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7484|回复:43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我不喜欢《平凡的世界》的原因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6-11-07 18:2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我不喜欢《平凡的世界》的原因

欢迎不同的声音,希望我们在温和的讨论中增长智慧,开阔眼界。

 

第一次看《平》,是高中的时候,全无共鸣。后来大学的时候,又读到它一次,还不喜欢。有很多原因,这里说几点吧。当然因为很多年前看的,一些细节记得也许不准确,说错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一。在整本书里,过分地强调要得到“最好的东西”。这句话也不许不够贴切,容我慢慢解释。

 

说爱情比较容易,就说它吧。少安,先是和支书的女儿相爱了。当时支书的女儿大约是村子里条件最好的女孩了,容貌和学历,性格,家世。这是很可能的,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接下来是少平,和他相爱的是田晓霞。同样的,也是最好的一个,就是在当时他所能接触的环境里,最完美的一个女孩。这些具体情况,大家都很熟悉,不累述。在晓霞上了大学,而少平去了煤矿之后,如果希望他们在一起,路遥完全可以写成少平通过努力也去了大学和城市。这样的结局还是很幸福,完美,也是可以令读者接受的。

但是他坚持固守在晓霞大学毕业后,去了煤矿采访,受到贵宾式的待遇,仍然深爱着“煤黑子”少平。而且写到煤矿领导的诧异,那种前倨后恭态度的变化。

 

接下来就是晓霞的突然死亡。这几乎是不得不的死去。因为故事没有办法写下去了。要知道路遥在写《平》的时候,已经是个经过婚姻,女儿都很大的中年男人。他并不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不可能不知道,硬把一个煤矿工人和一个女大学生(而且当时爸爸已经是省委书记了,我记得)硬凑在一起的结局,那种生活上磨难和外界的阻力。

 

他完全可以写成少平去上了大学,然后他们在平凡琐碎的生活,相互磨合,相互妥协,相互爱护。但是,他不肯,他拒绝。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路遥是一种极为理想主义至上的人;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可以说,他太懦弱,不肯面对生活的琐碎的磨难?

 

然后是小妹妹,去了大学,找了一个大约是省委还是中央高官的儿子,而且男方父母还很喜欢她,极其喜欢。至少在我的思维里,普通人离那些高官子弟太遥远了。我们的生长环境差别如此之大,思维文化生活习惯是完全不同的。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至少要经过一些磨合和妥协。不太可能两个生长环境相差这么大的人就这么契合。还是那句老话,他不肯面对,他拒绝。

 

当然还有大姐姐的婚事。但是在书里,她几乎是个影子一样的人。

 

这里,把他们兄妹三个人的婚姻和爱情放在一起,比较来看,难道不觉得路遥过分地追求“最好最好的”吗?一个这样“荣耀”的家庭,哪里是平凡的世界,简直就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而且,一个人过分的,在自己的书里,反复灌输这种要得到“最好最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潜意识里,太有些自己是弱者和自卑的感觉呢?

 

 

另外要讲述的路遥的婚姻,他的前妻是个北京人。在陕北那所大学里,是个校花级的美女。家境跟路遥比起来,无疑是大陆和马里亚那海沟的差别。然后,这位美女爱慕路遥的才华,跟他在一起,把自己的生活费掰给两个人花。直白地说,她在大学里养着路遥。但是,他们的婚姻惨痛地失败了。在写《平》之前就已经坍塌了。妻子带着女儿过活。

这只是海沟和大陆之间的磨合,而一个省委书记或者中央的孩子和一个普通人的区别,无疑是喜马拉雅山和平原。

 

而且这位妻子,不管是离婚前还是后,一直去看望路遥的养母(养父已经去世了)。而路遥从上大学那天起,直到成名成家,去世,都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是陕北延川县人,73年在延安上大学,92年去世。

这么近的距离,19年,没有回过故乡,使得我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一方面热爱这块土地同时,内心对于它给自己的磨难也有深深的憎恨?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6-11-07 18: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人性的弱点,所以才真实,有共鸣有震撼?当然啦还需要一定的社会阅历才行。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06-11-07 18:3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楼主这篇文章很好,收藏了。分析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06-11-07 18:3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第二点,书里过多的惨事儿,并且,全是别人家的。

 

这么说吧,书里面个性鲜活的人,大部分都非常倒霉,除了他们家人以外。

 

时日已久,我记不太清楚了,如果说错了,请指出来哈。

邻居的那家特别好的人,儿子去了西藏,爱上了一个人,被退回来了,一辈子见不到,找不着,自己心爱的姑娘了。那个疼痛啊,然后死活不结婚了。把父母愁的啊。女儿,爱上了少平,也不肯结婚(这段记忆有点模糊哈)

