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4520|回复:14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原创连载]离开新奥尔良 p15第十六章 圣弗朗西斯郡

头像
0操作61 #
头像
61 #
0
07-03-06 20: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后面的事情就是报警,喝姗德拉泡的热茶等待警察到来,录口供,取艾米车上的指纹等等这些琐事。其实害怕与惊吓过去后再想刚才发生的经过,我和艾米都笑个不停。尤其是我跟警察录口供解释身上的假钞时,警察大叔也忍不住了开始特笑大笑。大叔一边向我道歉一边仍然抑制不住的笑:

 

“对不起,真对不起,可我一想你为了你那一块钱和假钞向抢劫犯道歉我就忍不住笑,对不起对不起!”

 

最后清点,我与艾米总共损失四十一元整,外加艾米的跑车钥匙。开始劫匪把钥匙抢走我们还以为他们要劫车,后来才明白原来是怕我们开车再去追他们,所以抢了钥匙再胡乱丢掉。小孩就是小孩,看到我们几个女孩子开着门在屋里聊天喝酒,所以埋伏在邻居篱笆后的阴影里,我与艾米便成了他们的自动取款机。好在跛子翡雪先行离开了,好在他们也仅仅是抢钱而已!

 

那天晚上我没有独自回家,而去艾米家的客房睡了一夜。

 

事后我们国际吃喝协会再次聚会,姗德拉问我以后还敢不敢夜晚出门。我毫不犹豫的说:“敢!”

 

头像
0操作62 #
头像
62 #
0
07-03-06 22: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小柯的故事总是那么好看。文笔也非常从容美丽。

我也好想到新奥尔良去观光,以后可以拿着这篇文章做为指南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3 #
头像
63 #
0
07-03-09 19: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It reminds me of the years I spent at New Orleans. Really a place I would like to go back again. When did 小柯 first go to New Orleans?
头像
0操作64 #
头像
64 #
0
07-03-09 22:1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你把careole 翻译成海鲜稀饭真好玩
头像
0操作65 #
头像
65 #
0
07-03-09 23: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糖球写的真是栩栩如生啊,假钞那段看的我笑死了[em22][em22][em22]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6 #
头像
66 #
0
07-03-10 00:5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hehe,谢谢楼上同学们的关注与夸奖!

回答Burninglove的问题:俺是2000年去的。

头像
0操作67 #
头像
67 #
0
07-03-11 00: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第八章            罪之灵,恶之花

 

 

在来到新奥尔良之前,我对爵士乐压根就没什么概念。开始听爵士乐,还是因为达莫利。

 

达莫利本来是来我们学校学政治学的,自从在学校电台当了DJ就把政治学彻底抛到爪哇国去了。学校电台,因为是完全独立不靠政府也不依附于美国处于垄断地位的“清晰频道”电台公司,完全由学生管理,所以DJ们想播什么就播什么,独立标签小制作音乐人啦,批评政府的谈话节目啦,反正只要非主流就行。

 

既然达莫利是主持人,我怎么也得支持一下,所以平时有空总会开着电台听听他们千奇百怪的音乐节目当背景声音。达莫利的时段叫“爵士时间”,传统与创新爵士乐都有,听多了,渐渐开始喜欢起爵士乐来。

 

音乐原理我并不懂得,喜欢纯粹是因为单纯的感觉这旋律配新奥尔良这地方,合适!

 

传统的爵士乐,小号与黑管是少不了的,这两个都是中音为主稍微偏点高音的乐器。如果听现场,演奏这两样乐器的人常常都是闭着眼吹得摇头晃脑的,让看的人也不由得为他们觉得爽。现代爵士乐的配乐乐器主要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架子鼓,新奥尔良这里还多一样,是个跟搓衣板类似的铁皮,中间挖个洞,人脑袋钻过去,铁皮跟件马甲一样穿在身上,乐手握两把铁刷子,随着音乐的起伏用铁刷子搓这铁皮搓衣板来配节奏。

 

爵士乐分很多种,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我听不同的爵士乐。

 

