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曲------------------------
《明朝那些事儿》是怎么炼成的
天下有雪
郑重提示:
阅读本篇请先预习或温习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81章“名将是怎么炼成的”一节!
很多人都羡慕文坛写手的风采,也很想体会一下在挥毫泼墨指点江山的感觉,闻闻出版后的飘着墨香的自己写出来的书,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我是绘图设计的,第一次打出一张自己绘制的图纸也端详了好半天)所以文史论坛里往往人满为患,很多历史迷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要写本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书,首先要学习的是明史理论。所有写出一本有关“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必须要学习一些明朝正史理论知识,包括清朝修《四库全书》中的明史(我查了下,共333卷,每卷平均8千字)等等,只有在积累了大量系统的理论知识后,你才可能在写作的时候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就好比你要编程,都得从最基本的C语言、VB学起,等到你把基本语句掌握了,你才可能构建出宏大的程序。这些书厚重、文言文编著、学究,没有一定文言文基础加强烈浓厚的历史兴趣加坚持的态度是读不下来的。
如果你读完了很多有关明史的史书,那么不要高兴得太早,才刚刚上路!
第二是记忆力
首先是明朝各个皇帝的姓、名、字、年号、嗣号、庙号、上溯几代的血缘关系、兄弟几人、个人爱好、血型、生辰八字、生肖、有没有洁僻或者特殊爱好、个人特长、登基前的封号是太子或是藩王还是阴谋篡位的、甚至是小名、发小儿相关资料都要清楚。
其次历届皇帝统治时期中央政治局委员包括候补委员名单、内阁、后宫、锦衣卫头领、,地方杰出官吏、其中地方与中央重要人物的关系、尤其是朝中几大班子中人物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朝中主要官员是几几年高考的,来自明朝哪个选区的,官衔几品都得清楚;
再次是各地地方的风土人情、当地特产、历史典故、曾用古地名,每每读到这我是拿张地图跟着找的,方向感不强的、地理没学好的,就会使你写出的文章大打折扣!
以上所述一个都不能少,因为有些今天政治斗争风云突变,不起眼的小人物明朝就是翻云覆雨、权倾天下的大人物,皇帝一时兴起,自封个无理头的称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朱厚熜你也得知道!
得!晕了吧,怕了吧!
所以说,要想写一本流芳千古的明朝通史,一个需要花时间,另外你得有博闻强记超越一般人的记忆力!
第三是恒心
这章归纳起来也就是两个字-毅力!
确切的讲,就是能做到的明朝第一“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出之奇才。对这位仁兄,英雄的称呼似乎已不适用了,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有一个更适合他的称呼--圣贤”-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写这个要点前,我们大家一块先看看下面一组数据:
■ 请假一天 2007-07-15 19:37:18
■ 请假一天 2007-07-11 20:26:31
■ 请假一天 2007-07-01 18:56:01
■ 请假两天 2007-06-16 16:18:48
■ 请假一天 2007-05-30 22:13:29
■ 请假一天 2007-05-14 21:39:54
■ 请假,暂停更新一天 2007-04-11 22:41:20
■ 请假 2007-03-09 13:44:25
■ 休息一天 2007-01-21 14:00:37
■ 祝大家新年快乐 2006-12-31 16:04:27
■ 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2006-12-24 14:58:31
■ 请假休息三天 2006-12-15 19:28:12
■ 明天请假一天 2006-12-02 19:05:48
■ 请假 2006-11-24 18:31:26
■ 请假申请 2006-09-30 17:49:56
■ 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继续! 2006-08-02 17:36:19
■ 微型通知 2006-07-29 01:04:38
■ 告诉大家一声,我下周开始更新! 2006-06-24 17:51:01
■ 呵呵,不好意思,假期还要再延长几天,希望大家谅解了![37] 2006-06-21 21:05:20
■ 呵呵,写不动了休息几天,向大家请个假![36] 2006-06-17 15:57:12
-以上数据引自明月回复集。
上面精确的记录着每次他没更新和大家请假的时间日期,我统计了一下:第一篇在新浪首发时间是2006-05-24 17:18:28,现在是2007-09-29,寒来暑往,几度春秋,不知不觉《明朝的那些事儿》第四册已经出版发行了!在这490天中,明月只休息了还包括节假日的大约20天,端的称得上是笔耕不缀!
