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白蛇找法海
第二天,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带着家眷随从浩浩荡荡从口外启程往京师去了,绮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神经性头痛了。自从听了欢心对八阿哥的爱情婚姻议论后,绮颖的心就沉在了谷底了。绮颖不是个喜欢把心事说出来的人,可也不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如果不是才冤枉过八阿哥,可能就跟八阿哥要理论起来了,如今只能等真有了证据再说了,不然绮颖也怕成个随便猜疑无端冤枉好人的人了。
八阿哥还不知道这些,昨晚回绮颖的帐子时,绮颖已经歇了,怕吵到了绮颖,八阿哥也就在外面睡了,今早忙着上路,也就不曾跟绮颖说过两句话。
有了心事,自然就不舒坦了,一宿没睡好再加上给车颠的,绮颖回去的时候头也就比来的时候更疼了三分。八阿哥要跟俩个弟弟一道骑马,只能时不时让阎进、常海来回递消息了。绮颖捂着个脑袋,对欢心的话也就不乐意相信了,想着欢心定是对八阿哥有意思,故意编来骗自己的,心情又大好了,头也就疼的好些了,骑在马上的八阿哥的心也就放下了些。
离京城近了,三个阿哥对家里也更多了几分惦念呢,每离京城近一里,惦念就多一分,行进的速度就加快了。就这样,三个阿哥还嫌有些慢,结果前面却来了个挡道的,一辆骡车横在了路中间,几个前面开道的侍卫已经跟这骡车上的人吵吵起来了,车里传来一阵女人的啼哭。
阿哥们的侍卫出身也是八旗的贵胄之家,讲究个礼数,听到女人的哭声,倒也不好办了,你看我,我看你,才看了几眼,三个阿哥就过来了。
十阿哥看了眼:“你们帮着把骡车搬路边不就得了。”
侍卫们看了眼骡车:“十爷,这些人拦着不许搬。”
九阿哥好奇了:“嘻,什么人,这么大的谱,比爷的谱多大,知道爷是谁吗?”
车里传出来一声娇滴滴的声音,还带着哭音:“我当然知道你们谁了,你们不就是满洲鞑子皇子么。”
侍卫们一下全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八阿哥在想这声音似曾听过,哦,想起来了,那个朱文姜。事后也派人查过她的底细,居然还是朱轼的族内姑姑。若真是她,倒要打听下黄瀚的下落了:“车内可是朱姑娘?”
朱文姜把车帘子一掀,露出了半个身子来:“你怎么知道是我?”
“我也只不过是这么一猜,唐突了姑娘。”八阿哥云淡风轻笑着,“不知姑娘在此地所为何事?”
“我要去北京,不想骡车坏了,这几位官爷好生厉害,上来就骂骂咧咧,非要连车带人往那路边扔。”朱文姜委屈着跟八阿哥诉苦抱怨着。
八阿哥忍不住摸了摸额头,估计刚才几个侍卫没少受这朱文姜的气,眼下还是请她下车的好:“姑娘,我们几个正好也要进京,这京师就在前面了,不如就委屈姑娘跟我们一道可好。”
朱文姜一听,就笑了:“自然是好。”朱文姜从车里下来了,冲三位皇子弯腰道了个万福。八阿哥笑着颔首还了礼:“朱姑娘,怎么就你一人上路?你的那位黄大叔呢?”
