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乱入一句,我觉得红学家们其实已经有点魔怔了,就跟小时候学鲁迅的文章非要把我家门前两棵树搞得有意义。。。其实有些就是巧合,有些就是bug,有些就是曹大大没有想到吧。。。Re
我一贱你就笑 发表于 11/2/2016 6:29:5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8963#73198963][/url]
Re.乱入一句,我觉得红学家们其实已经有点魔怔了,就跟小时候学鲁迅的文章非要把我家门前两棵树搞得有意义。。。其实有些就是巧合,有些就是bug,有些就是曹大大没有想到吧。。。Re
我一贱你就笑 发表于 11/2/2016 6:29:5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8963#73198963][/url]
她忌惮自己贪林家财产的事情暴露,后40回可能用计设计了黛玉。这个情节跟后来她的女儿被自己的弟弟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心虚,理亏,反而害得更厉害。
扶苏 发表于 11/2/2016 4:02:5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355#73197355][/url]
我说的欠妥当,是针对前面有人说湘云挤兑黛玉。我的意思是,湘云的年龄,就是个小孩子,就是口无遮拦,而且心思变得快,谁给块糖就觉得谁好,不开心了就嚷几句,馋了就和宝玉一起大口吃肉,困了就在路边青石上睡觉,并不是专门针对黛玉。
说真的,没有觉得湘云待人接物有欠妥当啊,看她给袭人送戒指什么的都很细心周到,MM可有例证?
倒是黛玉,小时候嘴上确实刻薄了些,周瑞家的送宫花那一段,还有啐李妈妈劝宝玉吃酒那一段看得我着实为她捏把汗。这样对待那些婆子们,虽是真情流露,也倒是合宝玉的心意了,可是却把自己放在别人的针尖麦芒上。好在黛玉后来明白了,也成长了,不过依旧没能在贾府很得人心啊。
1011s 发表于 11/2/2016 5:09:2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8173#73198173][/url]
这个我觉得不至于,宝钗真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看她这段: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才是好。只是如今并听不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并不是书误了他,可惜他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所以贾雨村是绝对在宝玉之下的。另外她私下提醒黛玉不要引用西厢里的词句,是真心爱护,绝对不是当情敌来对待。我不知道宝钗有没有费心去爬宝二奶奶的宝座,但是她无意和黛玉争宝玉的欢心,是比较确定的。
宝玉说来说去,也就说了她“冷”这一个缺点,宝玉放在心上视若性命的,她却觉得无足轻重。像湘云说的:"可恨宝姐姐,天天说亲道热,到今日便扔下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做了。”但是若从宝钗看来,如果宝玉不成天混在姐姐妹妹堆里,而是成长为参天大树,国家栋梁,他心爱的姐姐妹妹说不定就能保全,所以这些是非也不好说的。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2/2016 2:42:0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358#73196358][/url]
我说的欠妥当,是针对前面有人说湘云挤兑黛玉。我的意思是,湘云的年龄,就是个小孩子,就是口无遮拦,而且心思变得快,谁给块糖就觉得谁好,不开心了就嚷几句,馋了就和宝玉一起大口吃肉,困了就在路边青石上睡觉,并不是专门针对黛玉。
sunnypotato 发表于 11/2/2016 8:58:4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0172#73200172][/url]
Re这个是描写宝钗和黛玉面对这场姻缘,结果都是一样的,空空而已
个人觉得,这个就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一心想入宫得到名利的嫁了自己并不爱也不欣赏的宝玉,一生为了爱情哭死也没能嫁给深爱的宝玉,爱情是水中月,功名是镜中花,两个女孩这么优秀,也都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都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
宝玉为什么爱黛玉不爱宝钗,因为黛玉爱他,而宝钗不爱他。黛玉的眼里只有他,宝钗的眼里是权势财富地位功名唯独没有他,宝钗的心里是要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shijiezhenmeihao 发表于 11/2/2016 12:46:1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4728#73194728][/url]
我觉得张爱玲的研究做得超好mm能不能讲一下张爱玲研究《红楼梦》有哪些出版物?
就是写的太艰涩了!
