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ing (蓝色情人), 信区: Prose
标 题: 岁 末 天 涯 (1)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Feb 14 12:54:02 2000) WWW-POST
31号上午从迈阿密的旅馆出来,已经将近十一点了.陈敏让我坐在前面,
说往南去的一路风景甚好.还是蓝天白云的晴朗天气,路两边时时看到栽种得整
齐或不整齐的棕榈树,轻轻巧巧就染出一派南国风光来.
我们的目的地是佛罗里达群岛.从地图上看那已经是美国东海岸的最南端.
这一群岛屿大大小小有两百多座,将它们连为一体的则是四十二座长长短短的桥
梁,其中最长的一座长达七英里,并且是新桥侧畔尚有旧桥立:我们开过新桥的
时候,看见老桥上有一些人垂杆而渔,倒疑惑他们是怎么上去的,因为老桥是断
裂成几截的,铁栏都已经锈迹斑斑--据说电影"真实的谎言"里面那座长桥就
是用这座老桥作的道具.只是在车里连绵地看过去,两边的海水共长天一色确实
赏心悦目,那桥却并不觉得象电影里面那样壮观雄伟.倒是后来买了一打明信片,
其中有一张就是双桥如虹的,映着两边湛蓝的海水,衬着远处隐约的点点白帆和
郁郁绿林,再加上蔚蓝的天空,倒才真让我生出些美不胜收的感叹来.
入岛之后,大约又开了两个多小时行程计约一百五十英里,才终于抵达佛罗
里达群岛的最后一岛--西岛,群岛的最西一岛.这西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
是美国东海岸的天涯海角了.媒体传说很多人会到此欢度岁末,迎接2000年
的到来.一路上车流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进岛之后,却突然感觉人气如潮了:
渐渐的路边就有许多穿着泳装散步跑步骑车的人们,再往前路过海滩,马路一边
泊满了车辆,另一边沙滩上是群群伙伙的人,海上是星星点点的帆,让人难以相
信这是1999年的最后一个下午呢.
我们徐徐前行,就进入了西岛的中心地带,地图上说这个岛镇名唤"老镇",
大约有百年历史吧.车子走得很慢,两边人行道上都落满了游人,交通也因此十
分混乱的样子--在我的眼里,却混乱出几分亲切的味道来.
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找了地方泊了车,我们就出来走走,摸索摸索地形.路
边摆了几样摊子,主要卖各色各样的贝壳;到拐角处,是卖可可的摊子.一个看
着象古巴人的老汉拿着刀子斧头给游人处理可可:先是用刀削皮,切去一端让人
插根管子就可以饮啜椰汁;待客人饮完了可可汁,他再免费拿斧头劈开可可核,
以便客人品尝椰肉.边上一个象是他老婆的妇人一边照料贝壳摊子,一边不时地
帮着老公收钱找零什么的.我们每人抱了个可可,吸了半日清凉可口的椰汁,又
啃嚼了会儿雪白晶莹的椰肉,肚腹居然有小康之感了.
拐角处还立着一个似塔非塔似岗非岗似亭非亭的装饰性彩柱,上面写着"美
国最南端""距离古巴只有90英里"之类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话.只是那句
"距离古巴只有90英里",让我兀自对着空茫的海面兴奋了许久,还跟他们两
个说去年在底特律隔水眺望了加拿大呢.那彩柱大约也只是供游人拍照留念样的,
颇有些象长城上供人留影用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匾.边上有一个扎着马尾
辫的中年人,给那些想合影的游客照相,收取一块两块的小费.他大约是久经此
道了,一边跟人讲解一边叫人如何拥抱如何接吻如何摆姿态,然后叫声"茄子"...
我们也照了两张,本来倒没有打算合影,边上一对恋人却忽然走过来,
要跟我们互助,于是也瞅空站过去,到此一游了一回.
因为出来得匆忙,没有事先定旅馆,我们逛了一会儿,就在街边报箱里拿了
份免费的导游册子,然后用公用电话一家一家地打过去找旅馆.打了十几家吧,
大多说已经客满,偶或有一两家空的,一夜的价格又贵得吓人,我们只好放弃了
在旅馆过夜的念头.却又心存幻想,以为或许有些汽车旅馆尚有空房,价格也不
至令人跌镜,于是三个人又上车,在街巷里穿来钻去,见到门口没挂"客满"的
小旅馆就进去问价.问了四五家,大多无房,只有一家尚有空房两间,条件是三
人必须住两间,住满两晚,每晚四百三十美元--我们把车开到海边,他们两人
又看了会导游册子,我沿海岸走了会儿,水上有几只鸥鸟在捕鱼,看它们高高地
飞起,然后迅速地扎向水面,悠然地享用一番,再次高高飞起...倒给它们照
了几张相.