朱文姜小嘴一撇:“八皇子,不知什么人扔了个黑乎乎的西瓜,把黄大叔给炸到了荆棘丛,一身都是刺,可苦了黄大叔呢,黄大叔这才没来,说要去江南找大夫呢。”
八阿哥差点笑出了声,想想黄瀚扎刺的地方,更是想笑了,强忍着。吩咐侍卫把朱文姜带到后面的女眷那,让朱文姜坐了紫萸和香慢的车,反正紫萸和香慢俩个丫头中有一个要在绮颖的车上伺候着呢。
九阿哥和十阿哥看着八阿哥,八阿哥把情况悄悄耳语了,又说了黄瀚的挨扎的事。三个皇子在这大道俊马上笑不可仰起来。阳光照射在三张年轻青春无邪的脸上,笑容反射着阳光,阳光照亮了笑容,一切都是这么美好,这么愉悦。
车里的绮颖听到了,虽说不知三个阿哥笑什么,可想到了自己跟八阿哥在草原上也是这么笑的,掀开窗帘往后看了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去了。回到三百六十年后,即使故地重游,也不会有这样的景致,这样的心情了,有些低落了。
带着家眷,走的也就慢了,三、四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到京师。京里的三阿哥早盼红了眼,守在京师的日子不好过,大热天的连家也不能回,天天呆在南熏殿。身边只有个迂腐且复仇心切的陈梦雷,天天唠叨着如何算计李光地,听也要听烦了。府里的妻妾们怕是想爷想紧了,看着手里的《饮水词》,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个阿哥才进了德胜门,三阿哥就派人来接了。八阿哥笑了笑,看来这是得先去南熏殿了。离地安门老大一截呢,才把朱文姜着人送走了,裕王派来的人已经在候着八阿哥吧。八阿哥笑了笑,跟俩个弟弟拱拱手,对不住三哥了,先去了广善库了。
八阿哥进了广善库,就看裕王坐在几案后面摇把扇子,看着天棚数桩子呢。自己的五哥倒是不在,估计在三哥那帮忙了,工部尚书的王鸿绪倒是在了,八阿哥的头有点大了。八阿哥给裕王先跪安问好,裕王早站起来了,一把抱住了八阿哥,伯父侄子也就把抱见礼行了。
裕王拍着八阿哥的背:“八阿哥,你可回来了,你看看,广善库有多少事等着你。”
不等裕王的话说完,王鸿绪三步并作两步上来就给八阿哥行了个大礼,八阿哥忙一把把王鸿绪拉了起来:“王大人,快快起来。”
王鸿绪等八阿哥示下坐了,这才斜签着坐了。这王鸿绪原名王度心,二十八岁那年参加殿试,考的是“时务策”,题目是《殿试策问》。来自长洲的韩菼在策文中指斥“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康熙帝正在筹划撤藩,韩菼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韩菼天下才,风度好,奏对亦诚实”、“韩菼所为文,能道朕意中事。”康熙遂在韩菼卷的卷首殊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多年之后,乾隆称誉韩菼:“种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实开风气之先,足为艺林楷则。”
王度心屈居第二名,改名为王鸿绪,只因为《殿试策问》的试题里面有“鸿绪”二字,他要不忘今日之耻。王鸿绪虽然没中状元,且有郭琇弹劾河道总督靳辅而受牵连,但官运一直说得上恒通,且深得康熙信任。康熙二十四年(1685),王鸿绪担任“会试正考官”,而后为“殿试读卷官”。康熙三十三年(1694),王鸿绪编修《明史》。康熙三十八年被授工部尚书。
王鸿绪不光官做的好,更是文学书画大师,书画鉴定权威。王鸿绪能诗善文,亦能词,词风秀艳。亦通医学,又精书法,有魏晋以来诸家之长,挥毫落纸,人们争相收藏。这样一个全才人物在这坐着,貌似就是等着八阿哥,八阿哥的头不大才怪呢。如不是麻烦的事,估计王鸿绪也不来了。
八阿哥先等着裕王示下呢,裕王倒是心疼侄子,想八阿哥在自己面前茶也不好喝的,就开了口:“八阿哥,国子监文庙的银子有些差呀。”
八阿哥明白了,这是户部那出了问题了。修国子监文庙的银子着落在户部那,也就是户部尚书凯音布身上了。清六部设满、汉尚书各一,满尚书在汉尚书之上。修国子监文庙的事,汉大臣积极,满大臣就不是各个积极了。象着凯音布想的就是银子了。王鸿绪自然是希望早早的把国子监文庙修好了,这可是全天下士子读书人的心愿。只是这事罕阿玛着落在裕王身上,一切自己得先听阿穆吉的说法,再说主意了。
裕王摆了摆手,王鸿绪就说了天下的读书人多么敬仰这京师重地的国子监,又说了这国子监如今那可是冬天屋外下大雪,屋里下小雪刮小风;夏天屋外下大雨,屋里就不光下小雨,还水漫金山了,有时都能看到青白二蛇来找许仙了。
裕王听王鸿绪说了这青白二蛇的掌故就拿着扇子敲着几案笑:“八阿哥,你听听,你听听,这王大人的嘴,比说书的都厉害。”
“王大人一开口,就是雅事了。”八阿哥听了裕王的话,明白是要自己把这事给办了,低头笑了,“不知着青白二蛇可找到了许仙?”
