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之旅
也许是因为美国抓到了某阿拉伯领导,或者是受到了某恐怖头子的威胁,美国的海关太不容易过了。我们这些旅客成了恐怖分子威胁的最大受害者。我五点到机场,六点半才拿到登记卡。航空公司给我换了航班,因为原来的根本不可能赶上。领到登记卡之后,大家都要提着沉重的包裹,排着两个小时的长队,通过美国海关。我遭到了美国人详细的盘问,虽然有签证以及公司已经准备的一封信,但还是费了些口舌。我没有看到任何人过不了这一关,所以这个盘问纯粹是多此一举,毫无用途,除了让过海关的过程延长为两个小时以外。在登机入口,我又一次遭到详细的检查,连鞋子也要脱掉。
飞机在晚点一个半小时后终于起飞了。我饱览了美国中西部那些寸草不生的岩石丘陵,而后就看到了绿色的农田和象电路板一样的城镇,然后就是著名的旧金山了。我乘坐旧金山国际机场的有轨电车(air train)抵达租车中心(Rental Car Center),拿到了一辆Chevrolet Cavalier。居然有ABS,在这个没有雪的地方。我决定先给公司打电话。50美分?AT&T太黑了吧。我一直觉得Bell Canada很黑的,但是在加拿大打公用电话,只需要25加分。我把仅有的两个美元quarter(二十五美分)塞入,拨通电话,好久没有动静,于是我就撂了。而我的两个quarter再也拿不出来了。没有办法,只好塞入20美元,换一个电话卡。才40分钟?50美分一分钟?而且还不是很足的40分钟。公司的人告诉我从机场到达公司需要45分钟或者一个小时。看来他们希望我当天还是要去一趟的。我想先在旧金山市内逛逛的想法是破灭了。
在101上开车倒是很安全,因为速度都不快。我看着路边的棕榈树,也是很有感慨。早上还是冰天雪地的加拿大,下午来到了梦中的古巴。那路边的景物确实让我有一种到了古巴的感觉。有的时候前面的车速突然降到0,一直东张西望瞧着路边的我差点撞上。最里面的车道空着,那是专门为公共汽车和人多的车辆准备的。我忍耐不住,显出多伦多飚车族的本色,在那车道上狂奔一段。后来突然想到,如果因此被警察给遣送回加拿大甚至中国,岂不是很尴尬?反正是公司的事,我着什么急呢?于是回到里面。没过多久,一辆警车就从我旁边过去了,心中暗叫好险。车速渐渐快了起来,我看到了高速边上的青山,还有山上的牲畜,还有农田...我知道我开过了。这样下去没准儿开到洛杉矶去。往回赶的时候,才知道其实美国人开车也是很不老实的。我就是90英里,也有其他车从我旁边呼啸而过。
到达公司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五点了。暮色之中,很不容易才看到那个小牌子上面的小字,那是我们公司的名字。然后我就碰到了比我想象中老了三十岁的A。他给我介绍一些工作情况,看出我在劳累一天之后,昏昏沉沉,于是在六点就结束了。我驱车赶往旅馆。难免又走错了路。终于进入了我的房间,来不得细看,我把箱子和公文包一扔,就去觅食了。
这里太偏了,找不到像样的饭馆。除了快餐还是快餐。当我终于决定在一家快餐店完成我在旧金山的第一顿晚宴的时候,我发现旁边那条小路上很多店铺,还有一个人托着盒饭踱了过来。于是我驱车前往,在Goodwill等店铺之间,看到了令人激动的Chinese Food字样。赶紧泊车,闯入餐馆。在里面就餐的几个白人老头老太和服务人员,紧张的盯着我这个一身黑皮的年轻人,好像我是前来勒索或者寻仇的黑社会。望着菜谱,我苦笑。除了牛肉炒河就是麻婆豆腐。最贵的一份7元。我要了一份牛肉炒河,一份鱼香茄子豆腐。服务员还给我上了一份米饭,估计是跟那茄子豆腐搭配的。我猛塞着这三流的Chinese Food,但还是剩下了一多半。倒是有不少白人不断进来取预定的便当。
