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787|回复:88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周易研究》摘录 原著 杨兴让

头像
0操作61 #
头像
61 #
0
11-02-28 04: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六卦〓明夷卦
  
  《明夷》卦谈的是一个在冥冥昏暗之中应如何处世的问题,它借用“垂其翼”谈了在昏暗中应如何“飞翔”,借用“三日不食”谈了应该如何发愤;又谈了在“明夷”于腿部、“明夷”于面部和“明夷”进入心脏时所应采取 的态度和办法;也颂扬了在“明夷”中利于坚持贞正;最后阐述了一个人如果不明白《明夷》的道理,也即不知如何处理在晦暗中生存的问题,其结局 必然是开始好象进入天堂,最后还是堕入地狱。
  这一种深得《明夷》之道的处世哲学,其作者自然运用到他与殷王朝的关系中去,也即《明夷》卦所说的“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实不外乎《史记》中所记载的周文王在“明夷”受阻的情况下的“阴修 德行善”及发愤进取之事。
  
  离下坤上
  明夷①:利艰贞。
  初九,明夷②于飞③,垂其翼④;君子于行⑤,三日不食⑥。有攸往。主人有言⑦。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⑧,用拯马壮⑨,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⑩,得其大首⑾,不可疾贞⑿。
  六四,入于左腹⒀,获明夷之心⒁,于出门庭⒂。
  六五,箕子之明夷⒃,利贞。
  上六,不明晦⒄,初登于天,后入于地⒅。
  
  注释:
  ①明夷: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在晦暗的政局中应如何处理问题及处世之卦。
  ②明夷:“明”,原指白天,此处指光明。“夷”本指灭。
  ③于飞:指在飞翔。
  ④垂其翼:低垂着翅膀。
  ⑤于行:在办一种事。
  ⑥三日不食:此处指废寝忘食。
  ⑦主人有言:“主人”,指晦暗政局中的当权者。此句指遭到当权者的责难。
  ⑧夷于左股:光明被消灭到了大腿部。
  ⑨用拯马壮:借用壮马来补救。
  ⑩南狩:“狩”,古本指打猎,或君王冬天打猎曰“狩”。“南狩”, 在此处若按君王到南边冬猎或巡狩,似乎不妥。按此爻前爻为“夷于左股”,后爻为“入于左腹”的身体部位用语来看,此“南狩”当指人体的头部;或借“南”为南面称君、“狩”为君王冬狩而直指国君元首之义。
  ⑾得其大首:与下爻“获明夷之心”相应,指已到了头部或晦暗的阴影已到了国君身上。
  ⑿不可疾贞:不可急速予以纠正。
  ⒀入于左腹:“左腹”,当左胸,指心脏区。此句指光明被消灭已到了左胸的心脏区。
  ⒁获明夷之心:光明的消失灭亡已到了心脏里。
  ⒂于出门庭:赶紧跨出门庭,逃离这里。
  ⒃箕子之明夷:“箕子”,殷纣王诸父,曾和比于微子一同劝谏殷纣王。 比干被剖心而死,微子出逃,箕子被囚。后箕子扮成疯癫之状,才免于一死。“箕子之明夷”,指箕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保全自己的办法。
  ⒄不明晦:“明”,不能作“光明”讲,当按“明白”讲。“晦”,晦暗。此句为不明白在晦暗中求存的道理。
  ⒅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开始好象进入天堂,最后还是落入地狱。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明夷:利艰贞”,是说在光明被消灭的晦暗政局里,它宜于在艰苦的处境里保持贞正。
  “初九”爻辞的“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此爻的前一爻是说处在光明被消灭的晦暗政局里,要想如鸟一样飞行,那就要低垂着翅膀,不然就要遭祸;如若君子要在此时办什么事情, 那就要有“三日不食”的废寝忘食精神,不然仍将有难。中间一句是说虽处于“明夷”之时,但还是有所往的。最后一句是说处在“明夷”之时,难免要遭受主人的责难。
  “六二”爻辞的“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是说当光明被消 灭到了大腿部位,那就用强壮的马去补救,这样还很吉祥。
  “九三”爻辞的“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是说若果光明被消灭到了头部,或者干脆说不是奸佞之臣欺蒙主上,而是君主已晦暗不明,在这时,千万不可急速予以更正。
  “六四”爻辞的“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是说若光明被 消灭已到了左胸腹的心脏区,心脏已变得晦暗不明,到了这时,还是赶快跨出门庭,急忙逃走。
  此一爻乃言政局晦暗已达到“病入膏盲”地步,已不可医治。
  “六五”爻辞“箕子之明夷,利贞”,是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采 取箕子那样先保全自身的办法,这样倒利于坚持贞正。如果在比干杀后,仍然去步比干的后尘,这样做不仅无益,也是不明智的。
  “上六”爻辞的“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是说若处在晦暗之 中(当然此处特指政局晦暗不明),若果不明白在晦暗中如何处理问题和处 世的道理,那开始好象进入天堂,最后还是堕入地狱。此爻中所说的晦暗的 道理,也即“明夷”的道理,实际上就是“初九”爻辞、“六二”爻辞、“ 九三”爻辞、“六四”爻辞所说的道理:即鸟在晦暗中飞翔,当低垂其翼;当“明夷”到大腿部时,还可用强壮的马去补助腿力的不足;当“明夷”已 到了头部,或实指已到了不是奸佞之臣欺蒙主上,而是君主本身已晦暗已极,这时千万不可急速予以纠正,应当徐徐再图,以待良机;当“明夷”已进入心脏不可医治之时,这时还是远离避祸为好。还有如“箕子之明夷”,这倒反宜于坚守贞正。所有这些,就是在晦暗的政局中处理问题和处世的道理,自然也为《明夷》一卦的道理。
  也可能正因为此书的作者深明晦暗之道,所以在殷王朝极度晦暗的殷纣王时期,号称“三公”的“西伯昌、九侯、鄂侯”,在“九侯”被醢(hɑì海,把人剁为肉酱)“鄂侯”被脯(fu府,杀掉晒肉干)的同时,而“西伯昌”却能够独善其身,并成为周王朝的开拓者。
头像
0操作62 #
头像
62 #
0
11-02-28 04:1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七〓家人卦
  
  在《周易》诸多卦中,可以说全部是围绕着国家政权的角逐而进行论述的,好象唯独《家人》一卦才涉及到平民,涉及到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然而通观《家人》一卦全部,我们将发现《家人》一卦的前四爻是围绕着家庭 在论述,但第五爻的“王假有家,勿恤”便又直逼国家政权。也就是说《家人》一卦也并没有离开国家政权,也是围绕着为国家政权服务的。
  
   离下巽上
  家人①:利女贞②。
  初九,闲有家③,悔亡。
  六二,无攸遂④,在中馈⑤,贞吉。
  九三,家人(口+高)(口+高)⑥,悔,厉,吉;妇子嘻嘻⑦,终吝。
  六四,富家⑧,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⑨,勿恤⑩,吉。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注释:
  ①家人: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家庭,特别是论述国君家庭规范之卦。
  ②利女贞:利于女人遵守正道。
  ③闲有家:“闲”本指栅栏一类物,此喻约束家庭之规范。“闲有家” 是说一个家庭只有规范约束才能成为家庭。
  ④无攸遂:不能遂心所欲。
  ⑤在中馈:“馈”(kui愧),进食侍奉人。“在中馈”,指妇女在家 中料理家务,供给饮食。
  ⑥家人(口+高)(口+高):“(口+高)(口+高)”(he鹤),严厉之义。“家人(口+高)(口+高)”指治家太严。
  ⑦妇子嘻嘻:“嘻嘻”,欢笑不严肃貌。“妇子嘻嘻”,言家中妇女孩 子纵性所为,无有约束。
  ⑧富家:能使家庭富裕。
  ⑨王假有家:“假”(ge格),至。此句言王至有家。
  ⑩勿恤:勿忧。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家人:利女贞”,是说作为论述家庭规范的《家人》卦,它利于妇女遵守正道。
  “初九”爻辞的“闲有家,悔亡”,是说一个家庭若果能有一定的规范 法规,那一切后悔便会消亡。此一规范法则实如同《家人》一卦《彖》辞说的“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这一“家道”,实也即后世所说的“五常”这一封建家庭道德。
  “六二”爻辞的“无攸遂,在中馈,贞吉”,是说在家庭中,每一个家 庭成员都不能遂心所欲,任意放纵,妇女在家中应该治理好家务,供足好饮食,这就很吉祥。
  “九三”爻辞的“家人(口+高)(口+高),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是说《 家人》卦论述的又一个问题是,若家庭之家长治家太严厉,暂时难免有悔恨 和凶厉怨气,但治家严厉,终究其结局还是吉祥的;但若治家不严,管理无 方,家庭的妇女和孩子任意放纵,嘻嘻无常,那其结局才是悔恨和惋惜的。
  “六四”爻辞的“富家,大吉”,是说民以食为天,家庭必竟离不开穿 衣吃饭,一个家中之长若能使全家富裕起来,这将是很大的吉祥。
  “九五”爻辞的“王假有家,勿恤,吉”,是说一个国君能至于有家, 这也没有什么忧愁的,这也很吉祥。
  “上九”爻辞的“有孚,威如,终吉”,是说一个家中之长,应该有诚 实信用,应该有威信,应该象一个家长的样子,这样其结果是很吉祥的。此 爻的含义之下自然在贬低那些不务正业,欺骗瞒诈的家中之长。当然也可以说,此爻的“有孚,威如”乃特指国君之家庭的,因为“有孚”与“威如” 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还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倒是能不能“富家”,能不能丰衣足食。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3 #
头像
63 #
0
11-02-28 04:2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八〓睽〓卦
  
  “睽”,此一字本作“暌”,乃背离不合之义。此一“睽”又有注视的 含义,如“众目睽睽”。这只是从“睽”字本身而论。但就《睽》卦实质而 言,通观全卦,从《睽》卦的遇“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遇主于巷,无咎”,以及“见舆曳”、“遇元夫”、“见豕负涂”一些用辞来看,可以说《睽》卦谈的乃是如何对待所遇的人和所遇的事的卦,也即 “睽”为“遇”和“见”的意思。但是从《睽》卦的每每的“悔亡”和“厥 宗噬肤”以及从“睽孤”一辞中的“孤”的用辞来看,《睽》卦谈的绝不仅 是如何对待处理所遇的人和所遇的事的卦,而是此卦确实有背离不合的含义, 也即此书的作者在此时已经羽翼已丰,大有背离殷王朝而独立自主之义。这 在历史史实中被记载为“诸侯多叛纣而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 (《史记.殷本纪》)和西伯“晚年自号为文王”。
  从这一点上讲,也即除去《周易》的学术性,仅从历史记事方面来讲,《睽》卦乃殷商王朝与周姬王朝的一个转折点。也即自《坎》卦的周文王被 殷纣王囚禁于牖里之后,经历《坎》、《离》、《恒》、《〓》、大壮》、《晋》、《明夷》、《家人》诸卦,此前诸卦皆奉行的是柔顺的屈人依附政 策,而到此卦时,周王朝及其君侯才又从新振苏崛起起来,此时所奉行的则是背叛的独立自主政策。
  《睽》卦为下一卦的《蹇》卦和《解》卦埋下了伏笔,由于《睽》卦的周王朝彻底背离殷商王朝,才带起了《蹇》卦的几处的“利见大人”和频繁的外交结盟活动,也由于其外交活动的成功,才有周王朝或周文王的《解》 卦的彻底化解,其后自然是周王朝及其国君的大举王业种种。
  
  兑下离上
  睽①:小事吉。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九二,遇主于巷②,无咎。
  六三,见舆曳③,其牛掣④;其人天⑤且劓⑥:无初有终。
  九四,睽孤⑦,遇元夫⑧,交孚;厉,无咎。
  六五,悔亡,厥宗⑨噬肤⑩,往何咎?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⑾,载鬼一车⑿;先张之弧,后说之弧⒀: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⒁。
  
