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786|回复:88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周易研究》摘录 原著 杨兴让

头像
0操作41 #
头像
41 #
0
11-02-26 23:2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六、豫 卦
  
  《豫》卦是《谦》卦的对应卦,它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建侯行师征邑国的策略问题。这里面包括由于“鸣豫”带来泄密的恶果;包括不愿做豫备的 “盱豫”和迟迟不做豫备的“迟(豫)”带来的“有悔”。并阐述了干任何事情只有由于豫备才大有益处的“由豫,大有得”,以及由于豫备,一个国家才能永远不会灭亡的“恒不死”。最后又阐述了由于某些豫备就绪之后,还可以改变与某些国家原来签署的盟约的“渝”盟,并申述了这种“渝”盟行为无罪无祸的“无咎”。
  坤下震上
  豫①: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②,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③,贞吉。
  六三,盱豫悔④;迟有悔⑤。
  九四,由豫⑥,大有得;勿疑,朋盍簪⑦
  六五,贞疾,恒不死⑧。
  上六,冥豫⑨成,有渝⑩无咎。
  
  注释:
  ①豫: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为建侯行师所设豫备、豫防、豫谋之卦。
  ②鸣豫:与《谦》卦的“鸣谦”相对应,指大张旗鼓地宣扬豫备、豫防、豫谋等,含有泄密之义。
  ③介于石,不终日:“介于石”,有《困》卦的“困于石,据于疾藜” 之义,指处境困难,消息闭塞。“不终日”,指不到一日便明白掌握了情况。全句是说如能在消息极为闭塞的情况下,也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掌握敌情。
  ④盱豫:“盱”(xu需),忧愁。“盱豫”,指害怕和不愿意做豫备工作。
  ⑤迟有悔:此句全句当“迟豫有悔”。即迟迟不作豫备,后悔无穷。
  ⑥由豫:“由”,由于。“由豫”,由于豫备。
  ⑦朋盍簪:“朋”,群(见《泰》卦注⑧)。“盍”,合。“簪”,为古“(无左上+竖)”的俗字,首笄,即今束发的簪子。此处“朋”“盍”“簪”皆有聚汇云集之义。“朋盍簪”,实乃《泰》卦“拨茅茹,以其汇”的另一种用法。
  ⑧贞疾,恒不死:“疾”,灾祸,危难。“恒不死”,永不会灭亡。全句是说一个国家能常备不懈,即就是出现一些灾祸和危难也不会灭亡。
  ⑨冥豫:“冥”,暗。“冥豫”,暗暗豫备。
  ⑩有渝:“渝”,改变。“有渝”,有所改变。此处指改变原来某种结盟性质或缔约性质的东西。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地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豫:利建侯行师”,是说《豫》卦乃论述豫备、豫防、豫谋之卦,它利于一个国家政权的建设,亦利于行师去征伐别的国家。
  “初六”爻辞的“鸣豫,凶”,这是和《谦》卦“鸣谦,贞吉”对应的一爻,“谦”,可以“鸣”,“鸣”则吉祥,它可以利用他的声名去德服一些邑国;而“豫”则不可“鸣”,“鸣”则泄密,泄密则有覆军亡国之祸,故曰“鸣豫,凶”。
  “六二”爻辞的“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这一爻粗粗看起来好象与 《豫》卦无涉,但实际上则不然,也可以说它乃是设“豫”的前提,无它, “豫”则无法成立之。此句是说作为一个国君或将帅,能够在消息极为闭塞 的情况下,能在不用一日便能了解情况,明白敌情,由于能及时了解情况,自然能早豫防之,如能这样,自然是贞正吉祥的。
  “六三”爻辞的“盱豫悔;迟(豫)有悔”,是说对于豫备工作,忧愁害怕豫备不行,它会后悔;但明明知道有危险,仍迟迟不作豫备,将更后悔莫及。
  “九四”爻辞的“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前半句是说,由于作了充分的豫备,一切已经就绪,自然就有所收益;后半句是说,既然一切 豫备已经准备就绪,既然已经聚汇云集了天下所有的力量,实力已甚为雄厚,此时还有什么疑虑之有。
  “六五”爻辞的“贞疾,恒不死”,是说一个国家若能常备不懈,既就 是其国家发生祸殃灾变,其国家也不会灭亡。
  “上六”爻辞的“冥豫成,有渝无咎”,是说作为战争的敌对双方,为了需要,由于自己一方已暗暗地豫备就绪,就当改变原来的某种结盟性质或 其它条文约束性的东西,这样将不至发生什么祸患。这一爻辞,实际上就是后来孙子所说的“兵以诈立”这一含义。这里仅指战争而言,它不牵涉背信 弃义的道德问题。
头像
0操作42 #
头像
42 #
0
11-02-26 23: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七、随 卦
  
  《随》卦论述的是国君周围的随员如何和如何处理这些随员问题的卦, 也即讨论的是国家政权机构的官僚们如何和如何处理这些官僚们问题的卦。 其卦中论述了官僚随员们的功能在于“官有渝”“出门交”,论述了国君应 该近“丈夫”而远“小人”,也论述了官僚随员们正当获取的“贞吉”和贪 脏枉法索取所造成的“贞凶”后果,以及论述了国君应该“有孚在道”“孚于嘉”和对那些不驯从者和贪脏枉法者应予以明刑正法。可以说,这是一篇整饬官僚机构的卦。
  
  震下兑上
  随①:元,亨,利,贞,无咎。
  初九;官有渝②,贞吉;出门交③,有功。
  六二,(亻+系)④小子⑤,失丈夫⑥。
  六三,(亻+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⑦,利居贞。
  九四,随有获⑧,贞凶;有孚在道⑨,以明⑩,何咎?
  九五,孚于嘉⑾,吉。
  上六,拘(亻+系)之,乃从;维⑿之,王用亨于西山⒀。
  
  注释:
  ①随: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国君周围的随从官僚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随从官僚问题之卦。
  ②官有渝:“渝”,本改变之义。朱熹在此处下注为“有所偏主而变其常矣”。但将“官有渝”注释为“改变”,好象与下一句“出门交”互无关照,于文理也甚为不通。“渝”,古又通“输”;“输”又有“书”或“报告”的意思,如《国策.秦策》中就有“常以国情输楚”一句。按此,还是将“官有渝”中的“渝”读作“输”并注释为“报告”为妥。“官有渝”,指国君的随员们经常向国君报告下情。
  ③出门交:指随员们经常出门与国人交往。
  ④(亻+系)(xi):联缀和依附。
  ⑤小子:此一辞比较复杂,古指年幼的人;商周天子亦自己谦称为“小 子”;古又有一个人们常轻蔑地称谓别人为“小子”。对此爻中的“小子”, 一般都注释为“年幼的人”。我认为还是蔑称为妥,即含有“小人”之义。
  ⑥丈夫:非指女子配偶而言;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 曰“丈夫”,当大丈夫之义。
  ⑦随有求得:“随”指随员,也即官僚。“得”,指正当的索取。此句是指国君的随员们求取本份的东西。
  ⑧随有获:“获”,指非正当所取。此句指随员有贪脏枉法的获取行为。
  ⑨有孚于道:“道”,指一定的规范。此句是说国君一定要使自己的威信畅行于一定的规范之内。
  ⑩以明:以明示刑法之义。
  ⑾孚于嘉:“嘉”,古有“善”、“美”、“赞许”、“欢乐”多种含义,此处当“赞许”为妥。“孚于嘉”,指国君的信用能够常存于人们的赞许之中。
  ⑿维:本指大绳,此处指捆缚。
  ⒀亨于西山:“亨”,此处当祭。“西山”,当确指歧山。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随:元,亨,利,贞,无咎”,是说国君的官僚随员们或官僚机构乃是国君们施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它当硕大、亨通、适宜、贞正和没有任何灾祸。
  “初九”爻辞的“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前半句是说国君 周围的随员如果能经常向国君报告下情,这自然是一种正道,也是吉祥的;后半句是说随员们若能走出去,和庶民们经常交往,自然也收获不浅,功德无量。
  “六二”爻辞的“(亻+系)小子,失丈夫”,是说国君如果经常联系依赖的是一些奉迎的小人,那自然就疏远失掉了一些正人君子。
  “六三”爻辞的“(亻+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前一句是说如若国君经常联系依赖的是一些正人君子,那自然就会疏远失掉一批奉迎小人。后一句是说围绕着国君的一些随员们,他们应该求取和得到他们应该或只能得到的东西,这些都利于居于正道。
  “九四”爻辞的“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前半句实 际是针对上一爻的“随有求得,利居正”而言的。上一爻谈的是随员们如果能够沿着正道去取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自然居正;此一爻是说如果随员们贪脏枉法谋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自然激起民愤,这对国君来说,则凶险 异常。后半句是说这些事必须引起国君的重视,要使自己的信用威望能够畅行于正常的规范之内,要明示以法,要对那些贪脏枉法之流予以明刑正法, 若能如此,对于国君来说,还有何祸之有?
  “九五”爻辞的“孚于嘉,吉”,此爻有接上一爻的“有孚在道,以明” 的含义,是说国君若能对那些贪脏枉法的官僚随员们予以明刑正法,国君自然有孚众望,自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许,这是很吉祥的。
  “上六”爻辞的“拘(亻+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前半句是说在国君的官僚随员之中,自然有一些不驯从和一些贪脏枉法之辈,此一批人只有绳之以法,他们才会驯服和守法;后半句是说,对于此一批中更为甚者, 那就是把他们捆缚起来,拿到西山(岐山)上斩首设祭以正法。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3 #
头像
43 #
0
11-02-26 23: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八、蛊 卦
  
  《蛊》卦主要论述的是国君的继承者们如何处理其父辈中的一些毒蛊为害的问题,也即处理其父辈本身的过失和父辈官僚随员中的一些亲信佞臣为 蛊作崇并继续作崇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干母之蛊”。可以说这也是一篇有关政权建设的重要论述。历来的更朝换代无不存在着这一问题。而且在某 些更朝换代时期表现得特别突出,甚至不得不大动刑狱。
  应该说这是一篇泛论,不一定有记实成份。若说有记实成份,最后一爻 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则可能有记述其伯父太伯仲雍避逃江南一事,或有感汉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为避让王位而避逃于周国一事。
  
  巽下艮上
  蛊①: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②。
  初六,干父之蛊③,有子考④;无咎,厉,终吉。
  九二,干母之蛊⑤,不可贞⑥。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六四,裕⑦父之蛊,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⑧。
  上九,不事王侯⑨,高尚其事。
  
