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11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一路向北,有个地方叫温哥华

头像
0操作61 #
头像
61 #
0
20-12-15 00: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可惜小尹把江南专注的目光认作了感激,他还在继续念叨着:“你们见过吗?你们没有见过吗?你们在一个学校总有机会见面的吧?不会真的没见过吧。食堂啊教学楼啊球场啊总会有碰面的时候吧。别说见过了不记得啊,你两都长得挺让人难忘的。你们认识吗?认识就说句话啊,你不说话我怎么知道你们认不认识啊?”


一连串反复连贯总结起来又没什么内容的词语从小尹吧嗒吧嗒不停开合的嘴里往外蹦,江南听在耳朵里就变成了:

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吗?你说句话啊,我只是想在你临死之前多交一个朋友而已啊。所以说做妖就象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了,是人妖。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妈的,妖是妖他妈的……

头像
0操作62 #
头像
62 #
0
20-12-21 03:1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小尹兀自念叨,舒远已经笑着对江南说:“我记得你也是学生会的对吧?”


江南被他微微眯起的双眼里闪出的光砸得一阵懵,晴天被雷劈中般。呆了一会儿听见自己回答:“是的是的!你怎么会记得我?”

舒远没回她这个问题,却是又问了另一个问题:“你们后来跟食堂的斗争有什么结果吗?”


江南脑袋里回想了一下,很快大笑起来,边笑边说:“算是变相成功了吧!”她立刻切换进入八婆模式,绘声绘色跟舒远和满头雾水的小尹细细讲来。


说起来食堂不靠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江南进大学第一天去买早餐,就被食堂师傅的面条“惊咽”——惊到咽不下去。那面条都不好意思称之为条,叫面棍更合适,几根就装满一缸;硬朗且有骨气,进了嘴也不肯服帖,切不断嚼不烂相当废牙。同宿舍3个买了面条的姑娘咬牙切齿面目狰狞地吃了半天,一起放弃了。也由此对食堂没了期盼,只要别太难吃就好。


个把月下来,姑娘们把几个食堂都窜遍了,基本也掌握了点规律。一食堂的酸菜炒肉末倒是正宗,酸辣鲜香;二食堂糖醋排骨是顶顶好的,只是偶尔才做一次还不一定抢得着;清炒莴苣土豆烧牛肉麻辣牛肉干要去二楼最边上的回族食堂。


江南饮食上倒不挑剔,只要不是她爹做的那些黑暗料理,都吃得挺香。回家跟墨馨报告:学校食堂伙食不错呢。过中秋学校给每个学生发2个硬壳火腿月饼,江南又去买了10几个带回家。江洪钧吃得赞不绝口,说比老字号冠生园还强些。


墨馨看江南一个学期胖了很多,也觉得她学校的食堂应该是不错。因此江南回家报告,学生们掀起了罢买食堂饭菜的时候,墨馨第一个反应是:这些学生也太难伺候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3 #
头像
63 #
0
20-12-27 02: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事情的起因不是太清楚,据说是某天某个同学去买饭,前面排队的女生只买2两,倒得了半缸子,愁眉苦脸地走了;排在她后边一个男同学买4两,而拿到手的看起来还没人姑娘买的2两多,就跟戴白帽子的食堂师傅打起来了。那年代也没个手机录像,实况报道只有靠现场人士的口口相传。江南听到的版本是:某男同学和食堂师傅为了一个女同学打起来了。


江南默默脑补了一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场面,想想又觉得不像这么回事儿。


第一,食堂师傅打饭都有个勺,这是定量。变量么比较复杂,比如师傅当天的心情,以及来买饭的人是谁。江南同宿舍有个娇弱的妹子,吃饭是为了应个景儿,往嘴里塞几口糊弄住胃就好。她买2两饭,再少也嫌多,最后都喂了泔水桶;而江南买2两饭,对多少则要敏感得多。哪顿饭到缸子见底的时候总觉得欠几口,就疑心要么是师傅饭给少了,要么这顿酸菜炒肉末给得多了些。然而酸菜炒肉末鲜少有给多的,这账还是要算到打饭师傅的头上。也就是说这2两饭有几个状态:足量、不足量、足量而让人觉得不足;不足量而让人嫌太足。这打饭的师傅莫不是也叫薛定谔罢。可4两饭是2个2两呢,这买饭的卖饭的都是混迹食堂的老江湖了,不至于为这点子不值钱的饭伤了和气罢。


