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785|回复:88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周易研究》摘录 原著 杨兴让

头像
0操作81 #
头像
81 #
0
11-02-28 04: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六〓旅〓卦
  
  《旅》卦,上接王师大举侵伐的《丰》卦,此乃又一言及师旅用兵之卦,亦为君主用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这一卦乃谈的是将帅用兵之道,它和《师》卦《丰》卦还有一个方位上的区别。
  
  艮下离上
  旅①:小亨,旅贞吉。
  初六,旅琐琐②,斯③其所取灾。
  六二,旅即此④,怀其资⑤,得童仆⑥,贞。
  九三,旅焚其次⑦,丧其童仆,贞厉。
  九四,旅于处⑧,得其资斧⑨,我心不快⑩。
  六五,射雉,一矢亡⑾;终以誉命⑿。
  上九,鸟焚其巢⒀,旅人先笑,后号(口+兆)⒁;丧牛于易⒂,凶。
  注释:
  ①旅: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将帅用兵之卦。
  ②旅琐琐:“琐琐”,古本指卑微细小貌,此处当指畏葸不前貌。“旅琐琐”,指将帅领兵畏敌如虎,畏琐不敢前进之状。
  ③斯:此。
  ④旅即次:“即”,就。“次”,停留。犹行军就在此停留下寨。
  ⑤怀其资:“资”,参“九四”爻的“资斧”和下一卦《巽》卦“上九” 爻的“资斧”一语看,此“资”实乃“资斧”一辞之遗误。即此句当为“怀其资斧”。
  ⑥得童仆:古代俘获的俘虏皆充作奴仆,此“得童仆”当指获得战俘一 义。
  ⑦旅焚其次:“焚”,烧。此句指军营被敌方焚烧。
  ⑧旅于处:军旅又驻扎一处。
  ⑨得其资斧:“资斧”,古本指利斧,别无任何含义。此处泛指兵器和战俘。“得其资斧”,指战胜敌方后又获得一批兵器和战俘。
  ⑩我心不快:谓仅得兵器,战俘,获胜不大。
  ⑾射雉,一矢亡:一箭射杀了一只野鸡。但此处为一种政治术语,谓一战告捷。
  ⑿终以誉命:终于完成了君主所赐予的使命。
  ⒀鸟焚其巢:鸟巢被烧掉。此处乃喻军营被烧掉。
  ⒁号(口+兆):本嚎啕。
  ⒂丧牛于易:“牛”,古马牛皆用于战争,此处指供战争使用的牛,如 《尚书·周书·武成》中的“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便是此义。 “易”,此处的“易”不是指“围场”,乃是指“散漫”一义。如《左传. 二十六年》“苗贲皇曰:‘楚师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中的“易”,便是此义。“丧牛于易”,指在战场上因军纪散漫而丧失了赖依运输辎重的牛。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旅:小亨,旅贞吉”,是说作为谈论将帅用兵之道的《旅》卦, 它固不能与《师》卦《丰》卦相比,但亦有小的亨通,如果师旅用的好,它 也很吉祥。
  “初六”爻辞的“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是说一个将帅领兵打仗,但他却畏敌如虎,畏葸不前,此乃自取灾之道。
  “六二”爻辞的“旅即次,怀其资(斧),得童仆,贞”,是说将帅统兵打仗,到一处停留下寨,众军士持仗着兵器,初战告捷,获得了一批战俘,这样用师很贞正。
  “九三”爻辞的“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是说由于初战告捷,将帅胜利薰心,有轻敌情绪,结果被敌方夜烧营寨,一批战士被对方俘获, 损失惨重,很为凶厉。
  “九四”爻辞的“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是说双方又进行了一次战役较量,结果对方丢盔弃甲,又俘获了一批兵器和战俘,但是并没有取得最终的彻底胜利,所以,我心中仍不高兴。此爻有接下一爻的含义。
  “六五”爻辞的“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是说又在一次关键的战斗中,我方又获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就象用一只箭一下射死了一只野鸡; 这一战,终于完成了君王交给我的使命。
  “上九”爻辞的“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口+兆);丧牛于易,凶”,前 半句是说战争最怕的就是将帅失慎,最怕的就是营寨辎重被偷袭和焚烧,如果一个将帅和军队所依赖的军营辎重被偷袭或焚烧,那就如一个鸟的鸟巢被人烧掉,他将无家可归,这样统军打仗的将帅将会是先狂妄高兴而后嚎啕大哭了;后半句的意思是说,战争所依赖的运输工具乃是战车和马牛,如果在战场上丧失了借以运输粮草的牛车,后勤辎重运输跟不上,那也很凶险。
  此一爻与“九三”爻的“旅焚其次”有些重复,不过此一爻更偏重于谈论辎重粮草。
头像
0操作82 #
头像
82 #
0
11-02-28 04: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七〓巽〓卦
  