头像
0操作68 #
头像
68 #
0
07-03-11 01: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月与十月是新奥尔良一年里最美的时间,我最喜欢在晴天里带着随身听放传统的、曲调欢快幽默的爵士乐,然后从拿破仑街开始向奥杜邦公园方向在圣查尔斯大街上信步闲逛。圣查尔斯大街两旁都是得数人合抱的粗大橡树,路不算太宽,路两旁的枝枝蔓蔓纠结到一起投下巨大的树荫,但阳光也总能透过枝叶间的空隙斑斑驳驳的照进来。路中间是街车轨道,隔一会儿就能开过来一辆绿皮家伙,离老远就能听到轰隆隆叮叮当当的声响。三月里杜鹃花开,十月里玉兰飘香,反正路两旁总有红红绿绿的可看可闻。

 

走到奥杜邦公园不能不拐进去转一小圈,看看喷泉,喂喂鸭子。如果太阳正好,靠近百鸟岛的地方有一截树根长到水外面,像段小浮桥,上面爬满了出来晒壳的乌龟们。一只只挤得很紧,拼命伸长了后腿和脖子,脚趾头全展开了,舒坦得真恨不得把脚蹼都撑破了。如果还有力气,那就再拐进附近的巷子里向布满古董店啊咖啡馆啊的杂货街(Magazine Street)方向晃荡,路边有气派的维多利亚式豪宅,也有房檐下头长了一排白牙装饰的粉红色的希腊复兴建筑,还有低矮破败四壁漏风的破猎枪筒屋子。猎枪筒房子尽管破,可这么好的天气,门廊上一般总会坐着位和蔼可亲牙齿都快掉光了的黑人大叔,笑眯眯的盯着路过的行人,带着浓重的南方农民口音,跟谁都“下午好、下午好”的说个不停。

 

这样惬意的日子,旋律自由奔放、节奏轻快又带着点小幽默的
“急转弯”式爵士调子是最衬新奥尔良上城的。要是想再奔放激烈些,那就应该周末去法国区北面法国人街上的“斑点猫”酒吧。

头像
0操作69 #
头像
69 #
0
07-03-11 03: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爵士蛇乐队演奏的是摇摆乐,是爵士乐中最适合跳舞,最轻快热烈的一种。乐队里每个人都是行家,开场先是大家合奏,然后按照音乐不同的段落突出一种乐器,每位乐手都能即兴发挥一段。谁的速度越快,调子越花哨就越能博得满堂喝彩。演到酣处,奏乐的汗如雨下忘乎所以,听曲的也摇头晃脑满脸沉醉。斑点猫就那么不大丁点地方,一张破沙发,几个小藤椅,去晚了就总得站着听。听了还不算,什么时候都能看见一对对兴奋的情侣在一点点大的空地上跳摇摆舞,调子快,舞步也快。高难度的抬举啊胯下攸过没那么大空间展示,普通的踢踏旋转下腰就常常有人沉迷其中,疯他个不亦乐乎。

 

我们东方人一贯是含蓄的民族,感情细腻而不外露,这样奔放而不顾他人目光的跳法我还真不大习惯,所以每次去都只是心里痒痒,但脚上却不动声色;姗德拉喜欢乐队里那个带鸭舌帽吹小号的帅哥,总是聚精会神的听,所以也不跳。我们两个去了,总是各点一杯斑点猫的水果威士忌听着音乐慢慢喝。这种鸡尾酒是斑点猫的特色,他们把各种各样的水果泡在透明玻璃大罐中的纯伏特加酒里,每次弄出来一小点加进威士忌里,果香浓郁,盖过酒精本身的苦,让人有一种这酒很淡的错觉。尽管我老爸是喝酒的能手,可我却没能遗传他万分之一的品酒本事,喝一杯就飘飘然了。

 

姗德拉是唱舞台音乐剧出身的,喝高兴了就免不了要唱两句抒情,终于有一次鼓起勇气在爵士蛇演奏的下半场上去,与他们合作了一首《天堂掉下的硬币》,一张嘴就得了满堂彩,让鸭舌帽很是赞赏。中场休息,鸭舌帽过来找姗德拉攀谈,我也凑热闹认识了几位音乐家。

 

