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824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关于钗黛之争的一点迷思——我们不偏私,不诋毁,要认认真真地来聊这些个好姑娘~~~~

头像
0操作121 #
头像
121 #
0
16-11-02 15: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經近年紅學家考證,林黛玉的原型為康熙年間任蘇州織造李煦的孫女,名叫李香玉,其父是任兩淮盐課的李鼎。李家,曹家以及孫家之間互有姻親,故曹雪芹和李香玉從小耳鬓厮磨也不足為奇。然而按紅學家周汝昌在《紅樓夢新證》中的說法,李香玉更有可能是史湘云的原型,故尚未有定論。

在《紅樓夢》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回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相對而卧,為寬林黛玉的心,賈寶玉胡編了一個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一天,老耗子叫眾耗子分頭去偷米糧和瓜果為腊八粥,一小耗子自薦去偷香芋。眾耗子笑它身體瘦小,小耗子胸有成竹地說:『我變成香芋,滚在香芋堆裡,使人看不出……卻用分身法搬運。』眾耗子叫它變成香芋看看。小耗子就搖身一變,卻變成了一個最標致美貌的小姐。眾耗子說:『变錯了。』小耗子現形道:『我說你們没有見過世面,只識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知道盐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很明顯,作者借這個故事暗示,林黛玉就是李香玉的化身。
头像
0操作122 #
头像
122 #
0
16-11-02 15:2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美眉说得比我更透彻,看得我好想长啸几声以示遇到知音的兴奋,哈哈哈。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2/2016 2:56:3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560#73196560][/url]

彼此彼此,哈哈。MM若是有时间可以在文学版专开一贴系统讲讲《红楼梦》里的各家族的利益裙带和权势网络,也说说小说里涉及的官僚勋爵制度什么的,我们都可以学习一下[em100]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23 #
头像
123 #
0
16-11-02 15: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的感觉,凤姐如果可以自己选的话当然偏向宝钗(都是王夫人的亲戚)。但是这件事上她是没有决定权的,所以她的态度是随老太太和太太的喜好。她一开始从贾母的喜好料定了是黛玉(所以才会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但是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样的女孩子,老太太的丫头晴雯之死可以说是一个风向标。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地方是元春表态给了宝玉和宝钗一样的礼物(她又没见过黛玉和宝钗,难道是王夫人授意的),后来风向不知不觉地渐渐就转了。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2/2016 3:24:4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906#73196906][/url]
凤姐心里权和钱应该比亲情重,我觉得如果她来定,会选黛玉
头像
0操作124 #
头像
124 #
0
16-11-02 15: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清翰林院里翰林的名称等级不同,但职责上来看,仍是学士和供奉的区别呀。你看,这段百度百科里也明确了,地位清显,但并不参与机密大事,有的能进内阁,有的能做帝师,有的就只是文员。非翰林不内阁这个说法严重误导了很多人,以为所有翰林都是清贵的。可实际上翰林院大得很呀,能称得上学士的有几人?大部分就是梅翰林这样做到死也就是个文案工作者。清流是清流,显贵就根本谈不上了。

再举个实例,《儒林外史》这样基本写实的讽刺小说里,就有个穷翰林的典型代表,鲁编修。他就是你上面列举的翰林院供奉一方里的编修一职,小说里他是个怎样的穷样,美眉可以自行百度。
而且我已经讲过了,梅翰林如果真是学士,那不可能被称梅翰林呀,就像你不可能叫纪晓岚纪翰林。所谓穷翰林,是文人自己都承认都自嘲的一个称呼,《随园诗话》里也提出过。我不知道为啥美眉一定要说翰林就是清贵。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2/2016 3:21:0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860#73196860][/url]
我觉得这样解读未免太死板了。
鲁编修是个穷翰林,未必梅翰林就是那个穷编修啊……
不过你有一个说法我很感兴趣,就是说,"梅翰林如果真是学士,那不可能被称梅翰林呀",
这个有什么出处吗?
头像
0操作125 #
头像
125 #
0
16-11-02 15:2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清翰林院里翰林的名称等级不同,但职责上来看,仍是学士和供奉的区别呀。你看,这段百度百科里也明确了,地位清显,但并不参与机密大事,有的能进内阁,有的能做帝师,有的就只是文员。非翰林不内阁这个说法严重误导了很多人,以为所有翰林都是清贵的。可实际上翰林院大得很呀,能称得上学士的有几人?大部分就是梅翰林这样做到死也就是个文案工作者。清流是清流,显贵就根本谈不上了。

