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3725|回复:84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参加文艺版活动】来这个版纪念一下张爱玲吧——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

头像
0操作41 #
头像
41 #
0
16-09-09 09: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留步同悼念 曾经问候了我整个青春期的才女
头像
1操作42 #
头像
42 #
1
16-09-09 09: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那个年代,以那样的经历养成,又独具才气的女作家本来就少。她的出身和成长注定了她“非革命派”的视角,然而所处的动乱年代使理想和现实尴尬地相遇了。 所以她的文章中的人物既有当时上海香港的资产阶级小清新,又市井气极浓。仿佛用纤纤细手把腐败、疯狂、无奈的人性和现实轻轻地拨开,然后淡淡地说一句:看,就是这样子的。 她这位天才注定是孤独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3 #
头像
43 #
0
16-09-09 10:3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觉得她很有才气,描写景物啊作比喻啊都是出乎一般作家意料的但又恰到好处让读者感同身受的词句,比如lz主楼里贴的那一段。不过作品我同意ppww的话,格局有点小,她虽然写情好,但是如果不只写情的话,感觉成就会更高。
豆豆君 发表于 9/9/2016 12:11:45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699351#72699351][/url]

是pwwp, 不是ppww,那是另外一个ID, 谢谢!
头像
0操作44 #
头像
44 #
0
16-09-09 10:4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张爱玲的文字我是一个也看不下去,看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卡针眼儿里了,憋得慌
xuexuan 发表于 9/9/2016 1:17:47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699770#72699770][/url]

个人偏好也是很重要的,有几个作家的,我是一看就烦,其实客观上,人家写的也不错,就是不喜欢那路子。。。 你喜欢哪些作家的?
头像
0操作45 #
头像
45 #
0
16-09-09 10: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喜欢张爱玲。但也觉得她描写市井人情世故的那些东西细致到位。有的作品格局不大。跟他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关系。比如色戒,怎么就爱上汉奸了呢……。这个故事的原型可是大义凛然地牺牲了自己美好的一切,包括当时的空军男朋友,丝毫没有动摇啊。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46 #
头像
46 #
0
16-09-09 10: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那个年代,以那样的经历养成,又独具才气的女作家本来就少。她的出身和成长注定了她“非革命派”的视角,然而所处的动乱年代使理想和现实尴尬地相遇了。

所以她的文章中的人物既有当时上海香港的资产阶级小清新,又市井气极浓。仿佛用纤纤细手把腐败、疯狂、无奈的人性和现实轻轻地拨开,然后淡淡地说一句:看,就是这样子的。

她这位天才注定是孤独的。
Lindtcafe 发表于 9/9/2016 9:45:07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1078#72701078][/url]

同学们现在素养真的很好啊,这话说的很好!的确是,和革命、解放全人类等口号影响下“宏大叙事”的创作路子截然相反,让她和“新中国”自然格格不入啊。现在人们开始重视私域和个人感受了,她的文字自然又能打动人心了。
头像
0操作47 #
头像
47 #
0
16-09-09 10: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也喜欢张爱玲。但也觉得她描写市井人情世故的那些东西细致到位。有的作品格局不大。跟他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关系。比如色戒,怎么就爱上汉奸了呢……。这个故事的原型可是大义凛然地牺牲了自己美好的一切,包括当时的空军男朋友,丝毫没有动摇啊。
xbox360 发表于 9/9/2016 10:41:5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1552#72701552][/url]

我觉得爱上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女生来说,真不能条条框框要求她一个弱女子太多, 爱,就是爱上了。叹息惋惜可以,别的过多指责,好像也没大必要。
头像
0操作48 #
头像
48 #
0
16-09-09 10: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是就这个故事来说,觉得不make sense.她估计是把原型的经历结合了自己和胡兰成恋爱写的。但难道愿意牺牲那么大长期潜伏在汉奸身边的人会爱上汉奸,千钧一刻的时候放他走?她没有站在那个时代的这种人物立场上思考,还是着笔于小情小爱啊
我觉得爱上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女生来说,真不能条条框框要求她一个弱女子太多, 爱,就是爱上了。叹息惋惜可以,别的过多指责,好像也没大必要。pwwp 发表于 2016-09-09 07:48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1590#72701590][/url]
头像
0操作49 #
头像
49 #
0
16-09-09 10:5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是就这个故事来说,觉得不make sense.她估计是把原型的经历结合了自己和胡兰成恋爱写的。但难道愿意牺牲那么大长期潜伏在汉奸身边的人会爱上汉奸,千钧一刻的时候放他走?她没有站在那个时代的这种人物立场上思考,还是着笔于小情小爱啊


xbox360 发表于 9/9/2016 10:54:36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1677#72701677][/url]