后来姗德拉在鸭舌帽的介绍下到法国区的一家酒吧唱歌,我们国际吃喝协会周末去给她捧场,又认识了那里乐队的一个吹黑管的老头。这老头晚上演奏,上午就回他在酒吧后面老房子里的公寓睡觉,下午喝酒,手拿一塑料杯啤酒在法国区里乱晃,碰见年轻的亚洲女孩就色迷迷的打招呼。这么一位“老不正经”的家伙,黑管却吹得神乎其技,如果音符具有形状,那它们从老头的黑管里冒出来后一定是金蛇狂舞上下翻飞漫天飘落。

 

我是国际吃喝协会唯一的亚洲人,老去给姗德拉捧场,自然免不了被这色迷迷的黑管老头“特殊招待”——他邀请我和姗德拉去欣赏他的“秘密花园”。

头像
0操作70 #
头像
70 #
0
07-03-11 15: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小柯的文字让我对那个南方的城市充满了向往。。。。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1 #
头像
71 #
0
07-03-11 18: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别看新奥尔良的法国区又旧又破,街道狭窄房屋拥挤,可懂得门道的人知道街面上那些不起眼的生铁瘦栏杆门后面都是一个个曲径通幽处。新奥尔良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旅游项目,就是去发现这些藏在高墙后面的“秘密花园”。色老头的小公寓,就坐落在这样的秘密花园里。

 

穿过酒吧旁门外的一条不起眼的小黑胡同,从一片破败的木楼梯下面走过去,转个完,竟然是一座极漂亮的小喷水池,石雕的裸体小男孩微挺着小肚立在水里,右肩膀上扛着个小瓦罐,水就从瓦罐口的小眼里流出来汇入池子。水池旁边的草地里有隐蔽的小灯,向上打的灯光柔和的烘托着水流与雕塑,小男孩的笑容在恬静中又多出一丝神秘。水池旁边是红砖铺的地面,通向二层小楼的小径两旁种满了大芭蕉树,宽大的叶子摩挲着人的肩膀,夜晚的橘黄灯光给它们都镶上一层半透明的金边。

 

老头说的秘密花园当然不是指这漂亮的小院儿,而是他自己的小窝。

 

老房子,上楼的时候楼梯都吱吱嘎嘎的响,让我总担心别一脚踩个窟窿出来。

 

老头的公寓是二楼第三间,进了门,也就巴掌大一个小屋,套着微型小厨房。卧室与客厅都用这一个屋,墙上贴着花花绿绿的美女海报,典型的单身汉宿舍风格。

 

“这就是花园啊?”我不明白。

 

“你别急啊,好东西在这里。”

 

只见老头深深秘密的从壁橱里搬出来一个旧皮箱子,借着昏暗的灯光打开——好家伙,里面竟然是一整套各式各样的黑管单簧管,都泛着柔光安静的躺在箱子里。

 

“这都是我在世界各国巡回表演时收集的,好多是古董,漂亮吧!”

 

看这老家伙满脸得意仿佛七岁小孩一样天真的神情,我和姗德拉赶紧附和:“厉害,真厉害!”

 

看我们“啧、啧”的欣赏他的宝贝们,老头更高兴了,到厨房里拉开角落的小抽屉,跟献宝一样拿出来一个纸包,打开,里面是灰褐色的烟草;然后又从他的床头柜里变出来一个绿玉的小烟斗,精致极了。

 

“怎么样,试试?”

 

“我不抽烟”,我扭头看看姗德拉,“你呢?”

 

姗德拉偶尔会抽两根女士薄荷,她一看老头这些家伙事就明白了:“大麻?”

 

“嗯,”老头点点头,表情无限猥琐得看着我,“你没抽过吧?”

 

我心里真好奇啊,这种不会上瘾的毒品,美国是不是人人都抽过?