第二,食堂师傅就那么几个,没谁有潜力卷入这种类”桃色纠纷“。唯一一个年轻点眼睛大点儿的,有女朋友,跟他同在食堂工作,常常下了班同骑一辆小单车穿过宿舍区出去,看起来甚是恩爱。这小师傅断然没个在女朋友眼皮子底下作怪还要作到跟人打起来的道理。


如同大多数人只记得吴三桂造了反并不在意陈圆圆的下场一样,这次风波的起因如何并不重要,留在江南记忆里的只有那些贴在食堂门口的建议书。白纸黑字打印整齐地号召着同学们联合起来抵抗食堂低质低量的服务,罢买食堂的饭菜,没有买卖才不会有伤害,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学校领导觉得这字字铿锵的建议书,效果就相当于往屎坑扔了个炸弹,伤不到人可还不如直接伤人。食堂有多大点事儿呢?值得这样蛊惑带煽动的,看看围观学生们激动兴奋的脸。这要起了反抗的心思,队伍就不好带了。唉,连架都不怎么打的温吞水,也有咕嘟咕嘟冒泡的时候?还是不够专注于学习啊。各系各学科老师们工作没做到位,必须整顿。




头像
0操作64 #
头像
64 #
0
20-12-30 18: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和食堂的抗争活动并没像领导们惧怕的那样展开来。口号喊得很响亮,可当初提出这建议的人没想好。且不说学校周围没有多少饭馆或小吃摊,满足不了全体学生们的需求;就有,也不是人人顿顿吃得起。


学校食堂纵有万般不好,可有一样的优点:省钱。基本不以赚钱为目的,或者说不以赚钱为唯一目的。2毛钱一两米饭或者一个大馒头、4毛钱一个清炒素菜、1块5毛钱一个炒肉菜的水平,外边如何做不到。江南见一些男生常常是一只筷子上串两个馒头,口缸里装一个清炒白菜从食堂离开,一块钱都不到就可饱腹。而江南自己,偶尔下课太晚食堂关门,才去光顾一回门口的那些小吃摊。


轰轰烈烈开头的抗争,还没撑过一个星期就终结了。学生会动员全体成员撒出去的上千份调查表收回来不到一半,食堂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曾经在倡议书前涌动的人潮,依然如往昔一般四散在各个食堂来回穿梭。扔进粪坑里的不过是颗哑弹,只溅起了小小波澜,还没等空气质量受到影响便就消散了。大约是医学生们要记住的东西太多,就选择了这样不起眼的小地方把忘性发挥到极致,平衡地非常完美。


为着安抚学生们特意成立的食堂整改小组刚刚全员到位,本打算撸着袖子大救一场。宣传出去了药准备好了手术室安排好了,可病人这时候偏偏好了活蹦乱跳地走了,领导们松了口气又有些尴尬。如何收场呢?不怕,咱们中国人向来最善于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硬上的,更何况领导们都是见惯风浪的老医生。


急病好了还可以有慢性病,没有慢性病还可以有临时出现的小毛病比如胃疼感冒啥的,找解药不容易,挑个毛病还不简单么?戏台都开了,总要唱下去,不然年终工作报告总结怎么能写得好看?学生们的要求总要满足不是么?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干脆来场漂亮的整改。


于是那年暑假过完,每个回校的同学都被新食堂惊地目瞪口呆。2层高的食堂楼从里到外焕然一新,而从前仅凭着位置区分的食堂们如今也有了新的名分。除了埋在小楼最里面不起眼的回族食堂外,几个食堂门口顶上都挂起牌子。用大理石为底板做出扇面的形状,镌刻着新起的名字。这一变化堪比是家里新来了管事娘子,不但只给做了新衣裳,也看不惯大丫二丫三丫头没有名分地浑叫,立起规矩改了名字。好一派新气象!哦,还有一个不出来见客的,就随她去吧。(被放过的回族食堂默默松口气)


夕阳下,黑白底上的红字被照得闪闪发亮,硕大的“怡红”、“海棠”、“稻香”刺得人睁不开眼。


门一开,男生们面带微笑地在怡红园海棠馆稻香村窜来窜去,女生们莺声燕语地在怡红园海棠馆稻香村之间打转寻觅。寂静的青色小楼,此刻吸饱了人气,鲜活而热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个穿了崭新白制服庄严肃穆的工作人员。他们似乎连精神状态都飞升了,站在玻璃屏风后,被袅袅上升的热气衬托得仿若泥做得雕像般,高高在上冷漠地藐视俗世的红尘烟火爱恨情仇。