也许您对这个工作量还没有概念,那么再看一组数据:他在开始着手写就给《明朝的那些事儿》的时候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原则:每天两篇、每篇一千字!一个人每天坚持写两篇,一篇1000字,截止到目前是1070章就是1000X1070=1070000,就是一百零七万字,单凭这份毅力就值得我辈敬仰!
这位明月同学平时学习优异,不迟到早退,如有且坚持每天写日记(就是BLOG-《明朝的那些事儿》)的好习惯,这样的好学生要是小学时实行奖励制的时候,起码五朵小红花,还一直挂两年的,其他旗子啊什么的排满墙了,因为墙上黑板实在就那么大,你不能贴到旁边的班级黑板上吧,不得新浪BLOG第一,谁有资格当啊?
看着这些假条,即使是再严于律己的老师能不准吗?多好的一孩子啊,硬是让BLOG给逼的啊!
也许有人会说,你看MZD不也坚持冬天还冲凉水澡呢啊,可是他的工艺流程是这样的:一、把衣服脱干净;二、把桶扔到井里;三、把水提上来;四、把水倒到盆里(因为没亲自见过伟人冲凉水澡,也可能这部省略,直接进行到下个工序);五、把容器中的水浇到身上!一个循环结束,开始下一个,直到感觉爽歪歪或者身体不适而结束。
说白了,一句话,就是一体力活,可是咱明月干的可是脑力劳动,虽说不是研发新元素、探究基因奥秘、设计化学反应式、证明1+1,但从修史学的角度讲,其难度不亚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部明史!
请注意,他不是坐在国家提供的优越环境中,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写书的那样,每天还要工作,还要准备上讲坛的资料,可能工作有时候也需要加班,工作时候构思写作框架开会小差被老板发现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四是天分
一般的,你看到一些分析评价,脑海中总会冒出相关的许多感想、体会、意见(包括赞成的和反对的)、总结、评价,可能和我们小时侯教育有关系,因为老师总会找些文章安排写个读后感,并且规定字数,写的少了还不成,跑题了也不成,读后感想不深刻的还不成。
但是你把这些分析、归纳、汇总、提炼、升华就需要前面所讲的史学理论基础和自己的笔耕不缀的努力,还要加的是就是天分。
就好比化学反应,反应物、温度、压力都具备了,少了催化剂也不会产生生成物。
这个时候也可能怨天尤人,但也没办法,或者选另外一条路比如画图等等都可以做,另外还可以继续坚持,做个一般的写手!
一个人偶尔蹦出点灵感火花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的迸发出灿烂的灵感花火并将这些灵感用饱含深情地擎起如橼巨笔,一点点的写下来!我所摘录的明朝那些事儿就是证据!
第五是淡薄心
古人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到招风!
网上的枪手说:谁火灭谁!
在现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年代,你一出名,广告商、出版商象是发现了一座金矿似的,蜂拥而至,争求版权的,商洽合作事宜的,其他诸如索要签名的、签字的、要求合影的、无数挑灯耕耘,默默写作盼的就是这一天啊!这个时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前面有颗星星也点不了灯了,照不亮你的路了;
站在新浪BLOG舞台上,镁光灯一打,你就是焦点!你就是SINA的超级男生啊!
BLOG排行有你的名字、用百度百度一下《明朝的那些事儿》,找到相关网页约395,000篇,用时0.001秒;GOOGLE一搜出来973,000项符合《明朝的那些事儿》的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22 秒(公元2007.09.28 16:16测试),恩?为什么GOOGLE要多那么多呢?(在此声明-不是为GOOGLE做广告,大家可以自己测试)也可能说明另外一个道理:信息只要你多搜索一会儿,总会多出好六百多万的,别成天就为了广告,不给钱就不出!
如果你稍微被整天忙着剪彩、出席、开会、上电视、忙于应酬,那么你的文思迟早会枯竭,古时候仲永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就是我们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他的父亲还有就是一颗不能持之以恒的心!