 

姗德拉拽上我就往外走:“我们先回去了,下半场就要开始了。”

 

老头嘿嘿笑着,也不说什么,一个人开始吞云吐雾起来。我回头,看那些烟雾在昏暗的黄灯里升腾,扭曲,幻化着,整个房子仿佛都变作诡怪的异度空间——云深不知身何处,身在何处啊……

 

法国区,这新奥尔良老城的心脏,除了迷人的爵士乐,毒品、颓废与糜烂腐化,已经深深的侵入了夜的灵魂,召唤着一颗颗失落了的心。

头像
0操作72 #
头像
72 #
0
07-03-11 23:5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从运河街踏入波旁街,走过一个街区,路两旁就全是大大小小的脱衣舞店,门口是一张张脱衣舞娘的半裸艳照,大标语强调着舞娘们的美艳与青春,有的还要挑逗一下过往的游人,穿着艳红高跟鞋的塑料大腿从窗户里荡秋千一样的一出一进,刺激人的感官;还有一家弄了个半透明的玻璃窗,把舞娘们摇曳扭动肢体的影子打在玻璃上。质量上乘的店家,门口都是西装革履的保镖看门,除了门票,里面还有最低消费要求。一个个年轻的躯体们把自己青春当作商品在高台上骄傲的走过,随着轻快爵士乐的节奏摇摆着,舞动着,直到最后剥掉一切伪装赤裸示人。也有便宜的小店,小二在门口吆喝着“免门票啊,快来快来”。穿过黑洞洞的门廊,昏红的灯光下是一个个肥硕的裸露的躯体,想必舞娘们年龄都已经不轻了,却还是逃脱不了卖笑的命运。也有穿着紧身皮短裤,两条皮带斜叉过裸露脊背的脱衣舞男们,在昏暗的场子里边逡巡边向男男女女的看客兜售着近身肉搏的贴身脱衣舞。他们强壮的肌肉与优美的线条,为了金钱,大概不会在乎性别的。

 

我在波旁街第一次看脱衣舞,那心情,真可以说是激动万分。

 

我们一大群中国留学生,禁不起波旁街上小贩的吆喝,反正不要门票,终于拉下脸来决定去“实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落败”,一个个脸红心跳的进了那黑漆漆的门廊。到了里面才发现根本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回事:看一位位大妈级的女人展示自己肥大健壮的躯体,并不是多么享受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尴尬与无奈的。舞娘们下了场并不作罢,还要绕场一周到每个桌子的前面索要小费。我们一行人小费给的心不甘情不愿,看到第三位,眼睛吃不消,荷包更吃不消,只好落荒而逃狼狈鼠窜。

 

第二次去时,已经经历了波旁街与狂欢节的洗礼,自然是神闲气定了许多。

 

头像
0操作73 #
头像
73 #
0
07-03-12 00: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波旁街两侧的大小酒吧们多沿袭西班牙古老建筑的风格,都有一个装饰着黑色雕花生铁栏杆的美丽阳台。每年狂欢节上面都挤满了无数游人,有看的,有现的。这条街之所以被称为色情街,除了脱衣舞店,还因为其不成文的规定。但凡在街上,如果接了别人扔给的塑料珠子,女生就要掀起上衣露出胸部,男生就只好脱裤子了。所以阳台上的人,要么拿着一大把大把的美丽珠子,等着下面有美女经过看人家脱衣露胸,要么自己做出挑逗的动作,勾引下面的人疯狂的把珠子扔上去,然后现出肉体本钱。平常周末这里就已经酥胸万点了,狂欢节的时候更是玉体横陈,香艳无边。每当有喝醉了的美女抛胸露肉,全街人就各拿照相机手机摄像机齐齐准备,在动作的瞬间闪光灯齐闪亮如白昼,真叫万众瞩目星光灿烂。看多了这些自发的脱衣表演,再看专业脱衣舞,也不过如此。

 

如果不在夜晚八、九点钟以后的高峰时段去,那些冠冕堂皇的“绅士俱乐部”脱衣舞店也是不收门票的。年轻漂亮的脱衣舞小姐们从不下台绕圈索要小费——她们在舞台上的时候下面的看客就已经趋之若鹜了,根本不必不“高雅”的特别索要。脱衣舞店明文规定,看客们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也就是说舞娘们可以动看客,但看客是绝对不允许主动摸舞娘的。不过只要不吝啬小费,这些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总会主动把或天然或人工的胸部凑过来,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习惯成自然。

 

在新奥尔良住得久了,常常接待五湖四海的朋友,这脱衣舞店是法国区观光的必经一站,去多了,各店家也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卡特里那飓风之后回到新奥尔良,带亲戚又去了一次。我只专注于同我们桌上的舞娘聊天,没曾想旁边一位大块头的男士不耐烦了,嘟嘟囔囔地说:“别聊啦,我花钱是来看表演的,又不是来听你们聊天的!”