  注释:
  ①睽: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背离殷王朝和如何对待处理所遇的人和所遇的事的卦。
  ②遇主于巷:“主”,指殷王朝国君。“巷”,狭窄的巷道。此句为在 极狭窄无法回避的巷道里遇见其敌对的君主。
  ③曳(ye夜):拖着,指车子向后拖。
  ④掣(che彻):受牵扯。
  ⑤天:马融注为“(京+刂)”(黥qing晴)凿其额为天”。就是用刀子在额上刺字,再涂上墨。也称为墨刑。朱熹注为〓(kun坤)刑。即剃掉头发。确切含义不祥。
  ⑥劓(yi艺):割掉鼻子。
  ⑦睽孤:“睽”,看看的意思。“孤”,为此卦作者周文王的自称。在 《礼记.玉藻》中有“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其在边邑,曰某屏之臣某;其于敌以下曰寡人,小国之君曰孤。”周文王在此自称为“孤”,不遵古训称臣,而称孤道寡,可见其已背叛独立。
  ⑧元夫:“元”,大。“元夫”,为大丈夫。
  ⑨厥宗:“厥宗”只能与“噬肤”作并列词解。“厥”,撅。“宗”, 此一字比较繁杂,古指祖庙;也指宗仰;又“春见”曰“朝”,“夏见”曰 “宗”。此处“厥宗”指撅其殷王朝祖庙,断绝对殷王朝的宗仰?还是指断绝对殷王朝的朝见?确切含义不明。
  ⑩噬肤:咬其皮肤。此处当指蚕食殷王朝的领地。
  ⑾见豕负涂:“豕”(shi史),猪。“涂”,泥。此句为看见猪身上到处都沾满了污泥。
  ⑿载鬼一车:拉着一车鬼。此语为对群敌的蔑称。
  ⒀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弧”(hu狐),木弓。“说”,脱,放下。 此句为先拉开弓,但最后又放下弓。
  ⒁往遇雨则吉:此句为照应“见豕负涂”而用,言及遇雨冲洗泥猪污秽之义。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睽:小事吉”,是说作为谈论背离的《睽》卦,此时去办一点小事还吉祥。
  “初九”爻辞的“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是说此 时远非《坎》卦的囚禁之时,也非《离》《恒》卦的“取女,吉”“妇人,吉”之时,也非《〓》卦的“畜臣妾”和遁避之时,也非《大壮》卦的仍受 藩篱之禁“不能退,不能遂”之时,也非《明夷》卦的“明夷于飞,垂其翼” 之时,此时已经羽翼已丰,已经背离了晦暗的殷王朝而自立,此时一切后悔已经消亡:在此时,就是丧失马匹,你不用追逐,它自己也会跑回来;在此时,就是看见凶恶的敌人,也不会有什么凶险。
  “九二”爻辞的“遇主于巷,无咎”,是说此时不要说遇见恶人,也即 殷纣王的臣下,就是在狭窄的小巷道里遇见殷纣王,此时他也无可奈何,把我不能怎么样。
  “六三”爻辞的“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是说当 此背离之时,也自当仍困难重重,也就如看见一个前行的车子却被朝后拉扯着;也有如人受着天刑和劓刑之祸;但是这没有什么,这开始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其结局还是吉祥的。
  “九四”爻辞的“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是说看看孤家的 现在,若果能遇到一些贤能的大丈夫,最好还是用诚实的信用交往;当然这种交往看起来是凶厉的,但是它交往得当,还没有什么凶险。这后半句的“ 厉,无咎”,实类同于御将之卦的《履》卦的“履虎尾,塑塑,终吉”,它都在谈用人之道。
  “六五”爻辞的“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是说现在一切后悔都消 亡了,就是不宗仰殷王朝的地位,就是断绝与殷王朝的朝见,还有,就是一块一块的蚕食吞并殷王朝所辖的领地,这样前往又有何凶险可言呢?
  “上九”爻辞的“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是说看看孤家的现在,就如同遇见或看见一个沾污着满身泥巴的猪拉着一车鬼一样,于是孤家先张开弓箭,后又放下弓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现在一切背悔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已不是强寇进犯的时候,现在是有如婚媾一样的喜庆的时候。对于这些泥猪怎么办呢?不要紧,过一会就会下雨的,等雨水一冲洗干净就好了。
头像
0操作64 #
头像
64 #
0
11-02-28 04: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九〓蹇〓卦
  
  《蹇》卦乃是《周易》的作者备受《坎》卦的牢狱之苦又经背离的《睽》卦之后又大展宏图的一卦,它体现了周文王及其王朝频繁的外交联盟活动。
  “蹇”,本跛腿之义,此一卦谈的主要是如同跛腿一样办事颠跛不易。
  但是由于“王臣蹇蹇”的频繁交往,终于取得了“往蹇,来连”,“大 蹇,朋来”,以及“往蹇,来硕”的丰硕成果,使周王朝成为西方一个霸主。
  这种频繁不易外务活动及其结果,就是《殷本纪》所说的“西北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归西伯。西伯滋大”一事,从卦辞的“利西南” 和爻辞所说的情况来看,此可能与周、召二公经营南方有关。
  
  
  艮下坎上
  蹇①:利西南,不利东北②;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③,来誉④。
  六二,王臣蹇蹇⑤,匪躬之故⑥。
  九三,往蹇,来反⑦。
  六四,往蹇,来连⑧。
  九五,大蹇⑨,朋来⑩。
  上六,往蹇,来硕⑾。吉,利见大人。
  
  注释:
  ①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频繁又艰难的外务交往之卦。
  ②利西南,不利东北:此语与《坤》卦方位词相同,抽象讲,利于向西南发展,不利于向东北方向发展;具体讲,当指周王朝派周、召二公在长江汉水流域经营有关。
  ③往蹇:“蹇”,本跛足瘸腿。“往蹇”指前往行程不易。
  ④来誉:指在对方赢得了信誉。
  ⑤王臣蹇蹇:指君王派遣的外交大臣在为联盟而四处艰难奔波。
  ⑥匪躬之故:“躬”,自身。此句含义有两种可能:一为王臣艰难的奔波并非为了自己;二是指艰难不易的甚至有时无成效的奔波并非由于王臣自身无能的过失,乃起步不易之必然。
  ⑦来反:指徒劳无功,无有收获。
  ⑧来连:指取得了联盟的成功。
  ⑨大蹇:大量的频繁的艰难的外务活动。
  ⑩朋来:“朋”,群。“朋来”,招来了一批盟友。
  ⑾来硕:经过艰难的外务活动,硕果累累。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水上组成。
  卦辞的“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是说作为为了结盟而进行的艰难的外务活动,它此时只利于向西南发展,却不宜于向东北发展;此种艰难的外务活动,它很利于大人物的崛起,也很贞正吉祥。
  “初六”爻辞的“往蹇,来誉”,是说由于君王派出去的外交大臣艰难 的活动,终于使本国及本国君王赢得了声誉。
  “六二”爻辞的“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是说君王派出去的外交大臣 的艰难奔波并非为了他自己;或者说君王派出去的外交大臣每每艰难奔波却屡不见成效,这并不是外交大臣自身的无能所造成的,乃办任何事情,其开始起步都不容易,这乃时势之必然。
  “九三”爻辞的“往蹇,来反”,是说君王派出去的外交大臣虽经历了 艰难的奔波,但却徒劳无功。
  “六四”爻辞的“往蹇,来连”,是说君王派出去的外交大臣,经过了 艰难的奔波之后,终于连结了一些邦国,建立了一些联盟。
  “九五”爻辞的“大蹇,朋来”,是说由于君王派出了大量的外交大臣 进行了大量艰难的活动,终于招来了一群盟友。
  “上六”爻辞的“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是说由于君王派出的 外交大臣的艰难活动,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样很吉祥,也利于出现“大 人”,或利于“大人”的崛起。
头像
0操作65 #
头像
65 #
0
11-02-28 04:2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解〓卦
  
  《解》卦谈的是一切灾难和困境得到缓解之后的卦。不过《解》卦谈的决不只是意味着过去灾难和困境的化解,而且还谈了应如何去化解新的不利的被动局面,并提出了“君子维有解”才意味着吉祥的这一深邃哲理。
  
  坎下震上
  解①: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②;有攸往,夙吉③。
  初六,无咎。
  九二,田获三狐④,得黄矢⑤,贞吉。
  六三,负且乘⑥,致寇至⑦,贞吝。
  九四,解而拇⑧,朋至斯孚⑨。
  六五,君子维⑩有解,吉;有孚于小人⑾。
  上六,公用射隼⑿于高墉⒀之上,获之,无不利。
  
  注释:
  ①解: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已化解和仍有待于化解之道的卦。
  ②无所往,其来复,吉:没有前往,又复归回来,很吉祥。
  ③有攸往,夙吉:“夙”(su速),早。已经前往,也一定早早的吉祥。
  ④田获三狐:如《师》卦“田有禽”,政治用语。指战争大有收获。
  ⑤得黄矢:得到了黄色的金箭,亦政治用语。
  ⑥负且乘:“负”,犹指上爻的“田获三狐,得黄矢”的俘获累累。“ 乘”,指乘着大车。“负且乘”,指在战争中俘获累累又且坐在高高的大车上。
  ⑦致寇至:“寇”,乃进犯之义,非指强盗。“致寇至”,是说“负且乘”招致来了某些强国或宗主国的用兵进犯。
  ⑧解而拇:“拇”,大拇指。此句用人体比喻,指化解已通遍全身,已通到了四肢末捎。
  ⑨朋至斯孚:“朋”,群。“斯”,这里。此句为众群邦国能纷至沓来 是因为这里信用卓著。
  ⑩维:只有。
  ⑾小人:此处并非据道德而论,当指庶民百姓。
  ⑿隼(sun笋),鸟的一类,也叫鹘(hu狐),极凶猛。
  ⒀墉(yong拥):城墙。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水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是说作 为化解的《解》卦,此时去西南很有利,有承上卦“利西南”的含义。又说《解》卦乃意味着一切已化解,悔恨也消亡,你这时没有前往,又倒复回来,
  这很吉祥;如果你这时有所前往,那也能早早获得吉祥。总之,去与不去,都是吉祥的。
  “初六”爻辞的“无咎”是说《解》卦的化解,将意味着灾祸的消失。
  “九二”爻辞的“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是说灾难之时已过去, 与别国出兵交战而能一战告捷,获得了“三狐”,也得到了“黄矢”,这很吉祥。
  “六三”爻辞的“负且乘,致寇至,贞吝”,是说由于上一爻的俘获累 累,必将招致一些强国或宗主国的兴兵讨伐,这样将会感到惋惜。
  “六三”爻的“负且乘,致寇至”和“九二”爻的“田获三狐,得黄矢” ,倒颇有些《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及西伯伐饥(一作耆,一作藜)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一类事。
  “九四”爻辞的“解而拇,朋至斯孚”,是说如果化解能如同人体一样 能遍及全身,通到四肢的末梢,这样就能招致众群的邦国部族前来归附,因为这里有诚实信用的仁人君子。
  “六五”爻辞的“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前半句是说化解的 重要,就是对于君子圣贤,也只有化解才意味着吉祥;后半句是说君子的化解也能惠及于庶民百姓。当然这后半句是与殷纣王朝的晦暗政局相对而言的。
  “上六”爻辞的“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是说若君侯 能一箭从高高的城墙上射杀极凶狠的隼鸟,那就意味着无不顺利。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6 #
头像
66 #
0
11-02-28 04:2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一 损 卦
  
  在谈完《解》卦之后,来到了《损》《益》两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损》《益》两卦是承上卦《解》卦的“田获三狐,得黄矢”“负且乘,致寇至”而来,也即《损》《益》两卦乃因前卦的征战或侵伐的兵端而起。《损》《益》两卦的通论泛论的抽象论述比较多,它基本上逃出了狭隘的记事的圈子,可以说,《损》《益》两卦的卦义除了道德范畴之外,它适应于一切领域。
  就《损》卦而论,《损》卦谈的是减损自己的卦。但是这种减损,并不意味着损伤自己一部分利益去援助别人,也不是一般的损人利己;而是如何在不使自己一方受到丝毫损伤的情况下去获得相当的利益,和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减损或放弃一部分利益而去追求更大更多的利益。这是《损》卦最本质的东西。
  当然,这种《损》卦的卦义是为了国家政权角逐和用兵之道服务的,它绝不涉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问题。
  
  
  兑下艮上
  损①: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②之用?二簋可用享③。
  初九,已事遄往④,无咎;酌损之⑤。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⑥。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六四,损其疾⑦,使遄有喜,无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⑧,弗克违⑨,元吉。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有攸往,得臣无家⑩。
  
