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0711|回复:79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又去了一次大都会博物馆,几个小怦然的新感悟【组图】

头像
0操作21 #
头像
21 #
0
16-09-28 15: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forumpage=1&page=2#72866127]20楼pwwp的帖子[/url]
好,回到中国馆。中国书法还是美的,但我感觉也就中日韩东亚国家能欣赏些, 不算属于世界的艺术。另外,第二张忘了什么画,我觉得画一般般, 载则等满人的题词倒是让我侧目,书法秀美, 文化水准很高啊



头像
1操作22 #
头像
22 #
1
16-09-28 15:1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forumpage=1&topicid=2070798&isReplyBack=1&page=2&pid=72866159#72866159]21楼pwwp的帖子[/url]
中国瓷器部分, 我觉得秀美的很美,很有感觉,有些,看上去也是粗制滥造,尤其是几个元青花,感觉做工也相当粗糙,有些瓶儿是有些气势,但总体上,感觉中国瓷,这几年吹的成分大了些。。
我不懂,表打我,就是说说我的第一感受。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3 #
头像
23 #
0
16-09-28 15:2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age=3#72866221]22楼pwwp的帖子[/url]


再说国画,比如这幅,我觉得很不错,但说画技多么高超,我觉得,现代画家练练画一幅乱真的,也不是多么高不可攀啊。 具体也不懂,表打我,就是感受, 你比如我看莫奈的名作,那真是有种震撼感,但看这种国画就少有。 最大的感觉就是看上去真旧啊,难怪做旧是门学问,哈哈





头像
0操作24 #
头像
24 #
0
16-09-28 16: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age=3#72866221]22楼pwwp的帖子[/url]


再说国画,比如这幅,我觉得很不错,但说画技多么高超,我觉得,现代画家练练画一幅乱真的,也不是多么高不可攀啊。 具体也不懂,表打我,就是感受, 你比如我看莫奈的名作,那真是有种震撼感,但看这种国画就少有。 最大的感觉就是看上去真旧啊,难怪做旧是门学问,哈哈

pwwp 发表于 9/28/2016 3:25:1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6274#72866274][/url]

以前看一个博物馆修补古画的纪录片,得知国画的颜料大致分为“石色”和“水色”。石色颜料多是矿石研磨而成,难溶于水,覆盖性较强,保存时间也较长;水色颜料多来自植物加工,能和水很好地溶合, 但经长期光照易分解,所以经年累月就褪色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画大概都是石色颜料的沉淀,从前绚丽的水色颜料都已经铅华褪尽了。对油画不是很了解,但是与国画颜料是用水来调和不同,油画颜料在使用时会加入各种胶合剂(如各类油脂),色彩层层叠加,既有光泽感,又不易褪色。

给我的感受是,论技艺层面,中国画的门槛低,但要登峰造极是性灵上的功夫。相传明朝那会儿天津一带几乎人人会丹青,但纵观古今能进入“神、妙、能”中的“神品”的画家也寥寥无几。通常在书画上有造诣的人都是从哲学审美到意识形态皆有统一的“文人”风骨的。西方画对早期技艺的磨练要求较高,但一经刻苦钻研相对能步入上乘的人也多一些,只是一幅画的周期太长,所以在佳作的数量上也有瓶颈。但就画师本人的修养来说就可能参差不齐了。

至于观画的感受肯定是与各人的文化土壤和人生经历有关。像我如果看到大幅山水画,虽然对什么皴法技巧的都不通,但感觉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气象的,好像读王维、杜甫的诗一样的感受;如果是看仕女图也可以联想到宋词的婉约风流。看西方的学院派和现实主义的画,也常常惊异于画家巧夺天工的求真拟真,但就很难有文化上的共鸣了。后来的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什么的也就是图个视觉冲击,真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头像
0操作25 #
头像
25 #
0
16-09-28 16: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在台北故宫看过雍正批的奏折,他的小楷也真是漂亮。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26 #
头像
26 #
0
16-09-28 16: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在台北故宫看过雍正批的奏折,他的小楷也真是漂亮。
ag1314 发表于 9/28/2016 4:27:0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6941#72866941][/url]

话说台北故宫今年在旧金山和休斯顿有巡展,大家有兴趣去吗?或者有去过的朋友可以说说感受?
头像
0操作27 #
头像
27 #
0
16-09-28 16:3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给我的感受是,论技艺层面,中国画的门槛低,但要登峰造极是性灵上的功夫。

至于观画的感受肯定是与各人的文化土壤和人生经历有关。像我如果看到大幅山水画,虽然对什么皴法技巧的都不通,但感觉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气象的,好像读王维、杜甫的诗一样的感受;如果是看仕女图也可以联想到宋词的婉约风流。看西方的学院派和现实主义的画,也常常惊异于画家巧夺天工的求真拟真,但就很难有文化上的共鸣了。后来的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什么的也就是图个视觉冲击,真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