然而一拿起勺就打回原形。你眼睁睁看着满满一勺腌菜炒肉从盆这头舀起,抖完又抖,终将只剩半勺扣入饭盒那头。那一刻才醒悟:大妈还是那个大妈;你大爷,总是你大爷。









头像
1操作65 #
头像
65 #
1
21-01-03 00: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江南从来没有觉得喜欢红楼梦是件坏事,直到她的同学们从四处闻风而来参观她们学校的食堂。哪怕叫个团结、奋进、崇德、敬业,最多也就是没情趣。那有什么关系?医生法官和科学家应该是这世界上唯三最适合严肃认真的职业。怡红海棠稻香村这种名字配上青砖红顶的小楼,人人在面前都要把震惊难以置信到哑然失笑走个全套,跟面前弯下腰去的小尹如出一辙。


舒远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学校食堂闹的那些笑话呢?他愿意看着面前这个姑娘眉飞色舞放松的样子,好过她呆呆拘谨的杵在那里。很多时候,共患难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6 #
头像
66 #
0
21-01-06 17:1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65楼ajimm的帖子

好看

头像
1操作67 #
头像
67 #
1
21-01-12 19:4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舒远忙到8点多才有机会喘口气,端了早已凉透的饭去急诊室门口的那棵桂花树旁的石凳坐下。没吃两口,就见黑影里一个人过来,是江南。


“今天跟谁上夜班?”


”师兄好!跟陈老师。她老公带着孩子来了,一家三口正团聚呢。我出来晃会儿。“


舒远望她一眼,没再作声,细细嚼着。假如江南这时候回头,便会看见她师兄的表情有些狰狞,都是被冷掉风干了结成块的饭粒硌的,连着头也痛起来。


江南深吸口气,感受着环绕着他们的桂花香,以及身边淡淡的烟味。是个难得的安静的夜晚,没有救护车听不到吵闹,急诊大楼只发出清冷的光并没有声响,反常的幽静里桂花一阵一阵地喷出香气。若是以前,江南会觉得这味道太过浓郁,吵得人脑壳发晕。身边恰好有一股似有若无的烟味,中和了过头的甜腻,舒适得让人微醺。月光很亮,静坐的两人笼在柔柔的光晕里,像层透明胶囊一般,把这两个人这一刻和外界隔开来包裹住,停在了当下。


江南一边觉得这样的安静挺好,一边又怕太静了自己如雷的心跳会被听见,遮掩着开口问道:“师兄你急诊室轮转完了想去哪个科?”


舒远刚把最后一口饭吞下去,噎得几乎要背过气,倒了两口气才望着前面红红的十字霓虹灯牌,轻声说:“脑外科”。


“脑外科很辛苦啊!见习的时候听说过,那里一台手术站十个八个钟头是家常便饭呢。”江南有些意外,舒远看起来不算壮实,耐得住么?


“我自小就想做脑外科医生啊。我身体挺好的,你看这里急诊室的活儿也不轻松,我也扛得住。”舒远摸摸头,有点羞涩地笑了。


像是印证了舒远的话,一台救护车“哎哟哎哟”响着号就进来了。


“江南,我要开工了。”舒远赶紧站起来进去。江南看看表,陈老师的娃娃只有1岁多,小孩子睡得早,怕该要回家睡觉,这会子回去正好。


口腔科的值班室就在急诊室楼上,小小一间只放得下一张高低床。用玻璃隔开的床外边是两把椅位,家伙什倒是齐全。江南上到楼梯口,正好看见陈老师帮老公把孩子绑在背上。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见里面电话铃响。


“陈老师我去接,你忙你的。”江南低了头快步走向电话。


接完电话,江南拿了东西下楼去了。陈老师目送老公骑上单车背着孩子离开,转身看见乱糟糟的急诊室一角,江南正弯腰给病人清创。


车祸外伤,伤口在右脸从颧骨到下颌角,清理完发现伤口很深,需要分层缝合。陈老师瞄了一眼,转头问:“家属在吗?”


一个面容焦急的女人迎了上来。陈老师拿过一张缴费单,刷刷写了递过去说:“先把费用交了。”


见那女人走开,她才低声在江南耳边说:“下次记得先开单,收到费用才好继续。”


江南没说什么,只低低应了一声,手里并没有因此停住,专心找合适的线开始缝合。


很快,家属带回了盖过章的缴费单和发票递到陈老师手中。陈老师望望江南,拿了发票便上楼去了。


舒远看完X光片开了医嘱回来,正好听到江南在跟病人讲话:“麻药我打得不太多,主要是怕伤口周围软组织肿得太厉害,不好对齐,愈合以后伤痕可能会明显。脸上的伤口缝合得平整愈合会好些。你要是疼呢,就举手我再给你补点麻药。”语速很慢很低,不是平时响亮的声音,但很坚定沉稳,让人莫名的安心。