再举个实例,《儒林外史》这样基本写实的讽刺小说里,就有个穷翰林的典型代表,鲁编修。他就是你上面列举的翰林院供奉一方里的编修一职,小说里他是个怎样的穷样,美眉可以自行百度。
而且我已经讲过了,梅翰林如果真是学士,那不可能被称梅翰林呀,就像你不可能叫纪晓岚纪翰林。所谓穷翰林,是文人自己都承认都自嘲的一个称呼,《随园诗话》里也提出过。我不知道为啥美眉一定要说翰林就是清贵。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2/2016 3:21:0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860#73196860][/url]
我觉得这样解读未免太死板了。
鲁编修是个穷翰林,未必梅翰林就是那个穷编修啊……
不过你有一个说法我很感兴趣,就是说,"梅翰林如果真是学士,那不可能被称梅翰林呀",
这个有什么出处吗?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26 #
头像
126 #
0
16-11-02 15: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凤姐心里权和钱应该比亲情重,我觉得如果她来定,会选黛玉


风信子~ 发表于 11/2/2016 3:27:0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942#73196942][/url]

不是亲情啦,是裙带关系,我琢磨着凤姐也许会想,王家的人多好办事 。亲戚之间互相提携,这个真的是有的。古代远近亲疏很分明的。
头像
0操作127 #
头像
127 #
0
16-11-02 15: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想问问大家,红楼梦都是文言文,不觉得很难读吗?小时候看过,都看不懂。还是说有简化版我不知道?
头像
1操作128 #
头像
128 #
1
16-11-02 15: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第一曲 薛宝钗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第二曲 林黛玉枉凝眉 判曲写的是宝黛之间的感情事。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判词 宝钗合二为一
可叹停机德(薛宝钗), 堪怜咏絮才(林黛玉);
玉带林中挂(林黛玉), 金簪雪里埋(薛宝钗)。
ke_ke_ke 发表于 11/2/2016 3:22:2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878#73196878][/url]
我同意这位美眉的观点。终身误,是以宝钗和宝玉两人的眼睛看宝钗的命运。同理,枉凝眉是以黛玉宝玉的眼睛看黛玉的命运。是双视角。其余十二钗都是从自身视角看命运,单视角。私以为这是作者对钗黛二人的重视,同时也点出这二人和宝玉的一生纠缠。其他十二钗和宝玉没有情感姻缘的纠葛,所以就不掺杂宝玉的视角了。我觉得这样看,挺清楚明白的。
这也是我虽然爱煞湘云,但也不同意周汝昌老把云儿和爱哥哥撮一堆儿的一个原因。
钗黛和一的判词我觉得也未必说这两人就是一个人,而是这两人都同宝玉有着命运,情感,姻缘的深刻纠葛,同时她们两人彼此也纠葛颇深,难分难解。所以我觉得后四十回,黛玉宝钗必有更深刻更触动人心的故事和互动。
哎呀,再叹一句,曹公啊,你咋不写完呢?这坑挖的呀!
头像
0操作129 #
头像
129 #
0
16-11-02 15: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心里想的是,黛玉先病死了,宝玉才被迫和宝钗成亲的