传说释迦摩尼之所以超脱三界,是因为经过了名利、美色、物欲等等的所谓的七情六欲重重考验,方才成为万世景仰的佛祖。
如果你坚持不下去或者说就想成长到这步不往前走了,那大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就可以了,和人吹嘘当年我的文章在某某论坛榜首停留了一周啊什么的,脸上的兴奋劲不亚于明朝的人和别人吹当年老子可是蹲过昭狱的,到那也得挑好地儿,别千万别落个“一剪霉”的称号!
又或者你可以每天在BLOG上发几张相片,猫猫狗狗的都能上,拉拉家常,家里今天炒了个啥菜报个菜名,但一定要说自己做的最正宗的;
又或者还可以在新浪上面攻击攻击搜狐,或者换个马甲再到搜狐上面骂骂新浪,实在不成,随便看条新闻,写些讽刺,攻击一些社会怪异现象,就好比快要开的水中扔颗石头,激起千层浪啊,在点击率就上去了,何必苦苦每天台灯相伴,捻断数根须啊!
毕竟通往最高境界的只有那么几个人,截止到1998年底,全世界记录在册的也只有1054人到达珠穆朗玛峰顶的。
只有耐得住寂寞的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只有寂天寞地,方能惊天动地 !
看庭前花开花谢,我自每天更新BLOG!
看股市大盘潮气朝落,我自每天更新BLOG!
看新浪排名起起落落,我自每天更新BLOG!
看猪肉价格连续攀升,我还是每天更新BLOG!
这一坚持,就是1070啊!并且还在坚持着、坚持着......
第六是判断力
各个朝代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单单明代正史就不少,我不知道明月写的时候看的多少,我想其中不乏前后不对照,呼应不上来的,正史与野史矛盾还好说,正史与正史之中也有矛盾冲突就头疼了,更难于判断的是权威史学家写的两本正史中有矛盾,你采用哪个说法?
上面是对事情,对人呢,人都有个人感情,看到自己景仰的前辈、救民于水火的功臣、救国于将倾的国器的时候总会多写几句,当然写的时候是本着客观公正,甚至是为谁谁讨个公道来写的,看的人之中就有人站出来了:“你写的太主观啦,怎么能把个人喜好带进来呢?
个人感情色彩太浓了。”如果你评判一下某位历史公认奸妄之臣甚至已经盖棺定论的,这时候也会有撸起袖子出来替这位平反的:“你这样说太过分了吧!”表情慨然,言辞激烈,大有伸张正义之感!
尤其是写一部明朝那么多事儿、明朝那么多人儿的书,更需要冷静、客观的判断力!
第七是运气!
我一说这个标题,有人就立刻脸红脖子粗的说:这写书和运气有什么关系?不要和名将是怎么炼成的学好不好?有点创意,拜托!”
这位看官您且稍安勿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运气女神来的时候也不会提前打招呼,看见虚掩的门也不一定会进,哈雷彗星还有76年的回归周期,运气来不来,啥时候来根本没谱儿!
要是你出生在元朝以前你怎么能写出《明朝那些事儿》?此为运气一;
要是你出生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你怎么能写出《明朝那些事儿》?有人又不同意,有些崇中媚华的国外汉学爱者中不乏有专攻明史的,那就这么问:要是你出生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你能写出这么地道的中国特色的《明朝那些事儿》吗?此为运气二!
另人不禁遥想当年,徐阶遇到了聂豹,张居正碰到了顾璘,仿佛冥冥之中,幸运女神眷顾到当年明月-那是一个月圆之夜,伏案写作的当年明月由于疲劳,趴在桌子上小憩,幸运女神出现了,俯在耳边悄悄地对他说:It is the time to write <<mingchaonaxieshier》了!于是才有了今天这部巨著,并且还将续写下去的洋洋截止目前一百零七万字的吸引无数明矾并在死寂的文坛史坛掀起层层巨浪,将公元2007年带入到一个明史年,2007年,来个真格的!
具备了以上全部条件,你才能写出一本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书,所幸的是,这部书已经写出来了,我们也很幸运,能够伴着这本书成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至少我们还有好书读!
谢谢明月!
谨以此篇献给共同喜欢这部《明朝那些事儿》的所有明矾们以及这部作品的缔造者-当年明月!
祝大家国庆快乐!明月也休息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