具体为什么这个构思,我也不理解啦。可能她是过于想表达女性内心的矛盾性和人性的复杂性,有点力过了。。。其实,不这样,比如把汉奸除掉等一样也可以表现女人的矛盾,脆弱和固执的。
头像
4操作50 #
头像
50 #
4
16-09-09 13:0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温暖的一面,加上当时家族没落,时局动荡,心里眼里也就只剩世态炎凉了。

就作品本身而言,其语言功底和对人物细节的拿捏自是让人敬服,但“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我觉得张爱玲对于人物命运的把控过于尖刻和偏激了些。也许这来源于张爱玲自身对命运的积怨和对人性深深的不信任感,以至于她笔下的故事都罩上了这层阴影,从而出现套路。我想这大概是前面有评论所说的“格局”问题,与家国情怀无关,是小说家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回路。

虽然文体不同,但就文感上我们可以和《红楼梦》做个比较(就张爱玲一向对曹雪芹的倾慕与模仿,用《红楼梦》相比大概不会辱没她吧)。鲁迅先生称红楼梦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在草蛇灰线中的大厦将倾,全景视野里的繁华殆尽。但尽管如此,我们记住的除了黛玉葬花的伤感之外,还有“共读《西厢》”、“杨妃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茵、“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以及大观园中春意盎然的盛景。即使这些景象最后都倾塌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美感,因为他们美得真诚。看得出来曹雪芹对他笔下的人物是关怀的甚至是感恩的(很多人物原型来源于他儿时亲近的人),所以他的悲凉里还留有一泓温润。但张爱玲的小说更多的是一种让人盗汗的冷酷,白流苏的心机,七巧的偏执,葛薇龙的虚荣,顾曼桢的麻木,以及男女情爱中的种种算计、欺骗、怨恨和报复,即使再扣人心弦也不免让人觉得憋闷甚至恐惧。这些情节和心思,即使是对生活的真实刻画,那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面相,如果计较太过、执迷太深难免会伤了心性的根本。而曹雪芹能跳出自己以及书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成全一种大悲悯,让人觉得浩劫之后“悬崖撒手”的彻悟,空也空得满。

其实曹雪芹和张爱玲家世也很相似(如果不是张爱玲祖上更显赫的话),又同是以“写情”著称,但两者对于世情百态的观察和态度却大相径庭。这一比好像就要论高下,但两位都是把自己的人生都揉进作品里的大师,作为读者只能庆幸历史的巨浪中翻滚出一个曹雪芹,一个张爱玲,在后世凡人稍纵即逝的岁月里投下一些隽永的时光。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51 #
头像
51 #
0
16-09-09 14:0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3101#72703101][/url]
写得太好了,剖析得太到位了。华人真是各路高手都有啊,等看更多精彩评论。
头像
0操作52 #
头像
52 #
0
16-09-09 14: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写得太好了,剖析得太到位了。华人真是各路高手都有啊,等看更多精彩评论。

yunhao 发表于 9/9/2016 2:03:1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3927#72703927][/url]

真的是agree啊,写的很好! 华人上真的不光是热衷家长里短的大妈啊! [tuzki14]
本版主决定给予奖励!期待更多发言。
头像
0操作53 #
头像
53 #
0
16-09-09 15:3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one of my top favorite, if not the absolute favorite 必须要进来留个爪子 我还去googlemap她生前最后住过的小区,唏嘘。。 从十几岁看她的东西到现在,还是每次回国内的家里就会翻出来反复的看,可惜能出的都快出完了,不知道宋以朗会不会把他爸爸妈妈跟张爱玲的书信结集出版,虽然太八卦了点,也就指着这点怀念了。 读她的文字,真的是十几年来都被她的才气惊艳,形容词我就不多用了,藏拙要紧。她书写的人物,感情,心理活动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不过时,里面的时代,衣着,市井生活泛了黄,镀了金,依然让人想穿越时空回去看看
头像
1操作54 #
头像
54 #
1
16-09-09 15: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上大学那会儿也喜欢张爱玲,沉香屑、半生缘、心经什么的都读过好多遍。她小说里的人物大多冷酷无情,即使有情也是带着功利和算计的,这应该和她自己的经历有关。尽管祖上显赫,自己却是打小爹不疼娘不爱的。父亲吸大烟、娶后妈。母亲远渡重洋,拿女儿当个包袱,能甩多远甩多远。成年之后遇人不淑,撇开汉奸不说,胡兰成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啊。老了虽然有个赖斯作伴,似乎也过得不咋地。版税遗产留给朋友,对国内的亲弟弟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没有亲情和爱情的严重缺爱的一生。
头像
0操作55 #
头像
55 #
0
16-09-09 17: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同悼念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56 #
头像
56 #
1
16-09-09 20: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个楼好生文采

很久之前看过她的小说,语言字句的运用,女性作家里无出其右。其实说她是女性作家里的翘楚,反而是贬低了。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一片短文,忘了是她写的,还是她翻译的爱默生的,她原来是懂政治的,看得那么透,却从不去说。估计是不屑吧。

