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卦谈的是一个在冥冥昏暗之中应如何处世的问题,它借用“垂其翼”谈了在昏暗中应如何“飞翔”,借用“三日不食”谈了应该如何发愤;又谈了在“明夷”于腿部、“明夷”于面部和“明夷”进入心脏时所应采取 的态度和办法;也颂扬了在“明夷”中利于坚持贞正;最后阐述了一个人如果不明白《明夷》的道理,也即不知如何处理在晦暗中生存的问题,其结局 必然是开始好象进入天堂,最后还是堕入地狱。
这一种深得《明夷》之道的处世哲学,其作者自然运用到他与殷王朝的关系中去,也即《明夷》卦所说的“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实不外乎《史记》中所记载的周文王在“明夷”受阻的情况下的“阴修 德行善”及发愤进取之事。
离下坤上
明夷①:利艰贞。
初九,明夷②于飞③,垂其翼④;君子于行⑤,三日不食⑥。有攸往。主人有言⑦。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⑧,用拯马壮⑨,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⑩,得其大首⑾,不可疾贞⑿。
六四,入于左腹⒀,获明夷之心⒁,于出门庭⒂。
六五,箕子之明夷⒃,利贞。
上六,不明晦⒄,初登于天,后入于地⒅。
注释:
①明夷: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在晦暗的政局中应如何处理问题及处世之卦。
②明夷:“明”,原指白天,此处指光明。“夷”本指灭。
③于飞:指在飞翔。
④垂其翼:低垂着翅膀。
⑤于行:在办一种事。
⑥三日不食:此处指废寝忘食。
⑦主人有言:“主人”,指晦暗政局中的当权者。此句指遭到当权者的责难。
⑧夷于左股:光明被消灭到了大腿部。
⑨用拯马壮:借用壮马来补救。
⑩南狩:“狩”,古本指打猎,或君王冬天打猎曰“狩”。“南狩”, 在此处若按君王到南边冬猎或巡狩,似乎不妥。按此爻前爻为“夷于左股”,后爻为“入于左腹”的身体部位用语来看,此“南狩”当指人体的头部;或借“南”为南面称君、“狩”为君王冬狩而直指国君元首之义。
⑾得其大首:与下爻“获明夷之心”相应,指已到了头部或晦暗的阴影已到了国君身上。
⑿不可疾贞:不可急速予以纠正。
⒀入于左腹:“左腹”,当左胸,指心脏区。此句指光明被消灭已到了左胸的心脏区。
⒁获明夷之心:光明的消失灭亡已到了心脏里。
⒂于出门庭:赶紧跨出门庭,逃离这里。
⒃箕子之明夷:“箕子”,殷纣王诸父,曾和比于微子一同劝谏殷纣王。 比干被剖心而死,微子出逃,箕子被囚。后箕子扮成疯癫之状,才免于一死。“箕子之明夷”,指箕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保全自己的办法。
⒄不明晦:“明”,不能作“光明”讲,当按“明白”讲。“晦”,晦暗。此句为不明白在晦暗中求存的道理。
⒅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开始好象进入天堂,最后还是落入地狱。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明夷:利艰贞”,是说在光明被消灭的晦暗政局里,它宜于在艰苦的处境里保持贞正。
“初九”爻辞的“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此爻的前一爻是说处在光明被消灭的晦暗政局里,要想如鸟一样飞行,那就要低垂着翅膀,不然就要遭祸;如若君子要在此时办什么事情, 那就要有“三日不食”的废寝忘食精神,不然仍将有难。中间一句是说虽处于“明夷”之时,但还是有所往的。最后一句是说处在“明夷”之时,难免要遭受主人的责难。
“六二”爻辞的“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是说当光明被消 灭到了大腿部位,那就用强壮的马去补救,这样还很吉祥。
“九三”爻辞的“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是说若果光明被消灭到了头部,或者干脆说不是奸佞之臣欺蒙主上,而是君主已晦暗不明,在这时,千万不可急速予以更正。
“六四”爻辞的“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是说若光明被 消灭已到了左胸腹的心脏区,心脏已变得晦暗不明,到了这时,还是赶快跨出门庭,急忙逃走。
此一爻乃言政局晦暗已达到“病入膏盲”地步,已不可医治。
“六五”爻辞“箕子之明夷,利贞”,是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采 取箕子那样先保全自身的办法,这样倒利于坚持贞正。如果在比干杀后,仍然去步比干的后尘,这样做不仅无益,也是不明智的。
“上六”爻辞的“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是说若处在晦暗之 中(当然此处特指政局晦暗不明),若果不明白在晦暗中如何处理问题和处 世的道理,那开始好象进入天堂,最后还是堕入地狱。此爻中所说的晦暗的 道理,也即“明夷”的道理,实际上就是“初九”爻辞、“六二”爻辞、“ 九三”爻辞、“六四”爻辞所说的道理:即鸟在晦暗中飞翔,当低垂其翼;当“明夷”到大腿部时,还可用强壮的马去补助腿力的不足;当“明夷”已 到了头部,或实指已到了不是奸佞之臣欺蒙主上,而是君主本身已晦暗已极,这时千万不可急速予以纠正,应当徐徐再图,以待良机;当“明夷”已进入心脏不可医治之时,这时还是远离避祸为好。还有如“箕子之明夷”,这倒反宜于坚守贞正。所有这些,就是在晦暗的政局中处理问题和处世的道理,自然也为《明夷》一卦的道理。
也可能正因为此书的作者深明晦暗之道,所以在殷王朝极度晦暗的殷纣王时期,号称“三公”的“西伯昌、九侯、鄂侯”,在“九侯”被醢(hɑì海,把人剁为肉酱)“鄂侯”被脯(fu府,杀掉晒肉干)的同时,而“西伯昌”却能够独善其身,并成为周王朝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