Philomela 发表于 11/2/2016 8:54:5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0152#73200152][/url]
mm能不能讲一下张爱玲研究《红楼梦》有哪些出版物?红楼梦魇。是张爱玲读红楼的一些颇零散的读书笔记以及红学探究。有一些她自己独特的观点。
芷若魔头 发表于 11/2/2016 11:04:2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1364#73201364][/url]
哈哈,只是猜测,猜测。。。如果说宝钗对宝玉真有什么的话,我感觉也只是说话格外不客气些,不知道是为了向黛玉撇清还是真的提前当作老公了(笑)。比如这段,很少看见她对别人用这种语气:
宝钗道:“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他去!也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说拿什么画?”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烘,画也不好,纸也可惜。我教给你一个法子: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虽是画工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你和太太要出来,也比着那纸的大小,和凤姐姐要一块重绢,交给外边相公们,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拢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个粉油大案,铺上毡子。你们那些碟子也不全,笔也不全,都从新再弄一分儿才好。”惜春道:“我何曾有这些画器?不过随手的笔画画罢了。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再有不过是两支着色的笔就完了。”宝钗道:“你何不早说?这些东西我却还有,只是你用不着,给你也白放着。如今我且替你收着,等你用着这个的时候我送你些。也只可留着画扇子,若画这大幅的,也就可惜了。今儿替你开个单子,照着单子和老太太要去。你们也未必知道的全,我说着,宝兄弟写。”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2/2016 3:01:2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611#73196611][/url]
这里我的感觉不太一样,我觉得宝钗是传统女孩子的理想形象,很多人说她很有野心,我觉得其实没有,你看她对女孩子的看法是这样的:“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 总之贤德贞静才好,才华美貌虽然不缺,都是收起来的,像华贵的衣服首饰一样,宁可堆在箱子里也不披在身上夸耀。男生才应当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按儒家的说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这种价值观下,黛玉看过的闲书她都看过,各种高雅的消遣比宝玉还精通,简直是开挂……
薛宝钗这段是让宝玉知道,他觉得风雅重要的东西,她都懂,比她们都懂得多,比她们都玩的好,她只是没拿这些消遣用的东西当个事,她的生活重心不是这些,这些就是个乐子。
薛宝钗这种事业型女孩被写出来,就是跟林黛玉这种把爱情当命的女孩来互相呼应的,完全不同选择,不同性格的女孩最后都是一样悲惨的结局,都是不如意的。
shijiezhenmeihao 发表于 11/2/2016 11:38:4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1718#73201718][/url]
凤姐之所以可以当贾府的家,是因为她是大房的儿媳,同时又是王夫人的侄女,双方之间有个平衡。她自己也跟二房走得更近,因为显然两房之中贾母更偏爱二房。就算贾赦能袭爵,实惠也是落在二房。但是如果宝钗成了宝二奶奶,在王夫人心里分分钟PK掉凤姐,她自己心里显然也明白,所以她在利益上是更偏向黛玉的。
凤姐最是擅长谋划算计的,这因为这样她应该更亲近拉拢黛玉才对啊。黛玉若是做了宝二奶奶,当家大权还在凤姐手里,如果是宝钗做了宝二奶奶,凤姐手上的权力利益可就握不稳了呀。
不过要说凤姐一直试探黛玉,并想在情感和思想上对黛玉有所牵制这个倒是可能的,这样即使黛玉做了宝二奶奶凤姐也能更好地掌控全局。
1011s 发表于 11/2/2016 2:......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2/2016 3:24:43 PM
还有凤姐心目中,黛玉和宝钗都是明白人,只不过一个是剧嘴葫芦,一个是美人灯。要说宝钗持家能力比黛玉强,还真不见得。黛玉是客居在贾府,除了奶麽麽和雪雁,其他一应下人都是贾府的,但她把潇湘馆管的很好,抄检大观园时一点什么都没被查出来。而宝钗外不能管束住薛蟠,内不能劝住薛姨妈,夏金桂闹的沸反盈天的时候,她也没有什么作为,管家能力也就是普通的闺阁小姐,没看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宝钗怎么扛起家族的兴衰了?她具体做了什么?你能详细说说吗?我看了红楼几十遍,也没看出这点。
这个我觉得不至于,宝钗真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看她这段: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才[font......
