口看他们。
渴望理解的往往都是弱者。相反,没有人能够理解强者。于
是,希特勒便成了同性恋者。女人。两性人及精神病人。
王尔德说过:“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即爱和恨,
而不可能存在友谊。”可惜的是,这样的真理却由一名同性恋者
道出。
我不喜欢小孩。我曾看见一对5岁的双胞胎抢一大包饼干,
他们的妈妈将饼干分成两半,在他们面前各自放了一大堆。他们
却用眼光死死盯着对方的那堆,拼命去抢,抢得惊天地位鬼神。
其实,依他们的食量,最多能吃三四片而已。
从那时起,我便不再相信老子所谓的“赤子之心”。老子不
是真正的虚无主义者,我才是。
哥仑布。他们用铁链将他押解回国时,他或许也认为自己失
败了,但是这不证明地球上没有美利坚这个地方。
我。当我口吃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对世界的认识出现了障
碍,恰恰说明我为表层后面的真相所震惊。
钱钟书。吴组缃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同窗学友。在一次同学
会上,两位八旬的老人拥抱在一起,吴先生却说了一句冰冷的
话:“你的著作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事后钱先生寄了一
套厚厚的《管锥编》给吴先生:“我的书,你都没读懂!”不平之
气,溢于言表。吴先生去世了,而钱先生成了一个活的神话。吴
先生去世后,没有人敢质疑这个神话。于是,神话越传越神奇。
据说钱先生曾在病房用蛋糕砸到记者的摄像机镜头上,众人五体
投地,这年头,谁不想上电视亮亮相?但我总觉得这些故事像是
变了味的美酒,姜大公早就酿过了。你姜大公不愿钓鱼、也没有
人强迫你钓,你何必垂着敲直了的鱼钩整天坐在水边?我想起了
《北山移文》。
无疑,钱钟书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并非奥林匹斯山上的
神抵,否则在那些悲惨的日子里,他何必拼命抓《毛选》英译本
编委会负责人这根救命的稻草呢?钱先生字默存,然而,要是他
真的保持沉默,他就不可能生存下来了。
大学者,除钱钟书外,还有陈寅恪。50年代初,新政权邀
其北上任学术要职,陈氏却要约法三章:“不学马列,不参加会
议,不见高官显贵。”如此不识时务,日后只能落得个目盲脚膑
的悲惨下场。“读史早知今日事”。“读书久识人生苦”,看透人世
沧桑而不作乡愿之人,这需要阿基米德支起地球的勇气。
在《柳如是别传》中,我读出了陈寅恪的面貌音容;在《管
锥编)中,我读到了密密麻麻的注释,而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
糊不清。
思想:在黑暗中触摸每一张息息相关的面孔。一只铁栅栏中
伸出去的伤痕累累的手。
当一个学者思想枯竭的时候,也就是他在报纸上给青年学生
开“必读书目”的时候。
余英时先生在他的著名的论文《“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
中说:…五四’乃是一个早熟的文化运动,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
调。”久居美利坚的大学者并不理解中国:倘若先天足而后天调,
那就不叫“五四”运动了。在中国,只有宫廷政变是“先天足而
后天调”的。
【 原文由 Aben 所发表 】
心灵独白(二)
牛蝇。
林肯身边有个智囊,专与他唱反调,每有决议,必提出严厉
的批评。林肯身边的高级官员受不了这名教授出身的老家伙,联
名要求林肯将他赶出白宫。林肯笑着讲了一个故事:我在乡下工
作时,看见农夫用一匹弱马耕田,他吆喝一声,马才肯走一大
步。我发现马背上叮了一只大牛蝇,想帮农夫赶走。可农夫赶紧
阻止我说:“幸亏有了这只牛蝇,不然马连半步也走不了。”
从本质上讲,知识分子就是牛蝇。杜威说过:“思想家只消
开始思维时,都多多少少把稳定的世界推入危险之中。”因此,
除了林肯这样明智的领袖外,一般以“稳定”为己任的政治家都
会伸出巴掌去,狠狠拍向牛蝇。结果可想而知。
. 也有少数的例外。曾经说过“知识分子是一切社会的不安定
因素”的捷克剧作家哈维尔却当上了总统。不过,哈维尔的总统
当得并不快乐,电视新闻里我曾看到他疲惫不堪的神态,反倒不
如他的一张在监狱里的照片:目光炯炯,注视着栅栏外的天空。
牛蝇只能是牛蝇,牛蝇做不了蝴蝶。
普希金死后。
沙皇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忧心忡忡”,他说:“人民为普
希金的死亡而流露出来的悲伤,已多少表现出自由主义者胜利的
丑恶景象。”因此,他命令说:“以秘密手段取消各种致敬的表示
是政府的责任."