结果又是一个忙乱的夜晚。车祸的、打架的、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急病急性发作的,救护车不停地送了人来又离开,满世界搜寻需要救治的人。江南觉得医院真是聊斋中蓝若寺一样的所在。白天敛着气息收起神通,并不打眼;到了夜里,又是一番景象。四周的商店居民区都睡了,黑黑的安静的夜里,只这一处人声嘈杂热闹拥挤。大楼顶上霓虹灯牌的光穿过暗黑的云层投射向远方,灯塔一样,让人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得清楚;红色十字牌立在那里,更像古时候人们挂在屋檐处的红灯笼。那一点红,是黑夜试图吞噬一切时张开大口露出的咽喉。


吞下去了,也就没了生气;吞不下去的,到白天再恢复原状。


在这里,生死只是平常,只不过是隔着腔子里一口气的日常。这里,是阴阳的交界与交融。这红色里面有生命的尽头,这红色里面有生命的开始。


在这里活着的或者死去的,都是红尘中打滚的人们。他们和别处的人没有不同,一样沾染了烟火气,跳不脱尘世诸般牵绊感念。








头像
0操作68 #
头像
68 #
0
21-01-21 00: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忙活了一夜走出急诊楼的江南,见医院门口围了一堆堆人在看什么。本来这时候下夜班和上白班的人们,加上排了队挂号的病人们,应该如潮水一般人流涌动。可这会儿像是被下水道被塞住了,人们经过那处拥挤,要么停下来看住了,要么放慢脚步张望一下就又奔往该去的地方。


江南是打算去医院对面的巷子那里吃米线之后回家睡觉的。路过那人堆,不免也多瞧了几眼。透过缝隙,隐约见是什么人坐在地上,摆着块牌子。别是哪个病人家属来闹事的罢,江南心里叹口气,想着这种热闹还是不瞧得好,拔脚要走开,就听见一个洪亮的男声重复地喊:“刘副院长,徇私舞弊,殴打同事,天理不容!”


哎?这又是什么桥段?断不是病人家属闹事会念的词啊。再听听,这声音是听过的。江南猫着腰下力气往里钻了钻,在人与人挤着挨着的腿之间瞥见了。


坐在地上的那男人,一件白衬衣退到腰间袖子交叉绑着,精赤了上半身白花花地迎着众人的目光;他并不退缩,反而生怕众人瞧不清楚,时不时回转身把背脊献出来供人瞻仰。


脊背上,有几条红色的抓痕,从右侧肩胛下方斜挎至左腰上方,深浅不一。最厉害的那一道,也不过露了几颗血珠子,且早已经凝住了;浅的那几道,更像是精于化妆的女人腮上涂的红,模糊的一团,和周围的肌肤颜色融合地很自然但又隐约看得出血气来。


江南凑得很近了,盯着看了一会儿,突然发现这男人她认识哎。这不是消化内科的余晓鸣老师么?


余老师也是江南学校毕业的,比她高好几级,算起来也快30岁。内科学到消化系统的时候,他给他们讲课,也领着学生们去病房看病例去门诊看诊。江南对他印象很好,因为这个老师讲课很有趣,不是刻板地念书本,常见病的主要症状病理改变鉴别诊断分门别类讲得条理清晰,还给学生们总结一些他自己的记忆方法。间或穿插些自己闹过的笑话。整个内科学下来,就消化系统江南记得最轻松,比其他老师们东一点西一点到处是重点看完记不住一点好太多了。而且这余老师声音好听,长得也好看。那会儿就算韩剧的男主角也还都是浓眉大眼,单眼皮还没成为主流。可江南莫名地觉得余老师的线条流畅的单眼皮配着高挺的鼻梁,安在下颌线分明的脸上很耐看。甚至看多了,觉得单眼皮清爽利落更有韵味,比着双眼皮倒有些累赘了。


余老师平日里都是笔挺板正的衬衫配白大褂,头发也洗得干净整齐,一派清爽的气象。因此江南盯着那单眼皮认了半天,终于相信,衣冠不整坐在地上像个孔雀一样骄傲地不停转过来转过去展示自己身体的男人,真的是余老师。那张平日里对着X光片侃侃而谈的嘴,此刻正对着大喇叭用力嘶吼。