第二天早上,因为时差关系,我起得很早。车上有很重的霜,但车厢里却没有铲子,只有用热气慢慢的熏了。驱车去麦当劳吃早饭,才发现周围群山环绕。虽然不高,但是久居多伦多看不见山的我也觉得相当不错了,更何况是青山。这里景色确实不错。中午,我去Sweet Tomato,灌了一肚子蔬菜。晚上找到了另一家中餐馆,富琦。居然有青岛啤酒。我要了一份炒三文鱼,一份寿司和一瓶啤酒。寿司上来的时候,我差点休克。我本来都是一口一个寿司的,而这里的寿司我吃四个就已经力有不逮了。然后三文鱼就上来了。我是第一次吃熟的三文鱼,感觉还不如鸡肉。嚼着无肉的三文鱼,我在想着如果生的牛肉鸡肉也切成片,蘸着芥末,是否也象三文鱼那样好吃?加拿大盛产三文鱼,也许在加州却不大容易吃到新鲜的。青岛啤酒入肚,身心疲惫的我也多少有些飘忽,拼命想着上一次喝青岛啤酒是什么时候。看着那盘寿司,除了那瓷盘是日式的以外,没有什么能让你联想到日本。甚至装着芥末酱油的小碟子,也是吃饺子的那种。
第三天中午,同事邀我一起去吃午饭。在门口集合之后,这个说他的车子只能做两人,那个说他的车子坏了,还有一个说他步行来上班。只好由我来开车了。车里晒得很热,我打开车窗,但同事们好像不觉得热。毕竟对他们来说是冬天。没想到吃个午饭,我们还要上85号高速公路。印度自助餐。食物种类极少,而且都是咖喱味。总之还不如我在多伦多常吃的马来还有新加坡等东南亚风味的咖喱味便当,除了价钱高出许多以外,甚至还是不换算汇率的比较。晚上,我又来到那家中餐馆,富琦。要了一份炸虾,啤酒和米饭,small的米饭。付钱的时候,我开玩笑说make sure it's not Canadian coin,那个小女孩一愣,又说一遍,她还是不懂。我想也许她自打生下来就没听说过canadian这个单词,但是憨直舞男里面有句“I collect Canadian quarters”的台词,是否很多南方美国人听不懂?当我去取我的饭菜时,我想他们搞错了。我说我要的是small的。小女孩说那就是small的。我“享受”这我的饭菜,心想是不是有比small更小的词可以用,比如tiny什么的。那small的碗比我们北方传统的二大碗还要大得多。喝着淡淡的青岛啤酒,我有些惆怅。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而我显然还没有呆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地方。最后我留下四分之三的米饭,跟正在忙碌的小女孩说了声另有寓意的Good Bye,她抬头回应,有些奇怪。我突然觉得这个小女孩很象韩国人。于是多伦多韩国烤肉的味道又浮现在嘴里。想起了以前经常送给我们kimchee的已经搬走的韩国邻居。
为了能临走之前去看看金门大桥,早上四点我就起了。离开旅馆的时候在Lobby的桌上看到了一张写满餐馆地址的单子,后悔晚矣,只有苦笑。没想到不但Local上的路灯少而暗,就是高速上也是黑洞洞的。必须依靠自己的车灯才行。而在多伦多,就是local也是灯火通明。高速上就更不要提了。自己的车灯完全可以省掉。到了金门大桥,夜色下也看不到什么,也就能感受一下海风。在桥上一去一回还要破费五个美刀。想想来时的遭遇,我还是应该早点去机场。否则的话有什么差错,我不一定能回加拿大了,因为这是个高峰季节。
我在去机场的路上第一次看见一辆宝马。在这里很少能看到奔驰宝马凌志。也许是美国人偏爱自己的品牌?一个亲戚来多伦多时也曾经感慨多伦多路上的好车很多。我想可能是很多人富了以后才来加拿大享乐,而打工阶级才前往加州淘金。比如我邻居一个不起眼的香港老头,就有一幢他自己的写字楼大厦。