  《巽》卦,也可以说是军旅之卦,或者说是前一《旅》卦的后续和补充。当然,它不象《师》卦《丰》卦《旅》卦那样去直接陈述战争,而是在论述 一些战争前后和远离战场之后的朝廷幕后的一些活动。也即是讨论如何进行 战争和战后的庆捷活动以及如何对待朝中对将帅的谗言问题。
  不能不说,《巽》卦也是一篇军事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巽下巽上
  巽①: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初六,进退②,利武人之贞③。
  九二,巽在床下④,用史、巫纷若⑤;吉,无咎。
  九三,频巽⑥,吝。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⑦。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⑧。先庚三日,后庚三日⑨, 吉。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⑩,贞凶。
  注释:
  ①巽: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战前讨论和战后祝捷以及如何处理朝内私下对将帅的议论谗言之卦。
  ②进退:即是进是退。此乃指战前商榷筹谋,亦即《孙子兵法》所说的 “庙算”,也犹今天的战前会议。
  ③利武人之贞:有利于将帅之贞正。
  ④巽在床下:此“巽”,犹耳边风,亦即意见和建议。“床”,参《剥》 卦“床”一辞,指王朝政权本身。“巽在床下”,指一些朝臣非朝堂之上的私下进言。
  ⑤用史、巫纷若:“史”,用龟甲进行占卜之人。“巫”,用蓍草进行求筮之人。此句是说借用卜筮向神灵求助。
  ⑥频巽:频频接纳众人意见,犹心无主见或朝令夕改。
  ⑦田获三品:政治术语,犹“田有禽”“田无禽”“田获三狐”一类,此句是说战争收获甚著。
  ⑧无初有终:“无初”当指“九二”爻的“巽在床下”和“九三”爻的 “频巽”。“有终”即“六四”爻的“悔亡,田获三品”。犹言开始很不顺利,但其结局却甚吉祥。
  ⑨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此两句乃指战后祝捷的一种隆重仪式,它与《 尚书.周书.武成》在灭亡殷商王朝之后说的“执豆笾(nian边),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有相似处。
  ⑩丧其资斧:“资斧”一辞在《旅》卦中为兵器,此卦中引申为执掌军 旅之将帅。“丧其资斧”,指损坏我将帅辅臣。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是说作为战前广泛征询意 见,战后祝捷以及正确处理朝堂内部对将帅私下议论的《巽》卦,别小看它,它还是有小的亨通的;它亦利于前去办事;也利于显现君侯大人。
  “初六”爻辞的“进退,利武人之贞”,是说在进行战争之前,广泛征询朝臣们的意见,讨论是进是退以及还是如何进如何退的问题,这样做,将有利于将帅们去进行作战。
  “九二”爻辞的“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是说当朝堂 中讨论作战的大计方针时,如果仍有一些人私下议论或幕后进言,意见不一,在这时最好用史巫进行卜筮借用神灵以明示;这样做将是吉祥的,也是可以免除灾祸的。实际上,这一种情况在殷周时期很普遍。在殷周时期,龟占与筮卜有时有决定权,只需龟筮认可,它不仅可以否决庶民的意见,否决朝臣的意见,而且也可以否决国君的意见,它有裁决权。
  “九三”爻辞的“频巽,吝”,是说频频征求意见或频频接纳意见,心无主见,犹豫不决,朝令夕改,这样很不利,将会带来后悔和惋惜。
  “六四”爻辞的“悔亡,田获三品”,是说能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经过 “进退”而制定的政策,不要“频巽”,那后悔就会消亡,就能在战争中获得很大的胜利。
  “九五”爻辞的“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 日,吉”,此一爻实承上几爻的意见,第一句是说到此作战大获全胜之时,一切皆贞正吉祥,一切后悔皆尽消亡,一切一切皆无不顺利。第二句是说这一事一开始很不顺利(特别是指“巽在床下”),但是经过努力,最后却有一个“田获三品”的良好结局,真可谓是“无初有终”。最后一句是说在大获全胜、大功告成之后,应该举行一个“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的盛大的庆捷活动,这样做,将是很吉祥的。
  “上九”爻辞的“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这一爻可以说是一个回顾,一个自我反省与总结,是说当派遣将帅统兵在外作战时,千万不能听一些“床下”的私下议论和谗言而调遣回或残害一些栋梁的将帅之材,如果这样做,将是自毁我辅臣良将,这样做是很凶险。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一爻。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83 #
头像
83 #
0
11-02-28 04:5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八〓兑〓卦
  