shijiezhenmeihao 发表于 11/2/2016 9:45:04 PM
这里我的感觉不太一样,我觉得宝钗是传统女孩子的理想形象,很多人说她很有野心,我觉得其实没有,你看她对女孩子的看法是这样的:“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 总之贤德贞静才好,才华美貌虽然不缺,都是收起来的,像华贵的衣服首饰一样,宁可堆在箱子里也不披在身上夸耀。男生才应当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按儒家的说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这种价值观下,黛玉看过的闲书她都看过,各种高雅的消遣比宝玉还精通,简直是开挂……
后四十回没有了,但是宝玉说她“安分随时”,估计寒素的生活也是泰然自若(山中高士这个评语估计也有关)。总之是个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姑娘,教养好到天生性格的痕迹都看不见了,但在生活中相处应该是很舒服的。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3/2016 12:07:41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1999#73201999][/url]
我非常认同MM的感觉,握爪! 一个“贤德贞静”,一个“安分随时”,这两个词找得好精确呀。
我也认为到后四十回宝钗能安处贫贱,她是“蘅芜君”,“随遇而安”是君子的重要特质之一。“冷香丸”是揭示宝钗人物特点的一个意象,虽然对此各种理解都有,但是我的理解还是褒扬的。
“冷”和花名签上“恁是无情也动人”是连在一起的。我前面有个回复说过一些,儒家经典要求个人自省自律,审己度人,是很好的情绪管理教程,就好像MM说的宝钗是“教养好到天生性格的痕迹都看不见了”。其实这并不是内心真的无情无义,而是在公共场合能精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在别人眼里就是“冷”了。但我认为事实上在私下还是能看到宝钗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比如黛玉认薛姨妈做母亲的那回,宝钗很自然地在薛姨妈怀里做小女儿,连黛玉也说“这么大了,离了姨妈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就撒娇儿”,可见她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冷美人。
“香”和“蘅芷清芬”、“蘅芜苑”、“蘅芜君”这些提额、称谓是一体的,我以前看过一个解读,深以为信,是说这是直指儒家“香草美人”的意象,这个意向源自《离骚》,象征忠贞爱国(那个年代“美人”指的是君子,不是女人)。所以宝钗被李纨冠以“蘅芜君”大家都是服气的,公认宝钗是贤良贞德的正人君子。
要说香,黛玉也有“奇香”(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但和宝钗的不同。
很明确,宝钗得香于冷香丸,看此种丸药的炮制程序费时费力费人品就知道(周瑞送宫花那一回),宝钗的“香”虽有天时地利的因素,但总归是后天不懈努力得来的,这跟宝钗平日勤勉自律的行止是一致的。而不吃这丸药又怎么着呢?据宝钗说“也不觉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听到这里有人就可能要骂宝钗“作”了(大概周瑞也这么想),但我认为这“喘嗽”二字正是在映射我们常人,不读书、不学礼也不是性命攸关的大缺陷,不过就是脑子里时不时动些蝇营狗苟的小九九罢了。但宝钗却不畏繁琐辛苦修养自己,借助儒家思想这颗“冷香丸”实现自我完善,这是宝钗让人敬服的好处。