风信子~ 发表于 11/2/2016 3:15:2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791#73196791][/url]
我赞同这个结局。凤姐是不会站宝钗一边的,站黛玉才符合她利益 所以不会有迫娶之事。只是宝玉出事了,黛玉泪尽病亡,贾家败落,宝玉只能娶宝钗,夫妻无恩爱,宝玉出家。
头像
0操作130 #
头像
130 #
0
16-11-02 15: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的感觉,凤姐如果可以自己选的话当然偏向宝钗(都是王夫人的亲戚)。但是这件事上她是没有决定权的,所以她的态度是随老太太和太太的喜好。她一开始从贾母的喜好料定了是黛玉(所以才会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但是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样的女孩子,老太太的丫头晴雯之死可以说是一个风向标。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地方是元春表态给了宝玉和宝钗一样的礼物(她又没见过黛玉和宝钗,难道是王夫人授意的),后来风向不知不觉地渐渐就转了。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2/2016 3:24:4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906#73196906][/url]
元春应该是不知具体内情 被王夫人敲了边鼓,以为应该是那两个孩子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31 #
头像
131 #
0
16-11-02 15: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同意这位美眉的观点。终身误,是以宝钗和宝玉两人的眼睛看宝钗的命运。同理,枉凝眉是以黛玉宝玉的眼睛看黛玉的命运。是双视角。其余十二钗都是从自身视角看命运,单视角。私以为这是作者对钗黛二人的重视,同时也点出这二人和宝玉的一生纠缠。其他十二钗和宝玉没有情感姻缘的纠葛,所以就不掺杂宝玉的视角了。我觉得这样看,挺清楚明白的。
这也是我虽然爱煞湘云,但也不同意周汝昌老把云儿和爱哥哥撮一堆儿的一个原因。
钗黛和一的判词我觉得也未必说这两人就是一个人,而是这两人都同宝玉有着命运,情感,姻缘的深刻纠葛,同时她们两人彼此也纠葛颇深,难分难解。所以我觉得后四十回,黛玉宝钗必有更深刻更触动人心的故事和互动。
哎呀,再叹一句,曹公啊,你咋不写完呢?这坑挖的呀!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2/2016 3:32:1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018#73197018][/url]
我觉得应该是没写完或者写的不满意,他自己销毁了。不然不会一个字都没流传下来。谁带笔巨款穿越回去,让曹雪芹衣食无忧多活几十年,后面四十回就全了
头像
0操作132 #
头像
132 #
0
16-11-02 15: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的感觉,凤姐如果可以自己选的话当然偏向宝钗(都是王夫人的亲戚)。但是这件事上她是没有决定权的,所以她的态度是随老太太和太太的喜好。她一开始从贾母的喜好料定了是黛玉(所以才会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但是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这样的女孩子,老太太的丫头晴雯之死可以说是一个风向标。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地方是元春表态给了宝玉和宝钗一样的礼物(她又没见过黛玉和宝钗,难道是王夫人授意的),后来风向不知不觉地渐渐就转了。




一年明月 发表于 11/2/2016 3:24:4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906#73196906][/url]

元春当然见过宝钗黛玉了,她省亲时招她们进来相见,看了她们的诗作还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元春那么正经的人,自然会喜欢宝钗这种品格端方,一本正经的人,黛玉这么身体单薄,风流婉转的自然不如她眼。就像她妈王夫人喜欢贤袭人,不喜欢俏晴雯一样。
头像
0操作133 #
头像
133 #
0
16-11-02 15: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元春应该是不知具体内情 被王夫人敲了边鼓,以为应该是那两个孩子

lovejames 发表于 11/2/2016 3:36:1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053#73197053][/url]

我也有点这么怀疑。还有一点,黛玉本来安心要在元春省亲的时候大展奇才,结果上面吩咐只做一首诗,倒不好违谕多做。不知道这个算不算表态,我们不在乎伶俐的媳妇,我们要的是贤惠……
头像
0操作134 #
头像
134 #
0
16-11-02 15:5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以为凤姐是选有才能的人跟她一起建设家庭啊?下面能干的人当然要选,但是宝钗分分钟比她地位高,她提防都来不及。


悬 发表于 11/2/2016 3:07:5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700#73196700][/url]
凤姐的格局比赵姨娘还是要大许多。她欣赏宝钗。宝钗一直以来跟她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因为宝钗用的钱是薛家的。宝钗还有母亲和兄长。王熙凤算计也很难算计到宝钗头上。至于宝二奶奶的位置,要到很后面才提及。后40回,宝钗和凤姐有没有冲突也不知道。
头像
0操作135 #
头像
135 #
0
16-11-02 15:5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想问问大家,红楼梦都是文言文,不觉得很难读吗?小时候看过,都看不懂。还是说有简化版我不知道?
mandy0829 发表于 11/2/2016 3:32:0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014#73197014][/url]

红楼梦不是都是文言文,只是里面有大量的诗词,有时作者叙述着也会用一二诗词做个评点,但是大部分叙述和对白都是很鲜活的当时的白话,言辞上跟今天的白话有些距离,但是是能读懂的。