不忍心自己心里那个形象被彻底破坏,江南按下迫切想多听些下文的念头,挤出来三步一回头地走向马路对面的米线馆子。远远看见医院保卫科来了人,疏散人群维护秩序。


江南替她们科的李主任松了口气,接下来怕是该消化内科主任接了他的班去行政办公室报道了。


之前铁拐李和何仙姑的撕扯,怎么都只能算是不团结的内部矛盾。当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把伤疤翻开给自己人和外人一起看,那性质就上升了一大步,凭白让人笑话了去不说,还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而且攻击的是分管后勤的刘院长,这就不是关门进行政治学习能安顿得了的。


没过几天,处理结果写了贴在了医院宣传栏。事情经过大概是余老师因为没分到房子因此对分房小组长刘副院长怨恨在心,卷了铺盖睡到了刘副院长家门口,严重干扰搅乱了刘院长一家的生活作息。并且威胁,分不到房子就不走。被堵在家门口的刘福院长劝导无效,推搡中动了手,于是就有了门口”撒泼喊冤“那一幕。医院党委再次重申,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分房小组的工作,所有工作按照流程规则公正进行。党员余晓鸣停职停薪一个月,党内记过处分一次。








头像
0操作69 #
头像
69 #
0
21-02-05 14: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刘副院长觉得自己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代因为房事头疼的领导了。好端端实行了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偏选在自己任期的最后两年内结束,眼看要退休也没个安稳。想起来老憋屈了。年轻当兵在部队啥人没见过?啥刺头没遇过?淌些汗打几架啥事儿整不平?这要搁以前,把这小子拎起来痛痛快快打一架,打到他趴下才是。再说分房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评分制度出来,吵吵嚷嚷也是有的,还没谁扛着铺盖卷儿在自己门口赖着不走的。


道理咋说都不停,也不折腾,就安安静静睡自家门口。过会儿敲敲门,笑嘻嘻地要借个厕所用,倒让刘院长不忍心把门砸过去。这个白面小医生韧性又极好,自带干粮水把自己照顾得妥妥地,坐在楼道里兴致好得像出来郊游的孩子。遇到上下楼的人,居然还挨个打招呼。


门口坐着这么一尊神,老刘老婆和外孙都不敢出门,给娃吓得在家嗷嗷叫唤。山东大汉刘院长没憋住,出去揪着小余打算撵走。推搡几下,还没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力气使出一两分,这小医生就跑了。


一跑就跑到了大门口,一跑到大门口还脱上了。惊起呀声一片,急得老刘差点住院。


老刘管后勤这么多年,最怵的就两件事:分房和医闹。哪样都让人上火而且憋屈,有力气没地儿使。



头像
0操作70 #
头像
70 #
0
21-02-09 02: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分房好点儿,有个打分的规则管。工龄多少年,职称是什么,有没有杰出贡献,一条条按着来算积分。


用分数来判定房子归谁,和用分数判定学习好坏,是异曲同工的。


工龄长文凭头衔高有杰出贡献的或者是双职工家庭,那都是学霸。及格是妥妥地,房子是有份地,住的是能更上一层楼的。因此大多数能端正地气定神闲地接受拥护打分标准和结果。


资历浅刚入行的小年轻,则属于学渣一样的定位。工龄短职称低,差距大得就算突击学习离及格线也差老多,干脆也就放弃不去关心。他们态度最端正,平静地冷眼旁观。毕竟分房比学习好糊弄多了,只要等,熬够时间了总有机会。


最着急最折腾的就是中间这些学习不好也不差的。努努力,就评得上优等;或者争取争取,就能及格达标。他们把自己的所有条件拿出来,用打分标准细细反复称量,尽量为自己找出可加分的砝码。算来算去,心情在分得到房子的狂喜和分不到的失落中荡漾,两脚在分房那条标准线内外徘徊,踩出比心率失常病人心电图波段还颠簸杂乱的脚印。


这群人,往往意见最多也最不安分。抱着质疑和批评去检阅评分规则,他们恨不得将硬邦邦一刀切的评判标准,绕成柔软的棉线,织出自己最想要的图案。


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他们大约都是这样在那里等待著,努力着。像沙滩上的小鱼虾一般,挣扎向着海岸线爬过去,期待着浪花经过,被裹挟着卷入大海开始幸福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1 #
头像
71 #
0
21-02-09 03:4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余晓鸣毫无疑问是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的人。拿出标本涂片上找癌细胞的本领,把自己所有条件细细翻拣,还是差了点儿。唯一能动的脑筋,只能是在已婚无房这一项上有点儿添头。可女朋友说了,有房才能结婚。


于是眼下的局面就成了鸡和鸡蛋的因果问题。先抓到鸡还是先找到蛋,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在摩比斯环上奔走的小人,明明是一直前行其实不过是停在原地。最怕的是,这一切到最后会落得个鸡飞蛋打。