  在《周易》中,可以说《兑》卦才是谈论喜悦的卦,也是《周易》中唯一谈论喜悦的卦。虽然《周易》的作者在《蒙》卦中已申述了“发蒙”和治理社会除了利用“刑人”之外还必须“用说(悦)”这一观点,但是拿出来作为专题讨论“用说”的,还只有这一篇。《噬嗑》和《兑》两卦,乃是《 蒙》卦“利用刑人”和“用说”观点的扩充与发展,也是《周易》作者刑治与文治政治思想的体现。从另一方面来说,用悦治理社会也是周文王区别于 历代王朝的一大特色。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才有《诗经.大雅.灵台》篇中说 的“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大意是说周文王要筑高 台,庶民象儿子替父亲做事那样踊跃,很快就筑成了);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殷王朝和其它一些邑国的庶民和失意贵族才携带妻子儿女逃到周国。
  兑下兑上
  兑①:亨,利贞。
  初九,和兑②,吉。
  九二,孚兑③,吉,悔亡。
  六三,来兑④,凶。
  九四,商兑⑤,未宁;介疾有喜⑥。
  九五,孚于剥⑦,有厉。
  上六,引兑⑧。
  注释:
  ①兑: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用喜悦治理国家之卦。
  ②和兑:为上下谐和,举国共同喜悦之义。
  ③孚兑:国君用诚实的信用换来国人的喜悦。
  ④来兑:由外面传来的喜悦:即不是自己或本国的喜悦,而是外面传 来的喜悦。
  ⑤商兑:此处当指贩卖来的喜悦。
  ⑥介疾有喜:“介”,古曾作“众”用(见《广雅释古》)。“疾”,厌恶:憎嫌。“介疾”,指众人厌恶憎嫌之义。“介疾有喜”,指众人对“ 商兑”有厌恶憎嫌之意思,这是一种喜庆之事。
  ⑦孚于剥:参“九二”爻“孚兑”,此句当“孚兑于剥”。“剥”,参《剥》卦,乃剥脱之义。“孚于剥”,此句是说国君用诚实的信用换来的喜悦已开始剥脱消亡。
  ⑧引兑:“引”,拉长的意思,如《尔雅.释训》“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引兑”,指一直高兴喜悦下去,无穷无尽。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兑:亨,利贞”,是说作为用喜悦治国的《兑》卦,它本身亨 通,也利于贞正。
  “初九”爻辞的“和兑,吉”,是说喜悦高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只有上下和谐,举国共同高兴喜悦,这才意味着吉祥。
  “九二”爻辞的“孚兑,吉,悔亡”,是说国君当用诚实的信用来换取国人的喜悦,这样做才吉祥,这样做一切后悔才会消亡。
  “六三”爻辞的“来兑,凶”,是说这种喜悦不是来自本国,而是从外面传来的一种喜悦声,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能有本国有什么不幸,而外面传来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喜悦,这种由外面传来的喜悦很凶险。
  “九四”爻辞的“商兑,未宁;介疾有喜”,是说高兴喜悦应来自本国, 而若以外面商贩来的不属于自己真实的喜悦(即引别人喜悦为自己的喜悦),则会给国家带来不宁;这种“商兑”,如果能引起众人共同厌恶和憎嫌,它将是喜庆之事。
  “九五”爻辞的“孚于剥,有厉”,是说当国君用诚实的信用换来的喜悦开始剥脱消亡时,将意味着凶厉。
  “上六”爻辞的“引兑”,这是一个半句话,此爻全句实当“引兑,大吉大利”,是说高兴喜悦不应该是短时期的事情,应该拉长它,也即如《尔雅》上说的“引无极也”,举国上下大家都天天喜悦,其乐无穷,此则大吉大利。
  当然,这一爻只是一种方针政策与设想,它并不包括喜怒哀乐、酸辣苦甜乃本是人生的另一大课题这一哲理。
头像
0操作84 #
头像
84 #
0
11-02-28 04:5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九〓涣〓卦
  
  《涣》卦并不是历来易学界注释的“涣散”,而乃“涣涣然”之义,它谈的是如何发展壮大自己。它里面谈了如何用“拯马”来补救自己,如何不 失时机的“涣奔其机”,以及如何“涣其躬”、“涣其群”、“涣汗其大号” 、“涣王居”诸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涣》卦与《丰》卦没有 多大区别,也即皆言盛大无比之状;所区别的是,《涣》卦探讨的是如何通盘壮大强盛自己,而《丰》卦则着重于用武力去侵伐吞并其它邻国。
  坎下巽上
  涣①:亨。王假有庙②,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③,吉。
  九二,涣奔其机④,悔亡。
  六三,涣其躬⑤,无悔。
  六四,涣其群⑥,元吉;涣有丘⑦,匪夷所思⑧。
  九五,涣汗其大号⑨,涣王居⑩,无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⑾,无咎⑿。
  注释:
  ①涣: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如何发展壮大自己之卦。
  ②王假有庙:“假”(ge格),至。君王到祖庙里去祭祀。
  ③用拯马壮:“拯”,辅助。用强壮的马来辅助自己。
  ④涣奔其机:“涣”,壮大。“机”,时机。此句为壮大自己要抓住时机。
  ⑤涣其躬:“躬”,自身。此句为壮大自身。
  ⑥涣其群:“群”,群体。此句为壮大自己的群体。
  ⑦涣有丘:“丘”,小土山。壮大得似一座小土山。
  ⑧匪夷所思:非常人所能想得到。
  ⑨涣汗其大号:指更换其爵号。
  ⑩涣王居:重新修建其宫廷。
  ⑾涣其血去逖出:“逖”(ti替),远。“逖出”,远远流出。“涣其血去逖出”,此处有《尚书.武成》中的“血流漂杵”的含义,是说君王为了发展壮大,在进行战争时,被杀戮的鲜血远远流出,亦犹今之“血流成河” 一语。
  ⑿无咎:此处当按无有罪过讲。
  全卦内容:
  此卦由水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是说作为发展壮大自 己的《涣》卦,它本身亨通。当此之时,只要君王亲自到祖庙里去祭祀一下,就可以帅领王师去争夺天下,这样做,也宜于君王之贞正。
  “初六”爻辞的“用拯马壮,吉”,是说为了壮大自己,不妨用壮马补助自己的不足,这样更利于发展壮大,这样很吉祥。
  “九二”爻辞的“涣奔其机,悔亡”,是说发展壮大自己,一定要抓住时机,不要错过机遇,这样才会消除悔恨。这里就是今天说的时不可失,机不再来的含义。
  “六三”爻辞的“涣其躬,无悔”,是说发展壮大自己,首先要壮大自身,含有君王勤于军政大事之义,只有这样,才能无有悔恨。
  “六四”爻辞的“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是说君王为了发展壮大自己,不仅要壮大自身,壮大自己一个人,也要壮大整个群体,只 有涣壮其群体,才能壮大无比;如果涣壮其群体,就象形成一个小土山那样, 到了这时,其壮大之势,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那样了。
  “九五”爻辞的“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是说为了发展壮大自己,除了涣壮自己,涣其群体,还不妨更换其爵号,扩修其王宫,这样也属 涣壮之例,它也没有什么灾祸。
  “上九”爻辞的“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这一爻有很浓的血腥气味,也就是在以上几爻的基础上对外进行征伐了。这一爻是说在发展壮大自己, 特别是在对外进行战争时,就难免有鲜血远远流出,这样虽然残酷,亦战争 之必然,这也不算什么罪过。
头像
0操作85 #
头像
85 #
0
11-02-28 04:5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六十〓节〓卦
  
