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采博撷 法古变今

近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勤于创作,流传于世的作品不计其数。最近有缘看到几件张大千创作于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青绿山水作品,因久藏于私家,罕为人知,观摩之余,写下读画感想,以让佳画共赏析。

《仿仇实父右军书扇图》轴
自题:“右军书扇,仿仇实父笔,己卯(1939年)10月,蜀人张大千。”张大千在人物画方面取习甚广,曾遍学李公麟、赵孟、张渥、唐寅等名家。1940年张大千自题《仿仇实父笔作桐荫良友知音图》说:“十洲画,人第赏其工笔者,不知其意笔实远过之。予旧收碍其八尺堂轴《老媪乞书图》,神妙真欲令刘、李失色,何论戴文进、吴小仙辈。”可见他对仇英人物画十分倾心。大千的图里,岩石、地坡用峭劲的小斧劈皴和折带皴、竹子干节的劲挺用笔和细密的勾叶法、人物衣纹挺拔流畅的描法等,都有意识地取法仇莫,只是大千的画笔流露出一股秀逸清脱的情致,不脱本色。

《江山晚兴图》轴
自题:“远峰雾里青,疏树亭前碧。不见弄风人,苔深水边石。巨然江山晚兴卷一角,丙戌(1946年)日秋漫临于峨眉山中,大千居士彦。”这幅作品就是他取自己所藏巨然《江山晚兴图》的局部构思而成。布景为一水两岸式格局,异于巨然的层峦叠嶂而近乎倪云林的图式。山峦、坡石圆浑的形体和长披麻皴法、密集点苔等,是典型的巨然技法语汇,然而大千在水墨勾皴后,加染沉着的石青、石绿、赭石等色彩,使景色显得明丽蓬勃。这是他以自己的审美理想来诠释巨然的风格,具有法古变今的创意。

《拟赵善长笔山水图》轴
自题:“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戊子(1948年)初夏,拟元人赵善长笔于欧湘馆中,张大千彦。”他作画的“欧湘馆”是上海李秋君的画室。大千师法古人,善于摄取神理而不拘于形似。此图章法不同于赵原常见的平远景色,而以突兀巨冈为主,恰是巴山蜀水奇险景致的写照。图中柔长的披麻皴和横笔皴,兼合赵原和吴镇的皴法,反映他对元四家笔墨的浸染,浓丽的青绿设色,则表现出他考察敦煌临摹壁画回来后,对唐宋重彩艳色的浓厚兴趣。这是一幅借鉴古人开拓新貌的变格之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6/26/2003 10:41:41 PM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