王鸿绪也笑了:“这个司官不知了。”
“我知道,大人可想听?” 八阿哥笑问王鸿绪。
“八王爷知道,” 王鸿绪一脸的纳闷,“司官倒是要讨教了。”
八阿哥摇着折扇:“那青白二蛇,这般在水里游来游去,看了看这诸多监生,白蛇便对青蛇言道:‘我二人受了这法海哄骗,说这里有许郎。你我姐妹二人在此寻找许久,何曾见到许郎半毫,妹妹与我速速再去找那法海。” 说到此处扇子一收,指着门外说,“王大人,快看,那可不是法海,速速帮我姐妹截住了他。”
王鸿绪顺着八阿哥的扇子一看,门外站着果然就是法海,只是此法海非彼法海也,乃康熙舅舅佟国纲次子法海也,此时是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师傅。这个法海虽说是佟国纲的儿子,却是微贱侍婢所生,自幼父不以为子,兄不以为弟,弟不以为兄。自幼刻苦读书,二十四上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康熙选为词臣留在了身边。
裕王一看八阿哥指着法海,捧腹大笑起来,王鸿绪一看是此法海却苦着脸了:“八王爷,这可是拿司官逗乐了。”
“不敢呀,王大人。如今这修国子监文庙的事是落在了裕王爷的身上,可是若是这国子监修不好,惹恼了天下的士子读书人,到时想必参的可都是工部了吧。”
这话可不就落在了王鸿绪的心上了,前头修东岳庙的时候一打交道,王鸿绪就心下暗暗佩服了,一个自幼长在深宫的王子,办起事来,事事明白清楚,不难为臣子,不伸手捞钱,不容易。再接触接触,就发现,多难的事到了他那,都有法子解决了。今儿个明着是找裕王,暗着可不就是专在这等着八阿哥了。
“你可想过凯音布为何要扣着银子不给,想必你也去找过他吧。”八阿哥自然不能说凯音布的坏话,说凯音布的坏话,那就是抹旗人的脸黑,“凯音布是旗人,可他也不会特意的为难这事。这事下面是王大人你操办,可上面打着的是裕王爷的旗号,多少他得担待些的,给他十个胆子,他也断然不敢驳裕王的面子。圣上是宅心仁厚,见不得饥荒灾民,平了三藩后,这年年都有免去的税赋,也年年开仓赈灾。户部的银子缺紧也是真的。凯音布也确实有他的难处。”
八阿哥这一通话说下来,王鸿绪驳不了,可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国子监文庙事关文脉一事,那也是大事呀。八阿哥看王鸿绪的脸上的神色,如何不知王鸿绪的想法,笑了笑:“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王鸿绪想这是拿和尚祭雷锋塔的偈语诗来说事了,看来真要演《雷峰塔传奇》了,也笑了:“八王爷,国子监是银子,银子乃是国子监也。”
“哈哈,有理,有理,户部亦是工部,工部亦是户部。王大人,你且不急,我保你三日后,这银子就是国子监了。”八阿哥端起茶杯喝了口。
王鸿绪听八阿哥如此说,起身行礼:“八王爷,我替天下士子谢谢你了。”
八阿哥忙起身扶起了王鸿绪,想这老头也是好玩,罕阿玛喜欢的都是这种有趣的紧的人物,自己要是得罪了他,还不得给罕阿玛上个密折,拐着弯告自己一状了。
等王鸿绪一走,裕王就笑了:“八阿哥,这国子监银子的事是你答应的,你去解决了。我回去歇着了。”