  《节》卦是谈节制自己行动的卦。此卦有些从上卦《涣》卦而来的意思。任何事物皆有一个有盛有衰的过程,也有一个有行有止的过程,在一定的时候必须适当节制一下自己的行动,这将会是极有益处的,此卦就是从各方面来
  
  论述如何节制这一道理的。
  
  兑下坎上
  节①:亨;苦节②不可;贞。
  初九,不出户庭③,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④,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⑤;无咎。
  六四,安节⑥,亨。
  九五,甘节⑦,吉;往有尚⑧。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⑨。
  
  注释:
  ①节: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节制自己行为之卦。
  ②苦节:过份节制。
  ③不出户庭:“户”,古本指单扇门。此句指不出房门,借喻适当节制 一下。
  ④不出门庭:指不迈出大门,此句借喻过份的节制,亦即苦苦节制。
  ⑤不节若,则嗟若:“若”,语气词。“嗟”,叹气。此句是说如果不节制自己的行动,那就会有嗟叹后悔。
  ⑥安节:“安”,此一字古代意思颇多,比如说“宁”,“静”,“徐” ,“善”......权衡各义得失,此处还是作“善”解为妥。“安节”,善节。
  ⑦甘节:“甘”,见《临》卦“甘临”一注,即迟缓之义。“甘节”,指缓慢徐徐节制。
  ⑧往有尚:前往会得到崇尚。
  ⑨贞凶;悔亡: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水上组成。
  卦辞的“节:亨;苦节不可;贞”,第一层意思是说作为节制自己行为 的《节》卦,它很亨通;第二层意思是说但若要过份的苦苦节制,则不可; 第三层是说节制可以保持贞正。
  “初九”爻辞的“不出户庭,无咎”,是说节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节制则可,比如说不出户庭的小范围节制,它就不会发生灾祸。
  “九二”爻辞的“不出门庭,凶”,是说节制绝不可过份,也即如卦辞的所说的“苦节不可”,若过份节制,有如不出门庭那样苦节,则意味着凶 险。
  “六三”爻辞的“不节若,则嗟若;无咎”,前半句是说办事在某些情况下不节制,那必然会后悔嗟叹;后半句是说办事开始虽没有节制,但随后还能嗟叹后悔,还能明白这个道理,能够反省自悟,能够亡羊补牢,那将没 有什么灾祸。
  “六四”爻辞的“安节,亨”,是说一个人要善于节制自己,该行则行, 该止则止,办任何事情都应有分寸,若能做到得手应心,那将很亨通。
  “九五”爻辞的“甘节,吉;往有尚”,前半句是说对于节制,还是以徐缓为宜,要做到有条不紊,那样才吉祥;后半句是说如能这样前去办事, 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崇尚。
  “上六”爻辞的“苦节,贞凶;悔亡”,这一爻辞的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苦节”的,它既不赞成“苦节”,又在申述非“节”不可。也即是说,对于节制来说,“苦节不可”,“苦节”有它“贞凶”的一面;但是“苦节” 终究比不节制要强,它会使后悔消亡。对于这一爻,我们再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节制就比如刹车,一个驾驶员如能善于用刹车或经常能做到缓缓的 刹车,这自然很吉祥,也很亨通,但用急刹车则很凶险;但是,急刹车固然凶险,远不如缓缓地刹车,但它终究比不刹车要好,它可以消除撞车或压人 的危险,它可以消除这一种后悔。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86 #
头像
86 #
0
11-02-28 04:5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六十一〓中〓孚
  
  《中孚》是论述如何取信于民及天下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君来说,能否取信于民,将涉及到其政权的存亡。所以,在《周易》中,信用被看得特别重要,除了一些常用的“吉”、“凶”、“咎”、“悔”、“吝”、“贞”、 “亨”之类辞外,可以说,“孚”则变成了一个被常用的字眼。
  当然,何至《周易》,就是历来直到现在,信用也是一个很令人注重的问题。孔子在《大学》中有“与国有交,至于信”,在《论语》中有“民无信不立”;孙子在他的《兵法》中,对将帅的选拔有一个标准是“将者,智、 信、仁、勇、严也”,他把信用排在选拔将帅标准的第二位;就连平民百姓日常口头语中也常见这么一句话,“这个人说话不算话,不可信”,由此可见信用在人群中的份量。
  也可以说,《周易》的作者正因为深明这一大义,故对此讲述信用的《中孚》卦作了专门论述。
  只要能取信于民,国人与我同在,就是在“月几望”之中“马匹亡”,也“无咎”;只要能取信于民,国人与我同在,那怕是遇到再强大的敌人, 我也可以“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地潇洒自如地作以应付;只要能取信于民, 与民“有孚孪如”,谁又奈我何!
  这便是《中孚》一卦的中心思想。
  当然,这一思想也是建立在与民同乐的基础上的,也即是此一卦与《兑》 卦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卦中“初九”爻的“虞,吉”和“九二”爻的“鸣鹤 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与《兑》卦中的“和兑”、“孚 兑”、“引兑”本就出于同一含义。也可以说,《中孚》卦与《兑》卦的关 系是相互依赖的水乳交融关系。
  