我再一次赞叹Rental Car的方便。从101上很轻易的就开到了还车的地方。然后坐air train到terminal。这方面比多伦多机场方便多了。我又一次幸运的被选为需要严格检查的旅客。连腰带都脱了。一个同样遭遇的白人青年对他的女朋友说,"I am selected. I am so lucky." Delay,总是Delay。加拿大海关官员是那么的亲切,态度友好。而且不需要看你的任何证件,只要是从美国来的。我再一次看到了皑皑的白雪,感受到了令我非常清醒舒畅的寒风。一位年轻的印度出租车司机向我打招呼。印度人和墨西哥人差别在哪里?我又一次经过熟悉的401时,特意观察了高高的路灯,那么的亮。我们纳税人的钱就体现在这里?我突然想到属于私人财产的407收费高速公路,那里也是黑洞洞的,下着大雪的冬季夜晚,很容易开到旁边的沟里。
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我接触到的所有美国人,好像有一种共同点,说不出的共同的气质。也许这就是自信?那种只有在古人的文章中才能找到的自信?老婆大人说的也许有理,到美国的人大多就把美国当成了家,不想再搬了。而很多加拿大人虽然拿着加拿大的护照,却往往不把自己当成加拿大人。还是一盘散沙。多伦多的各族移民还没有好好的融合在一起,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气质。也许是相对的移民速度太快了。
我又去家附近Mall里去用餐。那里有各种中餐,还有日韩风味。我要了18pc的寿司卷。我最喜欢的是California Roll。那口感极佳的晶莹的稻米配上鱼子,吃后满嘴留香。我想在加州绝对能吃到这样的寿司的,否则怎么会叫California Roll?
也许是因为美国抓到了某阿拉伯领导,或者是受到了某恐怖头子的威胁,美国的海关太不容易过了。我们这些旅客成了恐怖分子威胁的最大受害者。我五点到机场,六点半才拿到登记卡。航空公司给我换了航班,因为原来的根本不可能赶上。领到登记卡之后,大家都要提着沉重的包裹,排着两个小时的长队,通过美国海关。我遭到了美国人详细的盘问,虽然有签证以及公司已经准备的一封信,但还是费了些口舌。我没有看到任何人过不了这一关,所以这个盘问纯粹是多此一举,毫无用途,除了让过海关的过程延长为两个小时以外。在登机入口,我又一次遭到详细的检查,连鞋子也要脱掉。
飞机在晚点一个半小时后终于起飞了。我饱览了美国中西部那些寸草不生的岩石丘陵,而后就看到了绿色的农田和象电路板一样的城镇,然后就是著名的旧金山了。我乘坐旧金山国际机场的有轨电车(air train)抵达租车中心(Rental Car Center),拿到了一辆Chevrolet Cavalier。居然有ABS,在这个没有雪的地方。我决定先给公司打电话。50美分?AT&T太黑了吧。我一直觉得Bell Canada很黑的,但是在加拿大打公用电话,只需要25加分。我把仅有的两个美元quarter(二十五美分)塞入,拨通电话,好久没有动静,于是我就撂了。而我的两个quarter再也拿不出来了。没有办法,只好塞入20美元,换一个电话卡。才40分钟?50美分一分钟?而且还不是很足的40分钟。公司的人告诉我从机场到达公司需要45分钟或者一个小时。看来他们希望我当天还是要去一趟的。我想先在旧金山市内逛逛的想法是破灭了。