 

肉欲,在法国区,正是因为有所欲求才有所供给啊。

 

波旁街两侧的大小酒吧们多沿袭西班牙古老建筑的风格,都有一个装饰着黑色雕花生铁栏杆的美丽阳台。每年狂欢节上面都挤满了无数游人,有看的,有现的。这条街之所以被称为色情街,除了脱衣舞店,还因为其不成文的规定。但凡在街上,如果接了别人扔给的塑料珠子,女生就要掀起上衣露出胸部,男生就只好脱裤子了。所以阳台上的人,要么拿着一大把大把的美丽珠子,等着下面有美女经过看人家脱衣露胸,要么自己做出挑逗的动作,勾引下面的人疯狂的把珠子扔上去,然后现出肉体本钱。平常周末这里就已经酥胸万点了,狂欢节的时候更是玉体横陈,香艳无边。每当有喝醉了的美女抛胸露肉,全街人就各拿照相机手机摄像机齐齐准备,在动作的瞬间闪光灯齐闪亮如白昼,真叫万众瞩目星光灿烂。看多了这些自发的脱衣表演,再看专业脱衣舞,也不过如此。

 

如果不在夜晚八、九点钟以后的高峰时段去,那些冠冕堂皇的“绅士俱乐部”脱衣舞店也是不收门票的。年轻漂亮的脱衣舞小姐们从不下台绕圈索要小费——她们在舞台上的时候下面的看客就已经趋之若鹜了,根本不必不“高雅”的特别索要。脱衣舞店明文规定,看客们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也就是说舞娘们可以动看客,但看客是绝对不允许主动摸舞娘的。不过只要不吝啬小费,这些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总会主动把或天然或人工的胸部凑过来,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习惯成自然。

 

在新奥尔良住得久了,常常接待五湖四海的朋友,这脱衣舞店是法国区观光的必经一站,去多了,各店家也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卡特里那飓风之后回到新奥尔良,带亲戚又去了一次。我只专注于同我们桌上的舞娘聊天,没曾想旁边一位大块头的男士不耐烦了,嘟嘟囔囔地说:“别聊啦,我花钱是来看表演的,又不是来听你们聊天的!”

 

肉欲,在法国区,正是因为有所欲求才有所供给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2 4:19:29编辑过]

头像
0操作74 #
头像
74 #
0
07-03-12 00: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据说当年老新奥尔良在1718年建城的时候,本来都是男子,这里安了营扎了寨,第一批跟随来讨生活的全都是妓女。肉欲的交易,从此便在新奥尔良扎下了根。现今奥尔良街上的波旁奥尔良旅馆,当年就是用来给有钱白人参加盛大的舞会,在其中挑选年轻漂亮刚解放了的自由女奴作为姬妾的地方。听朋友说,今天的新奥尔良,除了波旁街上明目张胆的脱衣舞夜店,更有需熟客介绍才能进入的色情场所,在轻柔的浪漫爵士曲中,一幕幕皮肉交易上演。由古自今,奢华下面总是腐至白骨的糜烂。

 

就是这样的地方,偏偏是爵士乐的源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爵士音乐巨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就诞生在新奥尔良的一个贫困家庭。路易斯还在襁褓之中,父亲就抛弃了家庭出走,随后母亲把他与年幼的妹妹放于祖母家寄养,自己也没了踪影。这位没爹少娘的孩子长大就是个问题青年,多次进入少管所,后来在监狱里学会了吹圆号,随着军乐队游行表演,再后来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游船演奏,直到成为一代爵士宗师。

 