八阿哥给裕王打了千:“侄子这么说,还不是阿穆吉的意思。”
裕王笑了,拿扇子指了指八阿哥,站了起来,走了。八阿哥送走了裕王,倒没急着去户部找凯音布,而是去了南熏殿。
第二天,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带着家眷随从浩浩荡荡从口外启程往京师去了,绮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神经性头痛了。自从听了欢心对八阿哥的爱情婚姻议论后,绮颖的心就沉在了谷底了。绮颖不是个喜欢把心事说出来的人,可也不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如果不是才冤枉过八阿哥,可能就跟八阿哥要理论起来了,如今只能等真有了证据再说了,不然绮颖也怕成个随便猜疑无端冤枉好人的人了。
八阿哥还不知道这些,昨晚回绮颖的帐子时,绮颖已经歇了,怕吵到了绮颖,八阿哥也就在外面睡了,今早忙着上路,也就不曾跟绮颖说过两句话。
有了心事,自然就不舒坦了,一宿没睡好再加上给车颠的,绮颖回去的时候头也就比来的时候更疼了三分。八阿哥要跟俩个弟弟一道骑马,只能时不时让阎进、常海来回递消息了。绮颖捂着个脑袋,对欢心的话也就不乐意相信了,想着欢心定是对八阿哥有意思,故意编来骗自己的,心情又大好了,头也就疼的好些了,骑在马上的八阿哥的心也就放下了些。
离京城近了,三个阿哥对家里也更多了几分惦念呢,每离京城近一里,惦念就多一分,行进的速度就加快了。就这样,三个阿哥还嫌有些慢,结果前面却来了个挡道的,一辆骡车横在了路中间,几个前面开道的侍卫已经跟这骡车上的人吵吵起来了,车里传来一阵女人的啼哭。
阿哥们的侍卫出身也是八旗的贵胄之家,讲究个礼数,听到女人的哭声,倒也不好办了,你看我,我看你,才看了几眼,三个阿哥就过来了。
十阿哥看了眼:“你们帮着把骡车搬路边不就得了。”
侍卫们看了眼骡车:“十爷,这些人拦着不许搬。”
九阿哥好奇了:“嘻,什么人,这么大的谱,比爷的谱多大,知道爷是谁吗?”
车里传出来一声娇滴滴的声音,还带着哭音:“我当然知道你们谁了,你们不就是满洲鞑子皇子么。”
侍卫们一下全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八阿哥在想这声音似曾听过,哦,想起来了,那个朱文姜。事后也派人查过她的底细,居然还是朱轼的族内姑姑。若真是她,倒要打听下黄瀚的下落了:“车内可是朱姑娘?”
朱文姜把车帘子一掀,露出了半个身子来:“你怎么知道是我?”
“我也只不过是这么一猜,唐突了姑娘。”八阿哥云淡风轻笑着,“不知姑娘在此地所为何事?”
“我要去北京,不想骡车坏了,这几位官爷好生厉害,上来就骂骂咧咧,非要连车带人往那路边扔。”朱文姜委屈着跟八阿哥诉苦抱怨着。
八阿哥忍不住摸了摸额头,估计刚才几个侍卫没少受这朱文姜的气,眼下还是请她下车的好:“姑娘,我们几个正好也要进京,这京师就在前面了,不如就委屈姑娘跟我们一道可好。”
朱文姜一听,就笑了:“自然是好。”朱文姜从车里下来了,冲三位皇子弯腰道了个万福。八阿哥笑着颔首还了礼:“朱姑娘,怎么就你一人上路?你的那位黄大叔呢?”