编辑克拉耶夫斯基在《俄罗斯残废者报》发表文章纪念诗人
的逝世:”我们诗歌的太阳沉落了。普希金在壮盛的年岁,在伟
大的中途去世了。”第二天他就被传到书刊审查委员会,主席严
厉地斥责他说:“为什么在这个品级既低,又未担任重要公职的
人物死亡的消息周围加上黑边呢?这算什么‘伟大道路’?难道
普希金是个将军。元帅、部长、政治家吗?写写歪诗是谈不上走
伟大道路的。”
谁在走“伟大道路”?150年以后的今天,强大的沙皇政府
已经灰飞烟灭,末代沙皇一家被枪杀在简陋的地下室里,喽罗们
就更不足道了。而普希金的诗歌还回响在一代代人的心灵深处。
北大“文明修身工程”搞得如火如荼。又是宣言,又是讲
座,又是新闻报道,大舞台上入人登场。
“文明修身”并不是什么新发明。1933年末,美丽的蒋夫人
鉴于社会道德沦丧,号召开展“新生活运动”。蒋介石强调:“如
果我们想获得一种遵循礼义廉耻的新生活,那就必须从不随地吐
痰做起。”“法古今完人”的蒋先生相信,一旦所有的中国人都不
随地吐痰,进厕所小便。用冷水洗脸,将会引起“人的心灵”发
生变化,随之国家和社会同样会获得新生。蒋氏又说:“我现在
倡议的新生活运动是什么呢?简单他说,就是要使全国公民的生
活完全军事化,这样他们可以培养勇敢和敏捷,吃苦耐劳,特别
是统一行动的能力和习惯,最后他们就可以随时为国家牺牲。"
然而, 1934年初,新生活运动便冷冷清清地收场了,留在民间
的只有一些并无恶意的笑话一一湘西的农民一直以为”新生活”
是个钦差大臣一样的官员,要到穷乡僻壤来盘剥一通,所以紧张
了好一阵。六十多年以后,北大成了湘西。在学生公寓厕所的大
门上,共青团支部贴上“举手之劳,何乐不为?”的标语,宣传
便后要冲厕所的真理。没有两天,这条标语便出现了两个修改版
本:“举手之劳何乐?不为!”。“举手淫之劳,何乐不为?”蒋先
生若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作怎样的反应呢?“蓝衣社出动,将
‘凶手’毙了!"。
“文明修身工程”这是当代中国最奇妙的汉语新词。“文明”
与“修身”联系起来就已经令人匪夷所思了,再添了“工程”作
尾巴,更是莫名惊诧。何谓“工程”?《现代汉语辞典》中的解释
是“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
的工作”。何谓“修身”,按照中国圣贤的说法,修身的根本在于
“修心”.修身是纯粹个人化的活动。现在,修身却变成了搅拌机
和举重机,北大“国学大师”多如牛毛,为什么没有哪位大师出
来指出这点小小的误差呢?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古代圣贤说的话。今天那些游走在
高级酒店的妓女们,似乎没有哪个是因为“衣食不足”才去卖淫
的。她们一身的金银珠宝足以睥睨大学教授们。
衣食不足固然不知荣辱,衣食足照样也不知荣辱,这就是人
类真实的生存状况。
文章与老婆。“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这是愚
人之论。我的观点是“文章是别人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鲁迅说专制令人冷嘲。我却说允许人们冷嘲的专制我愿意为它
鼓掌。实际上,专制只允许热颂,冷嘲者的命运便是稽康的命运。
严复译的《天演论》中有一句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生存下来的都是优秀分子吗?