他曾经安心在那里排队等过,等主任副主任们换新居淘汰下来的旧房子,他安慰自己上了车等位子总要容易过等车来吧。他也看不上为了上车不惜使出各种手段插队不守规矩的人。姿态怎地那么难看。


然后突然之间事情就变了。



头像
0操作72 #
头像
72 #
0
21-03-11 03:4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先是有人说,这是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这次分不到的,以后都得自己买房。


余晓鸣不太信。打从他爷爷那辈儿起,但凡端了公家这碗饭,房子不管好赖,公家总是要给分一套的。他爸也是这样,他也应该是这样。不图这些福利,也就不费劲心思往医院挤了。


医院这地方,又跟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一样,讲究个门派和排序。一个学校毕业的,一问,生化还是谁谁谁教么?宿舍住哪栋楼啊?那里闹鬼知道吗?不用多,几句话就有了同门的情谊,前辈看你都顺眼多了。接下来就漫漫熬吧。


从住院医升到总住院医,到主治医,到副主任医,爬到主任医,清晰明确的台阶背后,都是数得清的岁月和数不清的心血。令狐冲那样年纪轻轻当上掌门人的,那是极少数。多的都是岳不群这样钻营数年一步步升任掌门的,至于当不当不得了五岳剑派盟主,那更是看造化了。


好在呢,医生这职业跟酿酒似的。只要熬过了最初的酸涩,好好呆在罐子里不出意外,总是越往后越甜,越陈越香。


余晓鸣正处在酸涩的这个阶段。钱途堪忧,前途看得见摸不着。毕业去了医药公司的同学,开着车穿得人五人六地来医院走关系,虽然气势上卑微些,对着药房主任和科主任们毕恭毕敬,但一点不妨碍和他出去吃饭豪气地砸钱买单。余晓鸣在医院里挺直的背瞬间就勾了起来,气短得很。只好安慰自己,总是公家单位,有保障又安定。


本以为安定地穿着前辈们的旧鞋,走着走着什么都会有。可这会儿倒好,鞋是穿上了,路改道儿了。刚建立起来的小小自信,被房子夸嚓砸得粉碎。


不着急是没可能的。就凭他这点儿工资,不攒个几年,根本付不上首付。家里这么小的房子,总不能结婚了还跟爹妈挤。女朋友咬死没房子不结婚,眼看这次是真排不上,他扒着指头算半天,基本都快放弃了。


这时候又有一阵风来了。说是医院领导考虑抓住最后一次机会,整个大的,打算在距离医院不远出的某小区购置一批新房当作福利房。晓鸣几乎沉底的心往上提了一半。接着又有人出来说,他小姨子在的金沙小区售楼部已经跟医院签了购买意向,买了近80套房子。晓鸣一琢磨,哎,这事儿有戏啊。拿出当年数学基本功,各种排演分析,算出自己大约还是应该入围,笑逐颜开地跟女朋友报备去了。


又过了几天,这风向开始不对。听说老刘的桌上堆起了一堆绿本本和红本本,本院离婚结婚蔚然成风。


不少同院工作的夫妻双双把婚离,也有不少同院工作的情侣双双把证领。


这数学题变化之快,华罗庚都接不来。晓鸣同学提起来的心眼看要从嗓子里蹦出来。凭实力排不到房子,和被插队排不到房子,那性质可是完全不同。其差别约等于替兄弟挨了两刀,和兄弟亲自扎我两刀。





头像
0操作73 #
头像
73 #
0
21-03-11 04: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晓鸣本来都决定放弃了,忽然又有了希望;眼看希望就要实现了,忽然又没了。他坐在那里写着病人的死亡报告,心里一阵悲愤。一开始就说抢救无效倒还好,这都吸上氧了各项指标要改善了,突然又心衰恶化抢救不过来了。家属怎么接受这样的事实呢?我又该怎么跟女朋友说房子要黄了呢?说是因为有人作弊么?想起来自己一开始还看不上这些不守规矩的人,觉得他们没底线,真是傻啊。姿态好看顶屁用,是能住还是能吃啊?