找不到旅馆,我们就决定先把车泊到老地方去再到城里逛一回.然而时不我
待,那个免费泊车位置早被人见缝插针地用了.于是又满世界地找泊位,却终于
无果,幸好看见一个计费泊车位,忙塞了几块钱的硬币暂时泊下了.
往镇子中心去.沿路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们,许多人都在脖子上围了若干串红
绿蓝黄的珠琏.路边的店里已经放起了音乐,那种满溢着南美情调的欢快激奋的
曲子,让人想舞起来,仿佛又象昨夜开车驶过迈阿密海滩一带的样子.各种卖纪
念品的店铺里更是人满为患,我们却只有看看橱窗的兴致了,各色各样的T恤文
化衫旅游帽,印的文字大多是"西岛""老镇"之类.倒看见一家中餐馆,只是
看着他们贴出的食品图片,就觉得不好起来,再加上前日晚上在迈阿密的惨痛经
历,我们决然放弃了那家中餐馆.走了一回,坐在冰淇淋店门口吃了一筒冰淇淋,
三个人就决定要在这老镇里过新年,在他们的狂欢里迎接我们的新年.于是走回
去给车子加钱,确保能泊到凌晨一点才又往回走.
来来回回走了两三趟,居然都觉得累了.正说着呢,就看见一辆人力车拐过
来--有点象中国城市里的三轮车,车夫在前面踩,后面可以坐两个人,但是座
位有些窄,估计两个略胖的白人就难以消受.那车夫却遥遥地问我们要不要坐.
我笑道:"以前总是我们中国人给白人拉黄包车,今天我们也可以享受一回白人
的服务呢!"他们两个也笑起来,就说问问价格吧,好象每人不到十美元,尚可
接受.我们又问他可不可以三个人一辆--因为我们是亚洲小人,他说可以;再
问价钱,他却忽然提了价,大约看我们是真心想坐的缘故吧,不过那价格也太离
谱,走过去只要二十分钟的路,他跟我们每人要二十美元.我们当下打消了坐洋
人力车涨国人志气的念头,乖乖地发动了早已想熄火的十一号小汽车了.那车夫
兀自在我们身后喊道:嗨,今天是20世纪最后一天啊,给个彩头嘛...
天色已经黑下来了,小小的市镇却亮了起来,到处是歌舞升平,到处是灯红
酒绿.我们闻香识饭店,进了一家名叫"墨西哥风味厅"的饭店:座位都摆在一
处类似庭院的地方,里面有一两棵树不分冬夏地生长着,树上缠着闪烁的彩灯,
低低的音乐跟外面吵闹的市声鞭炮声强劲的舞曲声分开来...
老板娘对付了前面的一对客人,又跟我们满面堆笑地解释:小店昨天刚刚开
张,而千禧之夜客人太多,目前大厨和小伙计都已经手忙脚乱,恐怕一个小时之
内不能够"喂"诸位贵客.我们商量了一下,时间还早,而且走得也有些累了,
这庭院里闹里取静,却又不那么远,等就等着吧.老板娘满脸欢笑地带我们进去
坐了.
三个人坐在那儿,就着他们自制的酱吃他们自制的薯片,倒笑说应该带副牌
来打打的,又对着掌纹说了半天命运因果--这才渐渐觉得这等一等已经是等了
好几等了: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忙着叫伙计给我们菜单,一个黑色的青年走过
来,笑着说抱歉的话.三个人各要了一样菜,又要了一瓶酒--举杯的时候,我
笑道:"感谢你们让我做你们夫妻俩千禧之夜的电灯泡!"老鸡笑道:"你这电
灯泡做得很不是时候呢--今天还是我老婆的生日呢!"我忙又举杯祝了一番.
菜不好,酒也不好,三个人不太高兴,玩笑说要少给小费,却还是满付了出
来.