  注释:
  ①蛊: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国君的继承者们如何处理前朝中的一些弊端和清除佞臣毒蛊为害之卦。
  ②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一种继承仪式。“甲”,古草木萌芽时的外皮 称“甲”,此处可能取此义。
  ③干父之蛊:“干”,本为冒犯、冲犯。“蛊”,旧传,把许多毒虫放在同一器皿中使其相互吞食,最后剩下不死者称为蛊,把蛊放在食物里以害人。“干父之蛊”,指洗涤父辈所犯的弊端与清除父辈官僚随员中的奸佞毒蛊。
  ④有子考:“考”,已故父亲的称谓。“有子考”,父死儿承祖业之谓。
  ⑤干母之蛊:此处不仅有指母党为害的成份,也有指母为蛊一事。
  ⑥不可贞:不可以更正。
  ⑦裕:宽缓、宽宏。
  ⑧用誉:享受到了赞誉。
  ⑨不事王侯:此处不是指去侍奉王侯,而是指不继承王位,从事王业。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前边是说《蛊》 卦乃为言谈清除父辈弊端与其毒蛊随员为害之卦,故大通。亦利于中兴政权。后边是说此卦有天地和同、草萌芽又新生之象,故当郑重其事,隆重的举行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仪式。
  “初六”爻辞的“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前边是说前朝父辈为政期间,由于父辈的素质,也由于其某些亲信随员官僚的奸佞蛊惑,难免造成种种弊端,而且在父辈死后,其奸佞随员仍有为蛊作害一事;对此,继承王位的儿子应积极地洗涤父辈为政的弊端,对父辈中为蛊作害的奸佞随 员也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清洗。在理解这前半句时,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是“有子”,而是“有子考”。“有子考”特指在父亲去逝之后继承王位的举措,并非指父亲还健在的为政时期。此爻的后半句是说“干父之蛊” 并没有什么灾祸,但是也很凶厉,但最终还是吉祥的。
  “九二”爻辞的“干母之蛊,不可贞”,此一爻与上一爻有一个很大的 区别,就是上一爻中有“有子考”,此一爻中无“有子妣”(父死称“考”, 母死称“妣”)。也即是说上一爻的“干父之蛊”是在父亲去逝之后;而此 爻所说的“干母之蛊”却是在母亲健在之时,此爻“干母之蛊,不可贞”是 说对于母党为蛊或母亲为蛊一事,则不可予以更正。因为母亲尚且健在,若 “干母之蛊”,则有犯不孝之罪名。实际上不可“干母之蛊”这一现象一直存在于中国整个历史长河之中,继承王位的儿子宁愿(当然也是不得已)看着败家亡国,也不愿去“干母之蛊”。
  “九三”爻辞的“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是说继承王位的儿子 在洗涤父辈为政时的弊端和清洗父辈随员的毒蛊中,难免有一些悔恨,但这与整个国家政权的胜衰兴亡相比,它毕竟是小小的悔恨,它却可以免除大的 灾祸。
  “六四”爻辞的“裕父之蛊,往见吝”,这一爻可以说是对上一爻而言的,是说在“干父之蛊”时,若碍于情面,或有忍之心,其结果必然是奸佞之臣继续为害,新继位的国君以后必然感到后悔和惋惜。
  “六五”爻辞的“干父之蛊,用誉”,是说新继承王位的国君,由于洗涤了原来弊端,也清洗了一些长期为蛊作害的随员,这样必然会得到人们的 赞誉。
  “上九”爻辞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事王侯”只能当不继承王位,并不是指去侍奉王侯。因为身为王侯的作者,绝不会鼓吹社会圣贤皆 逃入山林。此一爻是一个感慨句子,是作者赞誉能逃离政权角逐的中心,自 然为高尚之人,也为高尚之事。这里有赞许太伯仲雍和伯夷叔齐的成份,也 有自己感慨的成份。
头像
0操作44 #
头像
44 #
0
11-02-26 23:2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十九、临 卦
  
  前面《周易》在论述了围绕着国君随员官僚问题和王储继承王位后如何清除父辈随员官僚中的毒蛊问题之后,紧接着来到了一个新立国君的如何“ 临”“观”天下的问题,所以在此就出现了《临》卦和《观》卦。
  《临》卦谈的就是君王如何“咸临”、“甘临”、“至临”、“知临” 以至“敦临”天下政事的问题。
  
   兑下坤上
  临①: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②。
  初九,咸临③,贞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六三,甘临④,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六四,至临⑤,无咎。
  六五,知临⑥,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临⑦,吉,无咎。
  
  注释:
  ①临: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君临天下之卦。
  ②至于八月有凶:按“八月”为阴盛阳衰之时,又参《小畜》卦“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指的内人擅权,《(女+后)》卦中提及的“ 女壮:勿用娶女”,以及还有前卦《蛊》卦中提及的“干母之蛊”的母亲为蛊一事,从这 几卦文字来看,此处的“至于八月有凶”,当指母后擅权,不利于新君临位。
  ③咸临:“咸”,普遍。此句指遍临天下之义。
  ④甘临:“甘”,缓(见《广雅释诂》)。此句指迟迟不去临天下之义。
  ⑤至临:“至”,亲自。此句指君王亲自临问天下之事务。
  ⑥知临:“知”,智。此句指君王当用才智去临问天下事务。
  ⑦敦临:“敦”,敦厚。此句指用敦厚的仁慈美德去临问天下。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泽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前边是说《临》卦当君临天下之卦,故当硕大、亨通、适宜、贞正。“至于八月有凶”,是说新君在继承王位之后,最怕的就是母后专权,继续为蛊,也即《蛊》卦中的提及的“母之蛊”。
  “初九”爻辞的“咸临,贞吉”,是说君王如果能够遍临天下政事民情,自当贞正吉祥。
  “九二”爻辞的“咸临,吉,无不利”,是说君王如果能够遍临天下政 事民情,不但吉祥,而且无不顺利。此一爻与上一爻基本重复,不过多了一个顺利,去掉了一个贞正。
  “六三”爻辞的“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前半句是说新立的国君若迟迟不去临问天下政事民情,那将没有任何好处;后半句是说新立的国君尚时时能忧虑到这一点,那还不会发生大的祸殃。
  这一爻,好象很矛盾,即于情理上和文理上皆讲不通。也即是说,既然新君是一个迟迟不去临位天下的昏庸之辈,他又有何忧虑之有?或者倒过来说,既然他尚能忧虑到“甘临,无攸利”,他又何至于迟迟不去临问天下政事民情?
  这一爻辞,实际上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即上一卦《蛊》卦中说的“干母之蛊”一事。也即是说,新君并不是迟迟不去临问天下政事民情,不愿有所作为,而是碍于“母之蛊”的阻力,实为不得已。但新君虽为不得已,但尚能时时忧虑到这一点,将不会造成大的过失。这便是这一爻的出处。
  “六四”爻辞的“至临,无咎”,是说君王能够亲自临问天下政事民情,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六五”爻辞的“知临,大君大宜,吉”,是说君王不仅应该“咸临” “至临”天下政事民情,而且必须用聪明才智去透视临察天下,以求观察一些本质性的东西,这种“知临”才最适宜于伟大君王的临察,它才吉祥无比。
  “上六”爻辞的“敦临,吉,无咎”,是说一个国君,必须用敦厚的仁慈美德去临察天下,不应去欺蒙国人,这样才是吉兆,自然不会发生什么灾 祸。此爻辞的含义在于抨击一些华而不实的和一些假仁假义的君王。
头像
0操作45 #
头像
45 #
0
11-02-26 23: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观 卦
  
  前一卦谈的是君王如何君临天下的问题,此一卦则谈的是君王在君临天下之后如何观察与认识天下的问题,也即如何正确对待“观我生”、“观其 生”、“观国之光”的问题,其中也批评了无知的“童观”和极其狭窄的“(门+规)观”的观察方法。
  可以说此一卦与前一卦为同一含义,这一卦乃是前一卦的继续和延伸。
  
  坤下巽上
  观①:盥②而不荐③,有孚(禺+页)若④。
  初六,童观⑤,小人无咎,君子吝。
  六二,(门+规)观⑥,利女贞。
  六三,观我生⑦,进退⑧。
  六四,观国之光⑨,利用宾于王⑩。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上九,观其生⑾,君子无咎。
  
  注释:
  ①观: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君王如何正确观察事物与认识问题之卦。
  ②盥(guan灌):本指浇水洗手。古又通灌,指裸祭爵灌以降神。古又通浣(huan换),洗涤垢物之义。历来易学界皆将此字注为盥洗(洗手)祭神或灌酒于地祭神。但若将此种注释对照一下下半句的“有孚(门+规)若”和全卦内容,则不通。此“盥”当按“浣”讲,有如《春秋.庄公三十一年》的“ 临民之所漱浣也”一义,指洗涤清除天下之弊政。
  ③不荐:“荐”,古指兽食草貌,有吞食之义,如白居易《捕蝗》一诗中的“荐食如蚕飞似雨”中的“荐”。“不荐”,指君王不吞食天下财力。
  ④(禺+页)若:盛大貌。
  ⑤童观:喻如同孩童一样观察事态。
  ⑥(门+规)观:“(门+规)”,窥的异体字。此句喻如同妇女从窗孔或门缝隙中去观 察事态。
  ⑦观我生:观察我自己。
  ⑧进退:知进知退的省略句。
  ⑨观国之光:观察整个国家所面临的事态。
  ⑩利用宾于王:有利于使用宾客随员来辅佐君王。
  ⑾观其生:与“观我生”相对,指观察庶民百姓,亦即观察民生之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地下风上组成。
  卦辞的“观:盥而不荐,有孚(禺+页)若”,是说作为君王如何观察天下与民情的《观》卦,它含有君王能浣洗天下之弊而又不吞食天下财力,君王如若能这样认识问题并能做到这一点,则其君王的威望将盛大无比。
  “初六”爻辞的“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是说君王绝不能象小儿童一样去观察问题,如若象小儿童一样去看事态,这对小人来说没有什么,但君子这样看问题将会感到悔恨和惋惜。
  “六二”爻辞的“(门+规)观,利女贞”,是说君王观察事物绝不能用爬在窗 孔或门缝隙里的办法去看,这种爬在窗孔或门缝隙里去看事物的办法乃是家庭妇女的办法,它只利于妇人之贞正。以上两爻可以说是对妇孺之见的批评。
  “六三”爻辞的“观我生,进退”,是说国君应该经常观察我自己的言 行,经常反省自己,这样才能知进知退。
  “六四”爻辞的“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是说君王应该经常观察国家整个面临的事态,这样有利于君王能正确的使用宾客随员们来辅佐君王。
  “九五”爻辞的“观我生,君子无咎”,此一爻实与“六三”爻的“观我生,进退”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个“观我生”知进知退,一个是说“ 观我生”,君王将不会遭到祸殃。
  “上九”爻辞的“观其生,君子无咎”,是说君王应该经常观察庶民的情况,“君”本“为民”和“治民”,“观其生”,乃君王之本份,故观察庶民下情,自当不会遭到什么祸殃,只会对君王有利。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6 #
头像
46 #
0
11-02-28 04:0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一 嗑卦
  