底线这东西更是,就是用来突破的。还能坚守,是因为没遇到可以戳破它的那根针。


一向老实本分的人要不管不顾了,潜力的爆发就跟打了肾上腺素一样超乎想象。余晓鸣奔着老刘家去的路上,想得透透地。大不了不在这儿混了,干脆也卖药去,说不定还早点住上新房讨上新娘呢。我也燃烧一回青春呢,以后老了说起来,老子也是干过大事的人。





头像
0操作74 #
头像
74 #
0
21-04-04 20: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AjiMM加油

头像
1操作75 #
头像
75 #
1
21-04-06 03: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余晓鸣的风波还热乎着,各种传言混进消毒药水,随之飘洒浮动在医院各个角落,搅得人人见面都有些意味深长的笑容。口腔科里各个老师们也在私下掂量揣度。


夏老师不用说肯定是能分到一套的。他晋升成主治医生好几年了,是科上的业务主干,颌面外科的手术就数他做得最多最熟。资历达标,需求也达标,至今还跟老婆孩子一起住在丈母娘单位的房子,离医院走路只要5分钟。上班下班没有交通问题。但劣势也是这个,迟到了没法用不可抗的意外当借口。再一个就是,夜班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一准儿是叫他来,不管几点。每次说起房子,他都不免气短。尽管昆明没有倒插门上门女婿这种说法,他老婆又是独生女,丈母娘可能更喜欢女儿一家跟着自己住。可户主不是自己,一抬眼满屋都是老婆家里人,总会生出点小凄凉来。


砸钱自己买房住,心疼;跟着丈母娘住,脸皮疼。脸皮属于意识层面,钱则是物质世界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早就为这两者确立了从属: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简而言之物质决定意识。二者不可得兼时,当然物质更重要。接地气的表述方式是:没脸没皮可能活不好,没吃没喝肯定活不了。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没啥不好承认的,更何况夏老师是典型的外科男医生。他并不遮掩寄住在丈母娘家的事实,还跟小尹他们打趣说,他老婆家是摩梭族,行的是母系社会走婚那一套哩。


听说他应该能分到一套新房,江南是很高兴的。


夏老师是个很幽默随和的人,也是江南的牌搭子。不,应该说,是江南的半师半友。平时闲云野鹤一样不争不抢,遇到陈老师带着徒弟占他的椅位抢病人,他也只是笑笑走开,并不多话。有了复杂不多见的手术,会让江南跟着上台做助手开个小灶。有次来了一个上牙槽骨多处骨折的病人,不顾陈老师脸色难看,他特意去给李主任打了招呼,调江南和另一个实习生做助手帮着做固定。江南犯了错,夏老师也是低声细语相告,并不让人难堪。这样的老师,江南是打心眼里崇敬的。


江南的另一个牌搭子,是罗老师。罗老师职称还只是住院医,一直没有升上去。资历弱了点,但仗着老婆是本院急诊科的护士,且肚子里怀了对双胞胎,对房子的需求急迫性非常靠前。综合考虑下来,新房没指望,旧房还是可以蹭得上的。


至于其他人,江南并不关心。她师父陈老师为了分房,整天上蹿下跳找人打听询问。值夜班的空档也会拿纸写写画画排兵布阵算积分和排名。她看在眼里只暗暗好笑,觉得陈老师念念有词那样子,像极了道士画符。她大约也知道点,陈老师这么着急是为什么。


陈老师现在的房子是她老公单位分的福利房,在城郊的林业学校。大学选址第一要素就是远离市区,因此陈老师每天上班从城边跑到医院,骑单车要50分钟,公交车还要更慢些。大人受点累倒还好,只是难为了她的小娃娃。遇到值夜班,她老公背着孩子到医院来探班,进门来那小娃娃被风呛得总要狂咳一阵,江南看了也觉得心疼。虽然没结婚,江南是懂得的。谁都想要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医生这职业注定了,看起来这三个要素里也只能靠拢个“离家近”了吧。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76 #
头像
76 #
0
21-04-10 10: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很期待。感觉爱情故事快要开始了

头像
0操作77 #
头像
77 #
0
21-04-12 15:3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很期待。感觉爱情故事快要开始了


Gr4ce 发表于 2021-04-10 10:35

怕是会让你失望,我不太会写爱情故事,感觉爱情故事都会被我写成搞笑剧了

头像
0操作78 #
头像
78 #
0
21-04-12 16: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在人世打滚求生的普通人。只是白色的大褂蒙蔽了世人的眼,无端让人以为手握生死的这群人,该是高高在上脱离俗世无欲无求的。一场房事风波,如最厉害的照妖镜,将白色制服下的凡体俗胎还原显现。江南这个旁观者,是很能理解各人的急切,甚至是感同身受的。因为她家,也曾经为了这遮头之瓦,几乎陷入绝境。


  记得8年前,单位要买断住房的所有权,又遇上江山上大学,两个口子一起开,把墨馨的家底彻底划出了个大窟窿。饶是江洪钧拼尽所有力气,接了几个出差钻林子的外业,赚来的钱也没有缓解一时困顿。