  兑下巽上
  中孚①:豚鱼②,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九,虞③,吉;有它不燕④。
  九二,鸣鹤在阴⑤,其子和之⑥;我有好爵⑦,吾与尔靡之⑧。
  六三,得敌⑨,或鼓或罢⑩,或泣或歌⑾。
  六四,月几望⑿,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孪如⒀,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⒁,贞凶。
  
  注释:
  ①中孚: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如何取信于民和信及天下之卦。
  ②豚鱼:“豚”(tun屯),小猪。“豚鱼”,指小生命。不过此“豚鱼”实为残缺不全句,其完整的句子应当是如《彖》辞所说的“信及豚鱼”。
  ③虞(yu愚):古通“娱”,如《汉书.魏相传》中“君安虞而民和睦” 。
  ④有它不燕:“燕”,古通“宴”,义为“闲”。如“燕居”。“有它不燕”,是说如果还有其它,则不闲也。
  ⑤阴:古山的北面为阴,水的南面为阴。此处当指山北。
  ⑥其子和之:指同类相鸣和。
  ⑦好爵:“爵”,本酒器。此处“好爵”当引伸为好酒。
  ⑧吾与尔靡之:“吾”,我。“尔”,你。“靡”,本倾倒,此处当为醉倒。此句是说,我与你们好好痛饮一场,醉倒方休。
  ⑨得敌:遇到敌人。
  ⑩或鼓或罢:古鸣鼓为进,鸣金为退,此句是说或鸣鼓而进,或鸣金而 退。
  ⑾或泣或歌:想哭就哭,想唱就唱,含放荡之义。
  ⑿月几望:月近十五。此处有“妇贞厉”之含义。
  ⒀有孚孪如:“孪”,本指痉孪,古来还没有别的解释。王弼注此一辞时,注为“系其信 之辞也”,即维系之含义。看来此“有孚孪如”只能解释 为君王的信用必须保持与民经常维系的样子。
  ⒁翰音登于天:指鸟的叫声太高。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是说作为论述信用的《 中孚》卦,必须做到连小小的猪和鱼也能感到你诚实可信,这样做才是吉祥 的;而且这样做亦利于争夺天下,利于保持君王的贞正。
  “初九”爻辞的“虞,吉;有它不燕”,前半句是说君王在取信于民时, 要做到君民共同娱乐,共同喜悦,这样很吉祥;后半句是说除非有其它的什 么意外原因没有闲时,那只好作罢。此一爻的“虞”与《兑》卦的“和兑” “孚兑”的含义颇很类同。
  “九二”爻辞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前半句是说看见白鹤在山的北面高声鸣唱,翩翩起舞,而其同类亦相互唱和; 后半句是说我这里有好酒,我们来共同畅饮,直到醉倒方休。此爻再言国君与臣民的水乳交融关系。
  “六三”爻辞的“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是说倘若遇到敌人时, 我高兴进就击鼓为进,我高兴退就鸣金收兵,我高兴哭就哭,我高兴唱就唱,来去自由,任意放纵,只要能取信于民,民与我同在,谁又能奈我何?
  “六四”爻辞的“月几望,马匹亡,无咎”,是说,就是有“妇贞厉,月几望”之时,就是有马匹丧失,只要能取信于民,与民同在,也不会发生什么灾祸。
  “九五”爻辞的“有孚孪如,无咎”,是说要经常取信于民,维系民心, 丝毫不可疏怠,“得敌”无所谓,“妇贞厉”的“月几望”与“马匹亡”亦没有什么,失民心则失天下,只要经常用诚实的信用去维系民心,什么灾祸 也不会发生。
  “上六”爻辞的“翰音登于天,贞凶”,是说君王说话必须切合实际,要适中、调子不可唱得太高。如果调子唱得太高,言过其实,则有如鹤的鸣音高升于天,实际上达不到,当有失信于天下之凶险。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把 谈信孚的一卦写成《中孚》的来由。当然这只是从“言过其实”的含义这一点讲。此一爻还有另一种用意,就是“翰音登于天”乃是《周易》一书收尾的开始,是《乾》卦“亢龙有悔”的另一种写作形式。即“翰音登于天,贞凶”是说,鸟已经飞得过高,这很凶险,它在为下一卦《小过》卦的“飞鸟离之”作过渡。
头像
0操作87 #
头像
87 #
0
11-02-28 04:5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六十二〓小过卦
  
  《小过》一卦,粗粗一看,好象与《大过》一卦当属同类,所不同的不过是一大一小而已;所以,被人们误认为《小过》一卦是谈论“象征略为过分” ,《大过》一卦谈论的是“象征极为过分”。实际上,则大谬不然。《大过》 卦谈的是因承受压力过重,想办法如何顶住、坚持,并最后战胜其压力的问题;而《小过》一卦则谈的是如何防止与回避因超越自己界线而带来的灾难问题。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
  这一问题必须弄清楚。
  还有《小过》一卦安排在《周易》临近末尾,还有它的特有的《乾》卦 “亢龙有悔”的结构成份。如果弄不清这一问题,也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小 过》卦,同样也无法正确地理解一部《周易》。
  除了这些之外,《小过》一卦中的“弗过防之,从或戕之”还带有很明 显的记事成份,它有其作者在含蓄地记载季历被商文丁王戕杀一事。
  
