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祝大家節日快樂~!
也祝大家節日快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6 21:12:48编辑过]
天色刚明,墨馨如常起身,刚好看见家珍端了痰盂向外走。她想要接过去,却落了空。平常都是我去的,墨馨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奶奶听。不用了,你歇着吧。家珍斜斜瞟了一眼,径自往前走。墨馨无奈,只好跟在後边出了门。
出了门,斜前方是一条幽长的小巷。沿途的两边白墙上贴了各色怵目惊心的标语,大块青石铺就的小路,表面磨得光光的,在清晨的薄雾里隐隐映出两人的身影。走到底左转,前面豁然开朗,是财贸俱乐部家属区的小广场,厕所就在一角,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两人排在队尾,都不说话沉默着。清冷的空气夹杂了厕所的气味实在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但非常有效地提醒家珍,曾经也是在这样的时分,身高只及腰际的墨馨牵着她的衣角,双眉紧皱,引得家珍转过身去,捏住墨馨的鼻子,两人笑做一团。如今的墨馨身量比她还高,想要再去捏她的鼻子,已经够不着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 0:51:56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 2:01:01编辑过]
吃过甜汤,墨馨换上家珍给她准备的新衣服。合体的正红色灯心绒大衣映得墨馨的脸红扑扑,眼神分外明亮,梨窝浅笑着带了早已包成小包的瓜子糖果,一对新人出门拜访亲戚去了。
这是二孬第一次认识到,亲戚这2个字涵盖的范围。要把各种关系如抽丝剥茧般捋顺了,比做数学的微积分还要废脑子。墨馨家在云南生活的这麽些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几辈子关系,相互交叉成了一张网,一张二孬後来也没有弄清楚的网。他只记得那几天自己像个刚学说话的孩子一样跟着墨馨认亲认戚,见人就叫,过後全忘。光表姨表舅就认了十几个,每个人的关系细讲起来又有一匹布那麽长,墨馨只好跟二孬说,名分不重要,跟着叫人就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6 20:25:10编辑过]
生活的情况就靠写信继续。哇,好浪漫阿,都不会吵架了,二妞曾经如此评价说。是不会吵架了,但是有个事情要人帮忙都指望不上,墨馨抱怨。好处的确有,比如说墨馨不知道二孬的脚有多臭;二孬也不知道他从此没法在言词上战胜墨馨,再有理有据也不行。墨馨在後来的家庭生活中施行的是局限性民主普遍性专政的管理,然而那时二孬不知道,一个人的孤单让他一直憧憬着有人全盘接管,就像他娘打理他的生活起居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他对此是如此的甘之如饴心甘情愿,等到回过味儿开始反抗的时候,混沌局面早已结束,各种社会次序已经建立如铁一般无法更改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9 15:15:57编辑过]
謝謝lus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1 20:24:41编辑过]
墨馨真正的婚姻生活应该是从新婚分离之後的第一次团聚算起。虽然只有短短2个星期,在墨馨看来,却有非常的意义。结婚拉开的序幕,正片从她提了箱子进入二孬黑林铺那间小屋子开始。虽然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然而真的过起日子来,彼此生活习惯甚至乎性格上的差被现实无限放大,一点点把新婚的甜蜜喧闹切割推入回忆,披上粉色的纱,隔离在一隅。想起来结婚好像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情了。
过日子嘛,就是个在矛盾中寻求统一的过程,墨馨给即将结婚的二妞这麽说。运气好呢,找个背景经历跟你相近似的,摩擦少点儿彼此融合的就快些;要像你爹跟我这样的,饭都吃不到一起去,可有得你哭呢。那怎麽办,不然我同居试一个先,不行咱就不结了? 墨馨拍了二妞一把,瞪着她说,说什麽疯话呢?这本来就是口袋里卖猫的买卖,谁还能做担保的? 怎麽办? 慢慢熬呗。就跟做菜一样, 缺什麽就加什麽,盐糖姜醋水油茶酒,火候到了自然就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1 20:27:34编辑过]
刚开始最墨馨二孬最大的分歧就是吃饭问题。二孬是北方人,好面食。而墨馨是典型的昆明人,吃米不吃面。二孬好歹是在昆明待了一段时间,尤其是被下放到黑林铺这样偏僻的地方,没处买,慢慢也习惯了米饭为主。然而有一样东西已经渗透入血液无法更改放弃了,那就是蒜,生蒜。
吃餃子就生蒜,辣到滿頭流汗,感受蒜頭的辛辣在舌尖舌根次第起舞綻放,沒什麼比這個更能讓二孬沉迷陶醉的事情了。沒有餃子,退而求其次配生白菜黃瓜也行,雖然沒有了餃子生蒜的神韻,但也還算和諧美滿,相得益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31 20:39:42编辑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