而黛玉的“奇香”是说不清缘故的,我认为这是指黛玉是先天里的钟灵毓秀,自然而然的一种真诚禀赋,这样世间罕见的可遇不可求常人会觉得“奇异”,但仍然拗不过其芳香馥郁的本质。嗯,就是这样。
凤姐之所以可以当贾府的家,是因为她是大房的儿媳,同时又是王夫人的侄女,双方之间有个平衡。她自己也跟二房走得更近,因为显然两房之中贾母更偏爱二房。就算贾赦能袭爵,实惠也是落在二房。但是如果宝钗成了宝二奶奶,在王夫人心里分分钟PK掉凤姐,她自己心里显然也明白,所以她在利益上是更偏向黛玉的。
还有凤姐心目中,黛玉和宝钗都是明白人,只不过一个是剧嘴葫芦,一个是美人灯。要说宝钗持家能力比黛玉强,还真不见得。黛玉是客居在贾府,除了奶麽麽和雪雁,其他一应下人都是贾府的,但她把潇湘馆管的很好,抄检大观园时一点什么都没被查出来。而宝钗外不能管束住薛蟠,内不能劝住薛姨妈,夏金桂闹的沸反盈天的时候,她也没有什么作为,管家能力也就是普通的闺阁小姐,没看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hutu123 发表于 11/3/2016 12:40:1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2274#73202274][/url]
哈哈,关于黛玉理家的问题可以说道说道。我前面有个回复也提到了,黛玉是有那个聪明才智,但是就是不问俗事,对于理家掌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她来到贾府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还泪,还要“质本洁来还洁去”呢,她能把潇湘馆打理好也源自她“好洁”的本性,至于别人干净不干净她才懒得理会。黛玉只看重宝玉,才不稀罕“宝二奶奶”的头衔呢,就好像老板招员工,能力是一回事,您愿意招一个压根儿就看不上这份工作的人吗?所以黛玉不适合理家这是真的。话说回来,我想曹公和我们都不忍看到黛玉受俗事所扰,整天和一群死鱼眼睛扯鸡毛狗血的事,黛玉还是让她安静地美好着就很好了。
但是“宝二奶奶”是一定要理家掌事的(这也是黛玉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来看看王熙凤能行理家大权的合法性是谁给的。
在王熙凤之前一直都是王夫人在管理家务,这一点从刘姥姥和周瑞家的闲话中可以得证。而即使王熙凤当下是管理者也不过是暂时帮王夫人执掌理家大权而已,为了协助王夫人她和贾琏甚至是搬进二房里在住着(从“协理宁国府”那回邢夫人的口中可以得知)。再者,王熙凤平日里常常把“于太太的事有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个“太太”就是王夫人,“太太的事”就是理家大事,这说明,她自己其实也清楚,她只是暂代王夫人管理荣国府而已。这一事实在“绣春囊”事件中得到直接证实,王夫人先误以为绣春囊是凤姐不慎遗失,一番痛斥,其中有一句“想你是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空儿”,这就说得明明白白了,王夫人看凤姐细致能干才暂且让她管理荣府上下诸事,而这个管理权乃至任命权还在王夫人手里,要收回随时可以收回的。宝玉是王夫人嫡出,也是荣府最看好的继承人,如果“宝二奶奶”选人得当,理家大权是一定要从凤姐手里转移的,雷打不动。
关于宝钗的能力问题,您说她不能管束薛蟠那是要逼她违背纲常啊。薛蟠是他哥哥,是一家之主,长兄为父,您要她如何去“管束”?何况薛蟠一个在外四处撒野的纨绔子弟,宝钗不过是养在深闺的待选秀女,他们在行动范围上的交集非常有限,别说“管束”,要是薛蟠存心不想见宝钗,宝钗连他的影子都别想瞥着一丝半毫的。况且宝钗并不是没有“劝”过薛蟠,宝玉挨打之后不是哭着劝过她哥哥了吗,可也得听啊,宝玉身边那么多人“训”和“劝”呢,有用吗?
