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比较钗黛二人,我觉得我们最好不要用“心机女”和“作女”这样的字眼,曹公笔下的主角应该都不会是用一个标签就能概括的扁平人物。仔细读《红楼梦》会发现作者对书里所有女儿都是爱惜怜悯的,不用刻意去扬钗抑黛,也不一定要褒林贬薛。
第五回是书里群钗的命运总纲,从这里可以知道黛玉和宝钗无论是在“薄命司”簿册里的判词里,还是《红楼梦》组曲里的文字中,二人都是共用一谶的,比如簿册里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此中一个总结宝钗的“德”字,一个概括黛玉的“才”字都是绝对的褒义,只是二人各自最后都躲不过“林中挂”和“雪里埋”的孤清悲戚罢了。
《红楼梦》组曲的前两首也是二人同在,只是各有倚重而已:
《终身误》是以宝玉的角度对二人的评述,但后面几句对宝钗的命运指示更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每一支都直指金陵十二正钗的一钗,“终身误”自然应该是指宝钗了。
《枉凝眉》稍有争议,大陆电视版红楼梦把它用作“宝黛之歌”,看了一些文章,我认为此曲还是在总结钗黛的命运——“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枉凝眉”指的是黛玉这个是毋庸置疑了。
再有,《红楼梦引子》里一个“怀金悼玉”就很明白地为所谓的“钗黛之争”定下调了,不论是应在金锁片还是“钗”字上,“怀金”的“金”一定是指宝钗,那“悼玉”的“玉”定然是指黛玉了。整部《红楼梦》都是在对钗黛以及她们领衔的群钗们的怀感悼缅,没有要含沙射影地贬低谁的意思。钗黛一直是被放在一起的,可以是一场悲剧的一体两面,也可以从“钗黛合一”上去理解。总之,黛玉可爱,宝钗可敬,若是一定要踩低一个来抬高另一个的话,可能就有些误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