  注释:
  ①损: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与敌国交往中不需要受损就获得利益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减损自己一部分利益而去获得更大利益之卦。
  ②曷(he何):何;什么。
  ③二簋可用享:“簋(gui鬼),古盛饭器具。“享”,祭祀。此句为用二簋粗淡食物作祭祀就可以了。
  ④已事遄往:“已”,停止。“遄”(chuan船),急。此句为停止所 事急忙前往。
  ⑤酌损之:适当减损一些利益。
  ⑥弗损益之:在不使自己一方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去获得收益。
  ⑦损其疾:“疾”,灾祸,危难。此句为乘对方之灾危去借机损伤对方。
  ⑧或益之十朋之龟:“朋”,古为货币单位,两枚为一朋。“龟”,指 神龟。此句为敌对一方能奉送一个价值十朋的大神龟。
  ⑨弗克违:不要推辞。
  ⑩得臣无家:言惠及天下,万民归心。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是说作为言谈减损之道的《损》卦,它含有诚实信用,含有大吉大利,它亦无有灾祸,也可以贞正;它更宜于前往办事。作为减损之道的《损》卦怎么用呢?它只需要用二簋粗淡的食物祭祀一下神灵,以示自己的诚心就足够了。
  “初九”爻辞的“已事遄往,无咎;酌损益之”,是说若有要紧事,需 要停止自己所做的事急忙前往,这也没有灾祸;但是不过适当斟酌减损自己一部分利益就可以了。这一爻的“已事遄往”有上乘《解》卦的“负且乘,致寇至”这一含义。
  “九二”爻辞的“利贞,征凶;弗损益之”,是说如果一切都顺利贞正, 即在不需使用武力的情况下就能解决问题,那使用武力进行侵伐则是一种灾祸;这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用征伐或侵伐,即在不作任何损失(自然包括兵员和 财力)的情况下去获得收益。这一爻的意思颇有些“上兵伐谋”的含义。
  “六三”爻辞的“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此一爻颇 有些结盟性质的含义,也可能有《比》卦“比之无首,凶”的含义,说的主要就要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有若如群雄角逐,必然要损失另一方之义。
  “六四”爻辞的“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是说当敌对两国对峙之 时,若敌对国家有疾灾之祸,那就正好乘对方灾危予以攻灭,使自己一方急速获得喜庆,千万莫做妇人之仁,这样做的结果将不会给本国带来任何灾祸,也不算什么过错。
  “六五”爻辞的“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是说若被侵伐的 国家能主动奉送十朋的大神龟,那就不要推辞,要收下,这乃天赐良机,这乃意味着很大的吉祥。
  “上九”爻辞的“弗损益之,无咎,贞吉。有攸往,得臣无家”,前一 句是说在不作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就能获得收益,这样将无灾祸,也很吉祥。后一句是说在这时要勇于前去办事,它将会惠及天下,万民归心
头像
0操作67 #
头像
67 #
0
11-02-28 04: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二〓益〓卦
  
  《损》卦看起来谈的是减损,但实际上仍为收益;那么《益》卦自不用说,当然讲的是如何从敌对一方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益》卦中的“益之用凶事”和“莫益之,或击之”就是用极残酷的办 法从敌对一方获得利益。不过此看起来是残酷,但在古代的诸侯兼并时期,对于用兵之道,它实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我们在此问题上要过分抨击《益》卦的内涵,那恐怕就是腐儒之论了。
  
  震下巽上
  益①: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为大作②,元吉,无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③,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④,无咎⑤;有孚中行⑥,告公⑦用圭⑧。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⑨。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⑩;立心勿恒,凶。
  
  注释:
  ①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从敌对一国中如何获益之卦。
  ②大作:大的作为。
  ③帝:指上帝。
  ④凶事:灾祸,危难。
  ⑤无咎:此处无咎当指无罪。
  ⑥有孚中行:“中行”当过犹不及之义。此句指用兵当适可而止,不要 杀戮过甚。
  ⑦告公:布告,公证之义。
  ⑧圭(gui归):玉器。古朝聘、祭礼,丧葬时所用的礼器。
  ⑨迁国:此处指迁移国都;也可能指迁移开拓国境。
  ⑩莫益之,或击之:不能使自己一方在和平的情况下有所收益,那就干脆予以攻击消灭。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是说作为获益的《益》卦,它利于前去办事,也利于建立和扩充政权。
  “初九”爻辞的“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是说此卦有利于有一番 大的作为,它将获得很大的吉祥,它将不会有什么灾祸。
  “六二”爻辞的“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前一句是说如果某个邦国能送给自己一个价值十朋的大神龟,那千万不要推辞,要收下,这将意味着永久的贞正吉祥。后一句是说,当此之时,只要进享于上帝就行了,它就可以保证吉祥。
  “六三”爻辞的“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是说倘 若敌对双方,己方为了自己获得利益而加兵于敌方于灾祸危难之中,这乃兵家常识,这也不算什么罪过;在这时只要能有诚实信用和不要杀戮过甚,只要用圭器在神灵面前祭告一下和公证一下就行了。
  “六四”爻辞的“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是说在对敌国加兵时, 只要奉行过犹不及的“中行”之道,只要祭告一下神灵和能得到公众的认可,那就利于用《益》卦去开拓国境。
  “九五”爻辞的“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前半句是说 只要君王的惠心和信用能够光照天下,这你就不用多问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吉祥;后半句是说一定要使君王的德行惠及天下。此一爻实乃反复强调在 兼并时期君王对敌国用兵时的信用和恩泽的作用。
  “上九”爻辞的“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前半句是说,敌 对一方不能使自己一方获得收益,那就干脆予以攻击消灭;后半句是说,如果只有这种想法或作法,但它却又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坚持下去,或遇到什么阻碍而退却,那也很凶险。这里所说的阻碍可能主要指一些腐儒的正人君 子们,有如伯夷叔齐后来反对周武王伐纣一事。
头像
0操作68 #
头像
68 #
0
11-02-28 04:2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三〓夬〓卦
  
  《夬》卦,与上面《损》《益》两卦谈的损益之道,可以说并没有多大关系,但与《损》《益》两卦却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损》《益》两卦 谈的既为侵伐别的国家,那就必然存在着将帅统兵一事,既有将帅统兵,那就难免有将帅拥兵自重之事。当然,这是与《损》《益》两卦的间接关系,并非与《损》《益》两卦的直接关系。
  与《夬》卦有联系的是远离它的《履》卦,《履》卦的“夬履”一爻已 毫不忌讳的为《夬》卦埋下了伏笔,《履》卦的“武人为于大君”一爻也为《夬》卦的武人拥兵自重威协君侯立下了前奏。君侯既要立国,必然要立将 帅;既要立将帅,也就难免有将帅拥兵自重而叛上,故此武人拥兵叛乱已在难免。《周易》论述的中心问题乃是国家政权问题,所以如何平服将帅拥兵 叛乱也必然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夬》卦论述的就是这些问题。
  
  乾下兑上
  夬①:扬于王庭②,孚号有厉③;告自邑④,不利即戎⑤。利有攸往。
  初九,壮于前趾⑥,往不胜为咎⑦。
  九二,惕号⑧,莫夜有戎⑨,勿恤⑩。
  九三,壮于(九+页)⑾,有凶。君子夬夬独行⑿,遇雨若濡⒀,有愠⒁,无咎。
  九四,臀无肤⒂,其行次且⒃;牵羊悔亡⒄,闻言不信⒅。
  九五,苋陆夬夬⒆;中行无咎⒇。
  上六,无号(21),终有凶。
  
  注释:
  ①夬(guai怪):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君王如何平服将帅叛乱之卦。
  ②扬于王庭:“扬”,宣扬。“王庭”,君王所居之处。此句为君王要 在王庭之上当场宣扬叛逆之罪行。
  ③孚号有厉:“孚号”,用君王的信用去号召。此句为君王要诚心诚意地大声疾呼国家已面临着叛乱的危险。
  ④告自邑:“邑”,古指城,也指小国。此句为告诉君王所居城邑和国家的臣民。
  ⑤不利即戎:“戎”,兵革战事。此句为不宜于用武力去平息叛乱。
  ⑥壮于前趾:“趾”,脚。“前趾”,有起步的含义。此句有《大壮》 一卦的“小人用壮”一语的含义,言平叛一开始就使用武力一事,亦与“不利即戎”相照应。
  ⑦往不胜为咎:指用武力平叛,如果不能平服,则凶险异常。
  ⑧惕号:“惕”,急。“号”,号呼。此句为急速呼号大家。
  ⑨莫夜有戎:“莫”,朱熹注为“暮”。“莫夜”,当“暮夜”。此句 为晚上将有兵变发生。
  ⑩勿恤:勿忧。
  ⑾(九+页)(qiu求):颊骨。
  ⑿君子夬夬独行:“夬夬”,平叛。此句为君侯临危不惧,独自坚持平叛。
  ⒀遇雨若濡:“濡”,古指沾湿。此句为君侯在叛乱中有若在大雨里侵湿了一点头发和衣服,含满不在乎之义。
  ⒁愠(yun运):怒。
  ⒂臀无肤:指臀部磨破了皮。
  ⒃次且(zi资ju居):步履艰难。
  ⒄牵羊悔亡:借《大壮》一卦“君子用罔”一义,言君侯用智谋笼困住了雄壮的羝羊,牵着它行走,一切后悔自然消亡。
  ⒅闻言不信:言一般人并不相信这个简单的道理。
  ⒆苋陆夬夬:“苋(xian现)陆”,草名,即马齿苋。“夬夬”,铲除。 此句为要象铲除马齿苋草那样去坚决平叛。
  (20)中行无咎:“中行”,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此句为言平叛不宜杀戮过甚,这样才无灾祸。
  (21)无号:历来皆将“号”解释为“嚎啕”;“号”,当号呼之义。“无号”,指无有号呼、号召,任其叛逆猖厥。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天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是说当将帅拥兵叛乱之时,君侯应在宫廷之上予以宣扬揭露,并应用诚实的言辞大声号呼,国家和君王有危险;除此之外,还应告诉国人及臣下,不宜于用武力去解决。而且事虽如此,但是还是利于前去解决问题的。此处的“ 利有攸往”,实际上就是“九四”爻辞的“牵羊悔亡”这一办法。
  “初九”爻辞的“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是说君王不能一开始就用 “壮”的办法去解决,不能用武力去对付武力。因为君王所依赖的卫戎武装是不能与将帅拥有的能征善战兵力作较量的,若果君王依赖自己仅有的卫戎力量去讨伐拥有雄兵强将的将帅的叛乱,去若战胜不了,那就凶险异常。
  “九二”爻辞的“惕号,莫夜有戎,勿恤”,是说要号呼大家提高警惕, 就是晚上有兵戎相见,大家也不要忧虑惊慌。
  “九三”爻辞的“壮于(九+页),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 咎”,前一句是说君王在平叛中,千万不能用壮,“初九”爻辞的“壮于前 趾”已凶,那壮于面颊之上,也即从脚下壮到头上,那亦当凶险。后一句是说尽管如此,但君王一定要坚决平叛,就是独自一人,也要坚决平叛,他要象在大雨里却如同仅仅是毛毛细雨淋湿了一点头发和衣服那样满不在乎,即就是脸上带有怒色,但仍不失去理智,这样就没有凶险。
  “九四”爻辞的“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前半句 是说君王遇叛乱,有如臀部磨破了皮,行走艰难;后半句是说,在这样平叛的过程中,当用“君子用罔”的办法,当用计谋去战胜叛军,要象囚羝羊那样去囚住它,牵着它,这样,后悔便自然消失,可惜的是这种办法一般人并不相信。
  “九五”爻辞的“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是说君王一定要坚决平叛,要 象铲除苋陆草那样去铲除叛乱者;但是,在平叛过程中,切忌杀戮过甚,株连太多,只有这样,才会无咎。
  “上六”爻辞的“无号,终有凶”,是说在发生将帅拥兵叛乱的过程中, 如果不号召部属和国人,那将有凶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8 4:35:05编辑过]

头像
0操作69 #
头像
69 #
0
11-02-28 04: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四(女+后) 卦
  