1011s 发表于 9/28/2016 4:24:2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6913#72866913][/url]

所言即是, 说得好说得好。 不过我看西画,更多的是为色彩所迷倒,尤其是莫奈,塞尚等等的, 觉得颜色真的很炫很神秘又很真实。。


头像
0操作28 #
头像
28 #
0
16-09-28 16: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在台北故宫看过雍正批的奏折,他的小楷也真是漂亮。
ag1314 发表于 9/28/2016 4:27:0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6941#72866941][/url]

嗯,的确,有些糙汉子的字想不到的秀美端庄, 让人很惊讶。 唐寅的字倒是多少让我失望了一点点,以为他名声那么大,感觉字不错,但还不到我想象的那个境界。


头像
0操作29 #
头像
29 #
0
16-09-28 16:3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话说台北故宫今年在旧金山和休斯顿有巡展,大家有兴趣去吗?或者有去过的朋友可以说说感受?


1011s 发表于 9/28/2016 4:34:5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47#72867047][/url]

居然不来纽约么? 来纽约,一定去看看, 哦~~~前几天,加州的朋友微信上有红烧肉那个石头, 旧金山已经开始了吧?
头像
1操作30 #
头像
30 #
1
16-09-28 18:0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55#72867055]27楼pwwp的帖子[/url]

我有一个感觉,西方绘画的发展能体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的演变过程。早期科技落后,所以只能通过宗教和神话来认识世界的规律,所以绘画多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后来天文学、力学、解剖学都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求神不如求人”,画师的目光开始投向人类社会本身,进而开始崇尚人体和古希腊罗马文明;再后来航海技术发达了,社会上商品经济繁荣起来,画师们又开始着眼于物质文明;再后来工业革命启动了,进一步丰富了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带来了像劳工、人权、贫富差距等种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现象引发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怀疑这个以物质和商品为基础的社会,从而在绘画上也摒弃了清晰的线条和点面布局,只留下光影交错中的模糊影像,印象派大概在这里。再往后现代科学让人类看到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可能,时空也可以是扭曲的,加上二战的冲击,从而使得艺术家大胆地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肆无忌惮地对人类的即有认知做各种解构,其中有些很让人震撼,有些就太晦涩悲观了。

所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可能还是西方人向外的、对自然和真理的追问和求索,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曾经有过较为清晰的一段,但近来看来是越发困惑了。这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哲学是向内的,儒家注重内省和慎独,道家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佛家就更是“缘起性空”就把世间万物给总结了。从哲学上中国文化对自然和宇宙似乎没有那么多纠结和困惑,或者说我们更懂得“存疑”,所以能出现空灵和超脱的作品。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1 #
头像
31 #
0
16-09-28 18: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居然不来纽约么? 来纽约,一定去看看, 哦~~~前几天,加州的朋友微信上有红烧肉那个石头, 旧金山已经开始了吧?


pwwp 发表于 9/28/2016 4:38: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87#72867087][/url]

旧金山似乎已经开始很久了,不知道结束没有。休斯顿的从十月底开始一月底结束,官网链接在此:

[url=https://www.mfah.org/exhibitions/emperors-treasures-chinese-art-natl-palace-museum]https://www.mfah.org/exhibitions/emperors-treasures-chinese-art-natl-palace-museum[/url]

大冬天去南方应该是不错的,大家可以计划起来~
头像
0操作32 #
头像
32 #
0
16-09-28 19:1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样的帖子写的很有个人风格。欣赏起来也很有意思。支持一下
头像
0操作33 #
头像
33 #
0
16-09-28 19: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居然不来纽约么? 来纽约,一定去看看, 哦~~~前几天,加州的朋友微信上有红烧肉那个石头, 旧金山已经开始了吧?


pwwp 发表于 9/28/2016 4:38: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87#72867087][/url]
旧金山的10天前已经结束
头像
0操作34 #
头像
34 #
0
16-09-28 20:5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这样的帖子写的很有个人风格。欣赏起来也很有意思。支持一下
redapple1985 发表于 9/28/2016 7:13:3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8422#72868422][/url]

谢谢! [em146]
头像
0操作35 #
头像
35 #
0
16-09-28 21:0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55#72867055]27楼pwwp的帖子[/url]

我有一个感觉,西方绘画的发展能体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的演变过程。早期科技落后,所以只能通过宗教和神话来认识世界的规律,所以绘画多以宗教和神话为主题;后来天文学、力学、解剖学都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求神不如求人”,画师的目光开始投向人类社会本身,进而开始崇尚人体和古希腊罗马文明;再后来航海技术发达了,社会上商品经济繁荣起来,画师们又开始着眼于物质文明;再后来工业革命启动了,进一步丰富了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带来了像劳工、人权、贫富差距等种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现象引发西方艺术家们开始怀疑这个以物质和商品为基础的社会,从而在绘画上也摒弃了清晰的线条和点面布局,只留下光影交错中的模糊影像,印象派大概在这里。再往后现代科学让人类看到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的可能,时空也可以是扭曲的,加上二战的冲击,从而使得艺术家大胆地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肆无忌惮地对人类的即有认知做各种解构,其中有些很让人震撼,有些就太晦涩悲观了。