在101上开车倒是很安全,因为速度都不快。我看着路边的棕榈树,也是很有感慨。早上还是冰天雪地的加拿大,下午来到了梦中的古巴。那路边的景物确实让我有一种到了古巴的感觉。有的时候前面的车速突然降到0,一直东张西望瞧着路边的我差点撞上。最里面的车道空着,那是专门为公共汽车和人多的车辆准备的。我忍耐不住,显出多伦多飚车族的本色,在那车道上狂奔一段。后来突然想到,如果因此被警察给遣送回加拿大甚至中国,岂不是很尴尬?反正是公司的事,我着什么急呢?于是回到里面。没过多久,一辆警车就从我旁边过去了,心中暗叫好险。车速渐渐快了起来,我看到了高速边上的青山,还有山上的牲畜,还有农田...我知道我开过了。这样下去没准儿开到洛杉矶去。往回赶的时候,才知道其实美国人开车也是很不老实的。我就是90英里,也有其他车从我旁边呼啸而过。
到达公司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五点了。暮色之中,很不容易才看到那个小牌子上面的小字,那是我们公司的名字。然后我就碰到了比我想象中老了三十岁的A。他给我介绍一些工作情况,看出我在劳累一天之后,昏昏沉沉,于是在六点就结束了。我驱车赶往旅馆。难免又走错了路。终于进入了我的房间,来不得细看,我把箱子和公文包一扔,就去觅食了。
这里太偏了,找不到像样的饭馆。除了快餐还是快餐。当我终于决定在一家快餐店完成我在旧金山的第一顿晚宴的时候,我发现旁边那条小路上很多店铺,还有一个人托着盒饭踱了过来。于是我驱车前往,在Goodwill等店铺之间,看到了令人激动的Chinese Food字样。赶紧泊车,闯入餐馆。在里面就餐的几个白人老头老太和服务人员,紧张的盯着我这个一身黑皮的年轻人,好像我是前来勒索或者寻仇的黑社会。望着菜谱,我苦笑。除了牛肉炒河就是麻婆豆腐。最贵的一份7元。我要了一份牛肉炒河,一份鱼香茄子豆腐。服务员还给我上了一份米饭,估计是跟那茄子豆腐搭配的。我猛塞着这三流的Chinese Food,但还是剩下了一多半。倒是有不少白人不断进来取预定的便当。
第二天早上,因为时差关系,我起得很早。车上有很重的霜,但车厢里却没有铲子,只有用热气慢慢的熏了。驱车去麦当劳吃早饭,才发现周围群山环绕。虽然不高,但是久居多伦多看不见山的我也觉得相当不错了,更何况是青山。这里景色确实不错。中午,我去Sweet Tomato,灌了一肚子蔬菜。晚上找到了另一家中餐馆,富琦。居然有青岛啤酒。我要了一份炒三文鱼,一份寿司和一瓶啤酒。寿司上来的时候,我差点休克。我本来都是一口一个寿司的,而这里的寿司我吃四个就已经力有不逮了。然后三文鱼就上来了。我是第一次吃熟的三文鱼,感觉还不如鸡肉。嚼着无肉的三文鱼,我在想着如果生的牛肉鸡肉也切成片,蘸着芥末,是否也象三文鱼那样好吃?加拿大盛产三文鱼,也许在加州却不大容易吃到新鲜的。青岛啤酒入肚,身心疲惫的我也多少有些飘忽,拼命想着上一次喝青岛啤酒是什么时候。看着那盘寿司,除了那瓷盘是日式的以外,没有什么能让你联想到日本。甚至装着芥末酱油的小碟子,也是吃饺子的那种。
第三天中午,同事邀我一起去吃午饭。在门口集合之后,这个说他的车子只能做两人,那个说他的车子坏了,还有一个说他步行来上班。只好由我来开车了。车里晒得很热,我打开车窗,但同事们好像不觉得热。毕竟对他们来说是冬天。没想到吃个午饭,我们还要上85号高速公路。印度自助餐。食物种类极少,而且都是咖喱味。总之还不如我在多伦多常吃的马来还有新加坡等东南亚风味的咖喱味便当,除了价钱高出许多以外,甚至还是不换算汇率的比较。晚上,我又来到那家中餐馆,富琦。要了一份炸虾,啤酒和米饭,small的米饭。付钱的时候,我开玩笑说make sure it's not Canadian coin,那个小女孩一愣,又说一遍,她还是不懂。