  《(女+后)》卦,可以说是《周易》中最难理解的一卦,尽管其 卦辞中用了“女壮:勿用取女”一辞,但其爻辞中却牵涉的是“金〖HT5,7〗木〖KG-*5〗 尼[HT]”、“羸豕”、“包 有鱼”、“包无鱼”和“臀无肤”、“杞包瓜”、“(女+后)其角 ”诸内容,这些互不相关的内容确实令人扑朔迷离,大为不解。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所以 历来的解释更不着边际。历来将《(女+后)》卦解释为“相遇”。但是,“相遇”一解既无法解释其卦辞,也无法解释其爻辞。要理解这一卦,还得用其它一些卦的卦、爻辞的中的一些用语来对此卦 的卦辞爻辞作一些引证。
  首先是卦辞中的“女壮”和“上九”爻辞中的“ (女+后)其角” 两处用语,它们与《大壮》一卦的卦名和其爻辞的中的“羸其角”有十分相似或相同之处。 其二是,此卦“初六”爻辞中的“羸豕”和“九二”爻辞中的“包有鱼”、 “九四”爻辞中的“包无鱼”中的“鱼”两处用语,它们都与《中孚》一卦卦辞中的“豚鱼”一辞有着同一含义。其三是,“九三”爻辞中的“臀无肤,其行次且”和上一卦《央》卦“九四”爻辞的“臀无肤,其行次且”完全一样。还有,此卦卦辞的“女壮:勿用取女”,它与《小畜》一卦“上九”爻 辞的“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也不无牵连。
  《大壮》一卦是研究用“壮”的问题的,从另一方面讲,也存在着君王用“罔”来对付“壮”这一问题的;《中孚》一卦是研究“信及豚鱼”的;《央》卦是研究君主如何平息将帅在外拥兵叛乱的;《小畜》一卦是研究稳定巩固政权并兼有平息内患之卦的,那么,《(女+后)》卦与这几卦有着相似或相通之处,它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不能不耐人寻味。
  不能不这么说,《(女+后)》卦也有它用“壮”挟持君王,使君王 “臀无肤,其行次且”以及无法“信乃豚鱼”的一面,故而君王必须“(女+后)其角”以使君王威权能够畅通无阻。
  《(女+后)》卦的这种对君王的要挟危险又来自何方呢?从《〓》卦卦辞的“女壮,勿用取女”来看,这种危险乃来自内廷,也即宫廷的女流。
  到这里,也就多少有了一点头绪。
  综如一部《周易》始终是围绕着国家政权为论述中心的;综如上一卦《央》卦是专门论述君王如何用“罔”的办法去消除平息将帅拥兵叛乱的;综如《(女+后)》卦的内容与其它几卦的内容的本质联系和《(女+后)》卦的属性,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女+后》卦是研究君王如何处理内廷问题的。
  可以说,宫廷问题也是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将帅在外拥兵自重,除了君王身边的随从毒蛊依权作祟,那么于朝廷的第三大祸害就要数内廷为祸了,这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事实。宫廷问题,在封建的原始初期,自然也不例外,故《周易》把《女+后》卦作为独立的一卦就被专门拿出来作为专题讨论。
  
   巽下乾上
  (女+后)①:女壮②;勿用取女③。
  初六,系于金(木+尼)④,贞吉,有攸往;见凶⑤:蠃豕⑥孚〓躅⑦。
  九二,包有鱼⑧,无咎;不利宾⑨。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九四,包无鱼⑩,起凶⑾。
  九五,以杞包瓜⑿,含章⒀,有陨自天⒁。
  上九,(女+后)其角⒂,吝;无咎。
  
  注释:
  ①(女+后)(gou垢):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治理内廷之卦。
  ②女壮:女性过于强壮。此处非喻身体,乃指阳刚之气,指干预朝政。
  ③勿用取女:不要取这样的女人。
  ④系于金(木+尼):“(木+尼)(nǐ你)”, 古停止车轮的木块,犹刹车。“系于金(木+尼)”是喻君王好比一个前驶的快车,应经常系着一个用金子制成的止车物,以防其出危险。此处“金(木+尼)”当贤内助之义。
  ⑤见凶:此处“见凶”如同“九四”爻的“起凶”一样,犹言豚鱼不宁, 包中无鱼,臣民远离君主之义。
  ⑥羸豕:本指瘦弱的猪,此处有借喻众生之义。
  ⑦孚〓躅(di敌zhu烛):烦躁不宁,恍惚不安。
  ⑧包有鱼:“包”,历来解释为“庖”,即厨房,但古时“包”字却并不通“庖”。古“包”通“苞”,指草木丛生。此处“包”当指沼泽草木丛生处。“鱼”,并非指一般的鱼,更非指庖厨之肉类,从《中孚》卦的“豚鱼”看,当指众生。“包有鱼”,本指草木丛生的沼泽中鱼类繁多,此处借 喻为天下苍生安然生息。
  ⑨不利宾:此处指不利于外邦。
  ⑩包无鱼:指草木丛生的沼泽中无有鱼类,喻君王失去臣民,犹《象》 辞说的“远民也”。
  ⑾起凶:见注⑤。
  ⑿以杞包瓜:“杞”(qi起),即枸杞树。此句为用枸杞树的叶子包瓜。
  ⒀含章:“章”,乐章。如《礼记.曲礼下》“读乐章”。“含章”, 指有如含有优美悦耳的乐章。
  ⒁有陨自天:“陨”(yun允),落。此句为自天而降。
  ⒂ (女+后)其角:“(女+后)”,当夷除之义。“ (女+后)其角”,指拨掉其角,去其锋芒。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天上组成。
  卦辞的“(女+后):女壮;勿用取女”,是说作为言谈治理宫廷之事的《(女+后)》卦,它忌讳的是女性过于阳刚,挟持君王;对于这样的女性,最好不要去娶。
  “初六”爻辞的“系于金(木+尼),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躅”,前半句是说君王好比一辆疾驶失控的快车,后妃应该如同一个用金子做的止车的刹车,把它经常系在车子之上,在当君王暴怒失控之时,亦即当需要刹车之时,后妃应该随时劝告君王,有如刹车停车一样,这样将会贞正吉祥;后半句是说如果不是这样,那前去一定会看见凶险:这种凶险就是臣民有如羸 弱的猪一样恐慌不安,君王有失民远民之象。
  “九二”爻辞的“包有鱼,无咎;不利宾”,是说国家臣民安生有如草 木丛生的沼泽中鱼类繁多一样,这样将不会有凶险;但是这样的国家将不利于外邦。
  “九三”爻辞的“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是说君王若受内 廷的挟持,有如臀部磨破了皮,行动艰难,这样将很凶厉;但是还不会有多大灾祸。
  “九四”爻辞的“包无鱼,起凶”,是说国君远离失去臣民将有如同草 木丛生的沼泽中没有鱼类,这样将会发生凶险。
  “九五”爻辞的“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是说君王若果能娶到 一个贤淑善良的妻子,那将如同得到用杞树的叶子包着美味可口的甜瓜,也将如同享受到悦耳奇妙的乐章,这样的福份将有如同自天上降落下来一样。
  “上九”爻辞的“(女+后)其角,吝;无咎”,是说君王对于宫廷之内那些傲桀难训的妃嫔们,要象拔掉羝羊的角一样去除掉她们的不良习性,这样做虽然难免结下怨恨,难免有悔恨和惋惜;但它终究可免去灾祸。
头像
0操作70 #
头像
70 #
0
11-02-28 04: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五〓萃〓卦
  
  《萃》卦是论述君王与天下贤士及英雄豪杰聚萃于朝廷一堂之卦,此卦中谈了君王们应如何在这些聚萃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应付一些发生的情况。
  说白了,也就是《萃》卦乃谈的是君王们应如何处理日常的君臣之间的关系问题。
  
   坤下兑上
  萃①:亨。王假有庙②: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③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孚不终④,乃乱乃萃⑤;若号,一握为笑⑥;勿恤,往无咎。
  六二,引⑦,吉;无咎。孚,乃利用〓⑧。
  六三,萃如嗟如⑨,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九四,大吉,无咎。
  九五,萃有位⑩,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上六,〓咨涕(氵+夷)⑾,无咎。
  
  注释:
  ①萃: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君王与朝臣聚萃与处理君臣日常关系之卦。
  ②王假有庙:“假”(ge格)至。此句为君王到祖庙里去祭祀。
  ③大牲:指牛羊这些大的牲畜。
  ④有孚不终:诚实的信用有始无终。
  ⑤乃乱乃萃:一盘乱哄哄的聚萃。
  ⑥若号,一握为笑:“号”,哭,此处指感情上的裂痕。“一握”,即 一握手。此句为在君与臣聚萃中,若有君臣发生不愉快之事,当握握手,破涕为笑,前嫌皆释。
  ⑦引:指君臣不合时君主主动退让。
  ⑧〓(yue跃):四时祭礼之一:一种说法指春祭;一种说法为夏祭。
  ⑨萃如嗟如:一边聚萃一边嗟叹的样子,言君臣聚萃一派悔丧气。
  ⑩萃有位:指聚萃中的当权者,犹君王。
  ⑾ 〓咨涕(氵+夷):“〓”(jin),“赍”的本字,乃带着抱着的意思。“ 咨”(zi资),嗟叹声。“涕”,眼泪。“ 〓”(yi夷),鼻涕。“涕(氵+夷)”,为眼泪鼻涕哭泣之状。“〓咨涕(氵+夷)”,乃 为带着嗟叹与眼泪鼻涕,含义为不忘忧患思虑之象。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地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第一句是说君臣聚萃一堂的《萃》卦,它自然意味着亨通。第二句是说国君王侯们在此喜庆之时,应该到祖庙里去祭祀一下:这样有利于显现 大人;也亨通、适宜和无不贞正;在这里祭祀,必须用大的牲畜来设祭,这样才吉祥。最后一句是说《萃》卦宜于前往办一切事情。
  “初六”爻辞的“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第一层是说在人才聚萃的朝堂上,国君的诚实信用要善始善终,不要有始无终,如果有始无终,将会发生君臣聚萃乱哄哄的场面;第二层是说在人材聚萃的朝堂之上,若君臣之间发生一些感情上不愉快的隙缝,应当一握 破涕为笑前嫌皆释方好,不然君臣将为仇敌;第三层意思是说,对于这些事 情,君王不要耿耿于怀,不要忧愁,要宽宏大度,前去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六二”爻辞的“引,吉;无咎。孚,乃利用〓”,此爻第一句有承接
  上一爻的含义,是说当君臣之间有一些不愉快时,君王应当主动退让,这样将会获得吉祥;也不会带来灾祸。第二句是说君王为了建立自己诚实信用的威信,应当利用到祖庙或神灵前去祭祀这一种形式。这后一句的“用〓”,含〓有一种在广众与神灵前公证的成份,也含有一种发誓的成份,亦当为《周易》的一种聚萃之道。
  “六三”爻辞的“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前半句是说如 果君王在人材聚萃的朝堂上,经常边聚边叹,这将会造成一种颓丧的不祥气氛,它一点好处也没有。后半句是说这样前去办事也不会有什么凶险,只不过一点小的悔恨和惋惜罢了。
  “九四”爻辞的“大吉,无咎”,这是一个无前提的半句话,是说《萃》 卦的人才聚萃于一堂,这本身就意味着大吉大利,它将没有什么灾祸。
  “九五”爻辞的“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前半句是说 《萃》卦的谈的聚萃之象,自当有一个主事的尊位之人,这倒不会有什么灾祸,但是这个尊位不一定就能够有孚于众望;后半句是说君王如果能从一开始就坚持贞正,那一切后悔都会消亡。
  “上六”爻辞的“〓咨涕(氵+夷),无咎”,是说国君应该经常怀着嗟叹哭泣的忧思之心,也即如《否》卦所说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警戒心,那就什么灾祸也不会发生。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1 #
头像
71 #
0
11-02-28 04: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六〓升〓卦
  
  《升》卦谈的是上升之卦,亦犹其爻辞所说的“升阶”之义。但是, 从此卦卦辞的“南征吉”和爻辞的“升虚邑”以及其它爻辞的用语来看,此卦仍属用兵侵伐之卦。也即是说,此卦谈的是在兼并时期侵伐其它邦国时所应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
  巽下坤上
  升①: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初六,允升②,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 〓③,无咎。
  九三,升虚邑④。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⑤,吉,无咎。
  六五,贞吉,升阶⑥。
  上六,冥升⑦,利于不息之贞。
  
  注释:
  ①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言谈侵伐兼并邻邦之卦。
  ②允升:“允”,参《晋》卦“六二”爻“众允”一辞,仍当有众人认 可之义。“允升”,指众人认可的对邻邦的侵伐兼并。
  ③孚,乃利用〓:与前一卦《萃》卦注⑧相同,亦言用〓祭来取信于天 下。
  ④升虚邑:指拥兵进入废墟的邑国,亦实有《颐》卦的“丘颐”之义和 《井》卦的“井泥不食,旧井不禽”之义。
  ⑤岐山:周王朝故址,在今陕西岐山县。
  ⑥升阶:乘势沿阶而上,指乘势进取。
  ⑦冥升:在昏暗不明中升进,实犹有“升阶”余波之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是说作为侵伐兼并它国的《升》卦,它有极大的亨通,它可用于显现君侯这些“大人”们;请君侯们勿要忧愁,发兵向南征进,去征服那里的邦国,这样很吉祥。
  “初六”爻辞的“允升,大吉”,是说要发兵侵吞它国,这时若能受到 公众的认可,那自然是吉祥无比。这里的公众当包括本国臣民和一些附属国的臣民以及被侵吞国家的臣民,这里有一个王师伐无道的意思。
  “九二”爻辞的“孚,乃利用〓,无咎”,是说王师在侵吞它国时,为 了建立自己的威信,当利用“〓”这一种祭祀,这样没有灾祸。对于此一爻的“孚,乃利用〓”,我们绝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政治骗局或迷信骗局,应该说,这乃是建立信用和束缚君王规范的一种形式。
  “九三”爻辞的“升虚邑”,是说发兵进入到一个颓败荒废的邑国里。 关于“升虚邑”是什么样子和怎么办,这就是《颐》卦所说的“丘颐”和《 井》卦蕴藏的“革故而井新”。
  “六四”爻辞的“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是说国君在侵伐吞并了 别的邑国之后,在回国之后,应当到岐山上去进行郊祭,这样将会获得吉祥,也不会有什么祸患。这里的祭祀不能纯粹看作一种迷信成份,也有收揽人心和庆贺性质的成份。
  “六五”爻辞的“贞吉,升阶”,是说当此时运昌顺之时,应该顺势进 取,这有如乘势拾阶而上,千万不要错过时机。此乃用兵常识。
  “上六”爻辞的“冥升,利于不息之贞”,是说由于王师侵伐的顺势发 展,自然有看不见的冥暗中的余波仍在发挥作用,如果在这种冥暗中升进, 那它亦当利于不停息的积极进取,利于王师进取之贞正。
  