朱文姜小嘴一撇:“八皇子,不知什么人扔了个黑乎乎的西瓜,把黄大叔给炸到了荆棘丛,一身都是刺,可苦了黄大叔呢,黄大叔这才没来,说要去江南找大夫呢。”
八阿哥差点笑出了声,想想黄瀚扎刺的地方,更是想笑了,强忍着。吩咐侍卫把朱文姜带到后面的女眷那,让朱文姜坐了紫萸和香慢的车,反正紫萸和香慢俩个丫头中有一个要在绮颖的车上伺候着呢。
九阿哥和十阿哥看着八阿哥,八阿哥把情况悄悄耳语了,又说了黄瀚的挨扎的事。三个皇子在这大道俊马上笑不可仰起来。阳光照射在三张年轻青春无邪的脸上,笑容反射着阳光,阳光照亮了笑容,一切都是这么美好,这么愉悦。
车里的绮颖听到了,虽说不知三个阿哥笑什么,可想到了自己跟八阿哥在草原上也是这么笑的,掀开窗帘往后看了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去了。回到三百六十年后,即使故地重游,也不会有这样的景致,这样的心情了,有些低落了。
带着家眷,走的也就慢了,三、四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到京师。京里的三阿哥早盼红了眼,守在京师的日子不好过,大热天的连家也不能回,天天呆在南熏殿。身边只有个迂腐且复仇心切的陈梦雷,天天唠叨着如何算计李光地,听也要听烦了。府里的妻妾们怕是想爷想紧了,看着手里的《饮水词》,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个阿哥才进了德胜门,三阿哥就派人来接了。八阿哥笑了笑,看来这是得先去南熏殿了。离地安门老大一截呢,才把朱文姜着人送走了,裕王派来的人已经在候着八阿哥吧。八阿哥笑了笑,跟俩个弟弟拱拱手,对不住三哥了,先去了广善库了。
八阿哥进了广善库,就看裕王坐在几案后面摇把扇子,看着天棚数桩子呢。自己的五哥倒是不在,估计在三哥那帮忙了,工部尚书的王鸿绪倒是在了,八阿哥的头有点大了。八阿哥给裕王先跪安问好,裕王早站起来了,一把抱住了八阿哥,伯父侄子也就把抱见礼行了。
裕王拍着八阿哥的背:“八阿哥,你可回来了,你看看,广善库有多少事等着你。”
不等裕王的话说完,王鸿绪三步并作两步上来就给八阿哥行了个大礼,八阿哥忙一把把王鸿绪拉了起来:“王大人,快快起来。”
王鸿绪等八阿哥示下坐了,这才斜签着坐了。这王鸿绪原名王度心,二十八岁那年参加殿试,考的是“时务策”,题目是《殿试策问》。来自长洲的韩菼在策文中指斥“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康熙帝正在筹划撤藩,韩菼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韩菼天下才,风度好,奏对亦诚实”、“韩菼所为文,能道朕意中事。”康熙遂在韩菼卷的卷首殊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多年之后,乾隆称誉韩菼:“种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实开风气之先,足为艺林楷则。”
王度心屈居第二名,改名为王鸿绪,只因为《殿试策问》的试题里面有“鸿绪”二字,他要不忘今日之耻。王鸿绪虽然没中状元,且有郭琇弹劾河道总督靳辅而受牵连,但官运一直说得上恒通,且深得康熙信任。康熙二十四年(1685),王鸿绪担任“会试正考官”,而后为“殿试读卷官”。康熙三十三年(1694),王鸿绪编修《明史》。康熙三十八年被授工部尚书。
王鸿绪不光官做的好,更是文学书画大师,书画鉴定权威。王鸿绪能诗善文,亦能词,词风秀艳。亦通医学,又精书法,有魏晋以来诸家之长,挥毫落纸,人们争相收藏。这样一个全才人物在这坐着,貌似就是等着八阿哥,八阿哥的头不大才怪呢。如不是麻烦的事,估计王鸿绪也不来了。
八阿哥先等着裕王示下呢,裕王倒是心疼侄子,想八阿哥在自己面前茶也不好喝的,就开了口:“八阿哥,国子监文庙的银子有些差呀。”
八阿哥明白了,这是户部那出了问题了。修国子监文庙的银子着落在户部那,也就是户部尚书凯音布身上了。清六部设满、汉尚书各一,满尚书在汉尚书之上。修国子监文庙的事,汉大臣积极,满大臣就不是各个积极了。象着凯音布想的就是银子了。王鸿绪自然是希望早早的把国子监文庙修好了,这可是全天下士子读书人的心愿。只是这事罕阿玛着落在裕王身上,一切自己得先听阿穆吉的说法,再说主意了。
裕王摆了摆手,王鸿绪就说了天下的读书人多么敬仰这京师重地的国子监,又说了这国子监如今那可是冬天屋外下大雪,屋里下小雪刮小风;夏天屋外下大雨,屋里就不光下小雨,还水漫金山了,有时都能看到青白二蛇来找许仙了。
裕王听王鸿绪说了这青白二蛇的掌故就拿着扇子敲着几案笑:“八阿哥,你听听,你听听,这王大人的嘴,比说书的都厉害。”
“王大人一开口,就是雅事了。”八阿哥听了裕王的话,明白是要自己把这事给办了,低头笑了,“不知着青白二蛇可找到了许仙?”
