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啊,小板凳提来等看这一段,又要解我心中大惑啊。
关于MM提到在室女继承家业的,我想到书里一个类似的,就是夏金桂。不一样的是,夏金桂有个母亲,夏父死得早,但寡妇孤女显然也是继承了夏家祖产家业的,户部行商的名头,几十顷地,城里城外的桂花局,哈哈,所以夏金桂才那么有恃无恐。看来我以前想当然地认为女儿只有嫁妆没有遗产也错了。
继续继续~~~~
1011s 发表于 11/8/2016 10:01:4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262376#73262376]
[/url]
哈哈,刚要陪老公喝酒看大选,现在回来继续。啪!上回书咱们说到,清律法有写,黛玉做为在室女,是可以继承绝户家财的。
美眉说的夏金桂家,就涉及了这一律法中的另一条,就是丧夫守节妇人,在亡夫无庶子嗣子的情况下,亦可继承亡夫财产。但若亡夫宗族近支要求过继嗣子,孀妇也是要同意的,嗣子也须供养孀妇为自己母亲。夏家实在是也蛮奇怪的,夏母没有过继嗣子,也是罕事。这个先按下不表,咱们说回黛玉来。
那么,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为何在生前没有过继子嗣,以承宗祧,要知道,这在当时社会可是大不孝呢,骂人最恶毒的骂词就是绝户头这三字了。
要说林父是突然去世来不及那不太可能,林如海能给贾府去信讲自己病重想黛玉回家,就说明他的病并不仓促到须臾之间就会天人永隔,如果他想,在宗族里找位继子那还不是分分钟很多人挤破头要给他做儿子。
但林如海并没有。贾敏在世时他就没有过继,贾敏去世后仍旧没有,病重时,还是没有。除了林如海已经没有了近支,比如亲兄弟之子可以选择,唯一的解释,就是林如海为黛玉这个孤女做深远计,绝了自己的户,好让黛玉可以完全继承林家的遗产。不然的话,为了林家的宗庙承祧,就是从远支亲属里找一个,林如海也是会过继嗣子的。
好啦,两个前提已经完全明白。林家有巨额财产,且黛玉有对林如海夫妻财产的完全继承权,而林家已无近支宗族,远支无有立场和黛玉争家产,能分走的也是少数。
解决了两个前提,我们再来关注,林家的钱,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前文分析,林如海夫妻深爱孤女黛玉无疑,为了她宁愿做绝户头,这绝对是那个时代的父亲能给女儿的最深沉的爱意。送黛玉依傍贾母也可知,林父为黛玉打算了不少。那么这样的林如海,宁愿绝户也要保障黛玉财产继承权的父亲,会对黛玉今后的生活没有打算吗?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最可能的可能,就是林父和贾母及贾政有了某种协议。将女儿黛玉托付给外祖母和母舅,这是林如海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而自己的巨额财产也不可能直接交到年幼的黛玉手里,应该是交托给了慈爱的贾母和端方的贾政,做为黛玉成年嫁人时的嫁妆,也做为黛玉在贾府生活所费。放心选择贾府为黛玉监护人,林父除了别无选择,相信贾府外,更有可能是就宝黛二人的婚事有了一定的协商和意向。所以林父很放心的并无对黛玉之后的生活再做别的规划。
那么我们再来看,黛玉知道这件事吗?我现在觉得黛玉未必知道,至少是不知道全部的。
黛玉进贾府前还小,林父未必会同幼女交待家资几何或巨额财产的来龙去脉,而等林父重病,黛玉返家,他会和黛玉好好交待财产去向吗?
书里说林父家书是“冬底”到的,那就是冬天临近年底的样子了,然后又明文交待,林如海是九月初三去世的。这里,很多人就会想当然觉得这是第二年的九月初三了。可是仔细捋一下时间脉络,曹雪芹样样都好,惟有数学不好,人物年龄忽大忽小就罢了,这个林如海的祭日也是认真推敲起来很不合逻辑。
十二回末,“冬底”黛玉贾琏赶赴扬州,十三回,秦可卿死。十四回,贾琏一方回信说林如海九月初三去世。他们已经打点好一切要往回赶路了,那丧礼再仓促,做足七七是必须的,也要月余,也就是说这已经到十月底十一月了。然后就是十五回秦可卿丧礼继续,凤姐弄权铁槛寺。第十六回元春封妃,秦钟死。期间黛玉贾琏也回来了,从扬州回来怎么也得个把月吧,这就到十二月年底了。但十七回大观园就建好了,再快,也得建个一年半载吧,那么大的工程。到此时,就必得是又转一年了。十八回元妃省亲,十九回就又过年了。
这就堪堪两年过去了。可是到了第二十二回,凤姐儿商量给宝钗过生日,书里却说贾母喜她稳重和平,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辰……宝钗可是第四回就来了贾府了啊。我上文从第十二回捋到第十九回,就已经两年捋过去了,宝钗怎么到了第二十二回才刚过第一个生日呢?不通不通呀!
那么有没有可能宝钗确实至此才来贾府不到一年呢?有没有可能秦可卿死,林如海死,元春省亲,大观园修建都发生在宝钗进贾府后这一年内呢?
基本没可能的。所以说,曹雪芹数学真心不大好,哈哈。
也就是说,书里的时间都做不得准的。我有个大胆的猜测,在年底贾府接到林家书信说林父病重时,林如海其实已经去世了。九月初三,不是来年的九月初三,就是当年的啊。因书信耽搁了太久时间,寄出后不久林父就去世了,冬天书信到了贾府时,林如海已经死了两三个月了。
这样的话,黛玉就是根本没见到林父最后一面的。她不可能知道父亲在给贾政的书信上都做了怎样的交待,也不会知道二人间有怎样的协定。
再说到贾母单点出了贾琏相送黛玉,一再交待,必是要带黛玉回来的。贾琏是谁呢?贾琏实际上是贾府外务的打理人,贾政不善庶务,造大观园这样的大事一应都是贾琏总管的,对外交际应酬,帮着贾赦贾政处理人情往来,如应付太监们打秋风等,全是贾琏在做。贾琏夫妇是贾府实际的CEO,CFO。让贾琏这样贾府第一经理人离开一年陪黛玉回去探病,送丧,除了看重黛玉,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有其他任务要完成。
贾琏黛玉到达后,林如海已经去世,那他最重要的除了送林如海灵柩从扬州回姑苏,就是帮黛玉处置好林家的财产了。书里写,林如海还是葬入祖坟的,那贾琏和林家在姑苏的宗族免不了打交道。怎样打点林家,应该都是贾琏一人在应对。
贾琏会不会贪墨黛玉的家财呢,那太会了,平儿说他油锅里的钱还要捞着花呢。但也不会很多,为什么,因为大头儿在贾政贾母那里必是已经清楚的了。贾琏后文将自己体己钱给尤二姐收着,就能看出,他没多少私房钱。
林家的多数财产应该是用在了大观园的建造上了。
先说到这里吧。好困。睡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