  艮下震上
  小过①: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②,不宜上,宜 下;大吉。
  初六,飞鸟以凶③。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④;不及其君⑤,遇其臣⑥,无咎。
  九三,弗过防之⑦;从或戕之⑧,凶。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⑨;往厉,必戒⑩;勿用,永贞。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⑾;公弋取彼在穴⑿。
  上六,弗遇过之⒀,飞鸟离之⒁,凶;是谓灾眚。
  
  注释:
  ①小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属于《周易》的“亢龙有悔”部分,乃论 述为防止越界而为自己规定的控制自己行为规范之卦。
  ②飞鸟遗之音:空中飞翔的鸟遗留下的声音。
  ③飞鸟以凶:飞行的鸟有凶险。
  ④过其祖,遇其妣:“过”,当超过讲。“遇”,当接近讲。“祖”, 本指父之父;“妣”(bi比),古指亡故的母亲,有时未亡之母亦称“妣”。此句若按“过其祖父,遇其母亲(不论亡与未亡)”讲,这样排列于理甚为 不通。在古代,“祖”又有“始”的含义:新庙有“始庙”之称;远祖庙亦有“始庙”之称——由此推知,此处之“祖”当指亡父。“过其祖,遇其妣” ,是说行为超过其父亲,所做之事接近其母亲。
  ⑤不及其君:“及”,赶上。“君”,君王。此处特指尚处于己之上的 君王。“不及其君”,是说功业威望不要赶上其君王,犹功高盖主之谓。
  ⑥遇其臣:指遇到居于己之上的君王的侍臣。
  ⑦弗过防之:“弗”,没有。“防”,防备,此句为在没有超过其君王 之时就要防止超过,要防备不测。
  ⑧从或戕之:“从”,跟从,犹言距离太近。“戕”(qiang枪),杀害。此句是说其臣子的功德威信如果距离君王太近,将要受到君王的杀害。
  ⑨弗过遇之:在功业没有超过其君王的情况下相遇。
  ⑩往厉,必戒:再往前走,必然凶厉,一定要警惕。
  ⑾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此两句当指君王臣属寻衅。
  ⑿公弋取彼在穴:“弋”(yi衣),带有绳子的箭。“穴”,洞、坑、孔;古也指土屋。此句是说君侯为了防备不测,当潜伏在洞穴中设防。亦可 能还含有蹈晦之义。
  ⒀弗遇过之:此句是说君侯还没有遇到其君王之前其功业已超过了。
  ⒁飞鸟离之:有如飞鸟冲天而去。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 宜下;大吉”,第一句是说作为“亢龙有悔”和控制自己行为规范的《小过》 卦,它本身亨通,亦宜于贞正。第二句是说,处在此时,只可办一件小事,却不宜去办大事。最后一句是说,处在“亢龙有悔”之时,有若空中遗留下鸣声的飞鸟,它只宜于超下飞,不该向上飞;如能做到这一点,则很吉祥。
  “初六”爻辞的“飞鸟以凶”,是说在空中飞行的鸟很凶险。这里面包括有高飞招祸和低飞可以化险为夷两种意思。
  “六二”爻辞的“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是说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功业与威信超过自己的父亲,所做所为已接近了自己的母亲,即作为与威信已接近或超过自己的先人;但还没有超过仍然居于自己之上的君王,也没有接近侍奉君主的臣僚们,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祸患。
  “九三”爻辞的“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前半句是说自己的功业威信在还没有超过其君王之时,要防止超过;后半句是说 倘若自己的功德跟从君王距离太近,那就要遭到君王的戕害,这样很凶险。这一爻也可以说是对其父季历遭文丁王杀害的重述。
  “九四”爻辞的“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第一层是说要想自己免于灾祸,就要使自己功德威望在不要超过其君主的情况下相遇;第二层是说如果不记住这一点,再要超前走,要赶上或超过君主,这必然凶厉,这一事一定要引起警戒;第三层是说只有勿再用自己的才华,勿再显露自己的功德,在此之时,只有如此,才能永远保持贞正,才免残害之祸。
  “六五”爻辞的“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前半句是说在我西郊之上,天上已布满了黑云,大有风雨来临之兆;后半句是说在此之时,我只有手持带绳子的箭蜷伏在隐蔽的低凹洞穴中以待彼之来临。此一句是说潜伏以待敌和有雌伏以避祸的意思。
  “上六”爻辞的“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前半句是说自己的行为和威信千万不要接近与超过其君王,若行为与威信已接近或超过其君王,这就好比飞鸟冲天而去,失去控制,这样很凶险;后半句是说,这叫什么呢?这就叫大祸临头。
头像
0操作88 #
头像
88 #
0
11-02-28 04:5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六十三〓既济卦
  