 

村支书,女儿嘛,死活爱少安,糊里糊涂嫁了,坚决不和丈夫过好日子。把那个丈夫啊(也是一个官的儿子哈),逼得啊,最后撞车了,成残疾人了。然后修鞋去了,和好了。

儿子,最后找了那个当时少平的初恋,但是已经是个寡妇了。村支书和老伴的心里,那个凄凉,不用说了吧。

 

抛弃少平的人,寡妇。幸好后来还不错,但是也是尝尽人事冷暖。

 

村子里也发家致富的人,送鱼给大家吃,弄了一场大闹剧。最后还亏钱了。

 

然后,晓霞,死了。

 

当然少安的老婆也得了绝症,但是不是他们兄妹或者父母中的任何人。

 

煤矿,那个师傅也去世了

 

………..

 

作者的心态,我已经不愿意去分析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8:46:26编辑过]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06-11-07 18:5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最后一条,就我目前所见到的人事,在一个同样的环境里,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富裕和强盛,都是有它的道理的。直白地说,在一个村子里,一个家很富裕的话,往往是家庭和睦,父母颇有见识,待人做事有理有节。而一个家庭穷困的话(说的是没有别的客观原因的话),往往是因为一些性格弱点。或者本来没有这些性格弱点,但是经历了那么漫长的困苦之后,也会造成巨大的伤痕。

 

在我看来,这种伤痕,才是最值得别人悲悯的。也是最痛楚的事情。因为即使了到了很好的年代,那些伤害还往往留在一个人的心里。不能跟别人诉说,自己也很难去改变和治疗,都是骨子里的疼痛。

 

我觉得如果整部书,可以把重头放在这里的话,无疑是会非常出彩的。而且,对于千千万万要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警醒。这种警醒,会有点疼,绝对不如现在的《平》看起来这么爽这么令人感动,而且会沉重得让人厌烦。但,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并且毫无疑问,我认为路遥的内心,有很深刻的伤痛。但是在书里,他对于这些原因和伤痛,只字未提,全部抹杀。所以,我毫无共鸣,这也是原因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8:58:48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06-11-07 19:15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上均为个人论点,欢迎拍砖,讨论。[em08][em08][em08]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06-11-07 19:2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不喜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不能完全领会这本书,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差太远了。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06-11-07 19:2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小猴子我跳跳跳在2006-11-7 18:58:00的发言:

我觉得如果整部书,可以把重头放在这里的话,无疑是会非常出彩的。而且,对于千千万万要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警醒。这种警醒,会有点疼,绝对不如现在的《平》看起来这么爽这么令人感动,而且会沉重得让人厌烦。但,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并且毫无疑问,我认为路遥的内心,有很深刻的伤痛。但是在书里,他对于这些原因和伤痛,只字未提,全部抹杀。所以,我毫无共鸣,这也是原因之一。


我觉得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吧。老实说我读的时候比较郁闷而且很无奈,感动偶尔有,但就象你说的沉重得让人心烦。

从你的读后感来看,还是有所共鸣的,只是不同于该书主流读后感罢了。而且,他对于这些原因和伤痛,只字未提,全部抹杀 这一点我认为没写也许有各种原因,比如政治比如立场比如立意等等。其实不用作者亲口说出,从故事的曲折变态(在我看来有些地方很变态)就很能发人深思了。

也许很多人觉得看起来这么爽这么令人感动,但我怀疑这些人中年以后再读此书还会不会这样想了,说不定更多的是怅然无奈了。

拙见莫笑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9:38:0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06-11-07 19:3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hf.w在2006-11-7 19:2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小猴子我跳跳跳在2006-11-7 18:58:00的发言:

我觉得如果整部书,可以把重头放在这里的话,无疑是会非常出彩的。而且,对于千千万万要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警醒。这种警醒,会有点疼,绝对不如现在的《平》看起来这么爽这么令人感动,而且会沉重得让人厌烦。但,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并且毫无疑问,我认为路遥的内心,有很深刻的伤痛。但是在书里,他对于这些原因和伤痛,只字未提,全部抹杀。所以,我毫无共鸣,这也是原因之一。


我觉得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吧。老实说我读的时候比较郁闷而且很无奈,感动偶尔有,但就象你说的沉重得让人心烦。

从你的读后感来看,还是有所共鸣的,只是不同于该书主流读后感罢了。而且,他对于这些原因和伤痛,只字未提,全部抹杀 这一点我认为没写也许有各种原因,比如政治比如立场比如立意等等。其实不用作者亲口说出,从故事的曲折变态(在我看来有些地方很变态)就很能发人深思了。拙见莫笑哈。