犹太作家皮利磨·拉维说过:“敢于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这
个事实便是一一最坏的、能适应的活下来了;最好的都死去了
……我们这些还能逃生的,作不了真正的见证。我们不但是少数
的少数,例外的例外:我们实在只是由于扯谎。幸运或者没有办
法沉下去而已。”奥斯威辛是这样,文革也是这样。傅雷死了,
老舍死了,遇罗克死了,张志新死了……在他们的毁灭面前,谁
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当然,我无权苛责活下来的人,活着并不都
是苟活。但是,活下来的人已然丧失了承接历史的权利。那么,
再相信那些白纸黑字的历史未免是一种虚妄。绝大多数写历史的
人,目的不过是为了换取他们短暂的生存。
哈姆莱特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当我们拥有
选择的自由的时候,这还能成其为一个问题吗?
萨达姆。
伊拉克电视台晚问新闻播出前,必定先奏乐,歌唱他们的伟
大领袖萨达姆,最精采的歌词是:“萨达姆,萨达姆啊,您有无
数伟大的胜利,您像最高的山峰,没有人比得上您" 报刊上引
用萨达姆的语录时,全都采用粗体大号字印刷。开会时,发言人
不时要引用萨达姆的语录,全场不厌其烦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在
巴格达市中心的胜利广场上,安放着一对巨大的铁手腕,两手交
叉,高举阿拉伯长刀。这对手腕仿照萨达姆的双手而制,甚至铸
上他的指纹。萨达姆在讲话中提及自己时,从不说“我”,而是
自呼其名“萨达姆”。因为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
征。这远比他本人的肉身要伟大。
我想起了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天皇,一切独裁者都有着
惊人的相似性。
《岳阳楼记》之所以名垂千古,全是园为范仲淹的名言:“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等精神境界,为历代士人
高山仰止。
然而,没有人仔细想想: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老祖宗
早就讲得明明白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
臣。”天下是天子的天下,而不是苍生百姓的天下。广厦千万间,
庇的从来都是达官贵人,何曾庇过寒士?更不用说黎民了。
所以,体现中国知识分子最高人格的范文正公所能做的,无
非是“先天子之忧而忧,后天子之乐而乐也。”
戒烟日那天的一则电视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北京一家医院
组织保安人员,一旦发现吸烟者,便让他拿着一块“我是吸烟
者”的牌子,站在医院的院子里义务执勤,直到有下一位吸烟者
来代替他。该医院的院长笑容可掬地告诉记者:“这种方法推行
以后,效果好极了!"
我记得以前在《聊斋志异》中读到的一则故事。投水自尽者
的鬼魂为了来世投胎,必须隐藏在水边,诱惑下一名想自尽的
人。这位聪明的院长一定读过这个故事。我又记起美国作家霍桑
的名作《红字》,那是一个“猩红A字母”的时代,凡是犯通奸
罪者都必须佩戴这样一种耻辱的标记。今天,这个时代又回归
了。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反对吸烟的人。但是,我也坚信:法律
的目的不是羞辱,人的尊严与人格神圣不可侵犯。
沉默是一种消极的自由。
当这种自由都不存在时,思想者就大难临头了。
欧洲不少国家的教堂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尝试走
出低谷,神职人员不惜利用教堂开餐馆。办舞会。演戏剧、设摊
点。德国科隆的一位主教说:“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从商。钱比
祷告更可以给我安慰。”
庞然大物的苏共在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建议”下黯然解
散。那天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把党中央大厦围得水泄不通,正要撤
离的苏共大员们心里暗自窃喜:“看来我们还有这么多的支持
者!然而,当他“侧走出大门时,蜂拥而上的群众争先恐后地
挤上前来,一口接一口的唾液吐向他们的脸上和身上。
我是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但我终于发现历史之中毕竟还是