 墨馨江洪钧所在的事业单位,清水衙门一个。除了按照工龄职称发放的工资,唯一的进项就是外业补贴。江洪钧连着9个月的外业,不着家没吃没喝地往深山老林钻,熬白了头发也把自己熬出了心脏病,50刚出头的年纪就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


  躺在床上的江洪钧一筹莫展,墨馨心里也是着急的很,当着病人又不好显露出来,还得装得淡定从容。毕竟丈夫是努力地,可工资是微薄的,娃娃是自己的,房子是不买就没地方住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你能怎么办?更何况她家现下的缺口是上万块呢。

 

  最终还是回家涨红着脸跟自己的弟弟墨璋开了口。

 

墨馨和墨璋,是同父异母的姐弟。有个不靠谱的父亲,不同的母亲同样靠不住。姐弟两都在2岁左右遭遇了父母离异,因此他们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可爷爷奶奶要上班,常常就是姐弟两人作伴。因为墨馨大了弟弟10岁,在弟弟的成长里自然代替了母亲的角色,两人关系比寻常姐弟更亲密。

 

  墨璋虽然出自余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但他毫无遗漏地把父亲不爱学习的基因全盘接了下来。也算没有出生在现在这样从幼儿园就填鸭式教育迫害式学习的社会,那时候连“冷”“泠”都分不清也是能小学毕业的。胡乱念了几年,混到刚开始长喉结的年纪他就出来工作了。



头像
0操作79 #
头像
79 #
0
21-04-12 16: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熬到终于动乱过去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百废待兴,可也还没兴到让小学毕业的墨璋给社会做贡献。因为长期做电焊烧坏了眼睛,于是墨馨找人给弄了个伤残证明,给他办了工伤内退。以后看病不愁,只是工资少得可怜。才30岁出头的墨璋不能真闲着,就去跟着他爹混。

 

墨馨她爹,搁旧社会那就是个纨绔子弟。虽然后来经历了新社会,也没好好改造,依然靠了张嘴游走江湖。别看他上学不行,可找关系钻营是把好手。加上脸皮厚胆子大心黑眼光准,早早在80年代初当起了个体户,盖房子。 

 

   事实证明跟如今一样,盖房子卖的确是赚钱的买卖。墨璋自从不翻旧账不计前嫌上演了一出认父做爹的戏码之后,很快赚了好几桶金。眼睛虽然还是没治好一样的瞎,可腰越来越粗,气越来越壮,脖子上不套根拇指粗的金项链压着都不敢出门,怕会飘到天上去。家里的老婆也是珠光宝气,总之能挂能戴能露在外边的身体部件就用上了。只恨不得打它7.8个耳洞,长它20个手指全都拿金子裹上。夫妻两一出门,天黑回家都不用担心掉沟里,同款项链就够当路灯使。

 

  姐姐从来没开过口,墨璋很快取了钱,在江山开学前的几天把款子送到了。眉毛都要愁得烧掉了的墨馨,拉着弟弟想说些什么,酝酿了半天也没张开口,脸憋得通红。

 

墨璋当然不希望姐姐客气,弄得自己好像是发了迹就不认亲戚的暴发户一样。他虽然也是突然致富,但好歹出生书香世家,书没读好已经对不起祖宗,总还得有些香气。就算爆发也要发得有姿态,不但念旧情还仁义。饱了暖了,就考虑起体面这种奢侈品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老先生这一掐指算得可是真准。

 



头像
0操作80 #
头像
80 #
0
21-04-12 16: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隔天墨璋来墨馨家接儿子的时候,墨馨把他叫到厨房里,偷偷塞了一张纸。是借条。

 

墨璋接过来看了一眼打算撕掉,让姐姐拦住了。

 

“你留着,不为别的,万一弟妹知道了,你也好交代。夫妻同心,别为些小事闹不愉快。咱们姐弟那么多年,不会为这些事情生分的。再说你收了,我也安心。”

 

之后的日子,应该是江南记事儿以来最灰暗的一段日子。

 

本来说好3年还完的债,被寄养在江南家的表弟一句话,变成了半年还完。

 

“你们河南人就是借钱不还。” 作为河南人的江洪钧,和作为河南人媳妇的余墨馨无言以对。

 

稚子何辜?河南何错?

 

墨馨最要好的朋友送来一包钱,又当着面把她写的借条撕掉了。

 

还钱,尤其是这种非正常状态下的还钱,墨馨实在没法面对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手足。江南主动揽了这活儿。姐姐舍不下弟弟,她很可以没有舅舅。



发帖回复
查看:112723|回复:11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