所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可能还是西方人向外的、对自然和真理的追问和求索,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曾经有过较为清晰的一段,但近来看来是越发困惑了。这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哲学是向内的,儒家注重内省和慎独,道家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佛家就更是“缘起性空”就把世间万物给总结了。从哲学上中国文化对自然和宇宙似乎没有那么多纠结和困惑,或者说我们更懂得“存疑”,所以能出现空灵和超脱的作品。

1011s 发表于 9/28/2016 6:06:3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900#72867900][/url]

专业啊,写得好,我补充下,我觉得 西方艺术很大的影响在于宗教。 启蒙时代,文艺复兴, 和神的关系,科学,人的自由,等思考和自我拷问。 这在哲学和科学层面就容易深厚博大的多,困惑纠结挣扎和碰撞就多, 就容易有火花, 而中国的皇权过早,导致多顺民,不顺则亡啊, 除了春秋, 导致思想单一, 碰撞更是少。 中国的哲学或者思想好像也不是内向, 而是奴才或者求荣式的居多,卖予帝王家那种思想,限制了人的思想。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6 #
头像
36 #
0
16-09-28 21: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扯到思想什么的就太深奥了,对艺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和爱好。不过,古代那些雕塑我都很喜欢,那种洁白细腻的石材雕刻出的皮肤和衣褶实在太有质感了,经常着看看着就觉得这是传说中莹白如玉吹弹可破的肌肤,完全没有石材的冷硬感。 另外,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我非常喜欢,看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里。以前课本里那些梵高暗淡的作品,变成真迹感觉完全不一样,而且量比较大,不像综合馆一般只有几幅画,未必能看到打动自己的作品。反正曾经觉得对美术没什么兴趣也不会欣赏梵高的作品美在何处的,去了那里真的是蛮感动,以我那种一贯走马观花的速度,能对着一副画盯好久,实在是不容易了
头像
0操作37 #
头像
37 #
0
16-09-28 21: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055#72867055]27楼pwwp的帖子[/url]


所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可能还是西方人向外的、对自然和真理的追问和求索,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曾经有过较为清晰的一段,但近来看来是越发困惑了。这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哲学是向内的,儒家注重内省和慎独,道家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佛家就更是“缘起性空”就把世间万物给总结了。从哲学上中国文化对自然和宇宙似乎没有那么多纠结和困惑,或者说我们更懂得“存疑”,所以能出现空灵和超脱的作品。

1011s 发表于 9/28/2016 6:06:3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7900#72867900][/url]
另外,“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缘起性空”, 其实说白了就是不求甚解,想不明白了,就那一句忽悠蒙骗过去,我是深不以为然的。
头像
0操作38 #
头像
38 #
0
16-09-28 21:2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扯到思想什么的就太深奥了,对艺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和爱好。不过,古代那些雕塑我都很喜欢,那种洁白细腻的石材雕刻出的皮肤和衣褶实在太有质感了,经常着看看着就觉得这是传说中莹白如玉吹弹可破的肌肤,完全没有石材的冷硬感。

另外,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我非常喜欢,看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里。以前课本里那些梵高暗淡的作品,变成真迹感觉完全不一样,而且量比较大,不像综合馆一般只有几幅画,未必能看到打动自己的作品。反正曾经觉得对美术没什么兴趣也不会欣赏梵高的作品美在何处的,去了那里真的是蛮感动,以我那种一贯走马观花的速度,能对着一副画盯好久,实在是不容易了
xwei26 发表于 9/28/2016 9:18:2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70798&postid=72869454#72869454][/url]

你说的你喜欢的是marble材质的那种, limestone的就没有那种感觉。 我也喜欢大理石marble的,感觉更过瘾。
头像
0操作39 #
头像
39 #
0
16-09-28 21:2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forumpage=1&topicid=2070798&isReplyBack=1&page=4&pid=72869515#72869515]38楼pwwp的帖子[/url]
非洲馆里最震撼的估计就这两件了, 不过,我觉得一个是取材,一个是堆积, 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要差些。



头像
0操作40 #
头像
40 #
0
16-09-28 21: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forumpage=1&topicid=2070798&isReplyBack=1&page=4&pid=72869545#72869545]39楼pwwp的帖子[/url]


最后游览的埃及馆, 十多年前,我在那里拍了一张,故地重游,似乎一切都没有变过, 除了岁月, 只是我变了, 从一个懵懂少年,长成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了,很感慨。[tuzki14]
来一张当年的pp。。。

该内容需要300魅力值以上才能阅览
发帖回复
查看:20711|回复:79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