已经十点钟了.我们跟着人群向闹市区.到了下一个街口,就看见警车救护
车严阵以待地横立路口,一些警察则忙着封路,禁止机动车出入.再往前走,却
已经困难起来了:几乎要手拉着手才不至于被挤散.来往的每张脸上都洋溢着笑
意,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地在脖子上挂着串串珠琏,另外一样最流行的饰品就是那
2000字样的眼镜了,也有打扮得更奇特的:头发上插着羽毛的,脸上画了彩
绘的,单衣薄裳地露出种种刺青的,最恐怖的却要算一个男子在鼻子上套了一件
男性生殖器的模型了.他们都擎着饮料,穿梭在喜气洋洋的人群里,留连风景的
同时构建着风景.
街道两边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舞厅酒吧饭店还在接纳着汹涌的人群.
舞厅里面有DJ在声嘶力竭地领导着人们的情绪,一阵阵浓烈的音乐和人群的唱
和几乎要震翻了屋顶.而对面的两家酒店楼上亮着"欢度节日"和"2000"
的霓虹灯,那些客人们在楼上跟街道上的人群互相取乐:楼上一个长发的女子表
演她的甩发功,博得楼下一阵阵的喝彩;接着她又抖动自己的丰满胸部,如波如
潮的曲线运动,逗得人们更加疯狂地叫好,要她再来一次.也有人在街心打着鼓
且歌且舞起来,入神忘形,全然不顾来往人群的杂乱吵闹.我们想照几张相,却
根本不能站稳脚跟握牢相机;老鸡靠着树才抓拍了两张.
好不容易走到了闹市的另一端,三个人互相看看,都有些害怕:害怕我们若
是再挤回人群,万一发生什么骚乱,恐怕被踩成肉泥的可能性都有.于是在这头
又逛了一会坐了一会,才十一点,老鸡因为一直开车,有些累了,想先回车里休
息会儿,陈敏跟他回去--他们和我都想一些独立的时空的,在这岁末,世纪末
的天涯海角,我们想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论是快乐还是寂寞,也不论是庆
祝还是怀念,即便是亲密的朋友也不能分享.我们约好了一点钟我回泊车的地方
找他们俩口子,又互照了相,就失散在熙攘的午夜人流里.
(to be continued)
标 题: 岁 末 天 涯 (1)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Feb 14 12:54:02 2000) WWW-POST
31号上午从迈阿密的旅馆出来,已经将近十一点了.陈敏让我坐在前面,
说往南去的一路风景甚好.还是蓝天白云的晴朗天气,路两边时时看到栽种得整
齐或不整齐的棕榈树,轻轻巧巧就染出一派南国风光来.
我们的目的地是佛罗里达群岛.从地图上看那已经是美国东海岸的最南端.
这一群岛屿大大小小有两百多座,将它们连为一体的则是四十二座长长短短的桥
梁,其中最长的一座长达七英里,并且是新桥侧畔尚有旧桥立:我们开过新桥的
时候,看见老桥上有一些人垂杆而渔,倒疑惑他们是怎么上去的,因为老桥是断
裂成几截的,铁栏都已经锈迹斑斑--据说电影"真实的谎言"里面那座长桥就
是用这座老桥作的道具.只是在车里连绵地看过去,两边的海水共长天一色确实
赏心悦目,那桥却并不觉得象电影里面那样壮观雄伟.倒是后来买了一打明信片,
其中有一张就是双桥如虹的,映着两边湛蓝的海水,衬着远处隐约的点点白帆和
郁郁绿林,再加上蔚蓝的天空,倒才真让我生出些美不胜收的感叹来.
入岛之后,大约又开了两个多小时行程计约一百五十英里,才终于抵达佛罗
里达群岛的最后一岛--西岛,群岛的最西一岛.这西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
是美国东海岸的天涯海角了.媒体传说很多人会到此欢度岁末,迎接2000年
的到来.一路上车流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进岛之后,却突然感觉人气如潮了:
渐渐的路边就有许多穿着泳装散步跑步骑车的人们,再往前路过海滩,马路一边
泊满了车辆,另一边沙滩上是群群伙伙的人,海上是星星点点的帆,让人难以相
信这是1999年的最后一个下午呢.
我们徐徐前行,就进入了西岛的中心地带,地图上说这个岛镇名唤"老镇",
大约有百年历史吧.车子走得很慢,两边人行道上都落满了游人,交通也因此十
分混乱的样子--在我的眼里,却混乱出几分亲切的味道来.