有值得信赖的东西,譬如说这些唾液。我想起了半个世纪以前帕
斯捷尔纳克所写的一首短诗:“我用围巾围住脖子/我用手掌遮住
脸庞/站在庭院里大声疾呼/我们在哪儿庆祝什么太平盛世。”诗
人的哀号与群众的唾液,将20世纪真实的俄罗斯凸现在我的面
前。
什么是考试?福柯认为,考试是一种规范化的监视,一种能
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它确立了一种关于个人的能见
度,由此人们可以区分和判断每个人。考试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
规范化裁决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规训机制中,
考试被高度仪式化。在这里,权力的仪式、考试的形式。力量的
部署。真理的确立都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变成一个不断考试的
机构,有血有肉的个人变成成绩单上冷冰冰的数字,并置身于文
件的网络中不能自拔。
今年高考,又传来几名落榜学生自杀的消息。大城市的儿
童,更早地成为考试的俘虏:在北京,因一两分之差,不少家庭
被迫为孩子缴纳数万元的学费,以求进入重点中学。在电视上,
我看到了一名被采访的。痛哭流涕的。考试成绩不佳的孩子的家
长。考试是人创造的制度,考试却控制了人自身。膨胀的考试与
渺小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宽容。仁人志士们都在提倡宽容,仿佛现在真的是一个不宽
容的时代。可是,中国能出陈希同,王宝森,难道还能说我们不
宽容吗?还是殷海光说得好:“自古至今,容忍的总是老百姓,
被容忍的总是统治者。”宽容和权力紧密相连;有权力的人享有
被宽容的权利,没权力的人享有宽容的权利。
吻。一个女人肯接受你的吻,并不意味着她喜欢你。女人有
冒险的天性,她让你吻她,多半是想试试:自己敢不敢让人吻和
你敢不敢吻她,仅此而已。自作多情的男子往往由此误入歧途。
正如年轻时候的我。
同样,竞选中的政治家在街头抱起一个婴儿吻一吻,并不意
味着他喜欢小孩,政治家一边吻小孩,一边盯着小孩父母手中的
选票,尽管此时淘气的小孩可能撒了一泡尿在他的手上,他恨得
牙齿痒痒的。电视机前的观众被政治家的温情深深打动了,他们
毫不犹豫地在选票上填上政治家的名字。这一瞬间,他们忘了政
治家曾有贪污。欺骗。性骚扰等斑斑的劣迹。多么神奇的一吻!!
吻,一种传递错误信息的通讯工具。
讲台上教官滔滔不绝他讲,下面是一片钢笔写字的沙沙声
是在记笔记吗?非也。每个人都在一叠厚厚的信笺纸上写信。时
间如此漫长,信写了一封又一封,绞尽脑汁,给每一个能够联写
上的朋友都写信去。
卡夫卡曾否定过写信的意义:“真不知道这种想法是怎么产
生的:人们可以通过信件互相交流!人们可以想念一个远方的
人,人们可以触及一个近处的人,其他一切都超越了人类的力
量。写信意味着在贪婪地期待着的幽灵们面前把自己剥光。”然
而,当我们被重重包裹起来的时候,剥光自己便成了唯一的冲
动。那些日子里,中队的信箱常常爆满,一位朋友说,他一天创
下过写18封信的记录。那时,我们的信都成了“军邮”,不用贴
邮票。
沉默使我开始写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之后,我却陷落在
更深的沉默中。
女人的眼泪。每当她们理亏的时候,她们便开始流泪,一直
流到男人恍然大悟理亏的原来是自己为止。男人流泪,只能表明
软弱;女人流泪,却能增添可爱。
相信真理,不要相信那些宣称掌握真理的人;怀疑一切,不
要怀疑自己所拥有的怀疑能力。
胡适留美归来,相信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文化入手,因此有
“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自我约束。他们一班谈政治的朋友调侃他
说:“适之是处女,我们是妓女。”然而,不久胡适就大谈政治,
参与实际运作,处女之身也就破了。
想当处女又不甘心,想当妓女又觉得可耻,这是20世纪中
国知识分子的尴尬。
齐克果说:“在哥本哈根我是唯一不被重视的人,是唯一一
无所用的人,是一事无成的半痴半癫的怪人。”他不愿做观众,
他忍受不了舞台上庸俗的喜剧;他更不愿做小丑,尽管小丑的角
色在观众眼里是伟人。他中途退场了,于是观众和演员都向他吐
唾沫。
陆军学院请来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作报告,一讲就是3
个小时,而且一点儿没有结束的意思。一位同学实在支持不住
了,举手向旁边的教导员报告:“教导员,我请假上厕所!”该教
导员勃然大怒:“你的膀恍就这么小?”