  虽然用“刑”一说在《蒙》卦中早已有之(见《蒙》卦“初六”爻“利用刑人”),但是,刑律拿出来作专篇讨论的还是《噬嗑》一卦。其作者站在 维护国家政权的基础上谈了用刑律来惩治罪犯不会给统治者带来凶险的同时,又从另一侧面辩证地谈到了当刑律发展运用到镇压民众、堵塞言路时,却会给统治者带来危险。
  在《噬嗑》一卦中,其作者还谈到了用刑惩治罪犯之艰难,有时尚会带来“遇毒”之“小咎”。不过这些指的不是一般罪犯,乃指的是前朝父辈中的奸佞亲随与本朝中的一些毒蛊权贵和一些地方有权有势的土豪劣绅。自然,对惩治这些罪犯不会给当时政权带来丝毫凶咎,只会使君王的威望更称著于天下。
  
  
  震下离上
  噬嗑①:亨,利用狱②。
  初九,屦校灭趾③,无咎④。
  六二,噬肤⑤,灭鼻⑥,无咎。
  六三,噬腊肉⑦,遇毒⑧;小吝,无咎。
  九四,噬干〓⑨,得金矢⑩;利艰贞,吉。
  六五,噬干肉⑾,得黄金;贞厉,无咎。
  上六,何校灭耳⑿,凶⒀。
  
  注释:
  ①噬嗑:六十四卦卦名之一。“噬”(shi逝),咬之义。“嗑”(ke 课),咬开之义。“噬嗑”一卦乃为论述君王用刑律牢狱惩治罪犯之卦。
  ②利用狱:利用牢狱之义。
  ③屦校灭趾:“屦(ju具)”,本指麻葛制的鞋,此处指着刑。“校” (jia o较),古代刑具。“趾”,本指脚。此句的“屦校”,指给脚带上刑具;此句的“灭趾”,当指刖刑,砍掉脚。
  ④无咎:从第一爻到第五爻中的“无咎”,皆指用刑者(即君王)无咎。
  ⑤噬肤:本为咬皮肤,此处当指笞刑杖刑一类。
  ⑥灭鼻:当指劓(ri)刑。
  ⑦噬腊肉:“腊肉”,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此句指用刑象咬腊肉一样费劲。
  ⑧遇毒:喻用刑办案之难,受到伤害。
  ⑨干〓:“〓”(zǐ),风干的带骨头的肉。
  ⑩得金矢:与下爻中的“得黄金”同,喻用刑律大有收获。
  
  ⑾噬干肉:咬风干的肉。
  ⑿何校灭耳:“何”,古通荷,载。“校”,刑具。“何校”,带上刑 具,此处泛指用刑。“灭耳”,指(耳+刂)
  (er贰)刑,割掉耳朵,此处指堵塞言 路。
  ⒀凶:指用刑者(即君王)有凶险。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噬嗑:亨,利用狱”,是说作为国家所依赖的刑律之卦,它自当亨通,这还要利用于使用牢狱。
  “初九”爻辞的“履校灭趾,无咎”,是说国家为了惩治罪犯,当使用 给罪犯的脚上带上刑具或砍掉罪犯的脚,这对于国君来说,它并没有什么灾祸。
  “六二”爻辞的“噬肤,灭鼻,无咎”,是说国家为了惩治罪犯,当对 罪犯使用笞刑、杖刑和割掉鼻子的劓刑,这也没有什么灾祸可言。
  “六三”爻辞的“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前半句是说国家在惩 治罪犯时,难免会遇到一些象咬腊肉一样的人物,这就是《随》卦和《蛊》卦中所指出的先朝和本朝佞臣以及一些地方有权有势的土豪劣绅,在惩治这些罪犯时,难免要象“遇毒”一样遇到一些麻烦;后半句说这种麻烦不顺利仅仅是一些小的悔恨和惋惜,它绝不可能成为大的灾祸。这后半句的含义之下是这些罪犯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他们永远不得人心。
  “九四”爻辞的“噬干〓,得金矢;利艰贞,吉”,前半句是说国家在 惩治罪犯时,难免有遇到象啃骨头那样难啃的人物,但是不要紧,除掉这批罪犯将有如得到“金矢”一样;后半句是说惩治这一类罪犯,必须经历艰辛,要坚持贞正,最后自然是吉祥的。
  “六五”爻辞的“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前半句是说惩治罪 犯,有时象咬干肉脯那样难咬,但当除掉这批罪犯就象得到“黄金”那样;后半句是说惩治这些罪犯,有时难免还要承凶险,但最终将不会遭到什么灾祸。
  这三爻都在谈惩治某些罪犯之艰难,但又肯定惩治这批罪犯之必然和所得到的良好结局。
  “上九”爻辞的“何校灭耳,凶”,是说国家用刑,本在惩治罪犯、消 除祸患。刖足、笞肤、劓鼻均可,但绝不能用刑“灭耳”去堵塞言路;若用 刑到了灭耳的程度,人人不敢说话,个个自危,到了这步田地,则于国家政权是相当凶险的。
头像
0操作47 #
头像
47 #
0
11-02-28 04: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二〓贲〓卦
  
  《贲》卦谈的是盛世的卦。它里面谈了“贲如,濡如”,“皤如,白马翰如”以及“贲其趾”“贲其须”“贲于丘园”的太平盛世景况,也谈到了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盛时期,自然不可能有再大的进取,而只能有一些“小利” ,又谈了对于任何事物的贲大来讲,还是以不要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质朴无华的“白贲”为好,不然便会有凶险。当然,这一卦和《剥》卦以及其它有些卦一样,乃是一个很抽象的哲理论述。
  
  离下艮上
  贲①:亨;小利有攸往②
  初九,贲其趾③,舍车而徒④。
  六二,贲其须⑤。
  九三,贲如⑥,濡如⑦,永贞吉。
  六四,贲如,皤如⑧,白马翰如⑨;匪寇,婚媾⑩。
  六五,贲于丘园⑾,束帛戋戋⑿;吝,终吉。
  上九,白贲⒀,无咎。
  
  注释:
  ①贲:六十四卦卦名之一。“贲”,历来皆注音为(bi闭),释义为“ 装饰”。此字当读(fen坟),义当为“大”。乃论述太平盛世盛况之卦。
  ②小利有攸往:指办一些小事还有进展。
  ③贲其趾:“贲”,大。“趾”,脚。“贲其趾”,放大脚步。
  ④舍车而徒:“徒”,徒步行走。此句是说舍弃自己所乘之车辆,大步行走。
  ⑤贲其须:“须”,古指面部之毛,包括髭(口上)、浆(口下)须( 颐下)、髯(耳旁)四处。此处“贲其须”指大其头部。
  ⑥贲如:大大的样子。
  ⑦濡如:“濡”(ru如),古亦当“安”讲。“濡如”,平安太平的样子。
  ⑧皤如:“皤”(po婆),孔颖达注为白素。“皤如”,白白的样子。
  ⑨翰如:“翰”,犹白马,如《礼记.檀公上》中的“殷人尚白,戎事 乘翰”。此处“翰如”,犹白白的样子。
  ⑩匪寇,婚媾:承接“翰如”,犹承接“殷人尚白,戎事乘翰”之义, 其义就是乘骑着这样的白马,并非是为了戎事的侵伐,实乃是为了婚嫁迎娶。
  ⑾贲于丘园:盛大如丘陵和陵园。
  ⑿束帛戋戋:微薄之义。
  ⒀白贲:“白”,犹平素。“白贲”犹平素无饰之盛大。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贲:亨;小利有攸往”,是说《贲》卦象征着贲大,故当亨通;但是由于《贲》卦已象征着极盛时期,不可能再取得大的进展,故前去办事只能取得一些小小的进展。此卦辞后边一句的“小利有攸往”实为与《剥》卦辞的“不利有攸往”相对而言。
  “初九”爻辞的“贲其趾,舍车而徒”,是说当此贲大之时,应该放大 其步伐,下车而徒步行走。
  “六二”爻辞的“贲其须”,是说当此贲大之时,不仅应该贲大其步伐, 也应该贲大其头部。
  “九三”爻辞的“贲如,濡如,永贞吉”,是说此时国家已经呈现出一 派贲大的样子,也呈现出一片平安太平盛世的样子,它能够永远贞正吉祥。
  “六四”爻辞的“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前半句是说 此时国家不仅呈现出贲大的样子,而且按照殷人当时尚白的习俗,此时国家
  呈现出白白的样子,呈现出骑着白马的样子,亦即异常吉祥的样子;后半句是说这种骑着白马的样子,并非象征着去从戎,去征战寇犯敌国,而乃象征着喜庆的婚媾。
  “六五”爻辞的“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前半句是说作为 贲大的如丘陵和陵园的国君,却用如戋戋束帛那样的微薄礼品来祭祀神灵和赏赐下属;后半句是说,这样做难免与贲大的景象不相适应,有些小气,也可能遭到悔恨和惋惜,但这样做终局还是吉祥的。这里的“终吉”有尚俭和 不要暴殄天物之义。
  “上九”爻辞的“白贲,无咎”,是说作为盛大无比的《贲》卦,它要求的还是不要弄虚作假质朴无华为好,这样做不会自欺欺人,它将没有什么灾祸。
  
头像
0操作48 #
头像
48 #
0
11-02-28 04:0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三〓剥〓卦
  
  《剥》卦是承接上一象征盛大无比的《贲》卦而来的一卦。此卦谈的是事物有盛必有衰落。从初爻到第四爻基本上都是这个意思。其第五爻谈的是对衰落采取的一些补救办法,其最后一爻谈的是采取的一些补救办法之后所取得的效果。
  
  坤下艮上
  剥①:不利有攸往②。
  初六,剥床以足③,蔑④,贞凶。
  六二,剥床以辩⑤,蔑,贞凶。
  六三,剥,无咎⑥。
  六四,剥床以肤⑦,凶。
  六五,贯鱼⑧,以宫人宠⑨,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⑩,君子得舆,小人剥庐⑾。
  