与爵士乐起源密切相关的是更为古老的蓝调音乐布鲁斯。十七十八世纪的黑奴们从非洲被贩运到美国南方大种植园进行劳作,受尽折磨,于是常常唱起这个忧伤的曲调,思念故乡的亲人,哀悼悲惨的生活。这种古老的旋律并没有任何花哨的调子,甚至只要有最基本的鼓点就能唱,词也近乎于现场发挥,唱来唱去也没几句带有实质内容的,更像是一位黑人老头儿坐在门口的太阳地儿里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口齿不清的叨咕。受了一辈子苦的人,你让他说苦,那怎么能有个尽头,到头来,一句“天凉好个秋”,再咕哝抱怨两句,也无非如此罢了。

 

新奥尔良,法国区,有穷奢极欲的腐败,就有血泪交织的苦痛。瑞克夜总会里年轻舞娘们脸上言不由衷的笑容,波旁街上举着纸箱壳子做成的简易牌子兜售一块钱一杯便宜啤酒大叔们的吆喝,辣族酒吧火焰喷泉旁边以嘴喂酒的年轻女招待们的狂野放纵,通体黑色抹着青色唇膏打满鼻环耳环唇环的哥特风格叛逆青年们严肃而迷茫的眼神……
这里是物欲肉欲的天堂,这里也是沉陷与沦亡的地狱。

 

人生,在繁华的表象下,总是无边无际的苦海,一旦失去了方向,只能用欲望来麻痹自己。布鲁斯,爵士乐,大概就是新奥尔良人苦痛中唯一借以慰籍心灵的声音了吧。

 

据说当年老新奥尔良在1718年建城的时候,本来都是男子,这里安了营扎了寨,第一批跟随来讨生活的全都是妓女。肉欲的交易,从此便在新奥尔良扎下了根。现今奥尔良街上的波旁奥尔良旅馆,当年就是用来给有钱白人参加盛大的舞会,在其中挑选年轻漂亮刚解放了的自由女奴作为姬妾的地方。听朋友说,今天的新奥尔良,除了波旁街上明目张胆的脱衣舞夜店,更有需熟客介绍才能进入的色情场所,在轻柔的浪漫爵士曲中,一幕幕皮肉交易上演。由古自今,奢华下面总是腐至白骨的糜烂。

 

就是这样的地方,偏偏是爵士乐的源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爵士音乐巨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就诞生在新奥尔良的一个贫困家庭。路易斯还在襁褓之中,父亲就抛弃了家庭出走,随后母亲把他与年幼的妹妹放于祖母家寄养,自己也没了踪影。这位没爹少娘的孩子长大就是个问题青年,多次进入少管所,后来在监狱里学会了吹圆号,随着军乐队游行表演,再后来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游船演奏,直到成为一代爵士宗师。

 

与爵士乐起源密切相关的是更为古老的蓝调音乐布鲁斯。十七十八世纪的黑奴们从非洲被贩运到美国南方大种植园进行劳作,受尽折磨,于是常常唱起这个忧伤的曲调,思念故乡的亲人,哀悼悲惨的生活。这种古老的旋律并没有任何花哨的调子,甚至只要有最基本的鼓点就能唱,词也近乎于现场发挥,唱来唱去也没几句带有实质内容的,更像是一位黑人老头儿坐在门口的太阳地儿里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口齿不清的叨咕。受了一辈子苦的人,你让他说苦,那怎么能有个尽头,到头来,一句“天凉好个秋”,再咕哝抱怨两句,也无非如此罢了。

 

新奥尔良,法国区,有穷奢极欲的腐败,就有血泪交织的苦痛。瑞克夜总会里年轻舞娘们脸上言不由衷的笑容,波旁街上举着纸箱壳子做成的简易牌子兜售一块钱一杯便宜啤酒大叔们的吆喝,辣族酒吧火焰喷泉旁边以嘴喂酒的年轻女招待们的狂野放纵,通体黑色抹着青色唇膏打满鼻环耳环唇环的哥特风格叛逆青年们严肃而迷茫的眼神……
这里是物欲肉欲的天堂,这里也是沉陷与沦亡的地狱。

 

人生,在繁华的表象下,总是无边无际的苦海,一旦失去了方向,只能用欲望来麻痹自己。布鲁斯,爵士乐,大概就是新奥尔良人苦痛中唯一借以慰籍心灵的声音了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2 4:18:17编辑过]