  《既济》卦和《末济》卦是《周易》的最后两卦,历来的易学家们都将《既济》注释为“象征成功,顺利”,《未济》卦注释为“象征不成功或不顺利”,实际上,这种解释是很浮浅的,也是讲不通的。《既济》卦中有“ 初吉终乱”,有狐狸过河“濡其首”,又有何成功顺利之有?《末济》卦中有“利涉大川”、“贞吉,悔亡”、“贞吉,无悔”、“三年有赏于大国”、 “有孚”,它又有何不成功、不顺利之有?
  《既济》卦和《未济》卦实际上是一个卦,亦即取《乾》卦“群龙无首” 之义,只不过是把一个问题分作两处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罢了。
  《既济》卦和《未济》卦,就卦名而论,这两个卦名颇有不通之处。“ 济”本“渡”之含义,即渡河的意思。若《既济》按渡过河来讲,但其卦的爻辞里却有狐狸正在过河的“濡其尾”“濡其首”,这不明摆着《既济》意味着狐狸尚在过渡之中吗?若《未济》卦按尚未渡河来讲,但其卦的爻辞中却也有狐狸过河“濡其尾”“濡其首”,而且其卦辞为“小狐汔济”,乃渡 河接近彼岸之义,这与《未济》一名也毫不相通。
  《既济》卦,除了其受“群龙无首”这一总体结构设计约束外,还有《 既济》卦由下火上水组成大水灭火这一交感含义,它乃意味着一个事物的灭 亡。除了这一哲理外,还有一个历史的形象记事成份,这就是《既济》一卦中的“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这就是说《既济》一卦,在形象上,它代 表了一个殷商王朝。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尚仍处于在“济渡”的卦里,却用了《既济》作为卦名:即殷商王朝虽早已建立,但由殷商王朝仍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济渡”;所以,在《既济》卦的爻辞里便出现了“濡其尾”“ 濡其首”与其卦名《既济》相矛盾又不相矛盾的现象。
  《未济》卦,也除了受“群龙无首”这一总体结构设计约束外,还取有 《未济》的下水上火的水火各行其是的无交感含义,它乃意味着一个旧事物 在消亡之后的重新组合阶段。除了这一哲理外,也有一个历史的形象记事成 份,这就是《未济》一卦中的“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这就是说 《未济》一卦,在形象上,它代表了一个姬周王朝。正因为如此,所以,在 尚仍处于“济渡”的卦里,却用了《未济》作为卦名:即姬周王朝虽尚未建 立,但却由于姬周王朝亦仍在历史长河中“济渡”,所以,在《未济》一卦 里便出现了“濡其尾”“濡其首”“小狐汔济”与其卦名《未济》相矛盾又 不相矛盾的现象。
  总而言之,作为最后两卦《既济》和《未济》的“济渡”,也即《周易》 中每常出现的“利涉大川”“不利涉大川”,实不外乎《尚书·微子》中的“今殷其沦丧, 若涉大水,无津涯”的含义,即殷商在“涉大水”,姬周亦在 “涉大水”,都在这茫茫“大川”“大水”中“济渡”。这是《周易》除其哲理成份之外有关具体现实的运用。
  
  离下坎上
  既济①: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初九,曳其轮②,濡其尾③,无咎。
  六二,妇丧其(艹+弗)④,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⑤,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儒(代)}有衣(衣+如)⑥,终日戒。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衣+龠)祭⑦,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⑧,厉。
  
  注释:
  ①既济:六十四卦卦名之一。属于《周易》的“群龙无首”部分,乃论 述一个旧事物的灭亡之卦。
  ②曳其轮:“曳”(ye),拖。朝后拉车轮,喻前行不顺利。
  ③濡其尾:“濡”(ru如),沾湿。此句为河水淹湿了狐狸的尾巴。
  ④妇丧其(艹+弗):“(艹+弗)”(fu弗),妇女车乘上的车帘。此句为妇人丢失了 其车乘的帘子。
  ⑤高宗伐鬼方:“高宗”,即武丁王。他是商朝第十一代第二十位国王, 在位五十九年,曾因收奴隶傅说(悦)为相,使殷商再度复兴起来。“鬼方” ,古部族名。活动于陕西西北一带,曾为殷商王朝和姬周王朝的劲敌。西周 时尚经常出现,周后不见记载。
  ⑥〓有衣(衣+如):“〓”(ru儒),古本指有彩色的缯。一作细密的罗。古又作通行证用的帛。“衣(衣+如)”(ru儒),败絮。此句为上好的绸缎绫罗变成了一堆败絮。
  ⑦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衣+龠)祭:“东邻”,指居于东边的殷商王朝。“ 西邻”,指居于西方的西伯昌。“ (衣+龠)邻杀牛祭祀,不如我西邻春祭或夏祭(古有人认为“(衣+龠)”指春祭,有人认为夏祭)”,这样,此句则甚不通;看来此 “(衣+龠)”当为“瀹”(yue跃)字,“瀹”,乃指用煮的新鲜蔬菜设祭。如果 这样,“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衣+龠)祭”,则是说东边殷商王朝用杀牛来作祭祀,反倒不如我西周王朝用煮的新鲜蔬菜来作祭祀。
  ⑧濡其首:河水淹没了狐狸的头部。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水上组成。
  卦辞的“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是说作为“群龙无首”之“ 初吉”到开始灭亡的《既济》卦,它开始还亨通,还有很小的宜于贞正;但这是指开始而言,它虽开始还吉祥,但终究必大乱。
  “初九”爻辞的“曳其轮,濡其尾,无咎”,这一爻实际上是“既济:亨,小利贞”的重复,是说《既济》一卦一开始便显出有如车子在路上行走, 却有人把它往后曳,有如狐狸过河,却被河淹湿了尾巴,但此时还不会有多大凶险。
  “六二”爻辞的“妇丧其(艹+弗),勿逐,七日得”,是说此时有如妇人准备 乘车上路时,却发现车上的遮帘丢掉了,这时也用不着去找,过了七日后还 会失而复得。
  此一爻实也在喻《既济》一卦的“初吉”或中兴阶段。
  “九三”爻辞的“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前半句是说高 宗武丁王伐鬼方,用了三年苦战才取得胜利,乃言万里江山来之不易;后半 句是说国家绝不能亲近任用阿谀奉迎的小人们,他们会亡国败军的。
  “六四”爻辞的“〓有衣(衣+如),终日戒”,此一爻有接上一爻的意思,是 说一个王朝的锦锈河山得来不易,在得来之后,国王把它当作精美的绫罗绸 缎一样,生怕它被不肖子孙和一群小人所蹂躏,变成一堆败絮,所以在终日 戒备着。
  “九五”爻辞的“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衣+龠)祭,实受其福”,是说东边的殷纣王朝用杀牛杀羊来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这倒不如我西边的姬周王朝用新鲜的蔬菜烹煮一下祭祀祖先和神灵,祭祀完全在于虔诚,只有虔诚的祭祀才能赢得臣民的拥护与崇尚,才能赢得神灵的庇护,这样的祭祀才能实际上受到应有的报答。
  “上六”爻辞的“濡其首,厉”,这一爻辞很简单,它是在阐述《既济》卦灭亡这一卦的卦义的,但是要说得更确切一点,它是说,殷纣王朝已如狐狸过河,河水已经淹没了其头部,殷纣王朝快要灭亡了。
头像
0操作89 #
头像
89 #
0
11-02-28 04: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六十四〓未济卦
  