  注释:
  ①剥: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剥脱衰落之卦。
  ②不利有攸往:不宜于前去办事。
  ③剥床以足:“床”,本一般物体,此处有喻政权之义。
  ④蔑:《国语.周语》中有“蔑杀其民”一语,乃消灭之义。
  ⑤剥床以辨:“辨”,古通“遍”。此句乃是指床体遍体剥脱。
  ⑥剥,无咎:此一句乃是指“剥脱”本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剥”的 不是要命处,那还不会有多大灾祸。
  ⑦剥床以肤:“肤”,皮肤。此句指剥掉了赖以生存的皮肤。
  ⑧贯鱼:“贯”,本穿物之绳,此处指“牵”。“鱼”,古称两目毛色白的马为“鱼”,此“鱼”有接上一卦《贲》卦的“白马翰如”之义。“贯鱼”,指牵着吉祥的两目毛色白的马。
  ⑨以宫人宠:“宫”,和“庐”一样,在古代本指“屋”;但“宫庐” 在古代亦作“屏障”一辞用。“宫人”,并非一般理解的宫妃,乃指为守卫政权屏障之人臣。“宠”,此处非指宠幸,乃指尊崇,如《周语·楚语下》中的“宠神其祖”之用。以“宫人宠”,是说要纳用一批屏藩之臣,予以尊崇。
  ⑩硕果不食:“硕果”,政治术语,指庞大的国家政权。“食”,古通“蚀”。此句是说庞大的国家政权不会腐烂。
  ⑾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君子得到了良好的马车乘坐,小人被剥去了屏障(“庐”见注⑨)。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地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剥:不利有攸往”,是说《剥》卦乃是剥脱衰落之义,它正处于由盛转衰之时,故不宜于前去办事。
  “初六”爻辞的“剥床以足,蔑,贞凶”,是说有如床体的国家政权从 它的足下根基开始剥脱时,这就意味着灭亡,其凶险异常。
  “六二”爻辞的“剥床以辨,蔑,贞凶”,是说有如床体的国家政权全 部遍体都开始剥落时,这也意味着灭亡,其凶险亦异常无比。
  “六三”爻辞的“剥,无咎”,是说“剥”本乃一种正常现象,它有如人或树木脱掉了一层老皮,乃一种正常的新陈代谢,这种正常的剥脱将不会有什么凶险。
  “六四”爻辞的“剥床以肤,凶”,此一爻是说人赖以生存的是皮肤, 树木赖以生存的的是树皮;如果国家政权的剥脱有如剥掉了人身上的皮肤和树木的皮,那就凶险异常。
  “六五”爻辞的“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是说当国家政权面临如 此剥脱衰落之时,当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牵着吉祥的两目毛色白的马去迎接聘用国家的屏藩栋梁之臣,以代替那些昏庸无能之辈,这样做,就可挽救国家的剥脱衰落局面。
  “上九”爻辞的“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此一爻有承接“ 贯鱼,以宫人宠”之义,是说君王如果能从新纳用一批屏藩栋梁之臣,给国家政权注入一些新的活力,国家这个有如硕大的果子一样的政权就不会腐烂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君子从新得时,而小人们自然被剥去屏障,失去时势。
  
头像
0操作49 #
头像
49 #
0
11-02-28 04:0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四〓复〓卦
  
  《复》卦谈的是回复,实际上谈的就是改正错误之道。在此一卦里,其 作者论述了回复的“亨通”、“无疾”、“无咎”;谈论了只要“不远复”, 便“无祗悔”;也颂扬了“敦复”的“无悔”;亦肯定了屡犯屡改的“频复” ;并特别提出与指责了凶险异常的、若“用行师”,则“终以大败”,若用 “以其国”,则有“君凶”亡国的迷途不知返的“迷复”。这种坦诚的改正 错误的态度,不要说出现在远在殷周之际的君王口中,就是在殷周之后至近代史的历代君王中,这一种见识与态度亦实属罕见的。
  
  震下坤上
   复①:亨。出入无疾②,朋来③无咎:反复其道④。七日来复⑤利有攸往。
  初九,不远复⑥,无祗诲⑦,元吉。
  六二,休复⑧,吉。
  六三,频复⑨,厉;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⑩。
  六五,敦复⑾,无悔。
  上六,迷复⑿,凶,有灾眚⒀。用行师,终以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⒁。
  
  注释:
  ①复: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迷途知返更正错误之卦。
  ②出入无疾:“出入”,走出去(指错)又返回来(指更正)。“疾”, 灾祸。此句指办错事又返回更正,这并没有灾祸。
  ③朋来无咎:“朋”,多次。“来”,亦即“复”。此句有如“六二” 爻的“频复,无咎”的含义,是说多次返复更正错误也无灾祸。
  ④反复其道:“反”,古同“返”。如《国策·卫策》“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 。”此句是说返回复归其正道。
  ⑤七日来复:“七日”并非一个特定日期,此句乃与“初九”爻的“不 远复”相对而言,实即“近复”之义。
  ⑥不远复:指返复更正错误的时间与空间没有拉的太长。
  ⑦无祗诲:“祗”(zhi指),乃出现之义。此句指不会出现后悔。
  ⑧休复:“休”,吉。很吉祥的返回复归。
  ⑨频复:频繁地犯错误又频繁地更正错误。
  ⑩中行独复:“中行”,不偏不倚。此句指不偏不倚的独立进行更正错误。
  ⑾敦复:诚实敦厚地进行更正错误。
  ⑿迷复:指对犯的错误执迷不悟,不愿更正。
  ⒀灾眚(sheng省):灾异。
  ⒁不克征:“克”,胜任。“不克征”,指不能胜任征伐的使命。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 往”,第一句是说作为更正错误的返复之卦,它本身亨通。第二句是说一个人犯错误如同走出去而又能更正错误如同走回来,那就没有灾祸,一个人能多次犯错误又能多次更正错误,这也无有灾祸:这就是《复》卦的返回复归 其正道的道理。第三句是说犯错误的时空只要不拉的太长,仅只有短短的七日便能更正复归,这样便利于前去办事。
  “初九”爻辞的“不远复,无祗悔,元吉”,是说犯错误的时空只要不 拉得太远,便不会出现后悔,便是很大的吉祥。此一爻可以说是对卦辞后一句的重复。
  “六二”爻辞的“休复,吉”,是说更正错误的返回复归一开始便呈现 出一种吉祥的兆头,那便很吉祥。
  “六三”爻辞的“频复,厉;无咎”,是说一个人频繁地犯错误,又频 繁地更正错误,这样是很凶厉的;但毕竟能更正错误,故最终还不会有灾祸。
  “六四”爻的“中行独复”,是说一个人要不偏不倚地独自更正错误。
  “六五”爻辞的“敦复,无悔”,是说一个人更正错误,返回复归正道, 必须要诚实敦厚地去做,千万不能自欺欺人,这样才能无悔。
  “上六”爻辞的“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 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是说一个人对所犯的错误若执迷不悟,不愿更正,或不能更正,那就意味着凶险,那就要发生灾异。若这一种执迷不悟用于行师打仗,便必败无疑;若这一种执迷不悟用在治理国家上,君王必有凶险。一个国家若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出现国威不振,将会出现一个国家有十年不能胜任征伐的重任。
  
头像
0操作50 #
头像
50 #
0
11-02-28 04: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五〓无妄卦
  
  《无妄》卦谈的是如何处理料想不到的事的卦。这种“无妄”,包括“ 无妄,往吉”和“无妄,行有眚”两种可能:前一种即其卦中说的“不耕获,不(艹+甾)(余+田);后一种即其卦中说的“无妄之灾”“无妄之疾”。前一种谈的是料想不到的收获;后一种谈的是料想不到的灾祸。实际上,《无妄》一卦也可以这么说,它即今天人们常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震下乾上
  无妄①: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②,不利有攸往。
  初九,无妄,往吉。
  六二,不耕获③,不(艹+甾)(余+田)④ ,则利有攸往。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⑤,行人⑥之得,邑人⑦之灾。
  九四,可贞⑧,无咎。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⑨。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注释:
  ①无妄: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料想不到的祸福的卦。
  ②其匪正,有眚:不坚守正道,就有灾异。
  ③不耕获:没有耕种就有了收获。
  ④不(艹+甾)(余+田):“(艹+甾)”(zi资)(余+田)(yu余)”,田一岁曰(艹+甾),二岁曰新田,三岁曰(余+田)。此处“(艹+甾)”指生荒地,“(余+田)”,指肥田。“不(艹+甾)(余+田)”,指生荒地没有经过开垦便变成了肥田。
  ⑤或系之牛:“或”,好比。此句是说好比路旁拴着一头牛。
  ⑥行人:过路之人。
  ⑦邑人:古称小国为邑,此处指本地人。
  ⑧可贞:“可”,能够。能够坚持正道。
  ⑨勿药有喜:不用吃药就可以好。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天上组成。
  卦辞的“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是说作为料想不到的《无妄》卦,它元始,亨通,适宜,贞正。但是如果其行为不坚守正道,那便有灾异,便不利于前去办事。
  “初九”爻辞的“无妄,往吉”,是说作为《无妄》卦,它料想不到, 这料想不到的里面就有前往有吉祥的一面。也即指下一爻。
  “六二”爻辞的“不耕获,不(艹+甾)(余+田),则利有攸往”,是说料想不到的《无妄》卦,它里面有料想不到的吉祥福祉,这就如同没有耕种就取得了收获,亦如同生荒地没有开垦便变成了良田,如果发现此等兆头,则利于前去办事。
  “六三”爻辞的“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是说 在料想不到的《无妄》卦里,它有一种料想不到的灾祸:这就如同邑人在路旁拴了一头牛,被行人顺手牵走了。
  “九四”爻辞的“可贞,无咎”,是说在对待“无妄”一事里,如果能够坚守正道,那这样也可免除灾祸。
  “九五”爻辞的“无妄之疾,勿药可喜”,是说一个人得了一个料想不 到的疾病,但这一种疾灾却没有去医治便自行消失,这实为可喜可庆之事。
  “上九”爻辞的“无妄,行有眚,无攸利”,是说对于料想不到一事, 如果发现行动有灾异,那就没有好处,最好不要去做。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1 #
头像
51 #
0
11-02-28 04:0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六〓大畜卦
  
  《大畜》一卦,基本上可以说是与《小畜》一卦相对而言的。《小畜》一卦谈的是对内巩固政权和积蓄力量;而《大畜》一卦则谈的是蓄精养锐以对外实行侵伐、扩张与兼并。
  《周易》的作者在此卦中谈了对敌国用兵时应该注意的车马问题和粮食供应问题以及如何对付被占领邦国的反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此篇亦属一篇兵书。
  还有,此卦最后一爻为“何天之衢,吉”,从此一爻可以看出《周易》 的作者一直奉行的是天下归于一统的“包荒”政策。
  
  乾下艮上
  大畜①:利贞。不家食②,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厉,利己③。
  九二,舆说(车+复)④。
  九三,良马逐⑤,利艰贞;曰闲舆卫⑥,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牿⑦,元吉。
  六五,(豕+贲)豕之牙⑧,吉。
  上九,何天之衢⑨,亨。
  