头像
0操作72 #
头像
72 #
0
11-02-28 04: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七〓困〓〓卦
  
  《困》卦谈的是君侯遭遇困境的卦。此卦与《需》卦《坎》卦颇有些类似之处。所区别的是《需》卦是承《乾》卦的“潜龙勿用”而来,谈的是如何等待;《坎》卦是沦入坎陷囚笼之中,谈的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而《困》卦谈的则是陷入困境以及如何处理困境中的问题。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其作者申述的《困》卦虽“困”,但它却有令人“有言不信”的亨通的 无灾祸的利于“大人”出现与崛起的一面,这种深邃的辩证观点实在是颇有见地的。
  
  坎下兑上
  困①: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②。
  初六,臀困于株木③,入于幽谷④,三岁不觌⑤。
  九二,困于洒食⑥,朱绂方来⑦,利用享祀⑧;征凶⑨,无咎。
  六三,困于石,据于疾藜⑩,入于其宫,不见其妻⑾,凶。
  九四,来徐徐⑿,困于金车⒀,吝;有终。
  九五,劓刖⒁,困于赤绂⒂;乃徐徐有说⒃,利用祭祀。
  上六,困于葛〓⒄,于〓〓⒅,曰动悔有悔⒆;征吉⒇。
  注释:
  ①困: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君子”“大人”处于困境及如何摆 脱困境之卦。
  ②有言不信:指一般普通人不相信这个道理。
  ③臀困于株木:屁股卡在树木之中。
  ④入于幽谷:困在深山幽谷之中。
  ⑤三岁不觌:“觌”(di敌),见面。指三年不得见人面,形容困陷之深。
  ⑥困于酒食:实犹今天说的陷于酒色亨受之中。
  ⑦朱绂方来:“绂”(fu服),古指祭服;又指祭服的蔽膝。“方”, 古祭祀名,如《诗.小雅.莆田》“以社以方”。“朱绂方来”一语指祭祀。
  ⑧利用享祀:指利用祭祀这种仪式摆脱“困于酒食”一事。
  ⑨征凶:此处“征”当按征象讲比较妥,即此种迹象很凶险。
  ⑩困于石,据于疾藜:困于石缝之中,卡于疾藜之内。亦实“初六”爻 的“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之义。
  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言老窝被人抄没。
  ⑿来徐徐:悠然自得之貌。
  ⒀困于金车:犹困于财帛之中,言胸无大志。
  ⒁劓刖:割掉鼻了;剁掉脚。
  ⒂困于赤绂:指整日困于祈祷祭祀之中。它有别于“利用享祀”一义。 前一种是浑浑噩噩的迷信之义;后一种虽也有虔诚之义,但可以说把祭祀仅当作一种仪式。
  ⒃说:脱。
  ⒄困于葛〓:“葛〓”(lei垒),植物各,一种葡萄类藤木。此句为 困绕于藤条之内。
  ⒅〓(nie聂)〓(wu务):荡动不安。
  ⒆曰动悔有悔:重复词,实动有悔,即被葛藤缠绕,愈动愈紧之义。
  ⒇征吉:此处指当出征才能摆脱困境之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水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前半句是说作为围 困、急难、窘迫的《困》卦,但它实际上却有亨通、贞正,并对“大人”很 吉祥以及无有灾祸的一面。这里有一个辩证性的东西。后半句是说,可惜的是这种道理一般人并不相信。
  “初六”爻辞的“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是说《困》卦 所阐述的困境就如屁股被卡在树木中间,也有如深隐于幽谷之内,其时有长达三年之久不得见人。
  “九二”爻辞的“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为享祀;征凶,无咎”, 前半句是说当国君困于酒色享受之中,就不妨取来祭服去作祭祀,好利用在神灵面前向神灵设盟誓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摆脱“困于酒食”这种困境;后半句是说“困于酒色”的迹象虽凶险,但经“享祀”之后,还是没有多大灾祸。
  “六三”爻辞的,“困于石,据于疾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是说君王若卡于石缝之中,处在荆棘之内,并且回到自己的王宫里面看不到自己的妻室,这就凶险异常。
  “九四”爻辞的“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是说一个国君,胸无大志,被囚困于眼前的珠宝财富之中,欣赏不已,不思进取,这样难免会后悔和惋惜;但是其结局还是可以的。这一爻辞类实类同“困于酒食”一爻,不过是这一爻中间缺少了一个“九二”爻的“利用享祀”的这一措施用语,就使人感到“有终”一辞无有着落。
  “九五”爻辞的“劓刖,困于赤绂;乃徐徐有说,利用祭祀”,是说当 受到割掉鼻子和剁掉脚的困境,并且在这时更受困于迷信神灵保佑,整日困于祈祷祭祀之中,这也很危险;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徐徐的予以解脱,其解脱的办法还是利用祭祀这一种仪式。解释此一爻必须注意区分“困于赤绂” 与“利用祭祀”的不同含义。
  “上六”爻辞的“困于葛〓,于〓〓,曰动悔有悔;征吉”,是说如若 被葛藤缠绕,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而且一动就有后悔,愈缠愈紧;那这时为了摆脱这种被困局面,只有出击征伐才能获得吉祥。
  最后这一爻看来只有这么解释,对于“征吉”一语,这里是否还有其它用义,也即是否还与当时某些政局或与策略有关,不祥。
  
头像
0操作73 #
头像
73 #
0
11-02-28 04: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八〓井〓卦
  
  《井》卦,若仅顾名思义,未免令古今的易学家茫茫然,不得要领。这实际上皆出于易学家们一贯孤立地研究问题,只单纯地把某一卦或某一卦的某一爻孤立起来看,仅仅在某些卦名或卦爻的抽象字眼上下功夫,而疏忽了系统地研究《周易》,没有看看《周易》本质的东西,也没有参考某一卦的 左邻右舍的卦在某一卦前后的作用,不能说对《井》卦不着边际的解释就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在研究《井》卦时,只单看《井》卦的卦名,将会发现它与《鼎》卦的卦名一样,卦名本身并无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细心地 看看《井》卦卦辞里有“改井”一辞,看看《革》亦实有出于同一义的“改命”一辞;我们又看看《井》卦在于“井泥不食”、“井渫不食”的破废和 看看《鼎》卦亦在于“利出否”、“其行塞”的破废;以及《井》卦有“井 〓”而《鼎》卦亦有“鼎黄耳金铉”“鼎玉铉”,这都说明《井》卦、《鼎》卦与《革》卦一样,皆在言谈改革,都在“鼎新”或“井新”,都在借“井” 或“鼎”在言谈革除旧貌而改换新容。
  也即是说,《井》卦与《鼎》卦一样,都在“革故”的基础上“鼎新” 或“井新”,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借“改井”,一个是借“鼎颠趾,利出否” 和为鼎改换“金铉”“玉铉”罢了。
  
  巽下坎上
  井①:改邑不改井②,无丧无得③。往来井井④,汔至⑤,亦未〓井⑥,羸其瓶⑦,凶。
  初六,井泥不食⑧;旧井无禽⑨。
  九二,井谷射鲋⑩;瓮敝漏⑾。
  九三,井渫不食⑿,为我心测⒀;可用汲⒁,王明并受其福⒂。
  六四,井〓⒃,无咎。
  九五,井洌⒄,寒泉食⒅。
  上六,井收⒆,勿幕⒇;有孚,元吉。
  注释:
  ①井:六十四卦卦名之一。改革之卦之一。乃借井为例言谈革除旧弊之卦。
  ②改邑不改井:“改邑”有上承《益》卦的“迁国”之义。此句为只知 占领别的邦国,却不知改变被占领国的颓败的“井”况。
  ③无丧无得:没有失去什么;但也没有得到什么。
  ④往来井井:指往来找水的人群。
  ⑤汔至:“汔”(qi气),靠近,接近。“汔至”指已到井边。
  ⑥亦未〓井:“〓”(ju桔),古指井绳;也指汲水。此句为到了井边,也未用绳索来打水。
  ⑦羸其瓶:气愤地把瓶罐摔掉了。
  ⑧井泥不食:井水混浊,不能食用。
  ⑨旧井无禽:指颓败的井边无有生命。
  ⑩井谷射鲋:“射”,此处指追逐,捕捉。“鲋”(fu付),本指鲫鱼, 此处孔颖达引子夏传云“井底是虾(虫+麻)呼为鲋鱼”。“井谷射 鲋”谓井底到处都是蛤蟆。
  ⑾瓮敝漏:指住家户的盛水的瓮也破漏不能用。此两句实指“虚邑”的一派破败景象。
  ⑿井渫不食:“渫”(xie屑),污秽不堪。此句为井水脏臭,不能食用。
  ⒀为我心恻:心中感到伤痛,不忍再看。
  ⒁可用汲:“汲”(ji饥),打水。指井水可以打来食用。
  ⒂王明并受其福:贤明的君王和大家一块享受井水的福泽。
  ⒃井〓:“〓”(zhou咒),用石头或砖块修缮井壁。此句为用石头或 砖块重新把井修缮一下。
  ⒄洌(lie裂):清澈。
  ⒅寒泉食:“寒泉”,甘甜、凉爽。此句为井水甘甜凉爽可以食用。
  ⒆井收:指井已修好。
  ⒇勿幕:不要遮盖。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水上组成。
  卦辞的“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上一句是说当王师进入某些邑国之后,只占领了其邑国,而却没有改变这破败国的旧井,这样做,固然没有丧失什么,但是也没有得到什么。下一句是说发现在邑国的井边,人群往来不息,但当这些打水的人走到井边,却未汲水,而是气愤地将汲水用的瓶罐摔掉了,这对侵伐占领的王师 来说,它很凶险。这一卦辞中所陈述的颓败现象有上接《升》卦“升虚邑” 的含义。
  “初六”爻辞的“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实接卦辞的“羸其瓶”而来, 是说为什么人们走近井边不汲水却气愤地将瓶罐摔掉了,这是因为井里的水太混浊不能食用;再看看破败的井周围,连一些飞禽也没有。
  “九二”爻辞的“井谷射鲋,瓮敝漏”,是说看看井底,到处都是蛤蟆; 再到人们的住房看看,房屋里的翁缸也是漏的,不能盛水。
  “九三”爻辞的“井渫不食,为我心测;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上 半句是说看到井水不堪,连我君王看了也要感到内心伤痛;下半句是说若把井修缮并淘干净,井水可以食用,这不是君王连百姓一同共受井水的福泽吗。
  “六四”爻辞的“井〓,无咎”,是说用石块或砖块将井壁从新修缮好, 这样将不会有什么凶险。这里有一个民以井以生,君以民而存的道理。
  “九五”爻辞的“井洌,寒泉食”,是说当井修缮并淘干净之后,清澈 甘甜的井水可以食用了。
  “上六”爻辞的“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前半句是说当井修好之 后,不要用井盖把它盖上,要供民众使用;后半句是说这样做有助于君侯的信用威望能布及天下,它将是一种很大的吉祥。
头像
0操作74 #
头像
74 #
0
11-02-28 04:4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四十九〓革〓卦
  