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找了地方泊了车,我们就出来走走,摸索摸索地形.路
边摆了几样摊子,主要卖各色各样的贝壳;到拐角处,是卖可可的摊子.一个看
着象古巴人的老汉拿着刀子斧头给游人处理可可:先是用刀削皮,切去一端让人
插根管子就可以饮啜椰汁;待客人饮完了可可汁,他再免费拿斧头劈开可可核,
以便客人品尝椰肉.边上一个象是他老婆的妇人一边照料贝壳摊子,一边不时地
帮着老公收钱找零什么的.我们每人抱了个可可,吸了半日清凉可口的椰汁,又
啃嚼了会儿雪白晶莹的椰肉,肚腹居然有小康之感了.
拐角处还立着一个似塔非塔似岗非岗似亭非亭的装饰性彩柱,上面写着"美
国最南端""距离古巴只有90英里"之类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话.只是那句
"距离古巴只有90英里",让我兀自对着空茫的海面兴奋了许久,还跟他们两
个说去年在底特律隔水眺望了加拿大呢.那彩柱大约也只是供游人拍照留念样的,
颇有些象长城上供人留影用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匾.边上有一个扎着马尾
辫的中年人,给那些想合影的游客照相,收取一块两块的小费.他大约是久经此
道了,一边跟人讲解一边叫人如何拥抱如何接吻如何摆姿态,然后叫声"茄子"...
我们也照了两张,本来倒没有打算合影,边上一对恋人却忽然走过来,
要跟我们互助,于是也瞅空站过去,到此一游了一回.
因为出来得匆忙,没有事先定旅馆,我们逛了一会儿,就在街边报箱里拿了
份免费的导游册子,然后用公用电话一家一家地打过去找旅馆.打了十几家吧,
大多说已经客满,偶或有一两家空的,一夜的价格又贵得吓人,我们只好放弃了
在旅馆过夜的念头.却又心存幻想,以为或许有些汽车旅馆尚有空房,价格也不
至令人跌镜,于是三个人又上车,在街巷里穿来钻去,见到门口没挂"客满"的
小旅馆就进去问价.问了四五家,大多无房,只有一家尚有空房两间,条件是三
人必须住两间,住满两晚,每晚四百三十美元--我们把车开到海边,他们两人
又看了会导游册子,我沿海岸走了会儿,水上有几只鸥鸟在捕鱼,看它们高高地
飞起,然后迅速地扎向水面,悠然地享用一番,再次高高飞起...倒给它们照
了几张相.
找不到旅馆,我们就决定先把车泊到老地方去再到城里逛一回.然而时不我
待,那个免费泊车位置早被人见缝插针地用了.于是又满世界地找泊位,却终于
无果,幸好看见一个计费泊车位,忙塞了几块钱的硬币暂时泊下了.
往镇子中心去.沿路都是喜气洋洋的人们,许多人都在脖子上围了若干串红
绿蓝黄的珠琏.路边的店里已经放起了音乐,那种满溢着南美情调的欢快激奋的
曲子,让人想舞起来,仿佛又象昨夜开车驶过迈阿密海滩一带的样子.各种卖纪
念品的店铺里更是人满为患,我们却只有看看橱窗的兴致了,各色各样的T恤文
化衫旅游帽,印的文字大多是"西岛""老镇"之类.倒看见一家中餐馆,只是
看着他们贴出的食品图片,就觉得不好起来,再加上前日晚上在迈阿密的惨痛经
历,我们决然放弃了那家中餐馆.走了一回,坐在冰淇淋店门口吃了一筒冰淇淋,
三个人就决定要在这老镇里过新年,在他们的狂欢里迎接我们的新年.于是走回
去给车子加钱,确保能泊到凌晨一点才又往回走.
来来回回走了两三趟,居然都觉得累了.正说着呢,就看见一辆人力车拐过
来--有点象中国城市里的三轮车,车夫在前面踩,后面可以坐两个人,但是座
位有些窄,估计两个略胖的白人就难以消受.那车夫却遥遥地问我们要不要坐.