  注释:
  ①大畜: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侵伐、扩张、兼并其邻邦之卦。
  ②不家食:指在用兵时取粮于敌国。
  ③有厉,利己:此句犹指取粮于敌国,是说此种作法虽然凶厉,但是有 利于自己一方利益。
  ④舆说(车+复):“舆”,车。“(车+复)”(fu复),车下伏兔,又谓之车屣,实犹今之刹车。此一句是一个不好解释的句子。它不应与《小畜》卦的“舆说辐” 相提并论:一个“复[HT]
  ”是刹车;一个“辐是”辐条。《小畜》卦的“舆说辐” 的“说”自当读作(tuo),当“脱”讲。但此“舆说(车+复)”之“说”,按此卦奉行的“良马”“良车”政策,此“说”当读作(yue),当“悦”讲比较妥当。即此句是说一个好车,还得配一个好的刹车。当然此“说”也可当“ 脱”讲,那此句则变成了车舆的刹车失灵,这很不好。
  ⑤逐:相互追逐奔驰之貌。
  ⑥闲舆卫:“闲”,本指马厩。但古又通“娴”。此句是说娴熟地驾御 车马。
  ⑦童牛之牿:“牿”(gu固),在牛两角上拴的横木。此句是说在尚未曾驯服的小牛角上拴上横木,以防〓人。
  ⑧(豕+贲)豕之牙:“(豕+贲)”(fen坟)阉。“豕”(shi史),猪。此句是说被阉掉的猪,就不会咬人。
  ⑨何天之衢:“何”,通荷。“衢”(qu渠),道路。此句本指四通八 达的道路,但此处有包揽四面八方畅通无阻之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天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第一句是说作为侵伐、扩张与兼并的《大畜》卦,它适宜贞正。第二句是说在对敌国用兵时,最好不要从本国输运粮草,如果不从本国输运粮草,能够取粮于敌,这很吉祥。此句的意思颇同于孙子所说的“善用兵者......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 食可足也”和“故智将务食于敌”(见《孙子兵法.作战第二》的含义。第三句是说若做到如此,便可去争夺天下。
  “初九”爻辞的“有厉,利己”,此爻出自“不家食”一语,是说取粮 草于敌国,对敌国的臣民未免有些凶厉,但是它却利于自己一方的用兵作战。 这一爻实指古代运输不便,若能取食于敌,当有如孙子说的“食敌一钟(公量一钟为六百四十升;家量一钟为一千升)。当吾二十钟”,有如同卦辞的含义。
  “九二”爻辞的“舆说(车+复)”,是说作战离不开好的战车,好的战车上必须配上好的刹车,也即好的车子是喜欢有一个好的刹车的。
  “九三”爻辞的“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是说国家要作战,必须要有良马,必须还要能够娴熟的驾御马车;这样才利于出外作战。
  “六四”爻辞的“童牛之牿,元吉”,是说被征伐的某些部落邦国,从 未教化,有如初生的牛犊;如若象给童牛角上拴上横木那样予以强制,这样便是一种很大的吉祥。
  “六五”爻辞的“(豕+贲)豕之牙,吉”,此一爻实类似上一爻的含义,是说治理被征服的某些野蛮部落邦国,要象阉猪一样予以根除其野性,这样将很吉祥。
  “上九”爻辞的“何天之衢,亨”,是说王师征服了天下所有的邦国部落,归于一统,天子的政令有如四通八达的道路一样亨通无阻。
  
头像
0操作52 #
头像
52 #
0
11-02-28 04:0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七〓颐〓卦
  
  《周易》的作者在谈论完《大畜》卦之后,来到了《颐》卦。也可以说《颐》卦乃是《大畜》卦的继续。《大畜》卦谈论的是积蓄力量,谈论的是进兵时给养的“不家食,吉”;《颐》卦同样谈的是颐养国家之道,也谈的是在进兵时给养的“不家食”的“颠颠”。从这一点讲,两卦基本类同。所不同的是《颐》卦专谈颐养之道;而《大畜》一卦里谈论的还有作战所涉及的车马问题以及对被占领区的统治问题。
  
  震下艮上
  颐①:贞吉;观颐②,自求口实③。
  初九,舍尔灵龟④,观我朵颐⑤,凶。
  六二,颠颐⑥,拂经⑦;于丘颐⑧,征凶。
  六三,拂颐⑨,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
  注释:
  ①颐: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国家及军队颐养之道的卦。
  ②观颐:观察颐养之道。
  ③自求口实:“口”,此处借口进食以谈颐养,仅借喻。“实”,富裕、充实。如《孟子 ·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国库充”,此句指国家要自己谋求充实财力。
  ④舍尔灵龟:“尔”,你。“灵龟”,神龟,此处当指神器。此句为舍弃你自己的宗庙社 稷而不顾。
  ⑤观我朵颐:“朵”,孔颖达注为动义。此句指只顾观察别人颐养之道,也即只睁着眼看 别的国家富强起来。
  ⑥颠颐:“颠”,颠狂。按此爻的“拂经”和“六四”爻的“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对“ 颠颐”的修饰来看,“颠颐”当有某种疯狂猎取与掠夺性质的含义。
  ⑦拂经:违背常理。
  ⑧丘颐:“丘”,废墟。此句指站在废墟上猎取颐养。
  ⑨拂颐:对国家不采取颐养之道。
  ⑩由颐:由于颐养。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山上组成。
  卦辞的“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是说作为充实颐养国家的《颐》卦,它才是正道,它才吉祥;通观国家求财颐养之道,还是立足于本国发展生产以充实国力。
  “初九“爻辞的“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此爻是说一个国家若舍弃自己本国的宗庙社稷而不顾,不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国家,只顾观看别的国家在发展壮大其国家,这样很凶险 。
  “六二”爻辞的“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此一爻的前半句有承上一卦《大畜》卦 “不家食,吉”的含义,是说当在用兵出征时,若能颠狂地从敌国猎取给养,这确实有些违背常理;其含义之下是却有些吉祥;此一爻的后半句却有些下取四十六卦《升》卦的“升虚邑”的含义,是说在用兵出征时,进入破败的邦国,有如进入了一堆废墟,若要在此废墟一样的邦国里猎取给养,那就很凶险。
  “六三”爻辞的“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是说一个国家不知颐养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凶险;这样将意味着这个国家十年都不能振兴,什么也不能用,也即如《复》卦说 的“至于十年不克征”,一点好处也没有。
  “六四”爻辞的“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此爻实类同“六二”爻的上半句,是说在出兵敌国时,若能带有颠狂的从敌国猎取给养,这很吉祥;这种颠颐虽有如猛虎捕食一样,但它却无有灾祸。
  “六五”爻辞的“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此一爻实乃对“六二”爻“颠颐,拂经”的补充,是说违背常理的从敌国猎取给养,这虽对用兵打仗很吉利,但对一个想惠及天下的君王来说,却并不是好事,对此,只有居于正道,才能获得吉祥;但是“拂经”的“颠 颐”却有失去民心的危险,它不利于去争夺天下。
  “上九”爻辞的“由颐,厉,吉;利涉大川”,是说一个国家由于运用颐养之道,既就是有时也有些“颠颐”的凶厉颐养,但总的说来还是吉祥的;而且通观颐养之道,只有善于颐养,它才有利于一个君侯去争夺天下。
头像
0操作53 #
头像
53 #
0
11-02-28 04:0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八〓大过卦
  
  《大过》卦谈的是事物的承受能力到了超过它的极限程度时将会遇到和发生的情况。在此一卦里,其作者实际上就是用了一个在关键时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过了这一关,其后便是“枯扬生(禾+弟)”“生华”枯木又逢春,再暴发出它新的活力。在《大过》一卦里,其作者不是过份强调《大过》一卦所蕴藏的危险,而是强调“无咎”和“利有攸往”这一“坚持” 精神。实际上,事实历来证明,在最困难的时刻,那怕能坚持最后一分钟,都将会改变整个结局的面目。
  
  巽下兑上
  大过①:栋桡②。利有攸往,亨。
  初六,籍用白茅③,无咎。
  九二,古杨生(禾+弟)④,老夫得其女妻⑤,无不利。
  九三,栋桡,凶。
  九四,栋隆⑥,吉;有它⑦,吝。
  九五,枯杨生华⑧,老妇得其士夫⑨,无咎,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⑩,凶;无咎。
  注释:
  ①大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事物因承受能力超过其极限所发生的情况及应如何对待的卦。
  ②栋桡:“栋”,屋梁。“桡”(nao挠),弯曲。房屋的大梁受压过重而弯曲。
  ③藉用白茅:“藉”(jie介),历来注释为“衬垫”。还是注为“借”为好。“白茅”, 俗称茅草。此句是说借用茅草之柔韧性。
  ④枯杨生(禾+弟):“(禾+弟)”(ti题),树木上的嫩芽。此句是干枯的杨树上又重新发芽。
  ⑤老夫得其女妻:老年的男子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妻子。
  ⑥栋隆:将栋梁的弯曲部位向上隆起。
  ⑦有它:指隆起的部位不是向上,而是向左,向右,或向下。
  ⑧老妇得其士夫:“士”,古指未婚男子。此句是一个老年的妇女又嫁给了一个年轻的男子。
  ⑨过涉灭顶:过河河水淹没了头部。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享”,是说《大过》卦所论述的事物承受能力超过它的极限,就如同房屋的大梁因受压过重而弯曲。卦辞后边所说的“利有攸往,享”,是对《大过》整个卦而言的,它包括“栋隆”,它不是指“栋桡”而言。因为“栋桡”并无“利有攸往,享”可言,它只会如“九三”爻所说的“栋桡,凶”。
  “初六”爻辞的“藉用白茅,无咎”,是说一个事物在承受压力过重时,应该借用白茅之柔韧性,切勿作某些迂腐的宁折不弯。当然这里并不指变节,而只是指借用韧性而已。
  “九二”爻辞的“枯扬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是说作为承受压力过重的《大过》卦,只要坚持 一下,度过危期,它就如枯萎的杨树又冒出了嫩芽,暴发出了新的活力,也有如一个老年男子娶了一年轻妻子,这样意味着一切又很顺利。
  “九三”爻辞的“栋桡,凶”,是说房屋的大梁因受压过重而弯曲,这很凶险。
  “九四”爻辞的“栋隆,吉;有它,吝”,是说在将弯曲的木材用作大梁时,应该将它的隆起面朝上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这样,很吉祥,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将弯曲的隆起面向左,向右或向下,这样做将会感到惋惜和后悔的。
  “九五”爻辞的“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此爻基本上类同“九二”爻 “枯杨生(禾+弟)”的含义,所不同的是此爻变成了虽“无咎”但也“无誉”。这一点固然有其作 者赞同“老夫得其女妻”而不赞同“老妇得其士夫”的成份,但这一爻辞很可能还有一个不赞成承受压力过重时的《大过》卦,他仅提倡的增加一点抗压的柔韧性,他并不赞同因承受 压力过重而委曲求全,当然,更谈不上颂扬因贪生而求全的变节行为。
  “上六”爻辞的“过涉灭顶,凶;无咎”,是说《大过》卦谈的承受压力超过了它的极限,它也如涉水过河,如果涉水过河淹没了头顶,这便很凶险;但是在此之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一下,能过了深水区,一切将会化凶为吉。
头像
0操作54 #
头像
54 #
0
11-02-28 04:0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二十九 习坎卦
  