  《未济》卦亦是言“群龙无首”的一卦,它乃言一个旧事物灭亡之后一 个新事物的诞生,不过,此一卦主要在借“小狐汔济”来阐述姬周王朝的新生。
  
  坎下离上
  未济①:亨。小狐汔济②,濡其尾,无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轮③,贞吉。
  六三,未济:征凶④;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⑤。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⑥,吉。
  上九,有孚于饮酒⑦,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⑧。
  
  注释:
  ①未济:六十四卦卦名之一。属《周易》的“群龙无首”部分,乃论述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之卦。
  ②汔济:“汔”(qi气),接近。“汔济”,指快要渡到对岸。
  ③曳其轮:此处“曳其轮”与《既济》卦的“曳其轮”意思相同,都是向后拖车,含有阻力;但其用义却不一样,此处有阻止其快速前进以防凶险的成份。
  ④征凶:此处“征凶”并不特指出征有凶险,一有喻《未济》一卦开始 不能用事过急,它尚有一个《屯》、《蒙》、《需》的起始时期;二可能还有记载与反映姬周王朝的起始初期,即文王祖父古公〓父被鬼方和其它西方 戎狄所侵扰而被迫迁居岐山之含义。
  ⑤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此非指殷高宗武丁伐鬼方,乃是指周文王之父季历伐鬼方而被殷文丁王封为西伯牧师,成为西方一大诸侯国。
  ⑥君子之光有孚:谓君侯的辉煌形象受到大家的信赖与崇尚。
  ⑦有孚于饮酒:谓威望信用已卓著,此时不过饮酒以待时之义。
  ⑧有孚失是:谓其威信与形象已丧失。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水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前一句是说含义为新生的《未济》卦,它本身亨通。后一句是说《未济》一卦,它有如小狐狸过河,当快要游到对岸时,却被河水淹湿了尾巴,这很不利。
  “初六”爻辞的“濡其尾,吝”,此一爻实是卦辞后一句的重复,是说小狐狸过河,淹湿了尾巴,很悔恨和惋惜。
  “九二”爻辞的“曳其轮,贞吉”,是说作为新生之《未济》卦,一开始不要起步太急,如若象车子行走,能用一种力量曳着其轮,不使其行速 太快,这样很吉祥。
  “六三”爻辞的“未济:征凶;利涉大川”,是说作为新生的《未济》卦,一开始力量还很薄弱,若急于征进,则有凶险;但《未济》一卦毕竟代 表着一个事物的新生,谁也阻挡不了,它终究利于去争夺天下政权。
  这一爻辞也有阐述姬周始祖古公〓父创业艰辛之含义。
  “九四”爻辞的“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是说此 时已经贞正吉祥,一切后悔也消亡了:这种“贞吉,悔亡”是什么呢?它就 是姬周用如“震来〓〓”猛虎般的武力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战胜了鬼,后被殷商王朝分封为“西伯”的一大诸侯国。
  此一爻当有记载文王父季历的一段开创宏业的成份,它为以后姬周王朝 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六五”爻辞的“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是说真正的“贞吉,无悔”之时,应当是西周的国君的光辉形象有孚于众望的时候,这样很 吉祥。
  这一爻实当有记载或自述周文王自己广施仁政威及天下的成份。
  “上九”爻辞的“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此一爻可以说是周文王在为其未来制定的方针政策,前半句是说姬周王朝虽已在兴起,殷商王朝虽已在灭亡,但毕竟还不到时候,在此姬周国君有孚于众望之时,还是饮酒以待时,千万莫予急进,这样方可免于灾祸;后半句是说若此时急 于与殷商王朝争夺天下,若果出师不利,难免有如小狐狸过河连头也淹没了, 这样姬周国君的威信便彻底丧失。
  这一待时的策略,不要说在周文王作此《周易》之时,就是在周武王的 最后与殷纣王朝大决战前期,其决策也不得慎之又慎,害怕一战不成,有如 狐狸过河“濡其首”而灭亡,自然也怕由此而“有孚失”于各国诸候。
发帖回复
查看:4785|回复:88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