我想也许她自打生下来就没听说过canadian这个单词,但是憨直舞男里面有句“I collect Canadian quarters”的台词,是否很多南方美国人听不懂?当我去取我的饭菜时,我想他们搞错了。我说我要的是small的。小女孩说那就是small的。我“享受”这我的饭菜,心想是不是有比small更小的词可以用,比如tiny什么的。那small的碗比我们北方传统的二大碗还要大得多。喝着淡淡的青岛啤酒,我有些惆怅。明天就要离开这里了,而我显然还没有呆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地方。最后我留下四分之三的米饭,跟正在忙碌的小女孩说了声另有寓意的Good Bye,她抬头回应,有些奇怪。我突然觉得这个小女孩很象韩国人。于是多伦多韩国烤肉的味道又浮现在嘴里。想起了以前经常送给我们kimchee的已经搬走的韩国邻居。
为了能临走之前去看看金门大桥,早上四点我就起了。离开旅馆的时候在Lobby的桌上看到了一张写满餐馆地址的单子,后悔晚矣,只有苦笑。没想到不但Local上的路灯少而暗,就是高速上也是黑洞洞的。必须依靠自己的车灯才行。而在多伦多,就是local也是灯火通明。高速上就更不要提了。自己的车灯完全可以省掉。到了金门大桥,夜色下也看不到什么,也就能感受一下海风。在桥上一去一回还要破费五个美刀。想想来时的遭遇,我还是应该早点去机场。否则的话有什么差错,我不一定能回加拿大了,因为这是个高峰季节。
我在去机场的路上第一次看见一辆宝马。在这里很少能看到奔驰宝马凌志。也许是美国人偏爱自己的品牌?一个亲戚来多伦多时也曾经感慨多伦多路上的好车很多。我想可能是很多人富了以后才来加拿大享乐,而打工阶级才前往加州淘金。比如我邻居一个不起眼的香港老头,就有一幢他自己的写字楼大厦。
我再一次赞叹Rental Car的方便。从101上很轻易的就开到了还车的地方。然后坐air train到terminal。这方面比多伦多机场方便多了。我又一次幸运的被选为需要严格检查的旅客。连腰带都脱了。一个同样遭遇的白人青年对他的女朋友说,"I am selected. I am so lucky." Delay,总是Delay。加拿大海关官员是那么的亲切,态度友好。而且不需要看你的任何证件,只要是从美国来的。我再一次看到了皑皑的白雪,感受到了令我非常清醒舒畅的寒风。一位年轻的印度出租车司机向我打招呼。印度人和墨西哥人差别在哪里?我又一次经过熟悉的401时,特意观察了高高的路灯,那么的亮。我们纳税人的钱就体现在这里?我突然想到属于私人财产的407收费高速公路,那里也是黑洞洞的,下着大雪的冬季夜晚,很容易开到旁边的沟里。
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我接触到的所有美国人,好像有一种共同点,说不出的共同的气质。也许这就是自信?那种只有在古人的文章中才能找到的自信?老婆大人说的也许有理,到美国的人大多就把美国当成了家,不想再搬了。而很多加拿大人虽然拿着加拿大的护照,却往往不把自己当成加拿大人。还是一盘散沙。多伦多的各族移民还没有好好的融合在一起,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气质。也许是相对的移民速度太快了。
我又去家附近Mall里去用餐。那里有各种中餐,还有日韩风味。我要了18pc的寿司卷。我最喜欢的是California Roll。那口感极佳的晶莹的稻米配上鱼子,吃后满嘴留香。我想在加州绝对能吃到这样的寿司的,否则怎么会叫California Roll?