  原始八卦自身重叠而组成新的一卦,除了开篇的《乾》《坤》两卦之外,由水下水上自身相重叠而仍成自身,《习坎》卦还是第一个。不过这里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原 始八卦自身重叠而组成新的一个卦,其卦名仍用原来自身的卦名;然而《坎》卦自身重叠之后组成新的一个卦,其卦名却名曰《习坎》,这还是一个破例。
  《习坎》一卦,它由水下水上组成,其本乃重重坎险之义;但从《习坎》卦的内容来看,这一卦里还有一个囹圄成份。
  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习坎》卦论述的是如何去对待身处陷坑和囹圄这一问题。
  不过,《习坎》卦中还有一些特殊用语,即“纳约自牖”和“系于徽墨,〓于丛棘,三岁不得”,这些辞语都与周文王囚于〓里(即“牖里”)有关。
  还有,《周易》将这一卦安排在上经之末倒数第二位,不仅出于《周易》哲理框架的编排 ,而且还有一种记事成份:上经有记述周文王囚于牖里以前的建侯立国事;而下经则为记述周文王囚于牖里释放之后的继续建国立业事。
  这一问题在自《习坎》卦之后,在《离》卦中特别强调“畜牝牛,吉”,一直到《蹇》卦 ,都奉行着一个柔儒的克守政策,直到《解》卦才又大谈进取征伐之道,这看来与周文王的切身历史不无关系。也即是说,一部《周易》,特别是《习坎》卦到《解》卦,除了其编排 有其哲理和其一定的结构框架外,还带有很大的历史记事成份。
  
  坎下坎上
  习坎①:有孚,维心②,亨;行③,有尚④。
  初六,习坎,入于坎〓⑤,凶。
  九二,坎有险⑥,求小得⑦。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⑧;入于坎〓,勿用。
  六四,樽酒⑨,簋贰⑩,用缶⑾;纳约⑿自牖⒀,终无咎。
  九五,坎下盈⒁,祗既平⒂,无咎。
  上六,系于徽〓⒃,〓⒄于丛棘,三岁不得⒅,凶。
  注释:
  ①习坎: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如何去权宜和应付陷坑囹圄诸种坎险之卦。
  ②维心:实有如“六三”爻的“险且枕”,为心胸坦荡,不为坎险所困之义。
  ③行:指行为。
  ④有尚:被人们所崇尚。
  ⑤坎〓(dan旦):犹陷坑。
  ⑥坎有险:陷坑里有危险。
  ⑦求小得:指保全自己,并能解决一些小问题。
  ⑧险且枕:犹处坎险之中尚且能高枕无忧。
  ⑨樽酒:“樽”(zun尊),酒器。此句指一樽酒。
  ⑩簋贰:“簋(gui轨),古食器。此句指二簋饭。
  ⑾缶:古指盛酒的瓦器,此处特指用粗劣瓦器进食。
  ⑿纳约:“约”,指签约;“纳”,指交付。此处指交付一种签约。
  ⒀牖(you友):即牖里,又写作〓里,古址在今河南汤阳北。乃殷纣王囚文王处。
  ⒁坎不盈:指水尚不满到溢出来。
  ⒂祗既平:“祗”(zhi支),此一字古一直作“敬”解,如《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此处当指不激化矛盾。
  ⒃徽〓(mo默):绳索。
  ⒄〓(zhi):置的异体字。
  ⒅三岁不得:三年得不到解脱。
  全卦内容:
  此卦由水下水上组成。
  卦辞的“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是说处于坎险之中,只要有孚于众望,为人所拥戴,并且心胸坦荡,不为坎险所困扰,这样虽处于坎险之中,但亦当亨通;自然不仅亨通,而且处于这种坎险之中,其行为还为大家所崇尚。
  对于这一卦辞,可以说记事性特强,它不是指一般人进入坎险之中都亨通的,而是指特有众望所归并心胸坦荡之人进入坎险之中才亨通的。自然此处绝不仅是论事,而是在记事,也可以说,此卦中所说的坎险,乃是指陷于囹圄之中的牢狱之灾。
  “初六”爻辞的“习坎,入于坎〓,凶”,是说若落入陷坑之内,必然异常凶险。
  “九二”爻辞的“坎有险,求小得”,是说若处于陷坑之内,其中必然险境四伏,在此之时,不要贪图大的希望,还是求得一点小的收获,改变一下自己的环境与保全自己为好。这里有一个君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和适当委曲求全的成份。
  “六三”爻辞的“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勿用”,前半句是说既然已经论落入坎险之中,还是应该拿出英雄本色,高枕以眠,切勿为险境所吓倒;后半句是说既然已论落入 坎险之内,还是勿用昔日英豪本色,还是适当地忍受潜伏一下为好。此一爻是以两个方面 来说明如何处理处于坎险之中的心态。
  “六四”爻辞的“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此爻前半句是说身处坎险之中,每日只用瓦缶盛的二簋饭和一樽酒就足以度日了;后半句是说身陷于牖里囹圄之中,由 于通过某种渠道签纳了一份合约,终于被释放,免除了凶患。
  这是一个纯记事的一爻。
  “九五”爻辞的“坎不盈,祗既平,无咎”,是说当落入坎险之中,它好比水与陷坑还没有盈余之时,这时还是以“祗”敬为好,不要激化矛盾,求取平和,这样将可免除灾祸。
  这一爻辞是周文王谈不要激怒殷纣王,以免杀身之祸。也可以说是近避殷纣王醢九侯、脯鄂侯之祸,远汲取其父季历被文丁王所杀之灾。
  “上六”爻辞的“系用徽〓,〓于丛棘,三岁不得,凶”,是说身处坎险之中,有如己身被绳索捆着,也有如置身于丛棘之中,而若三年仍得不到解脱,那样就很凶险。
  此一爻有周文王记述其三年被囚后解脱的庆幸和侥幸成份。
头像
0操作55 #
头像
55 #
0
11-02-28 04: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离卦
  
  上一卦为《坎》卦,“坎”本坎陷一义,古本有此一注。但《离》卦所用之“离”,古来 却查不出对此一字有合适的注解,要说有注解,皆起源于对《离》卦的研究。《彖》辞将“ 离”注为“丽”。《象》将“离”注为“明”。至于《说卦》将“离”注释为“火”,为“ 日”,为“电”,那就是卦象而言,并非指“离”一字而论。
  《离》卦的“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此卦象由火下火上组成,火本光、明、耀一义, 火下火上当更加光明显耀一义;还有此辞中有“黄离”之“离”,有“日昃之离”的“离 ”,有“突如其来如”的“焚如”之“离”,以及还有“履错然”的错金之“离”,综如以上此卦对“离”的描述,可知“离”乃光耀一义。
  当然这只是对“离”一字的解释,并非对《离》卦的注释。
  《离》卦最后一爻有“王用出征”,此乃指周文王在牖里被释放后“赐之斧铖,使西伯得征伐”事;又加之《离》卦卦辞为“畜牝牛”,此乃上接《坎》卦作者所言的“系于徽墨 ,〓于丛棘”的牢狱之苦,“畜牝牛”乃是指此时尚心有余悸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柔顺依附政策;再加之《离》卦的“离”本身为光耀异常(即言周文王“赐之斧钺”得专“征伐”各诸侯一事);还有《离》卦中有关于各种光耀之下采取的不同处世态度的描述,由此可知《离 》卦乃是言身处光耀异常时并如何适应这些光耀异常环境之卦。
  《离》卦中,除了反映出作者暂时、也是不得已奉行的“畜牝牛”的柔顺依附政策外,我们还可以从“日昃之离”“大耋之嗟”等辞语中看出作者在上承上卦的牢狱之苦后的一时颓废心理,而且也可以看出这些心理状态与作者当时的耋暮年龄有关。
  
  
  离下离上
  离①:利贞,亨;畜牝牛②,吉。
  初九,履错然③,敬之,无咎。
  六二,黄离④,元吉。
  九三,日昃之离⑤,不鼓缶而歌⑥,则大耋之嗟⑦,凶。
  九四,突如其来如⑧,焚如⑨,死如⑩,弃如⑾。
  六五,出涕沱若⑿,戚嗟若⒀,吉。
  上九,王用出征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⒂,无咎。
  
  注释:
  ①离: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言身处光耀异常时并如何适应这些光耀异常环境之卦。
  ②畜牝牛:“牝”(pìn),母牛。此处“畜牝牛”并非指此卦利于养母牛;而是言蓄养一种雌牝的柔顺性格。
  ③履错然:“履”,本指鞋。“错然”,本指用金涂饰,如“错彩镂金” 。“履错然”,指从足下一开始便光彩照人。
  ④黄离:“黄”,土的颜色;土又居五行之中。“离”,光耀。“黄离” ,指日处中天之光芒,与“日昃之离”相对照。
  ⑤日昃之离:“日昃”(ze仄),日西斜。此句是说其光芒有如夕阳西下。
  ⑥不鼓缶而歌:不敲击着瓦缶唱歌。
  ⑦则大耋之嗟:“耋”(die叠),老。“嗟”(jie),感叹声。此句 是说便只能发出老年人的叹气声。
  ⑧突如其来如:指突然而来的“离”,防不胜防。
  ⑨焚如:“焚”,烧。如被火烧的样子。
  ⑩死如:被烧死的样子。
  ⑾弃如:被人世抛弃的样子。
  ⑿出涕沱若:“涕沱(tuo驼)”,眼泪如泉。“若”,语气助词,犹 “然”。此句是放声大哭,泪如泉涌。
  ⒀戚嗟若:悲伤而发出嗟叹。
  ⒁王用出征:此一句当指周文王在牖里被释放后“赐之斧钺,使西伯(周文王当时封号)得征伐”一事。
  ⒂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折首”,犹斩断其首。“丑”,此处为一些叛逆无道邦国元首之蔑称。此句当指文王被“赐之弓矢斧铖,使西伯得征伐” 之后的“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诸征伐事。
  