 

 


那里变态,说说?[em17]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06-11-07 20:4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不好意思,变态这词用的太滥,也许言过其实了,压抑这个词会不会中性一点。

看过下面这篇文章,也是我想说的。http://www.smxpt.cn/xl/read002.asp?id=198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就很象现实中的孙少平。我可以理解他们,但还是有点反感。虽然处在他们的环境我可能做的是同样的选择。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06-11-07 20:5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要收藏这个帖子.等我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再来顶.[em08][em08][em08]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06-11-07 21:3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看来我有点变态,看平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初中还是刚上高中,非常震撼, 不是共鸣,因为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但是却象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广阔的世界

[em14][em1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21:34:44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06-11-07 21: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YoU在2006-11-7 21:32:00的发言:

看来我有点变态,看平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初中还是刚上高中,非常震撼, 不是共鸣,因为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但是却象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广阔的世界

[em14][em14]

呵呵,说明mm生活过的好哇,有福之人。[em07][em07]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06-11-08 19: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小猴,你不喜欢还能记这么清楚,太文学了,佩服死了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06-11-08 20:32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yanmai在2006-11-8 19:42:00的发言:
小猴,你不喜欢还能记这么清楚,太文学了,佩服死了

燕麦,你就不要夸我了。

[em10][em10][em14]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06-11-08 21:1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以下是引用小猴子我跳跳跳在2006-11-8 20:3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anmai在2006-11-8 19:42:00的发言:
小猴,你不喜欢还能记这么清楚,太文学了,佩服死了

燕麦,你就不要夸我了。

[em10][em10][em14]

同拍一下小猴子的屁股,嘿嘿。。。。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06-11-08 21:4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luoluozhu在2006-11-8 21:1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小猴子我跳跳跳在2006-11-8 20:3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anmai在2006-11-8 19:42:00的发言:
小猴,你不喜欢还能记这么清楚,太文学了,佩服死了

燕麦,你就不要夸我了。

[em10][em10][em14]

同拍一下小猴子的屁股,嘿嘿。。。。

[em11][em11][em11][em11]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06-11-08 23:1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我很同意小猴子mm的很多意见。
我觉得书里最大的缺陷是缺乏自省。
imho, 少平是一个有才华而懦弱的人,在自卑和清高的摇摆中,他在面对“最好的“,总是等待伯乐的态度。对待选择的时候,少平基本上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他身边人物命运的离奇悲苦,或者是真实,或者仅仅是少平心灵对真实世界的扭曲乃至梦想。作者没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探讨这个世界的面貌,还有造成这样命运的原因。书的最后一段,少平从镜子看到另一个自己的震惊,恐惧,终于被一副墨镜带来的“新形象“平复了,少平也kill走出自己世界的机会,彻底的走进平凡的世界。

从对整个社会风貌,个人内心历程的描写,这本书是成功。但是,我个人认为作者缺乏对自己世界的再次审视和question, 更不说更深入的对人性的探讨。这是比较遗憾。

另外,推荐这季的top chep @Bravo,虽然尝不到美食,但故事多多,非常精彩。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06-11-08 23:5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以下是引用begonia在2006-11-8 23:16:00的发言:
我很同意小猴子mm的很多意见。
我觉得书里最大的缺陷是缺乏自省。
imho, 少平是一个有才华而懦弱的人,在自卑和清高的摇摆中,他在面对“最好的“,总是等待伯乐的态度。对待选择的时候,少平基本上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他身边人物命运的离奇悲苦,或者是真实,或者仅仅是少平心灵对真实世界的扭曲乃至梦想。作者没有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探讨这个世界的面貌,还有造成这样命运的原因。书的最后一段,少平从镜子看到另一个自己的震惊,恐惧,终于被一副墨镜带来的“新形象“平复了,少平也kill走出自己世界的机会,彻底的走进平凡的世界。

从对整个社会风貌,个人内心历程的描写,这本书是成功。但是,我个人认为作者缺乏对自己世界的再次审视和question, 更不说更深入的对人性的探讨。这是比较遗憾。

另外,推荐这季的top chep @Bravo,虽然尝不到美食,但故事多多,非常精彩。



你说比我说的有道理多了,呵呵,继续,继续,也欢迎说说你不赞同我的地方。

我对这本书的不喜欢多少有些自身的原因,所以很可能偏颇。

[em08][em08]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06-11-09 01:27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读了小猴mm的故事,就知道少平不是mm那杯茶啊。
小猴mm的故事真的很好看呢,我都有保存呢。
[em10][em10][em10][em10][em10]
发帖回复
查看:7484|回复:43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