王鸿绪也笑了:“这个司官不知了。”
“我知道,大人可想听?” 八阿哥笑问王鸿绪。
“八王爷知道,” 王鸿绪一脸的纳闷,“司官倒是要讨教了。”
八阿哥摇着折扇:“那青白二蛇,这般在水里游来游去,看了看这诸多监生,白蛇便对青蛇言道:‘我二人受了这法海哄骗,说这里有许郎。你我姐妹二人在此寻找许久,何曾见到许郎半毫,妹妹与我速速再去找那法海。” 说到此处扇子一收,指着门外说,“王大人,快看,那可不是法海,速速帮我姐妹截住了他。”
王鸿绪顺着八阿哥的扇子一看,门外站着果然就是法海,只是此法海非彼法海也,乃康熙舅舅佟国纲次子法海也,此时是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师傅。这个法海虽说是佟国纲的儿子,却是微贱侍婢所生,自幼父不以为子,兄不以为弟,弟不以为兄。自幼刻苦读书,二十四上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康熙选为词臣留在了身边。
裕王一看八阿哥指着法海,捧腹大笑起来,王鸿绪一看是此法海却苦着脸了:“八王爷,这可是拿司官逗乐了。”
“不敢呀,王大人。如今这修国子监文庙的事是落在了裕王爷的身上,可是若是这国子监修不好,惹恼了天下的士子读书人,到时想必参的可都是工部了吧。”
这话可不就落在了王鸿绪的心上了,前头修东岳庙的时候一打交道,王鸿绪就心下暗暗佩服了,一个自幼长在深宫的王子,办起事来,事事明白清楚,不难为臣子,不伸手捞钱,不容易。再接触接触,就发现,多难的事到了他那,都有法子解决了。今儿个明着是找裕王,暗着可不就是专在这等着八阿哥了。
“你可想过凯音布为何要扣着银子不给,想必你也去找过他吧。”八阿哥自然不能说凯音布的坏话,说凯音布的坏话,那就是抹旗人的脸黑,“凯音布是旗人,可他也不会特意的为难这事。这事下面是王大人你操办,可上面打着的是裕王爷的旗号,多少他得担待些的,给他十个胆子,他也断然不敢驳裕王的面子。圣上是宅心仁厚,见不得饥荒灾民,平了三藩后,这年年都有免去的税赋,也年年开仓赈灾。户部的银子缺紧也是真的。凯音布也确实有他的难处。”
八阿哥这一通话说下来,王鸿绪驳不了,可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国子监文庙事关文脉一事,那也是大事呀。八阿哥看王鸿绪的脸上的神色,如何不知王鸿绪的想法,笑了笑:“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王鸿绪想这是拿和尚祭雷锋塔的偈语诗来说事了,看来真要演《雷峰塔传奇》了,也笑了:“八王爷,国子监是银子,银子乃是国子监也。”
“哈哈,有理,有理,户部亦是工部,工部亦是户部。王大人,你且不急,我保你三日后,这银子就是国子监了。”八阿哥端起茶杯喝了口。
王鸿绪听八阿哥如此说,起身行礼:“八王爷,我替天下士子谢谢你了。”
八阿哥忙起身扶起了王鸿绪,想这老头也是好玩,罕阿玛喜欢的都是这种有趣的紧的人物,自己要是得罪了他,还不得给罕阿玛上个密折,拐着弯告自己一状了。
等王鸿绪一走,裕王就笑了:“八阿哥,这国子监银子的事是你答应的,你去解决了。我回去歇着了。”
八阿哥给裕王打了千:“侄子这么说,还不是阿穆吉的意思。”
裕王笑了,拿扇子指了指八阿哥,站了起来,走了。八阿哥送走了裕王,倒没急着去户部找凯音布,而是去了南熏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29 1:36:3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