关于宝钗和薛姨妈,不知道MM所说的“劝”是指什么,印象中薛姨妈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过失。要说有回薛姨妈被夏金桂气炸了,慌乱间就要卖掉香菱省事,但的确是被宝钗劝住了啊。再看看小说开头是怎么描写宝钗的:“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这要是放在今天绝对是件孝顺懂事贴心感恩的“小棉袄”,宝钗在做女儿的问题上是无可挑剔的。
其实没什么好争的。红楼梦的结局也不是很重要。因为曹雪芹的宗旨就是,不论你生得如何风流灵巧,才华横溢,勤奋克己,都逃不过命运。这在红楼梦一开始就交待清楚了。那些个女子的命运手册收藏在薄命司,注定没有好结局,得不到福禄寿。哈哈,人扛不过命啊。
你方唱罢我方唱,最后树倒猢狲散,落得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扶苏 发表于 11/3/2016 1:22:1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6277#73206277][/url]
双手双脚同意美眉的分析。夏氏闹的那些个污糟内容,宝钗做为待嫁闺秀,是连听都不合礼数的,更别说伸头去管了。没有独处小姑去管哥哥房里事的道理。就这样,宝钗仍旧是瞅准机会给过夏氏一些言语,令夏氏不敢再欺她年少。书里是有这样交待过一句的。哈哈,关于黛玉理家的问题可以说道说道。我前面有个回复也提到了,黛玉是有那个聪明才智,但是就是不问俗事,对于理家掌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她来到贾府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还泪,还要“质本洁来还洁去”呢,她能把潇湘馆打理好也源自她“好洁”的本性,至于别人干净不干净她才懒得理会。黛玉只看重宝玉,才不稀罕“宝二奶奶”的头衔呢,就好像老板招员工,能力是一回事,您愿意招一个压根儿就看不上这份工作的人吗?所以黛玉不适合理家这是真的。话说回来,我想曹公和我们都不忍看到黛玉受俗事所扰,整天和一群死鱼眼睛扯鸡毛狗血的事,黛玉还是让她安静地美好着就很好了。
但是“宝二奶奶”是一定要理家掌事的(这也是黛玉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来看看王熙凤能行理家大权的合法性是谁给的。
在王熙凤之前一直都是王夫人在管理家务,这一点从刘姥姥和周瑞家的闲话中可以得证。而即使王熙凤当下是管理者也不过是暂时帮王夫人执掌理家大权而已,为了协助王夫人她和贾琏甚至是搬进二房里在住着(从“协理宁国府”那回邢夫人的口中可以得知)。再者,王熙凤平日里常常把“于太太的事有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个“太太”就是王夫人,“太太的事”就是理家大事,这说明,她自己其实也清楚,她只是暂代王夫人管理荣国府而已。这一事实在“绣春囊”事件中得到直接证实,王夫人先误以为绣春囊是凤姐不慎遗失,一番痛斥,其中有一句“想你是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空儿”,这就说得明明白白了,王夫人看凤姐细致能干才暂且让她管理荣府上下诸事,而这个管理权乃至任命权还在王夫人手里,要收回随时可以收回的。宝玉是王夫人嫡出,也是荣府最看好的继承人,如果“宝二奶奶”选人得当,理家大权是一定要从凤姐手里转移的,雷打不动。
关于宝钗的能力问题,您说她不能管束薛蟠那是要逼她违背纲常啊。薛蟠是他哥哥,是一家之主,长兄为父,您要她如何去“管束”?何况薛蟠一个在外四处撒野的纨绔子弟,宝钗不过是养在深闺的待选秀女,他们在行动范围上的交集非常有限,别说“管束”,要是薛蟠存心不想见宝钗,宝钗连他的影子都别想瞥着一丝半毫的。况且宝钗并不是没有“劝”过薛蟠,宝玉挨打之后不是哭着劝过她哥哥了吗,可也得听啊,宝玉身边那么多人“训”和“劝”呢,有用吗?
关于宝钗和薛姨妈,不知道MM所说的“劝”是指什么,印象中薛姨妈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过失。要说有回薛姨妈被夏金桂气炸了,慌乱间就要卖掉香菱省事,但的确是被宝钗劝住了啊。再看看小说开头是怎么描写宝钗的:“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这要是放在今天绝对是件孝顺懂事贴心感恩的“小棉袄”,宝钗在做女儿的问题上是无可挑剔的。
夏金桂也一样,宝钗身为小姑面对嫂子没有事事违逆的道理。自从金桂嫁入薛家之后宝钗就不怎么进园子了,为什么,不就是需要她在家中平衡各方关系吗?在我们埋怨宝钗没有“管好”薛蟠和夏金桂之前,先想想让迎春去管贾琏凤姐,让惜春去管贾珍尤氏,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啊。
1011s 发表于 11/3/2016 1:01:0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05970#73205970][/url]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