头像
0操作75 #
头像
75 #
0
07-03-12 04: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波旁街走到繁华尽头,有一家叫做“老铁匠铺”的酒吧,一百多年历史了,墙面斑驳破败,昏暗的厅堂里乐声幽幽。最靠里的平台上放着一架巨大的三角钢琴,上面燃着一圈火光恍惚的矮烛。游客们围坐在钢琴周边手持玻璃酒杯,听一位老者如呓语般边弹边唱。我喜欢坐在远远的角落里,在黑暗中观察这些或陶醉或苦闷的人们。偶尔有穿着清凉的酒吧女在人群中穿过,浓妆艳抹的脸上是机械的笑。我去卫生间,遇到一位正抱着水池呕吐。

 

“你还好吧,需要帮忙吗?”我问。

 

“没事,……没事,”她答道,“吐完就好了。”

 

许久,她抬起脸来,肮脏的镜子中一双眼睛神色忧伤。她冲我勉强微笑了一下,低头拧开水龙头清洗池子,“好了,你用吧。”

 

我在镜子中望着她踉踉跄跄离去的背影,窄短的迷你裙刚刚包住臀部,后背几乎全裸。我忍不住回过头去向这个大概与我妹妹年纪相仿的女孩嚷了一句:“你保重啊!”

 

她停顿了一下,扭回头来,冲我笑了,几乎是口齿不清的说:“姐姐,这就是生活呀,苦乐都要吞。”

 

花一般的年纪,过分成熟的容颜与话语,这就是苦难在法国区的具像了吧,伴着这些苦于乐、酒与泪的,是来来往往的音乐家、艺术家、街头艺人们,是永远都不停息的爵士音符,生也奏,死也奏。

 

在新奥尔良,传统的葬礼被称作“爵士葬礼”。丧葬当日,家属跟随抬棺的马车迂回行进至墓地,领头的司仪手握一把红白相间色彩鲜艳的雨伞,这时候雨伞还是合起来的。爵士乐队跟随在丧葬队伍后面。待棺椁下葬,死者入土为安后,司仪立刻高举雨伞,庄重的撑开伞盖,后面的爵士乐队奏起欢快的爵士乐,整个丧葬队伍就开始歌舞狂欢。这样的风俗据说是过去的黑奴从非洲带来,他们相信死亡代表着痛苦与磨难的结束,灵魂终于升入天堂开始更为幸福快乐的人生旅程。如此幸事,只有用歌舞,用轻快的爵士乐来庆祝最为合适。

 

源于蓝调音乐的爵士乐,也只能在新奥尔良这样充满了腐朽罪恶的土地上才能生根发芽,它是罪之灵,恶之花,是宣泄,是解脱,也是升华。

 

一切古老的文化,都源于深重的苦难与折磨。

 

对我,新奥尔良就是位经历了一辈子苦难的蹒跚黑人老头儿,喘着粗气,在布满阳光的午后坐在自家门廊前的小木凳上,嘴里絮絮叨叨的哼着不清楚的词与调子,你怒其不争也好,哀其不幸也罢,他都不在乎。老头只是晒着太阳,唱着密西西比河上的船歌,哼着咿咿呀呀的布鲁斯爵士调。

 

我的眼睛挪不开步,数着他的皱纹数到发了痴,发了狂,忘了身在何处,魂漂何乡。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6 #
头像
76 #
0
07-03-12 21: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小柯, what is the music on your blog?
头像
0操作77 #
头像
77 #
0
07-03-13 12: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Burninglove在2007-3-12 21:02:00的发言:
小柯, what is the music on your blog?

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插曲。

头像
0操作78 #
头像
78 #
0
07-03-13 15: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your writing style is really like San Mao. very touching.
头像
0操作79 #
头像
79 #
0
07-03-13 16:5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的口水哗哗啊~~~~~~~

[em07]
头像
0操作80 #
头像
80 #
0
07-03-14 17:3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谢谢楼上的同学们!三毛是我的偶像,这么说,太太抬举我了,受宠若惊!

最近有点忙,白天都不能偷懒写作了,只好周末再码字。

发帖回复
查看:24520|回复:14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