  全卦内容:
  此卦由火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离:利贞,亨;畜牝牛,吉”,是说火下火上光焰万丈的《离》 卦,它利于坚守贞正,它也亨通;但当此有如烈火中天之时,还是畜养一点雌牝牲的柔顺性格,这样方保吉祥。当然这是特殊环境的特殊产物。
  “初九”爻辞的“履错然,敬之,无咎”,是说《离》卦所言之“离”, 若一开始便从足下呈现出错金之光芒,对此一现象,当恭敬之,这并没有什么灾祸。这一爻实乃卦辞“离:利贞,亨”的运用。
  “六二”爻辞的“黄离,元吉”,是说若《离》卦而论,最大最吉祥的 “离”,还是有如中天之日,它光芒万丈,没有比这更好了。
  “九三”爻辞的“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是说若处于有如夕阳西下之“离”,此时若不能敲击着瓦缶高声歌唱,则必然有如人到暮年一样只有天天发出我快死了,我快死了的嗟叹声,这样很凶险。
  “九四”爻辞的“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此一爻并没有多 大实际意义,只能说是其作者在伤感和嗟老之叹,在挥发感情。
  “六五”爻辞的“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此一爻也有很强的记事成 份,是其作者说当在“耋”年之时,有不平就大哭,有不满就叹气,发泄发泄,这样可能还意味着吉祥。其言之下是不要郁闷不乐而致疾。
  “上九”爻辞的“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此一爻记 事成份特强,是记作者本人在被殷纣王释放后“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而“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见《史记.卷四.周本记)诸事,除此之外,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6 #
头像
56 #
0
11-02-28 04: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一〓咸〓卦
  
  《咸》卦是下经的第一卦,这一卦在《周易》的结构编排中,虽然不能说不是细心安排的,但实际上,《咸》卦于哲理上,安排在此处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这里实在的倒是《咸》卦的作者倒有受《坎》卦的牢狱之苦的阴影特别重,所以,《咸》卦在《离》卦的“畜牝牛,吉”之后仍来了一个“ 取女吉”的卦辞,乃仍然取柔顺之义。
  可以说,《咸》卦阐述的卦义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暂时地放弃去争雄天下,而不得不奉行一种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
  《咸》,历来均解释为“感”,即“感应”的象征。我们在前边注释《 临》卦时已经说过,《临》卦中“咸临”的“咸”乃“普遍”“全部”的含 义,此《咸》卦的“咸”,实亦此一含义,即“普遍”“全部”的意思,并 不是什么“感应”。《咸》卦谈的就是如何普遍全部地奉行一个柔顺的屈从 依附政策,这里用了一个人体作比喻,即只“咸其腓”“咸其股”的局部采用柔顺屈从依附政策是不行的,必须从脚指到小腿,再到大腿,再到脊背,再到面部头部的全部普遍的奉行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环境,才能摆脱危险,才能在特殊环境下适者生存。
  对于这一用人体作比喻的论述,其卦中的“咸其拇”、“咸其腓”、“ 咸其股”、“咸其辅”等辞颇有些《艮》的写作。《艮》卦亦在用“艮其趾” 、“艮其腓”、“艮其身”、“艮其辅”在作论述。所不同的是,《艮》卦在通过人体全身在谈抑止之道,而《咸》卦则是通过人体在谈柔顺遍及之义。
  
  艮下兑上
  咸①:亨,利贞;取女②,吉。
  初六,咸其拇③。
  六二,咸其腓④,凶;居⑤,吉。
  九三,咸其股⑥,执其随⑦,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⑧。
  九五,咸其(月+每)⑨,无悔。
  上六,咸其辅⑩、颊⑾、吉。
  
  注释:
  ①咸: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某种言行举止必须要遍及全身之卦,此卦具体运用到对殷王朝奉行一个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
  ②取女:乃指猎取女性之柔顺。实亦如同《离》卦之“畜牝牛”一义。
  ③咸其拇:“其”,至。“拇”,脚拇指,此处指脚。指遍及的柔顺政 策当始于足下。
  ④咸其腓:“腓”(fei肥),小腿肚。指遍及的柔顺政策在小腿肚部位。
  ⑤居:此处当静居无为之义。
  ⑥咸其股:“股”,大腿。指遍及的柔顺政策在大腿部位。
  ⑦执其随:“执”,掌握。“随”,动。指掌握其行动。
  ⑧憧憧而来,朋从尔思:“憧憧”(chong冲),指心神不定,亦指摇曳不定。“尔”,你。此句指对执行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自己尚心神不定,其朋辈群党们亦当受其思想的影响而随从其思想。
  ⑨咸其(月+每):“ (月+每)”(mei眉),古指脊背上的肉。此句指只遍及到脊背 部位。
  ⑩辅:古指颊骨。
  ⑾颊:面颊,脸的两侧。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咸:亨,利贞;取女,吉”,是说《咸》卦乃普遍全部地奉行柔顺之义,若能奉行这种政策,当亨通,也利于贞正;这种柔顺之道,不是别的,就是取女性之柔顺,这一种政策在当时很吉祥的。
  “初六”爻辞的“咸其拇”,是说全部遍及的柔顺政策应从脚下开始。 此一爻颇有些《艮》卦的“艮其趾”的用义与编排。
  “六二”爻辞的“咸其腓,凶;居,吉”,是说奉行的遍及的柔顺政 策只到小腿肚还有凶险;此时如若处于宁静无为状态,倒吉祥。
  “九三”爻辞的“咸其股,执其随,往吝”,是说所奉行的柔顺政策只 遍及到大腿上,用这些来掌握其行动,其结果也会凶吝的。此一爻实如同上一爻的含义,只不过是分开来写。我们只要看看“六二”爻辞的“咸其腓”和 “九三”爻辞的“咸其股,执其随”,再看看《艮》卦“六二”爻辞的“艮其腓,不拯其随”就会发现这一问题。
  “九四”爻辞的“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是说奉行这种 柔顺政策的结果是贞吉,后悔也会消亡。但是若君侯此时尚心里拿不定主意,摇曳不定,那朋群的随员下属们一定受你的影响而追随你的思想。
  “九五”爻辞的“咸其(月+每),无悔”,是说奉行的柔顺政策若能遍及到脊 梁部位,那将不会有什么后悔。
  “上六”爻辞的“咸其辅、颊、舌”是个半句话,全句是说奉行的柔顺政策当遍及到头部和口舌部位。也即是说从“初六”爻的“咸其拇”是足下开始遍及到了全身,这样自然方是吉祥。
头像
0操作57 #
头像
57 #
0
11-02-28 04: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二〓恒〓卦
  
  《恒》卦是下经的第二卦,从《恒》卦的卦、爻辞,特别是“恒其德” “不恒其德”的爻辞来看,《恒》卦并不是象征“常久”和“固定不变”的意思,而是此卦倒更偏重于坚守坚持的意思(当然这里所说的坚守与坚持不同于《大过》一卦里所说的“坚持”)。还有,从《恒》卦的只有坚持妇女的柔顺才能吉祥和若坚持男人的强悍则凶险的“妇人,吉;夫子,凶”一辞 来看,《恒》卦仍然没有摆脱《离》、《咸》卦奉行的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也就是说,《恒》卦所谓的坚守坚持乃是指柔顺地屈从依附于殷王朝的政策而言的。
  
  巽下震上
  恒①: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②,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③,或承之羞④,贞吝。
  九四,田无禽⑤。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⑥。
  上六,振恒⑦,凶。
  
  注释:
  ①恒: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办事当持之以恒之卦,但此卦仍具体运用到对殷王朝坚持一种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
  ②浚恒:“浚”(jun俊),挖掘。“浚恒”指挖掘掉了“恒”的基础。
  ③德:此德并非泛指,乃特指对殷王朝柔顺屈从的依附德行。
  ④或承之羞:“或”,必然,总会。“羞”,羞耻。此句指必然遭到羞 辱。
  ⑤田无禽:指没有战争的敌方,也即朱熹在《师》卦所说的无兵端。
  ⑥妇人,吉;夫子,凶:此句并非指对妇女吉祥,对男人凶厉,而是指 “恒其德”的“德”,即若借用妇女之柔顺,则吉,若是仍用男子的强悍,则凶。
  ⑦振恒:“恒”遭到了振动,实类同“浚恒”一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风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是说作为持之以恒但又具体运用到对殷王朝奉行一种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的《恒》卦,它亨通,无有灾祸,利于坚持贞正,也利于前去办事。
  “初六”爻辞的“浚恒,贞凶,无攸利”,是说若要挖掉这种持之以恒 的柔顺政策的基础,必然遭到凶险,也没有一点好处。
  “九二”爻辞的“悔亡”,这是一句半句话,它无前提,实际上是说若 能坚持《恒》卦的卦义,即“六五”爻辞所说的“恒其德”,那一切后悔将会消亡。
  “九三”爻辞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是说若果要不坚持对 殷王朝奉行一种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这种德行,必然要蒙受一种羞辱,必然要后悔惋惜。
  “九四”爻辞的“田无禽”,是说此时对殷王朝若奉行柔顺的依附政策,将可避免兵端之祸。
  “六五”爻辞的“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是说只有坚持 柔顺的品德,才能贞正:因为在这时只有借用妇人的柔顺品德,才能化险为夷,才能获得吉祥;如若这时仍然坚持男人争强斗胜的强悍品德,只能火上浇油,凶险异常。
  “上六”爻辞的“振恒,凶”,是说如若坚持柔顺的屈从依附政策遭到 振动不稳,那也凶险
头像
0操作58 #
头像
58 #
0
11-02-28 04:1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三 遁(代) 卦
  
  《遁(代)》卦实际上亦承上几卦柔顺之含义,从此卦中的“畜臣妾,吉”, 就可以看出此卦所奉行的遁避政策亦不外乎是前几卦柔顺依附政策的延伸。 《遁(代)》卦谈的固然不是后世所说的一般公卿的隐退,但此卦的作者此时可能 也有些年迈事杂力不从心之感,也有些隐退思想;但是,《遁(代)》卦所谈的本质的东西,还是奉行的在柔顺的“畜臣妾,吉”之下的遁(代)避政策,而不是隐退政策。
  
  艮下乾上
  遁(代) ①:亨,小利贞。
  初六,遁(代)尾②,厉;勿用,有攸往。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③,莫之胜说④。
  九三,系遁(代)⑤,有疾厉;畜臣妾⑥,吉。
  九四,好遁(代) ⑦,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遁(代)⑧,贞吉。
  上九,肥遁(代)⑨,无不利。
  