我笑道:"以前总是我们中国人给白人拉黄包车,今天我们也可以享受一回白人
的服务呢!"他们两个也笑起来,就说问问价格吧,好象每人不到十美元,尚可
接受.我们又问他可不可以三个人一辆--因为我们是亚洲小人,他说可以;再
问价钱,他却忽然提了价,大约看我们是真心想坐的缘故吧,不过那价格也太离
谱,走过去只要二十分钟的路,他跟我们每人要二十美元.我们当下打消了坐洋
人力车涨国人志气的念头,乖乖地发动了早已想熄火的十一号小汽车了.那车夫
兀自在我们身后喊道:嗨,今天是20世纪最后一天啊,给个彩头嘛...
天色已经黑下来了,小小的市镇却亮了起来,到处是歌舞升平,到处是灯红
酒绿.我们闻香识饭店,进了一家名叫"墨西哥风味厅"的饭店:座位都摆在一
处类似庭院的地方,里面有一两棵树不分冬夏地生长着,树上缠着闪烁的彩灯,
低低的音乐跟外面吵闹的市声鞭炮声强劲的舞曲声分开来...
老板娘对付了前面的一对客人,又跟我们满面堆笑地解释:小店昨天刚刚开
张,而千禧之夜客人太多,目前大厨和小伙计都已经手忙脚乱,恐怕一个小时之
内不能够"喂"诸位贵客.我们商量了一下,时间还早,而且走得也有些累了,
这庭院里闹里取静,却又不那么远,等就等着吧.老板娘满脸欢笑地带我们进去
坐了.
三个人坐在那儿,就着他们自制的酱吃他们自制的薯片,倒笑说应该带副牌
来打打的,又对着掌纹说了半天命运因果--这才渐渐觉得这等一等已经是等了
好几等了: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忙着叫伙计给我们菜单,一个黑色的青年走过
来,笑着说抱歉的话.三个人各要了一样菜,又要了一瓶酒--举杯的时候,我
笑道:"感谢你们让我做你们夫妻俩千禧之夜的电灯泡!"老鸡笑道:"你这电
灯泡做得很不是时候呢--今天还是我老婆的生日呢!"我忙又举杯祝了一番.
菜不好,酒也不好,三个人不太高兴,玩笑说要少给小费,却还是满付了出
来.
已经十点钟了.我们跟着人群向闹市区.到了下一个街口,就看见警车救护
车严阵以待地横立路口,一些警察则忙着封路,禁止机动车出入.再往前走,却
已经困难起来了:几乎要手拉着手才不至于被挤散.来往的每张脸上都洋溢着笑
意,人们不分男女老少地在脖子上挂着串串珠琏,另外一样最流行的饰品就是那
2000字样的眼镜了,也有打扮得更奇特的:头发上插着羽毛的,脸上画了彩
绘的,单衣薄裳地露出种种刺青的,最恐怖的却要算一个男子在鼻子上套了一件
男性生殖器的模型了.他们都擎着饮料,穿梭在喜气洋洋的人群里,留连风景的
同时构建着风景.
街道两边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舞厅酒吧饭店还在接纳着汹涌的人群.
舞厅里面有DJ在声嘶力竭地领导着人们的情绪,一阵阵浓烈的音乐和人群的唱
和几乎要震翻了屋顶.而对面的两家酒店楼上亮着"欢度节日"和"2000"
的霓虹灯,那些客人们在楼上跟街道上的人群互相取乐:楼上一个长发的女子表
演她的甩发功,博得楼下一阵阵的喝彩;接着她又抖动自己的丰满胸部,如波如
潮的曲线运动,逗得人们更加疯狂地叫好,要她再来一次.也有人在街心打着鼓
且歌且舞起来,入神忘形,全然不顾来往人群的杂乱吵闹.我们想照几张相,却
根本不能站稳脚跟握牢相机;老鸡靠着树才抓拍了两张.
好不容易走到了闹市的另一端,三个人互相看看,都有些害怕:害怕我们若
是再挤回人群,万一发生什么骚乱,恐怕被踩成肉泥的可能性都有.于是在这头
又逛了一会坐了一会,才十一点,老鸡因为一直开车,有些累了,想先回车里休
息会儿,陈敏跟他回去--他们和我都想一些独立的时空的,在这岁末,世纪末
的天涯海角,我们想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论是快乐还是寂寞,也不论是庆
祝还是怀念,即便是亲密的朋友也不能分享.我们约好了一点钟我回泊车的地方
找他们俩口子,又互照了相,就失散在熙攘的午夜人流里.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