  《革》卦言谈的是改革的卦。此卦有承上卦的《井》卦的颓败现象而来。 此卦是几个改革之卦的中心。它谈的不是一般的改革,乃是“虎变”雷厉风行的改革;它谈的也不是“改井”的一般设施的改革,乃是“改命”的改革,即从上至下对其一切不利于其政权存在及其发展的颓败现象予以彻底革除,也是下一卦《鼎》卦“出否”纳新的前奏。
  不过,在研究《革》卦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革》卦中的“征”一辞不能当“征伐”讲,只能当作“迹象”讲,当“征伐”讲颇有不通之处。 比如说“六二”爻的“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此爻谈的是“己日”改 革之事,此时基本上与征伐无关,若当“征伐”讲颇不通。又比如说“九三” 爻辞的“征凶”,若当作“征伐”讲则与其“革言三就”就不贴边。二是不能把《革》卦中的“大人虎变”和“君子豹变”当作同一含义。在这两处中, “大人”与“君子”为同义语,但“虎变”与“豹变”的含义都相差甚殊。也就是说,“大人虎变”谈的是君主应该象猛虎一样进行雷厉风行的改革, 故其“有孚”;“君子豹变”谈的则是君主的改革的不彻底有如豹子斑纹一样有一处无一处,也有如“小人革面”一样仅改革一点面皮的皮毛现象,故其“征凶”。如果在这两处不能正确地理解其含义,便不能正确地理解《革》卦。
  
  离下兑上
  革①:己日②,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③。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④;无咎。
  九三,征凶⑤,贞厉;革言三就⑥,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⑦,吉。
  九五,大人虎变⑧,未占有孚⑨。
  上六,君子豹变⑩,小人革面⑾,征凶⑿。居贞,吉⒀。
  
  注释:
  ①革:六十四卦卦名之一。改革之卦之二;亦改革的中心之卦。乃论述君王如何变革之卦。
  ②己日:一个卦里连用两个“己日”,由此可见并非泛用。但自古以来没有有关“己日”的确切注释。查《周易》《丰》卦卦辞中有“宜日中”一辞,此“日中”乃言日中午极丰盛之时。若按此“日中”所言时间用语的用法,“己日”用法也当效此。“己”时在中国计时排位上,它排在天干“甲、乙、丙、丁、戍、己、庚、辛、壬、癸”的第六位,若按太阳上午、中午、下午的计时看,它当值日过中午偏西下斜之势;故“己日”当按日己过极盛转衰之时讲。此处有喻国势由盛转衰之迹象。
  ③巩用黄牛之革:“巩”,牢固。此处指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和腐朽社 会势力。“革”,古兽皮加工去毛曰“革”;再加工变柔曰“〓”(weī)。由于此卦为 变革之卦,其它各爻均谈的是变革之事,因此,这一“革”字也当指变革,而不是指一般牛皮或牛皮条。“巩用黄牛之革”,是说对原来根深蒂固的腐朽的社会现象和势力,必须象加工黄牛皮那样予以变革,绝不能等闲视之。
  ④征吉:“征”、迹象。“征吉”,迹象很吉祥。
  ⑤征凶:迹象很凶险。
  ⑥革言三就:这里可能两种含义兼而有之。一种指再三慎重考虑并制定出改革的方针政策;一种指再三向国人宣传改革的利弊得失和再三申饬改革的命令。若按“革言三就”前有“征凶,贞厉”后有“有孚”来看,将更偏重于后一种意思。
  ⑦有孚改命:接上爻“革言三就,有孚”,乃言上下同心于改革。“改 命”,有关国家政权命运的政策。
  ⑧大人虎变:君主应象猛虎一样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
  ⑨未占有孚:“占”,占卜。此句是说君主的革除旧弊用不着占卜也会 得到上下的赞誉和信服。
  ⑩君子豹变:喻君主的改革有如豹子斑纹一样有一处无一处。
  ⑾小人革面:指小人们应付差事,只做一些表面文章。
  ⑿征凶:迹象很凶险。
  ⒀居贞,吉:君王居而守正则吉祥。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是说作为言谈改革的《革》卦,它就应该在国势由盛转衰,即国家已出现不景气现象之时就应着手进行,不要等到腐烂不堪不可收拾之时再进行改革,这样就晚了。“己日” 之改革,它将有孚于众望,它乃有极大的亨通,它也利于贞正,一切悔恨将会消亡。
  “初九”爻辞的“巩用黄牛之革”,是说对过去存在的不利社会发展的 根深蒂固的腐朽社会现象和势力,必须象加工难以加工的黄牛皮那样予以变革,不可等闲视之,不然,虽变革等于不变革。
  “六二”爻辞的“己日,乃革之;征吉,悔亡”,此爻实类同卦辞,是 说要进行改革,只有在“己日”进行;只有在此时,其迹象才吉祥,一切后悔才会消亡。
  “九三”爻辞的“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前半句是说在改革 的过程中,将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改革的凶厉迹象;后半句是说在此之时,应当再三宣传改革的利弊得失,再三申饬改革的命令,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臣民的相信和赞许。
  “九四”爻辞的“悔亡,有孚改命,吉”,此爻有接上爻“革言三就, 有孚”之义,是说当通过再三宣传申饬改革之命令,改革中所遇到的凶险才会消除,一切后悔才会消失,人们才会上下同心地相信改革,这样做是很吉祥的。
  “九五”爻辞的“大人虎变,未占有孚”,是说作为改革的圣贤明君, 要改革,就当如猛虎一样进行雷厉风行的进行改革,这样改革,就是用不着进行什么占卜,也会有孚于众望的。
  “上六”爻辞的“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此爻的前 半句是说君王的改革进行得不彻底,仅仅做了一些有如豹子斑纹一样的有一处无一处的变革,也有如小人仅仅做了一些表面文章,这种改革是一种凶险的迹象;后半句是说在此之时,君主只有居而守正,不流入歪门邪道,方可保吉祥。此一爻是与“大人虎变”的改革相对而言的,是批判改革的不彻底和揭示其后果的。
  
头像
0操作75 #
头像
75 #
0
11-02-28 04: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鼎〓卦
  
  《鼎》卦上接《井》卦和《革》卦,它是言谈改革的第三卦。《鼎》卦利用“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和给鼎重从装上“黄耳金铉”“玉铉”的形象来谈改革后的可喜收获,同时也提出由于改革不慎而带来“鼎折足”的可怕结局。鼎,不仅是一种炊具,也是一种政权的象征,自古每有“ 问鼎”“定鼎”之说,《周易》把《鼎》卦列为改革之卦,将更能说明它意义的深远。
  
  
  巽下离上
  鼎①: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②,利出否③;得妾以其子④,无吝。
  九二,鼎有实⑤,我仇有疾⑥;不我能即⑦,吉。
  九三,鼎耳革⑧,其行塞⑨;雉膏不食⑩,方雨亏⑾。悔,终吉。
  九四,鼎折足⑿,覆公〓⒀,其形渥⒁,凶。
  六五,鼎黄耳⒂金铉⒃,利贞。
  上九,鼎玉铉⒄,大吉,无不利。
  注释:
  ①鼎:六十四卦卦名之一。改革之卦之三。乃以鼎为例言谈除旧鼎新之卦。
  ②鼎颠趾:鼎的足被颠翻了。
  ③利出否:利于倒出鼎中原有的腐臭的食物。
  ④得妾以其子:指鼎颠翻倒掉了旧的腐臭的食物,又重新装进了新的食物,它如同又找了一个妾重新生了一个儿子。
  ⑤鼎有实:实接上爻“得妾以其子”,说鼎中又装进了新的食物。
  ⑥我仇有疾:“疾”,古通“嫉”。此句为遭到了我仇辈的嫉恨。
  ⑦不我能即:不能把我怎么样。
  ⑧鼎耳革:“革”,变形。鼎的耳部发生了变化,此处指变形不能用。
  ⑨其行塞:鼎的耳部变形或毁坏,举鼎器插不进去,不能用。
  ⑩雉膏不食:“雉”(zhi),野鸡。“膏”,肥美。此句指肥美的野鸡 肉不能食用。
  ⑾方雨亏:“方”,正在;正当。“亏”,毁坏,如《诗.鲁颂.〓宫》 的“不亏不崩”。“方雨亏”指野鸡肉正在被雨霉坏。
  ⑿鼎折足:鼎的足被折断了。
  ⒀覆公〓:“〓”(su诉),食物。此句为倒翻了鼎中的食物。
  ⒁其形渥:“渥”(wo卧),沾湿。此句指倒出的食物弄脏了鼎身。
  ⒂鼎黄耳:用金子制成的鼎耳。
  ⒃金铉:“铉”(xuan旋),举鼎的器具。状如钩,铜制。使用时,以之提鼎两耳。或谓木棍亦称铉。“金铉”,言为用金制成的举鼎器。
  ⒄玉铉:用玉制成的举鼎器。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鼎:元吉,亨”,是说作为革故鼎新的《鼎》卦,它有很大的吉祥,它亦很亨通。
  “初六”爻辞的“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前半句是说 原来的鼎,颠翻了鼎足,这倒利于倒出鼎中原来腐臭的食物;后半句是说把它刷洗干净,重新装进新的食物,这倒好象又找了一个小妾又生了一个儿子一样,这倒并没有什么灾祸。
  “九二”爻辞的“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前半句有承接 上爻之义,是说倒掉了原来鼎中陈腐恶臭的食物,又刷新干净重新装进了新的食物,这样“鼎有实”的变革,倒引起了我仇辈的嫉恨;后半句是说我的仇辈虽然在嫉恨我,但他又不能把我怎么样,这样倒很吉祥。
  “九三”爻辞的“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前一句是说由于鼎耳的变形或毁坏,使举鼎器塞不进鼎耳,以致使鼎不能使用;由于鼎不能用,不能用它来烹饪食物,使得肥美的野鸡不能食用,倒被正在下的雨霉坏了。后一句是说这鼎不能用,倒促使变革,开始看起来很后悔,但结果却很吉祥。这里的“终吉”实就是后几爻的“鼎黄耳金铉”与“ 玉铉”。
  “九四”爻辞的“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是说当鼎足折断了, 鼎被毁坏了,被烹饪的食物被颠翻,其鼎中的食物倒出来沾污了鼎的全身,这样就很凶险。此一爻当喻国家的政权从根基遭到了破坏。
  “六五”爻辞的“鼎黄耳金铉,利贞”,是说鼎通过革故鼎新之后,鼎 又换上了黄色的金耳,也从新配上了用金子制成的举鼎用的“铉”,这样变革很宜于坚守贞正。
  “上九”爻辞的“鼎玉铉,大吉,无不利”,是说鼎又重新配上了玉制 的举鼎器,这样将意味着很大的吉祥,也意味着无不顺利或无不适宜。
  实际上这一爻不过是一个重复,不过更多了一些赞誉之辞,也是为了填充六个爻位,它本身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6 #
头像
76 #
0
11-02-28 04: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一〓震〓卦
  
  《震》卦的震,是借雷震的震,但自不当仅指雷震的震,它有一种震动、震撼、震惊、震慑综合的意思,也即指超过一般人承受压力而造成的骇异局面。《周易》作者通观震荡的现象论述了《震》本身“无眚”,它乃是一种 正常现象,要怨恨,也只能怨恨自己的承受能力;也论述了在震荡中,只有英贤之辈才能“不丧匕〓”才能“笑言哑哑”,才能从容不迫,而一些平庸 无能之辈在震荡中,那只有“震索索,视矍矍”,只有恐慌不安。可以说,这是一篇在评论与鉴别人材的卦。
  自然,这一卦毫不例外地应用于国家政权及其国君本身。
  
  震下震上
  震①:亨。震来〓〓②,笑言哑哑③;震惊百里,不丧匕〓④。
  初九,震来〓〓,后,笑言哑哑,吉。
  六二,震来⑤,厉,亿丧贝⑥;跻于九陵⑦,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苏苏⑧,震行无眚⑨。
  九四,震遂泥⑩。
  六五,震往来⑾,厉;亿无丧⑿,有事⒀。
  上六,震索索⒁,视矍矍⒂,征凶⒃。震不于其躬,于其邻⒄,无 咎。婚媾,有言⒅。
  