  注释:
  ①遁(代):六十四卦卦名之一。“遁(代)”本遁的本字。乃论述遁避之卦。
  ②遁(代)尾:指遁避的不是时机,错过了机遇,落到了后面。
  ③执之用黄牛之革:“执”,捆缚。此句是说象用黄牛之皮条所捆缚。
  ④莫之胜说:“莫”,无,没有。“胜”,胜任,能够。“说”,此处作脱用。此句是说没有人能够解脱。
  ⑤系遁(代) :“系”,犹捆缚。指受捆缚难以摆脱。
  ⑥畜臣妾:如《离》卦之“畜牝牛”、《恒》卦之“妇人,吉”,乃指 蓄养一种柔顺依附性格。
  ⑦好遁(代) :“好”,本为善,此处当善于。此句指善于遁避。
  ⑧嘉遁(代) :“嘉”,本指善、美,此处指良好。此句指良好的遁避。
  ⑨肥遁(代) :指在收获累累之后遁避。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山下天上组成。
  卦辞的“遁(代) :亨,小利贞”,是说作为在不利之时的遁避之卦,它亨通,也小小的利于贞正。
  “初六”爻辞的“遁(代)尾,厉;勿用,有攸往”,前半句是说作为遁避之道,只能一开始发现不利就遁避,或事到中间,也可遁避,但错过了这些时机,到了实在无法收拾的末尾再开始遁避,这样就很凶厉;后半句是说,作为遁避之道的遁尾,千万不能用,只有如此,才能有所往。
  “六二”爻辞的“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是说一个人如果想遁 避,而他所逢的处境则象用坚韧无比的黄牛皮做的皮绳所捆缚,那就没有办法解脱。
  “九三”爻辞的“系遁(代),有疾厉;畜臣妾,吉”,此爻有接上爻“执之 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的捆缚的含义,是说当在捆缚难于遁避之时,便有急速之灾祸;在此之时,只有蓄养运用一种臣妾的柔顺屈从依附性情,方可逢凶化吉。此一爻谈的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九四”爻的“好遁(代) ,君子吉,小人否”,是说如果一个人(此处当然 指的是“君子”“大人”这些王侯们),他若能善于遁避,那只会给君子大人们带来吉祥,也将会给无耻的小人们带来不利。
  “九五”爻辞的“嘉遁(代) ,贞吉”,是说若果能够很好的遁避,那当然贞正吉祥。
  
  “上九”爻辞的“肥遁(代),无不利”,是说若果能在硕果累累之时遁避,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头像
0操作59 #
头像
59 #
0
11-02-28 04: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四〓大壮卦
  
  《大壮》一卦,顾名思义,好象意味着极为强盛,但按此卦内容来看,《大壮》一卦论述的并不是什么强盛,而论述的是如何对待强壮和使用强壮以及如何冲破藩篱牢笼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用《大壮》一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小人用壮,君子用罔”。也即是说,所谓恃强好斗的“大壮”(自不是指《大壮》卦),实亦不过匹夫之勇耳,而“君子”“大人”们,应当是运筹帷幄,足智多谋,这方是真正的“大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此卦每每用语“羝羊触藩”以示藩篱之祸来看,其固然有借“羝羊触藩”论述《大壮》卦理的问题,但实也有此卦作者仍受有《坎》卦的牢笼藩篱之苦的阴影。也即是说,此卦虽属一篇哲理性很强的论述,但是此卦仍还是一篇很强的切身经历记事。
  
  乾下震上
  大壮①:利贞。
  初九,壮于趾②,征凶;有孚。
  九二,贞吉。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③。贞厉:羝羊④触藩⑤,羸其角⑥。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车+复)⑦。
  六五,丧羊于易⑧,无悔。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⑨,无攸利;艰则吉⑩。
  
  注释:
  ①大壮: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如何用壮以及如何冲破藩篱牢笼之卦。
  ②壮于趾:指一开始就用壮。
  ③罔(wang往):古本指欺骗虚妄,此处指计谋策略。
  ④羝(di低)羊:公羊。
  ⑤藩:藩篱,围场圈羊的篱笆。此处含有囚禁牢笼之义。
  ⑥羸其角:“羸”(lei雷),束缚缠绕。此句为羊角被缠绕,无法解脱。
  ⑦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车+复):公羊将藩篱触翻掉,并没有被藩篱所绕缠围困,这样的强壮将有如缚大车的伏兔。
  ⑧丧羊于易:“易”,即围场,乃用藩篱围的羊圈。此句为雄壮的公羊冲出被囚禁的藩篱跑掉了。
  ⑨遂:遂愿。
  ⑩艰则吉:艰苦的继续顶触下去,过后则吉祥。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天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大壮;利贞”,是说《大壮》一卦所论述的卦理利于贞正。
  “初九”爻辞的“壮于趾,征凶;有孚”,是说办事一开始就用壮勇, 这样去出征和办事都很凶险;但是一开始便有一股勇气,这倒有一种气势,能唤起一种精神。这一爻谈了办事一开始便凭持壮勇办事的失与得。
  “九二”爻辞的“贞吉”,这是一个无头话,其含义实类同卦辞和“初 九”爻辞“有孚”的含义。含义之下也即是说凭持壮勇固然不好,但是它毕竟比懦弱无为好。
  “九三”爻辞的“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前一句是说只有“小人”才一味恃强斗勇,而圣贤的“君子”“大人”们, 他们却善于用计谋取胜。后一句是说若果一味用壮勇去硬拼,这是凶厉的:这种凶厉就是如同羝羊拚命用其角去抵触藩篱而却被藩篱缠绕住了其角。
  “九四”爻辞的“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车+复)”,这是倒装 句,是说当羝羊触藩之时,它不但没有被藩篱所困绕,反而触翻了藩篱,它的强盛有如缚大车的伏兔那样有力;如果真到了这步田地,那就获得了真正的吉祥,一切后悔也消灭了。
  “六五”爻辞的“丧羊于易,无悔”,是说囚于藩篱的羝羊冲破藩篱跑 掉了,一切后悔也就没有了。当然这里所说的“丧羊于易”并不真是羊跑掉了,而是指囚于牢笼的“君子”“大人”们跑掉了,也可以说是此书的作者周文王喻自己从殷纣王的囚禁牢笼逃掉了。
  “上六”爻辞的“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往;艰则吉”,是 说当一个羝羊想触翻藩篱逃跑时,最怕的就是羊角被缠绕在藩篱之上,这时想退不能,想冲出去又不能遂愿,一点好处也没有;在此之时,想退,是办 不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尽全身气力,想尽一切办法,再艰苦地抵触下去,触翻藩篱,这样则能获得吉祥 。
头像
0操作60 #
头像
60 #
0
11-02-28 04:1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三十五〓晋〓卦
  
  “晋”本乃前进之义,但从《晋》卦中谈的“康侯用锡马蕃庶”和“维 用伐邑”来看,此卦却颇有些征伐的性质,或可以说,还有上承《离》卦的 “王用出征”的性质。还有,从其爻辞中的“晋其角,维用伐邑”一事来看,也有上承《大壮》卦的“羝羊触藩”之味,除此之外,从其爻辞中的“失得勿恤”一事看,还当有上承《坎》卦的牢狱囚禁之苦后的自牖里释放后的“ 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史记.殷本纪》)的成份。也就是说《晋》卦除了其论述的进取之道外,也除了其卦还有“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 咎,贞吝”这一极精辟的辩证观点外,《晋》卦仍当属于一篇记事性很强的 论述,它仍在记载与谈论着自《坎》卦牖里之苦后与殷王朝的关系问题。
  
  坤下离上
  晋①:康侯②用锡③马藩庶④,昼日三接⑤。
  初六,晋如摧如⑥,贞吉;罔孚裕⑦,无咎。
  六二,晋如愁如⑧,贞吉;受兹介福⑨,于其王母⑩。
  六三,众允⑾,悔亡。
  九四,晋如(鼠+石)鼠⑿,贞厉。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⒀;往吉,无不利。
  上九,晋其角⒁,维用伐邑⒂:厉,吉;无咎,贞吝⒃。
  
  注释:
  ①晋: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进取征伐并兼论述冲破藩篱束缚之卦。
  ②康侯:周以前无此国名或爵名。朱熹曾注“康侯”为“安国之侯”。 此处“康侯”实当周文王假殷纣王“使得征伐,为西伯”的自喻。
  ③锡:古通赐。
  ④蕃庶:根据《尚书·洪范》中的“庶草蕃庑”(“庑”通“芜”)一 语来看,此“蕃庶”当指繁盛之义。但古“蕃”又通“藩”,如《诗.大雅.崧高》的“九州之外,谓之蕃国”;“庶”又指旁支,那么此“蕃庶”一辞又当按一些庶支藩邦来讲。
  ⑤昼日三接:指车马之盛,接二连三。
  ⑥晋如摧如:“晋”,进。“摧如”,摧毁的样子。此句言前进势如破 竹。
  ⑦罔孚裕:“罔”,无,没有。“孚”,信用,威信。“裕”,宽绰。 “罔孚裕”是说信用并不宽绰,言下之义乃兵威多于信用恩泽。
  ⑧愁如:忧愁思虑的样子。
  ⑨介福:大福。
  ⑩王母:此处可能指殷王朝某一王妃。
  ⑾众允:公众认可赞同。
  ⑿进如(鼠+石)鼠:“(鼠+石)鼠”,鼠的一种;也指梧鼠。“进如(鼠+石)鼠”,言如(鼠+石)鼠在土穴树孔中上跳下窜无进取之义。
  ⒀失得勿恤:“失得”,指失去已得到的东西。“恤”,忧。此句是说 对于失去已得到的东西,不要忧愁。此句当特指周文王献河西地一事。
  ⒁晋其角:象羝羊一样用角往前顶。
  ⒂维用伐邑:只有征伐邑国。
  ⒃厉,吉;无咎,贞厉:指一个事物变化的几个方面。
  
  全卦内容:
  此卦由地下火上组成。
  卦辞的“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是说“康侯”(文王自称)带 着“专征伐”的兵马去征伐一些不驯服或无道的蕃邦属国,其兵马声势之浩大,颇有些在一个白天接二连三过不完的样子。
  “初六”爻辞的“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前半句是说前去 征伐的兵马一到,有如破竹之势,一下便摧毁了敌国,这样进兵很吉祥;后半句是说因用兵杀戮过甚,或因兵力相加,敌国难免怨恨,这时就显得信用不宽绰了,但这样也为不得已,也无有灾祸。
  “六二”爻辞的“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前半句是 说在前进中,当忧愁思虑,也即现在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能如此,则很吉祥;后半句是说能受此大福,是因受了王母的恩泽。这后半句是可能牵涉到在牖里释放时与殷王朝某一王妃从中说情有关。
  “六三”爻辞的“众允,悔亡”,是说“用锡马蕃庶”能得到众人的认 可,这样就很吉祥。
  “九四”爻辞的“晋如(鼠+石)鼠,贞厉”,是说前去进取,若要象(鼠+石)鼠那样胆小无能,只会在穴边洞旁上跳下窜,这样很凶厉。
  “六五”爻辞的“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是说既然一切悔 恨已经消亡,那对于失去已得到的东西也不要忧愁,含义之下,就是有人就有一切;在这时,前去,很吉祥,也无不适宜。
  “上九”爻辞的“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这是一 个牵涉到与前一卦《大壮》卦谈的牢笼藩篱束缚有关的问题,是说为了冲破藩篱束缚,只有象羝羊用雄壮的角去触藩篱一样,现在只有去征伐邑国:但是这样做,开始倒好象很凶厉,但其结果却很吉祥;但是,你说这样做无有 灾祸,然而却难免恐怕有悔恨和 婉惜。
  这一爻是一个反复权衡利弊的一爻,我们从这一爻也可以看出《周易》 作者生平处理问题清晰的思路。
发帖回复
查看:4786|回复:88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