还有格局之争,我比较赞同楼主。一个小说的架构深远,只是个故事情节的结构。以这个看格局,有点片面。其实,我个人更偏好简单,普通的故事,就是人人所能遇到的事,普通生活中的细微场景。不猎奇,不取巧。语言叙述,大巧若拙,篇章字句都浑然天成,若妙手偶得。这才见真功力。而不是想赶紧一目十行,猎情节。
头像
0操作57 #
头像
57 #
0
16-09-09 21: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有一事不明,为什么她的文坛地位辣么高啊? 都有专门研究她作品的学派,觉得略夸张些啊。 是不是因为是女性的原因照顾下?
pwwp 发表于 9/8/2016 9:46:3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698021#72698021][/url]
视角不一样,相对当时的进步文学,独树一帜结果更贴合现在的社会
头像
0操作58 #
头像
58 #
0
16-09-09 21: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说得真好!对这几个人物的总结也相当到位!
Lz 看来的确是张爱玲的铁粉。我也是喜欢张爱玲的,可以一遍又一遍看她的小说,她对人物音容笑貌,情思心迹的刻画都极其细腻,对于当时官僚资产积极和市井小民的家庭生态有非常生动且精致的呈现。但我觉得她的不足之处在于她的小说没能展现出人生的全貌,世人都说“人情冷暖”,但张爱玲的作品写情冷酷有余,温厚不足。当然,这是非战之罪,她从小不仅父母离异,且继母专横,而生亲又常年在欧洲,估计张爱玲自己也难得感受到人情温暖的一面,加上当时家族没落,时局动荡,心里眼里也就只剩世态炎凉了。 就作品本身而言,其语言功底和对人物细节的拿捏自是让人敬服,但“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我觉得张爱玲对于人物命运的把控过于尖刻和偏激了些。也许这来源于张爱玲自身对命运的积怨和对人性深深的不信任感,以至于她笔下的故事都罩上了这层阴影,从而出现套路。我想这大概是前面有评论所说的“格局”问题,与家国情怀无关,是小说家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回路。 虽然文体不同,但就文感上我们可以和《红楼梦》做个比较(就张爱玲一向对曹雪芹的倾慕与模仿,用《红楼梦》相比大概不会辱没她吧)。鲁迅先生称红楼梦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在草蛇灰线中的大厦将倾,全景视野里的繁华殆尽。但尽管如此,我们记住的除了黛玉葬花的伤感之外,还有“共读《西厢》”、“杨妃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茵、“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以及大观园中春意盎然的盛景。即使这些景象最后都倾塌了,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曾经存在过的美感,因为他们美得真诚。看得出来曹雪芹对他笔下的人物是关怀的甚至是感恩的(很多人物原型来源于他儿时亲近的人),所以他的悲凉里还留有一泓温润。但张爱玲的小说更多的是一种让人盗汗的冷酷,白流苏的心机,七巧的偏执,葛薇龙的虚荣,顾曼桢的麻木,以及男女情爱中的种种算计、欺骗、怨恨和报复,即使再扣人心弦也不免让人觉得憋闷甚至恐惧。这些情节和心思,即使是对生活的真实刻画,那也只是人生的一个面相,如果计较太过、执迷太深难免会伤了心性的根本。而曹雪芹能跳出自己以及书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成全一种大悲悯,让人觉得浩劫之后“悬崖撒手”的彻悟,空也空得满。 其实曹雪芹和张爱玲家世也很相似(如果不是张爱玲祖上更显赫的话),又同是以“写情”著称,但两者对于世情百态的观察和态度却大相径庭。这一比好像就要论高下,但两位都是把自己的人生都揉进作品里的大师,作为读者只能庆幸历史的巨浪中翻滚出一个曹雪芹,一个张爱玲,在后世凡人稍纵即逝的岁月里投下一些隽永的时光。 已有 1 评分我要评分查看所有评分<![CDATA[
_attachEvent(window, "load", function(){ showrate(72703101,0,1,2063109,'default',0); });
]]> 1011s 发表于 9/9/2016 1:02:0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72703101&postid=72703101#72703101][/url]
头像
0操作59 #
头像
59 #
0
16-09-09 21:5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谢谢你的评价
同学们现在素养真的很好啊,这话说的很好!的确是,和革命、解放全人类等口号影响下“宏大叙事”的创作路子截然相反,让她和“新中国”自然格格不入啊。现在人们开始重视私域和个人感受了,她的文字自然又能打动人心了。 pwwp 发表于 9/9/2016 10:44:00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72701577&postid=72701577#72701577][/url]
头像
0操作60 #
头像
60 #
0
16-09-09 22:1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3109&postid=72704027#72704027]52楼pwwp的帖子[/url] 呵呵,默默看华人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获得奖励。谢谢版主的鼓励啦!
发帖回复
查看:23725|回复:84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