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跟一个6、7年前的同学通完电话,我跟她她是刚到美国时在学校学英文的同学,她比我大几岁,我现在步入中年了,她可不也更老了吗。她虽然四十有余了,但你要是听她的声音,你不会想象她是个中年妇女,声音还是象我认识她的时候那时候那种丫头的尖脆声音。我来美国与我丈夫结婚,她却一个人来的美国。当时她那种穷酸样和她那干干瘦瘦的长相,你不用想都知道没有男人会要她。我们这回聊得还投机,上回我骂过她,因为确实是她的不对,她好象也虑心接受了,这回有所改好,所以这回我们聊得投机很多。我们聊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肉容,让我有些感触,我说:“这6、7年了吧,你看你不也还是......”其实我是想说六七年了吧,你看你还不是一事无成,但她打断了我说,“对啊,6、7年了,我还是一个人,不是不想找,唉难找啊......”。我说“你看你这工作又不好,如果没有钱的话,现在的人很现实的,没有好工作没有好收入,谁跟你在一起?” 我说话很直接,但都是实话不是?她说“那你不也没工作吗,你老公不嫌弃你?”我说“你这哪跟我比啊?东西根本不一样啊!”她说“你我不都在美国吗,为什么不一样啊?”我说:你这是寻找“半路婚姻”,跟我们那种年青人的情投意合的感情哪能比啊?”“你这个年纪的人找感情不是说不可能,但是难但是少,别人跟你没感情,那就谈物质谈钱罗,说是姻婚其实是找个合伙人过日子”我补充说。“这种哪里可以跟我这种比啊?更何况我所给予的贡献是那种只会出门挣钱拿钱回来的价值高出好多!那种跟我这种是不能相比的!”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懂,她就半懂不懂的说:“唉呀,你真好,趁年青的时候就搞定了......”
我知道我是在跟一个“小井市民”说话,因为身在我们这种凡尘俗世的人,有些事是一种共识。我可能身处凡尘世俗,但我的生活却象是一种另类的有别于一般“凡尘世俗”的“高层”生活,这种所谓的“高层”并不都是在经济层面的,而是在精神层面的。童话看得太多了,但对于凡人还是遥不可及。那种特殊的“精神”或“气质”都是小说或电影电视虚构的剧段,现实生活中却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一些所谓的“美好”的存在。
(待续)
我知道我是在跟一个“小井市民”说话,因为身在我们这种凡尘俗世的人,有些事是一种共识。我可能身处凡尘世俗,但我的生活却象是一种另类的有别于一般“凡尘世俗”的“高层”生活,这种所谓的“高层”并不都是在经济层面的,而是在精神层面的。童话看得太多了,但对于凡人还是遥不可及。那种特殊的“精神”或“气质”都是小说或电影电视虚构的剧段,现实生活中却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一些所谓的“美好”的存在。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19 14:52: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