马克思说:存在决定意识。那么,膀胱的大小显然与觉悟的
高低无关。然而,那时候我们谁也不敢说什么。
个性。个性是一捧荆棘,所有的刺都对着自己的肌肤。
小学的时候,老师在给我的通知书上的评语中往往有这么一
句话:“该同学个性太强……”而我浑然不觉。老师得出这样一
个结论,无非是当同学们都蹲在教室外的花坛边看地上的一群蚂
蚁时,我却一个人趴在窗口看他们。
渴望理解的往往都是弱者。相反,没有人能够理解强者。于
是,希特勒便成了同性恋者。女人。两性人及精神病人。
王尔德说过:“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即爱和恨,
而不可能存在友谊。”可惜的是,这样的真理却由一名同性恋者
道出。
我不喜欢小孩。我曾看见一对5岁的双胞胎抢一大包饼干,
他们的妈妈将饼干分成两半,在他们面前各自放了一大堆。他们
却用眼光死死盯着对方的那堆,拼命去抢,抢得惊天地位鬼神。
其实,依他们的食量,最多能吃三四片而已。
从那时起,我便不再相信老子所谓的“赤子之心”。老子不
是真正的虚无主义者,我才是。
哥仑布。他们用铁链将他押解回国时,他或许也认为自己失
败了,但是这不证明地球上没有美利坚这个地方。
我。当我口吃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对世界的认识出现了障
碍,恰恰说明我为表层后面的真相所震惊。
钱钟书。吴组缃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同窗学友。在一次同学
会上,两位八旬的老人拥抱在一起,吴先生却说了一句冰冷的
话:“你的著作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事后钱先生寄了一
套厚厚的《管锥编》给吴先生:“我的书,你都没读懂!”不平之
气,溢于言表。吴先生去世了,而钱先生成了一个活的神话。吴
先生去世后,没有人敢质疑这个神话。于是,神话越传越神奇。
据说钱先生曾在病房用蛋糕砸到记者的摄像机镜头上,众人五体
投地,这年头,谁不想上电视亮亮相?但我总觉得这些故事像是
变了味的美酒,姜大公早就酿过了。你姜大公不愿钓鱼、也没有
人强迫你钓,你何必垂着敲直了的鱼钩整天坐在水边?我想起了
《北山移文》。
无疑,钱钟书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并非奥林匹斯山上的
神抵,否则在那些悲惨的日子里,他何必拼命抓《毛选》英译本
编委会负责人这根救命的稻草呢?钱先生字默存,然而,要是他
真的保持沉默,他就不可能生存下来了。
大学者,除钱钟书外,还有陈寅恪。50年代初,新政权邀
其北上任学术要职,陈氏却要约法三章:“不学马列,不参加会
议,不见高官显贵。”如此不识时务,日后只能落得个目盲脚膑
的悲惨下场。“读史早知今日事”。“读书久识人生苦”,看透人世
沧桑而不作乡愿之人,这需要阿基米德支起地球的勇气。
在《柳如是别传》中,我读出了陈寅恪的面貌音容;在《管
锥编)中,我读到了密密麻麻的注释,而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
糊不清。
思想:在黑暗中触摸每一张息息相关的面孔。一只铁栅栏中
伸出去的伤痕累累的手。
当一个学者思想枯竭的时候,也就是他在报纸上给青年学生
开“必读书目”的时候。
余英时先生在他的著名的论文《“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
中说:…五四’乃是一个早熟的文化运动,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
调。”久居美利坚的大学者并不理解中国:倘若先天足而后天调,
那就不叫“五四”运动了。在中国,只有宫廷政变是“先天足而
后天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