  注释:
  ①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震动”以及如何对待这些所谓“震 动”之卦。
  ②〓〓(xi细):《广韵》一书注为虎警貌,为恐怖之义。
  ③哑哑:笑貌。
  ④不丧匕〓:“匕”,古指勺匙一类用具;也指箭镞。“〓”(chàng唱),
  古指祭祀用的香酒;也指装箭镞用的袋子。此处“不丧匕〓”,不知 是指在震动中从容不迫的祭祀神灵时没有失落掉祭祀的用具和洒掉香酒,还是在震动中不落拓失魄的丧失掉装有箭镞的袋子,确切含义不明。不过此一句主要指从容不迫,满不在乎,乃谈英雄本色之义。
  ⑤震来:震动刚来之时。
  ⑥亿丧贝:“亿”,古称万万为亿,又称十万为亿;古又通“臆”,预 料、揣度之义;王弼又在此注为“噫”,语助词。除此之外,“亿”在古代还没有别的注释。通观起来,此处还是作“臆”讲为妥。“贝”,古货币,此处泛指钱财。“亿丧贝”,指预料丧失惨重。
  ⑦跻于九陵:“跻”(ji击),登,升。“九陵”,古无此专辞,古舜 葬于九嶷山,不知是否指此?又《书.禹贡》有“九山刊旅”,此“九山” 泛指九州之山,不知此“九陵”是否借此或类此“九山”而泛指天下高山同巨岳?含义不明。不过“跻于九陵”当指登上九陵之上去。
  ⑧震苏苏:“苏”,古通“〓”。“震苏苏”,言在震动中恐惧不安。
  ⑨震行无眚:“眚”,过失;罪过。“震行无眚”,乃言震本乃为一种 正常现象,它本身并没有过失和罪过。
  ⑩震遂泥:“遂”,古指道路。此句指震动得连道路也震撼为泥土。
  ⑾震往来:震动往去而又复来。
  ⑿亿无丧:预料不会再丧失什么。
  ⒀有事:“事”,指侍奉宗庙社稷。“有事”,指国家政权还存在。
  ⒁震索索:恐惧貌。亦犹《履》卦“履虎尾,(朔+心) (朔+心)”的“(朔+心) ”字一用。
  ⒂视矍矍(jue决):惊惶回顾貌。
  ⒃征凶:迹象很凶险。
  ⒄震不于其躬,于其邻:“躬”,自身。“邻”,此处指邻国。此句言 震动之祸发生在别的国家不发生在本国。
  ⒅婚媾,有言:指在震动不安中不宜于谈婚嫁迎娶。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震: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是说作为震动的《震》卦,它本身亨通。《震》卦之震,虽然其来有如猛虎到来的恐惧之状,但圣贤君子却能谈笑风生,泰然处之;《震》卦之震,虽然它能震惊百里,但君子圣贤却能在宗庙里祭祀时不会因震而惊失祭器或在征途中因震惊而失魂落魄而丢失装有箭镞的袋子。
  “初九”爻辞的“震来〓〓,后,笑言哑哑,吉”,是说在震来之初, 虽能使人感到震惊,但君子却能无所畏惧而笑言哑哑,这就很吉祥。
  “六二”爻辞的“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前 半句是说震动刚来之时,是很凶厉的,预料难免有财富丧失;后半句是说在此震动初来之时,最好登上一些山岳暂时躲避一下,对于造成的损失,不要去追逐,用不了七日,它就会失而复得,亦《周易》一贯的“君子用罔”而 不“用壮”的明智之举。
  “六三”爻辞的“震苏苏,震行无眚”,是说震动虽然能使一些人感到 恐惧不安,但震乃本是一种常有现象,它本身并没有过失和罪过。含义之下,要怪罪只能怪罪自己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九四”爻辞的“震遂泥”,是说震动之凶厉,它连道路也能震成泥土。
  “六五”爻辞的“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是说震动过去又复回 来的震动,仍然有凶厉的一面;但它震去又震来,毕竟为强弩之末,预料再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宗庙社稷的奉祀还是不会中断的。
  “上六”爻辞的“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 婚媾,有言”,第一句是说一个人若在震动面前吓的发抖,连眼睛也惊慌回顾不已,这样的迹象很凶险。第二句是说震动不是发生在本国,而是发生在邻国,那对自己本国将不会有什么灾祸。最后一句是说在震动不安之中,将不利于谈婚嫁迎娶喜庆之事。
头像
0操作77 #
头像
77 #
0
11-02-28 04: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二 艮 卦
  
  《艮》卦谈的乃是如何抑止自己言行的卦。也即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一切必须审慎抑止为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艮下艮上
  艮①:艮其背,不获其身②;行其庭,不见其人③,无咎。
  初六,艮其趾④,无咎;利永贞。
  六二,艮其腓⑤,不拯其随⑥;其心不快。
  九三,艮其限⑦,列其夤⑧;厉,薰心⑨。
  六四,艮其身⑩,无咎。
  六五,艮其辅⑾,言有序⑿,悔亡。
  上九,敦艮⒀,吉。
  
  注释:
  ①艮: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抑止自己言行之卦。
  ②艮其背,不获其身:走到别人背后,突然抑止,还没有靠着别人身体。
  ③行其庭,不见其人:走进别人庭院,突然抑止,还没有看见别人家中之人。
  ④艮其趾:从脚步上抑止自己。
  ⑤艮其腓:“腓”(fei肥),小腿肚。从小腿上抑止自己。
  ⑥不拯其随:无法拯救其行动。
  ⑦艮其限:“限”,门槛。指快到门槛时抑止自己。
  ⑧列其夤:“夤”(yin银),通“胂”(shen慎),夹脊肉。“列其 夤”指裂断了脊背的肉。
  ⑨薰心:“薰”(xun勋),熏的异体字。“薰心”,指烈火烧薰其心。
  ⑩艮其身:要抑止自己,当全身抑止。
  ⑾艮其辅:“辅”,牙床;此处为口舌言语。“艮其辅”,指把紧牙关, 抑止言语。
  ⑿言有序:说话有条有理,滴水不漏。
  ⒀敦艮:敦厚诚实的抑止。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是说作为抑止自己行动的《艮》卦,要做到好象走到别人身后能够突然停止,但还不至于碰到别人身上;象进入别人家院而突破停止,却还没有进入别人家室看见别人家里的人,这样恰到好处的及时的抑止自己,那将不会有什么灾祸。 此卦辞颇有些立即停止,化险为夷之义。
  “初六”爻辞的“艮其趾,无咎;利用贞”,是说一个人要抑止自己的行 动,应该从脚下开始,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或犹犹豫豫,这样将无灾祸;这样
  做也利于永远坚持贞正。
   “六二”爻辞的“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此爻有接上爻“ 艮其趾”之义,是说要抑止自己的行动,应该放在脚下,不应该放在腿肚上,若不从脚下抑止自己的行动,而是从小腿肚上抑止自己的行动,这样是抑止不了自己的行动的;这种企图从小腿肚上抑止自己的行动只能带来心中的不愉快。
  “九三”爻辞的“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是说脚步已到了迈进门 槛的时候,才想起了抑止自己的行动,这样的抑止实际上是控制不住的,它会裂断脊背上的肉的;这样做是很凶厉的,它有如火烧薰心一样难受。
  “六四”爻辞的“艮其身,无咎”,是说一个人要抑止自己的行动,要 从全身做起,这样才免于灾祸。
  “六五”爻辞的“艮其辅,言有序,悔亡”,是说一个人不仅在该抑止 自己行动时去抑止自己的行动,也要抑止自己的言语,要把住牙关,要做到不随便说话,要做到说话有条不紊,这样后悔才能消亡。这一爻辞颇有些孔子《系辞》中说的“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的含义,只不过是孔子注错了地方。
  “上九”爻辞的“敦艮,吉”,是说要抑止自己的言行,必须要有敦厚 的德行才行,只有敦厚诚实的抑止,才会吉祥;不然则会变为小人的投机取巧,既害人,又害己。
头像
0操作78 #
头像
78 #
0
11-02-28 04:4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三 渐 卦
  
  《渐》卦谈的是办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渐》卦为了阐述此理用“女归”、“妇孕”和“飞鸿”作了例子。
  在研究此卦时,要弄清几个问题,一是办事要循序渐进,不要超越常规; 不然则有欲速则不达之义。二是用飞鸿作例说明办事循序渐进到它应该去的 地方;并不是渐进到它不应该去的地方。三是当境况不佳时,要耐心等待, 切莫操之过急;对这一事用“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作了说明。
  实际上,此一卦与下一卦《归妹》卦用义基本相同:此一卦在言循序渐 进之利;下一卦在谈急于求成之弊。
  
  艮下巽上
  渐①:女归②,吉,利贞。
  初六,鸿渐于干③,小子厉④;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⑤,饮食(行+干)(行+干)⑥,吉。
  九三,鸿渐于陆⑦,夫征不复⑧,妇孕不育⑨,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⑩,或得其桷⑾,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⑿,妇三岁不孕⒀;终莫之胜⒁,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⒂,吉。
  
  注释:
  ①渐: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办事循序渐进之卦。
  ②女归:“归”,古谓女子出嫁曰“归”。“女归”,谓女子出嫁。
  ③鸿渐于干:“干”,古指涯边、水边,亦通“涧”。此句是说鸿鸟渐渐飞到涯岸、水边或山涧。
  ④小子厉:此处“小子”有小人的蔑称之义。言下之义对君子吉,对小 人凶厉。
  ⑤鸿渐于磐:“磐”(pan盘),厚而大的石头,亦即巨石。此句为 鸿鸟渐渐飞到涯岸山涧的巨石之上。
  ⑥饮食(行+干)(行+干):“(行+干)(行+干)(kan看)”,和乐貌。此句形容鸿鸟在水边磐石的觅食悠闲貌。
  ⑦鸿渐于陆:“陆”,古亦指大土山。此句为鸿鸟渐渐飞到大土山上。
  ⑧夫征不复:丈夫出征一去再也不复回。
  ⑨妇孕不育:犹言孕妇难产。
  ⑩鸿渐于木:鸿鸟渐渐飞到树上。
  ⑾或得其桷:“桷”(jue觉),古本指方正的椽子,此引伸为平直的树杈。此句指鸿鸟落到一个平直的树杈之上。
  ⑿鸿渐于陵:“陵”,丘陵。此句为鸿鸟渐渐的飞到丘陵之上。
  ⒀妇三岁不孕:一个妇女三年怀不上身孕。
  ⒁终莫之胜:但终究有一天会怀孕。
  ⒂仪:古指送与别人作祝贺或祭奠的礼品。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渐:女归,吉,利贞”,是说作为循序渐进的《渐》卦,它有 如同女子出嫁一样,如能按照女子出嫁程序那样一步一步走,那就很吉祥,也宜于贞正。
  “初六”爻辞的“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这一爻,我们固然不能说它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句子,但却容易造成误会。比如说一些人便将 “鸿渐于干,小子厉”理解为“鸿雁飞起来逐渐前进到水涯旁边,落伍离群,显得不安;象征着年幼无知的孩子有危难”。实际上,这一爻的前半句要完 整,应该写成“鸿渐于干,君子吉,小子厉”。如其不然,《渐》卦本身象征着吉祥;鸿鸟又落到它应该去的涯岸水边,那又何来“厉”一辞呢?这里的“厉”,它只能说此爻对“小子”“厉”,它如同《遁(代)》卦的“好遁(代),君子吉”一语。这一爻的上半句是说鸿鸟渐渐飞到它常去觅食的涯岸水边,这很吉祥,但这只能对君子吉,对“小子”也即小人就凶厉了。下半句是说由 于鸿鸟渐渐地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自然遭到一些人的“有言”攻击,但“ 有言”归有言,鸿鸟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这将会是无灾祸的。这里的“有言”,颇有些《鼎》卦的“鼎有实,我仇有疾”的用法。
  “六二”爻辞的“鸿渐于磐,饮食(行+干)(行+干),吉”,此爻是说鸿鸟渐渐地飞到它本应觅食的涯岸水边的巨石上,在悠然地觅食,这就很吉祥。
  “九三”爻辞的“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前半句是说鸿鸟渐渐地飞到它不该去的土山上,那将如同丈夫出征不能复回,也如同孕妇怀孕却又难产,这样将很凶险;后半句是说鸿鸟飞落到大土山上,却能远眺,这倒利于防止敌寇侵袭。
  “六四”爻辞的“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是说鸿鸟在涯岸水边觅足食之后,渐渐地飞到它常去栖息的树木之上,或者能落到一个的平直的 树杈上,这将无有灾祸。
  “九五”爻辞的“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前半句是 说鸿鸟渐渐地飞到它不该去的丘陵上,这如同一个妇女三岁不能怀孕一样;后半句是说,但是女人终究还是要怀孕的,这是无法战胜的,不过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这样结果将是吉祥的。这里的“终莫之胜”,除了指妇女怀孕之外,也包括“渐”于丘陵之上的鸿鸟还会离开丘陵而去这一终局。
  “上九”爻辞的“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成功的爻辞:此爻为“吉”,与《渐》的卦义倒也吻合,无可非议;鸿鸟羽毛 可作礼品,也当吉祥,亦无可非议;但此爻却用鸿鸟渐渐地飞落到它不该去的大土山上,而且其羽毛被人猎取,这于人“吉”,对于渐渐的飞鸿来说,却非“吉”兆。这一爻辞,其作者突出于类似“九五”爻的“鸿渐于陵”而 又“终莫之胜”的动机,但此爻辞却并不周全。此爻要改一下,当改为“鸿 渐于陆,终仍渐于干、磐、木,无咎;其说(脱)羽可为仪,吉”。即是说鸿鸟渐渐地飞落到它不该去的大土山上,但它终究还是要渐渐地飞到涯岸水边或树杈之上,因为那是觅食和栖息的地方;在土山上捡回鸿鸟脱落下来的羽毛,把它当作为贺仪奠礼,这很吉祥。
头像
0操作79 #
头像
79 #
0
11-02-28 04:4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四 归 妹
  