我小时候也看不懂小说,就是跟着大人看电视剧。后来长大了,对故事大概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了,就自己重新去翻书。我的经验是,开场大荒山无稽崖那段比较晦涩,大可先跳过去从直接叙事开始看,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也是可以的。反正《红楼梦》是看完一遍就像看第二遍的书,每次读都有新收获,哈哈。祝mm能读得愉快!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36 #
头像
136 #
0
16-11-02 15:5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位MM说得很是,贾琏是庶出,虽然在长房,袭爵什么的是无望的。贾家的政治财政中心明眼人都能看出在贾政这房,宝二奶奶的地位绝对是高于琏二奶奶的,如果宝钗做了宝二奶奶,她自身才识过人,下人们又都服气(俗话说的有群众基础),王熙凤是握不稳当家大权的呀。唯有林妹妹,虽然也聪明,但平日不问俗事,加上又有“不足之症”,想来于凤姐没有什么威胁。


1011s 发表于 11/2/2016 3:16:4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810#73196810][/url]
凤姐和贾琏贪了黛玉的财产,很怕她查帐。凤姐对于这件事情多少有点小人之心的。
至于宝二奶奶的事情,都还没到白热化的地步。我觉得后40回,肯定会有冲突的。
头像
0操作137 #
头像
137 #
0
16-11-02 16:0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赞同这个结局。凤姐是不会站宝钗一边的,站黛玉才符合她利益 所以不会有迫娶之事。只是宝玉出事了,黛玉泪尽病亡,贾家败落,宝玉只能娶宝钗,夫妻无恩爱,宝玉出家。

lovejames 发表于 11/2/2016 3:35:0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046#73197046][/url]
我感觉黛玉是自杀而亡的。玉带林中挂,我猜测上吊。冷月葬花魂,有月亮的夜晚,上吊而亡。刘心武猜测黛玉是被逼死的。很有可能就是王熙凤和王夫人合谋的散步了谣言。这个不可考。但是,我倾向她是自杀的。

金钗雪里埋,感觉宝钗是冻死在雪地里。总之非常惨。
头像
0操作138 #
头像
138 #
0
16-11-02 16:0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元春当然见过宝钗黛玉了,她省亲时招她们进来相见,看了她们的诗作还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元春那么正经的人,自然会喜欢宝钗这种品格端方,一本正经的人,黛玉这么身体单薄,风流婉转的自然不如她眼。就像她妈王夫人喜欢贤袭人,不喜欢俏晴雯一样。
unexpectedgift 发表于 11/2/2016 3:45: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151#73197151][/url]
女儿像妈,都是一本正经的。儿子像爸,品味差不多,喜欢的都是林妹妹晴雯这样的。赵姨娘当初也是跟晴雯差不多的。
头像
0操作139 #
头像
139 #
0
16-11-02 16:0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同意这位美眉的观点。终身误,是以宝钗和宝玉两人的眼睛看宝钗的命运。同理,枉凝眉是以黛玉宝玉的眼睛看黛玉的命运。是双视角。其余十二钗都是从自身视角看命运,单视角。私以为这是作者对钗黛二人的重视,同时也点出这二人和宝玉的一生纠缠。其他十二钗和宝玉没有情感姻缘的纠葛,所以就不掺杂宝玉的视角了。我觉得这样看,挺清楚明白的。
这也是我虽然爱煞湘云,但也不同意周汝昌老把云儿和爱哥哥撮一堆儿的一个原因。
钗黛和一的判词我觉得也未必说这两人就是一个人,而是这两人都同宝玉有着命运,情感,姻缘的深刻纠葛,同时她们两人彼此也纠葛颇深,难分难解。所以我觉得后四十回,黛玉宝钗必有更深刻更触动人心的故事和互动。
哎呀,再叹一句,曹公啊,你咋不写完呢?这坑挖的呀!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2/2016 3:32:1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018#73197018][/url]

“双视角”这一说法有意思,倒的确让《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在结构上平衡了,钗黛二人也对称了。我要好好想一想,等会儿再来找MM哈
头像
0操作140 #
头像
140 #
0
16-11-02 16: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凤姐心里权和钱应该比亲情重,我觉得如果她来定,会选黛玉


风信子~ 发表于 11/2/2016 3:27:0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942#73196942][/url]
她忌惮自己贪林家财产的事情暴露,后40回可能用计设计了黛玉。这个情节跟后来她的女儿被自己的弟弟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心虚,理亏,反而害得更厉害。
发帖回复
查看:113542|回复:824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