  《归妹》,历来皆将此卦解释为“象征婚嫁”。这是一个误解。只所以 如此,是人们只看到《归妹》在谈婚嫁或“归妹”本义就是嫁娶,并没有弄 清楚“归妹以须,反归于娣”是说越常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的;也没有弄清 楚“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是言谈耐心等耐时机以求良机的......;所谓《归妹》的谈婚嫁一事,实不过借喻而已。正如在谈《渐》卦时说的那样:《渐》卦与《归妹》卦乃为对应的两卦,它们阐述的是同一个哲理,《渐》卦在谈办事循序渐进之利,《归妹》卦则在谈办事急于求成之弊,这乃是此两卦的宗旨,这才是这两卦所要说的本质的东西。
  
  兑下震上
  归妹①:征凶②,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娣③,跛能履④,征吉。
  九二,眇能视⑤,利幽人⑥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⑦,反归于娣⑧。
  九四,归妹愆期⑨,迟归有时⑩。
  六五,帝乙归妹⑾,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⑿;月几望⒀,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⒁;士(圭+刂)羊,无血⒂,无攸利 。
  
  注释:
  ①归妹: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言办事急于求成,亦即欲速则不达之卦。
  ②征凶:此处“征”当按迹象讲。
  ③归妹以娣:“娣”(di地),古代称夫之妾曰“娣”。此句指将女子嫁与别人做小妾。
  ④跛能履:跛着一条腿尚能走路。
  ⑤眇能视:瞎掉一只眼睛尚能看见。
  ⑥幽人:参《履》卦“九二”爻“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二处“幽人” 同出一义,皆指深居九五之位的君王。
  ⑦归妹以须:“须”,片刻,少时。此句言出嫁女子勿勿忙忙,片刻便 办妥。
  ⑧反归于娣:反而仍然落到了做小妾。
  ⑨愆(qian牵)期:过期。
  ⑩迟归有时:迟一点“归妹”(出嫁),还有好的时机可待。
  ⑾帝乙归妹:殷商末代倒数第二个君王帝乙出嫁女子。
  ⑿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君”,此处指长妇。“袂”(mei妹), 本指衣袖,此处指服饰。此句有接“迟归有时”之义,是说只要等待时机出 嫁,有如帝乙出嫁女子,其长妇的服饰还不如其小妾的服饰好。
  ⒀月几望:参《小畜》一卦“月几望”一注,指到了十五月圆之时。
  ⒁女承筐,无实:女子手里虽提着筐子,但却空无一物。
  ⒂士(圭+刂)羊,无血:“(圭+刂)”(kui 亏),宰。壮士杀羊却不见血。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雷上组成。
  卦辞“归妹:征凶,无攸利”,此卦辞与《渐》卦卦辞意思正好相反, 《渐》卦谈循序渐进的“女归”,用它去办事很吉祥;而《归妹》卦谈的急于求成的“归妹”,用它去办事,迹象则很凶险,一点好处也没有。这是就整个卦义而言。
  “初九”爻辞的“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是说办事急于求成,结果落到了象出嫁女子嫁给了别人做小妾;这种结局虽很不理想,就如同是一个残废的跛子那样不称心如意,但跛子总比两条腿全残要好,虽跛,但尚能走路。若果能这样,迹象也是吉祥的。
  “九二”爻辞的“眇能视,利幽人之贞”此爻前半句有类同上一爻的意 思,是说办事急于求成,结果仍不理想,这时就如同是只有一只眼睛;但这结局总比两只眼睛全瞎要好。如果能这样,还是利于深居九五之位的君王的贞正的。
  “六三”爻辞“归妹以须,反归于娣”,是说办事有如出嫁女子,本不想去做小妾,但由于急忙出嫁,在匆匆忙忙的须臾片刻办完了出嫁之事,谁知本想弄个长妇,却没有料想到仍然落得做了个偏房小妾。
  “九四”爻辞“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是说办事有如出嫁女子,不要采取须臾片刻便办完的办法,而是等待时机。这样固然还有过期嫁不出去的危险,但是这种“愆期”,还是有时机可待的。
  “六五”爻辞“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此一爻有接上一爻“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含义,前半句是说办事有如出 嫁女子,如果不急于求成,渐缓等待,有如帝乙出嫁女子那样,这时既就是出嫁的女子去为别人做了偏房,但所出嫁时所佩之服饰还反会比其长妇出嫁时所着的服饰荣耀。后半句是说,当此十五月圆之时,方是女子选择出嫁的好日子。
  “上六”爻辞的“妇承筐,无实;士(圭+刂)羊,无血,无攸利 ”,是说办事如果象“归妹以须”,过于匆忙,那其结果必然好象一个女人虽然手中提着筐子,但却空无一物;也有如壮士在杀羊,但却不见血,这一点吉祥也没有,一点好处也没有。
  
头像
0操作80 #
头像
80 #
0
11-02-28 04: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五十五〓丰〓卦
  
  《丰》卦是一个言及王师大举征伐之卦。也即仍是一个师旅之卦。它与 言谈师旅的《师》《旅》两卦不同的是,《师》卦乃言君王立师之道,《旅》卦乃是言将帅用兵之道,而《丰》卦则直接言谈君王帅兵亲征,《丰》卦卦辞中的“王假之”和“宜日中”就是这一意思。
  在《丰》卦中,周易》又进一步论及了王师在征伐过程中所遇到与荒 淫无道之主作战的问题,遇到其邑国国君仍很精明国力仍很强盛应如何办的问题,遇到其邑国不甚黑暗仍有一些贤臣良将为辅弼当“用间”断除其左右股肱的问题,以及国人叛变夷除其君侯和敌国来章投降的问题,还有因杀戮 过甚致使被征服的邑国“三岁不觌”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篇系统地论及 王帅如何出征以及到灭亡各种类型邑国的专著。
  从另一个角度讲,《丰》卦所论及的各种情况绝不只是一种假设和虚构,应该说是一种记实。如“九四,丰其(艹+部),日中见斗;遇其夷 主,吉”,这就和周文王帅大军征伐强大的密须(今甘肃灵台县)并迫使密须国人虏俘其国君投降就是一例。
  
  离下震上
  丰①:亨。王假之②,勿忧,宜日中③。
  初九,遇其配主④,虽旬无咎⑤;往有尚⑥。
  六二,丰其(艹+部)⑦,日中见斗⑧,往得疑疾⑨;有孚发若⑩,吉。
  九三,丰其沛⑾,日中见(氵+未)⑿;析其右肱⒀,吉。
  九四,丰其(艹+部),日中见斗;遇其夷主⒁ ,吉。
  六五,来章⒂,有庆誉,吉。
  上六,丰其屋,(艹+部)其家,(门+规)其户,(门+具)其无人⒃,三岁不觌⒄,凶。
  
  注释:
  ①丰: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君王帅军亲自征伐其它邑国之卦。
  ②王假之:“假”(ge格),至。“王假之”,君王亲自前往。
  ③宜日中:宜日当午之时,喻当国势正盛之时。
  ④配主:“配”,此一字本为酒色之义(见《说文》),后人借为妃字, 失去其本义,变为匹配之义。此处“配”仍为酒色原义。“配主”,乃指贪恋酒色的荒淫无道之主。
  ⑤虽旬无咎:“旬”,一月分为三旬,每十日为一旬。此处“旬”,乃指多日。此句为和其荒淫的配主作战,就是荒废一些时日,也没有关系,也 不会遭战败之祸。
  ⑥往有尚:指征伐无道昏君,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和崇尚。
  ⑦丰其(艹+部):“丰”,本丰富,此处当盛大的 王师讲 。“ (艹+部)”(bu部),古谓日蔽云中,又有大暗 谓 (艹+部)一说。但按“上六”爻的“(艹+部)其家”“(艹+部)”当“ 日蔽 云中”和“大暗”讲则不妥。又参《小畜》一卦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的借“密云” 言战事的用法,此“(艹+部)”当按乌云般的大兵压境讲。“丰其(艹+部)”,指王帅大军有如乌云密布一样铺天盖地而来。
  ⑧日中见斗:“斗”,星斗,犹北斗,明星之谓。此处指敌国国君,犹 言其国君尚很精明。“日中见斗”,指盛大的王师在征伐途中,却发现所面 临的敌国的国君很精明,国力仍很强盛。
  ⑨往得疑疾:谓王师见此状而产生疑虑。
  ⑩有孚发若:谓君王当用诚实的信用鼓舞本国将士的士气和去感化被征 伐邑国的臣民。
  ⑾丰其沛:“沛”(qei配),盛大。“丰其沛”,基本上与“丰其(艹+部)”意思相同。
  ⑿日中见(氵+未):“(氵+未)”(mei妹 ),通昧,微暗。“日中见(氵+未)”,指被征伐的邑国尚不很黑暗 。
  ⒀析其右肱:“折”,折断。“肱”(gong公),本指臂,此处指股肱 之臣。“折其右肱”,指折断除掉其辅弼之臣。
  ⒁遇其夷主:“夷”,夷除。此句指王帅大兵压境,遇其邑国臣民叛乱, 夷除其国君投降。
  ⒂来章:“章”,表章。“来章”,为上表投降之义。
  ⒃丰其屋,(艹+部)其家,(门+规)其户,(门+具)其无人:“(门+规) (kui 亏),窥字,从门缝中看。“(门+具)”,寂静,毫无动静之义。此几句是说兵至其屋,军临其家 ,看看其住户,却寂静无有一人。
  ⒄三岁不觌:“觌”(di笛),见。此句谓三年都看不见人影,荒无人 烟之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是说作为象征王师大举进 攻的《丰》卦,它亨通无比。是说君王要帅大兵亲征,不要忧虑,只要在国力有如日当午的极昌盛时期出征就行了。
  “初九”爻辞的“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前半句是说君王征 伐的对象是一个贪恋酒色、不务政务、不体察民情的荒淫之主,既作战的对象是这么一个国君,那就是作战荒废一些时日,也没有多大关系,也不会遭兵败之祸;后半句是说,王师应该继续征进,因为这是王师伐无道之举,会得到人们认可和崇尚的。
  “六二”爻辞“丰其(艹+部),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前半句是说,当王师大兵压临到了一个国家时,却发现敌国的国君仍很精细,国力仍很强盛,不易攻克,这时不由不使征进军中的君王感到疑虑;后半句是说,当此之时,君王应该用自己诚实的信用去激励自己的将士和感化敌国的臣民,这样做是很吉祥的。
  这一爻颇有些承上一爻而来的意思。上一爻谈的是遇到昏君的办法,此 一爻谈的是遇到敌国国君仍很精明国力仍很强盛时所应采取的办法。
  “九三”爻辞的“丰其沛,日中见(氵+未);折其右肱,无咎” ,前半句是说当王师征进到一个尚不很腐败、尚不很黑暗的邑国,也即这个邑国仍有一些 贤臣良将作为辅弼,不易攻克;后半句是说,当此之时,最好是用“用间” 的办法除掉这些股肱之臣,断掉其左右辅弼,这样做,可免除征进中的忧患。
  “九四”爻辞的“丰其(艹+部),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前半句是说当王师大军压临到一个国君精明国力仍然强盛的国家时,由于部下将 士的奋力战斗和对对方臣民的感化,迫使敌国臣民夷除其君侯前来投降,这种现象很吉祥。这一爻颇有些承“六二”爻而来。而且这一爻颇有些记实感,周文王帅大军征伐密须就是这样。密须当时很强盛,国君很精明,但在周文王的征进过程中,国君战败,后又被国人擒缚赴周文王军前投降。
  “六五”爻辞的“来章,有庆誉,吉”,是说被征伐的邑国的君侯能识时务主动上表投降或遇其民变兵变夷除其君侯来上表投降,这对王师来说是 值得庆贺和赞誉的,这样很吉祥。
  “上六”爻辞的“丰其屋,(艹+部)其家,(门+规)其户 , (门+具)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此一爻的意思比较泛用,也是对上几爻的总结,是说不论遇到所侵伐的邑国的政权是彻底黑暗腐败还是不很黑暗腐败,但当战争结束获胜之后,王师所到之处,却发现其邑国或由于其原政权黑暗、人民流离失所,或由于战争
  杀戮过甚,致使户户无人,荒无人烟,大有三年不见一人之面之残迹,这样就很凶险。
  最后这一爻,也可以是对当时战争的总结,也可能是对战争的一种预见。不过几千年来的历史记载表明,自周以后的每次战争之后的数千里荒无人烟局面不能不说是这一爻辞的无数次上演。
发帖回复
查看:4787|回复:88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